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治疗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ppt课件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出血性脑 血管疾病可分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实质出血和脑室内出血等类 型。
流行病学概况
01
02
03
发病率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 率较高,每年每千人中约 有1-2人发病。
死亡率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死亡 率较高,约有30%的患者 在发病后1个月内死亡。
危险因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畸形、颅内肿瘤等 是导致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的危险因素。
控制血压
在患者血压过高时,应迅速降 压,以减轻脑水肿和颅内压。
止血
对于脑实质出血或蛛网膜下腔 出血,应尽快止血,以减少出
血量。
降低颅内压
通过药物或手术方式降低颅内 压,以减轻脑水肿和预防脑疝
。
药物治疗
止血药
降血压药
抗癫痫药
抗炎药
用于脑实质出血或蛛网 膜下腔出血的止血治疗。
用于控制患者血压,预 防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
鉴别诊断
需与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其他脑血管疾病进行鉴别。
病情评估与预后判断
病情评估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预后判断
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等因素,判断疾病的预后。
03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流程
急救处理
01
02
03
04
保持呼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 患者呼吸通畅。
作业治疗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 力和生活质量。
物理治疗
利用物理因子刺激和调节神经系统,促进康 复。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使用相关药物促进神经功能 恢复。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出血性脑 血管疾病可分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实质出血和脑室内出血等类 型。
流行病学概况
01
02
03
发病率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 率较高,每年每千人中约 有1-2人发病。
死亡率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死亡 率较高,约有30%的患者 在发病后1个月内死亡。
危险因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畸形、颅内肿瘤等 是导致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的危险因素。
控制血压
在患者血压过高时,应迅速降 压,以减轻脑水肿和颅内压。
止血
对于脑实质出血或蛛网膜下腔 出血,应尽快止血,以减少出
血量。
降低颅内压
通过药物或手术方式降低颅内 压,以减轻脑水肿和预防脑疝
。
药物治疗
止血药
降血压药
抗癫痫药
抗炎药
用于脑实质出血或蛛网 膜下腔出血的止血治疗。
用于控制患者血压,预 防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
鉴别诊断
需与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其他脑血管疾病进行鉴别。
病情评估与预后判断
病情评估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预后判断
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等因素,判断疾病的预后。
03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流程
急救处理
01
02
03
04
保持呼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 患者呼吸通畅。
作业治疗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 力和生活质量。
物理治疗
利用物理因子刺激和调节神经系统,促进康 复。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使用相关药物促进神经功能 恢复。
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PPT课件
10
术后护理
1.身体各个器官功能情况,神志瞳孔生命体征,有无烦躁不安、面色发绀、胃肠道反映应, 排尿异常、有无脊髓损伤症状。
2.穿刺部位和穿刺侧肢体的情况:穿刺点有无渗血、血肿、感染、皮肤破损、术肢肢体温 度、感觉、颜色、动脉搏动。
3.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 4.心理情况:有无焦虑、恐惧等异常情绪。 5.记录24小时尿量,观察颜色,有无肾区的疼痛,嘱患者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排出。 6.给予饮食指导,术后半小时可进清单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 7.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禁忌作头劲部按摩,保持情绪稳定,劳逸结合,注意监测
4)既往史:患者过去健康状况、所患疾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手术史、 药物过敏史以及是否发生过不良反应,尤其是注意患者以前是否使用过造影剂。
5)患者生活习惯:饮食、睡眠、排尿便、生活自理程度等。 6)女性患者月经情况:介入手术应避开月经期。
6
介入治疗前后常见的护理问题
1.焦虑恐惧--担心介入手术不成功所致。 2.排尿改变--患者紧张、害羞、排尿习惯改变。 3.血压升高--与情绪或环境有关。 4.睡眠障碍--紧张担心手术、环境改变。 5.知识缺乏--缺乏介入相关知识。
2.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 3.有严重心、肝或肾功能不全者。 4.脑疝晚期,脑干功能衰竭者。
4
介入诊断和治疗涉及很多的护理方面。
