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贝尔廷人类学视野下的图像理论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讲义)2020高考语文高频考点14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精选例题附解析

(高考语文复习讲义)2020高考语文高频考点14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精选例题附解析

考点14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2014·新课标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

远观与反观——国内外视觉文化研究之比较与反思

远观与反观——国内外视觉文化研究之比较与反思

远观与反观——国内外视觉文化研究之比较与反思宋晓琛【摘要】视觉文化研究作为国内外学界备受关注的重要思潮,自诞生以来即推动了艺术史、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然而由于产生根源、研究范式、关注内容及研究者学科背景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国内外视觉文化研究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格局与面貌.本文从文化根源、学科背景、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在比较视野中为国内视觉文化研究提供思考与启示.【期刊名称】《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视觉文化;比较;反思【作者】宋晓琛【作者单位】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04视觉文化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以来无疑是当今最富有活力的学术思潮之一。

在西方,其诞生最初源自艺术史研究中的图像学和文化分析转向,并与艺术界的反形式主义、学界普遍的反语言学、反现代主义和文化研究合流,成为对以“图像时代”为表征的大众文化和消费社会富有成效的解释策略和方法。

由于其研究对象首次从以绘画、雕塑、建筑等为代表的高雅艺术转向包括绘画、艺术设计、雕塑、建筑、新媒体、影视、影像等所有富有视觉意味的文化载体,其研究指向和方法自然也溢出传统艺术史学的范畴,吸引了社会学、文化学、美学、政治学等众多学科的关注和参与,成为极富包容性的跨学科研究。

而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视觉文化研究在最初的边界模糊之后亦形成了独特的学术研究范式和价值指向,在20世纪末终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国内的视觉文化研究最初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作为与其他西方理论一起引入中国的学术思潮,视觉文化研究在当时并没有同步的研究背景和社会文化土壤,因此也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而仅是作为教育中的多媒体手段得到关注和提倡,并无更多的学理发展。

直至20世纪9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的征象开始在国内出现,学界对“图像时代”、“读图时代”的关注与日俱增,视觉文化研究也开始成为备受关注的方法和策略。

图像、身体与死亡:汉斯·贝尔廷“图像的具身化”

图像、身体与死亡:汉斯·贝尔廷“图像的具身化”

图像、身体与死亡:汉斯贝尔廷“图像的具身化”刘铮【摘要】汉斯·贝尔延提出“图像—媒介一身体”三位一体的图像人类学理论,以身体为核心,旨在强调身体之于图像的重要性.一方面,对图像的制作、感知和理解皆是通过身体来完成的;另一方面,身体也承载着记忆、想象、梦等心灵图像.与此同时,制作图像的原始动机在于对死亡的克服,这就使得图像与影子一样不但是对死者身体的真实复刻,而且也把图像赋予灵魂,是死者身体活生生的再现,表现为死者图像的“具身化”.我们可以借助胡塞尔的图像意识的现象学来更好地理解图像的“具身化”问题.【期刊名称】《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29)005【总页数】6页(P101-106)【关键词】汉斯·贝尔廷;图像;身体;死亡;具身化【作者】刘铮【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0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是当代德国著名的艺术史家,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设计学院退休教授。

他以其“艺术史终结论”在艺术史学界享有较高学术声誉,但他的研究不止于艺术史,而是扩展到通过艺术史来研究图像理论。

贝尔廷的图像理论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他吸收现象学、符号学和媒介理论等资源为我所用。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图像人类学(Bild-Anthropologie/Image Anthropology)这一研究进路,可以把这一进路概括为“图像-媒介-身体”(image-medium-body)的三位一体结构[1]3。

说贝尔廷的图像理论是人类学的,即是说贝尔廷希图通过以人出发的视角来看待图像。

这里的“人类学”不同于作为一个学科的人类学,而是指对人的哲学研究,因而具有丰富的哲学意义。

“‘人类学’作为一个词汇在欧洲普遍存在,它有希腊和拉丁文两个起源,而图像人类学所引用的是希腊文中的含义。

它的研究领域是作为个体的人。

”[2]在贝尔廷看来,图像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分别是图像本身、图像的媒介和身体与图像的关系。

五感的觉醒

五感的觉醒

五感的觉醒作者:姜倩雯来源:《中国会展》2017年第19期五感作为认识事物的基础,在展示空间的参观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现代科技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足不出户便能了解到很多展览信息,依赖于虚拟世界的人数比例也逐渐增多。

革新的社会面貌也许会改头换面,但是展览空间的气场却是无法模拟的,关于五感的设计在当下仍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最近几年流行的VR技术占领了一部分的主流市场,其中,手机软件连接VR眼镜体验美术馆或博物馆空间又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不可否认的是,VR技术带来的现场效果的确如同身临其境,对于一个展示空间整体的欣赏是非常便捷与直观的,它节省了大部分受众参观的时间,对于想要一览全局的受众来说不得不说可以作为前期了解项目之佳选。

然而,VR技术仍存在很明显的缺点和局限性一一例如想认真观察的作品内容也许并未微距收录,或原片质量不佳产生曝光现象等等。

这个时候如何把控好展会现场的气氛(或者说气场),对于会展的成功举办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环境中的气场和人与环境的互动是息息相关的。

