苏科版力与运动的关系
【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 第9章《力与运动》9
第九章力与运动9.3力与运动的关系一、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二、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关注的两个情况:物体受力情况,物体运动情况。
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息息相关,要结合起来分析讨论。
2.受力分析的两个过程:①由物体受力情况确定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②由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3.物体受力分析的步骤:①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②在分析物体受力时,应先考虑重力,然后是弹力、摩擦力等,并分析物体在已知力的作用下,将产生怎样的运动或运动趋势;③根据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及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的分布情况,确定力,保证力既不能多也不能少;④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示意图;⑤检验,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平衡力的知识来检验所画出的力是否正确,进而求解力或运动状态。
典型例题类型一理解运动状态的含义例1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A.减速进站的火车B.跑道上起飞的飞机C.正在拐弯的汽车D.空中沿直线匀速上升的气球例2下列实例中,(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来回摆动的秋千....B.静止在水中的鸡蛋C.挂在墙上的钟表....D.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类型二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例3 学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四位同学概括出下列四条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甲同学说:物体静止时,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乙同学说: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丙同学说: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要受到力的作用D.丁同学说: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例4 如图所示,为2月6日在2022女足亚洲杯决赛上中国女足获得冠军时的比赛情景。
关于足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足球才受到力的作用B.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会慢慢停下来,说明足球没有力的作用就停止运动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例5 如图所示是我国运动员在冬奥会上参加不同比赛项目时顽强拼搏的英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甲图中:速度滑冰运动员在水平冰道用力向后蹬地,人加速前进,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②乙图中:自由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在空中加速下落过程中,他的运动状态不变③丙图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滑行变慢,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④丁图中: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沿曲线匀速滑行,她所受各力为非平衡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类型三通过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例6一个小球重3牛顿,当它以0.5米/秒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加在小球上的水平推力是()A.0牛顿B.1.5牛顿C.3牛顿D.无法判断例7如图所示,升降机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为50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降机以2m/s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等于500NB.升降机以1.5m/s速度匀速上升时对人的支持力大于500NC.升降机静止在十楼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ND.升降机以1m/s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N例8一个站在体重计上的人,从站立到迅速蹲下的过程可看成先加速向下运动,然后减速向下运动,最后静止.体重计的示数变化是:()A.一直减小,但最后等于体重B.一直增加,但最后等于体重C.先减小后增加,最后等于体重D.先增加后减小,最后等于体重例9用6N的力握住总重为2.5N的水杯静止不动,若将手的握力增大到8N,手与水杯之间的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水杯总重增加到3N,水杯仍然静止不动,则手与水杯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
苏科版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2》优质教案
xx教师辅导教案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课时:______学员姓名年级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授课时间教学课题力与运动的关系2课堂教学过教学内容要点补充典例分析❖力例1.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观点正方反方①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②两个物体相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③力的产生至少涉及两个物体④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A.①②④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③⑤例2. 竖直上抛的小球离手后还会向上运动,此时小球受到的力有()A、抛出力B、抛出力和重力C、惯性力、重力和空气阻力 D. 重力和空气阻力例3. 如图所示,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受到的作用力有()A、重力和支持力 B. 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 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例4.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A.1N,0 B.1N,2N C.2N,1N D、1N,1N例5. 一辆汽车以40km/h的速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遇到情况紧急踩刹程车,完全踩下刹车后,汽车在公路上留下两条10m长的轮胎擦痕,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刹车使得车轮与地面的摩擦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B.汽车留下擦痕过程中,地面对车轮的摩擦力急剧增大C、汽车留下擦痕过程中,地面对车轮的摩擦力大小基本不变D.汽车留下擦痕过程中,地面对车轮的摩擦力急剧减小例6.如右图所示,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力F1、F2、F3的作用下分别以v1、v2、v3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1<v2<v3.则关于三种情况下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1、F2、F3关系正确的是()A、F1=F2=F3B.F1>F2>F3C.F1<F2<F3D.无法确定例7.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桌面上的钩码所受的重力。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 课件(共22张PPT)
F 一个力作用 F2 F1
二个力作用
二个力作用
F2
F1
力与运动的关系
从桌上滚出的小球速度大小发生 了 改变 ,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因 为小球受到 重力 的作用。
力与运动的关系
当物体受到的动力 > 阻力时,物 体做加速运动。 当物体受到的动力 < 阻力时,物 体做减速运动。 当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 不在一条直线上 时,物体的运动方 向改变(做曲线运动)。 物体受非平衡力
力与运动的关系
•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 需要力来维持。
(1)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 的改变。 (2)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3)知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 状态如何改变。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如何才能判断 物体受到力的 作用呢?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
教材P45图8-2、8-3、8-4
力的作用效果
海绵的 形状 发生改 变,它受到了压力的 作用。
力的作用效果
排球的运动 方向 发生改变,因为排球 受到 力 的作用。
力的作用效果
由静变动 由动变静 运动速度的改变 由慢变快 运动状态 由快变慢 的改变 运动方向的改变 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表明: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效果
怎样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形变
力
运动状态的改变
力与运动的关系
上图中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从相反 的方向力图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它们的作用相互抵消了。
力与运动的关系
物体受平衡力
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受到的力不满足平衡条件时,运 动状态怎样改变?
