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多爱我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父母多爱我》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父母多爱我》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无私深厚的,并理解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付出。
2.培养学生对家庭的感恩之情,懂得尊重父母、关心家庭。
3.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懂得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学会珍惜和回报父母的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深厚的,并学会感激、回报父母的爱。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学会尊重父母、关心家庭。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
2.课件:课件包含图片和视频,用于呈现相关故事和情境。
3.课堂活动:制作家庭树模板、亲子关系图模板。
4.教具:黑板、彩笔、纸张、学生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与引入(10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家长的照片,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是谁?我们为什么感激他们?”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人就是他们的父母,是对他们最无条件的爱。
3.教师出示幸福家庭的图片,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家庭的一件幸福事情。
步骤二:情景教学(15分钟)1.教师播放相关视频或呈现相关故事,引导学生观察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和爱。
2.学生观看视频或听故事后,回答问题:“你认为父母对你的关心是什么样的?你平时是怎样感受到父母对你的爱的?”3.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会。
步骤三:情感体验(2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家庭树模板,帮助学生绘制自己的家庭树,标明每个家庭成员。
2.学生在家庭树上选择一个家人,并列举这个家人对自己的好处和付出。
3.学生将自己的家庭树与同桌分享,并广播式分享自己感激这个家人的心情。
4.教师指导学生制作亲子关系图模板,帮助学生观察和思考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表现。
步骤四:思考讨论(2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什么样的?我们该如何回报父母的爱?”2.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问题。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制定回报父母的爱的计划,并在班级分享。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父母多爱我》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父母多爱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父母多爱我》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父母对子女的关爱,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感恩之心。
课文内容丰富,情节感人,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母的爱,学会感恩和回报。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逐渐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对父母的依赖性仍然较强。
大部分学生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但很少能意识到父母爱的付出。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深刻体会父母的爱,并学会感恩和回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学会感恩和回报父母的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增强家庭观念,培养感恩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母的爱。
2.难点:学生学会感恩和回报父母的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父母的爱。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唤起学生的共鸣,培养感恩之心。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为学生提供课文朗读音频,方便学生跟读和理解。
2.图片素材:准备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重点内容和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跟随朗读,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然后展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课文,边读边解析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如父母为子女付出的爱,子女如何回报父母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父母的爱,以及如何回报父母的爱。
10《父母多爱我》(说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小组讨论: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每个小组请派一名代表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
(2)情景剧:请同学们分组扮演父母和孩子,模拟家庭场景,展示亲子之间的爱。演出结束后,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4. 总结提升(5分钟)
5. 课后作业(5分钟)
请大家结合教材第26页的“思考与行动”,思考一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下节课我们将分享彼此的感悟。
4. 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关爱他人。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到家庭的关系、父母的角色以及亲情的可贵。他们对父母的爱有初步的认识,知道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是无私的。此外,学生还掌握了基本的沟通技巧,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六、拓展与延伸
1. 推荐阅读:《父母的爱是伟大的》《感恩的心》《如何与父母沟通》等文章,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父母之爱,学会与父母沟通,培养感恩意识。
2. 观看视频:邀请学生观看有关父母之爱的影视作品,如《天下父母心》《亲爱的》等,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父母的爱,并学会珍惜家庭亲情。
3. 开展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手工制作等,增进亲子关系,让学生亲身体验父母的爱。
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亲子关系的视频、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父母的爱。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父母之爱经历,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感恩意识。
3. 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扮演父母和孩子,模拟家庭场景,增进学生对父母爱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手段,生动展示父母之爱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10.父母多爱我-部编版(第一课时) (共12张PPT)

6、有一天你会知道:人的心灵不能换成人的心灵,严肃不能得到感情。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没有同情心,也有不感恩的心。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信任,也不愿意全心全意付出。 5、跌倒时说一百个字并没有那么好,留下的眼泪教会了你如何成为一个人,而遗憾的时刻教会了你如何成长。痛苦是你最好的老师。生活中少走弯路是必不可少的。 20、不要相信普通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您必须为生活中的所有事物而奋斗。如果今天和昨天没有什么不同,那就快点改变自己。 20、总是活着为自己看,笑得特别灿烂,不在乎别人的指责,做得好,让那些看不起你的人不能爬得高,让看着你的人更喜欢你。 16、最后,您最终将理解有些人有某些东西,但是,无论是爱还是不爱,无论陪伴还是离开,您都必须时刻准备着接受所有的事故。 21、低质量的勤奋只是我辛勤工作的一种幻想。勤奋不是马不停蹄,而是有效利用眼前的时间;努力不是努力工作,而是用智慧解决问题。 9、做人不会责怪天堂和人民,不会遭受苦难。路在你脚下,自己走!没有人会成为您的障碍,只有一些不会确定! 4、首先过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样,相同频率的人才能看到它;即使您愿意,也必须有资本过上更好的生活。 7、你给社会什么样的姿态,社会会给你什么样的生活,每一个选择都有不同的结局,就像走不同的道路会有不同的风景,不怕别人比你强,害怕比你强人们比你更努力。 10、切勿沉迷自己,为自己找借口。对自己要严格。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并且您的个性和智慧变得更加完美。
《父母多爱我》”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PPT课件

小小辩论会
妈妈最近老爱管我, 我现在可烦我妈妈了!
