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岳麓版上册知识点--个人整理
历史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复习资料
1600年
年
庚时把都
城迁到殷
周 西周 公元前1046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年
周武王
东周 公元前770 年
洛邑
周平王
纣 周幽王
❖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 桀、纣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得民心;
任用贤人(伊尹、姜尚),联合周边小国。 ❖ 三、夏商周的政治 ❖ 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
❖ 六、淝水之战
❖ 1、形势:①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 建康,史称“东晋”。
❖ ②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 统一了黄河流域。
❖ 2、时间:公元383年 作战双方:前秦VS东 晋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 3、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 割据混战状态,
❖ 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 件。
❖ 七、大变革的时代
❖ 1、经济上 ❖ (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牛耕是农业发展
史上的一次革命)
❖ (2)著名的都江堰: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 地点:成都平原泯江中游
❖ 意义: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 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 称。
2、政治上——商鞅变法 ①时间:公元前356年 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展 变法。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 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领域
措施
影响
政治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文字
思想文化 焚书坑儒
北筑长城、开发南疆 军事 (统一岭南,修筑灵渠)
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 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 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 重要的影响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经过了及时的七年级历史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一)夏传子家天下二、夏朝的政治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夏朝设置了各种国家机构(包括政府机构、军队、刑法和监狱等)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三、商汤灭夏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黄河中下游的汤部起兵攻夏,于公元前1600年推翻夏朝的统治,建立商朝,定都于亳。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二)西周的分封1、西周的建立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亲率周军在牧野大败商纣的军队,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1)分封的目的: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
(2)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以及旧贵族。
(3)分封制的内容:①诸侯的权利:受封的诸侯享有封地的管理和收取赋税等权利。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4)分封的意义:西周通过分封诸侯,不但巩固了对原来商朝地区的统治,而且扩大了统治范围,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3、嫡长子继承制:西周规定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职位,只有正妻所生的长子才有资格继承,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它保证了王室、贵族统治权利的顺利继承,有利于社会次序的稳定。
4、东周的建立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三)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诸侯争霸的目的:为争夺土地、人口及支配别国的权利。
2、春秋战国的性质: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
3、春秋五霸:齐桓公(葵丘会盟)、晋文公(城濮之战)、楚庄王(问鼎中原)、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卧薪尝胆)4、齐桓公成为霸主的原因及标志原因:①齐国是个东方大国,盛产鱼盐②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了国力③以“尊王攘夷”为号召,通过征战,提高了齐国的地位。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岳麓版)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汉时期的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并得到初步巩固)一、秦(一)秦的统一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都城:咸阳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方面:建立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①最高统治者自称皇帝;权利至高无上②中央设“三公”(丞相—政务、太尉—军事、御使大夫—监察百官)③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中央和地方的官员由皇帝任免。
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半两钱)、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修筑驰道。
促进了各地的区经济交流,文化方面:统一文字(小篆)。
促进了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便于政令通行。
思想方面:焚书坑儒。
虽然有利于统一思想,但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于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巨大损失。
民族关系:北击匈奴修长城(蒙恬、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征北越凿灵渠。
扩大疆域,稳定边境,巩固统一(三)秦统一六国的原因:(1)战国以来,经过长年的争霸战争,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人民也渴望结束战争,(2)各民族间的交往密切,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基础。
(3)商鞅变法后,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4)秦始皇嬴政个人的雄才大略(四)修筑长城的意义:万里长城是秦暴政的一个方面,宏伟的长城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五)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
(六)如何评价秦始皇功绩:①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
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安定,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②他建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③他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④他通过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国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知识点归纳
中国的地位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1、 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பைடு நூலகம்、 发现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
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地点:云南元谋县 时间:距今 170 万年前 距今年代:70 万~20 万年之间 生活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特点:直立行走、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距今年代:约 18000 年 生活地点:龙骨山顶部洞穴 特点: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键入文字]
春秋争霸
