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政策与绥靖政策

合集下载

绥靖政策浅析

绥靖政策浅析

从和平角度看绥靖政策摘要:纵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政治氛围,尤其是英国社会背景,绥靖政策的推行并非偶然,它是多种因素的总和。

经过一战后,"可怕的战争大屠杀几乎影响到全国所有家庭",那时坚强而又脆弱的人类,害怕被战争拿起的瞬间又把他们从高空深深的摔下!静静在角落等待着有个懂得珍惜和平的呵护人类紧紧握住不放手!!关键词:绥靖政策历史背景反战思维一、绥靖政策的历史背景:1、经济衰败的后作用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经济决定政治;持续多年的经济衰败,无疑是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历史动因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一片萧条,即使是战胜国的英国,直接损失达120亿英镑,同时造成大量劳动力的丧失。

1921年起,英国的失业人数以每年120万人左右的速度直线上升。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英国工业生产仅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9%。

金融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1932年,工业生产指数下降了23%,外贸额缩减了一半以上,失业者达工人总数的5分之1以上。

英国经济已衰败不堪,日落残照,夕阳如血!面对严重的经济困境,英国政府不得不致力于经济恢复工作,这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对军备的巩固。

早在1919年,英国战时内阁即规定:“:作为经济节约运动的一部分,各军事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应根据这个假定:‘不列颠帝国在今后十年内不会进行任何大战,不需派出远征军’。

”英国的.这一军工政策直到1932年还在生效,之后虽有修正,但总的宗旨未变。

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军费开支降到根本无法履行英国防卫义务的状况。

这就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面前实行一种连续和坚定的政策,相反,英政府拒绝以任何方式认真考虑战争问题。

这无疑对以后希特勒德国的武力威胁只能“息事宁人”、"妥协退让",进而为绥靖埋下了祸根.2、扶德抑法,保持欧洲均势“欧洲均势”政策是英国传统外交的核心之一,通过欧洲大陆德、法、俄的互相牵制,达到"实力均衡"。

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绥靖政策是一种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采取以牺牲他国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英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推行的绥靖政策纵容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也使两国自身遭到重大损失。

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如下:首先,英法在其实力日益衰退的情况下,为维护霸权地位所采取的策略。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严重损失,战后经济恢复非常缓慢。

二三十年代,英国历届政府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经济问题上,把重整军备看作是恢复经济的障碍,企图以没有实力为后盾的外交政策,达到保住霸主地位的目的。

法国由于和德国毗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度保持军备和对德国实行强硬政策。

但法国的经济一直处于衰退之中。

相对稳定时期发展有限,30年代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又特别长,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同时法国的政局也不稳定,内阁更替频繁,使得对外政策难以保持坚定性和连续性。

总之,英法的颓势是其推行绥靖政策的物质基础。

其次,绥靖政策的推行是和当时两种社会制度共存这一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的。

十月革命后,国际关系中开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斗争。

英法等西方国家为阻止苏联的影响,把德国当作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

当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进而撕毁凡尔赛和约对外扩张时,英法竭力把这股祸水引向东方。

第三,绥靖政策的推行,同当时西方普遍流行的社会思潮也有很大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景象给欧美各国留下惨痛的记忆,因此,战后和平主义思想、厌战畏战情绪相当盛行,在法国尤其严重。

英法等国的统治者既受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制约,又是这一思潮的推行者,绥靖政策只是他们推行这一思潮的产物。

在英、法、美的绥靖政策纵容下,德、意、日三国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这就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迅速增长起来。

(1)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2)1935年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公然扩军备战。

(3)《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的顶峰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举行会议,签署《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然后把此协定强加给捷克斯洛伐克,史称"慕尼黑阴谋"。

绥靖政策什么意思

绥靖政策什么意思

绥靖政策什么意思西方国家推行的绥靖政策,指的就是对于侵略别的国家的敌对国家采取妥协政策,并不直接采取过分的制裁手段推行的原因是为了西方国家保证自身的安全,将祸水东引,削弱智国。

最典型的体现则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慕尼黑会议。

绥靖政策就是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换取侵略者妥协的政策。

是一种姑息、纵容侵略的政策。

又叫妥协政策。

当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并进而撕毁凡尔赛和约向外扩张时,它们则竭力把这股祸水引向东方。

