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曲

合集下载

元曲简介

元曲简介

元曲简介元代杂剧和散曲统称为元曲,亦称元代北曲。

在历史上,元曲与唐诗、宋词一道,被视作“一代之文学”(王国维语),亦即元代文学的代表。

元杂剧源出于金代的院本和诸宫调,公元十三世纪中叶在蒙古统治的北中国地区开始形成,平阳、汴京(开封)、大都先后作为杂剧创作和演出的集散地,而大都后来作为元王朝的首都在杂剧艺术的发展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被公认为是元前期杂剧的中心。

忽必烈灭南宋统一全国后,大批原来活跃在北方的一流杂剧作家纷纷南下游历或定居,杂剧创作和演出的中心因而南移至原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成为风行全国的文式,然就此也由于种种原因开始由繁盛走向了衰落。

元杂剧的音乐体制采用曲牌联套形式,每本四折,借用近代戏剧语言,即四幕戏,分别演唱四套不同宫调的曲子,必要时另加序幕或过场戏,亦称楔子,亦即传统上所说的四折一楔子体制。

当然亦有变格,如少数的五折、六折、二楔子等等,更有如《西厢记》的多本多折戏。

其角色分为末、旦、净、杂诸类。

每本由一位演员主唱,正末(男主角)主唱者称末本,正旦(女主角)主唱者称旦本。

动作提示称“科”,小道具称“砌末”。

处处显示了早期戏曲的特点,与今天戏曲舞台体制有明显的差异。

元散曲是元代最活跃的新诗体,也是当时文人学士和市俗大众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一种通俗艺术形式,由于都使用北曲,音乐体制与杂剧相同,不同仅在于一为代言体戏剧,一为演唱体歌诗而已,故它的发展与元杂剧密切相关,其与杂剧并称为元曲,道理就在这里。

就形式而言,散曲分为小令、套数、带过曲三种类型。

小令为单个的只曲,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套数指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调按照既定的规律顺序联缀而成的组曲,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至于带过曲,则介于小令和套数之间,由二至三支同宫调而音律衔接的曲牌连接而成。

带过曲必须一韵到底,最多不超过三调,通常如〔雁儿落过得胜令〕、〔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等等。

由于和音乐关系密切,元杂剧和元散曲都曾被称为乐府。

元曲的概念

元曲的概念

元曲的概念元曲,是中国元朝时期的一种戏曲形式,兴起于13世纪至14世纪。

元曲的概念主要包括其起源、特点、流派和影响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展开阐述元曲的概念。

首先,元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元代初期,也就是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

当时,元朝政权建立后,由于对传统的北方音乐和歌曲发展的支持,催生了元曲的兴起。

元曲融合了当时流行的音乐和表演艺术形式,如说唱、舞蹈、杂技等,形成了独特的戏曲艺术形式。

其次,元曲具有一系列的独特特点。

首先,元曲在表演形式上注重了舞台美学,注重舞蹈和动作的协调与变化。

演员的表演不仅限于唱腔,还包括身段、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

其次,元曲对音乐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求歌唱清晰准确、韵味悠长,并融入了一些民间音乐元素,增添了戏曲的音乐魅力。

再次,元曲在题材选择上非常广泛,既有历史题材,又有现实题材和虚构题材,丰富了演出内容和观众的选择。

最后,元曲的语言表达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注重对白的生动逼真和对情感的表达。

元曲发展形成了多个不同的流派。

其中,最重要的流派有元杂剧和元散曲。

元杂剧是元曲的主要表演形式,以歌曲和对白为主,舞蹈和杂技为辅,代表作品有《窦娥冤》、《汉宫秋》等。

元散曲是一种以简洁、清新、流畅的曲调演唱的独唱形式,代表作品有《长生殿》、《霸王别姬》等。

这两大流派在元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元曲对于中国戏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元曲以其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和题材内容,为后来的明清时期的戏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素材。

其次,元曲的音乐元素和舞蹈形式对后来的戏曲音乐和舞蹈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后来各个戏曲流派在音乐和舞蹈上都得到了丰富发展。

此外,元曲还具有广泛的文化影响力,激发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审美体验,为后来的文化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元曲是中国元朝时期的一种特色戏曲形式,以其独特的起源、特点、流派和影响等方面,对中国戏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曲的音乐和舞蹈形式、丰富多样的题材内容以及浓厚的地方色彩,使其成为中国戏曲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元曲精选十首

元曲精选十首

元曲精选十首1. 《天净沙·秋思》元曲《天净沙·秋思》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所创作的一首意境深远的抒怀之作。