日本中生代国际级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曾说过“一个人就是一套努力认知世界的感觉系统。

”他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曾说过设计要注重触感。

因为在产品设计中,质感是确保一件作品受欢迎与否的重要条件。

哪怕是在平面设计中,独一无二的材质或结构所带来的触感也会给平面作品加分。

然而在展示设计中,五感均同等重要,因为受众所处的是一个宏观的空间之中,一点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所有感官的躁动。

气场的营造法则一:视觉交互视觉作为五感之首,在生活体验中占据了大部分,作为人们接触世界的首要元素,不断地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人与人交往如此,通过一个眼神就可以知道对方的心理活动。

在观展的同时,视觉也作为首项接受信息的本能在发挥着很好的作用。

展示设计的目的在于将展示内容(或称为展品)通过媒介的传播呈现给受众。

那么,受众与展示内容的互动主要为受众对展示内容的理解。

从展示设计这门学科开始延续至今的一般展示方式为展柜、展架摆设展品,即以物作展,所有的展品物化并直接摆置于受众面前。

图形-背景理论和识解..

图形-背景理论和识解..

Figure-Ground theory in Linguistics 时间事件
虽然图形背景论最初是用来研究人类对二维和三维意象的感知, 但它也可以用来解释一维时间轴上的事件。 一个基本的认知原则是: A较大的,在时间上可包容的事件作为背景(通常出现在从句中) B较小的,在时间上被包容的事件作为图形(通常出现在主句中)
Sequence principle The girl watched TV after she finished her homework. Cause-result principle I loved him because he was handsome.
Inclusion principle
* Principle of psychophysical isomorphism
心理物理学同型性原则 A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conscious experience and cerebral activity.
Psycho-physical field & Isomorphism
Gestalt Laws of Organization
*类似原则
类似的部分倾向于被一 起知觉为一组。
Gestalt Laws of Organization
*接近原则
在时间或空间上紧密在一 起的部分似乎是相属的, 倾向于被知觉在一起。
Gestalt Laws or orientation is conceived as a variable the particular value of which is the salient issue.
The ground is a reference object with respect to which the figure’s

从艺术难以明辨的定义到艺术的终结

从艺术难以明辨的定义到艺术的终结

从艺术难以明辨的定义到艺术的终结摘要:布里洛的盒子打开了艺术争论的大门,人们开始研究“艺术品”与“寻常物”的边界,以及现成品何以突然变得艺术起来。

丹托从艺术的定义出发,探究寻常物转变艺术品的条件,到艺术叙事方向的迷失、哲学对艺术的剥夺,继而产生了艺术史终结的观念。

艺术的终结一方面表现出艺术完成了自身哲学化的过程,一方面则表现为宏大叙事的终结,同时与艺术有关的各个领域都要面对它的终结,也要面对终结后的艺术。

丹托的艺术见解成为了二十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美学理论之一,至今仍持续不断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艺术终结论;艺术品;寻常物;边界;现代艺术引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丹托从事表现主义的木刻工作,同时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教授,这时的丹托已然成为兼具理论与实践的成熟艺术家。

他在1964年发表的《艺术世界》一文陆续引发了学界的关注,乔治·迪基受此启发,在艺术的界定上提出了著名的“艺术惯例论”,试图使用艺术界的一系列概念来解释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品的可能,但这种论调却不被丹托本人所看好。

另一方面,作为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维特根斯坦认为,一个概念不必是清晰的,界限不清晰不妨碍概念的正常使用。

一个用以描述事物的概念不必包含共性,而只需包含相似性,而这并不影响描述事物是什么。

这样便可以进一步地引申出,传统意义的定义对于概念不是不需的,没有定义的概念仍可以正常使用。

在艺术领域,维特根斯坦主义者认为,“我们既不能定义艺术,也不需要定义艺术,因为我们所面对的这个概念,不可能为艺术作品提供标准[1]。

”同时,关于艺术的定义问题,波普艺术家沃霍尔有一个著名的问题,两个无差别的物品,如何分辨出其中是一件艺术品。

继而还有一些声音则提出,现成品和艺术品的界限究竟在哪里?杜尚轻易地将生活中的寻常物品如梳子、车轮、小便池等出人意料地变成了艺术品,不禁让人怀疑在什么样的审美观下寻常物成为了艺术品。

这些都促使丹托重新站出来,阐释其最本真的艺术见解,对艺术理论继续开展深入思考,于是便逐渐放弃了他制作手工艺术品的行当,彻底进入了研究艺术理论的哲学家行列。

图像学参考书目

图像学参考书目

E·凯默林编,《作为图像系统的造型艺术I:图像志和图像学》,科隆,1979年版。

欧文·帕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艺术中的人文主题》,纽约,1939年版。

欧文·帕诺夫斯基,《图像志和图像学:文艺复兴艺术研究导论》,载《视觉艺术的意义》,纽约,花园城,1955年版G·赫默伦,《视觉艺术中的表征和意义:图像志和图像学的神话学研究》,载《隆德哲学研究》第1 期,瑞典,隆德,1969年。