英国首相鲍德温声称:“英国不能接受战争风险,假如一定要打的话,我希望看到布尔什维克和纳粹打起来”。

他的继任者张伯伦也认为“希特勒的行动将指向东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完全不卷入了”。

因为你越往后推,对手的准备就约越成熟,这是真理。

所以说,解决问题一定要趁早,一味地拖延只能是姑息养奸,绥靖政策不可取,最终你幻想的风平浪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片刻宁静。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战正是因为英法对德国的东扩默不作声,造成了德国铁骑在吞并波兰后就以推古拉朽之势横扫欧洲大陆,并对英国进行了血腥轰炸!绥靖政策什么时候提出的“绥靖政策”出现在一战结束后到二战开始前,简单的说就是— 1 —对敌国的扩张,侵略行为视而不见,以牺牲别国为代价,一味的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这就是一种姑息养奸的行为。

提出绥靖政策的张伯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全球有上千万人因为战争而死亡,除了德国外,英国,法国两个国家的损失非常惨重,战后世界维持了短暂的和平,每逢大战之后,反战情绪都会迅速蔓延,欧洲的局势其实并不乐观,不论是苏联,还是英法等国,都想要尽可能避免被卷入另外一场大战中。

一战结束后的德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通货膨胀,加上美国经济大萧条对全球的冲击,数百万人失业,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得到了德国政权,在希特勒的治理下,德国的经济逐渐复苏了,甚至一度还出现了用工荒,在当时法西斯模式还被视为少有的成功模式。

希特勒希特勒上台让德国人重新凝聚在了一起,德国政府大肆鼓吹民族主义,侵略性越来越明显了,而英法两国,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恢复始终十分的缓慢,军费开支,国防预算都不同程度的削减了,法国政府大费周章的修建马奇诺防线,国防政策也开始往保守转变。

绥靖政策1

绥靖政策1
日本偷袭珍珠港,战争扩到太平洋。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最惨痛的那场悲 剧已经过去,但是往事并不如烟。因为在这如烟的往事 中间,蕴含着人类的盲动、人类的利己主义,以及面临 人类公害所显示出的漠然。也正是在这曾经的恐怖面 前,唤起了人类新的理性。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大 国应该承担起大国的责任。
【图片揭示罪恶】
(1)图二指的是什么事件?据图三与所学知识,指出英法 等国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慕尼黑阴谋,签订《慕尼黑协定》,德国强占苏台德区; 一是为了避免卷入战争,二是把战火引向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
材料二: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对英国首相丘吉尔谈起, 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一个名字,丘吉尔脱口而 出:“不必要的战争。” (1)为什么丘吉尔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称为“不必要的战 争”。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发? 原因: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如果给 予制止的话,战争完全可以避免。 启发:①只有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共同联 合起来,才能制止战争。 ②对法西斯侵略只能进行坚决斗争,任何以退让来换取 和平的想法和做法,只能是空想,最终要遭到失败。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学片断
绥靖政策
濮阳市油田第十三中 1.绥靖政策的含义: 2.绥靖政策的典型事件: 3.绥靖政策的目的: 4.绥靖政策的实质: 5.绥靖政策的影响(或后果):
1.含义:人们把西方大国面临法西斯侵略威胁时,采取的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 抚侵略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政策称为“绥靖政策”。 2.慕尼黑阴谋 3.目的:祸水东引至苏联,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安抚侵略者。 4.实质:姑息纵容法西斯侵略的行为。 5.影响(或后果):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 速了二战全面爆发。
图二指的是什么事件?据图三与所学知识,指出英法等 国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慕尼黑阴谋,签订《慕尼黑协定》,德国强占苏台德区; 一是为了避免卷入战争,二是把战火引向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 为什么丘吉尔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称为“不必要的战争 ”。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发? 原因: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如果给 予制止的话,战争完全可以避免。 启发:①只有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共同联 合起来,才能制止战争。 ②对法西斯侵略只能进行坚决斗争,任何以退让来换取 和平的想法和做法,只能是空想,最终要遭到失败。

苏联的绥靖政策

苏联的绥靖政策

苏联的绥靖政策时间:苏联绥靖政策包括远东对日绥靖政策和欧洲对德绥靖政策"。

从1931年开始表明苏联推行绥靖政策,至1939年联共布十八大标志苏联外交政策由集体安全转向中立自保政策,标志着苏联开始全面推行绥靖政策,至1945年苏联对日作战,苏联最终才放弃绥靖政策。