1.术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准备、各项评估。 2.术中监护、抢救。 3.术后相关的护理。 4.导管室的管理等方面。
5
术前护理
1.护理评估
出凝血时间,有无出血倾向,定期作B超、TCD检查。
11
重视穿刺点护理
1.股动脉穿刺点护理:拔管后压迫止血15-30分钟,松手不出血后盖上5-8层纱布,十字交叉绷带加
术后护理
1.身体各个器官功能情况,神志瞳孔生命体征,有无烦躁不安、面色发绀、胃肠道反映应, 排尿异常、有无脊髓损伤症状。
2.穿刺部位和穿刺侧肢体的情况:穿刺点有无渗血、血肿、感染、皮肤破损、术肢肢体温 度、感觉、颜色、动脉搏动。
3.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 4.心理情况:有无焦虑、恐惧等异常情绪。 5.记录24小时尿量,观察颜色,有无肾区的疼痛,嘱患者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排出。 6.给予饮食指导,术后半小时可进清单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 7.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禁忌作头劲部按摩,保持情绪稳定,劳逸结合,注意监测
4)既往史:患者过去健康状况、所患疾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手术史、 药物过敏史以及是否发生过不良反应,尤其是注意患者以前是否使用过造影剂。
5)患者生活习惯:饮食、睡眠、排尿便、生活自理程度等。 6)女性患者月经情况:介入手术应避开月经期。
6
介入治疗前后常见的护理问题
1.焦虑恐惧--担心介入手术不成功所致。 2.排尿改变--患者紧张、害羞、排尿习惯改变。 3.血压升高--与情绪或环境有关。 4.睡眠障碍--紧张担心手术、环境改变。 5.知识缺乏--缺乏介入相关知识。
2.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 3.有严重心、肝或肾功能不全者。 4.脑疝晚期,脑干功能衰竭者。
4
介入诊断和治疗涉及很多的护理方面。
1.术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准备、各项评估。 2.术中监护、抢救。 3.术后相关的护理。 4.导管室的管理等方面。
5
术前护理
1.护理评估
出凝血时间,有无出血倾向,定期作B超、TCD检查。
11
重视穿刺点护理
1.股动脉穿刺点护理:拔管后压迫止血15-30分钟,松手不出血后盖上5-8层纱布,十字交叉绷带加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课件
诊断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出血性脑血管疾 病。
03
治疗与康复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 治疗手段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症状、 控制病情进展和预防复发。
药物治疗需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复 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以获 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抗 凝药、降血压药、降血脂药等,需根 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重要
原因之一。
年龄与性别
中老年人群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 高发人群,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国家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可能与遗传、 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等是导致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的主要原因。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确诊需要脑 实质或脑室内出血证据。
鉴别诊断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进行鉴别,如 脑梗塞、脑炎等。
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影像学检查
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脑实质或脑室内出血,以及了解出血部位、出血量 及周围水肿情况。
发病机制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壁变薄和脆弱,容易破裂出血;颅内动脉瘤和 脑血管畸形则由于血管结构异常,在血压波动或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与体征
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 瘫痪、失语等。
体征
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深慢等自 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以及偏瘫、偏 身感觉障碍、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 缺损表现。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出血性脑血管疾 病。
03
治疗与康复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 治疗手段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症状、 控制病情进展和预防复发。
药物治疗需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复 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以获 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抗 凝药、降血压药、降血脂药等,需根 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重要
原因之一。
年龄与性别
