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已修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展开,教学内容包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描述,自然规律的探究,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具体包括《山行》、《江雪》、《大自然的声音》和《观潮》四篇课文的学习。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并能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1. 正确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长句。
2.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自然的美,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
2. 生字词卡片。
3. 自然界的声音录音。
4. 学生自备笔记本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自然界的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自然的美,然后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
2. 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自然现象,每组选择一个自然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4. 学生展示: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5.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板书设计1. 课题:人与自然2. 课文《山行》、《江雪》、《大自然的声音》、《观潮》3. 生字词:山、水、雪、声音、潮等4. 重点句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和哲理句子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3. 写一篇关于自然的短文。
课后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感受自然美和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上有了一定的提升。
但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4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4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体会到为人真诚的重要性。
2.学认本课10个生字,7个二类生字。
并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采用多种方式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人物的语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启发。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设计(A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认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二、随文识字:在课文具体语句中学习生字兼:会意字上下结构八部(1)同时涉及或具有几方面的情况:兼职兼顾德才兼备软硬兼施(2)加倍、合并:兼并、兼程兼办兼任兼课兼管歉:形声字左右结构欠部(1)感到对不住别人:道歉歉意抱歉歉疚(2)庄稼收成不好:歉收歉年谎:形声字左右结构(1)假话,骗人的话:撒谎说谎(2)假的,不真实的:谎言谎话谎称扩词:谎报谎信扯谎弥天大谎罪:会意字上下结构四部(1)触犯法律的行为:罪行犯罪罪证(2)过失,过错:罪过归罪于人(3)痛苦,苦难:受罪遭罪(4)刑罚:判罪死罪罪有应得罪人问罪得罪定罪吾:上下结构口部(1)我,我的,我们的:吾国吾辈吾人(2)姓抑:会意字左右结构压下去,压抑:压抑抑郁抑强扶弱扩词:抑扬顿挫抑制抑止谅:形声字左右结构(1)宽容:谅解原谅体谅见谅(2)预想,料想:谅不见怪谅他也不敢做闷:形声字半包围门部mēn(1)空气不流通(2)不说话,不张扬(3)声音低沉(4)在屋里呆着(5)不透气扩词:闷热闷气闷头闷声闷气mèn心情不舒畅:闷闷不乐闷气愁闷苦闷均:形声字左右结构土部(1)相等:平均均摊势均力敌(2)都,全:均等均分均衡沮:(神色)颓废:沮丧三、自由练习读全文。
四、小结,布置作业:方格本写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读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有什么问题(父亲为什么要步行18里)18里=9000米二、自由读课文思考:步行18里的原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熟记生字词汇2. 能够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大意3. 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语文运用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汇的识记与应用2. 课文的理解和朗读3. 简单的语文运用三、教学内容1. 生字词汇:咬烂、透气、讲解、指明、胡同、斑点、朗读、样子、应该、慢慢、脚印、书法2. 课文朗读3. 课文理解:理解课文大意,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4. 语文运用: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字的小作文,叙述自己的研究经历四、教学过程1. 研究生字词汇1. 教师出示生字词汇,让学生自己默写,检查学生的识记情况。
2. 分段讲解生字词汇的意思和正确的使用方式。
3. 让学生使用生字词汇造句,检查学生对生字词汇的掌握程度。
2. 课文朗读1. 教师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听取学生的朗读情况。
2. 找几个学生读一遍课文,让其他学生来评价别人的朗读效果。
3. 教师进行详细的课文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理解1. 教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让学生回答问题。
2. 让学生自己分类整理课文内容(如:描写语言、情节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语文运用1. 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字的小作文,叙述自己的研究经历。
2. 教师逐一检查学生的作文,并就作文内容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1. 生字词汇的识记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加强训练和巩固。
2. 课文的讲解应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3. 小作文的写作可以帮助学生将课文内容进行串联和整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
同时,也可以检验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语文教学质量抓住教材中重点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牢牢环绕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去摸索问题,使学生有明确的知识寻求目标。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作者特地准备了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5篇,期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鉴戒学习!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爱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干、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知道应当保护环境、爱惜家园。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激发爱好,导入新课在黑板上出一道词语填空题:请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使得词语间能搭配起来:这片土地是()的。
(坚固、黑色、充满期望、纯洁等)那么,我们的课题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板书)“神圣”什么意思?为何说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仅留作悬念,不必回答)交换信息,了解背景学生交换课前收集到的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教师作扼要介绍,为感知全文作铺垫。
感情朗诵,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各自放声把课文读一遍,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自告奋勇,分段试读。
教师随机指导易读错的字词的读音。
同桌对读,相互指正纠错,相互指导。
默读摸索,理清文脉默读课文,想一想西雅图的信中都讲了哪些内容?(土地是圣洁的──大地和人的关系──善待河水──保护空气──照管动物──酷爱大地)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地方读明白了,什么地方还没读明白,做好标记。