苗陇九年制学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岳麓版)复习资料
第 8 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背景: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国势力增强 目的(实质):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权力
影响: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国 家走上统一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尧 华夏舜族:汉族禹的前身,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禅让: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部落首领选举办法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 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归纳岳麓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归纳岳麓版(一)伐无道诛暴秦一、秦的暴政1.表现形式:①繁重的徭役和赋税(上交三分之二) ②严酷的刑法③二世更加残暴(赵高“指鹿为马”)2.结果:秦朝的暴政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二、陈胜吴广起义(揭竿而起)1)时间:公元前209年2)起义地点:大泽乡3)根本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使社会矛盾空前激化4)经过:①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
②起义军在陈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
③起义军打到咸阳附近,发展到几十万人。
④由于秦军的强大,起义被镇压,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5)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三、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项羽:公元前207年,项羽破釜沉舟,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刘邦:206年,刘邦进军关中,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刘邦是汉高祖。
故事:鸿门宴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归纳岳麓版(二)甲骨文与青铜器⒈ 文字的演变:时间商商周西周晚期战国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竹书、帛书材料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简、丝帛甲骨文是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今天的汉字与它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⒉中国古代青铜技术产生和发展于夏、商时期,晚商至西周逐步走向鼎盛。
商、周的青铜铸造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王权力的象征。
⒉ 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时期为青铜时代。
⒊ 商、周时期,一些青铜器上刻有文字,古人称铜为金,所以叫做金文,又叫做钟鼎文。
5.灿烂的青铜文明: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七年级历史上册 知识点复习 岳麓版
夏朝和商朝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②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位子,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③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成汤发动推翻夏朝的战争。
大战与鸣条。
成汤建立了商朝。
④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从此,商朝的都城稳定下来了。
⑤商朝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流域,北达辽河一带。
⊙商朝经济比夏朝有很大发展的表现:А农业生产规模一相当大,种植的农作物有粟,黍,稻,麦等。
В畜牧业发达,饲养六畜,祭祀用几百甚至上千头家畜。
℃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等手工业很发达。
D商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是用海贝,骨贝,玉贝和铜贝等作货币西周的兴亡1: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领导了灭亡商朝的战争,大战与牧野。
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前期都城在镐京(今天的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
2:分封制: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去建立封国。
这就是分封制。
封国的统治者叫国君(一般称诸侯)。
享有统治和管理封国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同时,必须承担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的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义务,否则将受惩罚。
3: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
姓姬的封国有53个。
4:西周末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死,西周结束。
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
进入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2:春秋争霸的原因: A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B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而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3: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当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4:齐桓公首霸条件:①:任用政治家官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国力强盛。
七年级历史岳麓版上册知识点__个人整理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课我们的远古祖先1)地球上出现人类大约在300万年以前。
2)科学家提出人类是由一种古猿进化来的。
3)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4)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5)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他们能直立行走,上肢和现代人基本相似,但头部保留了猿类的一些特征。
为了生存和发展,北京人往往几十个人聚合在一起,用石器和木棒猎取动物,采集植物,作为食物共同分享。
会制作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有简单的语言。
6)距今约18000年的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内,模样与现代人差不多,他们仍使用打制石器,会人工取火,但已开始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7)远古人类使用火有什么意义?答:他们用火来抵御寒冷,吓跑野兽。
吃上熟食,使人类扩大了食物种类,易于消化和吸收营养,有利于人类体质尤其是脑髓的发展。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人居住着干栏式房屋,这种房屋具有通风防潮的性能,适应当地潮湿闷热的气候。
2、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适应了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3、半坡人饲养的家畜主要是猪和狗,也有少量的牛、马、羊、鸡。
他们能纺织麻布,缝制衣服。
4、房屋样式不同的原因: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
5、半坡人的生活中,已经有了绘画、雕塑、刻画符号(文字萌芽)和装饰等内容。
6、什么是氏族?氏族有什么特点?答:在原始社会,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氏族;氏族的特点有:土地、房屋等都归氏族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贫富差别。
第三课神奇的远古传说1、炎帝即神农氏,姓姜,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2、黄帝即轩辕氏,姓姬,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3、蚩尤是传说中东方九黎族的首领。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14、炎黄子孙:黄帝和炎帝结成联盟,九黎族的一部分也加入进来,他们成为中原地区的主体居民。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岳麓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岳麓版》岳麓版历史教学大纲自2012年开始施行,被广泛使用于湖南省的初中历史教学中。
