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
财政学 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它是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政府的职能.财政的基本特征1.公共性与阶级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对应的,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物品.区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一是排他性(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原来的消费者将受到的服务不减。
)公共需要的特征: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共同需要,也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
(3)享用社会公共时无需支付或只需支付少量,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水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就不得享用。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外部效应:外部效应说明的是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
(公共物品是外部效应典型的例子)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重点考点: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财政补贴:指一成员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一企业或某一产业提供财政补助,或价格或收入的支持,结果直接或间接增加从其领土输出某种产品,或减少向其领土内输入某种产品,或因此对其他成员利益造成损害的政府性行为或措施,是一种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国际贸易手段。
P124外部效应:它说明的是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而对其他人带来利润或损失的现象,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同样市场竞争也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从供给方面表达。
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结构性赤字:是充分就业水平下的赤字,是由政府的财政政策主动决定的。
P246铸币税:是国家凭借发行货币的垄断权通过发行货币而取得的收入。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税收。
P253直接税:凡是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归属于直接税(所得课税、财产课税)间接税:凡是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归属于间接税(商业课税)市场失灵:它与市场效率相对应,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经济学统称为市场失灵。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市场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取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收入分配不公。
经济波动。
P25税收的经济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生产者决策的影响,即税收的调节作用,它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
1.财政的基本含义:就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其生存和履行职能的需要而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分配的特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分配关系.2.财政的产生条件:①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②国家的形成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3.财政的基本特征:①公共性与阶级性;⑵强制性与非直接性偿还;③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简答)4.自然垄断的公共定价法:⑴平均成本定价法⑵二部定价法⑶负荷定价法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的区别:①经济市场的个人选择与最终结果确定,而政治市场是不确定的;②经济市场的竞争是连续的,且允许多个卖主存在,政治市场的竞争是间断的, 且只能有一个胜者;③经济市场的选择规则是自愿性,政治市场为少数服从多数;④经济市场的参与者职责和损失关联度大,政治市场相反.(选择,判断或简答)5.财政监督的方式:日常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个案检查.(选择)6.财政支出分类:按财政支出功能分类(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选择)现行支出经济分类(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净贷款);按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的经济分析意义:①作用: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有间接的影响;转移性支出则相反。
②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这种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强;在安排转移支出时,政府并没有一以贯之的原则,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
③微观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关系时,也必须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这对微观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在同政府转移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并无交换产生,对其预算约束是软的。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分析: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①政局是否稳定②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③政府干预政策);社会性因素。
(选择)财政支持和保障社会民生的几种关系(多,简答)①促进经济发展与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协调的关系②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的关系③财政支持和社会坚持的关系④增加投入和制度建设的关系11.国防支出项目包括: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装备费。
财政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 税收B. 国债C. 国有资产收益D. 非税收入答案:A2. 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的部分主要包括()。
A. 教育支出B. 国防支出C. 社会保障支出D. 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答案:D3. 财政赤字是指()。
A. 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B. 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C. 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D.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相等答案:B4. 财政政策的目标不包括()。
A. 经济增长B. 充分就业C. 物价稳定D. 环境保护5. 财政政策的类型包括()。
A. 扩张性财政政策B. 紧缩性财政政策C. 均等性财政政策D. 以上都是答案:D6.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
