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第

合集下载

【新】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第21讲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与毛泽东

【新】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第21讲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与毛泽东

第21讲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1.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1927~1936年)(1)主要原因①整顿税务。

即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控制,增加印花税、所得税等新税目。

②控制金融。

即先后成立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改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这四大银行控制全国的主要金融活动。

③改革币制。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四大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以取代过去市场上流通的银元和各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

币制改革顺应了统一市场的历史潮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④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即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

(2)表现:棉纺织业和面粉业以及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1936年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作用: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2.全国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萎缩(1937~1945年)(1)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

(2)国统区经济政策的调整①调整表现a.改组有关行政管理机构,确立战时经济体制。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战争紧迫的情况下,加强了中央尤其是军事委员会对经济的干预,对金融和经济行政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形成比较集中的经济领导体制。

对促进战时社会经济的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b.颁布一系列法令和法规,加强了政府干预和控制经济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国家财政,对抗战产生了重要影响。

c.制定开发大后方的建设方针,将战时经济纳入长期抗战的轨道。

国民政府基于长期抗战的设想,运用国家资本,在大后方优先发展重工业。

对于民营工矿业,国民政府采取鼓励海内外投资和奖励等政策。

除此之外,国民政府还制定计划,采取许多措施,发展大后方的交通建设。

②作用a.民族工业历尽艰辛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后方经济发展和支持抗战,发挥着重要作用。

【配套K12】[学习](新课标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中国近代文明的进一步深化讲学

【配套K12】[学习](新课标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中国近代文明的进一步深化讲学

第八单元中国近代文明的进一步深化考纲解读考点考纲主要内容高考示例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背景;经过;意义2017海南单科,10 2016北京文综,17 2015北京文综,16 2015海南单科,15 2015广东文综,38(3) 2013课标Ⅰ,29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2)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1)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2)中山装、旗袍;“断发易服”;报刊2017江苏单科,72016江苏单科,102015江苏单科,82015四川文综,62014安徽文综,15三民主义与新文化运动(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新文化运动(1)三民主义的提出和实践(2)民主和科学2017课标Ⅱ,292017北京文综,37(3)2016浙江文综,182016海南单科,182015上海单科,242015海南单科,16分析解读辛亥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使中国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的转变,民族资本主义迎来发展的春天,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进入文化层次。

命题规律:(1)从题型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都大量出现,属于高考热点章节。

(2)从内容看,辛亥革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新文化运动等均是高考热点。

(3)从考查角度看,对辛亥革命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其影响方面,且新的视点不多;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考查则侧重考查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既包括促进其发展的因素,也包括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对新文化运动多以综合性考查为主,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则考查较少,属于“冷点”知识。

(4)从难易度看,本单元综合性考查特别多,难度和跨度都较大。

备考建议:本阶段最重要的事件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则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继续。

复习时,建议以辛亥革命为主线,把本单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内容串联起来,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2019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讲义: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 第19讲 含答案 精品

2019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讲义: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 第19讲 含答案 精品

阶段特征政治上: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并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全国抗战、解放战争期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遭到摧残。

思想上:毛泽东思想形成,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第19讲国共十年对峙与解放战争一、国共十年对峙1.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探索(1)南昌起义①概况: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人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②意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武装起义。

(3)井冈山道路①创立:1927年10月,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②意义:走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2.红军长征(1)原因:蒋介石“围剿”红军;“左”倾错误的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过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至1935年10月,到达陕北;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3)重大事件①遵义会议:1935年召开,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②《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发表,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3.西安事变(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国民党政府内部发生了分化。

(2)过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留了蒋介石,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意义: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8单元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 第2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8单元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 第2

第21讲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某某某某三模)1937年,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始投资26亿“满洲国元”。

1938年又扩充至50亿“满洲国元”,使得伪满洲国的生铁产量达到500万吨、钢材产量达到200万吨、电力达到260万千瓦。

日本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B.转移本土过剩的产能C.掠夺沦陷区战略资源D.消耗伪满政权的实力解析:选C 根据材料“起始投资26亿‘满洲国元’。

