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1

合集下载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
*省的出口以电子产品、 机械、化工产品等为主导 ,进口以能源、原材料等 为主导。
国际经济合作
*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 作,加入多个自由贸易协 定,如CPTPP、RCEP等 。
经济发展亮点与挑战
亮点
省的经济发展在亚洲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了 一定成就。此外,省的教育、科技水平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水平。
人口密度
*省的人口密度较高,平均每平方公里有680人左右,其中台 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和高雄市等城市中心地区的人口密度 更高。
教育与文化
教育体系
*省的教育体系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专院校教育等阶段,其中 高等教育发展较为成熟,拥有多所国际知名的高等院校。
文化特色
*省的文化特色融合了汉族传统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多种元素,同时也受 到了日本、美国等外来文化的影响。语言使用方面,普通话和闽南语是主要的语 言,英语也被广泛使用。
地方政治
*省的地方政治体制为民主制度,实行地方自治,各级地方政府由选民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地方 政治的参与程度较高,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治理模式
省的治理模式相对开放,政府与民间团体、企业之间的合作较为密切,形成了多元化的治理格局。同 时,省也积极推动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等方面的发展,加强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挑战
省的经济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包括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乏力、人口老龄 化等问题。此外,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对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03
人口与社会
人口结构与分布
人口结构
*省的人口结构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约占总人口的97%,此外 还有高山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出由中部向南、北扩 散的特点,其中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和高雄市是人口最 为集中的地区。

台湾经济增长速度的新转变

台湾经济增长速度的新转变

台湾经济增长速度的新转变台湾经济增长速度的新转变随着全球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台湾经济发现了新的增长动力点。

在过去几年中,台湾经济在政策和市场的引导下,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和创新科技领域,出现了新的增长速度和转变。

这个新的增长速度和转变正逐渐推动台湾经济逐渐融入亚太地区以及全球市场,为台湾经济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数字经济与云服务数字经济是台湾经济的新亮点。

根据2019年的调查,台湾数字经济增长速度快速上升,达到国内总产值的7.3%。

台湾数字经济主要涵盖云服务、电子商务、智能制造和物联网等领域。

其中,云服务是其中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

云服务已成为全球经济的当下主流,台湾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了云服务的重要性。

在过去几年中,台湾的云服务业务已经逐渐发展壮大,其总市值已达到1300亿新台币。

在云服务方面,台湾已经拥有完善的软硬件设备生态系统以及高水平的云计算技术和平台,其在云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支持方面的能力和技术已经成为世界领先地位之一。

该地区的云平台和解决方案在不断发展,股权投资和技术转移等多元化服务也增强了台湾与全球市场之间的联系。

创新科技台湾制造业在GDP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代名词之一。

台湾的科技支持和优秀的制造能力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客户。

现在,台湾的企业开始关注全新的技术和发展,如AI技术、机器人技术和智能制造等领域。

台湾制造业愿意在这些新技术领域中投资,以加强自身竞争能力。

台湾被视为全球智能制造技术的领跑者之一。

其中,台湾在智能机器人和物联网领域的技术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台湾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科技发展中心,被多次评为全球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

金融科技随着全球金融业的发展和变革,金融科技也成为台湾发展的一个重要新领域。

金融科技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可以改善金融服务的交付方式,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台湾已逐渐深入金融科技领域,其中移动支付、数据分析、虚拟货币和智能投资等服务领域,正成为台湾金融机构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二八事件资料整合

二二八事件资料整合

二二八事件一、背景及原因1 日本投降,台湾光复1)台湾经历了日本50年的殖民统治,刚刚重回祖国,国民党当局和台湾人民之间彼此都不大了解,容易产生矛盾,需要一段时间进行磨合。

