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2018-2019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产业转移─

合集下载

【配套K12】江苏省高中地理第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配套K12】江苏省高中地理第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末总结教材P84思考1.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石油30~40年,主要是因为天然气储运难、上市难、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2.天然气作为能源同煤炭和石油相比燃烧效率高、清洁且使用方便、价格比较低,因此,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采天然气之后,天然气能部分取代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

3.虽然2007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均为23.8%,而我国只有3.3%,但是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是广阔的。

从储量看,我国约有33万亿立方米,目前已探明4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探明储量的 1.4%,开发潜力大。

根据“十三五”规划,我国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5%,天然气比重力争达到10%。

教材P84活动1.我国陆地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崎岖不平,交通不便,多数地区气候干旱,多沙漠、戈壁,生态环境脆弱。

2.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普遍较为落后,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非常严重。

3.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薄弱、落后。

4.西部地区人口较少、工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

教材P86思考1.从全国的角度看,西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东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资源从西部输送至东部,不仅西部会获得资源的销售收入,而且资源在东部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税收,国家就可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对西部的投资和补贴。

2.不应该。

维持适当的低价位,可以拉动消费,扩大消费市场,提高市场份额,并且可以逐步实现“照付不议”的国际天然气消费惯例,有利于西部天然气资源长期稳定地开发利用。

教材P87思考1.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加工地都在我国。

(2)不同点:a厂的原料地和产品市场都在日本。

b厂的原配件供应在国外(韩国),产品市场在我国国内。

【配套K12】[学习]2018-2019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

【配套K12】[学习]2018-2019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程标准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通过图表资料分析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差异,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然性。

[基础知识梳理]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存在地区差异(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2)北煤南运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3)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1)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2)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3)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社会经济的影响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思考】1.如何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提示资源跨区域调配是由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和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的需求差异产生的。

分析时明确资源分布较少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资源紧缺区的紧缺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也包括利用过程中的问题等。

2.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意义评价。

提示关于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意义评价这一问题,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

(1)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2)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

对环境的影响,从输出地、沿线地区、输入地三个方面进行表述。

3.西气东输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哪个地区,具体体现是什么?提示中西部地区。

管道途经的中西部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章区际关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素材产业转移案例:丰田公司是如何在美国取得胜利的日本使美国产业空心化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严重冲击了美国汽车行业。

为迎合爱享乐的美国消费者的需求,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公司主要生产大马力、高耗油、宽敞豪华的大型轿车。

1973~1974年的第一次危机,曾导致通用和福特的1974年销售量分别比上年减少150万、50万辆.但是,这并没有让三大汽车巨头作出任何改变。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

石油恐慌很快弥漫全美……1979年,丰田汽车在美国刮起了销售旋风。

上百万辆各种型号的丰田车被美国消费者抢购一空.日产、本田等企业急忙跟进。

日本汽车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由1979年的17%迅速攀升到1980年的24%。

与此相反,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经营业绩直线下降。

克莱斯勒连续三年亏损。

1980年,25万美国汽车及相关行业的工人被裁减。

1980年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制作了《丰田入侵》新闻特别节目。

1980年夏,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连续推出美日对比节目.贸易保护和丰田策略1980年,借助美国媒体和美国工会造起的舆论声势,克莱斯勒和福特两个企业联合向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针对日本的反倾销诉讼。

美国国会也准备提出法案,限制日本汽车进口。

以美国方式出牌,丰田美国化站稳北美市场面对美国国会可能通过的汽车配额法案,日本朝野非常震惊。

如果法案获得通过,日本汽车产业将遭受严重打击;更麻烦的是,欧洲各国可能起而效仿;而且日美汽车贸易摩擦可能会牵连到其他产业。

日本首相亲自出面调解。

经过谈判,美日双方达成协议:1981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限额168万辆,1982年限制为193万辆。

该协议使日本所有汽车生产商都遭受了损失,极大地限制了各公司的生产能力。

日本汽车生产商:世界才是我们的市场。

让我们到美国设厂。

产业转移与区位选择 活动材料阅读丰田向美国进行产业转移的材料,并读下图“日本丰田在海外的投资布局”,回答以下问题。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开展第二节产业转移[知识结构分析]本章节紧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根本思想,在内容上,产业转移上承工业区位、工业化与城市化等相关知识点,下接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是区域联系影响区域开展的例证之一。