A. 政府对个人的直接支付B. 政府对企业的直接支付C. 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转移D. 政府对外国的财政资金转移答案:C7. 财政支出的效率性原则要求()。
A. 支出最小化B. 收益最大化C. 成本最小化D. 收益最大化且成本最小化答案:D8. 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会导致()。
A. 国民收入增加B. 国民收入减少C. 国民收入不变D. 国民收入不确定答案:A9.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包括()。
B. 政府支出C. 税收和政府支出D. 以上都不是答案:C10. 财政政策的时滞包括()。
A. 认识时滞B. 决策时滞C. 执行时滞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属于财政收入的有()。
A. 税收B. 国债C. 国有资产收益D. 非税收入答案:ABCD2. 财政支出的分类包括()。
A. 经济建设支出B. 社会保障支出C. 国防支出D. 教育支出答案:ABCD3. 财政政策的作用包括()。
A. 调节经济周期B. 促进社会公平C. 提高国民收入D. 稳定物价答案:ABCD4. 财政转移支付的目的包括()。
A. 促进地区间财政均衡B. 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C. 促进经济发展D. 促进社会稳定答案:ABCD5. 财政政策的局限性包括()。
公共财政学考试复习资料简答题
公共财政学期末复习简答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思想演进:计划经济时期:①国家分配论②国家资金运动论③价值分配论④剩余产品(价值)决定论⑤社会共同需要论新时代公共财政思想对于财政工作的引领体现在:①财政职能界定和作用定位②建立现代财政制度③全球治理中的大国财政思想市场失灵的表现: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收入分配不公平、宏观经济波动。
收入分配职能:P47→P49财政介入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手段:①运用政府税收调节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使之符合公平②规范政府资产性收入③规范工资制度④完善征会保险制度⑤完善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理论分析;P631.政府活动扩张理论<瓦格纳>认为财政支出之所以不断增长,是因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
(工业化是财政支出规模上升的原因)。
2.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皮考克和魏斯曼>财政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是公民可以忍受的税收水平的提高。
外在因素是社会动荡对财政支出造成压力。
(财政支出的增长是阶梯或非连续的)。
3.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早期阶段:基础设施等政府公共投资比重较大。
中期阶段:政府公共投资比重有所下降。
成熟阶段:以教育、保健和社会福利为主的政府投资化重加大。
4.非平衡增长理论<鲍莫尔>区分进步部门与非进步部门;政府部门的投资效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方法:①成本效首方析法②比较法③因素分析法④最低成本法⑤公众评判法。
全面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①拓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范围②建立全过程财政支出绩效管理链条③明确绩效管理责任约束④强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
财政收入结构及其变化趋势:P1861.①财政收入主要由税收、社会缴款、赠与和其他收入组成。
其中,税收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占财政收入比重较高(80%以上)。
②我国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丝济共同展。
2.我国财政收入呈现以下变化趋势:①税收收入持续增长:企业和个人收入水平⬆,税收收入⬆。
财政学 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归纳总结1、公共性与阶级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对应的,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物品。
区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一是排他性(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原来的消费者将受到的服务不减。
)公共需要的特征: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共同需要,也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
(3)享用社会公共时无需支付或只需支付少量,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水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就不得享用。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
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外部效应:外部效应说明的是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利益或损失的现象。
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
(公共物品是外部效应典型的例子)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重点考点: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
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练习题
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练习题名词解释1、财政支出指国家为实现其各种职能,由财政部门按照预算计划,将国家集中的财政资源向有关部门和方面进行支付的活动。
2、税收资本化税收资本化指的是供给固定的耐用品价格的下降额等于未来税收支付额的现值,即税收合并到资产价格中的过程。
3、反弹性法则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课征的各自的税率应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成反比。
4、社会消费性支出社会消费性支出是维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经费的总称。
5、非排他性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指的是在技术上无法将不愿意付款者排除在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虽然技术上可以实现排他,但因排他成本太高而不可能被采纳。
6、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一个人或企业的行动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的利益,但又没有负担应有的责任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7、财政幻觉财政幻觉指的是现有财政税收制度使纳税人在做出财政选择时产生幻觉,或使他们认为所要缴纳的税收低于他们的负担,或使公共产品的受益者认为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价值高于其实际价值。
8、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将课税对象按照数额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对不同等级规定高低不同的税率,适用于对所得和财产的课税。
9、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所有权无偿转移出去而发生的支出。
10、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指在某一确定的经济体制结构下,财政支付给企业和个人的、能够改变现有产品和要素相对价格,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无偿支出。
11、明补与暗补明补等于给予补贴领受人的一笔收入,针对个人;暗补使消费者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得到某种商品,针对商品。
