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讲读法”与“以读代讲”的点滴思考

合集下载

浅谈对“以读代讲”的认识

浅谈对“以读代讲”的认识

浅谈对“以读代讲”的认识五(2)班邓小华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的今天,语文教学不容置疑地应承担一定的任务。

“读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更应该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发扬学生的个性,把素质教育的精髓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细节之中。

以读代讲在语文课堂的实施,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它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的角色,不再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而是学生通过读来主动地参与课堂和接受知识,真正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

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引导,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他们逐渐能自觉地读、爱读、会读。

读既是语文传统的教法,也是传统的学法。

课文的理解、字词的掌握靠读;语感的领会、主题的把握靠读;学生感情的熔化,进入文章角色,更要靠读。

读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训练形式。

它的训练形式主要是朗读和默读,学生读的能力和技巧,只有在读的实践中才能形成和提高。

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上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

以读代讲不是只读不讲,而是以“读”为主,以“讲”为辅。

“读”要目的明确,讲求时效;“讲”要恰倒好处,真正促进学生的读。

通过读,学生能领悟教师不易讲清的语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现在有人这样理解,以读代讲是让学生一遍一遍的“读”课文来代替教师的“讲”,从而就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即学生可以自由地学,教师不再满堂灌。

这样来认识以读代讲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在以读代讲的教学课堂中,学生的“读”是重要也是必要的,但如果单纯地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念课文,效果会适得其反。

因为学生不懂得为什么去读,该如何去读。

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目的,其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再次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步骤,最后还应该适当给予鼓励和评价。

这样一来,教师就不能在以读代讲的课堂里袖手旁观了,指导、引导、点拨、启发、鼓励,甚至参与都是教师的任务。

小学语文“以读代讲”研讨会反思

小学语文“以读代讲”研讨会反思

第十小学语文“以读代讲”小结4月25日下午我校9位语文老师写了以读代讲的经验材料并且制作了幻灯片,每位老师都能从不同角度的发表了对以读代讲的看法和经验分析。

现我就九位老师的写的情况总结如下:王焕娜老师的题目是《把朗读训练融于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她在生字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并自己指出容易出错的字,应注意哪个笔画,这个做法会使学生对生字加深印象,更易掌握,接着杜芳芳老师又让学生对生字进行描红、书写,并巡视指导学生写字的坐姿。

接下来就是运用了“以读代讲”的形式对课文进行了讲解。

在课文的讲解过程中,有一环节我特别的欣赏,这些都是值得学习的地方。

接下来就是朱芳老师老师对“以读代讲”进行指导和讲解,她指出:1、课堂上应抓住字词的讲解,要投入时间指导学生的书写;2、教师不要自己剖析课文,而是要让学生反复进行朗读,用学生的读代替老师的讲解,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3、这节课中的杜老师紧紧抓住读书,并给学生背诵课文提供了基础;4、朱老师的范读也这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5、在进行读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学生读,还采用了插图、音乐,配合着进行读,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在讲解课文中,一定要让学生产生质疑,并且教师的课前导入非常重要,但语言必须简洁,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分半钟。

最后,徐睿老师总结道:“以读代讲”不仅仅是以学生的读来代替教师的讲解,更是教师的读代替教师的讲解。

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要把课文读透,要读课文、读课文内容、读对作者的理解等。

还有崔雪萍老师的《读出“山水”之外的“风景”》多种形式的读:朗读、默读、诵读;自由读、个人读、集体读、交替读;引读、听读、品读、研读、分角色读等。

李晴老师的观点:利用好范读,先发制人,抓住学生的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课堂上要着重朗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孙小凡老师的让学生在读中自学,在读中领悟,在读中体验。

还有姬刚锋老师和李庆竹老师的看法在“读准、读通、读懂”中体会蕴意与美感。

以读代讲 读中感悟

以读代讲   读中感悟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一、读的目的我国古今教育家、文学家都很重视熟读。

朱熹提出“熟读精思”,王守仁提出“但贵精熟”,朱自清则说“熟读工夫不可少”。

(一)要多读多读有两层含义,一是说“读书破万卷”,指读的篇章要多;二是说“书读百遍”,指读的遍数要多。

这里重点指的是后者,强调读的遍数要多,要“反复熟读”。

夏丐尊说:“读得熟了,才能发现本篇和前后的照应,才能和别篇作种种比较。

”有些句子,初读也许不理解,读几遍就可以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技巧,初读感知,再读三读,遍数多了就可以领悟到它的佳处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吕叔湘说:二十年代美国一位女教师在北大讲莎士比亚的戏剧课,就是让学生多读的。

