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学生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地球圈层
地理地球知识常识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一)大气圈从地表(包括地下相当深度的岩石裂隙中的气体)到16000km高空都存在气体或基本粒子,总质量达51015t,占地球总质量的0.00009%。
主要成分氮占78%;氧占21%;其他是二氧化碳、水汽、惰性气体、尘埃等,占1%。
地球的表面为什么形成大气圈,这是与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分不开的。
地球在其形成和演化的过程中,总是要分异出一些较轻的物质,轻的物质上升,积少成多形成大气圈。
我国古代也有这样的话:"混沌初开,乾坤始奠,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下沉为地。
'其实这就是讲的物质分异作用。
上升的气体为什么不会从地球的表面跑到宇宙空间中,其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引力把大气物质给拉住了,形成一个同心状的大气圈。
物体脱离地球的临界速度是11.2km/s,尽管气体物质很轻,其运动速度也很快,如氧分子的运动速度是0.5km/s,氢分子的运动速度是2km/s,但这种速度并不能使气体物质脱离地球的引力场。
只有一部分氢和氦,在宇宙射线作用下可以被激发,产生很高的速度而跑掉一些。
所以,大气圈中氧和其它气体的成分就相对增加了。
在太阳系中的其他星球,如月球、水星、火星等,则不同于地球的情况。
月球的表面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物质脱离月球的速度为2.38km/s。
所以月球上分异出的气体物质,很容易脱离月球,使月球不可能形成大气圈。
水星离我们地球最近,其表面重力是地球的1/3,脱离速度是4.2km/s,气体比较容易跑掉,所以水星上也没有形成大气圈。
火星表面的引力与水星的引力差不多,但火星的表面温度较低,气体分子运动的速度相对比较慢,所以火星的四周还可以保存一部分大气物质,但比起地球来,气体是非常稀薄的。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引力与质量都比地球大得多,因此在这些星球上都存在有大气圈。
但它们的成分却与地球上的大不相同。
由于这些行星的引力大,连氢、氦这些轻气体分子都能被吸引住,所以这些星球上的气体不适合各种生物的生存与发展。
地表四大圈层
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2007-12-20 15:14:51| 分类:资料库|字号大中小订阅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地球表层系统,构成了地球表层环境。
圈层之间相互作用,都是通过能量、物质与信息的交换完成的。
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体现在地球表层环境的结构与特征上。
地域分异规律是对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结构与特征的归纳与刻画,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地球表层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能量是维持地球表层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也是联系四大圈层的桥梁和纽带。
1. 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流动与能量平衡(1)输入地球表层系统能量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太阳辐射能、地热能和地球自转能。
(2)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量的传输与转化过程。
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量不断进行着吸收、释放、传输、转化的过程。
这些过程交叉、交替进行,跨越了圈层的限制,是圈层之间,圈层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纽带。
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量的传输往往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和物质的流动。
或者说,物质的流动必须由能量驱动。
如果没有能量的输入与流动,就没有物质的流动与循环,也就不可能有生物,地球将变为一个死寂的星球。
圈层之间进行着多种不同能量的传输,简要归纳如下:第一,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进行着热能、动能、化学能和势能的传输与交换。
由于大气与水体之间温度的差异,大气圈与水圈之间热能交换一直在不停地进行着。
由于大气与水面之间的摩擦作用,大气运动往往影响和带动水体的运动。
大气与水体之间也在不停地进行物质交换和化学能的交换。
当气压不同或变化时,会引起水体的分布与位势。
如气压偏低,海平面就会上升;气压偏高,海平面就会降低。
如台风经过海面时,由于台风中心气压很低,往往会导致海平面高出周围几厘米至几米。
当水体分布发生变化时,同样也会引起气压的变化。
第二,大气圈与岩石圈之间在进行着热能、化学能、动能的交换。
地面与大气之间通过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进行热能交换。
云南大学生村官考试综合知识:基础科学常识(一)
云南大学生村官一、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行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叫太阳系。
在太阳系中,太阳是中心天体,其他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
它的主要成员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二、银河系银河系是一个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成的庞大天体系统。
银河系是我们地球和太阳所在的恒星系统,是一个拥有一、二千亿颗恒星,除仙女星系外最大的巨星系。
三、地球地球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和运动中。
在一系列演化阶段,保持着一种动力学平衡。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
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还有磁层,形成了围绕固态地球的外套。
地球及其天然卫星——月球,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即地月系统。
四、光年光年是天文学中常用的距离单位,光在真空中一年所走的距离叫光年。
一光年等于94650亿公里,或63240天文单位,或0.307秒差距。
五、热力学三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衡与转化定律,其内容为:在任何孤立的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无论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部分物质传递给另一部分物质,系统的总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热能的传递具有不可逆性,即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情况下,热能只会从热体传向冷体,而不可能从冷体传到热体。