12、流转税流转税是指在生产、流通或服务过程中,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课税体系。
13、税制要素构成税制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起征点或免征额、减免税、加征及违章处理等内容,其中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是三大基本要素。
判断题1、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为了获得产品和劳务面向企业或个人的支付。
公共财政学考试复习名词解释
公共财政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1.公共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2.公共资源主要是指具备非排他性而不具备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
3.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导致社会福利损失的现象。
4.外部性:是指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非一致性。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理论分析1.政府活动扩张理论,又称纳格纳法则。
他认为随着工业比经济的发展,政府活动规模必然不断扩张。
2.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认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财政支出增长并不是直线型的,而是呈现出阶梯性增长的特点。
1置换效应是指在不同财政支出水平下,政府对以前财政支出水平的置换和对私人部门支出的置换。
2审视效应是在不同财政支出水平下,公众对于财政支出和税收的心理预期发生变化的现象。
3集中效应:在公共财政中,集中效应是指将经济单位的财权、财力与事权、事力相对等,根据“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财力”的原则,对政府职能和机构进行定位,并按照职能和机构行使财权、财力。
3.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是财政支出数量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
4.非平衡增长理论。
政府部门的投资效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1.财政支出的收入效应是指财政支出会增加企业或者个人的收入水平。
2.财政支出的替代效应是指财政支出会相对降低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消费者就可以花更少的钱用于该产品或者服务的购买,进而增加对其他产品或者服务的购买。
3.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是指财政支出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财政支出的增加,能够促进经济成倍的增长。
4.财政支出的挤出效应是指财政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5.财政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是指政府的财政支出可能会导致效益转移的现象从而使财政支出带来的利益产生再分配。
中国公债负担的现状1.公债负担率,是指一定时期的公债累计余额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2.债务低存度,通常是指当年国债发行数与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表示中央支出对债务的依赖程度,也可间接表示偿还能力。
财政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财政学中的“公共品”是指:A. 私人消费的物品B. 由政府提供的物品C. 由市场提供的服务D. 由个人购买的服务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财政政策的功能?A. 资源配置B. 收入分配C. 经济稳定D. 环境保护答案:D3. 财政赤字是指:A. 政府支出大于收入B. 政府收入大于支出C. 政府收入等于支出D. 政府债务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税收的基本特征?A. 强制性B. 无偿性C. 可变性D. 固定性答案:C5. 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是指:A. 政府对企业的直接投资B. 政府对个人的直接补贴C. 政府对其他政府的财政援助D. 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支出答案:C6. 增值税是一种:A. 直接税B. 间接税C. 财产税D. 行为税答案:B7. 财政政策中的“自动稳定器”是指:A. 政府的支出政策B. 政府的税收政策C. 经济衰退时自然减少的税收D. 经济过热时自然增加的税收答案:C8. 以下哪项不是政府债务的类型?A. 国内债务B. 国外债务C. 长期债务D. 短期债务答案:D9. 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是指:A. 在经济衰退时增加政府支出B. 在经济过热时减少政府支出C. 在经济衰退时减少政府支出D. 在经济过热时增加政府支出答案:A10. 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是指:A. 政府支出增加导致总需求增加B. 政府支出减少导致总需求减少C. 政府税收增加导致总需求减少D. 政府税收减少导致总需求增加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属于财政收入的来源?A. 税收B. 罚款C. 政府债券D. 国有企业利润答案:ACD12.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可能发生在:A. 经济衰退时B. 经济过热时C. 政府增加支出D. 政府减少支出答案:BC13. 以下哪些是财政政策的类型?A. 扩张性财政政策B. 紧缩性财政政策C. 中性财政政策D. 自动稳定财政政策答案:ABC14. 以下哪些属于政府支出的类型?A. 国防支出B. 教育支出C. 医疗支出D. 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答案:ABCD15. 财政政策的“财政赤字”可能带来的影响包括:A. 增加政府债务B. 刺激经济增长C. 增加通货膨胀风险D. 减少私人投资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同一概念。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
公共物品定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判定: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公共物品的重要特征:外部效应和效用不可分割。
财政支出的分类1财政功能分类: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它支出。
2支出用途分类: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等3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4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
公共定价定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一般定价方法:1)平均成本定价法:采取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2)二部定价方法:基本费,从量费;3)负荷定价法:按不同时间段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
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也相应随之提高替代效应:在危机时期,公共支出会代替私人支出,支出比重增加··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当前经济政策2、政治因素:政局的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政府干预政策3、社会因素: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公共物品需求、公共物品的成本和价格、公共物品的质量、生产组织形式我国行政管理费的构成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外交支出财政投资融资概念:政府为实现一定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头像急需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金融融通活动。
