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数学高中人教A版学案必修三: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1)(2013-2014学年)
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教案: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1)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整体设计一、教学分析本节主要包括利用已有的十一个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以及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的应用.本节的内容都是用例题来展现的,通过例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对变换对象和变换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形成对解题过程中如何选择公式,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以及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变换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本节把三角恒等变换的应用放在三角变换与三角函数间的内在联系上,从而使三角函数性质的研究得到延伸.三角恒等变换不同于代数变换,后者往往着眼于式子结构形式的变换,变换内容比较单一.而对于三角变换,不仅要考虑三角函数是结构方面的差异,还要考虑三角函数式所包含的角,以及这些角的三角函数种类方面的差异,它是一种立体的综合性变换.从函数式结构、函数种类、角与角之间的联系等方面找一个切入点,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可以联系它们的适当公式进行转化变形,是三角恒等变换的重要特点. 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经历二倍角的变形公式推导出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能利用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推导出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体会化归、换元、方程、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2.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并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形,体会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例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对变换对象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形成对解题过程中如何选择公式,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以及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变换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半角公式、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训练.2.三角变换的内容、思路和方法,在与代数变换相比较中,体会三角变换的特点.教学难点:认识三角变换的特点,并能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变换过程的设计,不断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变换过程的能力.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设想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思路1.我们知道变换是数学的重要工具,也是数学学习的主要对象之一,三角函数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的恒等变换:代数变换、公式的逆向变换和多向变换以及引入辅助角的变换.前面已经利用诱导公式进行了简单的恒等变换,本节将综合运用和(差)角公式、倍角公式进行更加丰富的三角恒等变换.思路2.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证明,都离不开三角恒等变换.学习了和角公式,差角公式,倍角公式以后,我们就有了进行三角变换的新工具,从而使三角变换的内容、思路和方法更加丰富和灵活,同时也为培养和提高我们的推理、运算、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发展的平台.对于三角变换,由于不同的三角函数式不仅会有结构形式方面的差异,而且还会有所包含的角,以及这些角的三角函数种类方面的差异,因此三角恒等变换常常首先寻找式子所包含的各个角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可以联系它们的适当公式,这是三角式恒等变换的重要特点.(二)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①α与2a 有什么关系? ②如何建立cosα与sin 22a 之间的关系? ③sin 22a =2cos 1a -,cos 22a =2cos 1a +,tan 22a =a a cos 1cos 1+-这三个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④通过上面的三个问题,你能感觉到代数变换与三角变换有哪些不同吗?⑤证明(1)sinαcosβ=21[sin(α+β)+sin(α-β)]; (2)sinθ+sinφ=2sin 2cos 2ϕθϕθ-+. 并观察这两个式子的左右两边在结构形式上有何不同?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联想关于余弦的二倍角公式cosα=1-2sin 22a ,将公式中的α用2a 代替,解出sin 22a 即可.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提问,学生可以发现:α是2a 的二倍角.在倍角公式cos2α=1-2sin 2α中,以α代替2α,以2a 代替α,即得cosα=1-2sin 22a , 所以sin 22a =2cos 1a -. ① 在倍角公式cos2α=2cos 2α-1中,以α代替2α,以2a 代替α,即得 cosα=2cos 22a -1, 所以cos 22a =2cos 1a +. ② 将①②两个等式的左右两边分别相除,即得tan 22a =aa cos 1cos 1+-. 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①②③式,可让学生总结出下列特点:(1)用单角的三角函数表示它们的一半即是半角的三角函数;(2)由左式的“二次式”转化为右式的“一次式”(即用此式可达到“降次”的目的).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出这样的特点,并告诉学生这些特点在三角恒等变形中将经常用到.提醒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引起注意.同时还要强调,本例的结果还可表示为:sin 2a =±2cos 1a -,cos 2a =±2cos 1a +,tan 2a =±aa cos 1cos 1+-,并称之为半角公式(不要求记忆),符号由2a 所在象限决定.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这两种变换共同讨论归纳得出:对于三角变换,由于不同的三角函数式不仅会有结构形式方面的差异,而且还有所包含的角,以及这些角的三角函数种类方面的差异.因此,三角恒等变换常常先寻找式子所包含的各个角间的联系,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可以联系它们的适当公式,这是三角恒等变换的重要特点.代数式变换往往着眼于式子结构形式的变换.对于问题⑤:(1)如果从右边出发,仅利用和(差)的正弦公式作展开合并,就会得出左式.但为了更好地发挥本例的训练功能,把两个三角式结构形式上的不同点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公式包含s inαcosβ呢?想到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从方程角度看这个等式,sinαcosβ,cosαsinβ分别看成两个未知数.二元方程要求得确定解,必须有2个方程,这就促使学生考虑还有没有其他包含sinαcosβ的公式,列出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后,解相应的以sinαcosβ,cosαsinβ为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就容易得到所需要的结果.(2)由(1)得到以和的形式表示的积的形式后,解决它的反问题,即用积的形式表示和的形式,在思路和方法上都与(1)没有什么区别.只需做个变换,令α+β=θ,α-β=φ,则α=2ϕθ+,β=2ϕθ-,代入 (1)式即得(2)式.证明:(1)因为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将以上两式的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sin(α+β)+sin(α-β)=2sinαcosβ,即sinαcosβ=21[sin(α+β)+sin(α-β)]. (2)由(1),可得sin(α+β)+sin(α-β)=2sinαcosβ.①设α+β=θ,α-β=φ,那么α=2ϕθ+,β=2ϕθ-. 把α,β的值代入①,即得sinθ+sinφ=2sin 2ϕθ+cos 2ϕθ-. 教师给学生适时引导,指出这两个方程所用到的数学思想,可以总结出在本例的证明过程中用到了换元的思想,如把α+β看作θ,α-β看作φ,从而把包含α,β的三角函数式变换成θ,φ的三角函数式.另外,把sinαcosβ看作x,cosαsinβ看作y,把等式看作x,y 的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得x,这就是方程思想的体现.讨论结果:①α是2a 的二倍角. ②sin 22a =1-cos 2cos 1a -. ③④⑤略(见活动).(三)应用示例思路1例1 化简:.cos sin 1cos sin 1xx x x ++-+. 活动:此题考查公式的应用,利用倍角公式进行化简解题.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半角公式和倍角公式的区别,它们的功能各异,本质相同,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解:原式=)2sin 2(cos 2cos 2)2cos 2(sin 2sin 22cos 2sin 22cos 22cos 2sin 22sin 22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tan 2x . 点评:本题是对基本知识的考查,重在让学生理解倍角公式与半角公式的内在联系.变式训练化简:sin50°(1+3解:原式=sin50°10cos )10sin 2310cos 21(250sin 10cos 10sin 31+∙=+=2sin50°·10cos 10sin 30cos 10cos 30sin + =2cos40°·10cos 10cos 10cos 80sin 10cos 40sin ===1.例2 已知sinx-cosx=21,求sin 3x-cos 3x 的值.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立方差公式进行对公式变换化简,然后再求解.由于(a-b)3=a 3-3a 2b+3ab2-b 3=a 3-b 3-3ab(a-b),∴a 3-b 3=(a-b)3+3ab(a-b).解完此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深挖本例的思想方法,由于sinx·cosx 与sinx±cosx 之间的转化.提升学生的运算.化简能力及整体代换思想.本题也可直接应用上述公式求之,即sin 3x-cos 3x=(sinx-cosx)3+3sinxcosx(sinx-cosx)=1611.此方法往往适用于sin 3x±cos 3x 的化简问题之中. 解:由sinx-cosx=21,得(sinx-cosx)2=41, 即1-2sinxcosx=41,∴sinxcosx=83. ∴sin 3x-cos 3x=(sinx-cosx)(sin 2x+sinxcosx+cos 2x) =21(1+83)=1611.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公式的变形、化简、求值,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和化简的方法.变式训练(2007年高考浙江卷,12) 已知sinθ+cosθ=51,且2π≤θ≤43π,则cos2θ的值是______________. 答案:257- 例1 已知1sin sin cos cos :1sin sin cos cos 24242424=+=+AB A B B A B A 求证. 活动:此题可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由于所给的条件等式与所要证明的等式形式一致,只是将A,B 的位置互换了,因此应从所给的条件等式入手,而条件等式中含有A,B 角的正、余弦,可利用平方关系来减少函数的种类.从结构上看,已知条件是a 2+b 2=1的形式,可利用三角代换.证明一:∵1sin sin cos cos 2424=+BA B A , ∴cos 4A·sin 2B+sin 4A·cos 2B=sin 2B·cos+B.∴cos 4A(1-cos 2B)+sin 4A·cos 2B=(1-cos 2B)cos 2B,即cos 4A-cos 2B(cos 4A-sin 4A)=cos 2B-cos 4B.∴cos 4A-2cos 2Acos 2B+cos 4B=0.∴(cos 2A-cos 2B)2=0.∴cos 2A=cos 2B.∴sin 2A=sin 2B. ∴=+AB A B 2424sin sin cos cos cos 2B+sin 2B=1.证明二:令BA aB A sin sin ,cos cos cos 22==sinα, 则cos 2A=cosBcosα,sin 2A=sinBsinα.两式相加,得1=cosBcosα+sinBsinα,即cos(B-α)=1.∴B-α=2kπ(k ∈Z ),即B=2kπ+α(k ∈Z ).∴cosα=cosB,sinα=sinB.∴cos 2A=cosBcosα=cos 2B,sin 2A=sinBsinα=sin 2B. ∴BB B B A B A B 24242424sin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cos +=+=cos 2B+sin 2B=1. 点评: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问题,本例从角与函数的种类两方面观察,利用平方关系进行了合理消元.变式训练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ABC 是它的三个内角,记S=BA tan 11tan 11+++,求证:S<1. 证明:∵S=BA B A B A B A B A tan tan tan tan 1tan tan 1)tan 1)(tan 1(tan 1tan 1+++++=+++++ 又A+B>90°,∴90°>A>90°-B>0°.∴tanA>tan(90°-B)=cotB>0,∴tanA·tanB>1.∴S<1.思路2例1 证明x x cos sin 1+=tan(4π+2x ).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于三角恒等式的证明,可从三个角度进行推导:①左边→右边;②右边→左边;③左边→中间条件←右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试着多角度的化简推导.注意式子左边包含的角为x,三角函数的种类为正弦,余弦,右边是半角2x ,三角函数的种类为正切. 解:方法一:从右边入手,切化弦,得 tan(4π+2x )=2sin 2cos 2sin 2cos 2sin 2sin 2cos 2cos 2sin 4cos 2cos 4sin )24cos()22sin(x x x x x x x x x x -+=-+=++ππππππ,由左右两边的角之间的关系,想到分子分母同乘以cos 2x +sin 2x ,得 x x x x x x x x cos sin 1)2sin 2)(cos 2sin 2(cos )2sin 2(cos 2+=-++ 方法二:从左边入手,分子分母运用二倍角公式的变形,降倍升幂,得2sin 2cos 2sin 2cos )2sin 2)(cos 2sin 2(cos )2sin 2(cos cos sin 1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由两边三角函数的种类差异,想到弦化切,即分子分母同除以cos 2x ,得 2tan 4tan 12tan 4tan 2tan 12tan 1x x x x ππ-+=-+=tan(4π+2x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半角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恒等式的证明所要注意的步骤与方法.变式训练已知α,β∈(0,2π)且满足:3sin 2α+2sin 2β=1,3sin2α-2sin2β=0,求α+2β的值. 解法一:3sin 2α+2sin 2β=1⇒3sin 2α=1-2sin 2β,即3sin 2α=cos2β, ①3sin2α-2sin2β=0⇒3sinαcosα=sin2β, ② ①2+②2:9sin 4α+9sin 2αcos 2α=1,即9sin 2α(sin 2α+cos 2α)=1,∴sin 2α=91.∵α∈(0,2π),∴sinα=31. ∴sin(α+2β)=sinαcos2β+cosαsin2β=sinα·3sin 2α+cosα·3sinαcosα=3sinα(sin 2α+cos 2α)=3×31=1. ∵α,β∈(0,2π),∴α+2β∈(0,23π).∴α+2β=2π. 解法二:3sin 2α+2sin 2β=1⇒cos2β=1-2sin 2β=3sin 2α, 3sin2α-2sin2β=0⇒sin2β=23sin2α=3sinαcosα, ∴cos(α+2β)=cosαcos2β-sinαsin2β=cosα·3sin 2α-sinα·3sinαcosα=0.∵α,β∈(0,2π),∴α+2β∈(0,23π).∴α+2β=2π. 解法三:由已知3sin 2α=cos2β,23sin2α=sin2β, 两式相除,得tanα=cot2β,∴tanα=tan(2π-2β). ∵α∈(0,2π),∴tanα>0.∴tan(2π-2β)>0. 又∵β∈(0,2π),∴2π-<2π-2β<2π. 结合tan(2π-2β)>0,得0<2π-2β<2π. ∴由tanα=tan(2π-2β),得α=2π-2β,即α+2β=2π.例2 求证:αββαβαβ2222tan tan 1cos sin )sin()sin(-=-+a 活动:证明三角恒等式,一般要遵循“由繁到简”的原则,另外“化弦为切”与“化切为弦”也是在三角式的变换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证明:证法一:左边=βαβαβαβαβ22cos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aa a a 222222222222tan tan 1cos sin sin cos 1cos sin sin cos cos sin ββββββ=右边.∴原式成立. 证法二:右边=1-βββββ2222222222cos sin sin cos cos sin cos sin sin cos a a -= =βββββ22cos sin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cos (sin a a a a -+ =βββ22cos sin )sin()sin(++a a =左边.∴原式成立. 点评:此题进一步训练学生三角恒等式的变形,灵活运用三角函数公式的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变式训练1.求证:θθθθθθ2tan 14cos 4sin 1sin 24cos 4sin 1-++=-+. 分析: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发现原式等价于θθθθθθ2tan 1tan 24cos 4sin 14cos 4sin 1-=++-+,此式右边就是tan2θ.证明:原等式等价于θθθθθ2tan 4cos 4sin 14cos 4sin 1=++-+. 而上式左边 θθθθθθθθθθ2cos 22cos 2sin 22sin 22cos 2sin 2)4cos 1(4sin )4cos 1(4sin 22++=++-+=)2cos 2(sin 2cos 2)2sin 2(cos 2sin 2θθθθθθ++==tan2θ右边.∴上式成立,即原等式得证.2.已知sinβ=m·sin(2α+β),求证:tan(α+β)=mm -+11tanα. 分析:仔细观察已知式与所证式中的角,不要盲目展开,要有的放矢,看到已知式中的2α+β可化为结论式中的α+β与α的和,不妨将α+β作为一整体来处理.证明:由sinβ=msin(2α+β)⇒sin[(α+β)-α]=msin[(α+β)+α]⇒sin(α+β)cosα-cos(α+β)sinα=m 0[sin(α+β)cosα+cos(α+β)sinα]⇒(1-m)·sin(α+β)cosα=(1+m)·cos(α+β)sinα ⇒tan(α+β)=m m -+11tanα.(四)知能训练1.若sinα=135,α在第二象限,则tan 2a 的值为( ) A.5 B.-5 C.51 D.51- 2.设5π<θ<6π,cos 2θ=α,则sin 4θ等于( ) A.21a + B.21a - C.21a +- D.21a --3.已知sinθ=53-,3π<θ<27π,则tan 2θ_________________. 解答:1.A2.D3.-3(五)课堂小结1.先让学生自己回顾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和、差、倍角的正弦、余弦公式的应用,半角公式、代数式变换与三角变换的区别与联系.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及其推导,三角恒等式与条件等式的证明.2.教师画龙点睛总结:本节学习了公式的使用,换元法,方程思想,等价转化,三角恒等变形的基本手段.(六)作业。