【公开课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
《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运用探究到的规律理解现实世界中力与运动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观察能力、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难点】怎样由学生得出科学结论并用结论来解释现象.【器材】排球、磁铁、木块、小钢球、气垫导轨、钩码、细线、橡皮筋、刻度尺、玻璃板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活动1直接引入。
二、进行新课1.活动1:探究力的作用效果①有什么办法使桌面上的小车动起来?打出PPT1:教师拿起桌面上的小车,同时用激光笔指示PPT1“1.有什么办法使桌面上的小车动起来?”师:我们看哪一组同学的方法最多、最好。
活动过程中注意巡视,注意表扬做得既快且好的,激励做得慢的。
可用如下语言:“这组同学已经有×种方法了?其余组加油啊!”“这种方法不错!”“要快点了,争取超过那一组!”师:要求表现比较好的一组派代表说说有哪些方法刚才我发现这组同学方法较多,可以派个代表说说吗?生:推、拉、弹、滚等(学生每说一种方法,教师板书一个字)师:很好,请这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刚才你说的方法。
生:演示师:很好。
(可适当表扬)师:手指示板书“推、拉、弹、滚”,说:这些都是什么行为?(教师做相应的动作)学生若无反应,则问:要使小车动起来,必须对小车施加?生:力(教师板书“力”)师:必须要施力。
很好②小车动起来后怎样使它停下来下来?打出PP1上“2.小车动起来后怎样使它停下来下来?”,用激光笔指示。
师:下面我们稍微增大一些难度,小车动起来后怎样使它停下来下来(边说边用激光笔指示)。
生:活动.师:各组互相检查,看看谁的方法多。
生:检查。
师:教师注意巡视,要求活动积极稍微小组上讲台演示。
生:演示师:鼓励学生。
师:要使小车停下来,必须对小车?生:施力注意事项:推动小车,小车动起来后也会慢慢停下。
(不管学生是否想到这个方法,教师都演示)演示完毕后提问:什么原因使小车停下来?(总结完以后抛出该问题,教师边演示边说)生:摩擦力③如何让动起来的小车动得更快?打出“3、如何让动起来的小车动得更快?”。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评课稿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评课稿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其中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中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这一单元进行评课,以探讨该单元对学生知识掌握和学习兴趣的促进程度,同时提出对教材的建议与改进。
二、教材内容概述《力与运动的关系》是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中的一个单元,主要涵盖物理中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力与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 1. 力的概念与性质; 2. 力的分类;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4. 物体的平衡; 5. 运动中的力; 6. 加速度与牛顿第二定律。
三、教学方法分析1.理论结合实例: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用力拉绳子、推行李等,引导学生感受力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这些实例,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力的作用和特点。
2.图表与图示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图表和图示,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例如,可以通过示意图展示力的合成和分解过程,或者通过运动图表展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3.思维导图与概念串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等思维工具,将关键概念串联起来,建立起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4.实践与实验:通过实践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探究,提高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测量不同力下物体的加速度,从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四、评价指标与优缺点分析1.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生动有趣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知识掌握与运用:教材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力与运动的关系,是评价教材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3.思维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评价教材是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因素。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第三节力与运动的关系(1)一.选择题1.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A.B.C.D.2.下面图中所示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B.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D.蹦蹦杆跃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瞬间静止,此时蹦蹦杆受力平衡3.如图所示,小物块A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向左移动物块A并压缩弹簧至B处,静止释放物块A,此后物块的运动是()A.一直加速B.一直匀速C.先加速后匀速D.先加速后减速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放置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BO),静止释放小球,此后小球的运动是()A.一直加速B.先加速后匀速C.一直匀速D.先加速后减速5.如图所示,将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弹簧正上方O点释放一个重为G的金属小球,下落到A点时与弹簧接触并压缩弹簧至最低点B点,随即被弹簧竖直弹出(整个过程弹簧在弹性范围内)。
()A.小球在A点时速度最大B.小球在B点时受平衡力C.小球从A点到B位置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D.小球从A点到B位置做减速运动6.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