而恰恰是在这一段磨合期,国民党当局采取了非常错误的政策,激化了与台湾人民的矛盾。

2)日本投降不久,民众刚从日本的次等国民待遇里解放,多想做一个自主自尊的人,过一个有尊严的生活,却碰到落后而腐败的政权。

2 经济经济上的失策,造成整个台湾经济呈现一片萧条凄凉景象。

1)经济利益冲突。

在接收和处理日本资本方面,凡战前日本人所拥有的企业,国民党政府均以“国有资本”的名义接收,而这些资本几乎垄断了台湾工业、金融、贸易等各个领域。

2)专卖台湾省政府还设立贸易局和专卖局,对贸易和烟酒实行政府专营、专卖,这此都与台湾民间资本、工商企业界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

3 政治1)政治上排斥台湾本地人。

台湾的各级政府官员都是从大陆调来,极少数台湾省籍官员也是从大陆返回台湾的“半山”,台湾本地人很少有参与政治的机会,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引起台湾人民的普遍不满。

2)国民党对台湾人民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行政长官公署集全省行政、司法、立法、军事大权于一身,形式上很近似于日本统治时期的总督,给人以不愉快的联想,认为国民党统治与日本人没有两样,都是专制独裁。

3)贪污腐败。

国民党跟在大陆一样,大员们热衷于“三洋开泰,五子登科”,热衷于下山摘桃子,吏治腐败,贪污盛行,军警横行,不到一年时间,接收变为“劫收”,台湾人民对国民党政府的态度由期望变为失望。

4 大陆出于内战中,国共长期对抗1)中国大陆常期内战,国民党思维停留在战争模式、暴力状态。

而共产党善于发动群众,恐怕也影响了国民党对事件定性的判断力。

2)台湾军力空虚,紧迫而急率地处理二二八。

当时国民党正处於国共内战的局势下,蒋介石已经把台湾的军队抽调到大陆去作战,这时台湾军力空虚,又传来有共党介入的全岛叛乱,因此紧迫而急率地处理二二八,可说就难免而发生了。

2013中统与台-1_464809333

2013中统与台-1_464809333

二、外生型文化的植入



在思想文化方面:皇民化以及日本人的行 为方式及仪态形塑; 虽然这一切不能彻底改变台湾的中国文化 本底性,但在很大程度上使台湾打上了与 中国大陆有明显差异的烙印。 台湾人与中国人成为两个概念,有了“你 们”和“我们”之分。
二、外生型文化的植入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虽然结束了日本对台 湾的殖民统治,但日本留下的文化影响并 未消失,同时,另一种外生型文化又乘机 而入。 美国对台湾的扶持夹裹着现代西方文化的 侵透,以日本文化侵透有所不同的是,跟 谁美国扶持而来的不是殖民文化,而是一 种形塑价值观的政治文化。
三、内生型的政治认同分离



国共两党的内战是一场政权争夺的武装冲 突,双方具有政治价值观的根本差别; 内战的结果是台湾与大陆的分裂和分治, 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政治实体,这本身就在 中国人中形塑了两个互不认同的政治群体; 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之中,两岸都是各自在 进行国家属性的建构(Nation building), 具有完整的国家机器和符号,并且都各自 有着一定的国际认同和支持。
第一章 台湾问题的缘由



在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是 唯一没能实现国家完整统一的国家; 台湾问题是导致中国尚未实现完全统一的 核心问题; 台湾问题是由一系列内生和外生的因素所 造成,是一个多元化的复杂问题。
问题

为什么关心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是个什么问题? 台湾问题是怎么形成的?

三、内生型的政治认同分离

Hale Waihona Puke 在外生型文化植入和内生型认同分离的双 重影响,就使得在台湾问题中,民族大义 的号召张力有限,仅限于历史和民俗文化 内涵的共同记忆不足以担负现代国家统一 的认同重任。 台湾问题的内涵,在中国历史上的分裂状 况中是鲜见的,因此凭籍传统的政治理念 或手段,是难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台湾的经济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台湾经济发展阶段

台湾的经济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台湾经济发展阶段

台湾的经济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台湾经济发展阶段1949年以来,台湾经济发展大致经历四个时期:(一)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当时台湾人口剧增,物价飞涨,工农业生产几乎停顿,而税金军事性开支却占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众生活困难,经济濒临崩溃。