热力学第三定律是系统的熵在绝对零度时为零,即不存在任何的无序。
六、电磁理论电磁理论认为:变化着的电场伴随变化着的磁场,变化着的磁场也伴随变化着的电场。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基础的电学和磁学的经验定律包括:静电学的库仑定律,涉及磁性的定律,关于电流的磁性的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麦克斯韦把这四个定律予以综合,导出麦克斯韦方程,该方程预言:变化着的电磁场以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
七、燃烧理论燃烧一般是由热、光或火花等外因引发的复杂化学过程。
1772年,法国的拉瓦锡提出增重是反应物与空气化合的结果,初步揭示了燃烧的实质。
2014宁夏大学生村官考试:地球圈层
2014宁夏大学生村官考试:地球圈层2014-07-15 09:57:41 来源:宁夏中公教育2014大学生村官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会考地理方面的知识,这让广大考生大为苦恼,接下来大学生村官网为参加大学生村官考试的考生们总结了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2014年大学生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地球圈层》,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大学生村官网祝广大考生能在2014村官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地球圈层的概念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
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
这样,整个地球总共包括八个圈层,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固体地球。
对于地球外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
而地球内圈,目前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学、重力学和高精度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的反演等进行研究。
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
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一)地壳地壳厚度各处不一,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5公里,高大山系地区的地壳较厚,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地壳厚达65公里,亚洲青藏高原某些地方超过70公里,而北京地壳厚度与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相当,约36公里。
大洋地壳很薄,例如大西洋南部地壳厚度为12公里,北冰洋为10公里,有些地方的大洋地壳的厚度只有5公里左右。
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公里。
一般认为,地壳上层由较轻的硅铝物质组成,叫硅铝层。
大洋底部一般缺少硅铝层;下层由较重的硅镁物质组成,称为硅镁层。
大洋地壳主要由硅镁层组成。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_《地球的圈层结构》名词解释
《地球的圈层结构》名词解释
水圈:水圈的主体是地球上的海洋,其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71%。
陆地上的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沼泽水等都是水圈的组成部分。
可见,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
从参与地理环境物质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说,水也是地表最重要的物质。
大气圈:大气圈指环绕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其下部边界为地球海陆表面,上部边界约在高空2000~3000千米处。
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小,故大气的上界也是相对的。
地核: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为地核,它主要由铁和镍组成的。
地核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
莫霍面:1909年,奥地利地质学家莫霍洛维奇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发生突变,首先发现地下的这个界面。
为了纪念他,人们将这个界面命名为莫霍洛维奇面,简称“莫霍面”。
古登堡面:1914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古登堡发现地下2900千米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明显变化,后证实这里是地核与地幔的分界层。
人们将这个界面称为“古登堡面”。
地壳:地壳是指地表至莫霍面之间的部分。
1/ 1。
14地球的圈层结构-湘教精品PPT课件
特 传播介质 固态、液态、气态 只能在固态中
点
速度
共同点
较快 较慢
随所通过物质性 质的不同而变化
想一想: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 人们有什么感觉?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
——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地壳
地幔 地核
不连续面
地下深度
莫霍界面 33千米处(大陆 部分 )
古登堡界面
地幔 地核
洋壳(6km)
平均17km
陆壳(33km)
33km
2900km
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平均厚度为17千米;
地幔
地幔 地核
33km
软流层
1000km
上地幔 下地幔
地幔: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厚度约为2900千米;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地壳
地核
外核
地
核
内核
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以下直至地心,厚度约3400千米。
岩石圈岩石圈
20多千 米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 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 就是正确的。
分为:内核和外核。