高中数学: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4) 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会推导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并会用半角公式进行证明,求值和化简
2 能力目标:会灵活运用公式进行推导变形
3 情感目标灵活运用公式化繁为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半角公式的推导方法和结构特征及应用公式求值,化简,证明
难点是用公式求值
(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复习二倍角公式,按课本知识结构设置提问引导学生动手推导出半角公式,课堂上在老师引导下,以
学生为主体,分析公式的结构特征,会根据公式特点得出公式的应用,用公式来进行化简证明和求值,老师为
学生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积极探究。
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新知识在旧知识基础上形成并得到引申和发展,形成新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分情况讨论的思想,和化归的思想
使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到提高。
学高中数学三角恒等变换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师用书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
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能用二倍角公式推导出半角公式,体会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思想方法,以及进行简单的应用.(重点)2.了解三角恒等变换的特点、变换技巧,掌握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思想方法.(重点)3.能利用三角恒等变换的技巧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以及证明,进而进行简单的应用.(难点、易混点)1.通过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培养数学运算素养.2.通过三角恒等式的证明,提升逻辑推理素养.3.通过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培养数学建模素养.1.半角公式2.辅助角公式a sin x+b cos x=错误!sin(x+θ)(其中tan θ=错误!).1.已知180°<α<360°,则cos错误!的值等于()A.—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C[∵180°<α<360°,∴90°<错误!<180°,∴cos 错误!<0,故应选C.]2.2sin θ+2cos θ=()A.sin错误!B.2错误!sin错误!C.2错误!sin错误!D.错误!sin错误!C[原式=2错误!错误!=2错误!错误!=2错误!sin错误!.]3.函数f(x)=2sin x+cos x的最大值为.错误![f(x)=错误!sin(x+θ)=错误!sin(x+θ)≤错误!.]4.已知2π<θ<4π,且sin θ=—错误!,cos θ<0,则tan错误!的值等于.—3[由sin θ=—错误!,cos θ<0得cos θ=—错误!,∴tan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3.]化简求值问题【例1】)A.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2)已知π<α<错误!,化简:错误!+错误!.思路点拨:(1)先确定错误!的范围,再由sin2错误!=错误!得算式求值.(2)1+cos α=2cos2错误!,1—cos α=2sin2错误!,去根号,确定错误!的范围,化简.(1)D[∵5π<θ<6π,∴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又cos错误!=a,∴sin错误!=—错误!=—错误!.](2)[解] 原式=错误!+错误!.∵π<α<错误!,∴错误!<错误!<错误!,∴cos错误!<0,sin错误!>0,∴原式=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cos错误!.1.化简问题中的“三变”(1)变角:三角变换时通常先寻找式子中各角之间的联系,通过拆、凑等手段消除角之间的差异,合理选择联系它们的公式.(2)变名:观察三角函数种类的差异,尽量统一函数的名称,如统一为弦或统一为切.(3)变式:观察式子的结构形式的差异,选择适当的变形途径,如升幂、降幂、配方、开方等.2.利用半角公式求值的思路(1)看角:看已知角与待求角的2倍关系.(2)明范围:求出相应半角的范围为定符号作准备.(3)选公式:涉及半角公式的正切值时,常用tan错误!=错误!=错误!,涉及半角公式的正、余弦值时,常利用sin2错误!=错误!,cos2错误!=错误!计算.(4)下结论:结合(2)求值.提醒:已知cos α的值可求错误!的正弦、余弦、正切值,要注意确定其符号.错误!1.已知sin α=—错误!,π<α<错误!,求sin 错误!,cos 错误!,tan 错误!的值.[解] ∵π<α<错误!,sin α=—错误!,∴cos α=—错误!,且错误!<错误!<错误!,∴sin 错误!=错误!=错误!,cos 错误!=—错误!=—错误!,tan 错误!=错误!=—2.(另tan错误!=错误!=错误!=—2.)三角恒等式的证明【例2】求证:思路点拨:法一:切化弦用二倍角公式由左到右证明;法二:cos2α不变,直接用二倍角正切公式变形.[证明] 法一:用正弦、余弦公式.左边=错误!=错误!=错误!=错误!=sin错误!cos错误!cos α=错误!sin αcos α=错误!sin 2α=右边,∴原式成立.法二:用正切公式.左边=错误!=错误!cos2α·错误!=错误!cos2α·tan α=错误!cos αsin α=错误!sin 2α=右边,∴原式成立.三角恒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1执因索果法:证明的形式一般化繁为简;2左右归一法:证明左右两边都等于同一个式子;3拼凑法:针对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变形,以消除它们之间的差异,简言之,即化异求同;4比较法:设法证明“左边—右边=0”或“左边/右边=1”;5分析法:从被证明的等式出发,逐步地探求使等式成立的条件,直到已知条件或明显的事实为止,就可以断定原等式成立.错误!2.求证:错误!=错误!.[证明] 左边=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右边.所以原等式成立.三角恒等变换与三角函数图象性质的综合4错误!—2sin错误!cos错误!—sin4错误!.(1)求f(x)的对称中心和初相;(2)若x∈[0,π],求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解] f(x)=cos4错误!—2sin错误!cos错误!—sin4错误!=cos2错误!—sin2错误!—sin错误!=cos错误!—sin错误!=—sin 2x—cos 2x=—错误!sin错误!,(1)由2x+错误!=kπ,k∈Z,可得x=错误!—错误!,k∈Z,∴f(x)的对称中心为错误!,k∈Z,又f(x)=—错误!sin错误!=错误!sin错误!,∴f(x)的初相为错误!.(2)由—错误!+2kπ≤2x+错误!≤错误!+2kπ,k∈Z,可得kπ—错误!≤x≤kπ+错误!,k∈Z,∴f(x)的递减区间为:错误!,k∈Z,又x∈[0,π],∴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错误!,错误!.应用公式解决三角函数综合问题的三个步骤错误!↓错误!↓错误!错误!3.已知函数f(x)=sin2错误!—sin2错误!+错误!cos 2x,x∈R.(1)求f(x)的最小正周期;(2)求f(x)在区间错误!上的值域.[解] f(x)=sin2错误!—sin2错误!+错误!cos 2x=错误!—错误!+错误!cos 2x=sin 2x+错误!cos 2x=2sin错误!.(1)f(x)的最小正周期为错误!=π;(2)由x∈错误!,得2x+错误!∈错误!,∴f(x)∈[—1,2].即f(x)在区间错误!上的值域为[—1,2].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探究问题]1.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时,通常选什么作为自变量?求定义域时应注意什么?提示:通常选角作为自变量,求定义域时要注意实际意义和正弦、余弦函数有界性的影响.2.建立三角函数模型后,通常要将函数解析式化为何种形式?提示:化成y=A sin(ωx+φ)+b的形式.【例4】如图所示,要把半径为R的半圆形木料截成长方形,应怎样截取,才能使△OAB的周长最大?思路点拨:错误!→错误!→错误![解] 设∠AOB=α,△OAB的周长为l,则AB=R sin α,OB=R cos α,∴l=OA+AB+OB=R+R sin α+R cos α=R(sin α+cos α)+R=错误!R sin错误!+R.∵0<α<错误!,∴错误!<α+错误!<错误!,∴l的最大值为错误!R+R=(错误!+1)R,此时,α+错误!=错误!,即α=错误!,即当α=错误!时,△OAB的周长最大.1.在本例条件下,求长方形面积的最大值.[解] 如图所示,设∠AOB=α错误!,则AB=R sin α,OA=R cos α.设矩形ABCD的面积为S,则S=2OA·AB,∴S=2R cos α·R sin α=R2·2sin αcos α=R2sin 2α.∵α∈错误!,∴2α∈(0,π).因此,当2α=错误!,即α=错误!时,S max=R2.这时点A,D到点O的距离为错误!R,矩形ABCD的面积最大值为R2.2.若本例中的木料改为圆心角为错误!的扇形,并将此木料截成矩形,(如图所示),试求此矩形面积的最大值.[解] 如图,作∠POQ的平分线分别交EF,GH于点M,N,连接OE,设∠MOE=α,α∈错误!,在Rt△MOE中,ME=R sin α,OM=R cos α,在Rt△ONH中,错误!=tan错误!,得ON=错误!NH=错误!R sin α,则MN=OM—ON=R(cos α—错误!sin α),设矩形EFGH的面积为S,则S=2ME·MN=2R2sin α(cos α—错误!sin α)=R2(sin 2α+错误!cos 2α—错误!)=2R2sin错误!—错误!R2,由α∈错误!,则错误!<2α+错误!<错误!,所以当2α+错误!=错误!,即α=错误!时,S max=(2—错误!)R2.应用三角函数解实际问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方法:解答此类问题,关键是合理引入辅助角,确定各量之间的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再利用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求解.2注意:在求解过程中,要注意三点:1充分借助平面几何性质,寻找数量关系.2注意实际问题中变量的范围.3重视三角函数有界性的影响.提醒:在利用三角变换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因忽视角的范围而致误.1.研究形如f(x)=a sin x+b cos x的函数性质,都要运用辅助角公式化为一个整体角的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的形式.因此辅助角公式是三角函数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个重要公式,也是高考常考的考点之一.对一些特殊的系数a,b应熟练掌握,例如sin x±cos x=错误!sin错误!;sin x±错误!cos x=2sin错误!等.2.常用的三角恒等变换思想方法(1)常值代换用某些三角函数值或三角函数式来代替三角函数式中的某些常数,使之代换后能运用相关公式,化简得以顺利进行.我们把这种代换称为常值代换.(2)切化弦当待化简式中既含有正弦、余弦,又含有正切,利用同角的基本三角函数关系式tan α=错误!,将正切化为正弦和余弦,这就是“切化弦”的思想方法,切化弦的好处在于减少了三角函数名称.(3)降幂与升幂由C2α变形后得到公式:sin2α=错误!(1—cos 2α),cos2α=错误!(1+cos 2α),运用它就是降幂.反过来,直接运用倍角公式或变形公式1+cos 2α=2cos2α,1—cos 2α=2sin2α,就是升幂.(4)角的变换角的变换沟通了已知角与未知角之间的联系,使公式顺利运用,解题过程被简化.常见的角的变换有:α=(α+β)—β,α=β—(β—α),α=错误![(α+β)+(α—β)],α=错误![(α+β)—(β—α)],α+β=(2α+β)—α等.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α≠kπ,k∈Z,则tan错误!=错误!=错误!恒成立.B.若函数f(x)=A1sin(ωx+φ1),g(x)=A2sin(ωx+φ2)(其中A1>0,A2>0,ω>0),则h(x)=f(x)+g(x)的周期与f(x)和g(x)的一致.C.辅助角公式a sin x+b cos x=错误!sin(x+φ),其中φ所在的象限由a,b的符号决定,φ与点(a,b)同象限.D.sin x+错误!cos x=2sin错误!.D[A、B、C均正确,D应该是sin x+错误!cos x=2sin错误!.]2.(2018·全国卷Ⅱ)若f(x)=cos x—sin x在[0,a]是减函数,则a的最大值是()A.错误!B.错误!C.错误!D.πC[f(x)=cos x—sin x=错误!cos错误!.当x∈[0,a]时,x+错误!∈错误!,所以结合题意可知,a+错误!≤π,即a≤错误!,故所求a的最大值是错误!.故选C.]3.函数f(x)=sin2x的最小正周期为.π[因为f(x)=sin2x=错误!,所以f(x)的最小正周期T=错误!=π.]4.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是以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为基础设计的.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直角三角形中较小的锐角为θ,求cos 2θ.[解] 由题意,得5cos θ—5sin θ=1,θ∈错误!,所以cos θ—sin θ=错误!.由(cos θ+sin θ)2+(cos θ—sin θ)2=2,所以cos θ+sin θ=错误!,所以cos 2θ=cos2θ—sin2θ=(cos θ+sin θ)(cos θ—sin θ)=错误!.。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学设计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人教A版)中第三章的第二节“简单三角恒等变换”(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研究如何让利用已有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以及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对变换对象和变换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形成对解题过程中如何让选择共识,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以及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方法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变换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掌握运用和(差)角公式、倍角公式进行三角变换的方法和思路;(2)弄清代数变换与三角变换的不同点2.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够利用换元、逆用公式等方法对三角函数式进行恒等变换,化简三角函数式,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2)弄清代数变换与三角变换的不同点,认真体会三角变换的特点,提高推理、运算能力;(3)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和价值目标(1)认识事物之间的的区别和联系,体会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唯物主义思想.(2)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理性精神.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半角公式、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训练(2)三角变换的内容、思路和方法,在与代数变换相比较中体会三角变换的特点2.教学难点:认识三角变换的特点,并能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变换过程的设计,不断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变换过程的能力四、教法选择1.观察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法.这节课采用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观察、比较法”;2.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这节课还采用了“合作、讨论法”,让学生共同探讨、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形成共识.五、学法指导对于求函数的最值,高三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剩下的问题就是有没有一种更一般的方法,能运用于更多更复杂函数的求最值问题?教学设计中注意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得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观察、分析、归纳,以形成认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六、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大致按照“创设情境,铺垫导入——合作学习,探索新知——指导应用,鼓励创新——归纳小结,反馈建构”四个环节进行组织.(一)、创设情境,铺垫导入1、复习回顾(1)三角函数的和(差)角公式(2)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2、问题引入问题1:α与2α有什么关系? 问题2:化简:(1) = _______ (2)1 -= _________(3)= _________(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例题1.试cos 表示、、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联想关于余弦的二倍角公式,将公式中的 替换成 。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必修+选修)