为此,台湾当局采取了和旨在稳定社会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政策与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币制、外汇贸易管制,优先发展电力、肥料及纺织工业等。

50年代台湾农业发展迅速,增长率年均达各4.7%。

此外,从1950年下半年起,美国开始对台湾实行金援,注人大量资金帮助台湾尽快恢复经济。

到1952年,台湾经济基本恢复到二战房地产业前的最高水平。

(二)以农养工发展时期(1952-196O年)。

当时台湾经济基本上彼时以林业为主,劳动力过剩,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均逆差严重,外汇极度短缺,民众收入因收入低而无力消费美国进口工业品。

台湾当局以稳定中求发展为核心思想,确定了以工业培养工业,以纺织发展农业的方针。

土地改革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总海产品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1957年高达71.5%,成为创汇主力。

台湾当局又通过肥料换谷、强制收购等不等价交换方式,获取利润,把它转移到工业部门。

在工业方面,重心放在资金使用量不大、技术要求不高、建厂周期短的民生工业上,以岛内生产替代进口,以适应岛内的消费水准,并节省外汇开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

形成了糖、茶、菠萝及香茅油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水泥、玻璃、木制品、造纸、化肥、纺织、食油、面粉、塑胶原料及制品、人造纤维、自行车、缝纫机和家用电器等进口去除替代工业。

(三)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时期(1960-1986中)。

由于台湾本土市场狭小,当时进口替代工业的产品市场已趋饱和,若继续发展将导致经济后劲乏力。

台湾抓住当时国际抓住分工变化的契机,利用低廉工资的国际比较权利,大力发展加工出口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并陆续修正或制定旨在促进出口的政策与措施,如开展外汇贸易的改革、实施"奖励投资条例"、鼓励民间储蓄、实行对外销厂商推行税收和融资的优惠、设立出口加工区和保税仓库等。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一、知识要点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1、自然环境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位于我国的东南海域,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台湾省由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兼跨热带和亚热带。

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每年6-10月常受到台风袭击。

台湾的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平原占1/3,山地占2/3),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

山脉分布在中部和东部,森林面积广阔,盛产樟、红桧、扁柏。

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浊水溪是最长的河流,日月潭是最大的湖。

2、人文地理:台湾居民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7%,约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台湾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风景名胜有:我国东部最高峰——玉山,阿里山中的日月潭。

台南市的赤嵌楼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当大。

台湾主要的城市:省会——台北市(最大的城市)高雄最大的港口城市台南市二、跟踪训练1.20世界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是()A.农业和农产品加工 B.出口加工工业C.高新技术产业 D.畜牧业和养殖业2.台湾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的优势条件是()A.资源、市场 B.技术、资金C.能源、劳动力 D.矿产、交通3.关于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交通不便,与祖国大陆贸易量小B.面积狭小各种资源短缺C.中部降水丰富是主要水稻种植区D.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4.台湾省因为盛产甘蔗,所以被称为()A.海上粮仓 B.东方甜岛 C.水果之乡 D.森林之海5.读台湾铁路、城市和物产分布图,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图中支撑这一结论的信息是()①纬度位置②经度位置③森林分布④农产种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根据图中信息,有人推断台湾西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

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

50多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

地理与历史一、地理与居民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

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

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中国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

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

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

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般也经过这里。

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澎湖列岛64个岛屿,其中台湾本岛面积为35873平方公里。

目前所称的台湾地区还包括台湾当局控制的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总面积为36188平方公里。

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台湾山系与台湾岛的东北----西南走向平行,竖卧于台湾岛中部偏东位置,形成本岛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

台湾岛有五大山脉、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分别是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和台东山脉,宜兰平原、嘉南平原、屏东平原和台东纵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

台湾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火山带上,地壳不稳,是一个多震的地区。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1课时教学设计(湘教版)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1课时教学设计(湘教版)