本章节研究蕴含区域地理学的根本思想,表达区域的差异性与联系性、整体性与开放性,即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各具特性、各要素及各区域间相互联系的特点。

并说明区域地理学研究为区域开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一门实用科学。

[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2中学习了工业区位相关知识,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大势有所了解,在必修3的学习中对区域联系有一定认识,对区域分析、区域开展规划的一般方法有所了解,形本钱章节学习的根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简述产业转移的根本概念、分类;2、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3、概括产业转移主要方式与地区转移规律;4、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与区域开展的影响。

5、分析产业转移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启示。

6、讨论产业转移对我省开展的影响与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渗透区域地理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比照法、归纳法等方法的学习指导。

通过对实例材料的思考、探究、讨论与合作分析,使学生确实感受和构建知识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提供充分材料,运用典型案例激发探究思考欲望,学生与教师共同感受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第1、2课时),感受当前世界背景下,我国、我省开展的机遇、成就与危机,培养学生开展民族经济的自豪感、使命感与紧迫感〔第3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二、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对区域开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1、活动教学法。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情感体验,发现区位因素变化导致产业转移。

2、问题-发现法。

提供分层次的问题与材料,并进行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自行分析发现知识、构建知识。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开展。

这是本节设计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_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练习含解析3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__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练习含解析3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考点1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于2002年7月正式开工,2004年10月1日全线建成投产。

主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油田轮南油气田,东西横贯9个省区,全长4 200千米,最终到达上海市白鹤镇,是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世界级天然气管道工程。

据此完成1~3题。

1.建设西气东输工程主要是为了()A.适应区域发展与天然气资源供给平衡问题B.解决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C.解决沿线地区的就业问题D.解决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问题答案A解析我国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地区不平衡,建设西气东输工程主要是为了适应区域发展与天然气资源供给平衡问题。

西气东输只能缓解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污染、增加沿线地区的就业,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也不能解决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问题.2.西气东输工程在甲处发生了弯曲,比沿图中的虚线距离更长,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C.途经陕甘宁气区,提高供气可靠性D.避开大江大河,减少工程量答案C解析西气东输工程在甲处发生了弯曲,途经陕甘宁气区,可将陕甘宁气区天然气作为补充气源,这样可以提高供气可靠性。

陕西、山西能源丰富,输气管道并不能提高山西煤炭外运能力。

3.上海是西气东输工程首选输入地,主要原因是()①上海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②上海港口众多,有利于天然气出口③上海能源缺乏,制约了经济发展④城市人口规模大,居民天然气需求量大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B解析上海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①正确;上海天然气进口量大,②错误;上海能源缺乏,制约了经济发展,③正确;上海城市人口规模大,居民天然气需求量大,④正确。

考点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气源为中亚进口天然气,调剂气源为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的国产天然气。

工程主要目标市场是华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最大的目标市场。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小专题大智慧我国其他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小专题大智慧我国其他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小专题大智慧我国其他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小专题大智慧我国其他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小专题大智慧我国其他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我国其他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西电东送线路(主力电源)对输入地的影响对输出地的影响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南线:乌江、澜沧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2.南水北调比较项目东线工程中线工程西线工程水源区长江下游长江中游丹江口水长江上游金沙江及3。

晋煤外运我国能源空间布局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又进一步从需求上拉大了这种差异,出现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现象.铁路运输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目前主要运煤通道如下表所示:华北—京石—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南北运煤通道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沿海运煤通道以海港为枢纽读图,完成1~3题。

[配套K12]2019年高中地理 第0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末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配套K12]2019年高中地理 第05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末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要点提升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思路1.调配原因资源分布区与消耗区的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可用下图表示)2.解决该资源短缺的途径(1)节流: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

(2)开源: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等。

3.跨区域调配资源的线路选择(1)资源供应:要保证其稳定性、安全性。

(2)线路造价:要考虑其经济性、合理性。

(3)沿线条件:要考虑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

(4)工程影响: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4.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意义(1)从调入区与调出区两方面进行分析①对于资源调入地区而言,资源的大规模调入,缓解了资源、能源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相对充足,又保障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

②对于资源调出地区而言,随着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从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分析下图是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调水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太平洋沿岸为什么北部水资源富余,南部水资源贫乏?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理由是什么?(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壤盐碱化加重的现象。