第二课时一、再读课文,提出问题1、默读全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与后面学习内容重复的,可留等后面解决)二、走进文本,研读课文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
1、提出问题:“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课文的哪些段落讲到了“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2、3自然段)2、学生读2、3自然段。
3、共同交换难知道的句子。
四年级上方案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
四年级上方案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在小学四年级的教学中,第五单元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实现更高效、更有质量的教学效果,我们制定了一套全面的大单元教学方案。
一、单元主题与目标本单元的主题围绕“自然奇观”展开,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能够阅读并理解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如提取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等。
2、学会观察和描写自然景观,运用丰富的词汇和恰当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清晰、生动地向他人介绍自己所观察到的自然景观。
4、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懂得珍惜和爱护大自然。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课文教学选取了《观潮》《走月亮》等经典课文,通过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在《观潮》的教学中,重点让学生感受潮来前、潮来时和潮来后的不同景象,体会潮的雄伟壮观。
同时,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声音、形态等方面来展现潮的特点。
《走月亮》则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在月下漫步时的独特感受,以及对亲情的温馨表达。
2、写作训练结合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如观察校园中的一处景色、附近的公园等,然后进行写作练习。
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出所观察到的自然景观。
3、口语交际组织学生开展“介绍一处自然景观”的口语交际活动。
让学生提前准备,在课堂上轮流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4、综合性学习开展“走进大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收集有关自然景观的图片、文章、诗歌等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展示。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提出一些保护自然的建议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丽和神奇。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教学计划7篇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教学计划7篇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教学计划篇1幸福是什么》教学目标:★认识6个生字。
★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演课本剧。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幸福观。
★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主要是学生通过自学来理解。
现在请你自己读一读这篇课文,看看你能读到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
二、学习新课。
(一)了解文章内容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注意:指导学生阅读第13至22段。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
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
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5.重复阅读:睿智女儿的话:幸福靠劳动,靠做好自己的本分,做对人有益的事。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这个环节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所以老师要在这里通过各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二)演课本剧1.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
2.学生排练,教师巡视。
3.汇报演出。
三、作业布置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四、本课小结(根据当时情景而定)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教学计划篇2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熟读成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介绍寓言,带领学生了解寓言的定义、特点,以及一些常见的寓言故事,让学生掌握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寓言的定义及特点;2)能够较为准确地朗读故事,并表达出其中的道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追求真理、理解人生的意识;2)启发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性,让学生懂得感恩和珍惜所拥有的。
三、教学重点1.掌握寓言的定义及特点;2.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3.能够朗读故事,表达其中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1.能够准确理解故事中所传达的道理;2.表达情感时能够自如适当地运用语言。
五、教学方法1.听众导向法2.归纳概括法3.情景模拟法4.互动式探究法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提问的方式来导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寓言,为什么要学习寓言。
例如:“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样的故事可以被称为寓言呢?”“同学们,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寓言呢?”2.课堂呈现教师呈现几个典型的寓言故事,告诉学生它们的蕴含道理,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故事主要内容。
例如:“谈笃仁《寓言选》中的《马世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大洋彼岸的林肯有一句名言,其中就包含了寓意十分深刻的道理,请听……”“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中,有一句话说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你们能理解这句话所表达的意义吗?”3.讨论与学习要求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整理出各自认为更加实用可行且深刻的故事及意义,并通过不间断的学习交流加深了解和理解。
学生要时不时地应用到讨论中提到的道理,并进一步探讨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们认为最有道理的寓言故事是什么?”““通过小组讨论,大家是否可以形成一个共识,认为哪个寓言是最好的呢?”4.整合与总结老师通过对讨论内容的梳理,总结本次授课的内容,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思考将其中的道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全单元课文】教案完整版
提示学生注意“齿”的第五笔是撇;“庞”的第四笔是横。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揭示课题,复习导入(用时:5分钟)
1.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麻雀》。
2.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读。
3.听写生字“嗅、呆、奈、巢、齿、庞”。
3.在教师指导下将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起因。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经过。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结果。
4.组内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