这首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思念之情。

秋思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2. 《虞美人·倚楼听风雨》元曲《虞美人·倚楼听风雨》是元朝文学家杨炯所创作的一首爱情抒怀之作。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女子倚楼听雨的情景,以及她思念远方的情人的心情。

倚楼听风雨,淡看春草绿。

十三年,终未悔,一寸相思,千里误。

...3. 《浣溪沙·游子吟》元曲《浣溪沙·游子吟》是元代文学家文天祥所创作的一首抒怀之作。

这首词以游子离乡在外的心情为主题,描绘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 《渔家傲·秋思》元曲《渔家傲·秋思》是元朝文学家杨万里所创作的一首旷达豪放的抒怀之作。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渔家人在秋天的江南水乡中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之情。

秋思水天清秋,万里无云风几丝。

齐襟月色征人怨,袖舞晴空啼乌鸢。

...5. 《沁园春·长沙》元曲《沁园春·长沙》是明代文学家朱权所创作的一首抒发对家乡长沙的思念和愁绪的作品。

通过描绘长沙的美景和自然特色,词人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6. 《十面埋伏·望断南飞雁》元曲《十面埋伏·望断南飞雁》是元代文学家关汉卿所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的曲子,主要描绘了宋军在金军的追逼下,拼尽全力保卫家园的战斗场景。

望断南飞雁望断南飞雁,空余故人心,万里悲秋常作客。

白发缘愁见,夕阳醉,春睡足。

...7. 《阳关三叠·夜泊秦淮近水楼》元曲《阳关三叠·夜泊秦淮近水楼》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创作的一首描绘秦淮河夜景的作品。

元曲四大家及作品

元曲四大家及作品

元曲四大家及作品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

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为:关汉卿《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马致远《汉宫秋》。

1、《窦娥冤》《窦娥冤》是元代的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刊行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

关汉卿,字汉卿,号已斋,解州人,另有籍贯大都和祁州等说。

关汉卿是元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被誉为“曲圣”。

2、《汉宫秋》《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这是一个抒情悲剧,主要写汉元帝对王昭君的深情厚爱,对权奸的无比憎恶,以及对忠臣良将的思念。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中国元代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被誉为“秋思之祖”。

3、《墙头马上》《裴少俊墙头马上》(简称《墙头马上》)是元代白朴创作杂剧。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杂剧家,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秋》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4、《倩女离魂》《倩女离魂》是郑光祖杂剧创作中的翘楚,为元代四大爱情剧之一,这部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离魂记”,原作仅为六百余字的短文。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并称“元曲四大家”。

关于元曲四大家的人物评价: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时期渐趋成熟,元代杂剧兴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

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八十余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

关于这几位元曲作家的排列和评价,因人因时而各有不同。

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把关汉卿列为杂剧作家之首,贾仲明称关汉卿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但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却首推马致远,以为“宜列群英之上”,而以关汉卿为“可上可下之才”。

元曲精选15首

元曲精选15首

元曲精选15首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种,流行于元代,相较于其他戏曲形式,元曲更加注重语言和曲调的和谐,以及情节的跌宕起伏和精彩纷呈。

下面我为大家推荐15首经典的元曲,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文化遗产。

1.《汉宫秋》:这首曲子将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故事娓娓道来,以朴实的语言和美妙的曲调勾勒出汉朝宫廷深处的一段爱恨情仇。

2.《红楼梦•黛玉葬花》:此曲唱出黛玉深情挽词,化作了对红楼梦中诸多人物命运的悼念,以及对命运无情的嘆息。

3.《断桥》:此曲描述一段在桥上相遇、相识、相爱的故事,以及两人恋爱期间爱情因误解而变幻莫测的荒凉情况。

4.《采桑子•新婚别》:此曲将新婚夫妻因为情人的妒忌而分离的故事展开,以及情感激荡下的思念和抉择。

5.《倩女离魂》:此曲以三教九流中的相依相伴的巫妖恋人为题材,唱出倩女秀才离魂而去后的忠诚和守候。

6.《梨园春•大唐荣耀》:此曲将唐朝安禄山之乱的故事展现出来,唱出了爱国士君子的救国行动和艰难坎坷的历程。

7.《西游记•送别》:此曲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西游群雄相聚欢别的故事展现出来,唱出了人物的豁达心态和难舍难分的情感。