他说:“上课她和学生一起念,她念一段,同学们也念一段,念完了她就问:…有什么不懂吗?‟一个同学说:…这几个字我不懂。

‟她就解释。

把需要解释的地方解释完了以后,她就问:…你们觉得这段写得好不好?‟有同学说:…看不出。

‟她就说:…再念一遍,再念一遍。

‟她就和大家一块念,然后又问:…全懂了吗?‟可同学们的反映还不那么活跃,她又说:…你们再念,再念一遍。

‟于是又念了。

就这么念来念去,大家就觉得这戏是不错,是写得很好啊!好了,就下课了。

” 这是一个以读代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看了这个例子,不知那些一味搞满堂灌或满堂问,就是不组织学生读课文的教师有何感想。

要熟,读的遍数就必须多。

满堂问之风不可长,不读书或很少读书的倾向必须克服!(二)要诵读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

叶圣陶认为,不但文言文可以吟诵,白话文也有吟诵的必要。

他说:“白话与文言都是语文,要亲切体会白话与文言的种种方面,都必须花一番工夫去吟诵。

”首先,要深入理解吟诵的作用。

吟诵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心想的必经步骤”。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并用比只用一种感官理解和记忆的效果好得多。

吟诵不但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助于应用。

浅谈教育教学中的以读代讲

浅谈教育教学中的以读代讲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课堂中的“读”宜州市德胜镇中心小学苏运珍如今教育改革的春风吹遍了我国的大江南北,我们农村小学的教改活动也开展得轰轰烈烈,较为明显的一点是当年的那种呆板,乏味,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也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课堂气氛活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以读代讲,用读解惑的课堂教学。

这种课堂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收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强调了“读”的作用。

如今,在现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也采用了“以读为本”这一妙法。

让学生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因为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等情感的和谐统一。

一以引读开课,激发学习兴趣在每篇语文阅读教材的教学中,分析课文是个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首先用问题引读,即让学生带着关键性的问题去读课文,并为解决问题而反复地读,这是熟悉课文的有效途径。

其次,用教师引,学生读的合作方式,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兴趣读文活动中来,如:《这个办法好》这一课,教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带着“哪个办法好?谁想的办法?”这两个问题去自由读课文。

读一遍不懂的可以读几遍,直到把问题弄清楚为止。

其次,教师从文中抽出重点句和段,用引读的方式师生合作读。

如:教师读:放牛的把牛喂得,学生读:饱饱的。

师:砍柴的。

生:背回了许多柴。

这样师生一唱一合,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课文中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语文课堂正是抓住这一点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二以反馈自由读的形式理解课文内容语文阅读教学中读的形式要多样化。

反馈自由读的形式对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自读就是让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

反馈就是读后说出你明白了那些内容,还有那些不懂的?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方式一般都是分小组进行,在学生读完课文后,分小组讨论,交流学习情况,让学生讲述自己读懂的内容,教师要抽查并及时给予补充和肯定,还让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内容,师生共同来探究。

以读代讲经验交流发言稿

以读代讲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以读代讲的实践经验。

阅读是知识的源泉,而讲读则是传播知识的重要方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以读代讲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还能增强我们的知识储备。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借鉴。

一、以读代讲的意义1. 提升表达能力以读代讲,就是通过阅读来积累知识,通过讲读来锻炼表达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表达,还学会了如何运用语言组织思想,使我们的讲话更加清晰、生动、有感染力。

2. 丰富知识储备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储备。

而讲读则是将阅读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使知识更加牢固。

3. 培养思维品质以读代讲的过程,是一个思考、总结、归纳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思维品质得到了锻炼,使我们更加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促进团队协作以读代讲,可以让我们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通过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我们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阅读兴趣,共同进步。

二、以读代讲的方法1.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选择阅读材料时,要结合自己的兴趣、需求和实际工作。