VS
我知道,妈妈都是为我好。
再见
每天上学前, 妈妈总是备好温 开水。
妈妈会帮我 扎辫子
每天放学后, 爸爸总是辅导我 做作业。
爸爸周末
妈妈每天 做饭
带我们去公 园玩
……
体会父母的爱
用不同的词语形容 父母的爱吧!
深沉 细致
无私
严厉
温柔
伟大
坐上时光机
说一说感受
他和他的父母有什么变化? 你有什么感受? 爱是相互的
我们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哪里?
我可以做什么?
我可以说的话
我可以做的事
我之前 做得好的地方
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选择一项完成
初级挑战
对爸爸妈妈说几句感 谢的话:“辛苦了”、 “谢谢您!”
中级挑战
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 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 感谢之情!
高级挑战
互换身份,你们来当 “小妈妈”/“小爸爸”, 爸爸妈妈来当孩子。
父母多爱我 第十课第一课时
爸爸妈妈爱我们!
父母的爱在哪里?
龙龙的一天
龙龙的父母的爱在哪里?
你身边的哪些物品 体现了父母的爱?
父爱与母爱
妈妈在家的一天 都做了什么?
妈妈在家的一天都做了什么?
早上
中午
晚上
爸爸的爱在哪里?
爸爸妈妈都为你做 了些什么,写爱心 树上吧!
琳琳的爱心树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父母多爱我》优秀备课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父母多爱我》优秀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父母多爱我》这一课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重要内容。
课文通过描述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接受。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父母的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未能深刻理解父母的爱。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享受到父母的爱,但却不知道如何去回报,甚至有时候还会对父母的爱产生误解。
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对父母爱的认识,培养感恩的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懂得感恩,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提高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的美德。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激发他们的感恩之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父母的爱。
同时,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沟通能力,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引出本课主题。
2.讲授新课:讲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学生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父母的爱。
3.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的美德。
4.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5.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小事,表达对父母的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父母的爱,另一部分是回报父母的爱。
在父母的爱这部分,列举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在回报父母的爱这部分,写明学生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父母多爱我》教案

《父母多爱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并体会到父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回报父母的美德。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理解父母的心意,减少亲子间的矛盾和误解。
二、教学内容1. 父母的爱:生命的来源、成长的陪伴、无私的付出。
2. 父母的心意:期望、担忧、希望。
3. 亲子沟通:理解、尊重、表达、倾听。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理解父母的心意。
2. 培养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的爱。
2.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
五、教学方法1. 情感体验法:通过故事、情境、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互相启发。
3. 角色扮演法:模拟亲子沟通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学会沟通技巧。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音乐等。
2. 准备亲子沟通的模拟场景道具和材料。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引导。
七、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父母爱的感人视频或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讲授父母的爱:通过讲解和分享,让学生了解父母对他们的爱,体会到父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父母的爱,以及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4. 亲子沟通演练: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亲子沟通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学会沟通技巧。
5.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以及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八、教学评价1. 学生的情感反应: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表现,了解他们对父母爱的认识和体会。
2.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和分享情况,了解他们的思考和感悟。
3. 亲子沟通演练的表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沟通技巧的应用情况。
九、教学拓展1. 邀请父母参与课堂:邀请学生的父母参与课堂,分享他们对孩子的爱和心得,加深学生对父母爱的理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10课《父母多爱我》优秀课件(共34张PPT)

父母多爱我
我有一双发现爱的眼睛
父母的一天
工作多长时间? 为我付出多长时间及做的事情?感人的亲情故事
每个孩子人生道路上 都有一个冠军妈妈伴随成长
赞美爸爸妈妈的爱
用心想一想,父母 每天都为我们做了些什 么?