1.学生自主思考和组内交流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生概况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时,只要语言精练恰当,意思对即可,不要整齐划一。
用“原文”资料引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更加明确文本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爱,维系着生命,使生命充满活力。
17爬天都峰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爬天都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级、链”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哩、级”等10个字,会写“假日、抬头”等14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3.学生质疑问难在组内进行,培养学生初步的质疑解疑能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指导书写,培养习惯(用时:7分钟)
1.出示“嗅、呆、奈、巢、齿、庞”的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
2.范写生字“齿”“庞”“量”。
3.师生评议生字的书写。
1.观察字的结构,说出这几个字的结构,了解写法。
2.认真观察,练习书写。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关心与爱护”,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本单元包括两篇课文《麻雀》和《猫》,以及语文园地中的词语和句子练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关心和爱护他人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的情境中,还需要引导和培养他们学会关心他人,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运用。
2.教学难点: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引导式教学法,通过设定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会关心他人。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麻雀》中母雀和小雀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并及时跟读。
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关心和爱护他人的细节。
如,在《麻雀》一课中,引导学生关注母雀为了保护小雀而付出的努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人物的动作和情感。
如,在《麻雀》一课中,学生可以模仿母雀的保护动作,感受母爱的伟大。
4.巩固(10分钟)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如,问:《麻雀》一课中,母雀为了保护小雀付出了哪些努力?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关心和爱护他人的事例,大家共同分享。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 教学设计 一课时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教学设计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掌握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能够通过阅读文章,感受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能够在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进行创作,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理解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2. 进行想象并展开创作,写出与故事相关的文章。
难点: 1. 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创作,并表达清晰、连贯。
2. 让学生在写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讲义和教学PPT。
2.拟定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
3.学生准备纸和笔。
4.将阅读材料提前复印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故事(10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帮助学生掌握故事内容。
3. 课堂讨论(1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故事的看法和评价。
4. 创作写作(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展开想象并进行创作,写出与故事相关的文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提示和指导。
5. 作品展示(5分钟)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欣赏和交流。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完成创作作业,并要求他们在下节课前交到教师。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点是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升语文素养。
同时,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和有效。
以上内容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和兴趣。
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集体备课(共6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即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四边形的知识,对平行四边形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着重给出的是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
梯形在这里是第一次正式出现,教材除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注意说明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二、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判定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画图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垂直和平行的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理解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难点: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是对应的,同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有不同的高。
四、教学建议:
1.抓住图形本质特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2.加强作图步骤的具体指导。
3.注重联系生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教学的资源。
五、课时安排:6课时
1.平行与垂直.....................................4课时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课时。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1一、教材分析这篇寓言故事描写具体生动,文章有18个自然段,分两大部分,1——11自然段都是在写梅花鹿在河边欣赏自已。
它边欣赏着自己,边自言自语地夸赞着自己。
12——18自然段,是讲遇到了狮子的时候,是不好看的四条腿帮了它,而美丽的角却害了它。
这篇故事和前两篇相比,情节描写具体,语言生动形象,文中多次写到梅花鹿的语言,这些语言虽都是自言自语,但表达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感情色彩强烈而鲜明。
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对这篇寓言故事的学习,认识到漂亮的东西不一定实用,最可珍惜的东西往是朴实无华的,所以“实用”也是和种美。
二、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体会课文所包含的寓意:漂亮的东西不一定实用,最可珍惜的东西往往是朴实无华的。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所包含的寓意:漂亮的东西不一定实用,最可珍惜的东西往往是朴实无华的。
四、教学建议(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梅花鹿在饮水的时候,欣赏自己美丽的样子,特别赞赏自己美丽的双角,同时抱怨自己的四条腿太干巴,结果在它遇到危险时,正是腿让它获得安全,而高兴之时又是美丽的角让它再次面临灾难。
(二)在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检查生字预习情况,落实生字教学。