今用一小物体m把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水平地面粗糙且粗糙程度相同)。
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从A到B速度越来越大,从B到C速度越来越小B.物体从A到B速度越来越小,从B到C速度不变C.物体从A到B先加速后减速,从B到C一直减速运动D.物体在B点受到的合外力为零7.小明发现蹦极运动中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大小不变,而弹性绳的弹力是变化的。
2022年苏科版物理八下第九章《牛顿第一定律 力与运动关系》知识点附练习讲义
牛顿第一定律力与运动关系【学习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理解惯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解释常见的惯性现象;3、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要点梳理】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要点诠释:对定律的理解:1、“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适用,不是特殊现象。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有两层含义:一是该物体确定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二是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的作用效果。
3、“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或者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5、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而是在实验的根底上通过分析、概括、推理总结出来的。
6、牛顿第一定律是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规律,它反映了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合力为零)时的运动规律,在不受任何力时,物体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
要点二、惯性物体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要点诠释:对惯性的理解。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惯性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即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总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
因此在提到惯性时,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或“惯性力〞等。
力与运动的关系(课件)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苏科版)
(b)当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受什么力呢?
火箭加速升空
列车减速进站
问问你的同学,这些物体分别受到那几个力的作用?
结论: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会发生改变时物体一 定到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归纳:力和运动的关系
受力情况
物体的表现
运动状态是 否改变
不受力
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
受力
平衡力 非平衡力
力与运动不在同一直线
运动情况 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速度逐渐变大 速度逐渐减小
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力与运动的关系理论分析
力和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通过两种情 况来讨论:(物体不受力时和受力时) (1)物体不受力时(理想世界 )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不受力的物体?
分析发现
运动状态不改变时,物体往往在平衡力的作用下, 处在平衡状态。 如果物体受到的力不满足平衡条件,那么它的运动 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实验探究
自由探究:非平衡力作用下,力与运动的关系
实验器材: 细线扣着的乒乓球、轨道小车、 固定磁铁的小车、磁铁
实验数据
力是否与运动方向在同 一直线上
向下加速: F<G
有平衡力作用在物体上,运动状态不改变; 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是不平衡的力。
运动和力的关系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物体静止或匀速 4、物体受平衡力
不受力或受平衡 力 静止或匀速直线
5、物体受非平衡力
运动状态改变
6、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是不平衡的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与运动的关系》评课稿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与运动的关系》评课稿1. 引言《力与运动的关系》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一单元内容,本评课稿旨在对该单元的教学进行细致评述,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目标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牛顿第一、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掌握力的概念,理解力的作用和性质;•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常见力的分类和特点;•掌握牛顿第一、二定律的内容,并能灵活运用于解决力与运动的问题;•培养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思辨的能力。
3. 教学内容3.1 力的概念与性质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介绍力的概念和性质。
首先,我们将通过实物和图像的示例,让学生感受力对物体的作用并引导学生提出力的定义。
接下来,我们将讲解力的单位、方向和大小的测量方法。
3.2 力的分类与特点本节课主要介绍一些常见力的分类和特点,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通过实例和图示,我们将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力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3 牛顿第一、二定律这一单元的核心内容是牛顿第一、二定律。
我们将分别讲解定律的含义和应用,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和讨论。
通过动手实验,学生将得以亲自验证牛顿第一、二定律的正确性。