可以是经典名著、专业书籍,也可以是时事评论、科普读物等。

阅读材料要具有代表性、启发性和实用性。

2. 深入阅读,积累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理解、思考、归纳和总结。

对于重点内容,可以做好笔记,以便于日后回顾和运用。

3. 讲读结合,锻炼表达能力在阅读的基础上,要尝试将所学知识讲出来。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向他人讲述:可以选择同事、朋友或家人作为听众,将阅读到的内容讲给他们听。

(2)撰写讲稿:将阅读心得整理成讲稿,进行演讲或分享。

(3)制作课件:将阅读内容制作成PPT,进行展示和讲解。

4. 不断反思,提高讲读水平在讲读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表达方式、内容组织、语言运用等方面。

针对不足之处,要积极改进,提高讲读水平。

三、以读代讲的实践案例1. 阅读经典名著,提升文化素养我曾阅读了《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

以读代讲 读中感悟

以读代讲 读中感悟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以读带讲,读中感悟。

这既是学生自主体验的表现,也是学生获得真知的过程。

自己劳动所得,感受更深,记得更牢。

朗读不仅要把课文的优美句段、重点句段读精彩,也要把词语品读的有滋有味。

对此类蕴涵深刻含义故事,以读为主要凭借,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从而提高人文素养,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读是课堂教学的载体。

要让学生读得起劲,学得快乐,这就要求教师对读的方式,读的指导,要精心设计,不可马虎对待。

教师要注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以“识、读、写”为主线有序的开展。

还要和年级段目标相结合,推荐适合年龄特点的阅读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让他们充分接触文本,在朗读、品位、体验感悟中解读文本,与文本及其中的角色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朗读才能有滋有味,这样的感受才有血有肉。

从而才能完成语文学习上的意义建构,实现语言的发展和精神的成长。

“以读代讲”学习体会

“以读代讲”学习体会

“以读代讲”教学方法研讨阶段性总结解放路小学解放路小学的老师们在接到“以读代讲”通知的时候,第一次听说“以读代讲”这个教学方法。

老师们的直接感受就是以学生的读书为主要教学手段,而读书的最主要手段就是“朗读”。

但是学习了网上各种关于“以读代讲”的资料后,才发现自己最初的理解太片面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充分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这字字句句充分体现了小学各个阶段都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原则。

在郭校长的带领下,语文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讨交流。

明确“以读代讲”的这个“读”却并不是盲目地读、漫无目的地读,更不是一味的只是强调多读。

而且,如果没有注重通过读进行词语的理解和感悟,只是单纯地强调以读悟情,一再的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这样的“情”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勉强的读出感情也只能够是虚情假意。

就这样看来,“以读代讲”并不是一个新名词,而语文课堂上的以读代讲,是阅读教学的最基本方法。

如果用一句最简单话来解释什么是“以读代讲”,那就是——用读来代替讲,这里的“读”应该是指读的形式,当然既包括朗读,亦包括默读、诵读等多种读的形式。

以读代讲方式的提出,主要是为尽量减少课堂上的无效问题,实现以读代问的效果。

以读代讲的实施有一下几个特点:1、以朗读指导代替琐碎问答。

平时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很多情况都是老师问一个问题,学生答一个问题,课堂上基本上是“一问一答”的形式,这样的课堂稍有不慎,就会变成“满堂灌”,学生学习也会一知半解。

如果说,我们直接以朗读为目标,就让学生从读中感悟,让学生自己感受,感受之后再读,形成一个“朗读——感悟——朗读”的循环节,那么学生的自己感悟能力一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和提高。

2、整体感知选择以读代讲语文,中国的语言问题,有一个全世界文学上都没有的“意境”二字。

小学语文“以读代讲”经验总结

小学语文“以读代讲”经验总结

豪华落尽见真淳——“以读代讲”经验总结郑东新区龙岗小学冯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充分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这字字句句充分体现了小学各个阶段都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原则。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留给我们最简洁、最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把这种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享受汉语言文化的魅力。

首先,我先来谈一下我对“以读代讲”内涵的理解。

1.“以读代讲”不是只读不讲而是少讲精讲,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学生观,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以读代讲”不只是朗读而是“朗读、诵读、默读、略读、范读”等多种形式的读相结合。

读在这里指的是读的形式,每一种读都有其自身的作用,在语文课堂上多种形式的读相结合可以一步步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3.“以读代讲”并没有忽视学生“听、说、写”的基本语文能力,而是以读引读、以读引疑、以读引思、以读引议、以读引写,全面落实学生“听、说、读、写”的四项语文基本能力,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实施呢?一、以读代讲的根本在于对读的定位。