I 旦 H 塑i r J I 币 器 饕 霎 功 J / 1 J 蔷 爰 薹 l

华, 通过 引用卢梭 的名 言, 结合本节 内容 , 提升 了本节课的文化
新课程理念 , 教 学过程遵循创设 问题情境一 大问题 分解成若干
品位。( 山东省泰安市教 学 研 究室地理教研员 苏 延欣 ) ▲
使命感 、 责任感。 学情分析 : 初二学生地理空间概念 、 读图能力仍相对较差 ,
社会生 活知识信息相对狭窄 。 本节内容是分析 台湾 的位置和范 围, 对 台湾 与大陆 的关 系进行探 究和总结 , 要求学生 运用地图 说 出区域 的位置 、 范围 , 并对地理位置做 出简要评价 , 进一步培
位 。从生活现 象出发 , g l 导学生理论认知 并在 实践 中加 以完善 ,
步 骤 一 步 骤 二
图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步 骤 三
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 , 极大地激发和调动 了学习兴趣 。
对 于复杂的 中心地理论 , 通过创设 问题情境 引导 学生进行模式 化研究 , 化繁为简, 巧妙得 出结论 , 使原本抽 象、 枯燥的理论知识 变得直观 、 易于接受, 也展示 了较 高的教 育智慧。最后 的课 堂升
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提取、 加工 的能力和分析问题 的能
力, 让学生学会 捕捉 生活信息 、 学会 求知 , 对学生来说有一定 的 难度 。 同时需要创设一定 的情境对学生进行爱 国主义及国情教 育, 培养学生爱 国、 爱乡 , 关注生活时政发展变化等积极 的情感
态度 。
二、 教 学 目标
课标 解读 : 课 程标 准要求 “ 认识 台湾省 自古 以来一直是祖

祖国神圣领土——台湾第1课时(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祖国神圣领土——台湾第1课时(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B 1.读下图,关于台湾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湾海峡的两岸分别是粤、台两省
B.台湾海峡两岸的居民以汉族为主
C.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D.台湾海峡连接黄海与南海
A 2.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约占全岛总面积的( )
A.2/3
B.3/4 C.4/5
D.5/6
03 祖 国 的 宝 岛 台 湾

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 第七章 第四节
明朝万历年间官方正式在公文中使用“台湾”名称 但直到明朝“台湾”指代的都是台湾省台南地区。清朝时官方
才将全岛正式定名“台湾”, 并设隶属于福建省的“台湾府”,1885年设台湾省。

人 教 版 八年级地理
——余光中
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 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 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
03 祖 国 的 宝 岛 台 湾 台湾的气候特征
读图思考:根据67页课文以及7.43图说明台湾岛降水有什么变化规律。


台湾地区降水丰富,雨量充沛 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相对较少
03 祖 国 的 宝 岛 台 湾 台湾的气候特征
读图思考:读图,描述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全岛年平均气温整体较高
台湾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
台湾人口分布的特点是西密东疏
01 祖 国 的 宝 岛 台 湾 台湾的范围
读图认图:阅读地图根据课本内容和地图找出找出台湾省的范围、面积和人口。
台湾人口
汉族97%
原住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客家人14% 闽南人70%

关于台湾和中国大陆经济关系演变和展望

关于台湾和中国大陆经济关系演变和展望

关于台湾关系演变和展望摘要:本文主要根据我的理解角度和网上的知识资料方面分析了台湾和中国大陆经济关系的演变和展望,分析了各个例子根据前几年的分工关系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展示了台湾和中国更具竞争力的分工和未来两国关系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产业分工,经济关系,合作关系,市场扩张,未来发展趋势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对于台湾和中国的关系有深刻的理解,在历史书上我们学到了台湾和中国大陆关系的演变,不断友好的发展,首先自从《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在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1987年底,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两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形成互助互利的格局。

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双方在此基础上举行首次“汪辜会谈”。

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实现历史性会谈,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5月以来,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得到恢复并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

双方保持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势头,推动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前景。