3.4 学以致用本节内容主要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我们将提供一系列与力与运动相关的生活场景和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并运用所学的力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4. 教学重点和难点4.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力的概念和性质;•使学生了解常见力的分类和特点;•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一、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牛顿第一、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5. 教学方法和手段5.1 教学方法•互动探究法:通过实验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 力与运动的关系课件
重力G、拉力F,因电灯静止,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
F
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重力大小:G=mg=0.5千克×9.8牛/千克=4.9牛,
方向竖直向下。
G
➢ 拉力大小:F=G=4.9牛,方向竖直向上。
2. 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运动状态
以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小车为例进行分析:
水平路面上运动的小车受到的力有: 在竖直方向上有重力G、地面支持力N; 在水平方向上有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F和 地面与空气的阻力f。
2.随着“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体育活动日 益丰富,踢球时,脚踢球的力( A )
A.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B.比足球撞击脚的力先产生 C.大于足球撞击脚的力 D.与足球撞击脚的力是平衡力
3.如图所示,物体在20 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 右以3 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10 m。撤去水平拉力后,该物体又 向前运动了1.5 m后停了下来。则( C )
这是一对平衡的二力
这是一对相互的二力
课堂练习
1.考试时,许多同学有一个不良习惯,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转 圈,笔会经常掉到地面或桌面上发出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笔在下落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 B.笔停在静止的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C.笔在手指拨动时才会连续转圈,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手指不拨动笔,笔也会在手指上继续转动一段时间,说明笔与 手指间不存在摩擦力
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
B.撤去拉力后,物体慢慢停止运动,说明惯性与速度有关 C.物体匀速运动时拉力与它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撤去拉力后,物体慢慢停止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 的原因
因为物体静止,所以物体所受的重力G与弹簧
八年级物理上册 力与运动的关系课件 苏科版
6,如果一个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那么它(
A,一定竖直向下加速运动, C,可能做曲线运动。
C
)
B,一定竖直向下减速运动。 D,可能在竖直方向上匀速运动。
7,如图所示,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 处于静止状态,已知F1=8N,F2=2N,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 力为 6 N,若撤去F1,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 0 N。
物体受到的力不满足平衡条件时,运动状态怎样改 变?
V 一个力作用 F
F 一个力作用 F2 F1
二个力作用
二个力作用
F2
F1
物体受到的力不满足平衡条件时,运动状态怎样改 变?
• 当物体受到的牵引力 > 阻力时,物体 做加速运动. • 当物体受到的牵引力 < 阻力时,物体 做减速运动. • 当物体受到的力与运动方向 不在一条直线上时, 物体改变运动方向(曲线运动).
活动一:如果你站在滑板车上,如何让滑板 车运动起来?(加速直线运动)
• 方法一:利用地面对人 • 脚的摩擦力,用一脚向 后蹬地 • 方法二:其他同学拉动
• 方法三:向后抛出随身 • 携带的物体
活动二:如何让运动的滑板车停下来?
(减速直线运动)
• 方法一:利用地面对人脚的摩擦力 • 方法二:利用其它物 • 体阻碍自己运动 • 方法三:向前抛出 • 随身携带的物体
活动三:利用气球做改变物体运动方向 的实验(曲线运动)
• 原因:喷出气体对气球的反作用力使气球 改变了运动方向(做曲线运动)
归纳
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表明: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竖直方向受到一对平衡力
水平方向受到一对平衡力
静止的叠石
在青藏高原上匀速行驶的列车
9.3力与运动的关系课后练习题2023-2024学年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①;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等;
(2)水火箭上升到最大高度时在的作用下开始下落,降落伞被打开后水火箭做减速运动,最后匀速落回地面。
(3)实验完成后小明又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组同学通过多次实验过程的经验进行了猜想;
C.“蜘蛛人”攀爬高层建筑时,使他上升的力是他对自己的拉力
D.把鸡蛋往碗沿上一碰,鸡蛋就破了,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9.某次演练中,直升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 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小于种新型拖把——“真好拖”,包含拖把与脱水装置,图乙是其结构图.在使用时只需将拖把浸湿,然后放在脱水槽中,用脚踩动踏板,脱水槽会转动,拖把上的水就会从小孔被甩到容器内.脱水装置的脚踏板、提手上都有凹凸的花纹,其作用是。如果脚踩踏板时,脱水槽带动拖把转动,拖把上的水由于被甩入容器内,拖把的运动状态(选填“没发生”或“发生”)改变。
11.已知雨滴在空中竖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不同质量的雨滴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二次方的比值相同.现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雨滴从空中竖直下落,在落到地面之前都已经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两雨滴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v1:v2为( )