1、对日绥靖政策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1941年4月,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使对日绥靖达到顶峰,苏联在法律上承认了伪满,也使日本得以放手准备南进,很快发动太平洋战争"直到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才标志着对日绥靖政策完全停止2、对德绥靖政策开始于1939年8月苏德两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秘密议定书的签订,它使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轻取波兰、北欧、西欧"1940年苏联对德绥靖达到顶峰,在舆论上!行动上完全站在法西斯一边"但顶峰之时也是它该悄悄收场的时刻,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对德绥靖政策的破产。

原因:1.由于矛盾重重和意识形态的偏见,苏联对英法采取怀疑和拒绝的态度,“保持谨慎态度,不让那些惯于从中渔利的战争挑拨者把我国卷入冲突中去”。

2. 苏联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屡屡受挫。

特别是1938年9月慕尼黑会议之后,给一向倡导集体安全的苏联当头一棒,英、法与德、意法西斯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后,苏联为了自身利益,放弃了一贯的努力,苏联力图抵制西方国家的“祸水东引”。

对英、法彻底失望后,于是苏联把其国家利益置于人类的整体利益之上。

3.苏联当时国内又面临着巩固政权、增强国力,反对帝国主义威胁的任务,同时自身实力也不及英法美主观上和客观上都不具备首先向德日作出回应的条件。

4.苏联希望仅可能的拖延时间,以争取更充分的准备,避免首先引火上身。

表现:对日本:1.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宣布对中、日冲突奉行“严格的不干涉政策”。

2.1932年初,苏联答应了日本关东军使用中东铁路的要求,且只收半价运费。

五第30课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五第30课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2、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1)含义:妥协避让,避战求和。
(2)表现:默许德国吞并奥地利
奥地利的新主人阿道夫-希特勒在维也纳受到热烈欢迎
二、英法绥靖政策
1、法国构建欧洲集体安全的政策失败
2、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1)含义:妥协避让,避战求和。
(2)表现:默许德国吞并奥地利
《慕尼黑协定》
張伯倫以「英國財政大臣」 的身份出現在1933年的《時 代周刊》封面。
一、德国毁约扩军
1、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 1933
2、重建空军,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3、进军莱茵非军事区1936 4、日本扩大侵华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德意日构建轴心国集团 挑战凡 华体系
冲击凡 尔赛体 系
二、英法绥靖政策
1、法国构建欧洲集体安全的政策失败
2、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1)含义:妥协避让,避战求和。
(2)演说反映出英国政府的态度如何? (3)这反映了英国政府的什么政策?
总结
绥靖政策在欧洲有哪些表现?
“我们对一个强大邻邦压境的小国,无论 抱有多大的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 一切的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去卷入一场战争。如 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 话,那也必须为了 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只要战争还没有开 始,总是有希望防止它爆发的。你们知道,我 正在为和平努力到最后一刻。” ——1938.9.27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广播演说 (1)张伯伦在针对什么事情而发表广播演说?
背景:英法绥靖政策;
德国为避免两线作战
内容:互不侵犯;
德国和苏联外长在1939年8月23日在莫斯科 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三、《苏系的努力
(1)加入国联
(2)苏法、苏捷互助条约

高中历史华师大版第五分册课件: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3 精品

高中历史华师大版第五分册课件: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3 精品

方不向该第三国提供任何支持
3、缔约国任何一方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 的任何国家集团。 同时还附有《秘密附属议定书》
《 秘密附属议定书》
它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在属于波罗地 海(芬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的地区发生
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
联势力范围的界限;属于波兰国家的地区发生领土和政
──1938年9月27日张伯伦广播演说
1939 年 8 月,苏联同意德国的要求,就签订两国互不侵 犯条约举行谈判。图为斯大林在莫斯科会见德外长里宾 特洛甫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
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 2、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另一
苏方代表莫洛托夫 在《苏德互不侵犯 条约》上签字
对内要“铸造神剑” 对外要“寻觅朋友”
(1)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遍兵役为依据。 (2)德国和平陆军包括业已并入的警察部队在内,由 12个军团和36个师组成。 (3)有关普遍兵役的补充法律将由德国国防部长拟定 后请德国政府决定。
——《德国国防法》(1935年3月16日)(节录)
二、绥靖政策:
1、法国构建欧洲集体安全政策的失败: 2、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什么是绥靖政策? 表现: 慕尼黑阴谋(顶峰) 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原因 企图“祸水东引” 饱受经济危机打击,经济实力衰退 影响(后果):
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苏联构建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
2、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1939.8)
第九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不需要的战争!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 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 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也许不会降临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失败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失败