中老年人群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 高发人群,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国家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可能与遗传、 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等是导致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的主要原因。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确诊需要脑 实质或脑室内出血证据。
鉴别诊断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进行鉴别,如 脑梗塞、脑炎等。
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影像学检查
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脑实质或脑室内出血,以及了解出血部位、出血量 及周围水肿情况。
发病机制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壁变薄和脆弱,容易破裂出血;颅内动脉瘤和 脑血管畸形则由于血管结构异常,在血压波动或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与体征
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 瘫痪、失语等。
体征
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深慢等自 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以及偏瘫、偏 身感觉障碍、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 缺损表现。
脑血管介入治疗护理PPT课件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脑血管狭窄、脑动脉瘤、脑血管 畸形、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
禁忌症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凝血 功能障碍,对造影剂过敏等。
手术流程及注意事项
手术流程
术前准备、麻醉、穿刺置管、造影检查、介入治疗、术后处 理。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 症,确保手术安全。
02 术前护理准备
患者评估与教育
评估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为介入治疗提供 准确依据。
教育患者及家属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介入治疗的必要性、手术过程、可能的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 等,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度和配合度。
心理护理与情绪调节
了解患者心理状况
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的心理 问题。
紧急处理措施和流程
穿刺部位并发症处理
立即压迫止血,观察局部情况,必要时行超声检查明确诊断,给 予相应治疗。
脑血管并发症处理
立即停止介入治疗,给予吸氧、降颅压、止血等对症治疗,必要时 行急诊手术。
全身并发症处理
立即停止介入治疗,给予抗过敏、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密切观察病 情变化。
长期随访和健康管理建议
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挑战
如何实现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满足不同患者 的需求。
如何进一步提高介入治疗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减少并发 症的发生。
如何加强多学科协作和综合治疗,提高脑血管病变的整 体治疗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介入治疗过程及成果
介入治疗过程
脑血管病人介入治疗的护理 ppt课件
脑血管病人介入治疗的护理 ppt课
12
件
4.活动 监督患者卧床24h,期间每2h按 摩一次穿刺侧肢体,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24h后如无异常去除加压后包扎,穿刺 点常规消毒,纱布覆盖,可下床行走。
5.预防并发症 术后对穿刺处加强观察,注 意穿刺处包扎的松紧,防止穿刺点局部 皮下血肿。发现皮下血肿应及时报告医 生进行处理,以防皮下血肿体积太大, 压迫股动脉造成下肢缺血。
脑血管病人介入治疗的护理 ppt课
7
件
(7)心理护理 术前由责任护士做好术 前指导,向患者说明、解释有关手术、 麻醉情况。由于多数患者对介入手术 了解不多,因此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 工作,向患者说明手术只经过轻度镇 静、局部麻醉后,将导管经股动脉插 入,导向主动脉弓,而后进入两侧的 颈动脉与椎动脉,每次注射造影剂后 可使血管显影,此时患者会有一阵灼 热感,告知患者不必紧张害怕,积极 配合造影治疗。
1.穿刺处护理
(1)术后6h(造影)或12h(治疗)内穿刺 点加压沙袋包扎,在此期间穿刺下肢严格 制动并不能翻身(沙袋撤除后患者可向术 侧翻身侧卧,但术侧下肢还需制动)。
(2)咳嗽、大小便时用手压迫穿刺点防止出
血,并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脑血管病人介入治疗的护理 ppt课
10
件
(3)每小时观察记录穿刺点有无出血、 青紫、血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足 部皮肤的色泽、温度,6-12h后去除 沙袋,查看包扎处松紧情况(应可插 入2-3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 肿胀、肢体远侧脉搏、皮肤颜色、温 度和功能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 报告医师处理。
脑血管病人介入治疗的护理 ppt课
8
件
术中配合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表情、意识状态、 生命体征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 做好记录。
出血性脑血管病ppt课件
。
微创手术
如脑室穿刺引流术、血肿抽吸 术等,创伤小,恢复快。
介入治疗
如动脉瘤栓塞术、颈动脉支架 植入术等,适用于特定病因引
起的出血。
康复治疗
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 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04
CATALOGUE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与康复Leabharlann 预防策略健康生活方式
