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堂上的交流与讨论
语文课堂讨论
语文课堂讨论语文课堂是学生们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
讨论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语文课堂讨论的意义、特点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讨论。
一、讨论的意义1. 提高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讨论中,学生们需要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交流,从而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增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更能够学会合理运用语言来阐述观点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3. 拓宽知识面: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见解,从而获取新的信息和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4. 培养合作精神:在讨论中,学生们需要相互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合作、协商,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讨论的特点1. 自由开放:语文课堂讨论应该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鼓励学生们自由表达观点,畅所欲言。
2. 多元交流:讨论要鼓励学生们进行多元化的交流,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来实现。
3. 尊重差异:语文课堂讨论应该尊重学生们的差异性,鼓励不同的观点和见解,避免一刀切的指导。
4. 引导性教学:教师在讨论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提问和点拨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和交流。
三、有效的讨论方法1. 设计合适的问题:教师可以提前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们展开讨论。
2. 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座位、设置讨论规则等方式来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讨论氛围。
3. 引导学生表达观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们依次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更多的讨论和思考。
4. 鼓励学生互动交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互相回应和补充观点,促进学生们之间的互动交流。
总之,语文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通过讨论,学生们可以锻炼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拓宽知识面、培养合作精神。
四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课堂问答与讨论技巧
四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课堂问答与讨论技巧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课堂问答与讨论技巧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积极探索和思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问答与讨论技巧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引用“大道至简”的名言,我们要牢记教学要简洁明了。
在课堂问答环节中,老师需要准备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此时,要注意问题的提问方式要简明扼要,避免晦涩难懂的词汇和长句子的使用。
学生们理解问题的能力和回答问题的能力都相对有限,对于问题的解答要求我们要有耐心和清晰的语言表达,让学生易于理解。
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采用“三思而后言”的策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让他们充分参与和表达。
其次,引用“博学而笃志”的名言,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书,扩大知识面。
在课堂问答与讨论中,老师可以提前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阅读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文章或故事,以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在讨论环节中,可以借助课堂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和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观点,互相启发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再次,引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名句,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问答与讨论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互相提问,并激发他们自己探索答案的欲望。
当学生遇到问题无法回答时,可以给予一定的提示,但要避免直接给出答案。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查阅书籍、问同学、上网搜索等多种途径获取所需的信息,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最后,引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名言,我们要注重思维的引导和学习的反思。
在课堂问答与讨论中,老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他们形成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当学生给出回答时,可以提问“为什么”、“怎么知道的”等启发性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和解释。
语文课堂上的师生交流与互动
课程教育研究 综合理论·252· 小学生身心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学差生”本身基础较弱,想要与其他同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比较困难。
这样也就容易导致了部分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持有无所谓的态度,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也很少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
(2)分组不够合理,缺少独立思考时间部分“学差生”因个人原因在与其他同学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发言,也没有自己的想法,加上没有更好的理解他人的想法使得整个过程学习起来云里雾里。
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其中一般都处于主导地位,成为整个小组中最活跃的,长此以往下去,就会变得更加优秀。
而“学差生”本身基础就较弱,在不经意间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学习成绩停滞不前。
加上分组一般都是采用根据学生位置分组,并没有严格按照学生学习特点、风格以及特质进行分组,从而也就无法达到相互发展的目的。
(3)参考书的过度使用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让小学生能够拥有更多途径去得到答案。
因此也就出现了教师布置教学任务,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正确答案。
这个过程中并非全部都是学生进行了合作讨论、学习探究得到的结果,而是学生利用参考书。
这种过度使用辅导书的方式不仅不能将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出来,也让学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总而言之,虽然合作学习具有许多的优点,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干扰导致合作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如果最大化的发挥出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合作学习在转化“学差生”方面发出重要作用,是一个值得实际教研工作十分值得探讨的话题。
4.结语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应用的越来越普遍。
但是在提升数量的同时更加应该看中质量。
特别是针对“学差生”,如何充分发挥出合作学习的优势以及特点,通过合作学习以及教师的努力让“学差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改变“学差生”的不良学习行为以及学习习惯,提高“学差生”学习成绩,仍然是目前教学工作中的重点。
教案中的课堂讨论与交流
教案中的课堂讨论与交流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案则是艺术的指南。
在教案中,课堂讨论与交流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讨论与交流活动,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一、设计有效的讨论和交流活动1.明确讨论目标在设计讨论和交流活动前,教师应明确讨论的目标和重点。
这可以帮助教师确定合适的话题和问题,并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关注和思考的内容。
2.选择合适的讨论方式根据讨论的目标和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讨论方式。
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