U·艾柯,《符号学理论》,伦敦,1977年。

O·巴茨曼,《艺术史阐释学导论:图画的阐释》,达姆斯塔特,1984年。

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视觉艺术的含义》[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Penguin, 1970 年,p205《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李本正、林夕、范景中译,浙江摄影出版社,p439沃尔夫林,《艺术史的基本概念》[Principles of ArtHistory:The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yle in LaterArt],1915 年。

《视像与设计》[Vision and Design],Oxford,1981 年。

《格林伯格:批评文集》[Clement Greenberg :TheCollected Essays and Criticism],John O’Brian,ed. Chicago,1986-1993 年。

《符号学与语言哲学》[Semio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Language],London,1984 年。

卡西尔[Ernst Cassirer],《象征形式哲学》[The Philosophyof Symbolic Forms],New Haven,1953-1996 年。

《图像志:图像、文本、意识形态》[Iconology: Image,Text, Ideology],Chicago,1986 年,p48《意图的模式:论图画的历史说明》,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 年,p1[ 1 ] 潘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 傅志强译, 辽宁美术出版社1987 年[ 2 ] 贡布里希《象征的图像》, 杨思梁、范景中编选, 浙江摄影出版社1990 年[3]陈平,《西方美术史学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年[4]邵宏《美术史的观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年[ 5 ] 范景中、曹义强,《美术史与观念史6 》,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7年[6]曹义强,《艺术史的视野》,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年[ 7 ]范景中主编,《美术史的形状1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年[1] 曹意强.艺术史的视野——图像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意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4] [美]达勒瓦著.艺术史方法与理论.李震,译.江苏美术出版社.[ 1 ] 陈平著,《西方美术史学史》,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 ]安迪沃霍尔著《, 安迪沃霍尔的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 ] 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 葛红兵等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11111111(美)贡布里希著,杨思梁、范景中编选﹒象征的图像[C]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1990《摇摆的图像:数字美学的传统》(Bilder in Bewegung:Traditionendigitaler sthetik),凯·乌韦(Kai-UweH e m k e n)主编(科隆:杜蒙出版社[Cologne:Dumont],2000),158 74页。

从贝尔廷《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看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新视野

从贝尔廷《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看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新视野

从贝尔廷《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看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新视野作者:牛晴来源:《音乐时空》2015年第14期摘要:本文从汉斯·贝尔廷对西方传统艺术史的结构入手,思考艺术理论是否也应该在单一向度上的艺术史消解之后,对自己本身是否也存在一种既定的言说模式展开反思。

当今中国艺术存在“实践活跃”而“理论滞后”的情况,对始终掌握大部分话语权的西方艺术学界来说,自现代主义开启以来,对艺术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而以艺术为研究对象的中国艺术学不能不对研究的视野有新的考量。

关键词:汉斯·贝尔廷艺术学理论研究艺术学在二零一一年四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年会中,经投票一致通过了将艺术学独立成为一个门类——艺术学门类的决定。

所以现在的艺术学研究在区分了门类艺术、一般艺术和众多的学科边缘交叉艺术之后,对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范畴又有了新一步的扩大,这使得对真正有时代意义的艺术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呼唤更为强烈。

一、艺术的共性与“艺术终结”对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有很多,不论是自下而上的归纳还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把握,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的是各个学科的支持与佐证。

自王国维《古史新证》中提出:“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

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使得为之。

”在这里的纸上材料指的就是从古至今,将前人后世的智慧付诸纸上的纸本文献,而地下新材料更不单单局限于纸本或者金石文,它所指的恰恰是现今文物发掘所能涉及到得一切,能够为存世纸本佐证的一切。

运用“二重证据法”对现有的材料进行论证,不管是在美术史的研究领域还是在年轻的艺术学理论研究领域都具有启迪性的意义。

用一种以上的学科支撑,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的互证,这在无论任何一个学科的研究中所占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艺术史学家普雷齐奥西(Donald Preziosi)对现当代的艺术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今天,艺术史有时似乎更像一个各种理论和方法相互冲突争夺的荷马式战场,各种观念形式和人物都在艺术领域内争夺发言权和控制权,专业学者们在贴有形式主义、鉴赏学、传记和心理分析、图像志和图像学、艺术社会学、新或后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阐释学、符号学或女性主义等理论标签的旗子下结成了各自的联盟,这些不同的实践模式实际代表了一种修辞姿态上的乏味摆动。

图像观念的文化差异

图像观念的文化差异

图像观念的文化差异作者:邹建林来源:《读书》2015年第09期我们的眼睛已经习惯于照相机和电视的视觉效果和观看方式,因此对西方古典油画表现出来的逼真空间感已经不会感到惊讶了。

然而,正如贡布里希提到的那样,当乔托、马萨乔时代的人初次见到壁画上那种似乎可以走进去的幻觉空间时,一定会像我们第一次在电影院中观看3D电影一样留下深刻印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文艺复兴初期的艺术家对透视这种新的空间表现方式的痴迷。

透视和明暗使西方绘画表现视觉真实的能力大大增强,也拉开了文艺复兴绘画与中世纪绘画的距离。

从这个意义上说,透视画法的出现,不仅仅是绘画技巧的进步,还具有文化上的意义。

人们相信透视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正是借助这种观看方式和视觉经验,人们感觉到自己进入了一个科学和理性的新时代。