8.《牡丹亭•梦遗》:此曲描写了梦游花间的觉后情事,曲调悠扬,气氛优美、婉转。

9.《琵琶记•念奴娇》:此曲通过杨玉环与高力士爱情的描述,展现出对唐朝的叙述。

10.《雁丘词•长相思》:此曲以两颗相爱的心,想念彼此为主线,描述了种种分别的悲苦情结。

11.《拾玉镯•喜破蔷薇》:此曲通过花千骨与地藏王的爱情故事展现出一代狐仙的成长与境遇。

12.《乌盆记•戒酒》:此曲以相恋的农家女子流穴、杏儿相随,唱出了男女不拘礼法、生命在婚姻枷锁下颓废不堪的悲剧。

13.《白蛇传•白蛇感恩》:此曲讲述了白娘子救没法状的许仙,以及这段跨越千年的感恩之情。

14.《天净沙•秋思》:此曲描写了一位离乡背井的时代篇章和思乡之情,是元末明初文人词坛精品。

15.《柳毅传•胭脂泪》:此曲唱出了柳毅與芙蓉丫头郑淑嫻兩姓之間的海誓山盟,以及兩人因種種阻礙而離合悲歡的故事。

元代最经典的36首散曲:美了四季,醉了人心

元代最经典的36首散曲:美了四季,醉了人心

元代最经典的36首散曲:美了四季,醉了人心元曲是兴盛于元朝时期的一种文艺形式,其历史地位足以同唐诗、宋词并驾齐驱,三者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耀眼的明珠。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散曲,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

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在元代文坛上,散曲与传统的诗、词文学形式分庭抗礼,代表了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1.《天净沙·春》【元】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春》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散曲。

此曲是白朴《天净沙》四首之一,四首《天净沙》分别以四季为题。

《天净沙·春》通过对春日里山、日、风、楼阁、院子、莺燕、小桥、流水、落花的描绘,呈现出一幅远景、中景、近景皆具的春意图:草长莺啼,花落燕舞,姹紫嫣红。

笔下的春天景色如画,生机盎然。

2.《天净沙·夏》【元】白朴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天净沙·夏》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散曲。

此曲运用写生手法,勾画出一幅宁静的夏日图。

前三句描绘出云收雨霁、水凉瓜甜、树阴垂檐的画面;后两句描写消受着宜人时光的“玉人”。

整首散曲没有人们熟悉的夏天燥热、喧闹的特征,却描绘了一个静谧、清爽的情景,使人油然产生神清气爽的感觉。

全曲运用白描,洗净铅华,选景精当,语言简洁,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功力。

3.《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散曲。

作者通过撷取十二种景物,描绘出一幅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

这是一首描写当时社会的抒情曲,写出了诗人由冷寂惆怅之感到开朗希望的情怀。

这首散曲用笔精深,风格独具,婉约清丽,意境新颖,颇有词的意境。

元曲六百首大全集(1---310)

元曲六百首大全集(1---310)

元曲六百首大全集(1---310)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

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

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

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

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

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

但也有相同之处。

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

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

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

元曲的简介

元曲的简介

元曲的简介
元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主要流行于元代(1271年-1368年)。

元曲是由宋元戏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融合了唐宋诗词、元代小说和传统戏曲艺术,具有文学性强的特点。

元曲分为杂剧和正剧两类。

杂剧是以滑稽幽默为主题,表现了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欢乐和悲哀。

常见的杂剧有《汉宫秋》、《窦娥冤》等。

正剧则是以历史或神话传说为主题,展现了人们的爱情、英雄主义等情感。

常见的正剧有《西厢记》、《长生殿》等。

元曲的表演形式有说唱、对唱、琴韵、板子、花鼓等,其中最为流行的是说唱和对唱。

元曲的音乐风格以“大歌”为主,其曲调独特,具有强烈的东方文化特色。

元曲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文学、音乐上有独特的表现形式,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1 -。

元曲常考知识点总结

元曲常考知识点总结

元曲常考知识点总结元曲常考知识点一:元曲的发展历史元曲起源于元代,受到了元代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元曲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鼎盛阶段和衰落阶段。

元曲在初期阶段主要是在宫廷和寺庙中演出,其中的代表作品有《庐山谣》、《孔雀东南飞》等。

鼎盛阶段是元曲的黄金时期,元曲的表演趋向大众化,剧种、曲调和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著名的作品有《西厢记》、《紫钗记》等。

而衰落阶段则是元曲在明代以后逐渐式微,逐渐被其他戏曲形式所取代。

元曲常考知识点二:元曲的艺术特点元曲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它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融合音乐、舞蹈和戏剧:元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音乐、舞蹈和戏剧的表现手段,表现方式丰富多样。

2. 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元曲的表演形式非常丰富多样,有歌曲、舞蹈、对唱、快板等表演方式,给观众带来了多样化的艺术享受。

3. 语言优美婉转:元曲的语言格调优美婉转,词藻华丽,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

4.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元曲在艺术创作中注重反映社会生活和人民情感,内容贴近人民生活,深受民众喜爱。