意义:1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2填补了财政无偿投资和商业金融投资的空白,填补了准公共品投资的空白3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诱导机制,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基本特征1是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2有很强的目的性,限制地限制在那些需要政府给予扶持或保护的产品或直接由政府控制定价的基础性产业融资3计划性以市场机制想结合4由国家专门设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颗避免有偿性投资于一般性投资相混淆,提高政府投资运作的总体效率5预算管理比较灵活三大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特点:1业务职能政策性2资金来源的政府性与市场性相结合养老型保险的筹资模式1现收现付式2基金式:分为完全基金式和部分基金式完全基金式指当期缴费收入全部用于为当期缴费的受保人建立养老储备基金;部分式基金是当期的缴费一部分用于应付当期的养老金开支,一部分用于为受保人建立养老储蓄基金我国保障制度新中国建立之初,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是劳动保险制度,主要分两大块:一是集体所有制单位,其资金来源集体经营提留,采取公积金和公益金形式,只保障集体的成员;二是国有制单位,形式上来自国有制单位,实质与上者无区别。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及答案精心整理整理版
1简述财政投入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现实意义(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发展事业滞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依然明显(2)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加速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3)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上具备了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应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2简述税收支出的主要形式(1)税收豁免(2)纳税扣除(3)税收抵免(4)优惠税率(5)延期纳税(6)盈亏相抵(7)加速折旧(8)退税3简述我国财政收入按形式分类我国财政收入形式包括税收,社保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回收和债务收入4简述价格对财政收入影响的主要表现一,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二,现行税收制度5简述课税对象和税源的关系课税对象和税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税源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从根本上说,税源是一个国家已创造出来并分布于各纳税人手中的国民收入。
由于课税对象既可以是收入,也可以是能带来收入的其他客体,或是仅供消费的财产,因此,课税对象与税源未必相同。
6简述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1)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高,超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低,在税率级次和比例相同时,前者的负担重,后者的负担轻(2)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处,全额累进会出现税额增长超过所得额增长的不合理情况,超额累进则不存在这种问题(3)全额累进税率在计算上简便,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7简述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区别(1)所谓起征点,即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
课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应就征税对象全额依率计征。
(2)所谓免征额,即税法规定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免征部分一律不征税,仅就超过免征额的部分依率征税。
起征点和免征额虽然都属于税收优惠照顾措施,但两者优惠政策的重心不同。
其中,前者体现税收的重心照顾政策,后者体现税收的普遍优惠政策。
8简述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1)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的(2)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间税负的在分配(3)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也是主动行为9简述各固定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的优缺点(1)固定税率优缺点:计算简便,主要适宜于流转额的课税,缺点是在调节收入水平的作用上不如累进税率(2)比例税率优缺点:优点是具有鼓励生产,计算简便和利于征管,缺点是有悖于量能负担原则(3)累进税率优缺点:有较强的调节收入水平的作用,但计算较复杂,透明度不如固定税率10简述税负转嫁的方式前转,后转,消转和税收资本化11简述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1)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2)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课税范围较窄的商品的课税难以转嫁(4)垄断性商品税负易转嫁,竞争性商品税负难转嫁(5)从价税税负易转嫁,从量税不易转嫁12简述研究税负转嫁的现实意义(1)研究税负转嫁问题,有利于税收负担的合理安排(2)研究税负转嫁问题,有利于制定正确的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3)研究税负转嫁问题,有利于揭示税收分配关系的真相,找到税负的归宿,把纳税义务人与实际负担人真正区别开来13简述增值税的类型(1)生产型增值税:计税依据中不准抵扣任何购进固定资产的价款(2)收入型增值税:计税依据中只准抵扣当期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固定资产折旧部分(3)消费型增值税:计税依据中准许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价款14简述表示国债相对规模的指标三个基本指标:一国债负担率,用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二国债收入比以当年发行额占应债主体收入水平的比重来表示,或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居民储蓄的比例来表示三债务依存度,即用当年国债发行额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来表示,称为中央依存度,或用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来表示,称为全国债务依存度。
财政学(详细版)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1.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十八周周末之前2.财政学选题论文于1月3号之前交齐(纸质+电子版)3.试卷题型:一、不定项选择题 15*2′二、辨析题 3*6′先判断对错在做解释。
三、计算题 2*10′四、论述题 3题 10′+ 10′+ 12′4.财政学作业是达到良的硬性指标。
财政学期末复习重点复习范围(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潘邦贵版教材页码)导论1、财政的产生p6 选择/辨析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财政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的产生以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基础,以国家的产生为前提。
(原始社会初期,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和国家,也没有财政。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以及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的产生、发展,在原始公社内部出现了财产的私人占有。