此后,透视就成了西方油画不言自明的基础。

实际上,西方艺术从古典油画步入现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塞尚和毕加索等人对透视空间的破坏。

尽管透视法在文艺复兴之后成为西方绘画和文化中的常识,但隐藏在其中的观看方式对其他文化来说却是陌生的。

在小说《我的名字叫红》(一九九八)中,土耳其作家、二○○六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1952- )描述了透视画法给一群伊斯兰细密画家带来的恐慌和灾难,甚至让这种西方的绘画技法成为谋杀的诱因。

故事发生在十六世纪九十年代的伊斯坦布尔,从历史上看应该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一二九九至一九二二)。

当时的苏丹秘密委托一位长者制作一个插图手抄本,以显示帝国的强盛。

这位长者见过威尼斯的肖像画和透视、阴影画法,就找来宫廷作坊中的细密画高手,让他们参照西方的方式绘制图画,描绘出眼睛看到的透视效果。

然而这种做法却违背了细密画的传统,在画家中引起了猜忌和怀疑。

为了防止手抄本的秘密泄露出去,一位细密画家被谋杀。

随后,为了求证手抄本中最后一幅画是否像传言所说的那样亵渎了伊斯兰教信仰,凶手,也就是另一位细密画家,又杀害了负责为苏丹绘制手抄本的长者。

边缘的偶遇:《脸庞、村庄》中的特定场域艺术

边缘的偶遇:《脸庞、村庄》中的特定场域艺术

边缘的偶遇:《脸庞、村庄》中的特定场域艺术作者:冯莉来源:《公共艺术》2019年第05期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法国纪录片《脸庞、村庄》中的一系列特定场域艺术作品,以边缘和偶遇为出发点,结合美国艺术史学者权美媛对特定场域艺术三类范式的归纳,以及德国学者汉斯·贝尔廷关于媒体时代脸性社会的研究,分析艺术家采用游牧式创作过程的原因及其所指向的扩展的场域:当代法国社会的各类社会议题。

关键词:特定场域艺术;脸性社会;公共空间2017年,八十八岁的法国新浪潮电影人阿涅斯·瓦尔达(Agnes Varda)和三十三岁的法国街头艺术家JR合作的纪录片《脸庞、村庄》(Visages,villages)公映,片中记录了他们一年间在法国乡间、村镇、码头、海滩游历时,与偶然遭遇的人们一起完成的十五个艺术实践的过程。

相较于其他艺术家,阿涅斯·瓦尔达和JR选择作品创作的场所和对象非常特殊,在《脸庞、村庄》中的一系列艺术实践归纳起来可概括为两个关键词:边缘、偶遇。

本文试图从这两个关键词出发,结合美国艺术史学者权美媛(Miwon Kwon)在20世纪90年代对“特定场域艺术”三类范式的概括,以及德国学者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关于媒体时代脸性社会的研究,分析两位艺术家创作的这一系列特定场域艺术作品,揭示作品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及其所引发的反思。

一、关注边缘社会群体的特定场域艺术阿涅斯·瓦尔达被誉为“新浪潮教母”,曾和让一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以及她的丈夫雅克·德米(Jacques Demy)一起参与了20世纪的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

她的一系列影像作品,如《五至七时的克莱奥》《阿涅斯的海滩》《我和拾穗者》等都表现出敏锐的洞察力及典型的女性主义视角。

在后两部作品中,瓦尔达表现出对法国边缘社会群体的关注,并在片中创作了一系列的装置艺术作品。

汉斯·贝尔廷《图像人类学:图像、媒介及身体》导读

汉斯·贝尔廷《图像人类学:图像、媒介及身体》导读

An Introduction of Hans Belting's An Anthropology of Images: Picture, Medium, Body 作者: 孙化显[1,2]
作者机构: [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
出版物刊名: 民族艺术
页码: 162-168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4期
主题词: 贝尔;汉斯;人类学;艺术史研究;20世纪80年代;图像;导读;身体
摘要:在艺术史研究领域,德国学者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 1935年-)绝对有一席之地,不仅是20世纪80年代他对艺术史终结的反诘,也缘于他丰富的艺术史执教(研究)经历及多种学术头衔:哈佛大学、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西北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美国中世纪研究院、美国艺术科学院、柏林高等研究所等机构的成员;维也纳国际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巴黎法兰西学院欧洲主席等。