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2 函数及其表示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2 直线的方程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第四章圆与方程4.1 圆的方程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4.3 空间直角坐标系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算法案例阅读与思考割圆术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2.2 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阅读与思考概率与密码小结复习参考题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 函数y=Asin(ωx+ψ)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小结复习参考题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探究与发现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1.2 应用举例阅读与思考海伦和秦九韶1.3 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数列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阅读与思考斐波那契数列阅读与思考估计根号下2的值2.2 等差数列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 等比数列2.5 等比数列前n项和阅读与思考九连环探究与发现购房中的数学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阅读与思考错在哪儿信息技术应用用Excel解线性规划问题举例3.4 基本不等式小结复习参考题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椭圆探究与发现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信息技术应用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2.2 双曲线2.3 抛物线阅读与思考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变化率与导数3.2 导数的计算探究与发现牛顿法──用导数方法求方程的近似解3.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图形技术与函数性质3.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实习作业走进微积分小结复习参考题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阅读与思考科学发现中的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小结复习参考题第四章框图4.1 流程图4.2 结构图信息技术应用用Word2002绘制流程图小结复习参考题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曲线与方程2.2 椭圆探究与发现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信息技术应用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2.3 双曲线探究与发现2.4 抛物线探究与发现阅读与思考小结复习参考题选修 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 变化率与导数1.2 导数的计算1.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5 定积分的概念1.6 微积分基本定理1.7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 数学归纳法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小结复习参考题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探究与发现子集的个数有多少1.2 排列与组合探究与发现组合数的两个性质1.3 二项式定理探究与发现“杨辉三角”中的一些秘密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探究与发现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取何值时概率最大2.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4 正态分布信息技术应用μ,σ对正态分布的影响小结复习参考题第三章统计案例3.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实习作业小结复习参考题选修3-1数学史选讲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一古埃及的数学二两河流域的数学三丰富多彩的记数制度第二讲古希腊数学一希腊数学的先行者二毕达哥拉斯学派三欧几里得与《原本》四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一《周髀算经》与赵爽弦图二《九章算术》三大衍求一术四中国古代数学家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一坐标思想的早期萌芽二笛卡儿坐标系三费马的解析几何思想四解析几何的进一步发展第五讲微积分的诞生一微积分产生的历史背景二科学巨人牛顿的工作三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一分析的化身──欧拉二数学王子──高斯第七讲千古谜题一三次、四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发现二高次方程可解性问题的解决三伽罗瓦与群论四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的解决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一古代的无穷观念二无穷集合论的创立三集合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一中国现代数学发展概观二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三当代几何大师──陈省身学习总结报告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一平面与球面的位置关系二直线与球面的位置关系和球幂定理三球面的对称性思考题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一球面上的距离二球面上的角思考题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一极与赤道二球面二角形三球面三角形1.球面三角形2.三面角3.对顶三角形4.球极三角形思考题第四讲球面三角形一球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二、球面“等腰”三角形三球面三角形的周长四球面三角形的内角和思考题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1.“边边边”(s.s.s)判定定理2.“边角边”(s.a.s.)判定定理3.“角边角”(a.s.a.)判定定理4.“角角角”(a.a.a.)判定定理思考题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一球面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公式二简单多面体的欧拉公式三用球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证明欧拉公式思考题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一球面上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二用向量方法证明球面上的余弦定理1.向量的向量积2.球面上余弦定理的向量证明三从球面上的正弦定理看球面与平面四球面上余弦定理的应用──求地球上两城市间的距离思考题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一平面几何与球面几何的比较二欧氏平行公理与非欧几何模型──庞加莱模型三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的意义阅读与思考非欧几何简史学习总结报告选修3-4对称与群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一平面刚体运动1.平面刚体运动的定义2.平面刚体运动的性质思考题二对称变换1.对称变换的定义2.正多边形的对称变换3.对称变换的合成4.对称变换的性质5.对称变换的逆变换思考题三平面图形的对称群思考题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一n元对称群Sn思考题二多项式的对称变换思考题三抽象群的概念1.群的一般概念2.直积思考题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一带饰和面饰思考题二化学分子的对称群三晶体的分类四伽罗瓦理论学习总结报告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一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四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圆周角定理二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三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四弦切角的性质五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一平行射影二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三平面与圆锥面的截线学习总结报告选修 4-2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一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一)几类特殊线性变换及其二阶矩阵1.旋转变换2.反射变换3.伸缩变换4.投影变换5.切变变换(二)变换、矩阵的相等二二阶矩阵与平面向量的乘法(二)一些重要线性变换对单位正方形区域的作用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一复合变换与二阶矩阵的乘法二矩阵乘法的性质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一逆变换与逆矩阵1.逆变换与逆矩阵2.逆矩阵的性质二二阶行列式与逆矩阵三逆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矩阵形式2.逆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一变换的不变量——矩阵的特征向量1.特征值与特征向量2.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二特征向量的应用1.Aa的简单表示2.特征向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习总结报告选修4-5不等式选讲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一不等式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基本不等式3.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二绝对值不等式1.绝对值三角不等式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第二讲讲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一比较法二综合法与分析法三反证法与放缩法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一二维形式柯西不等式二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三排序不等式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一数学归纳法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学习总结报告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第一讲整数的整除一整除1.整除的概念和性质2.带余除法3.素数及其判别法二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1.最大公因数2.最小公倍数三算术基本定理第二讲同余与同余方程一同余1.同余的概念2.同余的性质二剩余类及其运算三费马小定理和欧拉定理四一次同余方程五拉格朗日插值法和孙子定理六弃九验算法第三讲一次不定方程一二元一次不定方程二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特解三多元一次不定方程第四讲数伦在密码中的应用一信息的加密与去密二大数分解和公开密钥学习总结报告附录一剩余系和欧拉函数附录二多项式的整除性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第一讲优选法一什么叫优选法二单峰函数三黄金分割法——0.618法1.黄金分割常数2.黄金分割法——0.618法阅读与思考黄金分割研究简史四分数法1.分数法阅读与思考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2.分数法的最优性五其他几种常用的优越法1.对分法2.盲人爬山法3.分批试验法4.多峰的情形六多因素方法1.纵横对折法和从好点出发法2.平行线法3.双因素盲人爬山法第二讲试验设计初步一正交试验设计法1.正交表2.正交试验设计3.试验结果的分析4.正交表的特性二正交试验的应用学习总结报告选修4-9风险与决策第一讲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一风险与决策的关系二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1.风险(平均损失)2.平均收益3.损益矩阵4.风险型决策探究与发现风险相差不大时该如何决策第二讲决策树方法第三讲风险型决策的敏感性分析第四讲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一马尔可夫链简介1.马尔可夫性与马尔可夫链2.转移概率与转移概率矩阵二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三长期准则下的马尔可夫型决策理论1.马尔可夫链的平稳分布2.平稳分布与马尔可夫型决策的长期准则3.平稳准则的应用案例学习总结报告。
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
必修1【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2 函数及其表示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2 直线的方程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算法案例阅读与思考割圆术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2.2 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 函数y=Asin(ωx+ψ)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应用举例1.3实习作业第二章数列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2等差数列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等比数列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三章不等式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4基本不等式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椭圆2.2双曲线2.3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变化率与导数3.2导数的计算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第四章框图4.1流程图4.2结构图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2.2椭圆2.3双曲线2.4抛物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变化率与导数1.2导数的计算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5定积分的概念1.6微积分基本定理1.7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2排列与组合1.3二项式定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4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选修3-1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第二讲古希腊数学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第五讲微积分的诞3.4 函数的应用(Ⅱ)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 空间几何体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1 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2 直线方程2.3 圆的方程2.4 空间直角坐标系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的相关性第三章概率3.1 随机现象3.2 古典概型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 3.4 概率的应用必修四第一章基本初等函(Ⅱ) 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向量的线性运算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4 向量的应用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和角公式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 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必修五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第二章数列2.1 数列2.2 等差数列2.3 等比数列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 均值不等式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3.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与量词1.2 基本逻辑联结词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椭圆2.2 双曲线2.3 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导数3.2 导数的运算3.3 导数的应用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四章框图选修4-5第一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2 基本不等式1.3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4 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 1.5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第二章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2.1 柯西不等式2.2 排序不等式2.3 平均值不等式(选学) 2.4 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化的数学模型第三章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3.1 数学归纳法原理3.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