本课认识的字和要写的字都比较多,教学中,可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抓重点进行学习。
“斑”与“班”,“陶”与“淘”,“距”与“拒”可以运用区别字的方式学习。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朗读课文《春晓》。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
3.能够运用正确的书写技巧正确描写春天的景色。
4.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展示自己的作品。
二、教学重点1.课文《春晓》的朗读。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复述。
3.描写春天的景色。
4.小组合作展示作品。
三、教学难点1.复述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表达。
2.用优美的语言描写春天的景色。
四、教学准备1.课文《春晓》的课件。
2.黑板、彩色粉笔、书写工具等。
3.春天的图片或实物。
4.小组合作展示的准备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听一段春天的音乐,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和好奇。
2.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以及他们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步:学习课文《春晓》1.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多遍,感受其中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第三步:描写春天的景色1.展示春天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描写的兴趣。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春天的景色,注意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
第四步:小组合作展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描写春天的景色。
2.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其他组员补充描述。
第五步:总结反思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课文,分享描写春天的经验。
2.学生就本节课的收获和困难进行自我反思,展示反馈意见。
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春天的诗句》。
2.收集春天的图片或实物,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春晓》,感受春天的美丽。
愿大家在描写春天的过程中,用心感受春的气息,让文字生动地展现春天的景色。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五单元教案(全)
单元名称
Unit5It’s sunny today.
1.单元教材分析
该主题涉及以下句子:It’s sunny today. Put on your cap. What’s in the box? It’s a dress. Can I help you? Please show me that jacket. Can we look at the blue shorts? Here you are. May I try the shoes on? Certainly.并在真实情景、现实生活中切步运用这些语言。本单元围绕Can I help you?……这一主题展开,能够在真实语境中用英语进行购物,表达对衣物的喜好以及想试穿的意愿。能够学会基本的自主学习方法。能够初步形成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在商场购物的礼貌用语。
改进措施: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Uni5:IlikethoseshoesLesson26
授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2课时
3.教学准备:准备几个精美的生日礼物盒子。一个盒子装有大小不一的dress、hat和blouse各两件;另一个是一套盒子,一个比一个小,能套装,最小的一个装着一个能折起来的hat。学生自带装有小礼物的盒子或袋子,以备情景表演或游戏时使用。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能力:
能够听、说、读、写单词:sweater,skirt。
能够在真实的情景中理解、说出购买商品时的礼貌用语句子:Can I help you? Please show me that…以及答语Please show me that…
环节一:Warming-up
师生进行日常问候及简单日常交流,如:How are you? What day is today? How’s the weather today? 营造英语氛围,使学生快速进入英语学习状态。
五彩斑斓的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教案
五彩斑斓的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五彩斑斓”的意思
2.掌握用形象词语描述事物的方法
3.通过讲故事来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如何使用形象词语描述事物
2.如何讲好故事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绘本故事《五彩斑斓的蝴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五彩斑斓’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五颜六色的。
”老师便介绍新词“五彩斑斓”的意思,并用课件展示一些五彩斑斓的图片。
2.讲故事
教师将绘本故事《五彩斑斓的蝴蝶》讲给学生听。
在讲故事的时候,教师要学会用形象词语来描述蝴蝶的颜色,让学生感受到蝴蝶的美丽。
3.讨论与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出现的一些形象词语,并帮助学生总结如何用形象词语描述事物,大家一起来分享。
四、课后作业
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事物,用形象词语来描述它的特点,练习用形象词语来描述事物。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故事来讲述如何使用形象词语来描述事物,让学生在情感上和认知上都有了深度的体验和感受,不仅激发了学生表达语言的
欲望,更为学生们提供了锻炼语文能力的机会,让语文课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
应适当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绘本的习惯,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完整教案分享】四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直是教育者热衷的话题,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可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本文将分享一份四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课堂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广大读者有所启示。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1.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掌握其正确发音和应用;2.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3. 通过课文的阅读,加深对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生字词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音和应用;让学生通过阅读,加深对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2. 教学难点:部分学生存在阅读理解能力较弱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本课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字词和课文的教学,二是对历史、文化知识的相关介绍。
2. 教学方法(1)翻译法对生字词进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意思和正确发音(如:“喻”字,可翻译成“比喻”、“擅长”等词汇进行辅助授课)。
(2)问答法对学生进行问答训练,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如:“文章中讲述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叫‘打草惊蛇’?”等问题)。
(3)阅读理解训练通过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的朗读和理解,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让学生自己解释“打草惊蛇”这个成语的意思)。