被忽视的传统_作为图像学的艺术史_霍斯特_布雷德坎普

被忽视的传统_作为图像学的艺术史_霍斯特_布雷德坎普
并且早在1865年赫尔曼格林hermann100艺术设计研究学术立场grimm这位其后于1873年成为柏林大学第一位全职艺术史教授的学者便呼吁收集艺术品的历史照片他认为这些档案在今天远比拥有原作的最伟大的画廊要来得重要robertkoch这样的世界知名科学家关于在此情形下显微镜下之物的照片远重要于此物本的看法早了近20年
艺术设计研究 学术立场
被忽视的传统?
——作为图像学的艺术史
■ 霍斯特· 布雷德坎普 李震 译
Hale Waihona Puke [摘要] : 本文指出, 能容纳所
的主题。 当数码艺术与网络艺术 成为可能时, 它们几乎立刻就被纳 入到艺术史中去了 。 历史地看, 图像学包含有两个基本的要点: 首先, 艺术史包括了全部形象的领 域, 而不限于视觉艺术; 其次, 它 严肃地对待所有这些对象。 然而, 英语艺术史在如何界定 图像学上要达成共识, 媒体的与日 俱增从来就不是唯一的复杂因素。 在《视觉研究》杂志最新的广告 中, 我们可以看到如下文字: “本 刊以跨学科与多元模式为旨归, 是 故广涉 人类学、 社会学、 文化研究、 传媒研究、 视觉文化、 符号互动理 论、 纪实摄影……信息技术、 视觉
② 素养、 视觉智力与传播研究” 。 可 ①
体艺术, 而只研究 “高级” 艺术④。 这种看法出自一位重要的艺 术史家 (即汉斯· 贝尔廷—译者 注) , 他的名字是这门学科的一种 极其开放的概念的标志, 我们不 妨把它看作是一种症候。 显然, 这 个作为图像学的艺术史的概念在 一种自觉的失忆症中被遗忘了 ; 我 们不得不重建这个概念, 并追问 这种广泛遗忘的原因。
有形象的 “图像学” 研究原本就是艺术史 自身的一个传统, 而今天艺术史学界将 艺术史研究仅限于 “高级艺术” 的领域, 而将对摄影与电影等 “低级艺术” 的研究 称为 “视觉文化研究” 并视之为异端的 倾向, 是一种数典忘祖的表现。 由此作 者重新梳理了作为图像学的艺术史的兴 起与摄影及电影等新媒体的密切关系, 指出在19世纪的德国, 最重要的艺术史 家都对这两种新媒体给予了敏锐而充 分的重视, 由此形成了一种通向图像学 的全新视角。 而像瓦尔堡、 潘诺夫斯基 与本雅明这样的艺术学巨擘, 他们最有 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也都集中在摄影与 电影的领域中。 [关键词] : 图像学; 视觉文化研 究; 摄影; 电影

《脸的历史》

《脸的历史》

《脸的历史》
汉斯·贝尔廷;史竞舟
【期刊名称】《国家人文历史》
【年(卷),期】2017(000)021
【摘要】<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脸的文化史本身构成了一个开放性场域,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概念加以总结。

''''汉斯·贝尔廷是与贡布里希齐名的艺术史家,自谓''''图像人类学''''的代表,本书中他将人的脸孔视为主体的图像,用图像学理论对其做具象分析,引领读者重新审视历史发展的轨迹。

''''脸的历史首先是一部媒介发展史。

''''面具最早见于史前时期的死亡崇拜,远古文化中
【总页数】1页(P135-135)
【作者】汉斯·贝尔廷;史竞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0-02
【相关文献】
1.静止的脸:历史及研究发展 [J], 周晨琛;易春丽;
2.浅谈中学历史教师的"第二张脸"——板书的不可替代性 [J], 吴云
3.打出历史唯一还遭质疑!他未来必能打脸? [J],
4.打出历史唯一还遭质疑!他未来必能打脸? [J],
5.品味历史人物的多重际遇与旷达情怀—贾飞随笔集《历史大咖的另一张脸》赏读[J], 周其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球艺术”的提出与探讨——汉斯·贝尔廷在现代主义艺术史之后的视域延伸

“全球艺术”的提出与探讨——汉斯·贝尔廷在现代主义艺术史之后的视域延伸

“全球艺术”的提出与探讨——汉斯贝尔廷在现代主义艺术
史之后的视域延伸
胡祎祺
【期刊名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年(卷),期】2024()3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全球化的到来,在当代艺术中出现一种“全球转向”的趋势。

“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以及“世界艺术”概念范畴现存的局限性,使其无法解决当下某些区域新出现的艺术与历史断裂的问题。

在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汉斯·贝尔廷提出“全球艺术”概念,这是他在全球语境下以多种视角重塑艺术史书写的新尝试。

【总页数】6页(P134-138)
【作者】胡祎祺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120.9
【相关文献】
1.从艺术史到图像史——兼评汉斯.贝尔廷的《相似与在场》
2.从贝尔廷《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看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新视野
3.“破框”之后的当代艺术与艺术史的关系——汉斯·贝尔廷当代艺术思想初探
4."艺术终结"之后的艺术史书写问题——汉斯·贝尔廷艺术思想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错觉的真实:瓦萨里式艺术叙事