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1
第六节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知识点一 半角公式1.用cos α表示sin 2 α2,cos 2 α2,tan 2 α2.sin 2α2=1-cos α2;cos 2 α2=1+cos α2; tan 2 α2=1-cos α1+cos α.2.用cos α表示sin α2,cos α2,tan α2.sin α2=±1-cos α2;cos α2=± 1+cos α2; tan α2=±1-cos α1+cos α.3.用sin α,cos α表示tan α2.tan α2=sin α1+cos α=1-cos αsin α.易误提醒 应用“sin α2=±1-cos α2”或“cos α2=± 1+cos α2”求值时,可由α2所在象限确定该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易混淆由α决定.必记结论 用tan α表示sin 2α与cos 2αsin 2α=2sin αcos α=2sin αcos αsin 2α+cos 2α=2tan αtan 2α+1;cos 2α=cos 2α-sin 2α=cos 2α-sin 2αcos 2α+sin 2α=1-tan 2α1+tan 2α.[自测练习]1.已知cos θ=-15,5π2<θ<3π,那么sin θ2=( )A.105 B .-105 C.155D .-155解析:∵5π2<θ<3π,∴5π4<θ2<3π2.∴sin θ2=-1-cos θ2=-1+152=-155. 答案:D知识点二 辅助角公式a sin α+b cos α=a 2+b 2sin(α+φ)⎝⎛⎭⎫其中tan φ=ba . 易误提醒 在使用辅助角公式易忽视φ的取值,应由点(a ,b )所在象限决定,当φ在第一、二象限时,一般取最小正角,当φ在第三、四象限时,一般取负角.[自测练习]2.函数f (x )=sin 2x +cos 2x 的最小正周期为( ) A .π B.π2 C .2πD.π4解析:f (x )=sin 2x +cos 2x =2sin ⎝⎛⎭⎫2x +π4, ∴T =π. 答案:A3.函数f (x )=sin x -cos ⎝⎛⎭⎫x +π6的值域为( ) A .[-2,2] B .[-3,3] C .[-1,1]D.⎣⎡⎦⎤-32,32 解析:∵f (x )=sin x -cos ⎝⎛⎭⎫x +π6=sin x -cos x cos π6+sin x sin π6=sin x -32cos x +12sin x =3⎝⎛⎭⎫32sin x -12cos x =3sin ⎝⎛⎭⎫x -π6(x ∈R ), ∴f (x )的值域为[-3,3]. 答案:B考点一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化简:(1)sin 50°(1+3tan 10°);(2)2cos 4x -2cos 2x +122tan ⎝⎛⎭⎫π4-x sin 2⎝⎛⎭⎫x +π4.解:(1)sin 50°(1+3tan 10°) =sin 50°(1+tan 60°tan 10°)=sin 50°·cos 60°cos 10°+sin 60°sin 10°cos 60°cos 10°=sin 50°·cos (60°-10°)cos 60°cos 10°=2sin 50°cos 50°cos 10°=sin 100°cos 10°=cos 10°cos 10°=1.(2)原式=2cos 2x (cos 2x -1)+122tan ⎝⎛⎭⎫π4-x ·cos 2⎝⎛⎭⎫π4-x=-4cos 2x sin 2x +14cos ⎝⎛⎭⎫π4-x sin ⎝⎛⎭⎫π4-x =1-sin 22x2sin ⎝⎛⎭⎫π2-2x=cos 22x 2cos 2x =12cos 2x . 考点二 辅助角公式的应用|(1)函数y =sin 2x +2 3sin 2x 的最小正周期T 为________.[解析] y =sin 2x +23sin 2x =sin 2x -3cos 2x +3=2sin(2x -π3)+3,所以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T =2π2=π.[答案] π(2)设当x =θ时,函数f (x )=sin x -2cos x 取得最大值,则cos θ=________. [解析] f (x )=sin x -2cos x =5⎝⎛⎭⎫55sin x -255cos x =5sin(x -φ),其中sin φ=255,cos φ=55,当x -φ=2k π+π2(k ∈Z )时函数f (x )取到最大值,即θ=2k π+π2+φ时函数f (x )取到最大值,所以cos θ=-sin φ=-255.[答案] -255(1)利用a sin x +b cos x =a 2+b 2sin(x +φ)把形如y =a sin x +b cos x +k 的函数化为一个角的一种函数的一次式,可以求三角函数的周期、单调区间、值域、最值和对称轴等.(2)化a sin x +b cos x =a 2+b 2sin(x +φ)时φ的求法:①tan φ=ba ;②φ所在象限由(a ,b )点确定.已知函数f (x )=2sin x sin ⎝⎛⎭⎫x +π6. 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递增区间. 解:f (x )=2sin x ⎝⎛⎭⎫32sin x +12cos x =3×1-cos 2x 2+12sin 2x=sin ⎝⎛⎭⎫2x -π3+32. 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T =π. 由-π2+2k π≤2x -π3≤π2+2k π,k ∈Z ,解得-π12+k π≤x ≤5π12+k π,k ∈Z ,所以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π12+k π,5π12+k π,k ∈Z .考点三 三角恒等变换的综合应用|三角恒等变换是高考必考内容,考查时多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三角形及平面向量交汇综合考查,归纳起来常见的命题探究角度有:1.三角恒等变换与三角函数性质的综合. 2.三角恒等变换与三角形的综合.3.三角恒等变换与向量的综合.探究一 三角恒等变换与三角函数性质的综合1.已知函数f (x )=3sin(ωx +φ)⎝⎛⎭⎫ω>0,-π2≤φ<π2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3对称,且图象上相邻两个最高点的距离为π.(1)求ω和φ的值; (2)若f ⎝⎛⎭⎫α2=34⎝⎛⎭⎫π6<α<2π3, 求cos ⎝⎛⎭⎫α+3π2的值. 解:(1)因为f (x )的图象上相邻两个最高点的距离为π,所以f (x )的最小正周期T =π,从而ω=2πT=2.又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3对称,所以2×π3+φ=k π+π2,k =0,±1,±2,…. 因为-π2≤φ<π2,所以k =0,所以φ=π2-2π3=-π6.(2)由(1)得f ⎝⎛⎭⎫α2=3sin ⎝⎛⎭⎫2·α2-π6=34, 所以sin ⎝⎛⎭⎫α-π6=14.由π6<α<2π3,得0<α-π6<π2, 所以cos ⎝⎛⎭⎫α-π6=1-sin 2⎝⎛⎭⎫α-π6=1-⎝⎛⎭⎫142=154. 因此cos ⎝⎛⎭⎫α+3π2=sin α=sin ⎣⎡⎦⎤⎝⎛⎭⎫α-π6+π6=sin ⎝⎛⎭⎫α-π6cos π6+cos ⎝⎛⎭⎫α-π6sin π6=14×32+154×12=3+158. 探究二 三角恒等变换与三角形的结合2.(2016·台州模拟)已知实数x 0,x 0+π2是函数f (x )=2cos 2ωx +sin ⎝⎛⎭⎫2ωx -π6(ω>0)的相邻的两个零点.(1)求ω的值;(2)设a ,b ,c 分别是△ABC 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若f (A )=32且b tan B +c tan C =2atan A,试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解:(1)f (x )=1+cos 2ωx +32sin 2ωx -12cos 2ωx =32sin 2ωx +12cos 2ωx +1 =sin ⎝⎛⎭⎫2ωx +π6+1, 由题意得T =π,∴2π2ω=π.∴ω=1.(2)由(1)得f (x )=sin ⎝⎛⎭⎫2x +π6+1, ∴f (A )=sin ⎝⎛⎭⎫2A +π6+1=32, 即sin ⎝⎛⎭⎫2A +π6=12. ∵0<A <π,∴π6<2A +π6<13π6,∴2A +π6=5π6,即A =π3.由b tan B +c tan C =2a tan A 得b cos B sin B +c cos C sin C =2a cos A sin A,所以cos B +cos C =2cos A =1, 又因为B +C =2π3,所以cos B +cos ⎝⎛⎭⎫2π3-B =1, 即sin ⎝⎛⎭⎫B +π6=1,所以B =C =π3. 综上,△ABC 是等边三角形. 探究三 三角恒等变换与向量的综合3.(2015·合肥模拟)已知向量a =⎝⎛⎭⎫cos ⎝⎛⎭⎫θ-π4,1,b =(3,0),其中θ∈⎝⎛⎭⎫π2,5π4,若a·b =1.(1)求sin θ的值; (2)求tan 2θ的值.解:(1)由已知得:cos ⎝⎛⎭⎫θ-π4=13,sin ⎝⎛⎭⎫θ-π4=223,sin θ=sin ⎣⎡⎦⎤⎝⎛⎭⎫θ-π4+π4=sin ⎝⎛⎭⎫θ-π4cos π4+cos ⎝⎛⎭⎫θ-π4·sin π4=4+26.(2)由cos ⎝⎛⎭⎫θ-π4=13得sin θ+cos θ=23,两边平方得:1+2sin θcos θ=29,即sin 2θ=-79,而cos 2θ=1-2sin 2θ=-429,∴tan 2θ=728. 三角恒等变换的综合应用主要是将三角变换与三角函数的性质相结合,通过变换把函数化为y =A sin(ωx +φ)的形式再研究其性质,解题时注意观察角、名、结构等特征,注意利用整体思想解决相关问题.5.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的综合的答题模板【典例】 (12分)(2015·高考山东卷)设f (x )=sin x cos x -cos 2⎝⎛⎭⎫x +π4. (1)求f (x )的单调区间;(2)在锐角△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f ⎝⎛⎭⎫A 2=0,a =1,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思路点拨] (1)首先利用二倍角公式及诱导公式将f (x )的解析式化为“一角一函数”的形式,然后求解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2)首先求出角A 的三角函数值,然后根据余弦定理及基本不等式求出bc 的最大值,最后代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ABC 面积的最大值.[规范解答] (1)由题意知f (x )=sin 2x2-1+cos ⎝⎛⎭⎫2x +π22=sin 2x 2-1-sin 2x2=sin 2x -12.(3分)由-π2+2k π≤2x ≤π2+2k π,k ∈Z ,可得-π4+k π≤x ≤π4+k π, k ∈Z ;(4分)由π2+2k π≤2x ≤3π2+2k π,k ∈Z ,可得π4+k π≤x ≤3π4+k π,k ∈Z , 所以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π4+k π,π4+k π(k ∈Z );(5分)单调递减区间是⎣⎡⎦⎤π4+k π,3π4+k π(k ∈Z ).(6分) (2)由f ⎝⎛⎭⎫A 2=sin A -12=0,得sin A =12,由题意知A 为锐角,所以cos A =32.(8分) 由余弦定理a 2=b 2+c 2-2bc cos A ,(9分) 可得1+3bc =b 2+c 2≥2bc ,(10分) 即bc ≤2+3,且当b =c 时等号成立. 因此12bc sin A ≤2+34.(11分)所以△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2+34.(12分) [模板形成][跟踪练习] 已知函数f (x )=23sin x cos x +2cos 2x -1(x ∈R ). (1)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及在区间⎣⎡⎦⎤0,π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已知△ABC 为锐角三角形,A =π3,且f (B )=65,求cos 2B 的值.解:(1)由f (x )=23sin x cos x +2cos 2x -1得 f (x )=3sin 2x +cos 2x =2sin ⎝⎛⎭⎫2x +π6. 所以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因为f (x )=2sin ⎝⎛⎭⎫2x +π6在区间⎣⎡⎦⎤0,π6上为增函数,在区间⎣⎡⎦⎤π6,π2上为减函数, 又f (0)=1,f ⎝⎛⎭⎫π6=2,f ⎝⎛⎭⎫π2=-1, 所以f (x )在区间⎣⎡⎦⎤0,π2上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1. (2)因为△ABC 为锐角三角形,且A =60°,所以⎩⎨⎧0<B <π2,0<C =2π3-B <π2,即B ∈⎝⎛⎭⎫π6,π2,所以2B +π6∈⎝⎛⎭⎫π2,7π6. 由(1)可知f (B )=2sin ⎝⎛⎭⎫2B +π6=65, 即sin ⎝⎛⎭⎫2B +π6=35,cos ⎝⎛⎭⎫2B +π6=-45, 所以cos 2B =cos ⎝⎛⎭⎫2B +π6-π6 =cos ⎝⎛⎭⎫2B +π6cos π6+sin ⎝⎛⎭⎫2B +π6sin π6 =3-4310.A 组 考点能力演练1.(2015·洛阳统考)已知sin 2α=13,则cos 2⎝⎛⎭⎫α-π4=( ) A .-13B .-23C.13D.23解析:∵cos 2⎝⎛⎭⎫α-π4=1+cos ⎝⎛⎭⎫2α-π22=1+sin 2α2,∴cos 2⎝⎛⎭⎫α-π4=23. 答案:D2.已知2sin θ+3cos θ=0,则tan 2θ=( ) A.59 B.125 C.95D.512解析:∵2sin θ+3cos θ=0,∴tan θ=-32,∴tan 2θ=2tan θ1-tan 2θ=2×⎝⎛⎭⎫-321-94=125.答案:B3.sin 2α=2425,0<α<π2,则2cos ⎝⎛⎭⎫π4-α的值为( )A.15 B .-15C.75D .±15解析:因为sin 2α=cos ⎝⎛⎭⎫π2-2α=2cos 2⎝⎛⎭⎫π4-α-1,所以2cos ⎝⎛⎭⎫π4-α=±1+sin 2α,因为sin 2α=2425,所以2cos ⎝⎛⎭⎫π4-α=±75,因为0<α<π2,所以-π4<π4-α<π4,所以2cos ⎝⎛⎭⎫π4-α=75. 答案:C4.(2015·太原一模)设△ABC 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 ,B ,C ,且tan A ,tan B ,tan C,2tan B 成等差数列,则cos(B -A )=( )A .-31010B .-1010C.1010D.31010解析:由题意得tan C =32tan B ,tan A =12tan B ,所以△ABC 为锐角三角形.又tan A =-tan(C +B )=-tan C +tan B 1-tan C tan B =-52tan B 1-32tan 2B =12tan B ,所以tan B =2,tan A =1,所以tan(B -A )=tanB -tan A 1+tan B tan A =2-11+2×1=13.因为B >A ,所以cos(B -A )=31010,故选D.答案:D5.若α∈⎝⎛⎭⎫π2,π,且3cos 2α=sin ⎝⎛⎭⎫π4-α,则sin 2α的值为( ) A.118 B .-118C.1718D .-1718解析:依题意得3(cos 2α-sin 2α)=22(cos α-sin α),cos α+sin α=26,(cos α+sin α)2=⎝⎛⎭⎫262=118,即1+sin 2α=118,sin 2α=-1718,故选D.答案:D6.计算sin 250°1+sin 10°=________.解析:sin 250°1+sin 10°=1-cos 100°2(1+sin 10°)=1-cos (90°+10°)2(1+sin 10°)=1+sin 10°2(1+sin 10°)=12. 答案:127.化简sin 2⎝⎛⎭⎫α-π6+sin 2⎝⎛⎭⎫α+π6-sin 2α的结果是________. 解析:法一:原式=1-cos ⎝⎛⎭⎫2α-π32+1-cos ⎝⎛⎭⎫2α+π32-sin 2α =1-12⎣⎡⎦⎤cos ⎝⎛⎭⎫2α-π3+cos ⎝⎛⎭⎫2α+π3-sin 2α=1-cos 2α·cos π3-sin 2α=1-cos 2α2-1-cos 2α2=12. 法二:令α=0,则原式=14+14=12. 答案:128.设sin 2α=-sin α,α∈⎝⎛⎭⎫π2,π,则tan 2α的值是________.解析:∵sin 2α=2sin αcos α=-sin α,∴cos α=-12, 又α∈⎝⎛⎭⎫π2,π,∴sin α=32,tan α=-3, ∴tan 2α=2tan α1-tan 2α=-231-(-3)2= 3. 答案: 39.设函数f (x )=sin ωx +sin ⎝⎛⎭⎫ωx -π2,x ∈R . (1)若ω=12,求f (x )的最大值及相应x 的集合; (2)若x =π8是f (x )的一个零点,且0<ω<10,求ω的值和f (x )的最小正周期. 解:由已知:f (x )=sin ωx -cos ωx =2sin ⎝⎛⎭⎫ωx -π4. (1)若ω=12,则f (x )=2sin ⎝⎛⎭⎫12x -π4.又x ∈R ,则2sin ⎝⎛⎭⎫12x -π4≤2,∴f (x )max =2,此时12x -π4=2k π+π2,k ∈Z , 即x ∈⎩⎨⎧⎭⎬⎫x ⎪⎪x =4k π+3π2,k ∈Z . (2)∵x =π8是函数f (x )的一个零点, ∴2sin ⎝⎛⎭⎫π8ω-π4=0,∴π8ω-π4=k π,k ∈Z , 又0<ω<10,∴ω=2,∴f (x )=2sin ⎝⎛⎭⎫2x -π4,此时其最小正周期为π. 10.(2016·沈阳模拟)已知函数f (x )=sin x -3cos x +2,记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β,向量a =(2,cos α),b =⎝⎛⎭⎫1,tan ⎝⎛⎭⎫α+β2⎝⎛⎭⎫0<α<π4,且a·b =73. (1)求f (x )在区间⎣⎡⎦⎤2π3,4π3上的最值;(2)求2cos 2α-sin 2(α+β)cos α-sin α的值. 解:(1)f (x )=sin x -3cos x +2=2sin ⎝⎛⎭⎫x -π3+2, ∵x ∈⎣⎡⎦⎤2π3,4π3,∴x -π3∈⎣⎡⎦⎤π3,π, ∴f (x )的最大值是4,最小值是2.(2)∵β=2π,∴a·b =2+cos αtan(α+π)=2+sin α=73, ∴sin α=13, ∴2cos 2α-sin 2(α+β)cos α-sin α=2cos 2α-sin 2αcos α-sin α=2cos α =21-sin 2α=423. B 组 高考题型专练1.(2015·高考北京卷)已知函数f (x )=2sin x 2cos x 2-2sin 2x 2. (1)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2)求f (x )在区间[-π,0]上的最小值.解:(1)因为f (x )=22sin x -22(1-cos x ) =sin ⎝⎛⎭⎫x +π4-22,所以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 (2)因为-π≤x ≤0,所以-3π4≤x +π4≤π4. 当x +π4=-π2,即x =-3π4时,f (x )取得最小值. 所以f (x )在区间[-π,0]上的最小值为f ⎝⎛⎭⎫-3π4=-1-22. 2.(2013·高考陕西卷)已知向量a =⎝⎛⎭⎫cos x ,-12,b =(3sin x ,cos 2x ),x ∈R ,设函数f (x )=a·b .(1)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2)求f (x )在⎣⎡⎦⎤0,π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f (x )=⎝⎛⎭⎫cos x ,-12·(3sin x ,cos 2x ) =3cos x sin x -12cos 2x =32sin 2x -12cos 2x =cos π6sin 2x -sin π6cos 2x =sin ⎝⎛⎭⎫2x -π6. (1)f (x )的最小正周期T =2πω=2π2=π, 即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2)∵0≤x ≤π2,∴-π6≤2x -π6≤5π6. 当2x -π6=π2,即x =π3时,f (x )取得最大值1. 当2x -π6=-π6,即x =0时,f (0)=-12, 当2x -π6=56π,即x =π2时,f ⎝⎛⎭⎫π2=12, ∴f (x )的最小值为-12.因此,f (x )在⎣⎡⎦⎤0,π2上的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12. 3.(2014·高考天津卷)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c =66b .sin B =6sin C .(1)求cos A 的值;(2)求cos ⎝⎛⎭⎫2A -π6的值. 解:(1)在△ABC 中,由b sin B =c sin C ,及sin B =6sin C ,可得b =6c .又由a -c =66b ,有a =2c .所以cos A =b 2+c 2-a 22bc =6c 2+c 2-4c 226c 2=64. (2)在△ABC 中,由cos A =64,可得sin A =104. 于是,cos 2A =2cos 2A -1=-14, sin 2A =2sin A ·cos A =154. 所以cos ⎝⎛⎭⎫2A -π6=cos 2A ·cos π6+sin 2A ·sin π6=15-38.。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1)