元曲常考知识点三:元曲的代表作品元曲有很多优秀的代表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西厢记》、《紫钗记》、《庐山谣》、《孔雀东南飞》、《梧桐雨》等。

这些作品在元代以后仍然保留了相当高的艺术价值,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元曲常考知识点四:元曲的影响元曲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它不仅在音乐、舞蹈和戏剧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文学、文化领域也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

元曲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宗教、伦理、情感等多种方面的内涵,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元曲常考知识点五:学习和传承元曲的意义对于学习和传承元曲,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元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元曲可以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拓展艺术视野:元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通过学习元曲可以拓展我们的艺术视野,增加对不同艺术形式的了解和欣赏。

元曲有哪些(什么是元曲)

元曲有哪些(什么是元曲)

元曲有哪些(什么是元曲)欢迎收看本文,小柴将为您解答以上问题。

很多人还不知道什么是元曲,什么是元曲。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1、第一,著名的元曲有:2、 (1)《天净沙秋思》马致远3,老藤老树暗,小桥流水。

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肠断人远。

4、 (2)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5.山如峰,浪如狂浪,山河如潼关路。

看着西京,我犹豫了。

秦汉时期我很难过。

所有的宫殿和宫殿都被禁足了。

繁华让人苦。

人死了就痛苦。

6、 (3) 《卖花声怀古》张可久7.于吉死在乌江畔,战火已经烧红了悬崖。

班超将军枉死于玉门关。

秦汉的悲焰让无数人苦不堪言,读书的人只能深叹。

8、 (4)《双调夜行船秋思》马致远9.百岁如蝴蝶。

回头看很可惜。

今天,春天来了,明朝的花就要枯萎,一盏夜灯就要熄灭。

10、元代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梧桐雨》白朴,《汉宫秋》马致远,《赵氏孤儿》纪。

11、元曲四部爱情剧:《拜月亭》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墙头马上》白朴,《倩女离魂》郑光祖。

12、元曲也叫三明治。

元曲是元代流行的文学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也指杂剧。

杂剧是宋代的一种表演形式,其特点是滑稽。

发展到元代的戏曲形式,每本以六折为主,开头或折间加楔子。

每叠由北曲套曲和白斌组成,与宫调同韵。

如关汉卿的《窦娥冤》。

流行于大都(今北京)。

明清的杂剧也有,但每一个都不限于六折。

散曲,流行于元明清,是一种无客无白的音乐形式。

内容以抒情为主,有诗和散集两种。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标签:。

元曲100首

元曲100首

元曲100首1、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红绣鞋欢情贯云石【元代】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

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

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3、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代】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4、一枝花·不伏老关汉卿【元代】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

浪子风流。

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

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

分茶、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棒金樽、满泛金瓯。

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得阵马儿熟。

经了些窝弓冷箭蜡枪头,不曾落人后。

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搥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甭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断断,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5、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元代】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元代散曲特点

元代散曲特点

元代散曲特点
1. 语言通俗易懂:元代散曲采用了大量的俗语、俚语、谚语等,使得语言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

2. 形式自由灵活:元代散曲不受传统诗词的格律限制,形式自由灵活,可以随意增减字数、变换句式,表达方式更加自由。

3. 内容广泛多样:元代散曲涉及的主题非常广泛,可以表达爱情、友情、思乡、咏史等各种情感和主题,也可以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

4. 风格清新明快:元代散曲的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感强烈,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5. 情感真挚动人:元代散曲表达的情感真挚动人,往往能够深入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

总的来说,元代散曲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文学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

元代 文学常识

元代  文学常识

元代文学常识一、元散曲1.我国元代出现了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那就是(曲)。

2.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两部分。

散曲是一种(配上乐曲演唱的唱词),创作大略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著名的散曲家大多是杂剧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睢景臣、张养浩)等人。

后期散曲作家有(张可久、乔吉)等人。

3. 元代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

马致远28字的写景小令[天净沙]《秋思》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在独特的画面中展示出独具的意缊,被誉为(“秋思之祖”)。

关汉卿多以深刻细腻的笔触写男女情爱和离愁别恨。

白朴的作品以抒情写景的小令尤为出色。

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以诙谐的语言嘲弄了至高无上的皇帝。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借怀古为题,揭示出不论兴废存亡,受苦的都是百姓这一深刻的见解。

4.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5.元散曲作家按其创作风格可分(豪放与清丽)两派。

豪放为正宗,清丽为别体。

一般认为,元散曲前期以豪放为主,清丽为辅;后期以清丽为主,豪放为辅。

豪放派以(马致远)为代表,清丽派以(张可久)为代表。

二、元杂剧1.(元杂剧)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一个高峰。

它是以(曲辞)为主的一种综合艺术。

元杂剧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2.元代杂剧的发展大致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的创作中心在大都(今北京市)。

