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作者:盖立仓
来源:《学周刊·B》2013年第05期
在目前作文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害怕写作文,教师害怕批改作文。一方面,大多数学生的写作内容空泛,缺乏真实性;另一方面,教师的评语大都趋于格式化,很少能够仔细阅读再进行详细评估。久而久之,不仅学生对写作失去了兴趣,教师也对写作教学失去信心,进而导致写作教学渐渐失去它的价值。因此,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找到适合学生的具体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找对方法,对症下药
1.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本质上,作文就是一种真情流露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正面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生活中寻找作文题材和素材,一切从生活现实中出发,体味生活,从多方面感悟生活,了解生活的酸甜苦辣,再利用自己的感官,把感受的事物融入自己的作文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从而达到锻炼自己、增加素材、提升写作水平的目的。
2.课后进行多番练习,达到练笔的作用
每上完写作课,教师应该多让学生做相应训练,以达到巩固教学的作用。可以在课后或者周末的时间让学生多阅读书籍报刊再进行书评,或者写写对周遭发生的事情、社会上发生的大事件的感触和感悟,一方面可以达到练笔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素材。然后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在对学生加以肯定的同时,指导他们进行修改,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3.勇于开拓创新,激发新点子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经常进行拓宽思维的练习,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力求提升作文的层次。不管是哪方面的教学中,如果一直固守老套教学思维,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毫无新意,呆板无趣,不具可读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多重赏识,激励前进
在写作中,教师最忌讳学生对写作反感,从而导致学生不用心写作,更不用谈写出好文章。而此时,教师正是指引学生前进的最佳罗盘。教师要充分抓住每次机会,用有效的方法对
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被关注、被肯定、被赏识,再差的学生也能在不断的写作磨练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在此笔者要谈到三个值得推崇的赏识方法。
1.横线赏识法
我惯用的方法是横线赏识法,也就是划横线。划横线的意思就是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遇到好词好句加以横线标识,这时候红线就能够点亮学生潜意识中那个暗淡的角落。当学生看到自己文中红线连篇,心中一定窃喜,自己的作品得到肯定,一定会更加努力写出好文章。
2.评语赏识法
每次仔细阅读一篇文章后,教师总会进行一次评定,对于多数教师惯用的格式化评语,我取而代之的是利用评语进行升级赏识。在文章中,除了划横线,还应该好好利用眉批和尾批,结合优美语句,做出比划横线更有效的激励方式,语句中透露出一种肯定、一种赞赏,学生看到时,内心势必荡起层层波浪。比如“此处描写得确切生动,倍添活力”“一株小苗子就这样被写活了”“议论准确,说明举例有独到之处”等。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言语,要给学生适当的赞赏。此外,对于学生文章中的不当之处也要在旁边批注,可用“此处改用xx为更佳”和“此例子不太具备说服力,你有更好的吗”取代以前的“这个词语用得不恰当,修改”和“这个例子缺少说服力,改一个”的格式的批语。全文批改完之后,教师要用恰当而又具备说服力的评语让学生对自己的文章有正确的认识,既做到激发学生兴趣,又要让学生善于发现不足并加以改正。
3.评分赏识法
在文章最后教师要给学生进行打分。这个分数会比前面提及的划横线和眉批、尾批更来得直接,它会深深印在学生脑海里。写得好的每次分数有所提升,能使学生自我肯定,再接再厉,从而达到教师的目的。对于差的学生也不应一味否定或低分处理,而是应该打个及格分,再进行另外的写作教育。
对学生的赏识除了在书面做文章,还有其他途径,例如每次在全班进行表扬,不只是分数高的,进步大的学生也要加以肯定。还可以在每次作文后让高分者朗读自己的文章,分享优秀文段,资源共享,这对学生也有激励作用。
三、注重交流,增强效力
初中生在进行多年写作训练后,对于各种文体的写作模板已经摸熟,但对于一些具体的写法却不甚了解。具体情况就是有些学生明明知道这样写是错的却不知道怎么修改,这个时候教师就应当给出适当的点拨和教导。
有次为了锻炼学生的洞察力和创新想法,我特地提出让学生写一篇主题为秋天的文章。一位学生询问到,想写秋天雨水交织中的绿时却觉得这似乎与要求不符。此处可以看出该学生对于写作方法的认识不到位。我就教导他:其实秋天写绿未必不可,关键是写出秋季的绿与人们
惯性思维中春季的绿有何不同。春季的绿处处披绿衣生机勃勃,而秋季的绿则是黄色海洋中的一点点缀。
在交流中笔者还发现学生的写作多数受到了实际生活和阅读层次的限制,导致学生素材有限,取材范围小,总是围绕身边的点滴来写。例如有位学生曾经写道“这堂生物课我一点也没听懂,我很迷茫,也很苦恼。”我看到即刻明白了怎么回事,就在文章评语中写道,“主人公似乎正在经历一场感情煎熬,我们是不是应该尽快帮助他走出青春的沼泽地呢?”等到下次收上来时,我惊喜看到学生写道“清澈的小溪底下一条条小鱼来回畅游,晴朗的天空上一只只鸟儿自在飞翔,主人公坚定了自己前进的步伐。”这种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朱英.浅析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3).
2.陈国强.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4).
3.于堂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李凤珍.初中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浅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2).
5.葛佳.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课程的情感教育[J].西北职教,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