选择合适的讨论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提供充足的时间和资源讨论和交流活动需要充足的时间,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时,教师应提供适当的资源,如图片、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4.设定明确的讨论规则在讨论和交流活动中,教师应设定明确的讨论规则,如尊重他人意见、听取不同观点等。
这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讨论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1.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课堂讨论和交流活动感到兴奋和有趣。
教师可以利用鼓励性语言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2.鼓励多样性观点在讨论和交流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多样性的观点。
多样性的观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引导深入思考教师在讨论和交流活动中,可以通过提出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这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及时反馈和总结在讨论和交流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总结。
这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教案中的课堂讨论和交流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设计讨论活动时,应明确目标、选择合适方式、提供充足时间和资源、设定明确规则。
同时,教师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多样性观点、引导深入思考,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总结。
语文课堂的亮点与收获
语文课堂的亮点与收获语文课是学生们每天都要参加的一项重要课程,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写作和思辨能力。
同时,语文课上也有很多亮点和收获。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介绍语文课堂的亮点与收获。
一、亮点之一:丰富的文学知识语文课堂上,我们不仅学习了现代文学作品,还深入研究了经典文学作品。
老师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背景、主题、人物形象等,让我们对文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红楼梦》时,老师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
这些丰富的文学知识不仅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还培养了我们的审美能力。
二、亮点之二:经典诵读的乐趣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进行经典诵读。
通过朗诵经典诗词、名篇段落,我们可以感受到语言的美妙和力量。
诵读经典作品,让我们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例如,《诗经》中的《静女》一诗,通过反复诵读,我们领悟到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这种诵读的乐趣不仅增强了我们的语感,还培养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亮点之三:交流讨论的机会语文课堂上,老师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活动。
这些讨论活动丰富了课程内容,也提供了我们展示才华和表达意见的机会。
例如,在学习一篇文章后,老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我们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这样的讨论活动不仅让我们学会倾听他人,也提高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亮点之四:实践写作的机会语文课堂上,写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转化为文字,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语文课堂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题材和写作形式。
例如,我们可以进行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类型的写作。
通过实践写作,我们逐渐掌握了写作技巧,培养了自己的文学素养。
五、亮点之五:阅读的习惯养成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不仅教会我们如何阅读,还提倡我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每节课结束时,老师都会推荐一本好书,并鼓励我们多读书。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开拓视野,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谈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方法6篇
谈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方法6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场所,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是每位语文教师需要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小组合作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互助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下面就谈谈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一、小组分工合作小组分工合作是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中的重要环节。
在分组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等因素,让学生从事不同的任务,比如组长、记录员、讲解员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以确保小组合作的有序进行。
在小组合作中,分工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促进协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避免了某些学生被边缘化的现象,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角色扮演互动角色扮演是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的一种形式,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小组合作中,可以设置不同的角色,比如主人公、配角、故事情节等,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展开语言交流和互动,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讨论交流互动讨论交流是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讨论交流,可以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开展思想碰撞,促进思维的启发和交流。
在小组合作中,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或话题,让学生们进行思想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和交流技能的提升。
四、任务分解协作任务分解是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的一种方式,通过将大任务分解为小任务,让小组成员分头进行协作,最终完成整个任务。
在小组合作中,可以设置任务清单,明确任务目标和完成时限,让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分解任务,相互协助,最终完成任务的达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团队协作能力。
语文讨论发言稿
语文讨论发言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学好语文。
首先,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我们与周围世界交流的桥梁。
通过语文,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和意见,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
语文是我们获取知识的基础,是我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
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都离不开对语文的理解和运用。
另外,语文还是我们培养思维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写作练习,我们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所以,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学好语文呢?首先,我们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对于语文这门课程,我们不能仅仅以应付考试为目的,而是应该真正地对其感兴趣。
我们要保持对语文的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不论是听课、阅读还是写作,都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去体会其中的乐趣和意义。
其次,我们要善于思考和分析。
语文课程不仅包括背诵和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
我们要对所学的文章进行分析和解读,了解作者的用意和思想,发现其中的人生哲理。
当然,这需要我们平时多读一些好的文学作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另外,我们要勤于练习。