引导学生先读起来,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有所体验、感受、和理解,朗读的指导也有了层次性。

我们应将将内容寓于读的过程中。

教师是要把朗读作为手段,也作为教学的目标,这样,课堂教学立足的层面是朗读能力的培养,课堂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读好课文的指导过程,是学生朗读实践的习得过程。

这样,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叶欣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提升着朗读的能力,二者同步,融为一体。

课堂呈现是以朗读指导为主线推进教学的。

二、以读代讲力求整体感知,避免肢解。

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叶欣高尚的人格,对文字组合所蕴含着的情景和情感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以读代讲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以读代讲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以读代讲教学模式心得体会读代讲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式,它的核心思想是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材料后,由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从而达到深入理解和高效学习的目的。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有幸参与了一些使用读代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实践,下面就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读代讲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事先自主阅读相关的文本材料,并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和思考,以便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思考,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

其次,读代讲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相比传统的教师讲授式教学模式,读代讲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掌握的知识主动提问,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这种互动和参与的过程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在互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此外,读代讲教学模式注重整合和应用知识。

在阅读文本材料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教材中的知识整合到自己的思维框架中,并且在课堂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讨论和解决问题。

这种整合和应用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培养他们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中的应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读代讲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阅读材料和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和达成理解。

这种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过程既可以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也可以帮助他们改进自己的表达和倾听能力。

这样的能力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读代讲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总的来说,读代讲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和综合应用的教学方式。

宝贵的一课 ——“以读代讲”有感

宝贵的一课  ——“以读代讲”有感

宝贵的一课——“以读代讲”有感
去年非常有幸的参加了由徐睿老师在经开区实验小学组织的“以读代讲”研究、观摩课,让我收获很大。

刚开始是学校代表就本校进行的“以读代讲”所取得的成效做一汇报,分享他们的成功
和经验,并为老师们呈现了精彩、高水平的
课例。

这次研讨观摩的时间是一天,总共有六位老师给我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优质课,分不同阶段的层次。

有低年级的、有中年级的、也有高年级的课。

但我印象最深、也让我最回味无穷的一节课是经开区实验小学的刘葱葱老师,讲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


的教师,
,它
页脚内容。

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读书声—关于《以读代讲》的教学做法感悟

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读书声—关于《以读代讲》的教学做法感悟

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读书声—关于《以读代讲》的教学做法感悟课程改革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不少教师也进行了不断的实验和实践。

在实践中我校开展了“以读代讲”的语文教学活动,课堂上用教师的读代替老师以往的大量分析讲解;用学生的读促进学生的感悟体验。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注重个体感悟,注重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让他们在读中感,在读中悟,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使学生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仍会发现:课堂上教师繁琐的提问和讲解使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之中,学生极少有自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去探究、体验、感悟和理解课文。

有些教师即使有“以读代讲”的意识,但在操作层面上仍存在问题,如盲目地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读”来代替一些必要的点拨引导等。

鉴于此,我校提出了“以读代讲教学模式的研究”。

希望通过实验研究,转变教师观念,摒弃繁12312备课中为避免教师繁琐的分析破坏了语言意境的美感,我将问题精炼:桂花成熟了就应当“摇”,请大家大声朗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我”是怎么做的?父母又是怎么做的?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初读到今天的再读很快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最有感触的一句就是:“我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一个“缠”字体现了作者对于摇桂花的热衷程度,学生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情感体验,当他们想要达成自己的目的时都会或多或少的“缠”着家长。

开始指名回答问题的学生,他们读出的情感只建立在好玩上,脑海中想象的是平时自己缠着母亲的有趣情景,有些孩子在表演读时或多或少还有些腼腆。

在这里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用教学手段“师范读”,希望通过范读让学生体会到:1、敢于在人前展示,态度自然;2、通过三次朗读,能感受到作者一次比一次迫切想摇桂花的心情。