二 英法绥靖政策 1、什么是绥靖政策 ? 20世纪 年代,英、法等国为了维护既得 世纪30年代 世纪 年代, 利益, 利益,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实现避战求 并且还试图将德国法西斯势力“ 和,并且还试图将德国法西斯势力“祸 水东引”的政策。 水东引”的政策。
二战前德国的侵略图
1936年 年
1935年 年 1938年 年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主要内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容有: 容有: 1.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 1.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 联合其他国家彼此互相使用 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 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 2.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 2.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 战,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 三国任何支持。 三国任何支持。 3.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 3.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 直接、 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 的任何国家集团。 的任何国家集团。 4.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缔 4.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缔 约国间的一切争端。 约国间的一切争端。 5.条约有效期为10年 条约有效期为10 5.条约有效期为10年。
苏德秘密附加协议书: 苏德秘密附加协议书: 1.属于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 属于波罗的海国家( 属于波罗的海国家 芬兰、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立陶宛) 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地区如发生领土 和政治变动时, 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 为德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界限。 为德国和苏联势力范围的界限。在这方 面,双方承认立陶宛在维尔诺地区的利 双方承认立陶宛在维尔诺地区的利 维尔诺 益。 2.如波兰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苏德双 如波兰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 如波兰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 方将大致以纳雷夫河 维斯杜拉河和 纳雷夫河、 方将大致以纳雷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桑 为势力分界。 河为势力分界。维持波兰独立是否符合 双方利益,以及如何划界, 双方利益,以及如何划界,只能在进一 步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才能确定。 步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才能确定。 3.在东南欧方面,苏联关心在罗马尼亚 在东南欧方面, 在东南欧方面 苏联关心在罗马尼亚 的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德国宣布在该地 比萨拉比亚的利益, 的利益 区政治上完全没有利害关系。 区政治上完全没有利害关系。 讽刺条约签订的漫画: 讽刺条约签订的漫画: 4.双方将视本协议书为绝密文件。 双方将视本协议书为绝密文件。 双方将视本协议书为绝密文件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一、德国毁约扩军
1、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
砸碎凡尔赛 枷锁!
1919年
1939年
“暴风骤雨已经平息了,可是我们依旧 惶 惶不安,好象暴风雨又将来临一样……”
——法国诗人兼批评家包罗· 瓦里希
“下一次世界大战的种子已经种下了。”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这不是和平,是20年的休战!”
——法国元帅福熙
1、法国构建欧洲集体安全的失败 2、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3、《慕尼黑协定》 ——允许德国吞并捷克苏台德地区
慕尼黑阴谋
张伯伦 达拉第 希特勒
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的顶峰。
墨索里尼
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 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加速了德国的战争步伐。
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一、德国毁约扩军
1、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 2、重建空军,普遍义务兵役制
1933-1934年度到1938-1939年度,德国军费支出在预算中 的比重从24%上升到58%.1939年,德国军火产量为英美两 国总产量的2倍多。 1936年8月制定的陆军扩军”八月计划”,要求和平时期总兵 力达到83万人,战时将扩大到462万人,其中野战部队102个 师 空军发展速度较快,1933年初拥有5架轰炸机、3架战斗机、 5架侦察机,加上后备飞机,总共250架。1939年秋第一线 飞机猛增到4339架。 海军的扩建也非常快,1933年追加海军拨款157亿马克, 1934年增至于487亿马克,1935年为650亿马克
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苏联寻求加入集体安全体系的失败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互不侵犯 划定东欧势力范围
斯大林和德国外长里宾特洛普
一、德国毁约扩军
1、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 2、重建空军,普遍义务兵役制 3、进军莱茵非军事区 4、日本扩大侵华 5、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绥靖政策”是什么意思?最早是谁提出来的?有那些特定的例子?楚顷襄王“抱大腿”

“绥靖政策”是什么意思?最早是谁提出来的?有那些特定的例子?楚顷襄王“抱大腿”

“绥靖政策”是什么意思?最早是谁提出来的?有那些特定的例⼦?楚顷襄王“抱⼤腿”:29楚顷襄王“抱⼤腿”战国时代各路“群雄”⾥,楚顷襄王熊横,堪称背负着“国恨家仇”的⼀位。