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由坚 硬的岩石组成的圈层部 分。
自己动手——画一张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
岩石圈
大气 圈 生物 圈
硅地陆铝壳地层
201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地理第3讲_地球圈层及岩石圈
第3讲地球圈层与岩石圈【教学与考核要求】:1.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及特点。
2.了解矿物及其基本形式,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
3.能理解地壳的物质循环和岩石转化。
4.能简单运用地质作用的分类5.能综合利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知识【知识梳理】:一.地球的外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上,包括______、水圈、______二.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其特点根据传播速度,地球内部分为三个主要圈层:A:在D面以上,平均约17千米厚,海拔越高则越厚,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海洋地壳平均约6千米厚。
上层为硅铝层,在大洋地壳缺失;下层为硅镁层,是连续。
B :在E面与D面之间,主要含铁、镁,一般认为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以上的地幔及组成岩石圈,平均厚度100~110千米。
地核:主要成分为铁、镍,外核为态或状态,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般认为,内核为态三.矿物及其基本存在形式矿物: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如(自然界最多的矿物)石英,在非金属矿中,能源类矿物和宝石类矿物最为重要。
有三种基本存在形式:大多为固态,为气态矿,、为液态矿。
四.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代表性岩石岩浆岩:_______冷凝而成,可分为________岩,如花岗岩;______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
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而形成。
如砾岩、白岩、石灰岩、砂岩。
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具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变质岩: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________、_________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
如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_________岩、砂岩→石英岩、页岩→_______岩五.地壳的物质循环和岩石转化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及示意图绘出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及示意图,并标出转化的内外力作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点总结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有关地震波的基本知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及两个主要的不连续面)。
2.掌握地壳、地核、地幔的基本特征(界线、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等)。
3.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读地球内部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2.运用比较法学习各内部和外部圈层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教学,培养学生“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而现象总是表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
教学难点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
2.地球的内部圈层。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前边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谈天”是为了“说地”,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一个由不同物质、不同状态组成的同心圈层结构,每个圈层的成分、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
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师:我们先来看看地球的内部圈层。
(板书)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师:地球内部究竟是什么样子?钻探是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直接手段,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看。
我国地处江苏省东海县茆北村的亚洲第一井也就深5000多米,目前挖出来最深的井为12000 m,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矿山的采挖就更浅了,目前最深的矿井可达3000 m。
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外太空遨游,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谓上天有路。
然而对于我们脚下6371 km半径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
地球表层四大圈层
1.地球表层四大圈层地球表层指与人类直接有关的一部分地球环境,其范畴大致上始大气对流层顶,下至岩石圈上部,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在内的特殊圈层。
地球表层的各圈层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是相互关联、互相渗透的。
岩石圈承载着河流、湖泊,人类和一切生命系统也活跃在这里。
在各圈层之间有非常广泛的物质和能量的传输和交换。
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非常明显的例证。
大气和水圈海洋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到全世界的天气变化。
同时,它们承受变化而不产生灾难的能力是有限的。