为什么作者这么想“摇桂花”,因为它对我来说是件“大事”,充满欢乐!三、自读互读,让课堂充满读书声在范读后学生明显感觉上有所提升,不单单是因为“缠”字有趣,更多的在作者迫切心情上有所了解。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阅读教学点滴感受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阅读教学点滴感受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阅读教学点滴感受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可见读书的重要性,而且这种贵在“读”,在小学教育中更是举足轻重,小学生因为知识面狭窄、思维简单,他们对于书上的知识一般都是先记忆,再逐步到理解、运用的过程,可见重视朗读训练,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应有的责任。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读准字、词、句、段、篇中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反复品味多侧面、多层次的内涵和意蕴,并把文章的内蕴变成自己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我们应该怎么做?一、明确读的目的读的主要目的是“悟”,到底让学生在读中悟什么呢?总的来说,应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使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

具体地说,应让学生在读中悟义、悟情、悟理、悟法。

所谓悟义,就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字、词、句、段在文中地意思。

悟情,就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悟理,就是让学生通过读,悟出语言文字中包含的道理。

悟法,就是通过读,悟出作者的写作之法,以便今后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注意读的内容除学生对课文的初读、感知读以外,什么内容该读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

一般地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1. 在文中的含蕴处读课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者抓住重点来读,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弄清其含义,领会文章的中心。

2. 在重点内容处读所谓重点内容是指对整篇内容的理解有重要作用的词句或章节,引导学生在这些方面读,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在内容的矛盾处读不少课文有些地方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 ,实际上这正是作者着力用笔之处。

在这些地方读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文了解得更深刻,思维更深化。

4. 近似之处对照读,辨别异同,发现规律我在授二年级上册《假如》这一课时,发现这首儿歌句式相近,结构相似,写法相同,采用对照读,学生容易辨别异同,发现规律。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读时,提出明确的要求。

以读代讲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以读代讲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以读代讲教学模式心得体会第1篇:以读代讲六年级以读代讲汇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充分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以读代讲,就是用读来代替讲,这里的“读”应该是指读的形式,既包括朗读,亦包括默读、诵读等多种读的形式。

目前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以读代讲的提出主要是为有效遏制课堂上的无效问题,实现以读代问的效果。

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课后反应,现在的语文课堂很多是教师讲之唯恐不细、不多、不全,总是自己在津津乐道自我陶醉,台下反应冷淡;或者是老师一味放手,学生不知如何去学,去思考。

总之是老师用力不少,却收效甚微。

我们通过思考商议,决定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进行语文教师培训,通过专家讲座、看相关视频、听音频,听课等形式,搞清楚“以读代讲”的含义和原则,再根据年级的不同、课文的不同,教师个人特点的不同,确定不同文体的不同讲课风格,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班级实情确定自己班级的讲课风格。

二是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候备的细致、备的充分。

第一要“走近文本”。

教师自己要先有对文本充分的感悟与体验。

教师同文本的对话,调动自己对生活的积累和感受,让文本感动自己。

第二要“走进文本”。

在自己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理性思考,理清自己感悟文本的过程、方法、体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大彻大悟。

第三要“走出文本”。

在明确感悟经历的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现有条件,基础,设计出让学生感悟文本的思路、方法。

实践探索方面,我们对不同的文章确定了不同的“以读代讲”思路,真正做到课课有读,次次不同。

备课时就把这种读做到心中有数,不管是范读,还是小组读,还是比读、齐读。

都要读的有收获有效果。

教师就是课堂的调控者、引导者,学生才是主角儿。

比如《安塞腰鼓》一文,通过课前视频播放,渲染环境,让学生进入到课文中,又通过音频范读使学生对文本语言感兴趣,激发自己融入到文本中去,再经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很快的就从文本中发现了全文是从气势、声音、力量、舞姿方面进行描绘的,下一步,教师启发学生再次欣赏,激发心中的热情,再把自己的热情投入到文本当中去读,通过比读、齐读、小组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的读。

“以读代讲”心得体会

“以读代讲”心得体会

“以读代讲”心得体会“以读代讲”心得体会在这个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一切都生机勃发的季节,我们怀着对以读代讲的满腹疑问,听许睿老师的讲座。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这又让我忆起了以前在众意路小学的盛会,记得当时许老师的以读代讲的理念还是:以教师的读代替教师的讲,以学生的读代替教师的讲。

这让当时的我仿佛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终于找到了方向。

此次,听完《我和祖父的园子》,许老师的概念已经精简到以老师的读代替老师的讲,并且把读书划分了四个层次:一、读准字音;二、读通句子;三、读出读者的理解;四、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更加务实的贴近实际的同时,还竟然现场教起了老师读书。