发现爱
同学们,想想为什么第一次 搭建桥梁失败了,第二次时间更 短却搭建成功了呢?
多一些沟通,多一些理解,多一 份爱。你可以用哪些方法和父母沟通 呢?
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1.留纸条或写信 2.面对面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想法,并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表述 出来。
4.请其他亲人代为转述自己的想法
5.……
一定要在对方情绪平和 时,态度真诚、语气平和地 交流哦。
从小到大,我们都感受着家人细致的 关爱,你是否想要感谢家人的付出?爱需 要表达,就让我们一起来表达爱吧!
亲爱的________:
谢 谢!
第四单元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10
父母多爱我
活动一:制作爱心树
制作爱心树
同学们,从我们出生到现在, 父母为我们做了许多事,用心想 一想,把他们每天为你做的事记 录在爱心树叶子上。
我们就是爸爸妈妈的“小鸡蛋”,他们每天都用心 呵护着我们健康成长。捧在手心呵护是爱,严格管教也 是爱。
1.从爸爸给东东的信中,你了解到他俩之间发生了什么? 2.你感受到爸爸的心情是怎样的?东东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如果你是东东,想对爸爸说些什么呢?
活动三:搭建沟通桥
活动要求
1.每四人一组,每组有八块形状不同的积木。 2.禁止语言交流,小组成员在三十秒内合作搭建一座桥。 3.允许语言交流,小组成员在二十秒内合作搭建一座桥。
父母为我们做的每一件看似普通的事,里面 都藏着对我们的爱。你能发现这默默的爱吗?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父母多爱我》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1.其实爸爸妈妈的爱还在我们身上呢!咱们来找一找,夸一夸爸爸妈妈对你的爱,好吗?2.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记录了爸爸妈妈一天中为自己做了哪些事,并写在66页的亲情树上,打开课本,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3.师:像这样的日常小事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前老师让你们完成的亲情树吧。
出示亲情树。
4.数一数父母一天为你做了多少件事?选择其中爸爸妈妈每天都会为你重复做的一件事,算一算一年做了多少次。
出示一组数据,此时你想说什么?
7.播放视频《妈妈的一天》,此时你想到了什么?教师小结:这些庞大的数字背后,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背后,藏着父母对我们默默的爱,让我们不禁感慨:父母多爱我
板书:默默的爱。
10《父母多爱我》第一课时 (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0《父母多爱我》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并且是对自己的保护和关怀。
2.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和感受父母的爱,进一步加深亲子关系。
3.让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培养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2.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父母的爱,发扬亲情美德。
3.学习并遵守行为规范。
教学难点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并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
教学方法1.答疑法2.讲授法3.情景模拟法教学准备1.《父母多爱我》课文原文、PPT课件2.视频素材: 《父母多爱我》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视频《父母多爱我》,帮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2. 课文讲解1.教师演绎课文《父母多爱我》。
2.通过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原文中的意思。
3. 讨论与分享1.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感受到父母的爱。
2.学生展示自己或周围人的亲情故事,分享自己的亲情体验。
4. 行为规范学习1.课堂上介绍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如礼貌用语、不浪费食物等。
2.课后让学生自主选择行为规范,完成一份自我承诺书。
教学评价1.以小组形式展示亲情故事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互相交流,增加对课程的深刻理解。
2.选取一些学生的行为规范作为课堂评价的主要依据。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视频导入的方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父母的爱是无私的”这一概念。
但可能会存在部分学生缺乏认真思考的情况,需要增强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同时,在行为规范学习方面,需要在内容上做出更合理更实用的梳理,以便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部编版道德法治三年级上册《父母多爱我》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法治三年级上册《父母多爱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父母多爱我》是部编版道德法治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描述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孝敬父母的美德。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朴实,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家庭的亲情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父母的爱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父母的爱,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德。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父母的爱,认识到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德。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父母的爱,认识到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父母的爱,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德。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歌曲《小乌鸦》,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对子女的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父母的爱。
识。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父母的爱。
5.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情景剧表演,体验父母的爱,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德。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课堂表现评价、情感体验评价和课后作业评价等方法。
通过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情感体验和作业完成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父母多爱我 》

10、父母多爱我 第1课时
爱,到底是什么呢?