他的⽗亲楚怀王当年轻信秦国忽悠,被骗到秦国做了阶下囚,直到公元前296年客死他乡。

⽽这⼀年,也恰是“东进”的秦国,压⼒⼭⼤的⼀年,与韩赵魏等宿敌的战争打成⼀锅粥,东⽅更有与之争锋的齐国。

只要楚国能够抓住这机会励精图治,再造辉煌乃⾄“复仇秦国”,都不是不可能。

但楚顷襄王,显然不这么想。

此时楚顷襄王的⼼态,可“借⽤”相声⾥的⼀句话来形容:只要“秦⼤爷”不打我,怎么着都⾏啊。

在楚顷襄王看来,秦楚差距太⼤,⼀味硬扛太不明智。

再说秦国“打”的⼜不是我⼀家,太较真⼲嘛?抱“秦⼤爷”粗腿过好⽇⼦不⾹吗?本着这样的⼼态,这之后的好些年⾥,楚顷襄王都是乖乖听秦国话,哪怕秦王咳⼀声都吓得不⾏。

两家不但举⾏了⾼调“好会”,彼此还热闹通婚。

秦国打三晋怼齐国等“⼤事”上,楚国也⼀⾔不发,乖乖在旁做乖宝宝。

这“友好关系”,正如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怒斥:“忍其⽗⽽婚其仇”。

当然,这乖宝宝也不⽩当,便宜也不少占。

⽐如楚怀王去世后的第⼆年,即公元前295年,秦国就“⼤⽅”给楚国送来了五万⽯粮⾷。

秦国纠集五国联军讨伐齐国时,楚国更是趁机出兵,收复了曾被齐国占领的淮北失地。

可问题是,齐国被“拍”下去了,秦国⼀家独⼤。

在虎狼之国秦国眼⾥,楚国再乖,不也是“猎物”之⼀?果然,“占便宜”没⼏年,秦国就转过头来,朝着“抱⾃⼰⼤腿”的楚国露出了獠⽛:公元前279年,秦王朝以名将⽩起领军,⼤举进攻楚国。

缺乏战备的楚国门户洞开,连国都郢都都被秦国攻占,半壁江⼭成了秦国的囊中物。

昔⽇⽐肩秦齐列强的“强楚”,错失了最好的发展机会,这下被彻底⼤放⾎,昔⽇“占的便宜”全被秦国拿回去,国⼒也被打得⼀蹶不振。

⼀切,都是楚顷襄王“抱⼤腿”“占便宜”惹的祸:越抱⼤腿,挨打越快,古今亦然。

“绥靖政策”⼜被国际社会称为“绥靖主义”,是指对侵略者姑息,退让,牺牲别国利益以求暂时的和平与苟安的妥协政策。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来自慕尼黑阴谋德国 英 法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①原因: 原因: 英法的绥靖政策使苏联寻求构建集体安全体系的 希望破灭; 希望破灭; 德国为避免两线作战,也同意与苏联进行谈判。 德国为避免两线作战,也同意与苏联进行谈判。 评价: ②评价: 对德国:可避免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 对德国:可避免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 对苏联:也避免了首先遭到德军攻击, 对苏联:也避免了首先遭到德军攻击,赢得了备战时间 对国际:苏德无视小国利益,参与分割东欧,给世界 对国际:苏德无视小国利益,参与分割东欧, 和平带来危害; 和平带来危害; 不利于反法西斯同盟早日形成。 不利于反法西斯同盟早日形成。
绥靖政策
1、内容:避战自保,祸水东引 、内容:避战自保, 2、原因: 、原因 。(2) (1)英法等国受经济危机的打击,国力相对较弱。( ) )英法等国受经济危机的打击,国力相对较弱。( 英法等对社会主义的仇视,对弱小民族的漠视。( 。(3) 英法等对社会主义的仇视,对弱小民族的漠视。( ) 希特勒制造惟有苏联才是法西斯的敌人的假象。 希特勒制造惟有苏联才是法西斯的敌人的假象。 3、实质:通过牺牲小民族利益,以维护自身利益 、实质:通过牺牲小民族利益, 4、顶峰:慕尼黑阴谋 、顶峰: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 的失败
苏台德区
莱 茵 区
德国
捷克 斯洛伐克
奥地利
捷克斯洛伐克)同法国有牢固的同盟关系, 材料一 (捷克斯洛伐克)同法国有牢固的同盟关系,……它又同 它又同 苏联结盟, 苏联结盟,而苏联是按照法国盟友所起作用的大小来提供援助 捷克斯洛伐克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的。……捷克斯洛伐克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有重要的军火工 捷克斯洛伐克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还有防御德国的坚固工事。 这些工事正好设在……苏台 业,还有防御德国的坚固工事。……这些工事正好设在 这些工事正好设在 苏台 德区。 德区。 ——引自(美)帕尔默。科尔顿著《近现代世界史》(下册) 引自( 帕尔默。科尔顿著《近现代世界史》 下册) 引自 法加在一起,兵力超过德国人一倍以上。 材料二 捷、法加在一起,兵力超过德国人一倍以上。在兵力对比 德国实际上处于劣势。 27日 上,德国实际上处于劣势。9月27日,德军参谋本部给希特勒送 了一份备忘录。 得出结论说: 了一份备忘录。……得出结论说:“纵使小小的捷克斯洛伐克单 得出结论说 独作战—…也能抵抗三个月;假如它得到外援,则德军实在无力 也能抵抗三个月; 独作战 也能抵抗三个月 假如它得到外援, 两线作战。” 两线作战。 ——引自朱忠武等编著《德国现代史(1918~1945)》 引自朱忠武等编著《 引自朱忠武等编著 德国现代史(1918~1945)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 材料三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 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 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 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 大的问题。 大的问题。 ——1938年9月27日张伯伦发表的广播讲话 1938年 27日张伯伦发表的广播讲话 1938