苏教版、人教版共_本书,每本书让老师选择其中的部分段落,现场做出评价、比较。

还不时说一说读书的方法、心得。

比如:文本中的生气就要生气的读吗?真的是标点就要停顿吗?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该如何把握重点?这引起了很多人的顿悟和深思。

那么,在以读代讲的课堂中该如何设计问题,许老师讲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读的问题,在读的基础上,学生自己质疑,然后师生共同解答。

比如:听老师读某一段文字,请学生找出中心句;读某一句子,找中心词。

学生读后找不对,老师就可以范读,然后再找。

其实,这个过程中对老师的要求特别高。

首先要求老师读对,老师就必须吃透教材,自己先读对,读好。

于永正老师说,他在讲课之前,读文本达百遍,真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数字,大师还要那么的认真、努力的背教材,何况我们普通老师?以读代讲不是让老师懒省事,不是轻轻松松上课,而是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所以,努力的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吧,只有自身的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让学生学有所得。

小学语文“以读代讲”的听课活动反思

小学语文“以读代讲”的听课活动反思

小学语文“以读代讲”的听课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以读代讲”的听课活动,我收获颇多。

三位老师的精心展示和许睿老师的精彩点评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是醍醐灌顶。

;这三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有很多,三位老师的课准备的非常充分。

田老师的语言很有亲和力,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

田老师对于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田老师在给学生板书生字、示范书写环节讲的非常细致,突出了一年级识字、写字、拼音是重点。

从田老师的这节课不难看出,她的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不管是粉笔字、评价语还是范读都非常的好,这是我应该相田老师学习的。

这也提醒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书写规范,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讲清楚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 第二节课给我的感觉也如桂花雨一般,充满了诗情画意,讲课老师那充满自信的表情、从容不迫的气度、那娓娓动听的语言,无不让我铭记于心。

第三节课《麋鹿》,通过许老师的点评再一次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教好学生的拼音、识字、教会学生规范的书写汉字是多么的重要,也让我意识到老师的板书无论从内容到书写都会深深地影响到上课的学生,不能有一丝的随意。

通过聆听这三节课和许老师的点评,让我知道老师上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到学生的点点滴滴。

课前准备要充分、教学设计要精致,老师上课的语言要准确,在课堂上学会与学生对话,课堂要有生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讲读法”与“以读代讲”的点滴思考
今天下午2点,我有幸参加了在秦岭路小学举行的郑州市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暨“以读代讲”专题研讨会。

会上,观摩了三位优秀做课教师的精彩展示,从而对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代讲,又有了深入的思考。

虽然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怎样教授语文这门学科,对于阅读教学这一区域自己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但是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更新,教学方法的不断推陈出新,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套的语文教学模式势必跟不上时代前进的脚步。

所以,在每一次的培训中,在每一次的教学观摩中,自己都会认真倾听与会老师的讲授、讲评、报告等,或多或少都有些许收获。

初为人师,我曾接受过新教师上岗培训,而后也曾拜师学艺,跟着老教师学习如何进行语文教学。

回忆那时侯,老教师的教学风格是非常严谨、认真的。

不过,他们过多的注重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讲得多,练得多,作业量大。

上课时,老师问得多,学生大多是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语文学习,学生是被动的学习,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缺乏或缺失学习的主动性,老教师运用最多的教法就是讲读法,讨论法。

老教师曾对我讲,语文教学方法,讲读法是主要的教学方法。

课堂上,教师要有讲有读,讲读结合,才是一堂好课。

听完老教师的一番话后,我也细细琢磨,似有所悟,平时听课时也留心观察老教师讲课的方法与特点,然后自己尝试着进行教学实践,经验倒也积累了一二。

但是对于阅读教学讲与读
尺度的把握就感觉有些困难。

对于怎样讲,老师要讲到何种程度,怎样读,哪些需要范读,哪些需要指导学生有效朗读,都曾让我困惑不已。

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和多样性,让我眼前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那时我多么渴望有“高人”的指点。

不过,我深知,教学经验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提高的,那是一堂课一堂课慢慢积累出来的,没有捷径可走。

因而我不断翻阅新的教学杂志,教育用书,阅读相关教学信息,为我所用,并且最喜欢看的就是优秀教师的教学课堂实录(那时很少能看到视频,大多是印在教育杂志上老师们发表的文章),我觉得阅览它的最大好处在于直观、实用、有效。