语文的学习需要不断地积累和训练,特别是写作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背诵、模仿优秀的作品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多写多练,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文章的质量。
最后,我们要注重语文课堂的互动和参与。
语文课堂不仅是老师讲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可以是一个思维碰撞和交流的场所。
我们可以积极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老师和同学互相交流,扩展我们的思维和知识。
总之,学好语文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我们要积极进取,保持热情,坚持不懈地学习,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们要从点滴的积累和训练中发现乐趣和提高,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初中语文课堂互动讨论
初中语文课堂互动讨论在初中语文课堂上,互动讨论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教学方式。
通过互动讨论,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本文将从互动讨论的重要性、互动讨论的技巧和互动讨论的实施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互动讨论的重要性互动讨论是一种双向交流的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
而通过互动讨论,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增强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理解。
此外,互动讨论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互动讨论的技巧1. 设计问题引导:在讨论开始前,教师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激发他们的思维发展。
2. 鼓励积极参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和想法。
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或者互助合作的方式,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3. 善于引导和总结: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的讨论,使其能够逐渐深入和扩展,并最终形成完整的结论。
同时,在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出讨论的重点和结论,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三、互动讨论的实施方法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几个学生组成,让他们共同研究和讨论一个问题或者主题。
小组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围绕某个话题进行讨论。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问题解答: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
这样的形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互动讨论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述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策略
简述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策略小学语文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有效方式。
在语文课堂中,老师需要运用一定的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促进他们的参与度和思维发展。
下面将简要介绍一些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的策略。
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树立合作、尊重和包容的氛围。
合作是小学生讨论的重要基础,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包容对方的观点,共同探讨问题。
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激励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设一个平等互动的氛围,让学生愿意积极参与讨论。
老师可以采用提问的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理解情况,提出具体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提问可以是开放性或封闭性的,开放性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封闭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
老师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讨论的机会,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来适时地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深度。
老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沟通。
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展开交流,激发他们的思维和表达兴趣。
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给予一定的讨论时间和指导问题,然后通过小组展示或汇报的方式来总结和评价。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还可以运用教具和多媒体资源来辅助讨论。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可以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展示课文内容,呈现生动有趣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还可以准备一些教具,比如卡片、故事道具等,让学生在讨论中可以看、摸、触,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
老师还可以通过激发情感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讨论。
语文课堂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知识,更要让他们在情感上有所感悟。
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情感经历,或者提出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让讨论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他们情感共鸣,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课堂讨论评价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课堂讨论评价在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课堂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通过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评价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课堂讨论。
首先,课堂讨论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提出问题和让学生交流思考,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思考,并尊重他们的回答。
通过这种互动交流的形式,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堂讨论也可以帮助学生拓宽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其次,课堂讨论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讨论中,学生需要用准确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通过和同学的交流互动,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词汇量和语言组织能力。
而且,课堂讨论也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观点,并学会以合理的方式回应他人。
这对于他们未来的社交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相比于传统的单向讲授,讨论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经验,并与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这种积极参与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