著名的剧作家主要有(关汉卿、白朴、王实甫、康进之、高文秀、纪君祥)等。

元杂剧后期的创作中心在杭州一带。

这一时期成就较高的剧作家有(郑光祖、乔吉、秦简夫)等人。

3.关汉卿,号已斋叟,是(元杂剧的奠基人),是我国戏剧史上一位伟大的开拓者,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作品流传很广。

关汉卿写的悲剧血泪斑斑,写的喜剧诙谐辛辣,写的史剧激昂慷慨。

他尤其擅长描写妇女形象,同情她们在封建制度下的不幸遭遇,歌颂她们的不屈斗争。

(《窦娥冤》)是他最杰出、最有影响的作品,也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元曲精选10000篇大全集(4200—4500篇)

元曲精选10000篇大全集(4200—4500篇)

元曲精选10000篇大全集(4200—4500篇)4200.【仙吕】一半儿_佳人才子共元代:未知作者佳人才子共双双,纨扇轻摇玉体凉,荷钱贴水满池塘。

拭罗裳,一半儿斜披一半儿敞。

南楼昨夜雁声悲,良夜迢迢玉漏迟,花梧树底叶成堆。

被风吹,一半儿沾泥一半儿飞。

见佳人缟素一身穿,阁着泪汪汪在坟墓前,哭着痛人天。

一只手匙撩一半儿蹇。

【中吕】醉高歌过摊破喜春来元代:顾德润旅中长江远映青山,回首难穷望眼。

扁舟来往蒹葭岸,人憔悴云林又晚。

篱边黄菊经霜暗,囊底青蚨逐日悭。

破清思晚砧鸣,断愁肠檐马韵,惊客梦晓钟寒。

归去难,修一缄,回两字寄平安。

【黄钟】愿成双_梅脸退,柳元代:顾德润梅脸退,柳眼肥,雨丝丝开到茶蘼。

一春常是盼付佳期,不觉的香消玉体。

【幺】忒风流姝媚忒聪慧,怎生般信绝音稀?叮宁杜宇那人行啼,冷落了秋千月底。

【出队子】科场不第,出落着个三不归。

长安花酒价如泥,不信敲才主仗得,似恁般情怀说向谁?【幺】到中秋左右还相会,见他时擘破面皮。

紫泥宣于我甚便宜,青楼梦因谁没鉴识,且受回禁持悔甚的。

【尾】海神行忘不了些乔盟誓,多年前曾活取了个王魁,传槽病这些时敢轮到你。

【南吕】金字经元代:卢挚嵩南秋晚谢公东山卧,有时携妓游,老我嵩南画满楼。

楼外头,乱峰云锦秋。

谁为寿,绿鬟双玉舟。

宿邯郸驿梦中邯郸道,又来走这遭,须不是山人索价高。

时自嘲,虚名无处逃。

谁惊觉,晓霜侵鬓毛。

【般涉调】哨遍风情元代:朱庭玉惊破佳人春梦,晓庭红树流莺啭。

唤起伤春恨无穷, 鸾翘云鬓堆蝉。

首低勉,闺情脉脉,粉泪盈盈,界破残妆面。

埋怨萧郎薄幸,狂心不断,旧性依然。

恰才柳陌罢风流,又向花街趁芳妍。

推宴东楼,暗挈娇姝,浪游上苑。

【幺】昨夜来时,月移檐影花阴转。

门外玉骢嘶,下雕鞍醉帽斜偏。

暂眉展,红妆竞拥,翠袖忙扶,银烛朗珠帘卷。

拂杓牙床珊枕,锦衾轻 ,玉山低偃。

恨琐窗终日怨离鸾,喜罗幕今宵效双鸳,纵相逢却似孤眠。

【尾】早是更漏促,春夜浅。

醉醺醺直恁身躯软,到压的我黄金钏儿扁。

元曲的介绍和其现代价值

元曲的介绍和其现代价值

元曲的介绍和其现代价值
元曲,又称北曲,是元代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它起源于民间小调,后经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学形式。

元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现代社会,元曲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元曲是研究元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通过元曲,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人民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信息。

这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历史、认识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元曲对于现代戏曲艺术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元曲的创作手法、表现形式、音乐舞蹈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对于现代戏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同时,元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元曲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

元曲作品主题多样,涉及爱情、社会、历史等多个领域,通过对人性的深入剖析和社会现实的揭露,展现了人类普遍的情感和价值追求。

这使得元曲具有了跨越时空的共鸣力和感染力,能够引起现代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总之,元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让它的光芒照耀未来。