中国人民维护台海和平、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事业日益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世界各国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不断巩固和发展.一、两岸经济日益密切的分工关系搜寻了网上的资料,资料显示随着台商赴大陆投资的迅速增加,两岸间已形成日益密切的产业分工关系。

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使海峡两岸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加强。

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台湾失去竞争力的大量传统劳力密集型产业转移至大陆,并与台湾中上游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形成垂直分工关系。

两岸产业分工尤其是信息电子产业之间的分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分工形态十分复杂,划分水平或垂直分工的意义相对降低。

由于IT产业的全球分工体系更为紧密,以及IT 产品在标准上的高度国际化,两岸在IT产业领域的分工态势正超脱移往大陆台商与台湾的分工关系,而出现了多个子生产和供应网络并存的情形:一是移往大陆台商同台湾产业在中间投入品、技术、资金、财务及人员等方面的密切关联。

台湾省1

台湾省1

玉 山 风 光
2
日月潭 位于台湾岛中部南投县境内,是岛上唯 一的天然湖泊,也是台湾风景中的绝胜。潭 中有一小岛,把湖面分成南北两部分,北半 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故此得 名——日月潭。
山地多,平原少。只有西部沿海
有较为宽广的冲积平原和盆地
问题:看图2-29读出玉山海拔约多少米?约4000米
人有情,情有缘,台湾与大陆血脉相连!
返回
活动:海峡两岸为什么要统一?
1、台湾是祖国的宝岛
2、台湾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扼东亚岛弧 链的中间环节。台湾以东洋面是我国唯一 不需经过他国海域进入大洋的通道。
3、台湾一旦独立,就会成为国际 反华势力的前沿阵地,成为我国对 外开放、变为海洋强国的天然屏障 。
从“咫尺天涯”到“千里一日还!” 2008年 12月15日,将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 海峡两 岸迎来了历史性的“大三通”时代:北京、天津、 上海、福州、深圳,台北、高雄、基隆等城市, 同时启动“大三通”,即海上直航,空中直航, 直接通邮。 两岸“大三通”,今朝“开新河”, 可喜可贺! —— —— 新华网
郑成功
赤 嵌 楼
抗清名将,福建南安人。1661年,他 率军登陆台湾,围攻荷兰总督驻地赤嵌城, 击溃他们从南洋群岛派来的援军。经过八 个多月的战斗,到1662年,荷兰总督投降。 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在台湾设置 府县,实行屯田,招来大陆居民去台湾开 垦,促进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台湾全省80﹪的人祖籍为福建省。 闽台一水之隔,习俗相似,方言相通, 血缘相亲
笔记
和东部沿海。
台 湾 高 山 族
台 湾 高 山 族
东 海 钓鱼岛
活动:

台北
基隆

两岸关系PPT课件

两岸关系PPT课件

32
一、ECFA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
1. ECFA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两岸全面直接“三通”
◆签署ECFA
33
一、ECFA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
2. 为台湾经济再次起飞创造了有利条件
34
二、ECFA给台湾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2011年1月1日 起全面实施货物贸 易与服务贸易早期 收获计划。
两岸人民同属中华 民族,都是炎黄子孙。
一、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巩固
2. 国共两党高层互动机制不断深化
一、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巩固
3. 两岸在国际社会的关系由陈水扁时期的激烈对抗 转向大幅缓和,有利于两岸增强政治互信
台湾以观察 员身份出席世界 卫生大会
一、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巩固
4. 两岸沟通管道与平台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
1. 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进程取得 重大突破
标志着两岸 在经济关系正常 化、经济合作制 度化上迈出了历 史性步伐
14
三、两岸经济关系步入制度化轨道
2. 两岸金融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2010年1月16日,MOU生 效,6月29日签订ECFA。
15
三、两岸经济关系步入制度化轨道
3. 两岸双向投资取得新进展
1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 现状与远景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
ECFA的签署是重要的里程碑 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 有利条件不断累积 积极因素持续增强,但复杂变数仍存 两岸关系将继续保持和平稳定发展局面
以“九二共识”为 基础,牢牢把握两岸关 系和平发展的主题。
2. 两岸民间交流与行业朝主体多元化、规模扩大化、