每一次的观摩,总能让我眼前一亮,由此学到了不少好的先进的阅读教学方法。

细细想来,那时的教学理念是停留在老师的角度,备课也以教师思想出发,设计教程对学生展开教学。

虽然课上老师也讲也读,但是都是从教师的本位出发,不大顾及学生的听课感受,老师只要完成了自己设计的教学任务,那就算完成了教学目标。

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有的,比如:课上,作为老师会范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去体会怎样读书;对于学生思考力的培养,老师会提一些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也会开展小型讨论,让学生交流、合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看似培养了学生的一定能力。

但从现在的教学眼光来讲,倒是“扼杀”了学生的思考力等,也许在此说的有些过分。

老师的问题提出,基本上是基于老师对课文的思考,设计教学思路,考虑学生的认知及感悟力则较少,老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老师读的多,学生读的少,课堂时间分配来讲,老师占用的时间多,真正用于学生朗读、思考、练笔的时间少。

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往往不可磨灭,做老师的总是感觉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总想去帮到学生,助其理解课文。

但是殊不知,老师就是在有意无意的“帮助”下,剥夺了学生无数次的智慧创想。

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好像总被老师“攥着”,是那么的不舍得放手给学生。

传统的教学思想禁锢了老师的行为,成为有力、有效培养学生的绊脚石。

课堂上的讲读,“成就”了教师的课堂。

学生的角色被忽视。

可是在今天下午的教学舞台上,我对讲读法及目前所提倡的以读代讲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觉得以读代讲是建立在讲读法之上并凌驾于其上的非常高效的教学方法。

这需要教师角色的转换,课堂上,教师的“引”与“导”,“讲”与“读”,“写”与“练”是比较到位的,学生通过学习,要达到的一些学习目的在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今日的三节课,节节都是从学生本位出发,注重了学习者的情绪,认知要求。

教师对于学习本篇文本,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完成度,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案,通过课上的诠释,我们台下老师也见证了以读代讲阅读教学的主旨内涵。

每位讲课老师都是成竹在胸,教学基本功相当扎实,对于文本的理解与解读,研磨得很透彻,这一点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们真的是“以读代讲”了,比如:教学《秋天的雨》的那位老师,教学生字词环节时,老师没有讲,只是通过老师的范读词语,很快让学生发现了词语的读音特点,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认知力、倾听力,还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理解力、发现力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为学生成功学习而鼓掌。

再比如说教学《生命生命》的那位老师,具有磁性的美妙朗读,感染着课堂上的学生们,老师的范读作用之大胜过了激情的讲解,通过“读”,就达到了老师讲的目的,真的要学习了。

学生学会倾听、感悟、交流,朗读,理解文本含义,是老师讲课最最有意义、最最可贵的收获。

我内心真是羡慕呀!
……
评课中,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的那位教师,这样讲到:“讲完这节课,内心一直很忐忑,要说做的好的地方是注重了师生、生生互动,要说做的不足的地方是上课时语言还不够精炼,还得不断修炼。

不过学生的精彩发言让我意想不到。

”其实课堂上学生出色的表现才是对老师莫大的安慰与最高的奖赏。

我觉得这位教师课堂上“以读代讲”,演绎得也不错。

通过师范读、生练读,然后让学生去感悟、体会、理解,写下自己想要说的话语。

当学生交流时,发言的学生都能带着对文本的理解,饱含心中的那份情,写下感动自己和他人的真实情感。

这一点也是难得的。

我看到了老师辛苦教学背后的成功,学生懂得了课文的真谛,领悟了文本带来的启迪,这是我们的课堂所要达到的目标与境界。

在此也要学习了。

对于所倡导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代讲法,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抱着积极钻研的态度,不断学习,不断“取经”,不断“修炼”,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成就学生的“缤纷绽放”。

因为我们面临不同性格的学生,面临不同的教学文本,解读这些“内容”,我们必须静心思虑,从学生出发,考虑学生的学习要求及达到的学习目的,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好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有可能树立学生健康、自信、乐观的学习心理。

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灯,成就学生的美好学业,关键在于我们教师。

因而做教师的我们就赶快行动起来,做智慧的领跑者,做学生的导航员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