同时,通过和同学的互动,学生也能够从别人的观点和思考中获得新的启发,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中的课堂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课堂讨论的方法和技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课堂讨论是教学的灵魂,是知识传递的思维之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现状的研究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现状的研究策略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的研究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变化,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一言堂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通过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育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们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深入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现状,并提出有效的研究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的明确掌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定位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1.2 研究目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现状的研究目的是深入了解当前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互动互动情况,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互动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和策略效果评估,可以总结出适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策略,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师生之间更加积极有效的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成长。
1.3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研究这一领域的意义在于帮助教师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更好的互动关系。
通过深入探讨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现状和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简述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策略
简述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策略语文课堂讨论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讨论往往受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限制和学生参与度的不足,如何有效地引导和促进学生进行讨论成为了教师们需要面对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一些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常用的讨论策略,旨在帮助教师们提高语文课堂讨论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启发性问题引导讨论启发性问题是引导学生讨论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引发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在提问的时候,教师可以遵循“提问—思考—回答”的模式,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表达。
当教师在讲解一篇课文的时候,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觉得主人公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写作手法?”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的内涵。
二、分组讨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分组讨论是非常常见的讨论策略。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讨论一个问题或者一个主题,然后汇报讨论成果,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讨论中,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和活跃度。
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选取小组代表发言、对讨论内容进行点评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有效的讨论。
三、引导学生提问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提问,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讨论中来。
通过提问,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疑惑,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讨论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提问时间,鼓励他们提出问题,然后适时进行引导和点拨。
四、创设情境引导讨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情景或者任务,让学生扮演相关角色,进行情景演绎和角色扮演。
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情感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语文课堂讨论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语文课堂讨论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场所。
然而,在讨论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学生表达困难、参与度低、讨论内容不深入等。
本文将探讨语文课堂讨论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学生表达困难的问题在语文课堂中,学生表达困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的学生可能因为紧张或缺乏自信而羞于发言,导致讨论参与度低下,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解决方法:1. 创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课堂上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感到安全和自在,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2. 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和鼓励,鼓励他们勇敢地参与讨论,并在表达有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3. 提供多样化的表达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表达机会,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克服表达困难。
二、参与度低的问题在语文课堂的讨论中,有的学生可能会表现出参与度低,缺乏积极性,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解决方法:1.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时,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欲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仅可以为讨论提供新的视角,还能激发其他学生的思考和回应。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和发言,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三、讨论内容不深入的问题在语文课堂中,有时候学生的讨论内容可能比较浅表,缺乏深入思考和探究。
解决方法:1. 鼓励学生提供论据和证据:教师在引导讨论时,可以鼓励学生提供具体的论据和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2. 教授讨论技巧和方法: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教授学生一些讨论技巧和方法,如提问技巧、归纳总结等,帮助学生提高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交流讨论发言稿范文
教学交流讨论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
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教学交流讨论的话题。
首先,我想强调交流的重要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和成功,而交流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通过交流,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同时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在进行交流讨论时,我们要注重倾听对方的意见和观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经验,我们要尊重彼此的不同。
同时,交流讨论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经验中汲取灵感和启发,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另外,交流讨论应该是积极且有建设性的。
我们要鼓励大家分享成功的经验和好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勇于面对挑战和困惑。
只有通过真诚的讨论和共享,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在交流讨论中要注意语言的文明和礼貌。
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贡献,并避免争吵和冲突。
我们要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进行讨论,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教学交流讨论是一种宝贵的机会,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分享自己的经验,我们可以共同进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教育环境!