杨洋的成长故事
2010年1月20日这一天,在大家的期盼 之下,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上,父母喜极 而泣,抱着我不愿松手。爷爷奶奶高兴 得合不拢嘴,一个个打电话通知亲朋好 友,自己的大孙子,出生了!
杨洋的成长故事
在我出生以后,爷爷和爸爸就翻遍了 所有的文学典籍和词典,想着要给我 起一个怎样的名字。后来,终于在我 来到世上的第一百天,爷爷给我起了 一个名字“杨洋”,他希望我能一直 喜气洋洋,幸福安康。
烦恼小镜头二
为了让我减体重,爸爸每天 和我一起步行到学校,我好 累呀!
思考与讨论
当发生以上两个镜头中的事情时,你能 理解镜头中的父母的行为吗?你是如何 理解的?
烦恼小镜头一
父母到外地工作,是为了挣钱养 活家人,给我们尽可能好的物质 条件,这也是一种爱,如果可 以,父母肯定更希望和孩子在一 起。
课堂小结
1.感受爱:父母默默的爱 2.分享爱:分享与父母之间的爱的故事 3.描绘爱:形容一下父母的爱 4.表达爱: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0、父母多爱我 第2课时
有时候,我们会与父母发生 一些矛盾和误会,父母的一 些行为会让我们感到无法理 解。
烦恼小镜头一
父母到外地工作了,留下我 和爷爷奶奶在家,父母心里 只想着挣钱,一点也不关心 我。
杨洋的成长故事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爷爷的教 导、奶奶的关爱、爸爸的督促和妈妈 的照顾。
思考
(1)你从杨洋的成长故事当中,感受到 了什么呢?你从哪里感受出来的? (2)你的爸爸妈妈爱你吗?你怎么知道 呢?
用心想一想,父母每天 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把他们所做的事记录在 叶子上,如果叶子不够 用,可以自己添画。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父母多爱我》人教新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父母之爱的伟大、学会了表达对父母的爱以及如何与父母有效沟通。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家庭中爱与理解的认识。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为家庭和谐作出贡献。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感受父母之爱,以及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从课堂反应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但我也注意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父母多爱我》人教新版
பைடு நூலகம்一、教学内容
《父母多爱我》选自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单元“家的温暖”第一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2.认识到父母的辛劳和无私;3.学会体谅父母,表达对父母的爱;4.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增进亲子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家的温暖,懂得珍惜和感恩父母,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和道德品质。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如何与父母沟通这个问题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然存在沟通障碍。这说明我们需要在课堂上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此外,我还注意到,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在小组中缺乏存在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教授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如说谢谢、给予拥抱等,强化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上10《父母多爱我》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上 10《父母多爱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父母多爱我》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十课《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保护》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教育学生要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父母对子女的爱的描述,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第二部分是关于如何理解父母的爱,教育学生要尊重父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父母的爱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未能深入理解父母的爱。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常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呵护,但往往因为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无法全面、深入地理解父母的爱。
此外,随着学生独立意识的逐渐增强,他们可能会对父母的关爱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不尊重、不理解父母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感受父母的关爱,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理解父母的爱,尊重父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珍惜父母的关爱,树立回报父母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理解父母的爱,尊重父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感受父母的关爱,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故事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父母关爱子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父母爱的思考,导入新课《父母多爱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父母多爱我
教学目标:
1、了解父母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了许多的心血,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
2、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探讨,学生切身理解、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及养育之恩,并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由衷的爱。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理解和接受父母的爱,并能和自己的父母正确沟通。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谈谈父母的爱。
教师:播放视频歌曲“让爱住我家”,学生聆听感受。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父母默默的爱
教师:用心想一想,父母每天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每天上学前,妈妈已为我备好温开水;每天放学后,爸爸总是陪我打一会羽毛球;妈妈每天晚上都会来给我盖被子……
教师:父母为我们做的每一件看似普通的事,里面都藏着对我们的爱。
你能发现这默默的爱吗?