1938年又扩充至50亿‘满洲国元’”,可知伪满洲国的投资不断扩大,这是满足日本“以战养战”的目的,故选C项;材料不能体现投资与抗日根据地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日本对中国钢铁能源的一种侵略,排除B项;日本利用伪满洲国,满足其侵略扩X的野心,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2.(2019届某某某某三模)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某某后写道:“1938年以来,日军已作了多次的消灭进攻,对着所有主要的游击根据地,首要目标是八路军和新四军,这两支军队的各种组织现在的作战次数约占沦陷区全部交战的五分之四。

”据此可知,斯诺( ) A.强调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的支持B.认为敌后战场有力地牵制了日军C.忽视了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贡献D.肯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解析:选B 材料“1938年以来,日军已作了多次的消灭进攻,对着所有主要的游击根据地,首要目标是八路军和新四军,这两支军队的各种组织现在的作战次数约占沦陷区全部交战的五分之四”强调敌后战场有力牵制了日军,为抗战胜利作了贡献,故选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中某某人民之间关系问题,排除A项;斯诺没有谈及正面战场的影响,排除C项;斯诺主要从敌后战场对战争的影响这个角度来阐述观点,排除D项。

3.(2019届某某马某某三模)1937年9月初,某某失陷,经蒙古、某某至内地的中苏交通运输线也即将被截断。

14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集中兵力在某某决战乎?”10月起,他抽调骁勇善战的桂军及滇军加入某某战场。

2019版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 第20讲

2019版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通史复习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 第20讲
(3)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相
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4)以弱胜强: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5)持久性:中国的抗战坚持了十四年,是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较早、结 束最晚的战场。
2.全民族抗战的具体表现 (1)旗臶: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3)参战:全国各个阶级、阶层。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 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
对外战争以摆脱经济危机。
(2)中国: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概况
(1)“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 东北 沦陷。
(2)“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 侵华。 (3)“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 (4)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失去了 华北 、华中和华南大片 领土。 3.罪行 (1)屠杀中国军民:如 南京大屠杀 等。 (2)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实施 细菌战 和毒气战。 (3)实行“ 以华制华 ”政策,扶植傀儡政权,并在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 和推行 奴化 教育。
5.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国共两党协 议,中共将其所属部队改编为第八路军和新四军。 6.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 国共合作 宣言,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它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旗臶。 精微点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但不是正式 形成;正式形成是在1937年9月国民党正式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勇献身的言辞。——冈村宁次日记
结论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单元总结课件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单元总结课件
①侵略方式:主要从“以华治华 ”到独霸中国 ②国家:日本和美国
影响
①政治: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③思想: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④外交:国门大开,清王朝被迫开放
①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 ②经济: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③思想: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对封建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 新文化运动更是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④外交: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反动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官僚体系的变化更加明显。一批现代化的官僚机 构——总税务司、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陆续成立。至此,清朝的政治统治越来 越受到列强的干预和控制,它标志着国家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从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些也是清政府为融入世界所做出的努力,不论它是 主动还是被动,都启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的现代化进程,腐朽的旧官僚体系不得 不适应新的调整和挑战。
三、曾国藩和湘军 曾国藩(1811—1872),湖南湘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1838年中进士,1839年任侍 郎。他崇尚程朱理学。1853年,咸丰帝任命他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督办地 主武装团练。他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装,兵勇及其将领多用湖南人,因此被称为 “湘军”或“湘勇”。湘军以地域的、封建的关系为纽带来巩固内部;以程朱 理学作为思想武装;将领大多数选自所谓“宿儒”“生员”等地主知识分子。 1854年2月,湘军练成水陆两军约一万七千人。 江南大营溃散以后,清政府升任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节制浙、苏、皖、赣四省 军务。他举办洋务,建立新式军火工业,制造武器,武装湘军。1864年,太平天国 运动失败。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成为地方上势力最大的实力派。
资产 阶级
纲领(主张) “自强”“求富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八 中国近代史综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八 中国近代史综合