→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分配关系发生变化→国家产生→财政分配。
)财政的本质财政是国家主导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行为,国家主导企业,商家,百姓的利益分配的关系,国家把握重大的问题财政的属性1)公共性;2)利益集团性;3)协调性(平衡性)。
财政的构成要素1)2)3)4)2、西方学者财政学说p8-111)古典学派的财政理论(1776年-20世纪30年代)亚当·斯密2)凯恩斯学派的财政理论(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凯恩斯,萨缪尔森3)新自由主义学派的财政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①货币学派弗里德曼;②供给学派阿瑟·拉弗;③公共选择学派詹姆斯·布坎南 & 戈登·图洛克4)新凯恩斯主义(1993年克林顿入住白宫后)马克思主义学说陈共p49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是财政学的理论基础(劳动价值学说、再生产理论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和财政学,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继承与发展。
最新《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模拟试卷(含)参考答案
最新《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答题表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属于典型的负外部性的例子是( )。
A、海上灯塔B、汽车尾气C、企业对资源的配置D、义务教育2.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要应由( )承担。
A、农民自身B、商业银行C、社会力量D、国家财政3.当购买性支出增加时,其对市场价格和企业利润的影响是( )A、价格上升,利润提高B、价格上升,利润下降C、价格下降,利润上升D、价格下降,利润下降4.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运行模式是()A、全部为社会统筹B、社会统筹,企业分管C、全部为个人账户D、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5.国债因其有很高的信誉,故经常被称为()A、信誉债券B、公共债券C、金边债券D、契约债券6.下列关于国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由中央政府举借的债务B、是非经常性财政收入C、不列入国家预算D、遵循“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7.要求政府的所有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不得隐瞒、造假账,不得有预算以外的财政收支,这是()原则对预算的要求。
A、公开性B、可靠性C、完整性D、统一性8.我国的预算体系由()组成。
A、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B、中央、省、市三级预算C、中央、省、市、县四级预算D、中央、省、市、县、乡五级预算9.亚当·斯密提出的税收原则是()。
A、平等原则确实原则税务行政原则节约原则B、平等原则效率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C、平等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节约原则D、平等原则财政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10.对烟酒产品生产除了征收增值税外,还要征收()。
A、消费税B、营业税C、资源税D、产品税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答题表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市场失灵的表现有()。
A、公共产品B、外部效应C、信息不充分D、自然垄断2.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区别的主要标准是()。
财政学期末考试大题
二、简答题1、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经济意义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其经济意义为①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 是通过支出市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想交换, 在这里, 政府直接以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者自身出现在市场上, 因而, 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 对分配的影响是直接的;而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 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是间接的。
2、②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 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因此, 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约束效益;而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约束效益是软的。
3、③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 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4、财政分配的特点①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②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总产品, 主要是剩余产品M。
③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④财政分配的形式与一定的经济形态相联系⑤财政分配的过程主要依靠政府预算收入来实现3.税收的三个特征①强制性: 指的是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利, 通常颁布法令实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它是税收的前提, 解决征之有保的问题②无偿性: 指的是国家征税以后, 税款及为国家所有, 既不需要偿还, 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
它是税收的核心, 解决征之有用的问题。
③固定性:指的是征税前就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以及统一的比例或数额, 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
它是税收的限度, 解决征之有限的问题。
税收的三个特征--“三性”, 是统一的整体, 是各种社会制度下税收的共性。
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才是税收, 否则就不是税收。
4.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政府投资于非政府投资相比, 有自身显著的特点:①非政府投资是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个人从事的投资, 作为商品生产者, 他们的目标是追求盈利, 而且, 他们的盈利是根据自身所能感受到的微观效益和微观成本计量的。
财政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财政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纯公共产品的是()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2.三元经济系统的基本决策单位包括:家庭政府和()A要素市场B企业C商品市场D社会3.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称为()A公共商品B公共产品C公共服务D社会产品4.认识财政职能以政府与()的关系为基本立足点。
A居民B市场C社会D税收5.判断资源配置优劣的标准是()A福利最大化B利润最大化C帕累托最优D GDP最大化6.下列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______。
A.国防支出XXX购买D.财政补贴7.为改善铁路运输修建铁轨属于()A政府消费型支出B政府投资型支出C政府转移支出D 政府公益性支出8.出口补贴在性质上属于()A政府投资型支出B政府转移性支出C政府消费型支出D为弥补企业亏损的支出9.我国公检法司机构的支出属于()。