(4)情景再现法通过模拟一些场景或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内涵,不断深入学习(如模拟“打草惊蛇”这个成语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5分钟)在整个课程开始时,教师需要有一个引入环节,可以通过导入一些新鲜有趣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例如:“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新的一篇古文,这篇古文描述的是古代一位将军巧妙地通过‘打草惊蛇’的方法来取得胜利的故事,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成语的意思呢?”2. 生字词教学(20分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生字词进行教学,并且让学生重复朗读和使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生字词。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通用1教学目标: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背诵“日积月累”中的诗句。
教学重难点: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
学生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搜集泰山风景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学生展示课前两分钟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激情引入,揭示话题1、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课件出示相关报道。
2、你有什么感受?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二、展开讨论,提出建议1、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
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
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三、创设情景,模拟交际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四、课堂小结,表扬激励第二、三课时(习作)学生展示课前两分钟一、创设情景,1、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2、要求:(1)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2)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二、交流资料1、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2、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三、阅读范文,借鉴写法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四、自主完成习作五、修改习作,誊抄。
第四课时学生展示课前两分钟一、学习“我的发现”1、学生自由朗读“我的发现”中的句子。
【精品】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2.认读词语。
嘶哑 拯救 扎煞 奈何 嗅到(课件出示8)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1.学生完成听写。
2.学生集体纠错。
3.学生复述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环节二:讲读课文
1.整体感知全文。
2.学习课文,说说豌豆在家庭里的地位是怎样安排的?
3.默读全文,说说豌豆们都是怎样的性格。
第二部分(第4、5、6自然段):写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急忙唤回猎狗,走开了。
活动意图:让学生梳理课文脉络,能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环节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教师活动: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嗅、奈、煞、拯、嘶、哑、庞”(课件出示5)
指导朗读:“愣住”“这么大”两词要重读,两个“慢慢地”要读得声音长些,表现出猎狗的发愣和犹豫。
3.讨论事情的结局。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所提问题
时间: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
学生讨论、交流。
1.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课件出示9)(多媒体出现下面三个问题)
环节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课堂小结:由于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他不畏凶残的猎狗,勇敢地飞下来准备与猎狗搏斗,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结论: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
学生活动: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
1.师生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板书:麻雀)(课件出示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长城教材简析: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本篇课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和雄伟壮观,还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识、读写本课生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过程与方法: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掌握介绍景点的方法、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祖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难点: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掌握介绍景点的方法、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教具准备:课件、字词卡、有关图片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正确认识、读写本课生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本课生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词。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重点理解词语意思;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气魄雄伟3、观看课文插图。
教师用文字介绍,学生认真欣赏并谈感受,激发起民族自豪感。
(1) 文字介绍(2) 教师读完,学生谈感受,说说自己此刻的心情如何。
教师适当引导其说出“骄傲、自豪”等感受。
(3) 顺势提问: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觉得自豪?请你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豪的心情来读一读课文,要注意把这种自豪感表现在脸上。
三、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大意1、出示文章最后两个句子,指名读,读出感情,全班读。
2、提问:读了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样的体会?请学生谈一谈。
3、全班再来齐读这个句子。
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课文最后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课文中是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你从哪里可以知道?小组讨论,交流。
四、再读课文,学习具体内容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2、请学生概括第一段的大意。
3、提问:读了课文第一段,你的心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长城长一万三千多里,你能感受到这种雄伟的气势了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
掌握介绍景点的方法、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二、再读课文,继续学习1、快速默读课文第二段,概括主要内容2、课文重点介绍了什么?(垛子、瞭望口和射口),在插图上找出它们的具体位置,说说它们的作用。
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观察长城的呢?(从远到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读者更容易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壮观)4、学习课文的第三段。
学生自由读这一段,找找中心句(除了最后一句以外)。
中心句——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一句话连续使用了几个动词,请把它们画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好处:使句子更加连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5、带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钦佩之情再读读课文最后两个句子。