药物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 食、适度的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 于降低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风险。
02
CATALOGUE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病因与病理改变
病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等。
病理改变
脑实质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等,可引起脑 组织水肿、颅内压升高、脑疝等。
发病机制
01
02
03
破裂出血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 血管在长期压力作用下发 生破裂出血。
新技术应用
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 率。
预防与康复
加强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康复研究,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致 残率。
THANKS
感谢观看
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药物进行预防,如抗血小板聚集 药物等。
控制危险因素
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 素进行积极控制,定期进行体检,及 早发现并治疗潜在的疾病。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通过物理疗法,如电刺激、按摩 等,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协
调性,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语言治疗
针对有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语 言训练,帮助他们恢复语言功能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可分为脑实质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等 。
微创手术
如脑室穿刺引流术、血肿抽吸 术等,创伤小,恢复快。
介入治疗
如动脉瘤栓塞术、颈动脉支架 植入术等,适用于特定病因引
起的出血。
康复治疗
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 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04
CATALOGUE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与康复Leabharlann 预防策略健康生活方式
药物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 食、适度的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 于降低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风险。
02
CATALOGUE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病因与病理改变
病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等。
病理改变
脑实质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等,可引起脑 组织水肿、颅内压升高、脑疝等。
发病机制
01
02
03
破裂出血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 血管在长期压力作用下发 生破裂出血。
新技术应用
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 率。
预防与康复
加强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康复研究,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致 残率。
THANKS
感谢观看
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 适的药物进行预防,如抗血小板聚集 药物等。
控制危险因素
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 素进行积极控制,定期进行体检,及 早发现并治疗潜在的疾病。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通过物理疗法,如电刺激、按摩 等,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协
调性,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语言治疗
针对有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语 言训练,帮助他们恢复语言功能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可分为脑实质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等 。
神经介入治疗课件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未来,神经介入治疗将继续发 展,新的技术和材料将不断涌 现,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 供更多可能性。
02
神经介入治疗技术
血管内介入技术
诊断性血管造影
通过向血管内注射造影剂,观察血管病变的位置 和程度,为治疗提供依据。
血管扩张成形术
使用球囊或支架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血流,改 善症状,适用于脑血管狭窄等疾病。
如药物治疗、血管内扩张等。
导管断裂
总结词
导管断裂是神经介入治疗中罕见的并发症,但后果可能非 常严重。
详细描述
导管断裂通常是由于导管材料老化、导管在血管内受到过 度的弯曲或扭结等原因所致。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 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导管材料、轻柔操作、避免过度弯 曲或扭结导管等;出现导管断裂时,应立即停止治疗,并 进行紧急处理,如手术取出断裂的导管等。