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用已学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证明,引导学生推导半角公式,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公式不要求记忆),2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转化、换元、方程等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入新课】 习引入:复习倍角公式2S α、2C α、2Tα先让学生默写三个倍角公式,注意等号两边角的关系,特别注意2C α.既然能用单角表示倍角,那么能否用倍角表示单角呢? 新授课阶段半角公式的推导及理解 : 例1、 试以cos α表示222sin,cos ,tan 222ααα.解析:我们可以通过二倍角2cos 2cos 12αα=-和2cos 12sin 2αα=-来做此题.(二倍角公式中以α代2α,2α代α) 解:因为2cos 12sin2αα=-,可以得到21cos sin22αα-=;因为2cos 2cos 12αα=-,可以得到21cos cos 22αα+=. 两式相除可以得到222sin 1cos 2tan 21cos cos 2ααααα-==+.点评:⑴以上结果还可以表示为:1cos sin 221cos cos22αααα-=±+=±1cos tan 21cos ααα-=±+并称之为半角公式(不要求记忆),符号由2α角的象限决定.⑵降倍升幂公式和降幂升倍公式被广泛用于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证明. ⑶代数式变换往往着眼于式子结构形式的变换,三角恒等变换常常首先寻找式子所包含的各个角之间的联系,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可以联系他们的适当公式,这是三角式恒等变换的重要特点.例2 求证:(1)()()1sin cos sin sin 2αβαβαβ=++-⎡⎤⎣⎦; (2)sin sin 2sin cos22θϕθϕθϕ+-+=. 解析:回忆并写出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余弦公式,观察公式与所证式子的联系. 证明:(1)因为()sin αβ+和()sin αβ-是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因此我们从等式右边着手.()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两式相加得()()2sin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即()()1sin cos sin sin 2αβαβαβ=++-⎡⎤⎣⎦; (2)由(1)得()()sin sin 2sin cos αβαβαβ++-=①;设,αβθαβϕ+=-=, 那么,22θϕθϕαβ+-==.把,αβ的值代入①式中得sin sin 2sincos22θϕθϕθϕ+-+=.点评:在例2证明中用到了换元思想,(1)式是积化和差的形式,(2)式是和差化积的形式,在后面的练习当中还有六个关于积化和差、和差化积的公式.例3 求函数sin 3cos y x x =+的周期,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析: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先把函数式化简,再求相应的值. 解: 13sin 3cos 2sin cos 2sin 223y x x x x x π⎛⎫⎛⎫=+=+=+ ⎪ ⎪ ⎪⎝⎭⎝⎭, 所以,所求的周期22T ππω==,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点评:例3是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应用的举例,它使三角函数中对函数()sin y A x ωϕ=+的性质研究得到延伸,体现了三角变换在化简三角函数式中的作用.课堂小结用和(差)角公式、倍角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我们要对三角恒等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加深认识,学会灵活运用.作业课本p143 习题3.2 A 组1、(1)(5) 3 、5 拓展提升1.已知cos (α+β)cos (α-β)=31,则cos 2α-sin 2β的值为( )A .-32B .-31C .31D .32 2.在△ABC 中,若sin A sin B =cos 22C,则△ABC 是( )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不等边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3.sin α+sin β=33(cos β-cos α),且α∈(0,π),β∈(0,π),则α-β等于( )A .-3π2 B .-3π C .3πD .3π2 4.已知cos (α+β)cos (α-β)=31,则cos 2α-sin 2β的值为( )A .-32B .-31C .31D .32 5.在△ABC 中,若sin A sin B =cos 22C,则△ABC 是( )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不等边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6.sin α+sin β=33(cos β-cos α),且α∈(0,π),β∈(0,π),则α-β等于( )A .-3π2 B .-3πC .3πD .3π2 7.已知sin (α+β)sin (β-α)=m ,则cos 2α-cos 2β等于( ) A .-m B .m C .-4m D .4m二、填空题8.sin20°cos70°+sin10°sin50°=_________.9.已知α-β=3π2,且cos α+cos β=31,则cos (α+β)等于_________. 三、解答题10.已知f (x )=-21+2sin 225sinxx,x ∈(0,π). (1)将f (x )表示成cos x 的多项式; (2)求f (x )的最小值.12.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满足:A +C =2B ,B C A cos 2cos 1cos 1-=+,求cos 2CA -的值.13. 已知sin A +sin3A +sin5A =a ,cos A +cos3A +cos5A =b , 求证:(2cos2A +1)2=a 2+b 2.14. 求证:cos 2x +cos 2(x +α)-2cos x cos αcos (x +α)=sin 2α.15. 求函数y =cos3x ·cos x 的最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 B 3. D 4.C 5. B 6. D 7. B 二、填空题:8.41 9.-97三、解答题10.解:(1)f (x )=2cos 23cos 22sin 2sin 23cos 22sin 22sin 25sinx x x xx x x x ==-=cos2x +cos x =2cos 2x +cos x-1.(2)∵f (x )=2(cos x +41)2-89,且-1≤cos x ≤1, ∴当cos x =-41时,f (x )取得最小值-89. 11 分析:本小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利用三角公式进行恒等变形和运算的能力. 解:由题设条件知B =60°,A +C =120°, ∵-︒60cos 2=-22,∴CA cos 1cos 1+=-22. 将上式化简为cos A +cos C =-22cos A cos C , 利用和差化积及积化和差公式,上式可化为 2cos2C A +cos 2CA -=-2[cos (A +C )+cos (A -C )], 将cos2C A +=cos60°=21,cos (A +C )=cos120°=-21代入上式得cos 2CA -=22-2cos (A -C ),将cos (A -C )=2cos 2(2C A -)-1代入上式并整理得42cos 2(2C A -)+2cos 2C A --32=0,即[2cos2C A --2][22cos 2CA -+3]=0. ∵22cos 2C A -+3≠0,∴2cos 2CA --2=0. ∴cos 2C A -=22.12.证明:由已知得 ⎩⎨⎧=+=+,,b A A A a A A A 3cos 2cos 3cos 23sin 2cos 3sin 2 ∴⎩⎨⎧=+=+.)12cos 2(3cos )12cos 2(3sin b A A a A A ,两式平方相加得(2cos2A +1)2=a 2+b 2. 13.证明:左边=21(1+cos2x )+21[1+cos (2x +2α)]-2cos x cos αcos (x +α) =1+21[cos2x +cos (2x +2α)]-2cos x cos αcos (x +α) =1+cos (2x +α)cos α-cos α[cos (2x +α)+cos α] =1+cos (2x +α)cos α-cos αcos (2x +α)-cos 2α =1-cos 2α=sin 2α =右边,∴原不等式成立. 14.解:y =cos3x ·cos x =21(cos4x +cos2x ) =21(2cos 22x -1+cos2x ) =cos 22x +21cos2x -21 =(cos2x +41)2-169. ∵cos2x ∈[-1,1], ∴当cos2x =-41时,y 取得最小值-169; 当cos2x =1时,y 取得最大值1.。
高中数学人教必修4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5
OA B O P3.2.3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三)综合问题一、教学目标1、灵活利用公式,通过三角恒等变形,体现三角变换在简化三角函数式中的作用2、感受以角为自变量在解题过程中的有点,体会三角函数在数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三角恒等变形的应用。
难点:三角函数模型的建立。
三、教学过程例1、.10tan 3150sin )(利用三角公式化简︒+︒ 解:)(原式︒︒+︒=10cos 10sin 3150sin ︒︒+︒⋅︒=10cos )10sin 2310cos 21(250sin ︒︒︒+︒︒⋅︒=10cos 10sin 30cos 10cos 30sin 50sin 2 ︒︒⋅︒=10cos 40sin 40cos 2 110cos 10cos 10cos 80sin =︒︒=︒︒=. 常见的三角变形技巧有①切割化弦;②“1”的变用;③统一角度,统一函数,统一形式等等.例2、如图,在一块半径为R 的半圆形的铁板中截取一个内接矩形ABCD ,使其一边CD 落在圆的直径上,问应该怎样截取,能使矩形ABCD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矩形的最大面积。
例3、如图3.2-1,已知OPQ 是半径1,圆心角为的扇形,C 是扇形弧上的动点,ABCD 是扇形的内接矩形。
记∠COP=α,求当角取何值时,矩形ABCD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面积。
分析:要求当角取何值时,矩形ABCD 的面积S 最大,可分二步进行;(1)找出S 与α之间的函数关系;(2)由得出的函数关系,求S 的最大值。
解:在Rt △OBC 中,相应练习如图ABCD 是一块边长为100m 的正方形地皮,其中ATPN 是一半径为90m 的扇形小山,P 是弧TN 上一点,其余部分都是平地,现一开发商想在平地上建造一个有边落在BC 与CD 上的长方形停车场PQCR.(1)设PAB θ∠=,长方形停车场PQCR 面积为S ,求()S f θ=(2)求()S f 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
必修1(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2 函数及其表示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2 直线的方程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必修3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算法案例阅读与思考割圆术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2.2 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 函数y=Asin(ωx+ψ)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应用举例1.3实习作业第二章数列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2等差数列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等比数列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三章不等式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4基本不等式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椭圆2.2双曲线2.3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变化率与导数3.2导数的计算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3.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2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第四章框图4.1流程图4.2结构图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曲线与方程2.2椭圆2.3双曲线2.4抛物线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变化率与导数1.2导数的计算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5定积分的概念1.6微积分基本定理1.7定积分的简单应用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2排列与组合1.3二项式定理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4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3.2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选修3-1第一讲早期的算术与几何第二讲古希腊数学第三讲中国古代数学瑰宝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第五讲微积分的诞生第六讲近代数学两第七讲千古谜题第八讲对无穷的深入思考第九讲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选修3-2选修3-3第一讲从欧氏几何看球面第二讲球面上的距离和角第三讲球面上的基本图形第四讲球面三角形第五讲球面三角形的全等第六讲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第七讲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八讲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选修3-4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第二讲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第三讲对称与群的故事选修4-1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选修4-2第一讲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第二讲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第三讲逆变换与逆矩阵第四讲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选修4-3选修4-4第一讲坐标系第二讲参数方程选修4-5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第二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选修4-6第一讲整数的整除第二讲同余与同余方程第三讲一次不定方程第四讲数伦在密码中的应用选修4-7第一讲优选法第二讲试验设计初步选修4-8选修4-9第一讲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第二讲决策树方法第三讲风险型决策的敏感性分析第四讲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高中人教版(B)教材目录介绍必修一第一章集合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第二章函数2.1 函数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2.3 函数的应用(Ⅰ)2.4 函数与方程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3.1 指数与指数函数3.2 对数与对数函数3.3 幂函数3.4 函数的应用(Ⅱ)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 空间几何体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1 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2 直线方程2.3 圆的方程2.4 空间直角坐标系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的相关性第三章概率3.1 随机现象3.2 古典概型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 3.4 概率的应用必修四第一章基本初等函(Ⅱ) 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向量的线性运算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4 向量的应用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和角公式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 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必修五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第二章数列2.1 数列2.2 等差数列2.3 等比数列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 均值不等式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3.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选修1-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与量词1.2 基本逻辑联结词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椭圆2.2 双曲线2.3 抛物线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3.1 导数3.2 导数的运算3.3 导数的应用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四章框图选修4-5第一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2 基本不等式1.3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4 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 1.5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第二章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2.1 柯西不等式2.2 排序不等式2.3 平均值不等式(选学) 2.4 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化的数学模型第三章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3.1 数学归纳法原理3.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