请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解题探究】(1)根据经纬度位置即可判断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和南部的气候差异,并结合两个地区需水量的差异,分析其水资源的盈亏。

同理可以分析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农业生产需水量不断增大。

(2)从工程建设角度考虑,也就是从其是否经过山地进行考虑:美国输水路线位于盆地,与山脉走向一致;而澳大利亚输水路线与山脉相交,需开凿隧道,工程量大、投资高。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中地理第0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K12教育学习资料】高中地理第0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
【学习目标】分析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

【重点】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

【难点】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

【导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
二、深入学习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三、拓展运用
读下图,回答1~3题。

1.图中西气东输管道没有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补充气源
C.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 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2.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
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 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
3.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 )
A.欧洲 B.俄罗斯 C.新加坡 D.日本
答案 1.B 2.A 3.B
解析第1题,图中西气东输管道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是我国陆上天然气分布区,可以为西气东输补充气源,但这会增加管道建设成本,与保护东部生态环境无关。

第2题,从图中可以直接判断出我国油气资源分布特征为西多东少;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油气资源消费量大,我国油气资源的消费特征为西少东多。

第3题,从图中可知,①线路来自于我国北部,源地应为俄罗斯。

四、探究未知
你在学习过程中还有什么问题或疑惑,请写在下面,至少一点。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能离开其他区域而独立发展。

区域发展必须加强与其他区域的联系,以发挥各个区域的优势条件,求得共同发展。

在本章中,我们分别以我国西气东输和东亚产业转移为案例,探讨如下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它对区域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产业转移,它对区域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教学目的
1.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说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于区域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

2.以东亚产业转移为例,说明产业在国内和国际间转移流动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带来巨大影响。

课时建议
本章教学时间5课时,其中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2课时,问题研究1课时。

逻辑联系。

2018_2019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

2018_2019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章末整合提升专题一我国资源区域调配工程分析1.我国主要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表格归纳2.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第一步,掌握主要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水资源等)的空间分布状况。

第二步,了解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资源、能源的供求关系);某种资源分布地区及运输线路沿线的地理特征,其中重点是该类资源的特征和分布;线路的走向及影响选线的主要因素;沿线地区该类资源的补给、需求状况。

第三步,分析调配后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3.案例:南水北调工程(1)南水北调原因分析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方地区水资源(长江流域)富余,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2)南水北调三线方案评价(3)南水北调的积极意义【对点训练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新华网消息 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闸引水,在河南郑州市附近通过隧洞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到达北京。

材料二 西电东送示意图。

材料三 我国最大的整装煤田——新疆准东煤田今后将围绕四大矿区实施重点开发,建成一个煤电煤化工产业带,将成为西电东送北部通道的重要补充。

(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2)北路送电是将黄河上中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将煤炭输出改为电能输出。

这种能量输送方式与传统输送方式相比,对京津唐地区的环境有哪些有利之处?(3)图中A地区需大量输入天然气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在南部通道中,既建有水电站,又建设了一批坑口火电站,主要原因是什么?(5)图中B所示的准东煤田能源东送,输煤好还是输电好?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跨流域调水的影响主要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分析。

改输煤为输电,可以改善输入地的大气环境质量,水电作为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更是对环境产生了巨大贡献。

高中地理第0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201809011173

高中地理第0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201809011173


答案 A 解析 针对东部地区能源短缺、西部地区能 源丰富的状况,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既可缓 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状况,又可促进西部地 区经济发展;将东部的工业转移到西部,既 会加重西部地区的生态压力,又不利于能源 利用效率的提高。








读Z河流域示意图1.关于图中Z河流域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Z河流是我国汛期最长、水量最大的河流 B.河流流经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珠江三角洲 C.位于我国东南部,向东流入东海 D.流域水系主要由西江、东江和北江组成

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在区 际协调方面的对策可行的是( ) A.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 B.东部地区大力支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C.将东部的工业转移到西部 D.加大东西部之间人口流动与文化交流

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在区 际协调方面的对策可行的是( ) A.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 B.东部地区大力支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C.将东部的工业转移到西部 D.加大东西部之间人口流动与文化交流
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析 图中Z河流为珠江,珠江水系由 西江、东江和北江组成;我国水量最大 的河流是长江;珠江未流经青藏高原, 注入南海。 答案 D