台湾省的经济与人口 (1) 2

台湾省的经济与人口 (1) 2
承转:在以上优势条件的推动下,台市呢?
能力提升一:请大家阅读图9.5,回答以下问题
1.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
2.这几个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高雄等位于台湾西部平原的沿海城市
板书:二、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工业
A(海峡) B(列岛)
C(湖泊)D(岛)
(2)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名称:
①②;
(3)①城东北方向的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
方,原因是。
(4)台湾多地震的原因是。
(5)台湾最频繁的气象灾害是。
展示课后
教学
反思
4._____是台湾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被称为台湾省的______
5. ______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______是全省第一大城市。______是台湾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最大的港口。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台湾旅游宣传片。上节我们了解了台湾的自然环境的特点,今天继续走进台湾,感受其丰富的物产和发达的经济。
1、分布:西部平原
2、城 市:台北,高雄,基隆,新竹
台湾工业发展的方向。
能力提升二:台湾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
1.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
2.多优良港口
3.积极吸国外资;
4.政策扶持
转承:台湾的居民和城市分布很有特点,我们了解一下他们的分布
学生活动:(1)找出台湾主要城市。
(2)找出台湾的主要民族,阅读63页材料分析其和大陆的关系
1.台湾经济发展的类型
2.资源及其分布
3、台湾美誉及获得美誉的原因。
4、台湾工业发展的方向。
展示课前
二次备课
问题再现:

台湾1

台湾1
日月潭 浊水溪
玉山
流程____ 短 。 浊水溪 、 最长河是________ 日月潭 最大湖泊是_______ 最高的山________ 玉山
台湾岛的气温和 降水分布有何特 点?为什么? 环状 等温线呈____ 分 布,气温:由外 向内降低,降水: 东多西少, 地形 的影 受______ 响


基隆 .




稠 密 分布不均
汉族为主
少数民族: 高 山 族




淘宝吧!——“ 宝岛”有哪些“宝”?
台湾最高峰——玉山
日月潭—中国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野柳地质公园
• 1、台湾主要有哪些农产品?
水稻 甘蔗 香蕉 菠萝 茶叶
• 2、农产品和森林各主要分布 • 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农产品分布在:西部平原, 森林分布在:中东部山地
香蕉
茶叶 铜 金 石油 煤矿 硫磺矿
矿产丰富 大陆架蕴藏 石油、天然气 水产丰富 海盐丰富
结合课本69页及7.48图,思考课本 70页活动题1、2、3 1.台湾经济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2.台湾经济发展各阶段的特点如何? 3.发展外向型经济具备哪些优势条件?
台湾经济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
A.基隆 B.台北 C.高雄 D.台中
二、读图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台湾海峡 (海峡) 澎湖列岛 B (列岛) 钓鱼岛 C 日月潭 (湖泊)D (岛 ) (2)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名称: ① 台北 ② ; 高雄 (3) ①城东北方向的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 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方火烧寮 ,原因是 。 (4)台湾多地震的原 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 (5)台湾最频繁的气 象灾害是 台风 。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8第2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精品教案 (1)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8第2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精品教案 (1)

8.2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一、单项选择题(2013·福州学业考)读我国东南沿海局部图,回答1~3题。

1.台湾岛东西两侧濒临的海域分别是( )A.大西洋、琼州海峡B.太平洋、琼州海峡C.大西洋、台湾海峡D.太平洋、台湾海峡2.台湾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盛产的热带、亚热带水果有( )①甜菜②香蕉③菠萝④苹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台湾岛的地形特点是( )A.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B.地势西高东低C.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D.山脉为东西走向4.(2013·泰安学业考)钓鱼岛位于123°33'E、25°45'N附近,距我国台湾基隆约102海里,与台湾岛都是中国的领土。