1。

著名元曲十首精选

著名元曲十首精选

著名元曲⼗⾸精选 元曲是集⽂字之美、意境之美、⾳乐之美于⼀⾝的艺术。

简简如细草柔花,纯情⾃然,雅俗共赏。

【著名元曲⼗⾸精选】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古藤⽼树昏鸦, ⼩桥流⽔⼈家, 古道西风瘦马。

⼣阳西下,断肠⼈在天涯。

作者简介: (1250——1321年)字千⾥,号东篱,北京⼈。

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

元代杂曲作家。

《天净沙》是其代表作。

赏析: 百读不厌的《天净沙(秋思)》,与其说是⼀⾸元曲,⽏宁说是⼀幅荒凉寂寥的晚景画,与其说是⼀幅画⽏宁说是暮⾊苍茫中⼀⾸催⼈泪下的凉⼭⼩调……《天净沙》是集诗、画、⾳乐之美于⼀⾝的艺术珍品。

此曲即有画之凄美、诗之悲怆,⼜可闻⾳乐的哀怨声声…… 古藤——⽼树——昏鸦,⼩桥——流⽔——⼈家;古道——西风——瘦马。

⼣阳——西下……⼆⼆节拍⼀韵下来,很有⼀⽓呵成之势。

然⽽俗称诗眼的最后⼀句,由⼆⼆拍陡转三三拍,主题⼀跃⽽出——“断肠⼈在天涯”,诗眼赫然⽣辉,《天净沙(秋思)》遂成绝唱! 《天净沙》⼀⾸千载难逢的奇曲,可遇不可求的佳什,是妙⼿偶得的瑰宝;是元曲⾥独树⼀帜的,孤傲的⾼标。

* * * ⽔仙⼦ ——乔吉 作者简介:乔吉(约1280——1345)元代剧作家,散曲作家。

亦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号惺惺道⼈。

太原籍,⽣活在杭州。

现存⼩令200余⾸。

搅柔肠离恨病相兼,重聚⾸佳期卦怎占? 豫章城开了座相思店。

闷勾肆⼉逐⽇添,愁⾏货顿榻在眉尖。

税钱⽐茶船上⽋。

⽄两去等秤上掂, 吃紧的历册般拘钤。

赏析:此为化腐朽为神奇的历史名篇。

描写⼀段肝肠⼨断的苦情。

⽽诸如卦怎占、相思店、闷勾肆⼉、愁货⾏、税钱、茶船、⽄两、等秤、历册……这些词⼉,都是些本与诗⽂⽆缘的店家商贾⽤语,却都与本诗发⽣了感情的“纠葛”,⼀⼀莅临诗⽂的纱笼,不⽣硬不矫情,随和⾃然,恰到好处,尉贴⼊诗……实乃匠⼼独运,不可多得的巧思佳构。

* * * 沉醉东风 ——胡祗遹 渔得鱼⼼满愿⾜, 樵得樵眼笑眉舒。

元曲 小令

元曲 小令

元曲小令是元代散曲的一种,是一种短小精悍、形式自由的散曲。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元曲小令:
1.《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2.《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的深重灾难的感慨叹喟,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并因过分操劳而殉职。

3.《折桂令·春情》:这首小令描写了一位年轻女子的相思之情,读来侧恻动人。

4.《天净沙·秋》:这首小令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5.《朝天子·咏喇叭》:这首小令以喇叭为象征,讽刺了权贵和官僚的虚伪和腐败。

这些小令各有不同的主题和风格,但都体现了元代散曲的特色和元代社会的风貌。

最好听的古代歌曲

最好听的古代歌曲

最好听的古代歌曲古代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在众多古代歌曲中,有一些被广大听众认为是最好听的。

以下是一些备受喜爱的古代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它们的魅力。

1.《阳关三叠》《阳关三叠》是中国古代元代著名作曲家陆游所创作的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歌曲。

这首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让人们在远离故乡时能够感受到温暖。

2.《长亭外》《长亭外》是明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的一首古代歌曲。

这首歌曲通过描述长亭外别离的情景,表达了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

其悲伤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常常让人感受到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3.《广陵散》《广陵散》是唐代著名音乐家、作曲家虞世南所创作的一首古代琵琶曲。

这首曲子以其独特的曲调和技巧,展示了古代琵琶的魅力和音乐的精妙。

其悠扬的旋律常常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4.《凤求凰》《凤求凰》是明代著名作曲家李之仪所创作的一首古代戏曲。

这首曲子以其华丽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表达了对真爱的追求和珍视。

其舞台效果和歌唱技巧常常让人们为之倾倒。

5.《百鸟朝凤》《百鸟朝凤》是中国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创作的一首古代音乐作品。