谢谢大家!。
初中语文教案经验交流
初中语文教案经验交流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初中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身心发展、兴趣、特长都有很大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对于学习成绩较好、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我鼓励他们多读书、多写作,提高综合素质;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我重点辅导他们的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我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二、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注重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常常运用故事、谜语、游戏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我尽量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在课堂互动环节,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首先,我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学会抓住文章的主题、理解作者的观点、分析文章的结构。
其次,我鼓励学生多读书,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最后,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学会观察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感情。
在写作过程中,我耐心指导他们,让他们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我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例如,组织诗歌朗诵比赛、作文比赛、手工制作比赛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开展语文角、读书会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语文水平;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风景区等,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五、注重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课堂讨论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语文课堂讨论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语文课堂讨论是学生们学习语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不愿发言、表达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氛围。
本文将讨论语文课堂讨论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学生不愿发言学生不愿发言是语文课堂讨论中的一个常见问题。
有些学生可能是因为害怕被批评或者担心自己的发言不够精彩而选择沉默不语。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点:1.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其他同学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2. 设立小组讨论环节。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先进行讨论,并鼓励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意见,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紧张感,增加发言的积极性。
3.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使用教学案例、文学作品等情境化的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参与讨论。
二、学生表达能力不足在课堂讨论中,有些学生虽然愿意发言,但由于表达能力不足,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影响了讨论的效果。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老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口语练习、给予写作指导等。
2. 鼓励学生提前准备。
在课前布置讨论话题,并要求学生提前准备自己的观点和材料,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表达。
3.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供帮助。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引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将观点整理清楚,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三、学生互动不够在语文课堂讨论中,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然而,有时候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够,造成了课堂的冷场。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组织合作讨论活动。
比如安排学生分小组进行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
2. 引入学生提问环节。
在讨论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鼓励他们相互回答,扩大讨论的范围。
教学交流与讨论
教学交流与讨论是教育领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涵盖了多个方面,从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到学生评估等。
这种交流不仅有助于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还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学习的进步。
一、教学方法的探讨在教学交流中,教师可以分享各自的教学方法,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等。
通过讨论和实践,教师可以发现新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程设计的优化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交流中,教师可以分享课程设计的经验和教训,讨论如何使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同时,还可以探讨如何整合跨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学生评估的策略学生评估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交流中,教师可以讨论如何更有效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考试、作业、项目等多种形式。
通过交流和实践,教师可以发现更合适的评估策略,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四、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工具和技术被应用于课堂。
在教学交流中,教师可以分享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和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如使用在线教育平台、虚拟现实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的探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是指导教学实践的重要基础。
在教学交流中,教师可以探讨这些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如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如何运用教育学原理来提高教学效果等。
这些探讨有助于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教学背后的原理,从而更加科学地进行教学实践。
六、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教学交流与讨论也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
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学习,教师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这种专业发展不仅有助于教师的个人成长,也能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七、构建积极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交流中,教师还可以分享如何构建积极的教学环境,包括如何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愿等。