关于台湾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处是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B.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C.农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区D.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5.2012年6月,济南某单位组团去台湾旅游,到台湾旅游可欣赏到下列美景中的( )(2013·烟台学业考)下图是台湾省铁路、城市和物产分布图,据图回答6~8题。

6.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图中支撑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①纬度位置②经度位置③森林分布④农产种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根据图中信息,有人推断台湾西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

图中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A.农产、森林的分布B.城市、矿产的分布C.矿产、铁路的分布D.农产、铁路的分布8.根据台湾省的位置、地形和我国季风的风向,可以推断台湾岛降水丰富的地区应该在( )A.东部地区B.南部地区C.西部地区D.北部地区9.(2012·攀枝花学业考)台湾省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有( )①劳动力丰富②吸引外国资本③岛内市场广阔④优良港口众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与台湾省经济发展模式相吻合的图示,正确的一项是( )二、综合题11.(2013·聊城学业考)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其主体台湾岛因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宝岛”。

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的比较研究

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的比较研究

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的比较研究近年来,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的比较研究成为了热门话题,不同的观点纷纷涌现,不同的观点和数据也各不相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台湾经济与大陆经济的比较研究,希望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探讨。

一、经济总量对比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台湾和大陆经济的总量对比。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台湾的GDP为5865亿美元,而大陆的GDP则为14342亿美元,大陆的GDP约是台湾的2.4倍。

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呢?首先,它说明大陆经济总体上比台湾更发达、更庞大。

另外,它也反映了大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蓬勃发展,而台湾经济的总量稳定,增长较为缓慢。

然而,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经济总量对比并不能完全反映台湾和大陆经济之间的差异和悬殊。

二、经济结构对比除了经济总量,经济结构也是比较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事实上,台湾和大陆的经济结构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台湾,制造业是经济的主力军,贡献了约30%的GDP,而在大陆,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约为27%。

另外,在服务业、农业和建筑业等领域,两地的经济结构也存在明显差异。

这一系列数字表明,在两地的经济中,制造业仍然是重要的推动力量。

在台湾,制造业成为了主力军,而在大陆,制造业虽然仍然在经济中占据着主要位置,却并未完全支配着其他产业。

三、人均收入对比人均收入也是比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数据。

数据显示,2019年台湾的人均GDP为2.4万美元,而大陆的人均GDP为1.0万美元,台湾的人均GDP约为大陆的2.4倍。

然而,这一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两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