错觉的真实:瓦萨里式艺术叙事

错觉的真实:⽡萨⾥式艺术叙事在西⽅纷繁多样的艺术史叙事模式中,“⽡萨⾥式艺术叙事”①可谓具有⾥程碑式的重⼤意义。

乔尔乔·⽡萨⾥(Giorgio Vasari)不仅是⼀位⼿法主义的画家,更以编撰《意⼤利艺苑名⼈传》(1550年初版,1568年第⼆版)⽽著称于世。

这部鸿篇巨制(百万余字)不仅建构了契合⽂艺复兴艺术的理论话语,也堪称西⽅艺术史中“第⼀部艺术史”②(艺术风格批评史)。

直⾄今⽇,《艺苑名⼈传》成为研究意⼤利⽂艺复兴艺术不可逾越的开⼭之作;⽽⽡萨⾥也成为西⽅艺术史学史中举⾜轻重的艺术史家。

意⼤利美术史家乔尔乔·⽡萨⾥1511年,⽡萨⾥出⽣于意⼤利阿雷佐,在佛罗伦萨接受教育。

他曾漫游各地,遍览杰作;亲历了⽂艺复兴由盛转衰,受惠于⼈⽂主义⽂化熏陶,培养出古典主义审美情趣。

⽡萨⾥坚持“抑古扬今”的⽴场,对意⼤利尤其是托斯卡纳的同代艺术家进⾏了不遗余⼒的推介。

他遵循意⼤利⼈⽂主义传统,借⽤古罗马史学家普林尼[(Plinius),著有《⾃然史》,另译《博物志》]的研究⽅法,以时间为轴线勾画出较为清晰的历史线索。

以⽣动的语⾔、详实的史料、精致的描写记述了肇始于契马布耶,⿍盛于⽶开朗基罗超越两个世纪以来的260余位杰出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师的⽣平、代表性作品及艺术风格,可谓是⼀部⽂艺复兴艺术家的“百科全书”。

1568年版《艺苑名⼈传》第⼀部分卷⾸插图《艺苑名⼈传》⼀书囊括⼀篇总序⾔,三篇分序⾔,⼀篇导论,及三部分传记。

全书涵盖从早期⽂艺复兴到盛期⽂艺复兴(⽡萨⾥⽣活的年代)诸多艺术家的传记、书信、笔记等。

其⽂字通俗易懂,编排引⼈⼊胜,阐述冠绝⼀时。

在西⽅⽂学史上,传记⽂学曾⼴为流传。

在西⽅⽂化史中,传记作为重要的⽂献史料可谓汗⽜充栋。

《艺苑名⼈传》突破了以往按照年代编排的传记写作模式,将发展观引⼊艺术史叙事。

穷尽可靠的资料(使⽤⼀些⽂学材料有待考证)来研究,⾸次将绘画、雕刻、建筑三种艺术的发展当作整体来论述,率先将历史法与传记法相结合研究艺术史。

关于艺术哲学的书籍文献浅析

关于艺术哲学的书籍文献浅析

关于艺术哲学的书籍文献浅析艺术哲学是一种研究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哲学分支,涉及艺术作品的定义、创造过程、审美经验以及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以下是几本经典的艺术哲学书籍。

1.《纯粹艺术》(Kandinsky)《纯粹艺术》是俄国画家康定斯基于1910年所著的一本关于抽象绘画的理论著作。

康定斯基在书中提出了“纯粹艺术”这一概念,认为艺术的最高形式应该是不受主观情感和客观客体限制的纯粹形态。

他主张艺术家应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想,而不是仅仅描绘客观世界。

2.《审美经验的建构》(John Dewey)《审美经验的建构》是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在1934年所著的一本关于审美的哲学著作。

他认为审美不是一种感官上的享受或者某种被传递下来的大众观点,而是对于人类总体经验的反映。

他以行动的经验为基础,将审美定义为自我发现的一个过程,并把艺术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3.《艺术的死与艺术的复兴》(Hans Belting)《艺术的死与艺术的复兴》是德国艺术史学家汉斯·贝尔廷于1983年所著的一本关于当代艺术的著作。

他认为,20世纪的艺术从各个方面都在寻找突破和进步,但同时也遇到了很多挑战和瓶颈。

他提出了“死亡”与“复兴”之间的概念,探讨了艺术在数字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4.《艺术哲学导论》(Jean-Pierre Cometti)《艺术哲学导论》是法国哲学家让-皮埃尔·科梅蒂于1999年所著的一本关于艺术哲学的入门著作。

他在书中介绍了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多个方面,包括艺术的定义、意义、创造和表现方式、审美价值和历史发展等。

他通过对于不同艺术形式和流派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艺术哲学理解。

5.《文学与精神分析》(Sigmund Freud)《文学与精神分析》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1908年所著的一本关于文学和心理学的著作。

他以《哈姆雷特》和《奥德赛》为例,探讨了文学作品中的潜意识和心理动机,认为艺术家能够通过创作片刻和戏仿心理状态,从而启发读者思考和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卷第3期 V o l. 18,宜宾学院学报Journal o f Y ib in U niversity2018年3月M a rch, 20!"汉斯•贝尔廷人类学视野下的图像理论孙化显(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理论科,四川成都610064)摘要:人类学理论是汉斯•贝尔廷图像研究的重要资源,其选择与利用人类学理论资源有着多方面的原 因,正是人类学的研究视野使贝尔廷图像理论区别于当前流行的图像理论,并在当前复杂的图像现象中具 备了解释图像的有效性。

贝尔廷认为图像与个体人的身体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以“活着的身体”作为重 要媒介,能够实现“K生图像”与“外在图像”的相互传递。

在这个过程中,“凝视”(gaze)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了图像生成及图像意义的生成。