这首曲子以其复杂的编曲和多样的乐器组合,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之处。

其鲜明的音乐特色和丰富的层次感,让人们感受到古代音乐的魅力。

这些最好听的古代歌曲,不仅仅是音乐作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欣赏这些古代歌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古代人们的情感和生活方式。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些歌曲都能够触动人心,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力量。

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这些动人的旋律中,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元曲中的历史题材

元曲中的历史题材

元曲中的历史题材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其中,元曲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题材,其中之一就是历史题材。

这些历史题材描绘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英雄人物以及社会风貌,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下面将对元曲中的历史题材进行详细介绍。

1.《汉宫秋》《汉宫秋》是明代著名戏曲家郑光祖创作的一部元曲。

该剧以西汉刘邦建立汉朝为背景,通过诗词唱词和武打表演展示了当时宫廷政治斗争、内外交困等情节。

该剧以其精美的音乐、动人的故事情节以及多样化的角色形象,在元代备受欢迎。

2.《南柯记》《南柯记》是明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部元曲,被誉为"千古第一奇书"。

该剧以唐代李建成杀父复仇为主线,通过描绘南柯一梦的故事情节,展示了唐朝宫廷政治、权谋斗争以及人生悲欢离合等主题。

该剧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动人的音乐形式,深受观众喜爱。

3.《窦娥冤》《窦娥冤》是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部元曲,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冤案"。

该剧以北魏时期发生的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寡妇窦娥因不愿再嫁而被丈夫所害,并在死后化身鬼魂报仇的故事。

通过对窦娥遭遇不公正待遇以及她对命运反抗的描写,该剧反映了社会不公和个体无力改变命运的主题。

4.《西华山》《西华山》是元代杂剧作家郑光祖创作的一部元曲。

该剧取材自历史上唐代文学家白居易与道士陆羽在西华山相识、相知、相别的真实故事。

通过对白居易与陆羽之间情感纠葛的描写,以及对唐代社会风貌的再现,该剧展现了唐朝时期文人士大夫与道士的交往和互动。

5.《长生殿》《长生殿》是元代杂剧作家郑光祖创作的一部元曲。

该剧取材自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传世名篇《长恨歌》,以杨贵妃与唐玄宗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对杨贵妃生华后被迫离宫、与唐玄宗相守一日一夜之情景的描写,展示了唐朝政治斗争、权谋心理以及爱情悲剧等主题。

以上只是几部在元曲中常见的历史题材作品,每个作品都有其独特之处,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代的曲
词的创作衰落下来后,继之而起的一种诗体,就是元代的散曲。

“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

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

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

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

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

散套则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

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叼叨令》、《刮地风》、《喜春来》、《山坡羊》、《红绣鞋》之类,这些名称多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比词更接近民歌。

元代散曲作者今天知道名字的有200多人,留下的作品有4000多首。

著名散曲作者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张可久、睢〔suī虽〕景臣、乔吉、刘致等。

我们知道,元代的蒙古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居人口多数的汉族地位最低,百姓生活困苦,知识分子不被重视,社会很黑暗。

刘时中的散套《端正好•上高监司》里写饥荒中的百姓生活:
〔滚绣球〕:偷宰了些阔角牛,盗斫〔zhuó茁〕了些大叶桑。

遭时疫无棺活葬,贱卖了些家业田庄。

嫡亲儿共女,等闲参与商。

痛分离是何情况!乳哺儿没人要撇入长江。

那里取厨中剩饭杯中酒,看了些河里孩儿岸上娘,不由我不哽咽悲伤。

杀牛、砍桑、裸葬、卖田、亲人离散、溺杀婴儿,百姓哪有活命的路!作者还叹道:“有钱的纳宠妾买人口偏兴旺,无钱的爱饥馁填沟壑遭灾障。

小民好苦也么哥(叹词),小民好苦也么哥,便秋收鬻妻卖子家私丧!”
元代有所谓“九儒、十丐”的说法,知识分子社会地位很低。

无名作者的《朝天子·志感》说: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

老天只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

折挫英雄,消磨良善,越聪明越运蹇。

志高如鲁连,德过如闵骞,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

运蹇,命运不好。

鲁连,即鲁仲连,战国时的齐国人,他慷慨有大志,周游列国做许多好事而不图报。

闵骞即闵子骞,孔子的学生,以品德高尚著称。

这首小令揭示了元代社会是非颠倒的情况,许多有才有德的人才被埋没摧残,这个社会怎么能好?无怪元代只有90多年就灭亡了。

讽刺不良的人情世态,是散曲的重要内容。

如无名作者的《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只用六句巧妙夸张而又生动形象的比喻,就把一个要钱不要脸的贪婪之徒的心理和嘴脸勾画得惟妙惟肖,具有民间文学特色,是散曲中的精彩作品。