该大纲以中国近代史为主线,旨在培养学生从多元角度认识历史的能力,同时注重学生思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七年级历史知识点。
一、古代史1. 中国古代的时间划分与朝代沿革中国古代历史的时间划分和朝代沿革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内容,它为我们认知和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要求学生了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七个时期的朝代沿革及其特征。
2. 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性遗产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性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文化财富。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要求学生了解中国的四大发明、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等代表性遗产。
二、近代史1.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鸦片战争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战争引发了中国的危机、改革和革命,是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分水岭。
2.中国近代史的三个时期中国近代史的三个时期分别是: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一时期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政治发展和社会变革。
三、现代史1. 中国现代史的主要事件中国现代史是指从辛亥革命后到当代的中国历史。
其中,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的主要事件。
2. 当代中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当代中国的主要政治制度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特别行政区制度等。
以上是《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岳麓版》的详细介绍,只有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和认知,学生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考未来的道路。
历史知识不仅能够启迪我们的思维,更能够增长我们的知识,学会发掘历史的奥秘,我们也将能够成为更好的未来公民。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岳麓版(一)西周的分封1、西周建立后,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制度,将王族、功臣以及旧贵族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2、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及意义1)目的:巩固统治2)分封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岳麓版(二)甲骨文与青铜器⒈ 文字的演变:时间商商周西周晚期战国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竹书、帛书材料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简、丝帛甲骨文是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今天的汉字与它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⒉中国古代青铜技术产生和发展于夏、商时期,晚商至西周逐步走向鼎盛。
商、周的青铜铸造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王权力的象征。
⒉ 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时期为青铜时代。
⒊ 商、周时期,一些青铜器上刻有文字,古人称铜为金,所以叫做金文,又叫做钟鼎文。
5.灿烂的青铜文明: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1)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2)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品种已基本完备。
3)奴隶的悲惨生活:这时的灿烂文明是以奴隶的悲惨生活为代价的。
①没有人身自由,可以被随意转让和买卖。
②人牲:商朝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
③人殉: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6.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原因:桀、纣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得民心;任用贤人(伊尹、姜尚),联合周边小国。
岳麓书社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地球上出现最早的人类是南方古猿,距今约300多万年前。
2、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
3、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前。
4、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能直立行走,会制造工具,过群居生活,懂得使用天然火,有简单的语言。
5、山顶洞人距今约18000年前,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洞穴里。
使用打制石器,开始掌握磨制石器和钻孔的技术,会缝制衣服,采用人工取火,并有了审美观,已进化为现代人的直接祖先。
6、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下游,距今6000多年。
种植水稻,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等生产工具,烧制黑陶,饲养家畜,过定居生活,住干栏式房屋。
(房屋特点:通风防潮,适应南方潮湿闷热的气候。
)7、半坡人,生活在黄河中游,距今5000多年,种植粟和蔬菜,烧制彩陶,饲养家畜,纺织麻布,缝制衣服,会绘画,雕塑,懂简单音乐(陶口哨),住半地穴式房屋。
(房屋特点:适应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
)8、氏族:在原始时代,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
9、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都是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10、原始社会或氏族的特点:①财产(土地、房屋等)归集体所有。
②人们共同生产、共同消费,没有贫富差别,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③生产力低下。
11、大汶口遗址属于父系氏族社会遗址,私有财产开始出现。
12、远古时代(4000多年前),中国传说的三位部落首领是炎帝、黄帝和蚩尤。
炎帝姓姜,号神农氏;黄帝,姓姖,号轩辕氏;蚩尤为九黎族首领。
13、炎帝,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14、涿鹿之战:炎帝、黄帝联盟打败蚩尤的战争。
15、后人尊称炎帝、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因此,中国人也叫“炎黄子孙”。
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称为“人文初祖”。
16、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历史上称之为“禅让”。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知识要点(上)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知识要点(上)第一单元1-1地球上出现人类,大约在300万年以前。
1-2人类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
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1-3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170万年。
1-4大约距今70万-20万年之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生活的早期人类,被称作北京人。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头部保留猿类一些特征。
会制造工具,会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
2-1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距今6000多年。
在这里发现了成堆的稻谷和稻壳,这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证据之一。
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烧制黑陶。
养猪、狗、水牛,过定居生活。
住干栏式房屋。
2-2黄河中游的半坡遗址,距今已有5000年。
这里出土了粟粒和菜籽,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
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使用陶器,多是生活工具。
养猪、狗、牛、马、羊、鸡。
纺织麻布做衣服。
住半地穴式房屋。
生活中有绘画、雕塑、刻画符号和装饰等。
2-3在原始时代,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氏族。
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都是氏族村落遗址。