人教版高中必修4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必修4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恒等变换的相关概念;2.掌握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性质;3.能够运用三角恒等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如何应用三角恒等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课件;2.准备好白板笔、橡皮、直尺和三角板等教学用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首先通过简单的实例热身,让学生了解三角恒等变换的概念和作用。
例如:已知 $\\sin x=\\dfrac{3}{5}$,求 $\\cos x$ 和 $\\tan x$。
2. 讲授环节(1)三角恒等变换的定义教师通过课件和白板,讲解三角恒等变换的概念和定义。
(2)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性质教师通过课件和三角板等教学用具,讲解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性质。
例如,$\\sin(\\pi+\\theta)=-\\sin\\theta$,$\\cos(\\pi+\\theta)=-\\cos\\theta$,$\\tan(\\pi+\\theta)=\\tan\\theta$ 等。
(3)三角恒等变换的应用教师通过课件和实例,讲解如何应用三角恒等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根据所学的三角恒等变换,求证$\\sin\\left(\\dfrac{\\pi}{4}+\\theta\\right)=\\cos\\left(\\dfrac{\\pi}{ 4}-\\theta\\right)$。
3. 练习环节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例如:已知 $\\cos\\alpha=-\\dfrac{3}{5}$,求$\\sin(90^{\\circ}+\\alpha)$ 和 $\\tan\\alpha$。
4. 总结环节教师通过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关于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性质和应用,学生反应良好,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性质,在实例应用中也表现出较好的运用能力。
2013年高中数学新人教A版教案第三章《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4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3个课时)一、课标要求:本节主要包括利用已有的十一个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以及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的应用.二、编写意图与特色本节内容都是用例题来展现的.通过例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对变换对象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形成对解题过程中如何选择公式,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以及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变换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三、教学目标通过例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对变换对象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形成对解题过程中如何选择公式,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进行公式变形,以及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变换思想,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以已有的十一个公式为依据,以推导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的推导作为基本训练,学习三角变换的内容、思路和方法,在与代数变换相比较中,体会三角变换的特点,提高推理、运算能力.教学难点:认识三角变换的特点,并能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指导变换过程的设计,不断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变换过程的能力.五、学法与教学用具学法:讲授式教学六、教学设想:学习和(差)公式,倍角公式以后,我们就有了进行变换的性工具,从而使三角变换的内容、思路和方法更加丰富,这为我们的推理、运算能力提供了新的平台.下面我们以习题课的形式讲解本节内容.例1、试以cos α表示222sin ,cos ,tan 222ααα.解:我们可以通过二倍角2cos 2cos 12αα=-和2cos 12sin 2αα=-来做此题. 因为2cos 12sin 2αα=-,可以得到21cos sin 22αα-=; 因为2cos 2cos 12αα=-,可以得到21cos cos 22αα+=. 又因为222sin 1cos 2tan 21cos cos 2ααααα-==+. 思考:代数式变换与三角变换有什么不同?代数式变换往往着眼于式子结构形式的变换.对于三角变换,由于不同的三角函数式不仅会有结构形式方面的差异,而且还会有所包含的角,以及这些角的三角函数种类方面的差异,因此三角恒等变换常常首先寻找式子所包含的各个角之间的联系,这是三角式恒等变换的重要特点.例2、求证:(1)、()()1sin cos sin sin 2αβαβαβ=++-⎡⎤⎣⎦; (2)、sin sin 2sin cos 22θϕθϕθϕ+-+=.证明:(1)因为()sin αβ+和()sin αβ-是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因此我们从等式右边着手.()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两式相加得()()2sin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即()()1sin cos sin sin 2αβαβαβ=++-⎡⎤⎣⎦; (2)由(1)得()()sin sin 2sin cos αβαβαβ++-=①;设,αβθαβϕ+=-=, 那么,22θϕθϕαβ+-==.把,αβ的值代入①式中得sin sin 2sincos 22θϕθϕθϕ+-+=.思考:在例2证明中用到哪些数学思想? 例2 证明中用到换元思想,(1)式是积化和差的形式,(2)式是和差化积的形式,在后面的练习当中还有六个关于积化和差、和差化积的公式.例3、求函数sin y x x =+的周期,最大值和最小值.解:sin y x x =这种形式我们在前面见过,1sin 2sin 2sin 23y x x x x x π⎛⎫⎛⎫=+=+=+ ⎪ ⎪ ⎪⎝⎭⎝⎭, 所以,所求的周期22T ππω==,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点评:例3是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应用的举例,它使三角函数中对函数()sin y A x ωϕ=+的性质研究得到延伸,体现了三角变换在化简三角函数式中的作用.小结:此节虽只安排一到两个课时的时间,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要对变换过程中体现的换元、逆向使用公式等数学思想方法加深认识,学会灵活运用.作业:157158P P - 14T T -。
高中数学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导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1 三角恒等变换中角的变换的技巧三角函数是以角为自变量的函数,因此三角恒等变换离不开角之间的变换.观察条件及目标式中角度间联系,立足消除角之间存在的差异,或改变角的表达形式以便更好地沟通条件与结论使之统一,或有利于公式的运用,化角是三角恒等变换的一种常用技巧. 一、利用条件中的角表示目标中的角例1 已知cos ⎝ ⎛⎭⎪⎫π6+α=33,求cos ⎝ ⎛⎭⎪⎫5π6-α的值.分析 将π6+α看作一个整体,观察π6+α与5π6-α的关系.解 ∵⎝ ⎛⎭⎪⎫π6+α+⎝ ⎛⎭⎪⎫5π6-α=π,∴5π6-α=π-⎝ ⎛⎭⎪⎫π6+α.∴cos ⎝⎛⎭⎪⎫5π6-α=cos ⎣⎢⎡⎦⎥⎤π-⎝ ⎛⎭⎪⎫π6+α=-cos ⎝ ⎛⎭⎪⎫π6+α=-33,即cos ⎝ ⎛⎭⎪⎫5π6-α=-33.二、利用目标中的角表示条件中的角 例2 设α为第四象限角,若sin 3αsin α=135,则tan 2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 要求tan 2α的值,注意到sin 3α=sin(2α+α)=sin 2αcos α+cos 2αsin α,代入到sin 3αsin α=135中,首先求出cos 2α的值后,再由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求出tan 2α.解析 由sin 3αsin α=sin (2α+α)sin α=sin 2αcos α+cos 2αsin αsin α=2cos 2α+cos 2α=135.∵2cos 2α+cos 2α=1+2cos 2α=135.∴cos 2α=45.∵α为第四象限角,∴2k π+3π2<α<2k π+2π(k ∈Z ),∴4k π+3π<2α<4k π+4π(k ∈Z ), ∴2α可能在第三、四象限,又∵cos 2α=45,∴2α在第四象限,∴sin 2α=-35,tan 2α=-34.答案 -34三、注意发现互余角、互补角,利用诱导公式转化角 例3 已知sin ⎝ ⎛⎭⎪⎫π4-x =513,0<x <π4,求cos 2x cos ⎝ ⎛⎭⎪⎫π4+x 的值.分析 转化为已知角⎝⎛⎭⎪⎫π4-x 的三角函数值,求这个角的其余三角函数值,这样可以将所求式子化简,使其出现⎝ ⎛⎭⎪⎫π4-x 这个角的三角函数. 解 原式=sin ⎝ ⎛⎭⎪⎫π2+2x cos ⎝ ⎛⎭⎪⎫π4+x =2sin ⎝ ⎛⎭⎪⎫π4+x cos ⎝ ⎛⎭⎪⎫π4+x cos ⎝ ⎛⎭⎪⎫π4+x=2sin ⎝⎛⎭⎪⎫π4+x =2cos ⎝ ⎛⎭⎪⎫π4-x , ∵sin ⎝ ⎛⎭⎪⎫π4-x =513,且0<x <π4,∴π4-x ∈⎝⎛⎭⎪⎫0,π4.∴cos ⎝ ⎛⎭⎪⎫π4-x =1-sin 2⎝ ⎛⎭⎪⎫π4-x =1213,∴原式=2×1213=2413.四、观察式子结构特征,灵活凑出特殊角例4 求函数f (x )=1-32sin(x -20°)-cos(x +40°)的最大值.分析 观察角(x +40°)-(x -20°)=60°,可以把x +40°看成(x -20°)+60°后运用公式展开,再合并化简函数f (x ).解 f (x )=1-32sin(x -20°)-cos[(x -20°)+60°]=12sin(x -20°)-32sin(x -20°)-cos(x -20°)cos 60°+sin(x -20°)sin 60° =12[sin(x -20°)-cos(x -20°)]=22sin(x -65°), 当x -65°=k ·360°+90°,即x =k ·360°+155°(k ∈Z )时,f (x )有最大值22.2 三角恒等变换的几个技巧三角题是高考的热点,素以“小而活”著称.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注意灵活运用几个常用的技巧.下面通过例题进行解析,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灵活降幂例1 3-sin 70°2-cos 210°=________. 解析3-sin 70°2-cos 210°=3-sin 70°2-1+cos 20°2=3-cos 20°3-cos 20°2=2. 答案 2点评 常用的降幂技巧还有:因式分解降幂、用平方关系sin 2θ+cos 2θ=1进行降幂:如cos 4θ+sin 4θ=(cos 2θ+sin 2θ)2-2cos 2θsin 2θ=1-12sin 22θ,等等.二、化平方式 例2 化简求值:12-1212+12cos 2α(α∈(3π2,2π)). 解 因为α∈(3π2,2π),所以α2∈(3π4,π),所以cos α>0,sin α2>0,故原式=12-121+cos 2α2= 12-12cos α= sin2α2=sin α2. 点评 一般地,在化简求值时,遇到1+cos 2α、1-cos 2α、1+sin 2α、1-sin 2α常常化为平方式:2cos 2α、2sin 2α、(sin α+cos α)2、(sin α-cos α)2. 三、灵活变角例3 已知sin(π6-α)=13,则cos(2π3+2α)=________.解析 cos(2π3+2α)=2cos 2(π3+α)-1=2sin 2(π6-α)-1=2×(13)2-1=-79.答案 -79点评 正确快速求解本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已知角“π6-α”表示待求角“2π3+2α”,善于发现前者和后者的一半互余. 四、构造齐次弦式比,由切求弦例4 已知tan θ=-12,则cos 2θ1+sin 2θ的值是________.解析 cos 2θ1+sin 2θ=cos 2θ-sin 2θcos 2θ+sin 2θ+2sin θcos θ =1-tan 2θ1+tan 2θ+2tan θ=1-141+14+2×(-12)=3414=3. 答案 3点评 解本题的关键是先由二倍角公式和平方关系把“cos 2θ1+sin 2θ”化为关于sin θ和cosθ的二次齐次弦式比. 五、分子、分母同乘以2n sin α求cos αcos 2αcos 4αcos 8α…cos 2n -1·α的值例5 求cos π11cos 2π11cos 3π11cos 4π11cos 5π11的值.解 原式=-cos π11cos 2π11cos 4π11cos 8π11cos 5π11=-24sin π11cos π11cos 2π11cos 4π11cos 8π11cos5π1124sinπ11=-sin 16π11cos 5π1124sin π11=sin 5π11cos 5π1124sin π11=12·sin10π1124sinπ11=sinπ1125sinπ11=132.点评 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分子、分母同乘以最小角的正弦的倍数即可.3 聚焦三角函数最值的求解策略一、化为y =A sin(ωx +φ)+B 的形式求解例1 求函数f (x )=sin 4x +cos 4x +sin 2x cos 2x2-sin 2x 的最值.解 原函数变形得f (x )=(sin 2x +cos 2x )2-sin 2x cos 2x2-sin 2x=1-14sin 22x 2-sin 2x =⎝ ⎛⎭⎪⎫1+12sin 2x ⎝ ⎛⎭⎪⎫1-12sin 2x 2⎝ ⎛⎭⎪⎫1-12sin 2x =14sin 2x +12.∴f (x )max =34,f (x )min =14. 例2 求函数y =sin 2x +2sin x cos x +3cos 2x 的最小值,并写出y 取最小值时x 的集合. 解 原函数化简得y =sin 2x +cos 2x +2 =2sin ⎝⎛⎭⎪⎫2x +π4+2.当2x +π4=2k π+32π,k ∈Z ,即x =k π+58π,k ∈Z 时,y min =2- 2.此时x 的集合为{x |x =k π+58π,k ∈Z }.点评 形如y =a sin 2ωx +b sin ωx cos ωx +c cos 2ωx +d (a ,b ,c ,d 为常数)的式子,都能转化成y =A sin(2ωx +φ)+B 的形式求最值. 二、利用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求解 例3 求函数y =2sin x +12sin x -1的值域.解 原函数整理得sin x =y +12(y -1).∵|sin x |≤1,∴⎪⎪⎪⎪⎪⎪y +12(y -1)≤1,解出y ≤13或y ≥3.∴函数的值域为{y |y ≤13或y ≥3}.例4 求函数y =sin x +3cos x -4的值域.解 原函数整理得sin x -y cos x =-4y -3,∴y 2+1sin(x +φ)=-4y -3,∴sin(x +φ)=-4y -31+y 2. ∵|sin(x +φ)|≤1,解不等式⎪⎪⎪⎪⎪⎪-4y -31+y 2≤1得-12-2615≤y ≤-12+2615. 点评 对于形如y =a sin x +b c sin x +d 或y =a sin x +bc cos x +d的这类函数,均可利用三角函数中弦函数的有界性去求最值.三、转化为一元二次函数在某确定区间上求最值例5 设关于x 的函数y =cos 2x -2a cos x -2a 的最小值为f (a ),写出f (a )的表达式.解 y =cos 2x -2a cos x -2a =2cos 2x -2a cos x -(2a +1)=2⎝ ⎛⎭⎪⎫cos x -a 22-⎝ ⎛⎭⎪⎫a 22+2a +1. 当a2<-1,即a <-2时,f (a )=y min =1,此时cos x =-1.当-1≤a 2≤1,即-2≤a ≤2时,f (a )=y min =-a 22-2a -1,此时cos x =a2.当a2>1,即a >2时,f (a )=y min =1-4a ,此时cos x =1. 综上所述,f (a )=⎩⎪⎨⎪⎧1(a <-2),-12a 2-2a -1(-2≤a ≤2),1-4a (a >2).点评 形如y =a sin 2x +b sin x +c 的三角函数可转化为二次函数y =at 2+bt +c 在区间[-1,1]上的最值问题解决.例6 试求函数y =sin x +cos x +2sin x cos x +2的最值.解 设sin x +cos x =t ,t ∈[-2, 2 ],则2sin x cos x =t 2-1,原函数变为y =t 2+t +1,t ∈[-2, 2 ],当t =-12时,y min =34;当t =2时,y max =3+ 2.点评 一般地,既含sin x +cos x (或sin x -cos x )又含sin x cos x 的三角函数采用换元法可以转化为t 的二次函数解最值.注意以下结论的运用,设sin x +cos x =t ,则sin x cosx =12(t 2-1);sin x -cos x =t ,则sin x cos x =12(1-t 2).四、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解例7 求函数y =(1+sin x )(3+sin x )2+sin x 的最值.解 y =sin 2x +4sin x +3sin x +2=(sin x +2)2-1sin x +2=(sin x +2)-1(sin x +2),令t =sin x +2,则t ∈[1,3],y =t -1t.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易证函数y =t -1t在[1,3]上为增函数.