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绥靖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绥靖政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英法美等国家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采取的姑息纵容政策,绥靖政策是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牺牲别的国家的利益保证自己可以免于战争所采取的政策,但是这一政策的实施没有实现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意愿,最终绥靖政策破产,下面说一下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

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之一是1939年8月德国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对苏联这个刚刚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充满了敌意,但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又不希望由自己去出兵攻打苏联,所以他们希望将德国这股祸水引到苏联那里,希望德国与苏联作战,自己从中渔利,一则可以消灭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另外一则自己可以从苏德战争中获利。

但是苏联看到了英法的绥靖政策的推行,对英法完全丧失了信任,于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避免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之下发生战争,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使得英法希望德国与苏联开战的如意算盘落空,标志着绥靖政策的破产。

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之二是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波兰曾经与英法两个国家签订过同盟条约,德国闪击波兰也就是对英法宣战,这使得英法希望可以避免战争的如意算盘再次落空,不得不对德国宣战。

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之三是1940年德国进攻法国,德国对法国的进攻标志着英法希望可以避免战争的想法彻底落空,英法不得不卷入战争之中,标志着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的彻底破产。

绥靖政策的实质绥靖政策就是面对侵略者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委曲求全,对侵略者施行姑息纵容的政策,这一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被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积极的推行,这一政策的实质就是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别的国家的利益,对法西斯的侵略姑息纵容。

什么是绥靖政策

什么是绥靖政策

什么是绥靖政策引言绥靖政策是一种通过让步和妥协来避免或缓和国际冲突的外交政策。

它通常在面临外交紧张局势或潜在冲突时被采用,以避免进一步的紧张和冲突升级。

绥靖政策在历史上被广泛应用,但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和后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绥靖政策的定义、历史背景、应用案例以及其优点和缺点。

绥靖政策的定义绥靖政策是一种采取迁就、妥协和让步的外交政策,旨在避免或缓解国际冲突。

它依赖于对对方国家的温和态度和让步,以期通过谈判和外交手段达成和平解决方案。

绥靖政策强调避免使用武力,而是通过外交斡旋和对话来解决争端。

绥靖政策的核心原则主要包括在冲突中采取温和态度,尽量避免冲突升级,以及通过外交手段、谈判和让步来解决纠纷。

这种政策的目标是通过缓和紧张局势,为和平解决方案创造条件。

绥靖政策的历史背景绥靖政策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国际舞台上。

在一战后,欧洲各国对战争的创伤有所警惕,并希望通过绥靖来避免再次爆发大规模的冲突。

绥靖政策在二战之前达到了顶峰,尤其是在1930年代的国际关系中。

这一时期,绥靖政策在面对希特勒德国的侵略行为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许多国家试图通过屈服和让步来避免冲突升级,并保持和平。

