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自汗、盗汗的食疗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自汗、盗汗的食疗法

小儿汗证是指小儿在安静的状态下,全身或身体的某些部位出汗较多,或大汗淋漓不止的一种证候。一般以入睡中汗出称之为“盗汗”;白曰无故汗出称之为“自汗”。在日常生活中,因天热或衣着过厚等因素引起的汗而由无他疾者属正常。

中医辨证上可分为肺卫不固、营卫不和、风湿犯表、暑伤津气、湿热蕰蒸、阳脱、心血亏虚、阴虚火旺、气阴亏虚等型。调理和治疗宜分别以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祛湿解表,清暑益气生津,清热化湿,回阳固脱,补血养心、益气固表,滋阴降火,滋阴益气等。无论自汗或盗汗,多与体质虚弱有关。自汗是因“气虚”,汗孔不能关闭而出汗;盗汗不仅气虚,长期汗出,津液流失过多,“阴”也亏虚。所以食疗要从养气补阴辨证施治。本病的治疗总原则:阳虚治宜实表补阳,阴虚治宜清火滋阴。

【重点药食材】

1、生泥鳅:性平,味甘,有补中、止泻、暖中益气的功效。

2、浮小麦:性凉,味甘,有固表止汗、退热除烦的功效。

3、糯稻根:性平,味甘,有止汗退热、益胃生津的功效。

【食疗方】

1、浮小麦羊肚汤

材料:羊肚250克,生姜3片,浮小麦30~50 克。

做法:浮小麦以小火炒至黄色;羊肚置沸水中浸片刻,刮去黑衣,洗净,切块。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适量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功效:浮小麦煲羊肚,有健脾益气、止汗的功效。广东民间亦常以它治疗小儿脾虚自汗、阴虚盗汗等。浮小麦性凉味甘,功能益气除热止汗,《本草纲目》谓之“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妇人劳热”。羊肚性温味甘,能补虚、健脾胃、止虚汗。如《千金食治》谓之“主胃反,治虚羸、小便数,止虚汗”。

主治:补虚健脾

2、糯稻根泥鳅汤

材料:生泥鳅90?120克,生姜3片,糯稻根20~30 克。

做法:糯稻根洗净;用热水洗去泥鳅黏液,去肠脏,煎至微黄。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至2碗水量,下适量盐便可。此量可供1~2人用,幼儿可分次饮汤不吃鱼。

功效:盗汗和自汗是指人体不因外来因素而出汗的一种病症,一般把昼日出汗称为自汗,寐中出汗称为盗汗。在夏季小儿盗汗较多,多属阴虚内热。且男女老少都会有这种现象,因闷热易耗阴,阴虚加上内热,则迫汗液外泄。此汤有治疗这方面的作用,还能补中益气,且不腻不燥。

主治:补中益气、止汗

3、牛肉氏麦汤

材料:鲜牛肉250克,红奉8个,生姜3片,黄芪、浮小麦各30克,淮山15克。

做法:各物洗净。牛肉切片;药材入纱布袋中。一起放进瓦煲内,加葱节、姜片、清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共煮,待牛肉烂熟,弃葱节、姜、药材,下适量盐便可。吃肉喝汤。

功效:《本草备要》中记载黄芪“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黄芪多用于表虚自汗、气虚、脾虚泄泻、浮肿、疮痈不溃或溃烂不敛等症。其与止虚汗的浮小麦合煲汤有治疗小儿自汗、盗汗的功效。

主治:固表止汗

4、茉莉花汤

材料:鲜茉莉花15朵,甘草2克,生姜汁2 滴,白蜜30克。

做法:将上述药材研细末调匀,置碗中,晨采鲜茉莉花放药上,密封熏之。午间服用,此量可供1人1曰用。

功效:中医认为茉莉花入药,其性凉味辛甘,能清热解表、和中下气、利湿。甘草性平味甘,能清热解毒、止咳袪痰、补脾和胃。姜汁性微温味辛,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三者合为淡甜汤,能益气生津、润燥止渴,用于大童的症见汗出、口渴的汗症。

主治:溢气生津、润燥止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