采用殷瓦合金材料, 防止仓体冷裂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2)

【学习目标】阐述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 的影响。 【重点】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难点】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了解西电东送工程。


西气东输对环境的影响。

对东部而言: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 大气质量。对西部而言:减少农民对 薪柴的需求,减少植被破坏。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1 资源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为例练习 新人

高中地理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1 资源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为例练习 新人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5.1 资源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为例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5.1 资源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为例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5.1 资源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为例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5.1资源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为例一、单选题1。

下图为我国能源调运图。

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A。

煤炭、天然气和水电B。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读我国西气东输路线图,完成下面2-3题。

2。

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哪项资源问题()A。

水资源紧张B。

资源浪费严重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D.木材短缺3.关于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

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B.加速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状况C。

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D。

该管线东西跨距大,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

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列4-5题.4。

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途需要提水,运营成本大B.中线工程水质比东线工程好C.可以缓解山东半岛缺水问题D。

可以增加黄河下游的径流量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一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自主学习』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1) 自然因素方面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口匹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②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口02流动性。

(2) 经济因素方面,区域间发展水平口03不平衡。

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2 •工程概况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口05长江三角洲、型珠江三角洲为天然气的主要目标市场,建设从新疆至凹上海、广州、卫8香港的输气管道。

[自我探究]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基本原因是什么?我国有哪些著名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提示资源的分布、生产和消费的不匹配。

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川气东送、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存在口°!地区差异(1)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口02能源相对贫乏,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 西部地区因型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 .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1)现状: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口04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2)带来的问题:C05北煤南运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3)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具有清洁优势的口06天然气等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3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1) 具体原因①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口07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口08鄂尔多斯。

②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口09中后期。

(2)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口1°东部,发展□!西部。

[自我探究]如何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问题?提示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天然气、水电、核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多渠道进口能源;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程标准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分类。

2.理解产业转移的因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学会通过图文材料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

[基 础 知 识 梳 理]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概况(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类型:区域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

(3)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

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1)主要因素:(2)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1)发展中国家:主要发展处于成熟或衰退期的产业。

(2)发达国家:主要发展处于开发和增长期的产业。

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1)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

(2)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思考】1.为什么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在20世纪8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日、韩开始向我国转移?提示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主要要求是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

东亚国家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工业化之初,经济不够发达,劳动力价格低廉,因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的转移提供了可能,而此时日本、韩国等经济已经开始转型,劳动力价格优势逐渐丧失,同时中国又有着前景广阔的市场,因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中国转移。

2.如何看待产业转移中伴随的污染转移问题?提示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改善本国环境,实现产业升级,将一些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承接这些产业,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会牺牲本国的环境。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

3.结合产业转移的环境影响,分析如何进行产业转移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示产业转移使得企业规模扩大,又可以为我们带来经济效益,但转移还可能带来污染,所以产业转移要注重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三者相结合,才能达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预习效果自测]1.下列产业转移中属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是( )①日本纺织企业在青岛投资建厂②韩国的汽车产业在北京投资建厂③中国海尔电子企业在美国建厂④“台湾”电脑信息生产企业到东莞建厂⑤香港服装企业到深圳建厂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解析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国际产业转移。

①~⑤企业转移中,跨越不同国家的只有①②③项,而台湾、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故它们与中国内地之间的企业转移应属区域产业转移。

答案 B2.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①劳动力②内部交易成本③市场④气候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包括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和市场等。

答案 A3.东亚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 )A.劳动密集型产业B.资金密集型产业C.高新技术产业D.重化工业解析东亚各国或地区在工业化之初由于工业基础薄弱,东亚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且廉价,所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答案 A4.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下列的举措中哪个不是发展中国家当地提供的( )A.劳动力B.基础设施C.技术、设备 D.服务解析发展中国家提供廉价劳动力、基础设施、服务、优惠条件等,进口资金、技术、设备、原料、管理人员,出口产品。

答案 C5.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是( )A.对外直接投资B.设立营销网络C.建厂D.设立研发机构解析在产业转移中设立研发机构的投入最大,附加值最高,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更高,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

答案 D探究点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环黄海经济圈(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沿海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三家企业投资办厂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日、韩三国合作的区位优势。