A行政管理支出B国防支出C政府投资性支出D补贴支出10.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政府投资性支出的是()A城市供水供气B通信企业投资C桥梁修建D公路修建11.财政收入的主体是()。
A政府收费B公债收入C税收收入D预算外资金A地方财政收入B预算收入C预算外收入D税收收入14最优财政收入规模()。
A是最小化的财政收入规模B是合乎制度约束规范的财政收入规模C是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规模D是最大化的财政收入规模15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A基础性B直接性C重要性D关键性16.一般认为,()是税收转嫁的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17.以下几种类型的增值税税基最大的是()A生产型增值税B收入型增值税C消耗型增值税D交流型增值税18.一种税区别另一种税的最主要标志是( )A纳税人B纳税工具C纳税环节D税率19.增值税是以商品价值中的增值额为课税工具的一个税种,所谓增值额,是指()A CB V+MC C+MD C+V+M20.以下哪种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A扣除法B低税法C免税法D抵免法21.在衡量国债相对规模的指标中,国债依存度是指()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A国债余额B当年国债还本付息总额C当年国债刊行总额D当年国债利息支出总额21.国债的最基本的功能是()。
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财政学第一章财政学对象财政的本义: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1.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2.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3.市场失灵:外部性效应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
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4.财政学两个基础概念:(1)公共物品1、公共物品含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个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3、免费搭车: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2)公共需要1、含义:社会的公共需要2、特征:(1)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2)公共需要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不享用(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3、地位:共同的、历史的、特殊的4、范围:(广)包括政府执行其只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政府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等等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论1.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期末财政学单元复习题库
期末财政学单元复习题库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如何通过税收、支出和债务管理来影响经济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期末财政学单元的复习题库,供同学们参考:1. 财政政策的定义及其主要目标是什么?-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支出和债务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其主要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控制通货膨胀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2. 解释什么是自动稳定器,并列举至少两个例子。
- 自动稳定器是指在经济中自动发挥作用,无需政府干预就能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
例如,累进税率和失业救济金。
3. 区分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并解释它们对经济的影响。
- 财政赤字是指政府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通常会导致债务增加。
财政盈余则是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情况。
财政赤字可能会刺激经济增长,但长期可能导致债务问题;而财政盈余有助于减少债务,但可能会减缓经济增长。
4. 描述税收的三种主要类型,并解释它们的特点。
- 税收的三种主要类型包括直接税、间接税和财产税。
直接税如所得税,直接从个人或企业的收入中征税;间接税如消费税,通过商品和服务的销售间接征税;财产税则基于个人的财产价值征税。
5. 解释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并讨论其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 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个体在政治过程中如何做出选择的理论。
它认为,政府官员和选民的行为也会受到个人利益的驱动,这可能会影响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6. 讨论政府如何通过税收和支出政策来实现收入再分配。
- 政府可以通过累进税率、社会福利支出、教育和医疗补贴等手段来实现收入再分配,减少社会不平等。
7. 解释什么是财政乘数,并讨论其在经济刺激政策中的作用。
- 财政乘数是指政府支出或税收变化对总需求的影响程度。
在经济刺激政策中,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8. 讨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及其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政府的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而货币政策则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竞争性投资(盈利性投资) : 包括竞争性支柱产业、命脉产业、 规模产业等领域的 投资。私人投资为主,政府选择参与 基础设施: 是指永久性的成套的工程构筑、 设备、 设施和它们所提供的为所有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共同需要的服务。包括各类交通设施、水利设施、通讯设施及城市公用事业等。基础设施属 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且建设周期一般比较长,投资回收慢,私人部 门往往不愿意也没有能力介入, 因此只能依靠财政提供资金。 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更应由 政府投资。 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的选择: 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短期内难以预测,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疾病保险等宜实行现收 现付制。对于养老保险,各国实行的筹资方式有很大差别,我国长期以来采取现收现付的养 老保险制度。 我国养老保险不宜采用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但目前也不宜实行完全基金模 式,而应实行部分积累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社保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1.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 现收现付式→部分基金式 2.开征社会保险税(确保费用筹集) 3.农村社会保障问题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地各项社会保障事业, 当前国家的重要任务是发展农村的社会 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并“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指政府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个财政年度或预算年度) ,通过各种形式实现一 定量货币收入的结果或活动。财政收入是一种规范的、却不完全的政府收入。