A. B. C.m1:m2D.m2:m1
二、填空题
12.如图,航母“辽宁”舰载中国南海进行联合军事训练,选航母甲板为参照物,正在甲板上加速滑行的舰载机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飞回甲板的舰载机在阻拦索作用下很快停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13.小恒同学用饮料瓶制作了一个“水火箭”,先往火箭里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再打入一定量的气体。发射时,水会向下喷出,同时火箭冲向天空,如图所示。这个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处于(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课时作业(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课时作业(含答案)一、单选题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B.匀速直线行驶的洒水车洒水时,惯性不变C.冲过终点的运动员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他具有惯性D.锤头松动时,撞击锤柄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是利用了惯性力2.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从斜坡冲下来时不容易停下来,是因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立即停下,说明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足球运动员踢球使球飞出去,飞出去的足球受到重力和踢力的作用D.只受一对平衡力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增大3.在5月份的校园运动会上小明参加了不少的项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短跑比赛时穿有鞋底有花纹的跑鞋是为了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B.小明长跑时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C.跳高时用力蹬地后弹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排山倒海的项目中,队员们在行进过程中要尽力保持相对静止4.关于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足球运动员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乙图中跳远运动员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C.丙图中撑杆跳高的运动员将杆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丁图中运动员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运动员一定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5.如图所示,汽车上配有安全带和头枕,司机和乘客都必须系好安全带。
当向前行驶的汽车分别出现突然加速、紧急刹车两种状况时,对乘车人员起主要保护作用的分别是()(5题)(6题)(7题) A.头枕、头枕B.安全带、安全带C.安全带、头枕D.头枕、安全带6.如图为八年级排球赛的场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排球离开手后,手对排球仍然有力的作用B.由于排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击飞后不会立即停下来C.排球斜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如果所有的外力都消失将会静止D.排球触网后方向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7.小明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有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小车自斜面顶端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观察小车在三种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长,受到的阻力越大B.如果在平面上小车受到的阻力为0,小车将做加速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由实验结果直接得出D.此时实验用到的物理方法是控制变量法8.由于不遵守交通法规酿成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国家加大了对违反交通法规的惩罚力度,关于汽车安全行驶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在雨水路面上刹车距离长,是因为惯性力减小B.汽车的限速和限载,都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C.汽车在匀速上坡时,汽车的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D.安全带主要是在汽车突然刹车时减小惯性对司机带来的危害9.打羽毛球是同学们喜爱的体育活动,下列与这项活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球时,球拍对羽毛球施加了力,羽毛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B.羽毛球静止时惯性消失C.羽毛球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D.迎面飞来的羽毛球被球拍挡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0.如图所示,一摞棋子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用力击打最下面的一个,该棋子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桌面向左滑动较长一段距离后停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最下面的这个棋子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B.棋子被尺子击打后,继续向左滑动一段距离是由于其受到惯性的作用C.最下面的这个棋子最终静止时,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D.随着棋子一颗颗被打出去,剩下的棋子堆对桌面的压强变大二、填空与作图题1.篮球表面比足球表面更粗糙,这是为了增大;跳远前会进行一段距离的助跑,这是利用来提高成绩。
力与运动的关系—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
运动状态不产生改变
1、静止 2、匀速直线运动
力还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
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何时改变运动状态,何时改变物体的形状?