教案中的讨论与交流活动
教案中的讨论与交流活动教育教学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而教案则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案不仅仅是提供给老师参考的工具,更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和依据。
在教案中,讨论与交流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教案中的讨论与交流活动进行探讨。
一、讨论与交流活动的意义在教学中,讨论与交流活动能够提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机会,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深化。
通过讨论与交流,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获取新的知识和见解,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与交流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学生能够感受到课堂的活力和趣味性,进而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讨论与交流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问题、提出论据、理清逻辑关系,从而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并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讨论与交流活动,学生能够与同学分享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倾听他人的观点和见解,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讨论与交流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从而提高知识的内化程度。
二、讨论与交流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为了提高讨论与交流活动的效果,教师应该合理设计活动,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和表达。
1. 设计合适的讨论题目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讨论题目。
题目可以围绕教材内容展开,也可以涉及到学生的个人经验和观点。
设计好的讨论题目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讨论效果。
2. 提供适当的指导在讨论与交流活动中,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教师可以在引导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也可以给予学生肯定和建议,鼓励他们勇敢发言。
3. 创设良好的讨论氛围良好的讨论氛围对于活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创设一个宽松、尊重和公平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尊重他人的观点和听取他人的见解。
教研课讨论发言稿小学语文
教研课讨论发言稿小学语文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小学语文教研讨论活动,就是要通过大家的共同研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我有幸能在这里与各位共同讨论,我对此感到非常高兴。
首先,我想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为什么”问题做一些讨论。
我们知道,为了能更好地教好孩子,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他们为什么学习语文,我们要让他们了解学习语文的意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包括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包括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等。
总的来说,我们希望通过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提出明确的“为什么”,告诉孩子们学习语文的意义,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次,我想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怎么做”问题做一些讨论。
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一些方法与策略,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标。
我们需要在教学中采用一些新的方法与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们最近在教研中使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说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教学游戏法等等。
这些新的教学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再次,我想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怎么样”问题做一些讨论。
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我们所用的教材与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
只有教材与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们的教研中,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学习一些适合他们的和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比如说现代散文,新闻报道,童话故事等等。
我们尽量采用一些新的教材,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多元化的知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最后,我想说的是,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我们需要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更多的探索与研究,以便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学生。
讨论教案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讨论与合作能力
讨论教案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讨论与合作能力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教案的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讨论,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一、课文讨论的重要性课文讨论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同时,课文讨论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因此,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讨论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任务。
二、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讨论的方法1. 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讨论的方法。
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思路的交流和碰撞。
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一种生动有趣的讨论方法。
教师可以设定一些角色,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讨论。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同时,角色扮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合作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讨论时,如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是一个关键问题。
1. 分工合作在小组讨论中,可以让每个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例如,一个学生负责提出问题,另一个学生负责解答问题,还有一个学生负责总结讨论结果。
通过分工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倾听与尊重在课文讨论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
即使观点不同,也要给予理解和尊重。
通过倾听与尊重,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和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合作态度。
3. 进行反思与评估每次课文讨论结束后,可以对学生的合作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估。