岩石圈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底界为莫霍洛维契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
整个地壳均匀厚度约17 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均匀为33 千米。
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 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
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2000~公里高空仍有淡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
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以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对流层范围内。
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明显,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由于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平稳,适合飞机飞行。
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由于平流层的臭氧层吸收了大量的紫外线。
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很小,含有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波,对人类的无线电通讯活动有重要作用。
地球大气圈是一个保护层,使人类免受有害射线的照射,同时提供了人类生存所必须的氧气。
人类天天都在呼吸新鲜空气,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空气与阳光、水分一样是不可缺少的。
没有大气圈,人类乃至生物界将不能生存。
高一必修1地理期中必备知识点: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一必修1地理期中必备知识点:地球的圈层结
构
地理是文理兼并的一门大科学~小编准备了高一必修1地理期中必备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l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的冲击会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即地震波。
特性:
纵波:速度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能量大,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l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而某些地区一定深度处,地震波有明显的突变,这种波速发生突变处的层面叫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l地壳: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
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33KM
l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
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
l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物质由岩石组成。
包含地壳。
l地核:外核部分呈液态(因为横波不能通过),内核为固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l大气圈:气体和悬浮物
l水圈: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循环运动
l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必修1地理期中必备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地理复习——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课件
度
高 考 地 理 复 习—— 地球的 圈层结 构课件
少
多 水汽 尘埃
高 考 地 理 复 习—— 地球的 圈层结 构课件
读图,回答(1)~(2)题。 (1)从大气垂直分层看, 图示大气层是 ( ) A.低纬度的对流层
B.中纬度的平流层 C.高纬度的对流层 D.低纬度的平流层 (2)该层大气 ( )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 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 C.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D.受强烈的太阳辐射呈电离状态
高 考 地 理 复 习—— 地球的 圈层结 构课件
高 考 地 理 复 习—— 地球的 圈层结 构课件
3.逆温: ⑴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
②大气对流运动减弱,大气 比较稳定;
①大气对流运 动增强。
高 考 地 理 复 习—— 地球的 圈层结 构课件
⑵逆温现象: A.表现:①海拔上升,气温升高;
②海拔上升100米,温降低小于0.6℃
2、内部圈层:
地震波传⑴哪播些地速圈球度层内的部?变多其化外分向界内划分为。 ⑵划分的地依壳据是什么? ⑶说出CDEF的名称
PS
横波 纵波 (S) (P)
地幔
、
两
外核
波 明
地核
显
P 波突然减速;S 波内核
古登堡 莫霍
加 速
界面 界面
完全消失
2900㎞
⑴地壳: 厚度不均 据图说明地壳的特征
陆壳:33㎞ 洋壳:7㎞ 平均:17㎞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2.图中的X处为( B )
A.莫霍面
地质学基础(03 地球的圈层结构)
3.1 地球的外部圈层
3.1.2 水圈
3、水的循环
自然界的水在重力和太阳辐射热的作用下
不断地进行循环。
大循环 小 循 环 大循环
小 循 环
3.1 地球的外部圈层
3.1.3 生物圈
生物圈,地球表层由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地带所构成的连续 圈层。
范围:下至地下3公理,上至10公里高空;九成
以上的生物生活在地表上下200m的范围。
1909年,克罗 地亚地震学家 莫霍洛维契奇 1914年,美籍 德裔学者古登 堡
物理性质、地壳、地幔、地核
3.2 地球的内部圈层
3.2.1 内部物理性质
根据地震波速探测结果、岩石高温高压变形实验、陨石和宇 宙化学研究,可以推测地球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
密度、压力、重力、温度、磁性、弹塑性
3.2 地球的内部圈层
标准盐度35‰,高者为咸化海(红海、地中海),低者为淡 化海(波罗的海、渤海)。 海水是运动,主要表现为波浪、洋流、潮汐和浊流。
3.1 地球的外部圈层
3.1.2 水圈
2、水的类型 如按存在形式、含盐量和所处的环境: 陆地水
地面流水,是沿陆地表面流动的水体,包括片流、洪流和河流; 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以下岩石和松散堆积物空隙中的水体,地上较大的集水洼地,水源主要来自地面流水、大气