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监 测生命体征、神经功能等 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 发症。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 复。
药物治疗
根据需要给予药物治疗, 如抗凝药、抗炎药等,以 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
06
神经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与防治
出血与血肿
总结词
出血和血肿是神经介入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射频消融
通过射频能量对病变组织进行消融毁 损,达到治疗目的,常用于肿瘤、心 律失常等的治疗。
神经调控
通过调节神经活动来改善症状,如脊 髓电刺激、脑深部电刺激等。
复合介入技术
血管内介入与立体定向介入结合
01
将血管内介入技术和立体定向介入技术相结合,实现更加精准
神经介入概述PPT课件
• 更准确地预后
• 更合理的预防方案
• 降低治疗中的风险
• 尽早发现小病变中的大问题,保护医 生与医院,有益于患者(后面列举五 例病例)
2021
9
神经介入可治疗相关疾病
• 出血性脑-脊髓血管病(颅内动脉瘤、脑动 静脉畸形、脑硬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 窦瘘、脊髓血管畸形等)
•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脑静脉窦血栓 形成、视网膜中央动脉或静脉血栓、脑动 脉狭窄等)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 GDC),此后,动 脉瘤的介入治疗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新型材料 不断涌现 • 21世纪,动脉瘤及AVM液体栓塞剂出现,治疗颅 内血管狭窄的专用支架出现
2021
6
神经介入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 (1)Seldinger(动脉穿刺插管)技术; • (2)选择性和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术(血管造影); • (3)经导管腔内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 • (4)经皮血管内支架置放术(支架置入); • (5)经导管缺血性脑血管病急诊溶栓术(动脉溶
后面有图解介绍如何去做后面有图解介绍如何去做88whywhy99神经介入诊断作用神经介入诊断作用明确血管病变明确血管病变出血性和缺血性出血性和缺血性的病因学诊断病因学诊断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更准确地预后更准确地预后更合理的预防方案更合理的预防方案降低治疗中的风险降低治疗中的风险尽早发现小病变中的大问题保护医尽早发现小病变中的大问题保护医生与医院有益于患者后面列举五生与医院有益于患者后面列举五例病例例病例1010出血性脑出血性脑脊髓血管病颅内动脉瘤脑动脊髓血管病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硬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静脉畸形脑硬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脊髓血管畸形等窦瘘脊髓血管畸形等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脑静脉窦血栓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视网膜中央动脉或静脉血栓脑动形成视网膜中央动脉或静脉血栓脑动脉狭窄等脉狭窄等脑脑脊髓脊柱肿瘤动脉内超选择性化疗脊髓脊柱肿瘤动脉内超选择性化疗术前栓塞术前栓塞1111神经介入治疗优势神经介入治疗优势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操作简便快捷适应范围广操作简便快捷适应范围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住院时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避免了开颅手术间短避免了开颅手术相对手术风险小相对手术风险小1212神经介入的经济效益神经介入的经济效益为医院创造新的收入方式为医院创造新的收入方式先进技术吸引更多病患就诊先进技术吸引更多病患就诊降低药占比降低药占比降低住院日降低住院日为患者预防提供依据减少反复发病为患者预防提供依据减少反复发病风险节约资金风险节约资金1313第一例第一例多发腔梗却是大动脉狭窄多发腔梗却是大动脉狭窄患者男性患者男性5858岁以右侧肢体无力入院岁以右侧肢体无力入院查体右侧肢体肌力查体右侧肢体肌力级行行ctct灌注成像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灌注差灌注成像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灌注差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大脑中动脉狭窄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大脑中动脉狭窄行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形态大部分恢复行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形态大部分恢复教训
• 更合理的预防方案
• 降低治疗中的风险
• 尽早发现小病变中的大问题,保护医 生与医院,有益于患者(后面列举五 例病例)
2021
9
神经介入可治疗相关疾病
• 出血性脑-脊髓血管病(颅内动脉瘤、脑动 静脉畸形、脑硬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 窦瘘、脊髓血管畸形等)
•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脑静脉窦血栓 形成、视网膜中央动脉或静脉血栓、脑动 脉狭窄等)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 GDC),此后,动 脉瘤的介入治疗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新型材料 不断涌现 • 21世纪,动脉瘤及AVM液体栓塞剂出现,治疗颅 内血管狭窄的专用支架出现
2021
6
神经介入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 (1)Seldinger(动脉穿刺插管)技术; • (2)选择性和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术(血管造影); • (3)经导管腔内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 • (4)经皮血管内支架置放术(支架置入); • (5)经导管缺血性脑血管病急诊溶栓术(动脉溶