然而,这种政策最终没有成功,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绥靖政策的应用案例慕尼黑协定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的一个典型案例。

1938年,希特勒德国要求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进行吞并,英国、法国和意大利选择向希特勒妥协,通过慕尼黑协定实现了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让步。

然而,这种让步只是暂时的,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慕尼黑协定被广泛认为是绥靖政策的失败案例,它显示了绥靖政策的局限性和危险性。

冷战中的绥靖政策冷战期间,世界面临着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紧张局势。

在这个时期,绥靖政策再次出现并发挥重要作用。

许多国家试图通过与苏联的对话和合作来缓解紧张局势,避免爆发核战争。

一些代表性的案例包括美国与苏联之间的战略武器限制谈判(START)和削减军备谈判(SALT)。

(2013历史)第30课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2013历史)第30课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

2、主要内容
互不侵犯;中立;10年
3、结果评价
对苏联: 避免首先卷入战争,赢得备战时间; 粉碎西方大国“祸水东引”的阴谋; 瓜分第三国,争夺势力范围 对德国: 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为发动战争 做好了准备。 对世界 英法与苏联之间缺乏信任,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失败; 导致国际局势进一步恶化,加速了二战爆发。
4、历史教训:
在法西斯威胁人类时,世界人民应团结一致,
共同对敌,将法西斯消灭在萌芽状态。 损人利己的外交政策,只会“搬起石头砸自
己的脚”,自食其果。
纵容
慕尼黑阴谋
德国
签定《苏德互不侵犯约》
苏 联
英 法
祸水东引
慕尼黑 会 议
捷克斯洛伐克
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
吴于谨、齐世荣先生评论说:
“ 此约杜绝了英法德结成反苏阵线的 任何可能,使苏不致首先与德单独作战, 并赢得了一段喘息时间,以加强战备。但 条约签订也使德得以按计划发动对波兰的 进攻,并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二战终于 爆发。根据秘密议定书,苏联同德国划分 了势力范围,宰割弱小国家,这玷污了社 会主义国国家对外政策,是尤其错误的。 ”
希特勒承认:“进入莱茵兰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 经最紧张的时刻。”墨索里尼承认:如果国联“把经济制 裁扩大到石油上,我就不得不在一周内从埃塞俄比亚撤 退”。
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 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假如当 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 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也许不 会降临在我们头上。 ——丘吉尔· 《不· 需· 要· 的· 战· 争》"(The Unnecessary War)
第30课 败
绥靖政策 与“集体安全”的失
(1分钟讲述历史) 1、绥靖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达成"欧洲的政治解决"协议后,英国
可以"考虑对德国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允许德 国在东南欧享有商业和政治上的优先权利, 从而消除其对外扩张的经济根源;

(3)“作为全盘解决的一部分及平行步骤”,
英法两国愿意在殖民地问题上作出某些让步, 归还部分原德属殖民地。
3、英国的绥靖政策

“赎罪”说:对德国的负疚心理。

“维持和平”说:西方国家推行经济绥靖主 义,出于三点考虑:①认为扩大与发展各国经济 联系,有助于缓和帝国主义各国矛盾及国际紧 张局势;②认为缓和轴心国家存在的经济困难, 有助于抑制它们对外扩张的冲动;③认为根据 商业上有来有往的惯例,经济上的让步可以换 取轴心国政治上的妥协,因而制止战争。

以1937年年中为界,前 期主要表现为听任法西 斯国家毁约扩军,之后 则表现为纵容法西斯国 家对外侵略扩张。
对意绥靖
张伯伦认为意大利是欧洲棋盘上一只特殊的棋子, 它与德国有领土要求的冲突,可以借此牵制德国的 侵略;它和德国同属法西斯国家,有意识形态上的 “血亲”关系,可以充当英德之间的桥梁。 意大利兼并了埃塞俄比亚、插手西班牙内战 1938年4月亲自出访意大利,签订了《英意协定》。

“误信敌人” :被德国的反共口号迷惑,英国始终 认为德国的扩张方向是东方,英德通过交易可全面 妥协。 均势战略失误说:英国认为维持欧洲的均势是最好 的。欧洲传统"大陆均势政策"的影响下的英国扶德 抑法政策,厌恶东欧小国,对苏联的敌视。 害怕战争说: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并非企图怂恿法 西斯充当反苏运动中的打手,主要还是求和避战的害 怕心理在作祟