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贫富差别。
3-1传说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部落首领。
一位叫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一位叫黄帝,姓姬,号轩辕氏。
一位叫蚩尤,九黎族首领。
3-2黄帝和炎帝部落联盟在涿鹿同蚩尤决战,蚩尤战败。
3-3后人尊奉炎帝、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创始者,称他是“人文初祖”。
3-4尧、舜时期,用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传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第二单元4-1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都城在阳城。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4-2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4-3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在亳。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后代又称商朝为殷朝。
5-1公元纪年法:①无公元零年。
岳麓版七上历史知识点
岳麓版七上历史知识点历史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珍贵的知识,是同学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岳麓版七上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岳麓版七上历史知识点一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岳麓版七上历史知识点二★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原因:四发明)二、尧舜禹的“禅让”三、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新岳麓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点
新岳麓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早期国家的产
生和发展》知识点
新岳麓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知识点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夏、商、西周朝代更替
朝代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亡国君
夏公元年
商公元年
西周公元年
东周公元年
2、禹建立的是中国历史上国家,标志着的产生。
3、禹的儿子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代替了。
“”变成了“家天下”。
4、受战乱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时迁到,都城才稳定下来。
5、周武王与商军在大战,周军占领都城,商朝灭亡。
6、西周分封制:
(1)目的:稳定,巩固。
(2)受封对象:、等;(3)诸侯的权利:管理土地和人民,建立侯国。
诸侯具有较
大的独立性。
(4)诸侯的义务: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5)等级制: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
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诸侯、卿大夫、士。
(6)作用——加强了,稳定了,扩大了。
7、西周的衰亡: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了“”。
年,西周被所灭。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史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课我们的远古祖先1)地球上出现人类大约在300万年以前。
2)科学家提出人类是由一种古猿进化来的。
3)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4)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5)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他们能直立行走,上肢和现代人基本相似,但头部保留了猿类的一些特征。
为了生存和发展,北京人往往几十个人聚合在一起,用石器和木棒猎取动物,采集植物,作为食物共同分享。
会制作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有简单的语言。
6)距今约18000年的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内,模样与现代人差不多,他们仍使用打制石器,会人工取火,但已开始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7)远古人类使用火有什么意义?答:他们用火来抵御寒冷,吓跑野兽。
吃上熟食,使人类扩大了食物种类,易于消化和吸收营养,有利于人类体质尤其是脑髓的发展。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人居住着干栏式房屋,这种房屋具有通风防潮的性能,适应当地潮湿闷热的气候。
2、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适应了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
3、半坡人饲养的家畜主要是猪和狗,也有少量的牛、马、羊、鸡。
他们能纺织麻布,缝制衣服。
4、房屋样式不同的原因: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
5、半坡人的生活中,已经有了绘画、雕塑、刻画符号(文字萌芽)和装饰等内容。
6、什么是氏族?氏族有什么特点?答:在原始社会,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氏族;氏族的特点有:土地、房屋等都归氏族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贫富差别。
第三课神奇的远古传说1、炎帝即神农氏,姓姜,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2、黄帝即轩辕氏,姓姬,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3、蚩尤是传说中东方九黎族的首领。
4、炎黄子孙:黄帝和炎帝结成联盟,九黎族的一部分也加入进来,他们成为中原地区的主体居民。
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所以后人尊奉炎帝、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
5、后人尊奉炎帝、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认为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称他是“人文初祖”。
6、涿鹿之战:交战双方为黄帝、炎帝部落同蚩尤部落。
地点在涿鹿,争战的过程: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结果: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7、什么是禅让制?答:传说尧年老时,召开部落联盟会议,推荐继承人,大家推荐舜。
舜年老时,以同样的方法把首领位置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
8、禅让首领的品质:品德高尚,才干出众,勤劳俭朴,爱护百姓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四课夏传子家天下1、夏朝的建立,说明我国原始时代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意义)夏朝的建立,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2、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最高统治者。
从此,父子、兄弟相承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3、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夏朝设置了官吏、军队和监狱,制定了刑法,建立起一整套国家机构。
第六课西周的分封1.商朝的末代国王纣是个暴君。
他好酒淫乐,不理朝政,还加重赋税,用酷刑镇压百姓和对他不满的王室大臣,以致众叛亲离。
2、牧野之战:时间:公元前1046年;经过: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亲率大军讨划商纣。
武王所到之处,各地纷纷归附。
周军与商纣的军队在牧野决战,周军大获全胜,乘胜进攻朝歌,商纣王在鹿台自焚。
特点:牧野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结果:商朝灭亡。
3、西周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为周武王;都城镐京。
4、分封诸侯的目的: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内容: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制度,将王族、功臣以及旧贵族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5、嫡长子继承制: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职位,只有正妻所生的长子才有资格继承。
它保证王室、贵族统治权利的顺利继承,有利与社会秩序的稳定。
6、分封制作用:巩固了西周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扩大了统治范围,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7、西周的疆域,西到今甘肃东部,东到今山东北部,东北到今辽宁南部,南面跨过了长江。