是政府收入的 一部分。 狭义的财政收入一般仅包括税收和一般预算非税收入的预算内收入; 广义的财政收入是 指 IMF 定义的财政收入,即所谓全口径的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全部非税收入和社会 保险基金收入等。 财政收入分类: 按财政收入形式: 税收收入、 国有产权收入、 债务收入、 政府费收入 (包括基金性收入) 、 罚没收入等。 按管理权限: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按管理形式: 预算内收入——指按国家预算立法程序、 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列入正常的预 算管理轨道(如资金须进国库)的财政收入。包括税收;专项收入;其他收入;国企亏损补 贴。 预算外收入——在收入性质上明确定义为财政性资金,专款专用,实行“收支两条线” 管理。 指按现行财政制度无须纳入预算管理轨道的一部分财政收入或财政性资金。 包括中央 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 政府收入=财政收入+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 税费区别: 1.税统筹安排使用,费专款专用; 2.税是政府的一般筹资手段,费是部门和地方特定用途的筹资手段; 3.税是预算内收入,费是预算内、外收入; 4.税法治性和规范性强,费相对较差。
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财政政策等手段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 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 公共需要指当众多个人作为整体时所产生的需求。 公共需要是一种个人的具体需要; 是 一定区域内多数人的需要;同时也是一种整体需求。 特征是: 1、共同需要:公共需要具有整体性,是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无法分割,公共需要不 是普通意义上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求的数学加总。 2、无差别共同享用: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无差别地享用,一个或一些成员使用并不 排斥其他成员地使用。 3、付出代价:社会成员享用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即缴税或付费,但不是等价交换 原则,各社会成员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 4、政府职责: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职责,只能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有关国家机 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与私人产品相对应的、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 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 产品和服务。 公共物品特点: 1、收益的非排他性 2、消费的非竞争性 3、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4、消费的不可抗拒性 公共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混合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是指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 获得利益。 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或者说, 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 为零。 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1、 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2、 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财政: 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目标。也 可以理解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1.分配主体:国家(或政府) (起主导和支配地位) 2.分配客体:剩余产品价值 3.分配目的:满足公共需要 4.分配过程:主要依靠政府预算收支来实现。 5.分配形式:是与一定的经济形态相联系。现在主要是价值形式。 6.分配实质: 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 反映政府以及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 2.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平衡性)
品和劳务。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和救济方面的各种福利支出,对居民的补助支出、债务利息支 出、捐赠支出。 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占有较大比重时, 财政支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较大, 执行国民收入分 配的功能较强。 经常性支出: 是指政府用于行政、国防、公共事业等方面的消费性支出。 (补偿:税) 资本性支出: 是指政府投资并形成资产的支出。 (补偿:税;债) 财政支出规模的派生指标: 财政支出增长率=∆G % =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Eg =
∆G G n −1
=
G n −G n −1 G n −1
×100%
∆G(%) ∆G ∆GDP (%)
财政支出增长率 GDP 增长率
=Hale Waihona Puke =(G n −G n −1 G n −1
) (
GDP n −GDP n −1 GDP n −1
)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MGP=
财政支出增长额 GDP 增长额
=∆GDP
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1、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职能结构和支出用途结构 1) 保证适度的预算内投资,以便足以支撑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加快产业结构和地区结 构的调整,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 增大教育和科研投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性。 3) 重视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农村、农民和农业的投入。 2、调整和优化经济性质结构 我国转移支出特点: (1)不可比(社会保障、付息) ; (2)波动大(补贴、付息) 。 调整和优化 (1)规范补贴; (2)社会保障支出纳入预算 社会保障: 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 采取强制手段, 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专 门社会保障基金, 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使他们的基 本生活权利得到保障,以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项目中是一项经常性支出, 它的属性属于转移性支出。 具有普 遍性、立法性、强制性、互济性和公平性。社会保障的核心是社会保险。 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政府投资的特点: 财政投资一般指政府预算中的资本性投资支出。 政府投资以宏观效益 为目的,可投资于不盈利或低利的项目;财力多半无偿,可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可 投资于具有外溢性的社会效益项目。 范围: 1、安全战略性投资(非盈利性投资) :包括造币工业、重要军事工业、战略物质储备系 统、战略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投资。政府投资 2、公益性投资(非盈利性投资) : 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体育、行政、环保、 生态等领域的投资。政府投资 3、基础性投资(低盈利性投资) : 包括农业、交通、运输、通讯、能源、原材料、供 水、供电等的投资。特别是非国有资本无力或不愿进入的特大型基础建设项目。政府投资为 主,引导私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