故当t =1,即sin x =-1时,y min =0; 当t =3,即sin x =1时,y max =83.例8 在Rt△ABC 内有一内接正方形,它的一条边在斜边BC 上,设AB =a ,∠ABC =θ,△ABC 的面积为P ,正方形面积为Q .求PQ的最小值.解 AC =a tan θ,P =12AB ·AC =12a 2tan θ.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AG =x cos θ,BC =acos θ.BC边上的高h =a sin θ, ∵AG AB =h -x h ,即x cos θa =a sin θ-xa sin θ,∴x =a sin θ1+sin θcos θ,∴Q =x 2=a 2sin 2θ(1+sin θcos θ)2. 从而P Q =sin θ2cos θ·(1+sin θcos θ)2sin 2θ =(2+sin 2θ)24sin 2θ=1+⎝ ⎛⎭⎪⎫sin 2θ4+1sin 2θ. 易知函数y =1t +t4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从而,当sin 2θ=1时,⎝ ⎛⎭⎪⎫P Q min =94. 点评 一些复杂的三角函数最值问题,通过适当换元转化为简单的代数函数后,可利用函数单调性巧妙解决.4 行百里者半九十——《三角恒等变换》一章易错问题盘点一、求角时选择三角函数类型不当而致错 例1 已知sin α=55,sin β=1010,α和β都是锐角,求α+β的值. [错解] 因为α和β都是锐角,且sin α=55,sin β=1010,所以cos α=255,cos β=31010, 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55×31010+255×1010=22.因为α,β∈⎝⎛⎭⎪⎫0,π2,则α+β∈(0,π).所以α+β=π4或3π4.[剖析] 由sin α=55,sin β=1010,α和β都是锐角,可以知道α和β都是定值,因此α+β也是定值,因此上述解法出现两个答案,其中就有一个是错误的.这是因为sin(α+β)在第一、第二象限没有区分度,应选择计算cos(α+β)的值. [正解] 因为α和β都是锐角,且sin α=55,sin β=1010,所以cos α=255,cos β=31010,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255×31010-55×1010=22. 因为α,β∈⎝⎛⎭⎪⎫0,π2,所以α+β∈(0,π),所以α+β=π4.二、忽视条件中隐含的角的范围而致错例2 已知tan 2α+6tan α+7=0,tan 2β+6tan β+7=0,α、β∈(0,π),且α≠β,求α+β的值.[错解] 由题意知tan α、tan β是方程x 2+6x +7=0的两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tan α+tan β=-6, ①tan αtan β=7, ②∴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61-7=1.∵0<α<π,0<β<π,∴0<α+β<2π, ∴α+β=π4或α+β=54π.[剖析] 由①②知tan α<0,tan β<0,角α、β都是钝角.上述解法忽视了这一隐含条件.[正解] 由⎩⎪⎨⎪⎧tan α+tan β=-6,tan αtan β=7易知tan α<0,tan β<0.∵α、β∈(0,π),∴π2<α<π,π2<β<π,∴π<α+β<2π.又∵tan(α+β)=1,∴α+β=54π.三、忽略三角形内角间的关系而致错例3 在△ABC 中,已知sin A =35,cos B =513,求cos C .[错解] 由sin A =35,得cos A =±45,由cos B =513,得sin B =1213,当cos A =45时,cos C =-cos(A +B )=sin A sin B -cos A cos B =1665.当cos A =-45时,cos C =-cos(A +B )=sin A sin B -cos A cos B =5665.[剖析] 在△ABC 中,三个内角A 、B 、C 的和为π,解题时要充分利用这一定理.本题得到cos A =±45后,没有对cos A =-45这一结果是否合理进行检验,从而导致结论不正确.[正解] 由cos B =513>0,得B ∈⎝ ⎛⎭⎪⎫0,π2,且sin B =1213.由sin A =35,得cos A =±45,当cos A =-45时,cos A <-12,∴A >2π3.∵sin B =1213>32,B ∈⎝⎛⎭⎪⎫0,π2,∴B >π3.故当cos A =-45时,A +B >π,与A 、B 是△ABC 的内角矛盾.∴cos A =45,cos C =-cos(A +B )=sin A sin B -cos A cos B =1665.四、忽略三角函数的定义域而致错例4 判断函数f (x )=1+sin x -cos x1+sin x +cos x 的奇偶性.[错解] f (x )=1+sin x -cos x1+sin x +cos x=1+2sin x2cos x 2-⎝⎛⎭⎪⎫1-2sin 2x 21+2sin x2cos x 2+⎝⎛⎭⎪⎫2cos 2x 2-1=2sin x 2⎝ ⎛⎭⎪⎫cos x2+sin x 22cos x 2⎝⎛⎭⎪⎫sin x 2+cos x 2=tan x 2,由此得f (-x )=tan ⎝ ⎛⎭⎪⎫-x 2=-tan x2=-f (x ),因此函数f (x )为奇函数.[剖析] 运用公式后所得函数f (x )=tan x2的定义域为{}x |x ∈R ,x ≠2k π+π,k ∈Z .两函数的定义域不同,变形后的函数定义域扩大致错. [正解] 事实上,由1+sin x +cos x ≠0可得sin x +cos x ≠-1,即2sin ⎝⎛⎭⎪⎫x +π4≠-1,从而sin ⎝⎛⎭⎪⎫x +π4≠-22,所以x +π4≠2k π+5π4且x +π4≠2k π+7π4(k ∈Z ),故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x |x ≠2k π+π且x ≠2k π+3π2,k ∈Z ,显然该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 因此,函数f (x )为非奇非偶函数.温馨点评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看定义域,若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则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上述解法正是由于忽视了对函数定义域这一隐含条件的考虑致错. 五、误用公式a sin x +b cos x =a 2+b 2sin(x +φ)而致错例5 若函数f (x )=sin(x +θ)+cos(x -θ),x ∈R 是偶函数,求θ的值.[错解] ∵f (x )=sin(x +θ)+cos(x -θ), ∴f (0)=sin θ+cos θ=2sin ⎝ ⎛⎭⎪⎫θ+π4. ∵f (x )=sin(x +θ)+cos(x -θ)是偶函数. ∴|f (0)|=f (x )max = 2.∴f (0)=2sin ⎝ ⎛⎭⎪⎫θ+π4=±2,∴sin ⎝ ⎛⎭⎪⎫θ+π4=±1,∴θ+π4=k π+π2,k ∈Z .即θ=k π+π4,k ∈Z .[剖析] ∵x +θ与x -θ是不同的角.∴函数f (x )的最大值不是2,上述解答把f (x )的最大值误当作2来处理. [正解] ∵f (x )=sin(x +θ)+cos(x -θ)是偶函数. ∴f (x )=f (-x )对一切x ∈R 恒成立.即sin(x +θ)+cos(x -θ)=sin(-x +θ)+cos(-x -θ)恒成立. ∴[sin(x +θ)+sin(x -θ)]+[cos(x -θ)-cos(x +θ)]=0. ∴2sin x cos θ+2sin x sin θ=0恒成立. 即2sin x (cos θ+sin θ)=0恒成立. ∴cos θ+sin θ=0.∵cos θ+sin θ=2sin ⎝ ⎛⎭⎪⎫θ+π4=0. ∴θ+π4=k π,即θ=k π-π4,k ∈Z .5 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交汇题型大全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交汇是当今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这是因为此类试题既新颖而精巧,又符合在知识的“交汇处”构题的命题思想.这类试题解答的关键是利用向量的平行、垂直、夹角、模、数量积公式将问题转化为三角问题,然后联想相关的三角函数知识求解. 一、平面向量平行与三角函数交汇例1 已知a =(2cos x +23sin x ,1),b =(y ,cos x ),且a ∥b .若f (x )是y 关于x 的函数,则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________.解析 由a ∥b 得2cos 2x +23sin x cos x -y =0, 即y =2cos 2x +23sin x cos x =cos 2x +3sin 2x +1 =2sin(2x +π6)+1,所以f (x )=2sin(2x +π6)+1,所以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T =2π2=π.答案 π点评 解答平面向量平行与三角函数的交汇试题一般先用平面向量平行的条件求涉及到三角函数的解析式或某角的函数值,然后再利用三角知识求解. 二、平面向量垂直与三角函数交汇例2 已知向量a =(4,5cos α),b =(3,-4tan α),α∈(0,π2),若a ⊥b ,则cos(2α+π4)=________. 解析 因为a ⊥b ,所以4×3+5cos α×(-4tan α)=0, 解得sin α=35.又因为α∈(0,π2),所以cos α=45.cos 2α=1-2sin 2α=725,sin 2α=2sin αcos α=2425,于是cos(2α+π4)=cos 2αcos π4-sin 2αsin π4=-17250.答案 -17250点评 解答平面向量垂直与三角函数的交汇试题通常先利用平面向量垂直的条件将向量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再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进行处理.三、平面向量夹角与三角函数交汇例3 已知向量m =(sin θ,1-cos θ)(0<θ<π)与向量n =(2,0)的夹角为π3,则θ=________. 解析 由条件得|m |=sin 2θ+(1-cos θ)2=2-2cos θ,|n |=2,m ·n =2sin θ,于是由平面向量的夹角公式得cos π3=m ·n |m ||n |=2sin θ22-2cos θ=12,整理得2cos 2θ-cos θ-1=0,解得cos θ=-12或cos θ=1(舍去). 因为0<θ<π,所以θ=2π3.答案2π3点评 解答平面向量的夹角与三角函数的交汇试题主要利用平面向量的夹角公式建立某角的三角函数的方程或不等式,然后由三角函数的知识求解. 四、平面向量的模与三角函数交汇例4 若向量a =(cos θ,sin θ),b =(3,-1),则|2a -b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析 由条件可得|a |=1,|b |=2,a ·b =3cos θ-sin θ, 则|2a -b |= |2a -b |2= 4a 2+b 2-4a ·b =8-4(3cos θ-sin θ)= 8-8cos (θ+π6)≤4,所以|2a -b |的最大值为4. 答案 4点评 解答平面向量的模与三角函数交汇一般要用到向量的模的性质|a |2=a 2.如果是求模的大小,则一般可直接求解;如果是求模的最值,则常常先建立模关于某角的三角函数,然后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求解. 五、平面向量数量积与三角函数交汇例5 若函数f (x )=2sin(π6x +π3)(-2<x <10)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过点A 的直线l 与函数的图象交于B 、C 两点,则(OB →+OC →)·OA →等于( ) A.-32 B.-16 C.16D.32解析 由f (x )=0,解得x =4,即A (4,0),过点A 的直线l 与函数的图象交于B 、C 两点,根据对称性可知,A 是BC 的中点,所以OB →+OC →=2OA →,所以(OB →+OC →)·OA →=2OA →·OA →=2|OA →|2=2×42=32,答案 D点评 平面向量数量积与三角函数的综合主要体现为两类:(1)利用三角函数给出向量的坐标形式,然后求数量积,解答时利用数量积公式可直接解决;(2)给出三角函数图象,求图象上相关点构成的向量之间的数量积,解答时关键是求涉及到的向量的模、以及它们的夹角.6 单位圆与三角恒等变换巧结缘单位圆与三角函数有着密切联系,下面我们通过例题来看看单位圆与三角恒等变换是如何结缘的.一、借助单位圆解决问题例1 已知sin α+sin β=14,cos α+cos β=13,求tan α+β2.(提示:已知A (x 1,y 1),B (x 2,y 2),则AB 中点的坐标为⎝ ⎛⎭⎪⎫⎝⎛⎭⎪⎫x 1+x 22,⎝ ⎛⎭⎪⎫y 1+y 22解 设A (cos α,sin α),B (cos β,sin β)均在单位圆上,如图,则以OA 、OB 为终边的角分别为α、β,由已知,sin α+sin β=14,cos α+cos β=13,用题设所给的中点坐标公式,得AB 的中点C ⎝ ⎛⎭⎪⎫16,18,如图,由平面几何知识知,以OC 为终边的角为β-α2+α=α+β2,且过点C ⎝ ⎛⎭⎪⎫16,18,由三角函数的坐标定义,知tan α+β2=1816=34.点评 借助单位圆使问题简单化,这种思维方法贯穿整个三角函数问题的始终,特别在求值中更能显出它的价值.二、单位圆与恒等变换的交汇例2 已知圆x 2+y 2=R 2与直线y =2x +m 相交于A 、B 两点,以x 轴的正方向为始边,OA 为终边(O 是坐标原点)的角为α,OB 为终边的角为β,则tan(α+β)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如图,过O 作OM ⊥AB 于点M ,不妨设α、β∈[0,2π],则∠AOM =∠BOM =12∠AOB=12(β-α), 又因为∠xOM =α+∠AOM =α+β2, 所以tan α+β2=k OM =-1k AB =-12,故tan(α+β)=2tanα+β21-tan2α+β2=-43.答案 -43点评 若是采用先求A 、B 两点的坐标,再求α、β的正切值这一思路就很繁锁甚至做不下去,可见用不同的解决方法繁简程度不同.例3 如图,A ,B 是单位圆O 上的点,OA 为角α的终边,OB 为角β的终边,M 为AB 的中点,连接OM 并延长交圆O 于点C.(1)若α=π6,β=π3,求点M 的坐标;(2)设α=θ(θ∈⎣⎢⎡⎦⎥⎤0,π3),β=π3,C (m ,n ),求y =m +n 的最小值,并求使函数取得最小值时θ的取值.解 (1)由三角函数定义可知,A ⎝⎛⎭⎪⎫32,12,B ⎝ ⎛⎭⎪⎫12,32,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M ⎝⎛⎭⎪⎫3+14,3+14.(2)由已知得∠xOC =12(α+β)=12(θ+π3),即C ⎝ ⎛⎭⎪⎫cos ⎝ ⎛⎭⎪⎫12θ+π6,sin ⎝ ⎛⎭⎪⎫12θ+π6,故m =cos ⎝ ⎛⎭⎪⎫12θ+π6,n =sin ⎝ ⎛⎭⎪⎫12θ+π6,所以y =cos ⎝ ⎛⎭⎪⎫12θ+π6+sin ⎝ ⎛⎭⎪⎫12θ+π6=2sin ⎝ ⎛⎭⎪⎫12θ+5π12,又因为θ∈⎣⎢⎡⎦⎥⎤0,π3,故5π12≤12θ+5π12≤7π12, 当θ=0或π3时,函数取得最小值y min =2sin 5π12=3+12.点评 借助单位圆和点的坐标,数形结合,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和三角函数的定义使问题简单化.7 教你用好辅助角公式在三角函数中,辅助角公式a sin θ+b cos θ=a 2+b 2·sin(θ+φ),其中角φ所在的象限由a ,b 的符号确定,φ的值由tan φ=ba确定,它在三角函数中应用比较广泛,下面举例说明,以供同学们参考. 一、求最值例1 求函数y =2sin x (sin x -cos x )的最小值. 解 y =2sin x (sin x -cos x )=2sin 2x -2sin x cos x =1-cos2x -sin 2x =1-2⎝ ⎛⎭⎪⎫sin 2x ·22+cos 2x ·22 =1-2⎝ ⎛⎭⎪⎫sin 2x cos π4+cos 2x sin π4 =1-2sin ⎝ ⎛⎭⎪⎫2x +π4, 所以函数y 的最小值为1- 2. 二、求单调区间例2 求函数y =12cos 2x +32sin x cos x +1的单调区间.解 y =12cos 2x +32sin x cos x +1=14(1+cos 2x )+34sin 2x +1 =34sin 2x +14cos 2x +54=12⎝ ⎛⎭⎪⎫32sin 2x +12cos 2x +54 =12sin ⎝⎛⎭⎪⎫2x +π6+54.由2k π-π2≤2x +π6≤2k π+π2(k ∈Z ),得k π-π3≤x ≤k π+π6(k ∈Z ).由2k π+π2≤2x +π6≤2k π+3π2(k ∈Z ),得k π+π6≤x ≤k π+2π3(k ∈Z ).所以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k π-π3,k π+π6](k ∈Z );函数的单调减区间是[k π+π6,k π+2π3](k ∈Z ). 三、求周期例3 函数y =cos 22x +4cos 2x sin 2x 的最小正周期是( ) A.2π B.π C.π2 D.π4答案 C解析 y =cos 22x +4cos 2x sin 2x =12cos 4x +2sin 4x +12=172sin(4x +φ)+12(其中sin φ=1717,cos φ=41717),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T =2π4=π2.故选C. 四、求参数的值例4 如果函数y =sin 2x +a cos 2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8对称,则实数a 的值为( )A. 2B.- 2C.1D.-1 答案 D解析 y =1+a 2sin(2x +φ)(其中tan φ=a ).因为x =-π8是对称轴,所以直线x =-π8过函数图象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即当x =-π8时,y =1+a 2或y =-1+a 2.所以sin ⎝ ⎛⎭⎪⎫-π4+a cos ⎝ ⎛⎭⎪⎫-π4=±1+a 2.即22(a -1)=±1+a 2.所以a =-1.故选D.。