后面有图解介绍如何去做后面有图解介绍如何去做88whywhy99神经介入诊断作用神经介入诊断作用明确血管病变明确血管病变出血性和缺血性出血性和缺血性的病因学诊断病因学诊断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更准确地预后更准确地预后更合理的预防方案更合理的预防方案降低治疗中的风险降低治疗中的风险尽早发现小病变中的大问题保护医尽早发现小病变中的大问题保护医生与医院有益于患者后面列举五生与医院有益于患者后面列举五例病例例病例1010出血性脑出血性脑脊髓血管病颅内动脉瘤脑动脊髓血管病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脑硬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静脉畸形脑硬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脊髓血管畸形等窦瘘脊髓血管畸形等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脑静脉窦血栓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视网膜中央动脉或静脉血栓脑动形成视网膜中央动脉或静脉血栓脑动脉狭窄等脉狭窄等脑脑脊髓脊柱肿瘤动脉内超选择性化疗脊髓脊柱肿瘤动脉内超选择性化疗术前栓塞术前栓塞1111神经介入治疗优势神经介入治疗优势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操作简便快捷适应范围广操作简便快捷适应范围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住院时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避免了开颅手术间短避免了开颅手术相对手术风险小相对手术风险小1212神经介入的经济效益神经介入的经济效益为医院创造新的收入方式为医院创造新的收入方式先进技术吸引更多病患就诊先进技术吸引更多病患就诊降低药占比降低药占比降低住院日降低住院日为患者预防提供依据减少反复发病为患者预防提供依据减少反复发病风险节约资金风险节约资金1313第一例第一例多发腔梗却是大动脉狭窄多发腔梗却是大动脉狭窄患者男性患者男性5858岁以右侧肢体无力入院岁以右侧肢体无力入院查体右侧肢体肌力查体右侧肢体肌力级行行ctct灌注成像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灌注差灌注成像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灌注差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大脑中动脉狭窄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大脑中动脉狭窄行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形态大部分恢复行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形态大部分恢复教训
出血性脑血管病ppt课件
对于脑干和小脑出血的诊断价值较高,但 对于急性期出血的诊断效果不如CT。
脑血管造影
实验室检查
可发现血管畸形、动脉瘤等潜在的出血原 因。
包括血常规、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 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凝血功能。
诊断标准和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 析后做出诊断。
诊断流程
不良反应
使用止血药可能导致血栓形成;长期使用甘露醇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降压药 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低血压。
04
非药物治疗和康复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主要适用于颅内动脉瘤、脑血管 畸形等引起的出血。
手术方法包括开颅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 方式。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保护脑血管健康 。
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脑血 管疾病风险。
合理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增加 蔬菜、水果的摄入。
预后评估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预测恢 复可能性。
并发症情况
了解患者是否有其他并发症,如肺部 感染、心脏疾病等,影响预后。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控制出血,以及修复或替换受损的脑组 织。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 ,通过血管内操作来治疗出血 性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可用于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畸形、硬膜外和硬膜下 血肿的治疗。
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但需要经 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较高,占脑血管病的 25%-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交通动脉瘤三维成像
20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6】
前交通动脉瘤术前
ppt课件
前交通动脉瘤术后
21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7】
大脑前动脉瘤术前
大脑前动脉瘤术前
ppt课件
22
分类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颅内动脉瘤
2
脑动静脉畸形(AVM)
3
硬脑膜动静脉畸形(DAVM)
4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
ppt课件
23
脑动静脉畸形 【定义】
动脉瘤壁缺乏正常动脉 壁中的内弹力膜和肌层, 仅有内膜覆盖;瘤壁厚薄 不均,呈小泡状处,是瘤 壁最薄弱部分。
发病机制
动脉瘤愈大、血压愈高 、壁愈薄、愈易发生破裂1 ,导致SAH。
ppt课件
7
颅内动脉瘤 【破裂部位】
远侧(瘤顶) 64%
中部(瘤体) 10%