让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表现,同时也可以给予教师的评价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语文课堂上的交流与讨论
作者:姚小朱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4年第02期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要注意不能流于形式,无论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都应该让学生的发言进行到底。
不能为了节约时间而随意打断不符合教师意图的回答,即使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我们也应该耐心地倾听,找出他们回答正确的部分,进行鼓励并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到错误的原因并使其自觉地进行更正,从而使学生主动建立和完善认知结构。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再现自己探索新知的过程和思维方法,他们把自己在探索过程中的认识,感想,疑问和自己的结论用自己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
如果他们的观点接近或符合教学内容,教师应高度地给予肯定和赞扬,引导他们体验探索成功后的喜悦。
如果他们的观点离正确的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时就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耐心细致地进行引导,把他们一步步引向正确的科学认识。
并在此过程中引导他们体会和认识科学探索的道路是充满困难和挫折的。
讨论交流,集思广益,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课堂教学本身是师生接触和了解彼此的一种合作关系,在交流中,传递的不仅是科学知识,也是一种个人特征的传递,交流的能力,教师不能仅仅理解为把教学内容清晰讲授的能力,而是一种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并产生真正影响的能力。
如果教师只管追求自身传授的理想化,而忽视学生如何学,把学生当成被动吸收、贮藏知识的容器。
而语文学习重在体验感情,必须有听、说、读、写、思、做的亲身经历,别的人替代不了。
学生的主角地位不凸显,主体活动不活跃,他们的自主经历就无从建立。
因此,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教师应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还给学生平等参与权,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一、让学生自主质疑、释疑,培养他们问题意识和发现意识,锻炼他们质疑、批判、求索的精神,促成他们成为积极理解和独立思想的学习者。
二、展开多重对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
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在阅读实践中有所感悟和思考。
三、开展小教师活动。
让学生走上讲台,阐述崭新的阅读体验,可侧重课文的某一点讲解,可谈自己读后感。
激发阅读的主动意识。
四、自编自演课本剧,将课文内容改编成小品、哑剧、话剧等形式,在课堂上表演给大家看。
这种活动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其昕说读写综合能力也得到培养,学生在情境中加深了对课文的感受和体验。
一、问题精练切中要害
交流学习问题设计要巧妙,要能切中要害,让学生加深对课文要旨的把握。
如教学《送行》这篇文章,怎样让学生把握作品的真意,主备者在设计时就颇为踌躇,集体备课时谈及对
此问题的设计,大家各抒己见,经过讨论,最终确定一个最佳的切入口一一对比,设计的大班交流题目为:1.体会送行的对比(理想的家庭送行与尴尬的车站送行的对比、我们送别“老朋友”的无奈痛苦与勒罗送别“陌生小姐”的动人场景的对比)2.体会勒罗的对比(从衣着、气度、语言、钱数等角度分析)。
可以预见: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细细分析探讨,就能感知作者对自然真惰的向往和对虚假情意的嘲讽这个中心了。
二、全盘考虑提高实效
交流时不能光追求课堂上的表团热闹,要全盘考虑,提高此环节的有效性。
如教学《阿里山纪行》一文,有教师这样设计大班交流的题目:请学生们围绕具体的阿里山风光的描写部分,选择你喜欢的语言点,做精耍的点评,说说好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写好。
集体备课时,我们对此问题做了探讨,可以想象这种题目学生交流时会比较热闹,他们会选择文章主体部分的不同的语言点交流自己的体会。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学生大多会选择简单的“语言点”作简单的分析,尽管从面上看学生相当活跃,但这会跟我们深入理解课文的初衷相违背,所以我们在集体备课时就应该全盘考虑,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如多设想几个内容,尽力将学生的选择性和教师经过精心研究之后而有的指向性和规定性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学生的交流结束后还要安排一个所有人都必须参与“演出”的节目,即对重点语句和语段,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全方位互动,达成语言欣赏和文章理解任务的全面完成;或是将选择性环节中学生的分析交流与教师的深入指导结合起来,抓住某些学生的典型分析作为基础和引子,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引导全体同学紧扣全文,解剖其分析的不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直至深挖出被选择的语言点可能有的内涵。
那才是一种比较到位和有价值意义的“交流”,如果此流程惠及所有学生,那大班交流就会成为一个十分高效的教学环节了。
三、突出感知加强体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就告诉我们在实施大班交流时可采用“活动化”的教学,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搞活动,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如在讨论教学《核舟记》的大班交流问题时,有教师提出:可以带一个小橄榄核,让学生充分体验核舟之小:有老师说:让学生用纸折成船,把《核舟记》所涉及内容写上去,学生写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课文掌握理解的过程,肯定有学生会写不全,从而引导学生感知核舟之精巧:有老师说: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里的一些描写,让学生“表演”一下人物的神态、动作,也能让学生体验核舟之精巧,更能感知作者用词之准确:有老师认为:教师对文章精彩部分的范读和学生带感情的读不可缺少,这样更能深入理解课文……课前作充分的设想,教学时再随机的从文本出发,设计一系列语文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读懂课文,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四、集体备课集中智慧
集体备课设计的大班交流问题并不是固定不变。
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的一种模式。
学生是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各班学生是参差不齐的,而教学要以人为本,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对集体备课设计的大班交流问题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智慧,又符合班级实际状况。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教材本身具有高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运用挂图、标本、模型、影视歌曲、诗歌谜语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想:如果我们用“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心态来对待集体备课的每一个环节,用“踏实”“执着”“精致”的工作态度来准备集体备课的每一个环节,那么我们的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一定能取得成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师学生双主体参与的高效课堂。
总之,课堂交流本身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一次知识和能力的检测、评价,交流还在于建立师生之间可以信赖的人际关系,正所谓“信其入,听其言”。
在课堂交流中,教师主宰着信息的流向,但这种流向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流动,而应该是由单向转向多向,即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由课堂转向课外活动、家庭、社会一体化,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手段的综合立体大课堂。
通过多向的交流,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了解,学生也对教师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的帮助和了解。
如果交流仅仅是局限于对知识的掌握,那么教师是无法对学生进行性格和心理特质的判断的,也就无从建立师生间真正的本质上的了解和信任的关系。
交流过程中只有获得了彼此有意识的关心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