人教版数学高一学案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学习目标 1.能用二倍角公式导出半角公式,体会其中的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思想方法.2.了解三角恒等变换的特点、变换技巧,掌握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思想方法.3.能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对三角函数式化简、求值以及三角恒等式的证明和一些简单的应用.知识点一 半角公式思考1 我们知道倍角公式中,“倍角是相对的”,那么对余弦的二倍角公式,若用2α替换α,结果怎样?思考2 根据上述结果,试用sin α,cos α表示sin α2,cos α2,tan α2.思考3 利用tan α=sin αcos α和倍角公式又能得到tan α2与sin α,cos α怎样的关系?梳理sin α2=, cos α2=, tan α2= 知识点二 辅助角公式思考1 a sin x +b cos x 化简的步骤有哪些?思考2 在上述化简过程中,如何确定θ所在的象限?梳理 辅助角公式:a sin x +b cos x =a 2+b 2sin(x +θ).(其中tan θ=b a)类型一 应用半角公式求值例1 已知sin θ=45,5π2<θ<3π,求cos θ2和tan θ2.反思与感悟 (1)若没有给出角的范围,则根号前的正负号需要根据条件讨论.(2)由三角函数值求其他三角函数式的值的步骤:①先化简所求的式子;②观察已知条件与所求式子之间的联系(从角和三角函数名称入手).跟踪训练1 已知sin α=-817,且π<α<3π2,求sin α2,cos α2和tan α2.类型二 三角恒等式的证明例2 求证:1+sin4θ-cos4θ2tan θ=1+sin4θ+cos4θ1-tan 2θ.反思与感悟 证明三角恒等式的实质是消除等式两边的差异,有目的地化繁为简、左右归一或变更论证.对恒等式的证明,应遵循化繁为简的原则,从左边推到右边或从右边推到左边,也可以用左右归一,变更论证等方法.常用定义法、化弦法、化切法、拆项拆角法、“1”的代换法、公式变形法,要熟练掌握基本公式,善于从中选择巧妙简捷的方法.跟踪训练2 证明:sin α+11+sin α+cos α=12tan α2+12.类型三 利用辅助角公式研究函数性质例3 已知函数f (x )=3sin ⎝⎛⎭⎫2x -π6+2sin 2⎝⎛⎭⎫x -π12 (x ∈R ). (1)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2)求使函数f (x )取得最大值的x 的集合.反思与感悟 (1)为了研究函数的性质,往往要充分利用三角变换公式转化为正弦型(余弦型)函数,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2)解此类题时要充分运用两角和(差)、二倍角公式、辅助角转换公式消除差异,减少角的种类和函数式的项数,为讨论函数性质提供保障.跟踪训练3 已知函数f (x )=cos ⎝⎛⎭⎫π3+x ·cos ⎝⎛⎭⎫π3-x ,g (x )=12sin2x -14. (1)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2)求函数h (x )=f (x )-g (x )的最大值,并求使h (x )取得最大值时x 的集合.类型四 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4 如图,ABCD 是一块边长为100m 的正方形地皮,其中AST 是半径为90m 的扇形小山,其余部分都是平地.一开发商想在平地上建一个矩形停车场,使矩形的一个顶点P 在ST 上,相邻两边CQ 、CR 正好落在正方形的边BC 、CD 上,求矩形停车场PQCR 面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反思与感悟 此类问题关键在于构建函数模型,首先要选准角,有利于表示所需线段,其次要确定角的范围.跟踪训练4 某工人要从一块圆心角为45°的扇形木板中割出一块一边在半径上的内接长方形桌面,若扇形的半径长为1m ,求割出的长方形桌面的最大面积(如图).1.若cos α=13,α∈(0,π),则cos α2的值为( ) A.63 B.-63C.±63D.±33 2.已知tan θ2=3,则cos θ等于( ) A.45 B.-45C.415D.-353.函数f (x )=sin 2x +3sin x cos x 在区间⎣⎡⎦⎤π4,π2上的最大值是( )A.1B.2C.32D.34.函数f (x )=sin x -cos x ,x ∈⎣⎡⎦⎤0,π2的最小值为________. 5.化简:(1+sin α+cos α)⎝⎛⎭⎫sin α2-cos α22+2cos α.(180°<α<360°)1.学习三角恒等变换,千万不要只顾死记硬背公式,而忽视对思想方法的理解,要学会借助前面几个有限的公式来推导后继公式,立足于在公式推导过程中记忆公式和运用公式.2.辅助角公式a sin x +b cos x =a 2+b 2sin(x +φ),其中φ满足:①φ与点(a ,b )同象限;②tan φ=b a (或sin φ=b a 2+b 2,cos φ=a a 2+b 2). 3.研究形如f (x )=a sin x +b cos x 的函数性质,都要运用辅助角公式化为一个整体角的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的形式.因此辅助角公式是三角函数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个重要公式,也是高考常考的考点之一.对一些特殊的系数a ,b 应熟练掌握,例如sin x ±cos x =2sin ⎝⎛⎭⎫x ±π4; sin x ±3cos x =2sin ⎝⎛⎭⎫x ±π3等.答案精析问题导学知识点一思考1 结果是cos α=2cos 2α2-1 =1-2sin 2α2=cos 2α2-sin 2α2. 思考2 ∵cos 2α2=1+cos α2, ∴cos α2=±1+cos α2, 同理sin α2=±1-cos α2, ∴tan α2=sin α2cos α2=±1-cos α1+cos α. 思考3 tan α2=sinα2cos α2 =sin α2·2cos α2cos α2·2cos α2=sin α1+cos α, tan α2=sin α2cos α2=sin α2·2sin α2cos α2·2sin α2=1-cos αsin α. 梳理±1-cos α2 ±1+cos α2 ±1-cos α1+cos α=sin α1+cos α=1-cos αsin α 知识点二思考1 (1)提常数,提出a 2+b 2得到a 2+b 2⎝ ⎛⎭⎪⎫a a 2+b 2 sin x +b a 2+b 2cos x .(2)定角度,确定一个角θ满足:cos θ=a a 2+b 2,sin θ=b a 2+b2 (或sin θ=a a 2+b 2,cos θ=b a 2+b 2).一般θ为特殊角⎝⎛⎭⎫π4,π3等,则得到a 2+b 2(cos θsin x +sin θcos x )(或a 2+b 2(sin θsin x +cos θcos x )).(3)化简、逆用公式得a sin x +b cos x =a 2+b 2sin(x +θ)(或a sin x +b cos x =a 2+b 2cos(x -θ)). 思考2 θ所在的象限由a 和b 的符号确定.题型探究例1 解 ∵sin θ=45,且5π2<θ<3π, ∴cos θ=-1-sin 2θ=-35. 由cos θ=2cos 2θ2-1, 得cos 2θ2=1+cos θ2=15. ∵5π4<θ2<3π2, ∴cos θ2=-1+cos θ2=-55. tan θ2=sin θ1+cos θ=2. 跟踪训练1 解 ∵sin α=-817,π<α<3π2,∴cos α=-1517. 又∵π<α<3π2,∴π2<α2<3π4, ∴sin α2=1-cos α2=1+15172=41717, cos α2=-1+cos α2=-1-15172 =-1717,tan α2=sin α2cos α2=-4. 例2 证明 要证原式,可以证明1+sin 4θ-cos 4θ1+sin 4θ+cos 4θ=2tan θ1-tan 2θ. ∵左边=sin 4θ+(1-cos 4θ)sin 4θ+(1+cos 4θ)=2sin 2θcos 2θ+2sin 22θ2sin 2θcos 2θ+2cos 22θ=2sin 2θ(cos 2θ+sin 2θ)2cos 2θ(sin 2θ+cos 2θ)=tan 2θ, 右边=2tan θ1-tan 2θ=tan 2θ, ∴左边=右边,∴原式得证.跟踪训练2 证明 ∵左边=2tan α21+tan 2α2+11+2tan α21+tan 2 α2+1-tan 2α21+tan 2α2=tan 2α2+2tan α2+11+tan 2α2+2tan α2+1-tan 2α2=⎝⎛⎭⎫tan α2+122tan α2+2=12⎝⎛⎭⎫tan α2+1 =12tan α2+12=右边, ∴原等式成立.例3 解 (1)∵f (x )=3sin(2x -π6)+2sin 2⎝⎛⎭⎫x -π12 =3sin +1-cos ⎣⎡⎦⎤2⎝⎛⎭⎫x -π12=2{32sin ⎣⎡⎦⎤2⎝⎛⎭⎫x -π12- 12cos ⎣⎡⎦⎤2⎝⎛⎭⎫x -π12}+1 =2sin ⎣⎡⎦⎤2⎝⎛⎭⎫x -π12-π6+1 =2sin ⎝⎛⎭⎫2x -π3+1,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T =2π2=π. (2)当f (x )取得最大值时,sin ⎝⎛⎭⎫2x -π3=1, 有2x -π3=2k π+π2, 即x =k π+5π12(k ∈Z ), ∴所求x 的集合为{x |x =k π+5π12,k ∈Z }. 跟踪训练3 (1)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T =2π2=π (2)解 h (x )=f (x )-g (x )=12cos2x -12sin2x =22cos ⎝⎛⎭⎫2x +π4, 当2x +π4=2k π(k ∈Z )时,h (x )有最大值22. 此时x 的取值集合为⎩⎨⎧⎭⎬⎫x |x =k π-π8,k ∈Z . 例4 解 如图连接AP ,设∠P AB =θ(0°≤θ≤90°),延长RP 交AB 于M , 则AM =90cos θ,MP =90sin θ.所以PQ =MB =100-90cos θ,PR =MR -MP =100-90sin θ.所以S 矩形PQCR =PQ ·PR=(100-90cos θ)(100-90sin θ)=10000-9000(sin θ+cos θ)+8100sin θcos θ.令t =sin θ+cos θ(1≤t ≤2),则sin θcos θ=t 2-12. 所以S 矩形PQCR =10000-9000t +8100·t 2-12=81002(t -109)2+950. 故当t =109时,S 矩形PQCR 有最小值950m 2;当t =2时,S 矩形PQCR 有最大值(14050-90002) m 2. 跟踪训练4 解 连接OC ,设∠COB =θ,则0°<θ<45°,OC =1.∵AB =OB -OA=cos θ-AD=cos θ-sin θ,∴S 矩形ABCD =AB ·BC=(cos θ-sin θ)·sin θ=-sin 2θ+sin θcos θ=-12(1-cos2θ)+12sin2θ =12(sin2θ+cos2θ)-12=22cos(2θ-45°)-12.当2θ-45°=0°,即θ=22.5°时,S max =2-12(m 2). ∴割出的长方形桌面的最大面积为2-12m 2. 当堂训练1.A2.B3.C4.-15.解 原式= ⎝⎛⎭⎫2cos 2α2+2sin α2cos α2⎝⎛⎭⎫sin α2-cos α24cos 2α2=2cos α2⎝⎛⎭⎫cos α2+sin α2⎝⎛⎭⎫sin α2-cos α22⎪⎪⎪⎪cos α2 =cos α2⎝⎛⎭⎫sin 2α2-cos 2α2⎪⎪⎪⎪cos α2 =-cos α2cos α⎪⎪⎪⎪cos α2.因为180°<α<360°,所以90°<α2<180°,所以cos α2<0,所以原式=cos α.。
高中数学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
课题: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2、幸福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
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
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3、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4、成功与失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
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5、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
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
山中的石!当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
水中的萍!当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空中的鸟!当你展翅蓝天中,宇宙就大了。
空中的雁!当你离开队伍时,危险就大了。
地下的煤!你燃烧自己后,贡献就大了6、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三教案
3.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三角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过程与能力目标抓住角、函数式得特点,灵活运用三角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差、倍角公式的灵活应用.教学难点如何灵活应用和、差、倍角公式的进行三角式化简、求值、证明.教学过程例1:教材P141面例4例1. 如图,已知OPQ 是半径为1,圆心角为3π的扇形,C 是扇形弧上的动点,ABCD 是扇形的内接矩形.记∠COP =α,求当角α取何值时,矩形ABCD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面积.例2:把一段半径为R 的圆木锯成横截面为矩形的木料,怎样锯法能使横截面的面积最大?(分别设边与角为自变量)解:(1)如图,设矩形长为l ,则面积224l R l S +=,所以,4)()4(22222222l R l l R l S +-=-=当且仅当,224222R R l == 即R l 2=时,2S 取得最大值44R ,此时S 取得最大值22R ,矩形的宽为R R R 2222=即长、宽相等,矩形为圆内接正方形.(2)设角为自变量,设对角线与一条边的夹角为θ,矩形长与宽分别为θsin 2R 、θcos 2R ,所以面积θθθ2sin 2sin 2cos 22R R R S =⨯=.而12sin ≤θ,所以22R S ≤,当且仅当12sin =θ时,S 取最大值22R ,所以当且仅当︒=902θ即︒=45θ时, S 取最大值,此时矩形为内接正方形.变式:已知半径为1的半圆,PQRS 是半圆的内接矩形如图,问P 点在什么位置时,矩形的面积最大,并求最大面积时的值.解:设,α=∠SOP 则,cos ,sin αα==OS SP故S 四边形PQRS ααα2sin cos 2sin =⨯=故α为︒45时,1max =S课堂小结建立函数模型利用三角恒等变换解决实际问题.R S O。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三册《三角恒等变换的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三册《三角恒等变换的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恒等变换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三角恒等变换在三角函数式化简中的应用;3.能够熟练运用三角恒等变换进行题目解答。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2.掌握三角恒等变换的定义及其在式子化简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1. 提出问题(5分钟)•教师出示两个三角函数的式子,让学生思考不同的解法是否可能;•引导学生思考三角恒等变换和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是否可以解决问题。
2. 知识讲解(20分钟)•介绍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讲解三角恒等变换的定义和性质;•示范运用三角恒等变换进行式子化简。
3. 练习(25分钟)•学生个体练习:配对练习,每对学生分别给出一个式子,通过三角恒等变换的方法化简对方的式子;•小组合作:每个小组提出一个式子,通过三角恒等变换的方法化简成最简式子,并汇报结果。
4. 拓展应用(20分钟)•引导学生在班级答题比赛中进行综合应用。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成果评估通过测验和课堂练习的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评估。
2. 存在的问题部分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掌握不充分。
3. 改进对策•加强对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的讲解;•多进行练习,加强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教育教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掌握不充分,导致他们在应用三角恒等变换进行式子化简的过程中遇到困难。
因此,我们认为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将难点知识和基础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应用,对难点知识进行深化理解。
此外,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互相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内容
即时 感悟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 阅读教材P139—142页,并思考课本P140的思考问题; 2、 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学案; 3、 找出自己的疑惑以课堂上讨论质疑。
【学习目标】:
1. 掌握三角恒等变换的方法。
2. 会利用三角恒等变换解决三角函数问题。
3、体会换元思想和方程思想的应用。
【学习重点】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三角恒等变换。
【学习难点】利用三角恒等变换解决三角函数问题 【课型】新授
【回顾·预习】
1、)sin(βα+= )sin(βα-= =+)cos(βα =-)cos(βα
=+)tan(
βα =-)tan(βα 2、化一公式(辅助角公式): x b x a cos sin +=
3、α2sin = =α2cos = =
4、降幂升角 2sin α= 2cos α=
预习检测:
1. 75sin 15sin 的值是
2.已知等腰三角形顶角的余弦值等于54
,则这个三角形底角的正弦值为( ) A 1010 B 1010- C 10103 D 10103- 3、函数x x x f 2cos 2sin )(-=的最小正周期是
【自主·合作·探究】
【探究一】半角公式的推导
1、 试以αcos 表示2
tan ,2cos ,2sin
222ααα。
请同学们阅看p139例1
2、半角公式中的符号如何确定?写出半角公式。
3、代数变换与三角变换有什么不同?
变式训练1:课本P142页1
【探究二】: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
.思考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两边有什么特点?它们与例2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联系?
思考2、在例2证明过程中,如果不用(1)的结果,如何证明(2)?
思考3、在例2证明过程中,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变式训练2:课本p142 2(2)、3(3)
【探究三】:三角函数式的变换。
.思考1、例3的过程中应用了哪些公式?
.思考2、如何将形如y=asinx+bcosx的函数转化为形如y=Asin(ωx+φ)的函数?并求y=asinx+bcosx的周期,最大值和最小值.请同学们阅看p140例2。
请同学们阅看p140例3。
【典型例题】
例1、已知y=(sinx+cosx)2+2cos2x,
求它的周期和递减区间、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2. 如图,已知OPQ 是半径为1,圆心角为
4
π
的扇形,C 是扇形弧上的动点,ABCD 是扇形的内接矩形.记∠COP =α,求当角α取何值时,矩形ABCD 的面积
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面积.
【当堂达标】 1.化简:2
cos 2sin
x
x = x x sin cos -= 2、课本P142页4(3)
【总结提升】
1、常见的三角变形技巧有
①切割化弦;②“1”的变用;③统一角度,统一函数,统一形式等等. 2、()22sin cos sin a x b x a b x θ+=
++(其中θ角所在的象限由a , b 的符
号确定,θ角的值由tan b
a
θ=确定)在求最值、化简时起着重要作用。
【拓展·延伸】
1.要得到函数2sin 2y x =的图像,只需将x x y 2cos 2sin 3-=的图像( )
A.向右平移
6π个单位; B.向右平移12π个单位; C.向左平移6π个单位; D.向左平移12
π
个单位
2. 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且 sin α=,415求1
2cos 2sin )
4sin(+++ααπ
α的值
例1、解:y=(sinx+cosx )2+2cos 2x
=1+sin2x+1+cos2x
=2+2sin (2x+π/4)
(1) 由π/2+2k π≤2x+π/4≤3/2π+2k π(k ∈Z ) 得π/8+k π≤x ≤5/8π+k π(k ∈Z ) 所以f (x )的递减区间为(k ∈Z )
(2) f (x )的最大值为2+2,最小值为2-2. 例2、解析:在中,。
在
中
设矩形ABCD 的面积为S ,则
3. (1)已知cos θ=-35 , π<θ<3π2,求(sin(θ2)-cos(θ2))2
的值;
(2)已知sin a 2-cos α2 = 1
5,求sina;
*(3)已知sin 4θ+cos 4
θ=59,求sin2θ的值;
*(4)已知cos2θ=35,求sin θ+cos 4
θ;
*4、已知函数x x x x x f 44sin cos sin 2cos )(--= (1)求)(x f 的最小正周期, (2)当]2
,0[π
∈x 时,求)(x f 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时x 的集合
本部分主要课后做,带*的题目为有一定难度的题目。
【作业】:P143 A 组5 ,P146页A 组1、3
由0<α<π/4得π/4<2α+π/4<3π/4 所以当2α+π/4=π/2即α=π/8时为...... 【拓展·延伸】 1、D 2、-2 3、(1)
59 (2)2524 (3)3
2
2 (4)2517 4、解:(1)∵
(或)
∴;
(2)法Ⅰ:∵,
∴,
∴当,即时,取得最小值-1,
∴f (x )取得最小值,此时x 的集合为。
法Ⅱ:∵
∴
∴当,即时,取得最小值-1,
∴f (x )取得最小值,此时x 的集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