二力不平衡时,物体 的运动状态改变。
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 动状态不改变,物体的 形状改变。
2.水平面上运动的物 体,由于受到摩擦阻 力才停下来;如果没 有摩擦阻力,且物体 具有某一速度,将保 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 下去。
直觉 印象
亚里士多德( 前384-322)(
古希腊)
理想 实验
伽 利 略( 1564-1642) (意大利)
3.如果没有其他原因 ,运动的物体将继 续以同一速度沿着 一条直线运动,既 不会停下来,也不 会偏离本来的方向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苏科版物理第九章 力与运动
三、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是物体动 起来的原因。
力是物体停 下来的原因。
力是物体动 起来的原因。
力使物体运 动方向改变。
运动的物体 不需要力 靠自身惯性保持
总结:力可以使物体 ——改变运动状态 动起来、停下来、变方向
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改变:
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所受摩擦力 为__1_.4_______N;当拉力增大到3N时,木块所受摩擦力 __不__变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木块 的动能_增__加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 小”)。
拓展知识:历史的回顾
1.必须有力作用 在物体上,物体 才能运动,没有 力的作用,物体 就要静止下来。
苏科版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
苏科版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苏科版九年级上的物理教材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力和压力在物理学中,力是指物体对其他物体施加的作用,其大小可以通过牛顿的定律进行计算。
而压力则是单位面积上施加的力的大小,常用帕斯卡表示。
我们常常可以在生活中看到压力的应用,比如均匀打压的橡皮筋,或者踩在高跟鞋上的脚。
2. 运动和力的关系运动是物质在空间位置改变的过程,而力则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力作用下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而牛顿第二定律则告诉我们,力的大小和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就是为什么小车上坡比下坡慢的原因。
3. 能量能量是物体做工的能力,也是物体运动、变形或发光的原因。
苏科版九年级上介绍了多种能量形式,如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等。
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传递给其他物体,如水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能够转化为热能。
4. 电与磁苏科版九年级上的物理教材还涉及电学和磁学。
关于电学,可以学习到电流、电压、电阻和电功率等概念。
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电,比如电灯的点亮、电风扇的旋转等。
而关于磁学,我们可以了解到磁场的概念以及磁场对磁性物质的作用。
磁铁吸引铁钉就是磁场的体现。
5.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规律的学科,也是苏科版九年级上物理教材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探究光的传播方式和特性,以及光的折射、反射和色散等现象。
在现代科技中,光学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光纤通信、眼镜等。
6. 声学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感知的科学。
在苏科版九年级上,声学也是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我们可以学习声音的产生原理、传播方式以及声音的频率和音调等概念。
身边的世界充满了声音,了解声音的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我们周围的环境。
通过掌握苏科版九年级上的物理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物质世界。
物理作为一门实践科学,通过实验和观察可以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版9.3 力与运动关系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可能是50 N()A.一个小学生B.一辆汽车 C.一支铅笔 D.一个装满书的书包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B.物体如果有外力作用,不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C.两个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的;D.一个物体的运动方向在不断改变,它受到的力一定不平衡.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才显示出惯性C、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D、力停止作用后,运动的物体就慢慢停下来3、下列物体中,正在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正从地面腾空而起的火箭 B.坚直向上抛出的石子C.沿光滑斜坡滚下的小球 D.在水平直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要说明的问题是()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C.物体的运动是靠惯性来维持的D、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观点是错误5.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一定是性质相同的力 D.平衡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6.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由下面哪种情况可以判断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A.物体保持匀速圆周运动 B.物体保持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C.物体保持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D.物体保持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的直线运动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 [ ]A.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C.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D.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8.下列现象中,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的是( )A.停留在水中某一深处的潜水艇 B.匀速上升的直升飞机 C.沿田径弯道在匀速奔跑的运动员 D.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9.如图所示的铁球,在被压缩的弹簧上面能保持静止不动的原因是( )A.重力的作用 B.弹簧对它的支持力 C.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D.平衡力的作用10.一辆重4×105牛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它受到的阻力是 5 × 104牛,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 ( ).A.4×105牛 B.5 ×104牛 C.4.5×105牛 D.3.5×105牛11.起重机吊着5 ×104牛的物体,加速上升时,钢绳对物体的拉力 ( )A.大于5×104牛 B.等于5×104牛 C.小于5×104牛 D.不可能作加速运动12.一个物体在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两个力的作用下,则物体将 ( )A.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静止状态 C.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判断13.有一弹簧秤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位同学各拉住弹簧秤的一端,使弹簧秤在桌面上静止,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20牛,不计弹簧秤与桌面间的摩擦,则两位同学所用的力( )A.均为10牛 B.均为20牛 C.均为40牛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4.用手握住瓶子的颈部使其悬空,瓶子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A.手对瓶的摩擦力与瓶的重力平衡 B.手对瓶的摩擦力与手对瓶的压力平衡C.手对瓶的压力与瓶颈对手的压力平衡 D.手对瓶颈的压力与瓶的重力平衡15.一物体重为800牛,当它从空中匀速下落时,它所受的空气阻力.f的大小( )A.f>800牛 B.f<800牛 C.f=800牛 D.无法确定16.两架完全相同的直升机,甲机以5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乙机以4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不计空气的阻力,则( )A.甲机受到的举力较大 B.乙机受到的举力较大C.甲、乙两机受的举力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7、一个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下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B、文具盒的重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C、文具盒的重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18、下列各物体中,受力不平衡的物体是()A、地球同步卫星B、匀速竖直上升的直升飞机C、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