3.2 地球的内部圈层
3.2.1 内部物理性质
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壳厚度
3.2 地球的内部圈层
3.2.1 内部物理性质
重力补偿
3.2 地球的内部圈层
3.2.1 内部物理性质
磁性:围绕地球存在着一个具有南北两极的偶极的磁力场。 地磁三要素,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 地磁场的组成:基本磁场(主体稳定,95%以上)、变化磁 场(太阳辐射、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黑子活动所引起的周 期性的干扰磁场)和磁异常(地球浅部具有磁性的矿物或岩 石影响而产生的局部磁场变化); 剩余磁性:岩石中含有磁性矿物,在地球磁场的影响下,岩 石形成时就受到磁化,从而保存了它们形成时间和地点的地 球磁场方向的古地磁记录;地磁极倒转
地理地球知识常识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内部圈层该内部圈层指从地面往下直到地球中心的各个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虽然人们渴望"向地球的心脏进军',彻底搞清楚地球内部状况,但目前世界上深井记录为12300m(俄罗斯科拉半岛一口深钻,截至1986年),只占地球半径的1/530,所以还不能用直接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地球内部构造。
通常采用地球物理方法,更主要是利用地震波的传播变化来研究地球内部构造情况。
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
纵波可以通过固体和流体,速度较快;横波只能通过固体,速度较慢。
同时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介质的刚性和密度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地震波实际上对地球起到"透视'的作用。
当然,也可以借助宇宙地质(特别是陨石的成分)来判断地球内部的成分。
如果地球从表及里,是由均一物质组成,则纵横波速度在任何深度和任何方向都应该相同。
但根据地球内部震波传播曲线分析,可以看出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而发生变化,并且有些地方还发生突然变化,可见地球内部物质不是均一的,而且还存在许多界面。
地震波在地下若干深度处,传播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面,称为不连续面。
其中有两个变化最显著的不连续面,叫一级不连续面(表1-4)。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数据,可以制成地球内部震波传播速度曲线图(图1-9)。
从表或图中可以看出两个一级不连续面:一个在地下(自海平面起算)平均33km处(指大陆部分)。
在此不连续面以上,纵波速度为7.6km/s,以下则急增向8.0km/s;而横波则由4.2km/s 增到4.4km/s。
这个一级不连续面称莫霍洛维奇(①)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
表1-4地球内部圈层和物理数据圈层不连续面深度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压力(km)(km/s)(km/s)(g、cm3)(1011P名称代号A05.63.42.606.03.62.7地壳A康拉德面0.00106.63.82.9A7.64.23.0莫霍面338.04.43.320.01B0.0198.24.63.34上B地地1007.84.23.40.031幔古登堡低速层1507.74.03.50.050B2508.24.553.60.069拜尔勒面4009.04.983.850.14CCC65010.25.654.10.218雷波蒂面幔100011.436.354.60.40D下200012.86.925.10.88地DD275213.637.315.61.34幔13.327.115.7古登堡面外29008.1-9.71.50E 核35008.9-10.41.95地过12.03.01渡F490010.42.0712.53.24层11.21.2412.73.33核内G52009.63.612.93.54核637111.33.713.03.65另一个在2900km深处。
高一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试题答案及解析1.岩石圈是指A.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B.地壳和上地幔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地壳【答案】C【解析】岩石圈是指由各类岩石组成的圈层,其范围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故选C。
【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2.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1)图中A代表_______层,B代表_______层。
(2)A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其主要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对流运动显著和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3)B层有利于高空飞行,其原因是________ 。
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4)C层中的_____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太阳耀斑爆发时,耀斑发射的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从而导致通信。
(5)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_____(填字母)层;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的臭氧层是在 (填字母)层。
【答案】(1)对流层平流层(2)递减(3)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水汽、固体杂质极少,天气晴朗上升(4)电离电磁波中断(5)A B【解析】(1)从A、B、C所处的高度分析,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
(2)分析A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分析,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3)B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大气较稳定,以水平运动为主,又因距地面远,水汽、固体杂质极少,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
(4)C层中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当太阳耀斑爆发时,能释放大量能量,发射的电磁波,干扰电离层,导致通信中断。
(5)A层大气上冷下热,易发生对流运动,又因含有水汽和固体杂质,所以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