事实上,两地的人均收入之间的差距在近年来已经变得越来越小。

例如,在2016年,两地人均GDP之间的差距只有1.8倍,而在2000年,差距则高达3.7倍。

四、工作机会和就业率工作机会和就业率也是比较研究中的另一重要话题。

台湾的就业率较高,达到了98%,而大陆的就业率为94%。

在两地的就业市场中,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两地最大的就业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经济转型时期(l986年至今)。自8O年代以来,由于台湾内外经济环境的 变化,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工资也大幅上涨,劳动力短缺,劳动密 集型加工出口工业逐渐丧失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导致民间投资意愿低落, 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为此,台湾当局于1986中提出了实行自由化、国际化、 制度化的经济转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并以产业升级和拓展 美国以外的外贸市场作为重大调整内容,确定以通讯、信息、消费电子、半 导体、精密器械与自动化、航天、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及制药、医疗保健及 污染防治等十大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经过近10年的经济转型,台湾经济在 自由化、国际化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产业升级也初现成效,资本和技术密集 型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目前已达61.5%,其中信息产业发展尤为突出,其产值 已名列世界前茅。台湾对外出口市场的重心也逐渐从欧美转向亚洲,对美国 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8%下降到1995中的23.7%,对亚洲的出口比重则由 1998年的32.8%上升到1995年的52.6%。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 子、信息、机械、电机和运输工具产品已占总出口的50%以上。对外投资大 幅度增长,开始成为净资本输出地区,累计至1995中,对外投资约300亿美元。 在这一时期,台湾与祖国大陆及香港的经济联系也日趋密切。
• 三)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时期(1960-1986中)。由于台湾市场狭小,当时 进口替代工业的产品市场已趋饱和,若继续发展将导致经济后劲乏力。 台湾抓住当时国际分工变化的机遇,利用低廉工资的国际比较利益, 大力发展加工出口工业带动经济发展,并陆续修正或制定旨在促进出 口的政策与措施,如进行外汇贸易的改革、实施“奖励投资条例”、 鼓励民间储蓄、对外销厂商实行税收和融资的优惠、设立出口加工区 和保税仓库等。这个时期外资对台湾工业化和出口扩张起了重要作用, 民间企业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产业,成为经济成长的主力。台湾企业 从日本进口生产资料,向美国出口工业品,形成了生产上依赖日本、 市场上依赖美国的三角贸易关系。台湾工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从 1963-1973年,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8.3%,其中制造业的年均增长 率达20.1%,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6O年的26.9%提 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贸易额中工业制品的比重由l960年的32.3% 增至l973年的84.6%。至此,台湾工业建立起了一个以出口加工区为 依托,以轻纺、家电等加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支柱,由此带动了经济 的发雄的铁人兵团>!~
特别鸣谢猫吧
初二四班 胡奇(总制作) 朱广平(总制作) ……
• 台湾经济对大陆依赖度高已是一个不 争的事实,这意味着任何对台商投资 大陆的限制和阻拦都将会毫无疑问地、 直接而有力地影响到台湾自身的经济 增长。考虑到过去两岸关系的现实, 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心情完全可以用 “风吹草动”四个字来形容。
• 一)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当时台湾人口剧增, 物价飞涨,工农业生产几乎停顿,而军事性开支却占财政 支出的一半以上,民众生活困难,经济濒临崩溃。为此, 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旨在稳定社会和恢复经济的政策与 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币制、外汇贸易管制,优先发展电 力、肥料及纺织工业等。50年代台湾农业发展迅速,增长 率年均达各4.7%。此外,从1950年下半年起,美国开始 对台湾实行经济援助,注人大量资金帮助台湾恢复经济。 到1952年,台湾经济基本恢复到二战前的最高水平。
• (二)以农养工发展时期(1952-196O年)。当时台湾经济基本上以农业 为主,劳动力过剩,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均逆差严重,外汇极度短缺, 民众因收入低而无力消费进口工业品。台湾当局以稳定中求发展为指 导思想,确定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方针。土地改革 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总出口中的比重 非常高,1957年高达 71.5%,成为创汇主力。台湾当局又通过肥料 换谷、强制收购等不等价交换方式,获取利润,把它转移到工业部门。 在工业方面,重心放在资金需求量不大、技术要求不高、建厂周期短 的民生工业上,以岛内生产替代进口,以适应岛内的消费水准,并节 省外汇开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形成了糖、茶、 菠萝及香茅油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水泥、玻璃、木制品、造纸、 化肥、纺织、食油、面粉、塑胶原料及制品、人造纤维、自行车、缝 纫机和家用电器等进口替代工业。
• (一)从祖国大陆带去的财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 略的作用。国民党统治集团败退台湾时,从上海 运送黄金 80万两以及大量银元、美钞到台湾,由 孔、宋家族将20亿美金转移至美国花旗、大众等 银行,并带去了大批各类财经人才。这些资金和 人才对台湾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 国民党统治集团还将大量的机器设备运到台湾。
(二)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对台湾经济发展产生了 重要影响。近十多年来,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已具 一定规模,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国大陆已 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腹地。台湾每年从两岸贸易中 获得巨额顺差,保证了其贸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 了其在本岛的投资能力。大批台湾劳动密集型企业 投资大陆,缓解了其在本岛发展的困难,并且有利 于台湾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特别是有利于高新技术 产业的成长。祖国大陆在台湾出口份额中的比重上 升,减轻了台湾外贸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对台 湾经济的稳定也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