D、在平直铁轨上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只受两个力作用;B.物体如果有外力作用,不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C.两个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的;D一个物体的运动方向在不断改变,它受到的力一定不平衡.20、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D、运动的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是做不出来的,因此该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B、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不能做出来,但是可以经过科学推理而得出,因此该定律是正确的C、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是可以做出来的,因此该定律肯定是正确的D、选用优质的材料,一定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该定律22、手握酒瓶,瓶口朝上静止在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等于瓶重 B.手握瓶的力增大时,摩擦力也增大C.向瓶中注少量水,若手握瓶的力不变,瓶仍静止,则摩擦力和以前一样大D.酒瓶能静止,是因为摩擦力大于瓶的重力的缘故23、一个小孩用20N的水平推力推桌子,桌子未被推动,则桌子受到的摩擦力()A.大于20N B.等于20N C.小于20N D.以上均有可能24、如图所示,用F=6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 )A.6N,向左 B.4N,向右 C.6N,向右 D.4N,向左二、填空题1、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________,物体才能运动,________,物体就要静止下来,即力是__________的原因。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进行推论,认识到:力不是维持________的原因,而是改变________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 __,直到_______________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3.力是__________对__________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__________,也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简称为_____ _,符号为_____,手托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__________.5.游泳时,人和水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使游泳的人前进的力是__________对__________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6.测量力的仪器叫__________,其中最常用的一种叫__________,它是利用_____的性质制成的.7.物体由于__________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表面附近的__________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_____;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8.物重与质量成__________比,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由公式__________来表示,其中g=_________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9.一个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物体会处于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指物体处于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状态。
10。
把一个重量为2N 的苹果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则苹果会受到拉力和重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应为_____N ;当手提着弹簧测力计以2m/s 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则弹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N 。
11.如图所示,物体重5N ,一人用20N 的力将它压在竖直墙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________N ,方向是________。
12.汽车在1500N 的牵引力作用下,沿水平路面向东做匀速运动,汽车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若汽车行驶的牵引力减小为1200牛,则汽车将做 运动.13.一条弹簧,受到15牛顿的拉力时长8厘米,受到5牛顿的拉力时长6厘米,受到10牛顿的拉力时,弹簧长_______厘米,没有受到拉力时,弹簧长_________厘米。
14.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三要素会影响力的_____________。
15.g = 9.8牛/千克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不考虑空气的阻力的作用,质量是4千克的铅球正在空中飞行,它受到______力的作用,方向是__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_,力的大小是_________牛。
17.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状态,就说这两个力是相互__________的。
18.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要作用在__________上,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要在__________上。
19.一个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保持__________或__________。
20、在两边挂上不等重的钩码,放开塑料板,塑料板将_______________ 。
在两边挂上等重的钩码。
放开塑料板,塑料板将____________。
结论:要使两个力互相平衡,两个力的大小必须______。
21、在两边挂上等重的钩码,将塑料板稍向下移动,使两个拉力的方向并不相反。
放开塑料板后,塑料板将___________。
待塑料板静止时,两个拉力的方向___________。
结论:要使两个力互相平衡,两个力的方向必须______。
22、在两边挂上等重的钩码,将塑料板扭转一个角度,使塑料板的两边细绳相互平行,但不在同一直线上。
放开塑料板后,塑料板将_______。
待塑料板静止后,两边细线_____同一直线上。
结论:要使两个力互相平衡,两个力的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_ 。
23、一个人推一重物,没推动,请问物体是否受平衡力作用?_________________ 平衡力是哪几个? 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⑴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填“考虑”、“不考虑”) 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__________.⑵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__________(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⑶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2、我们已经探究了“物体只受阻力时如何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