2、张伯伦的绥靖战略
(l)英国准备出卖中东欧小国的利益,牺牲法 国的中东欧同盟体系,允许德国以和平方式占有奥 地利、苏台德区和但泽等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地区, 以此满足希特勒建立大德意志国的要求; 德国则应承诺"这种变更是按和平演进来实现","避 免采用可以引起今后时局震荡的手段",放弃进一步 的侵略行动;

“军事力量软弱”说: “舆论反战”说:和平主义思潮的泛滥,厌战、反 战情绪强烈; “经济因素至关重要”说:英法的衰落是导致其采 取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 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打击,实力日趋衰弱,战后经济 问题严重,,保守的财政政策造成的军事实力不足, 面对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一心希望稳定国际局势, 维护既得利益。
经济大危机后:关注公众国内问题使孤立主
义势力再次崛起。 代表中西部财团、一些同德国资本联系密切 的垄断财团、各种和平主义派别及宗教、妇 女团体。
2、美国中立政策


1935年中立法案:“两国或两个以上外国之中间,发生战争 或战争在进行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宣布之后,凡以军 械、军火或战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任何地方, 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 港口者,均为违法”。 美国目的是避免战争,但在国际局势紧张复杂的情况下,这 种独善其身的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绥靖政策。 后果是纵容了德意日的侵略扩张、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最终也无法避免战争。

一、英国的“绥靖政策”


1、绥靖政策及其根源 2、张伯伦的绥靖战略 3、英国的绥靖政策
1、绥靖政策及其根源
民族利己主义说:绥靖政策是帝国主义激烈争夺中 处于守势的一方,牺牲弱小国家,保全自己,幻想最后 取胜的一个如意算盘,是尽力避免让英国卷入战争 的民族利已主义。绥靖政策和希特勒的战争政策形 式上虽然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即都是为了争夺世 界霸权。 “反共反苏”说: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敌视:既不相 信苏联是可靠而强大的反法西斯同盟力量,又认为 英德冲突只能对共产主义有利;统治阶级对中欧革 命运动和社会主义苏联的恐惧
张伯伦




(1869~1940年),英国 政治家,20世纪30年代绥 靖政策的代表人物。1869 年3月18日出生于伯明翰。 1918年当选下议院议员, 1922年起历任邮政大臣、 卫生大臣、财政大臣等职, 为保守党领袖。 1937年5月28日,张伯伦出威胁,张伯伦对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作了一 系列让步,想借此换取欧洲的和平。他所执行的政策被后人 称为“绥靖政策”。 相反默认了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和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并纵容日本侵略中国。 1938年希特勒出兵侵占奥地利,随后又陈兵捷克边境。张伯 伦在下院发表演说谴责德国的侵略行为,但无具体的行动 慕尼黑阴谋
安全政策与绥靖政策
什么是绥靖政策?
对侵略者姑息迁就,用牺牲他国以至本国领土、主权 等利益,乞求和平的政策 30年代英法美统治集团顽固推行的一种既损人又害 己的帝国主义政策。 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相对立,是一种狭隘安全理论, 美、英、法等国为了保住既得利益,用牺牲一些局 部利益或弱小国家的利益,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 略欲望,求得自身太平,并尽可能把法西斯这股祸 水引向苏联。


对德绥靖
张伯伦默认德奥合并 通过《慕尼黑协定》让 出了捷斯洛伐克的苏台 德区

二、美国的孤立主义与《中立法》
1、美国孤立主义兴起 2、美国中立政策
1、美国孤立主义兴起
孤立主义代表人物是中西部各州的参议员—
—代表中西部农场主和与工商业资本家的利 益;关心国内市场,提出“坚守美洲堡垒”, 反对插手世界事务。 一战:中立政策; 一战结束后: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和不 参加国际联盟;
《英德互不侵犯宣言》。
1939年3月德国侵占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国开 始采取措施加强防御,张伯伦宣布给予波兰军事保 障。 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张伯伦对德国发出最后通 牒,在遭到德国拒绝后对德宣战。战争初期,张伯 伦并未有效地组织全国进行战争,出现了前线无战 事的“奇怪战争”状态。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直接威胁英法安全,绥靖政策彻底破产。 张伯伦被迫下台,让位给丘吉尔联合政府。 同年9月9日,张伯伦病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