因此,贝尔廷这种人类学资源与图像学理论的结合研究,不仅扩展了人 类学的研究范围,而且也极大地推进了图像学与艺术学等学科的跨学科研究。

关键词:汉斯•贝尔廷;图像人类学;图像;身体;媒介中图分类号:I206.6;J01 文献标识码:A人类学的理论资源与研究方法是汉斯•贝 尔廷(Hans Belting)图像研究与艺术研究的重要 基础。

贝尔廷早期的图像研究就很注重学科间 的方法借鉴,在考察意大利那不勒斯地区中世纪 早期的教堂湿壁画期间,贝尔廷就已形成较为成 熟的以人类学为基础的图像研究方法。

2001 年,贝尔廷出版新作《图像人类学》(W"* > thropologie.E ntw U rfe einer Bildwissenshaft)!,可以说,这部著作是其多年的图像学与人类学交叉 研究的总结性著作,是考察贝尔廷图像理论与艺 术理论的重要文献。

在《图像人类学》一书中,文章编号:1671 -5365(2018)03 -0069 -08贝尔廷强调,“‘何为图像?’这一问题需要一种 人类学的方法,其答案是由文化意义决定的,因此人类学角度探究图像是一个恰当的课题”[1]1。

贝尔廷认为,对于何为图像的追问,需要从人类 学的研究中得出结果,而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 将图像史与艺术史进行有效区分。

有形实体的 艺术自身就有历史,可断代、可分类,但是,当我 们面对图像时,因为图像并非实体,往往拒绝被 断代、分类,有时图像又处于实体与抽象的交集 上。

所以,图像与艺术绝非是重合的关系,对于 图像与艺术的研究也需要更为恰当的方法与理收稿日期:2017-10-2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中国道路研究”(14AZD040)作者简(:孙化显(1987 -),男,辽宁朝阳人,博士,主要从事文化理论、艺术理论与图像理论研究。

70宜宾学院学报第18卷论。

贝尔廷对于图像的研究,更侧重在基于文化 人类学视角的意义研究,基于图像的双重属性,图像、身体与媒介的复杂关系逐渐清晰;基于 “凝视”的作用,图像复杂的意义生成问题也具 有了一种人类学视角的解释可能。

一、贝尔廷图像研究的资源选择与理论诉求贝尔廷的图像理论研究视角不仅与欧洲的 人类学传统、图像学传统密切相关,也与当时德 国为中心的严谨的图像学研究氛围密切相关,更 是20世纪初以来欧美学界学科间彼此借鉴、互 相影响的跨学科研究趋势的具体体现。

(一)人类学历史传统与现实资源“人类学”这个词本身,在欧洲有希腊、拉丁 两个起源,贝尔廷是在其希腊起源的意义上来运 用这个词的,即侧重文化视角对作为个体人的研 究。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曾用其讨论 道德与行为均高尚之人。

同时,德国有着悠久的 哲学传统,“哲学人类学”是其哲学传统中重要 的延续与分化领域,特别是由马科斯•舍勒(M ax Scheler)创立,并由同时期的文化人类学家 米契尔•兰德曼(Mitchell Landman)等人发展壮 大的,其狭义上的“哲学人类学”为基础的学科 分支在20世纪多角度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德 国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起步也较早,成果丰富,尤其是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以“历史人类学”命名的研究团队,坚定地遵循诺贝特•埃利亚 斯"(Norbert Elias)、赫尔穆特•普列斯纳# (Helmuth Plessner)和维克多•特纳④(Victor Turner)的“哲学人类学”的传统,这个传统中,维 克多•特纳倡导的“表演人类学”影响深远,其 对这一学科的推动力不可忽视,持久地作用于 “历史人类学”的诸多方面。

法国的人类学及图像学研究少了一些理论 思辨,多了一些时代意识。

法国也有一个类似的 研究团队,由马克•奥格(Marc Auge)在法国高等研究院(cole des hautes Etudes)建立,奥格的立 场在其《当代世界人类学》E&- S&W—书中充分体现。

奥格的研究 侧重在社会人类学,他集中关注的是“超级现代 性”而不是“后现代主义”。

在《梦之战》(F# $.erre *3 03)—书中,奥格明确地提到赛尔•格鲁吉亚(Serge Gruzinski)的著作《图像之战》(F# $.erre*3"#$3),并指出在《图像之战》中,格鲁吉亚探寻墨西哥殖民时期的图像及其深远 影响。

此外,卡罗•塞维(Carlo Severi)编辑的 《人类杂志》(T e w w e*e r6o n e)提出标题为“图像与人类学”(Image et anthropologie)的议题,并 以此召集一批人类学、社会史以及艺术史等学科 的学者撰写相关论文。

法兰西学院的让•皮埃 尔•威尔纳(Jean-pierre Vernant)的研究比较 关注 学 ,特 是古希腊 的学,然是将精力主要用于当前术语等的意义考察,用 以剖析希腊思想下图像的意义。

维尔纳潜心于 古希腊研究,致力于他称之为“历史图像人类 学’’(anthropologie historique de l’image),这项研 究主要关注“图像的地位,想象力及假想”。