学生交流:学生思考自由回答。
教师:打开教材P67页,阅读“妈妈喜欢吃鱼头”小故事。
妈妈和外婆真的爱吃鱼头吗?她们为什么这么做呢?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教师:父母关爱你的感人的故事一定不少,讲给大家听听吧!
学生交流:互动交流。
教师:请同学带着感情读一读“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是香的,像鲜花;
妈妈的爱是甜的,像蜜糖;
妈妈的爱是清新的,像森林中的草地;
妈妈的爱是宁静的,像蓝天上的白云;
妈妈的爱是柔软的,像轻风和细雨;
妈妈的爱是温暖的,像阳光和炉火;
妈妈的爱永远在我的心里。
教师:在你眼中爸爸的爱像什么?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活动二:多一些理解
教师:父母是爱我们的,但她们也有一些行为和做法让我们不能理解。
你的父母有让你不能理解的行为和做法吗?
学生交流:父母到外地工作了,留下我和爷爷奶奶在家。
他们心里只想着挣钱,一点也不关心我。
学生交流:为了让我减体重,爸爸每天和我一起步行到学校,我好累呀!
学生交流:大人总爱唠叨,同样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真让人心烦。
学生交流:每到星期天,爸爸就喊我跟他一起下地干活。
干衣活很累,我真不情愿!
学生交流:……
教师:有的同学认为,父母有些行为虽然让我们不能理解,但也可能包含着对我们的爱。
有的同学不同意这种说法你觉得呢?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教师:说说父母有哪些行为是你不能理解的?说一说具体的内容,你觉得应该如何改进呢?
学生交流: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对父母需要改进的地方,要学会多和他们沟通,因为他们是那么爱我们。
教师: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委屈、伤心,有没有想过父母也有委屈和伤心的时候呢?请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教师:打开教材P71页“爸爸给东东的信”。
如果你是东东,你会对爸爸说些什么呢?你觉得自己的父母有委屈和伤心吗?好好与他们谈谈心吧。
《父母多爱我》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在习以为常生活事件细节中,发现和体会父母默默的爱。
2.在父母关爱孩子的感动故事中,体会父母深深的爱。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事件背后的意义。
教学准备:
1. 记录“亲情树”
2. 调查父母长辈为自己取名字的故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名字里的故事
1.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你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指名介绍父母长辈为自己取名字的故事)
生1:老师,我叫杨笑笑。
这个名字是妈妈给我起的,爸爸妈妈希望我每天都可以笑得很开心。
师:你喜欢这个名字吗?生:喜欢!
师:喜欢你就笑一笑吧!(生笑)哎呀,笑得真灿烂。
生2:我叫王修杰。
我问过爸爸妈妈这个“修”字是什么意思,他们告诉我是身材修长高大的意思。
师:站直了让老师看看你。
(生站直)个子长得真高,身体也棒棒的。
看来你爸爸妈妈给你起了个好名字啊!
生3:我叫刘德正。
这是我爸爸起的,他希望我能做一个品德高尚,为人正直的孩子。
师:老师相信你一定会的!
2. 听了这么多名字的故事,你有什么发现呢?
3.总结:爸爸妈妈用心地为我们取了好听的名字,寄托着爸爸妈妈的期望和祝福,爸爸妈妈多爱我们啊。
【板书:父母多爱我】
【设计意图:从孩子们熟悉自己的名字入手,引导学生走向名字的背后。
孩子们通过交流发现父母在为自己取名字的时候原来如此用心,或查阅字典斟酌字义,或召开家庭会议,更有甚者找人算八字……一个小小的代号里也蕴含着父母多少的期望祝福,由此引出讨论的话题。
名字的故事以范例的形式指向由这些熟悉的生活细节中体悟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
】活动二:父母的爱是默默的
(一)回忆记录父母每天为你做的事情
1.其实呀,父母每天为我们做的事情都藏着他们对我们的爱。
谁来说说看?你的爸爸妈妈每天为你做了哪些事?