近侧(瘤颈) 2%
不明
24%
ppt课件
ppt课件
10
颅内动脉瘤 【SAH病情分级】
1968年 Hunt and Hess分级
1级 无症状,或有轻度头痛和颈项强直 2级 中度或重度头痛,颈项强直,除有脑
神经瘫痪外无其他神经症状 3级 嗜睡,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4级 昏睡,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5级 昏迷,有去脑强直状态
1级~ 3级 :有急症手术指征(神经介入,开颅术)
ppt课件
11
颅内动脉瘤 【辅助检查】
腰椎穿刺:是诊断SAH的直接证据,但只用于高度怀疑 SAH发生,而CT扫描为阴性的病人。诊断明确的病人慎 用,可导致脑疝、诱发动脉瘤再次破裂。
CT扫描:是诊断SAH的首选方法。可以诊断SAH,直径大 于5mm的动脉瘤,SAH后发生的其他颅内病变,如脑水肿、 脑积水、脑梗死等。
ppt课件
27
脑动静脉畸形 【临床表现】
仅存脑动静脉畸形时可无任何不适或偶尔有癫痫病发作。
常无明确发病诱因,畸形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脑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 出血,是脑动静脉畸形最常见的症状。 突然出现剧烈头痛、颈硬,伴有恶心、呕吐和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 不同部位病变及出血,可出现偏瘫、偏盲、失语及偏侧感觉障碍等定 位体征及眼球运动障碍,共济失调等。
MRI和MRA联合使用可以发现大于3mm直径的动脉瘤。
脑血管造影:是诊断颅内动脉瘤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其诊断阳性率最高,可显示细微的血管结构。
ppt课件
12
颅内动脉瘤 【治疗方式比较】
方法 手术治疗 血管内治疗
√优点
X缺点
能看清动脉瘤及血管的结构, 对脑及血管操作,分离动
夹闭率高,有重建血管的可能。脉瘤时有破裂可能。需开 夹闭的稳定性好,可以 清除 颅,手术总体危险大。 颅内血肿。
脑 动 静 脉 畸 形 (AVM) 是 脑 血 管 结 构 的 变异,局部脑动脉与脑静脉直接相连, 其间缺乏毛细血管,脑动脉血通过动 静脉瘘道直接进入脑静脉,产生一系 列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引发脑盗血及 颅内出血的症状体征。
ppt课件
24
脑动静脉畸形 【流行病学】
发病年龄 20-40岁多见,平均25岁 患者男女比约2:1
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术后
ppt课件
16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2】
前交通动脉瘤术前
ppt课件
前交通动脉瘤术后
17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3】
大脑中动脉瘤术前
ppt课件
大脑中动脉瘤术后
18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4】
椎动脉瘤术前
ppt课件
椎动脉瘤术后
19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5】
前交通动脉瘤三维成像
ppt课件
90%以上的AVM位于幕上大脑各叶
顶叶 30% 颞叶 22% 额叶 21% 枕叶 10%
ppt课件
25
脑动静脉畸形 【病因】
胚胎期如有某种因素影响其原始脑 血管网正常发育,毛细血管不健全, 动静脉直接相通形成短路,发展成为 脑动静脉畸形。
ppt课件
26
脑动静脉畸形 【病理基础】
病变区动静脉间缺乏毛细血管,大量 脑动脉血直接流入脑静脉,导致局部脑 动脉压降低、脑静脉压增高,产生脑供 血紊乱和局部脑血管结构改变。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颅内动脉瘤 【定义】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管腔局 限性异常扩张,造成动脉壁 病理性囊状膨出。
ppt课件
5
颅内动脉瘤 【流行病学】
发生率 6.0—9.6例/10万人(欧美) 15例/10万人(日本)
高峰年龄 40-60岁,男女比约1:1.6
“解剖性”血管内途径操作, 对微脑创血,管术及后血恢管复痉快挛,住的院影时响小间,耗材昂贵. 短。
ppt课件
13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1】
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术前
动脉瘤术前三维图像
ppt课件
14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1】
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术后
ppt课件
15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1】
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术前
出血性脑血管病 神经介入治疗
ppt课件
1
分类
1
颅内动脉瘤
2
脑动静脉畸形(AVM)
3
硬脑膜动静脉畸形(DAVM)
4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8
颅内动脉瘤 【病理改变】
动脉瘤破裂 颅内压升高——瘤壁内外压力梯度下降——出血停止 急性血管痉挛——血块形成——出血停止
破裂2周内
正常纤溶系统使血块溶解——再出血
破裂3周后
血块机化——再出血几率下降
ppt课件
9
颅内动脉瘤 【临床表现】
颅内动脉瘤破裂
头痛:“一生中经历的最严重头痛” 意识障碍 神经功能障碍 全身症状和并发症
ppt课件
28
脑动静脉畸形 【辅助检查1】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AVM供血动脉及近端血管血流量 明显增加,血流阻力降低及血流速度增快,以及反应血管 阻力的搏动指数PI值明显减少。TCD可初步诊断AVM。
CT检查:出血时可显示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脑受压情况, 未出血的AVM呈不规则低密度或混合密度病灶,成团块状边 界不清。注射造影剂后病变部位出现不规则高密度增强区, 一般无占位效应,周围无明显水肿带。
好发于组成脑底动脉环(Wills环)的大动脉及 大动脉近端分叉或分支处。
前交通动脉瘤 25%~28%
后交通动脉瘤 25%
大脑中动脉瘤 13.4%~19.8%
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 5%~8%。
ppt课件
6
颅内动脉瘤 【病因及发病机制】
遗传性结缔组织缺陷病
头部外伤
感染
夹层动脉瘤
病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流动力学等原因引起 的动脉壁损害,形成梭形 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