厌恶政治,歌颂隐居生活是散曲的另一重要内容,许多著名作者都有这类作品。

其中马致远的散套《夜行船·秋思》很有名,且看其中最后一支曲子:
〔离亭宴煞〕:蛩〔qióng穷〕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

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

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

嘱咐你个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蛩,蟋蟀。

裴公,指唐宪宗时的名臣裴度,他晚年修筑“绿野草堂”,退官隐居。

陶令,指当过彭泽县令的陶潜,他曾和庐山慧远和尚组织的佛教团体“白莲社”有些瓜葛。

北海,指汉末北海太守孔融,是个名士。

东篱是马致远的号。

作者用蚂蚁打架,蜜蜂抢蜜,苍蝇争血来比喻官场的丑恶争斗。

他羡慕裴度、陶潜等人的隐居生活,秋天里摘黄花,煮肥蟹,饮美酒,无拘无束,快活自在,嘱咐家里的侍童:“就是孔融那样的名人来看我,也向他说马先生醉了正睡觉,谁
也不见!”
元代文人厌恶政治的情绪,还从他们的“怀古”作品中发泄出来。

如张可久的《卖花声·怀古》: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

读书人一声长叹!
翻开史书,纷纷扰扰:一会儿项羽的美人在乌江刎颈自杀,一会儿周瑜在赤壁把曹操几十万兵马烧光了,一会儿汉代名将班超在玉门关外悲叹回不了家乡了。

秦汉历史令人伤心,遭难的是百姓。

读书人面对人类灾难史,只能一声长叹。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也发出同类的悲慨: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高耸的山峰排列在黄河岸边,奔腾咆哮的黄河充满怨愤,高山大河互为表里呈现一派壮阔气象。

向西遥望古都长安,不禁感慨万端:令人伤怀不已的是秦汉时代许多风云人物曾经活动的地方,宫阙楼殿都已化为尘土,连遗迹都没有了。

想来这一切都是人民膏血,无论哪一个朝代的兴和亡,最终苦难都落到百姓头上。

最后两句道出一个极朴素的真理,引人遐思。

开首开得很有气势,结尾也煞得极有力量。

睢景臣的散套《哨遍·高祖还乡》是散曲中别具一格的“咏史”作品。

它通过一个乡下农民的眼光观察刘邦衣锦还乡这件事,把这个盛大的典礼写得怪态百出,装模作样,滑稽可笑。

写刘邦下车时的样子说:
(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

那大汉觑
〔qù去〕得人如无物。

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

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
这个农民一眼认出,这个作威作福的“大汉”原来就是
当年那个“刘三”!接着数落他和他老婆两家的家史,揭露刘邦贫贱时的无赖行为,老底和盘托出,“皇帝”原是个“流氓”。

在封建社会能写出这样的曲子,实在难得。

全套曲子尽情揶榆讥刺,极尽幽默之能事,是散曲中难得的佳作。

散曲中写男女爱情的作品很多,也独具特色。

如张可久的《山坡羊·闺思》: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

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团圆梦儿生唤起。

“谁,不做美?呸,却是你!”
这个女子关门大睡,正做团圆梦。

小丫头琼姬误认柳絮是飞雪,一声“下雪啦!”把她惊醒,好梦被打断。

她又怒又怨,自问自答地把小丫头斥责一通。

前半文雅,后半通俗,精彩之笔在后半,语言泼辣有趣,最能代表散曲风格。

散曲中的写景作品也不乏优秀之作,如马致远的“枯藤
老树昏鸦”那首小令,600多年来一直广为传诵。

乔吉的《水仙子·重观瀑布》想象十分奇特: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作者想象瀑布是织女以月亮为梭,用天机织出来的一匹白布(雪练),高挂在石壁上晾晒。

它以冰为丝,飞溅着雨滴,飘动在天空,使接近它的人感受到凉意。

“几千年晒未干”,想象出人意外,令人惊喜。

最后又加三句譬喻,把文气补足。

咏物作品最忌落陈套,最贵出新意,这曲小令写出新意新趣,所以是佳作。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谈到中国诗歌发展规律时说:
四言蔽而有楚辞,楚辞蔽而有五言,五言蔽而有七言。

古诗蔽而有律绝,律绝蔽而有词。

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
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

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

这段话粗略地勾画出中国诗体发展递嬗关系的一个轮廓:由四言诗到楚辞,到五言诗,到七言诗。

古体诗之后有律绝诗,律绝诗之后有长短句的词。

由简趋繁,由粗趋细,并且说出了这种发展的必然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