【考点】大气的垂直分层3.不符合右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A.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地质构造、褶皱、向斜D.洋流、寒流、西风漂流【答案】B【解析】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太阳系包括地月系;向斜是褶皱的一个褶曲,褶皱属于地质构造;西风漂流属于寒流,寒流属于洋流;而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但上地幔顶部,不包括地壳。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地球的圈层结构期中知识点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地球的圈层构造期中知识点想必大家关于期中考试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吧,地理地球的圈层构造期中知识点已经新鲜出炉,希望能够为大家本次备考助力,预祝大家获得优秀的成绩。
考点 1、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遇到激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周围流传。
这类弹性波叫地震波。
地震波有纵波 (P)和横波 (S)之分。
纵波和横波的流传速度跟着所经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
纵波能够经过固体、液体、气体,而横波只好经过固体。
纵波的流传速度较快,横波的流传速度较慢。
2.不连续面:地球内部的地震波在必定深度发生忽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
它们是区分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
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面,此中莫霍界面位于大陆部分地下 33 千米处 ;古登堡界面位于地下2900 千米处。
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流传速度都有显然增添;而在古登堡界面下,纵波的流传速度忽然降落,而横波完整消逝。
3.圈层区分: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 特点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均匀 171000290050006370①由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②大陆地壳厚、大海地壳薄地幔上地幔①固态②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起源地)下地幔①可能为固态②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地核外核靠近液态、横波不可以经过内核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考点 2、地球的外面圈层各外面圈层的概略比较地球的外面圈层包含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互相联系、互相限制,形成人类赖以生计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典型例题: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批细小水滴或冰晶构成的悬浮体。
2009 年入冬以来,北京遭受多次大雾天气,有些地域的能见度甚至只有 50 米左右。
气象台也多次公布全省大雾黄色预警。
据此达成4~5 题。
4.暮秋、初冬节气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此中的道理是()A. 日夜温差减小 ,水汽易凝固 ,但风力轻微 ,水汽不易扩散B.日夜温差减小 ,水汽不易凝固 ,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日夜温差较大 ,水汽不易凝固 ,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日夜温差较大 ,水汽易凝固 ,干燥空气又供给了足够的扬尘颗粒5.白日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由之一是()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B.大雾对太阳辐射拥有反射作用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D.大雾加强盛气逆辐射分析:暮秋、初冬节气,天气一般晴好而日夜温差大,夜晚温度降低快,致使水汽易于凝固,形成大雾天气;白日大雾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很强,使光芒很轻微,进而能见度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球圈层的概念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
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
这样,整个地球总共包括八个圈层,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固体地球。
对于地球外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
而地球内圈,目前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学、重力学和高精度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的反演等进行研究。
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
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一)地壳
地壳厚度各处不一,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5公里,高大山系地区的地壳较厚,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地壳厚达65公里,亚洲青藏高原某些地方超过70公里,而北京地壳厚度与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相当,约36公里。
大洋地壳很薄,例如大西洋南部地壳厚度为12公里,北冰洋为10公里,有些地方的大洋地壳的厚度只有5公里左右。
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公里。
一般认为,地壳上层由较轻的硅铝物质组成,叫硅铝层。
大洋底部一般缺少硅铝层;下层由较重的硅镁物质组成,称为硅镁层。
大洋地壳主要由硅镁层组成。
地壳中有90多种天然化学元素,其中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八大元素含量占地壳总重量的97%,其余元素只占3%。
而地壳中的氧约占49%;硅约占26%。
(二)地幔
介于地壳与地核之间,又称中间层。
自地壳以下至2900公里深处。
地幔一般分上下两层:从地壳最下层到100—120公里深处,除硅铝物质外,铁镁成分增加,类似橄榄岩,称
更多信息关注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