生:每天上学前,妈妈都会为我备好温水。
师:妈妈为什么要为你备好温水啊?
生:因为妈妈不希望我喝冷水受凉。
师:每天都会备好吗?
生:是的。
师:你的妈妈真是一位细心的妈妈,她真爱你。
其他同学的妈妈也是这样吗?
像这样的日常小事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前老师让你们完成的亲情树吧。
2.出示亲情树。
师:数一数:每一天父母为你们做了多少事?每天重复做的又有多少呢?分小组把把记录情况放在一起比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爸爸妈妈除了上班,还要重复着为我们做这么多事。
生:我发现我们的爸爸妈妈很像,每天都为我们做这么多事。
生:我发现在不冷不烫的早餐里藏着妈妈的爱。
此时我仿佛看到妈妈一早起床忙碌的身影。
生:是呀!我从爸爸每天为我准备不同的早餐中体会到父母的爱。
……
生:爸爸每天放学接我时,总会问:今天的学习开心吗?我觉得这里也藏着爱,因为……。
3.交流到这里,回忆我们亲手记录自己手中的这张亲情树时,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所有的爸爸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孩子,要为孩子做很多事。
生:爸爸妈妈为我们做的事情嘴上从来不说,都是默默的。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记录一天里父母为我们做的事,课前孩子们虽是被动地完成任务,却旨在让孩子们学会留心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
课堂上,通过数一数父母每天为我们做了多少事,哪些事是天天都做的;再观看《妈妈的一天》视频,孩子们的眼前已浮现出父母为自己操劳的身影,此时,再面对记满了叶片的亲情树时,孩子们已被深深地感动着,这样的情感是源自内心的而非表面的,真实的而非虚假的。
】
(二)爱的故事
师:有一位叫陈远松的小朋友,也在享受着爸爸妈妈默默的爱,可是他却有些疑惑,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吧。
1.自主阅读阅读角《妈妈喜欢吃鱼头》。
2.交流讨论:妈妈和外婆真的爱吃鱼头吗?她们为什么这么做呢?
3.你有父母关爱你的感人故事吗?说给大家听听。
哪里最让你感动?
生:爸爸妈妈的爱藏在我的保温杯里。
冬天的时候妈妈让我用保温杯带温开水,这样就可以喝热水,不会着凉了。
师:哪些同学的爸爸妈妈也为你们准备了刚好可以喝的温水?(全班都举起了小手)
生:我妈妈还在我的水里加了蜂蜜呢,这样就不会上火了。
(更多的孩子附和着:我的也是,我的也是。
)
生:我带来了昨天一根螃蟹腿。
(师生惊奇地看着她)妈妈怕我吃螃蟹会划破嘴,就用牙签挑好了给我吃。
生:妈妈每天早晨起来都会洗衣服烧开水,她怕吵到我睡觉,就把厨房门关起来。
生:(举起一个小音乐盒)这是我在儿童医院挂水的时候,妈妈给我买的,我生病了很难受,妈妈怕我难受,就买了个小玩具给我。
师:这个音乐盒还能响吗?打开听听。
(教室里很安静,只听到音乐盒动人的旋律,很多孩子在这曼妙的音乐声中流下了眼泪。
)生:上次跑步我摔跤了,妈妈一边帮我清洗伤口,一边就自己掉眼泪了。
生:昨天天气突然降温了,爸爸接我回家的时候,把他的衣服给我穿,结果自己回去冻感冒了。
……(学生交流父母在生活中给自己的疼爱)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由事件本身走向事件的细节,体悟细节之美。
孩子们通过诉说生活中那些平凡却又伟大爱的故事,站在细节里,体味着亲情的芬芳,投射着生命的感恩。
】
(三)父爱母爱都是爱
1.刚才在同学们的交流中,有的同学提到了自己的妈妈,有的同学提到了自己的爸爸。
那么在你眼里,妈妈的爱像什么?爸爸的爱又像什么呢?
生:妈妈的爱像阳光,总是给我温暖,让我不再感到寒冷。
生:爸爸的爱像灯光,在我迷茫的时候总是可以给我指明方向。
2.从大家的回答当中老师深深感受到了爸爸妈妈对你们的爱,也感受到了你们对爸爸妈妈的爱。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爱,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小诗《妈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