(2)根据材料二,比较说明图示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近年来,日本和韩国积极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从本质上讲,是为了______,两国在寻找合适的投资地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中、日、韩三国地域相邻;日本、韩国拥有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劳动力。

(2)相同点:日本、韩国企业投资工厂的原料地都在各自国家,加工地都在中国。

不同点:日本企业投资的纺织厂的产品市场在日本,韩国企业投资的汽车厂的产品市场在中国,香港投资服装厂产品市场在欧美。

(3)追求更高的利润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消费市场、较低的地租和内部交易成本等。

【反思归纳】1.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是利润,利润与生产成本、市场份额有直接关系,如下图所示: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具体分析如下:(1)劳动力因素(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3)市场因素规律方法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区位因素的思路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在分析影响因素时,需从转移的产业部门的主导因素入手,对比分析转入地和转出地的区位条件,具体思路是:【即时巩固】1.7月22日晚,为期5天的2016中国沈阳韩国周暨第五届西塔美食文化节落下帷幕。

本届韩国周,赢得了日客流三万人次的人气指数。

韩国周期间,中韩两国民间“舞台”深入交融,中韩两企业也频繁洽谈,喜结硕果。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箭头表示国际产业转移中生产要素的流动,从区际关系判断伴随着箭头①而流动的主要是 ( )A.资金、技术、信息B.劳力、市场、土地C.原料、能源、政策D.运输、水源、污染(2)韩国将部分汽车工业转移到我国沈阳等地,主要原因是为了 ( )①充分利用当地资金②充分利用当地较为便宜的土地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②④解析第(1)题,箭头①表示韩国企业向沈阳投资,其生产要素是资金、技术、信息。

第(2)题,发达国家将汽车产业转移到我国主要是因为我国具有市场广阔、地价较低等优势条件。

答案(1)A (2)C2.20世纪末,德国知名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停止了在德国本土制鞋,将工厂转移至亚洲。

目前,它在亚洲的雇佣工人数大约为100万,和过去相比,生产成本日渐提高。

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兴起,今年阿迪达斯公司又在本国南部的安斯巴赫建立了新型“速度工厂”,用机器人制鞋,产量迅速提高。

据报道,阿迪达斯计划在美国建立第二家“速度工厂”,并酝酿在英国和法国建厂。

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末,德国将阿迪达斯制鞋厂转移至亚洲的主要原因是亚洲 ( )A.原材料充足B.市场广阔C.技术水平高D.劳动力丰富而廉价(2)促使阿迪达斯在本国及欧美国家建立“速度工厂”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洲原材料枯竭B.国际市场需求减小C.发达国家技术力量雄厚D.制鞋企业竞争加剧解析第(1)题,制鞋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从德国转移至亚洲主要是由于亚洲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第(2)题,随着机器人生产代替人工生产,该工业不再需要大量且廉价的劳动力,转而需要先进的技术来制造适当的机器人。

答案(1)D (2)C探究点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探究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日、韩等国家或地区将产业转移到山东省的根本目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

(2)产业的转移对转移国或地区而言往往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据下图分析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

(3)简述山东省能够吸引台湾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4)你认为山东省在承接国外产业转移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1)追求更高的利润(2)国内生产困难,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

(3)①优惠的政策;②劳动力廉价丰富;③市场广阔;④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好;⑤科技教育发达。

(4)①防止污染型工业、高耗能工业、资源型工业的引进;②加大科技投入,创立自主品牌。

【反思归纳】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即时巩固】1.下图是“我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B.海外产业向我国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D.目前,资金和技术占优势的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2)下列有关我国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B.促进长三角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经济发展C.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D.可能给迁出地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目前,制造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以发展技术和资金占优势的产业为主。

第(2)题,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的产业升级。

答案(1)A (2)C2.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回答(1)~(2)题。

(1)“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环京新城”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B.“环京新城”科技力量雄厚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2)“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解析第(1)题,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市场、内部交易成本等,“珠三角”地区由于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升级等因素,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因此企业向生产成本更低的“环京新城”转移。

第(2)题,“珠三角”地区向环渤海地区转移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转入将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从而带动城市发展;缓解环渤海地区就业压力;产业转出为“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

答案(1)A(2)B知识结构1.产业转移的概念。

2.影响产业转移的三大因素。

3.产业转移对迁出区、迁入区的影响。

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

这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从而实现苏南与苏北的双赢共振。

结合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完成1~2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