8、西周最后一个国君是周幽王,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
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乘西周混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9、西周推行土地国有制10、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第七课甲骨文与青铜器1、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2、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4、青铜铸造业的产生和发展于夏、商时期,晚商至西周时期逐渐走向鼎盛。
商、周时的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工艺高超,种类繁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5、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6、商周的青铜器上的文字,由于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
7、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青铜时代。
它也是研究商、周历史的珍贵资料。
第八课春秋战国的纷争1、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了国力,并以“尊王攘夷”为口号,通过征战,提高了齐国的地位。
2、齐桓公霸主地位的确立: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最先称霸的。
3、晋文公即位后,重用人才,救济贫弱,减轻赋税,发展农工商业。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采用“退避三舍”的策略,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称霸中原。
4、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5、诸侯争霸的影响:(1)消极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2)积极影响:在争霸的过程中,诸侯国的数量不断减少,各民族之间交往增多,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6、战国七雄的名称:齐、楚、燕、赵、韩、魏、秦。
(东南西北后中间)7、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更为频繁,小国逐步被大国兼并,大国与大国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也进行明争暗斗。
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马陵之战(公元前342)、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就是这一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
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8、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性质:争霸战争9、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性质:兼并战争第九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1、春秋时开始使用的铁农具在战国时得到了推广,我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我国在春秋时已经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逐渐推广,开始用两牛牵引进行耕作。
2、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对社会的影响: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得大量开垦荒地和深耕细作成为可能,也为兴修水利创造了条件,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
社会生产力的显著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大变革。
3、商鞅变法的时间:公元前356年开始(秦孝公时期);变法目的:富国强兵;变法内容:1、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最重要)2、奖励耕战。
3、推行县制。
(最深远)4、变法性质: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运动;变法意义: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商鞅变法的启示:社会的变革和进步都伴随着激烈的斗争,有时还要付出血的代价。
第十课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1、都江堰修建原因:成都平原常遭水、旱灾害;2、都江堰修建主持者:秦国的李冰父子。
3、都江堰功能;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
(到今天仍然使用)4、修建都江堰的意义: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
成都平原因此长期受益,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
6、鲁班是战国时杰出的木工工匠,被后代尊奉为土木建筑工匠的祖师。
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它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8、扁鹊是春秋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中医的传统诊断法。
8、战国时期,屈原运用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他的代表作是抒情长诗《离骚》。
9、艺术:音乐:西周时形成了音乐教育制度。
湖北随县出土的全套编钟,是战国时期最珍贵的乐器。
绘画:长沙出土的战国《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最古老的帛画。
青铜器、漆器的花纹也由简单的图案发展到描写社会生活的复杂图画。
1.孔子名丘,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主张人们互相爱护,反对暴政。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2.相传,孔子整理了《诗经》等书,还根据鲁国史籍编订了《春秋》。
孔子的弟子根据他的言行,编成《论语》一书。
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和世界思想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
3、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1)兴办私学,广收学生,打破了只有官府才能办学的局面2)因材施教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十四课伐无道诛暴秦1、秦朝的暴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徭役、兵役负担沉重。
2、赋税繁重。
3、刑法残酷。
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2、秦的暴政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3、大泽乡起义: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
直接原因是公元前209年夏,900多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边,队伍在大泽乡遇上大雨,因道路被冲毁而无法按期到达。
按照秦法,误期者被处死。
于是陈胜吴广起义(揭竿而起)1)时间:公元前209年2)起义地点:大泽乡3)政权:起义军在陈建立张楚政权4)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4、项羽: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刘邦:前206年,刘邦进军关中,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5、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项羽战败。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就是汉高祖。
6、西汉建立后,汉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社会秩序逐渐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7、西汉建立后,社会十分贫困的原因是:秦朝的暴政和长期的战争第十五课汉武帝“大统一”1、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
2.汉武帝大一统措施:①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夺列侯爵位,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②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③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④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西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⑤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
第十六课丝绸之路的开辟1、西域的范围: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
(今新疆地区)2、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