“多少劳动人民••”这个句子用了一组关联词,“多少••才”,请学生用这组关联词语造句。
说说在这里使用组这组关联词语的好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建造长城不容易,饱含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6、教师读一读外国友人的评价。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创设情境、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写导游词1、假设现在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之际,许多外国游人纷纷游览长城,作为北京的志愿者,你会怎样给游客们介绍长城呢?2、学生写导游词板书设计:教后反思:18 颐和园教材简析: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
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美丽的景色,流露出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
理解词句,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2个词语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能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有关图片、字词卡、课件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12个新词。
练习按作者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二、欣赏课文插图,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三、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1)开火车读准字音。
重点指导“栽、爽、葱、朱、赏”的读音。
(2)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2.解释下列词语: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姿态不一:样子各不相同。
远眺:往远处看。
葱郁:青翠茂密。
五、齐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齐读课文。
2.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1)默读课文,看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
)(2)看书上的插图或出示风光图片从感性上领略颐和园几处景观的美景。
(3)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
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
(4)小组合作,给课文分段。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图文对照,学习课文一至三段和第五段,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颐和园里长廊、万寿山佛香阁这几处景观的景色特点;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第2、4两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听写生字词二、学习课文内容(一)学习课文第一段齐读课文,提问:(1)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
)(2)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亲自到颐和园去细细游赏。
因为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所以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够到颐和园去游览那里的美景。
)(二)讲读,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思考讨论,教师归纳明确:(1)作者是怎样来到长廊的?(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说明长廊的位置:离大门不远。
)(2)长廊的特点是什么?(长,“一眼望不到头”。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作者是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说明长廊的长的。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3)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具体的?(分层次写具体。
重点段分层,这是把文章写具体的常用方法。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讲读,学习第三段。
指名两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第3、4两个自然段。
思考、回答问题。
1、作者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观?它们各是怎样的?佛香阁:八角形宝塔,建在半山腰,三层顶上所铺的黄色琉璃瓦闪闪发光。
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辉煌。
2、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三个方向望,分别看到了什么?向下望正前面向东远眺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试背第4自然段。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四段,了解颐和园里昆明湖及十七孔桥的景物特点。
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检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朗读第四段。
思考,回答问题:(1)作者从万寿山下来,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长长的堤岸;几座样式不同的石桥;倒垂的杨柳;湖心小岛,十七孔桥。
)(2)十七孔桥是怎样的?(十七孔桥有十七个桥洞,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并且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各不相同。
)(3)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态不一,这说明了什么?(狮子“姿态不一”的特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中的第(3)小题。
(1)出示句子,读句子。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2)说说这个句子是抓住什么来描写景物的?(这段话抓住了景物“多”的特点来写具体的。
)三、指导用“耸立、隐隐约约”两个词语造句。
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19 秦兵马俑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
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配有三幅插图,一幅是一号坑的远景图,一幅是铠甲武士,另一幅是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图片,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具准备:课件、有关资料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二、看插图,创设情景1、仔细欣赏。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交流。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练读,读给同桌听。
3、说说兵马俑给你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词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正音。
2、理解词义,可联系上下文,也可查字典。
3、指名试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四、精读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2、集体讨论。
(1)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朗读前四句,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潮的制作工艺所折服)5、读最后一个长句子,前半句讲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制作工艺。
6、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继续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学习第4~10自然段1、朗读第4~10段,思考:这部分讲了兵马俑的什么特点?学生读完课文后讨论交流。
明确:这一段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2、提出学习要求:这部分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