威 尔纳揭示了视觉人工制品历史与希腊思想内涵 演变存在密切关系,希腊思想内涵的演变包括了 像的 、的理 、相 性、及 。

他认为,希腊的情况很独特,因为我们不仅已经 获取了它早期的图像,而且通过那时哲学家的文 本作品可以看出其艺术中反映的同时期思想。

我们获取希腊艺术和希腊哲学在术语方面的共 同点,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希腊思想传统仍旧 大量潜在于我们的术语和认识论中。

贝尔廷的学术经历比较丰富,不仅受到德语 环境下哲学人类学的影响,而且也受到法兰西学 院维尔纳的启发,从其大量引述德法人类学家的 言论与著作就可见一斑。

此外,贝尔廷从求学到 执教,研究的黄金时期主要活动于欧美高校及研 究机构。

欧美学界跨学科研究的方法与氛围使孙化显:汉斯.贝尔廷人类学视野下的图像理论71 3期贝尔廷建立起了跨文化考察的人类学研究视野。

(二)图像学讨论与图像学资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贝尔廷的图像研究区 别于一些流行的图像理论,他对于图像的考察没 有局限于单一理论方法的应用,而是通过跨学科 的视野,将图像研究指向了更为广阔的人类文 化。

德国的理论界一直很关注图像理论与图像 研究的新进展,贝尔廷之所以能够认同人类学角 度的图像研究,是因为其对流行的图像理论与图 像研究有所了解,并且对这些理论都有着深刻的 洞见。

米歇尔(T •Mitchell)所开启的所谓“图像转向”潮流影响很大,也引起德国理论界对图 像学(Bildwissenschaft)的讨论与反思,贝尔廷认 为,米歇尔(T •Mitchell)为领袖的“图示学”(1-conology),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其实并无太多建 树,因为米歇尔声称能使图标媒介的研究脱离文 本,然而,其讨论的中心问题是图像研究是否是 艺术史的一部分,这造成了一种毫无必要的分 裂。

进而,贝尔廷也参与了对贡布里希(S+5-0(%11+;)艺术理论的讨论,贝尔廷认为对贡布 里希来说也是安逸于两个学科:古典艺术史和知 觉心理学。

对于现代意义的“图像学”来说,潘 诺夫斯基(S+iii •Panofs\y)的图像研究成就甚 大,体现了其良好的古典文化教育,潘诺夫斯基 的像 开 像 艺术 行应,“他把图像的解释分为三个层次,分别对应 于艺术作品的三层意义”[2]。

但贝尔廷认为,“当欧文•潘诺夫斯基在艺术史中采用‘图示学 (iconology)’这一术语时,他将其局限于文艺复 兴时期艺术的以文本为基础的阅读。

但是借助 文字谈论绘画作品(pictures)是一回事,探究绘 画作品(pictures)是什么及其如何起作用是另一 回事”[1]12。

其实,贝尔廷赞赏的是瓦尔堡(A1y •War­burg)的“图像学”研究 ,认为瓦尔堡的观念没有 像潘诺夫斯基(S+in •Panofsky)和文德(Sdgar•Wind)的“图示学”(Iconology)研究那样局限,瓦尔堡是在更为宽泛的文化视角推进了图像人 类学的研究。

因此,贝尔廷说,“我敢于认同并 推进瓦尔堡的人类学以及他的‘文化研究’(Kultu+issenschaft),不是引述其著作,也不是将 其历史化,因为他的突破精神更需要在我们的时 代弘扬。

与‘图学’(Iconology)的意义应用相 同,即已被重新定义并应用于新的、更为宽泛的 领域,确切地说,这种应用已经超越了艺术的边 界”[1]2。

的确,瓦尔堡的图像学并非是从狭义的 艺术史角度出发的研究,他的主要贡献就是“破 除形式主义的局限性,致力于将人为分割开来的 学科综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科学”[3]。

所以,通过贝尔廷的分析,我们对瓦尔 堡作为方法的“图像学”有了更为立体的的认 知。

说,在一定 度 反 并 推进当前的图像研究,特别是在面对新媒介蓬勃发 展的当下,许多新的图像样态层出不穷,很多理 论已经失去解释的有效性,在这样的实际情况 下,贝尔廷的图像理论恰恰显示出了极强的适应 性,不仅为多样化的图像现实提供了有效的理论 支持,而且也促进了图像相关领域的深人研究。

二、贝尔廷对图像、媒介与身体的关系分析像的 认 是理 其 像 理论的关键,贝尔廷强调图像具有内生图像与外像的 重 性,像的 分析需要足于人的身体与图像的媒介,图像理论的建构就 是考察图像是如何生成并且如何产生意义的,也 即考察图像、媒介与身体之间的关系。

(一) 像的 重 性首先,贝尔廷强调,在德语中“图像”(im­age)与“图片”(picture)是同一个词 “Bild”,但是 实际上图像与图片是不同的,所以必须先确定何 为图像。

因此,贝尔廷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理72宜宾学院学报第18卷解图像认为,“最起码,何为图像的问题需要从 两个层面来解答。

我们必须这样认定图像:其不 仅作为给定媒介的产物,是摄影、绘画或是录像,而且也作为我们自身的产物,因为我们针对其他 可见世界中的图像呈现,我们也生成自己的图像 (梦、想象及个体感觉)”[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