民族 资本 主义 经济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外 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发展曲折 ,1956年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经济
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 的主要推动力量,是中国民主革 命的主要力量和动力
K12课件
4
经济 形态
产生条件
发展概况
历史影响
官僚
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
④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社会
主义道路。
K12课件
7
中西对比
横向对比·中外关联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方式 都以E暴力v革a命l为主u要a方t式 ion only.
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相同点
自然经济在其他经济发展中不断走向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经 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具有革命性,
关系
同时又具有依赖性和妥协性;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既
相互勾结、又相互争夺
K12课件
5
3.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程、特点 (1)历程
时期
特征
表现
ith鸦甲片A午战s战争p争至os学 的e习 层.西 面S方 上l仅i停dE留ev在sa“l器fu物oa”rti.地务掀oN主派起nE阶坚洋T级持务o抵运“n3抗动中l.派学y5主为.张体C“ ,西l师学i夷为e长用n技”t以的制指P夷导r”思o;想洋f, ile
②学习西方与抵抗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
性质。
Evaluation only.

2019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讲义: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 第21讲 含答案 精品

2019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讲义: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 第21讲 含答案 精品

第21讲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1.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1)前提: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8年基本实现全国统一。

(2)原因①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

②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3)表现: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2.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1)目的:适应“军事需要”,把沦陷区变成服务于侵略战争的军事和工业基地。

(2)表现①提出所谓的“适地适产主义”,意在将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战时经济体系之中。

②经济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目的,对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采取“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等方式。

③控制和垄断了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对各类物资实行严格管制。

④在沦陷区,掠夺大量劳动力,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民族资本的困境(1)外国资本的重压:外国资本凭借实力,利用跌价竞争等方法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

(2)官僚资本的压制①抗战时期,官僚资本实行“经济统制”政策、统购统销及专卖制度,使官僚资本攫取大量财富,民族工业损失巨大。

②官僚资本以资金入股的方式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

③封建主义的束缚。

(3)表现: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酝酿: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2.形成(1)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2)主要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成熟(1)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和成熟。

(2)1945年春,中央“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

第八单元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单元综合提升专题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1.合作→对抗→再合作2.再合作→再对抗3.不同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变迁4.影响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

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

进步的国际政治形势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专题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革命道路探索与自身建设1.革命道路探索(1)中共二大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但在革命道路上照搬了苏俄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模式。

(2)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经受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考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党的自身建设(1)八七会议旗帜鲜明地清算了国民革命运动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1935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党内存在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共逐步走向成熟。

(3)中共七大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做指导。

专题三中国近代的经济结构考向1 唯物史观: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根据地的经济(2018·安徽“江淮十校”高三联考,29)下图是一张苏维埃银行发行的股票原件图案。

据此可知,当时苏维埃政府( )A.积极开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革命斗争B.重视采用现代金融措施克服经济困难C.以发行股票为手段废除封建剥削制度D.借助发行股票有效地巩固了红色政权答案 B解析从材料可知苏维埃发行股票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A项错误;当时中共苏维埃政府面临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封锁,发行股票可知是用现代金融手段克服经济困难,故B项正确;封建剥削制度是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与发行股票的金融政策无关,故C项错误;发行股票主要解决的是经济困难的问题,不能直接起到巩固政权的作用,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单元综合训练课件 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单元综合训练课件 新人教版
√D.阐释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特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答案
10.(2018·朔州高三模拟)1942~1943年7月,宋美龄的访美之行加速了美国 政府对华的援助,包括物资援助、捐款等;1943年底,美国国会决定废除 实施了61年的排华法案。宋美龄的访美成功主要是基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2)依据史料二分析说明1927~1945年荣氏企业遭受重创的原因。说明了 什么? 答案 ①原因:国民政府的封杀和压榨;战争的破坏;日本帝国主义的 掠夺。 ②说明: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 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
√B.乱世中的现代化步伐
C.外患消弭中的良好发展机遇 D.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答案
5.(2018·开封高三冲刺模拟·28)教育家蒋梦麟在自传中记述:“西安事变
的消息广播全国之后,老百姓无不忧心如焚,妇女小孩甚至泣不成
声。……蒋委员长已安全抵达洛阳,并已转飞南京的号外最先送到东安
中国近代史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
单元综合训练(八)
一、选择题 1.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 对下图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A.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19-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民国时期

【2019-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民国时期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2019-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课后训练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16·江西省××市二模)下列是有关民国初期(1914 年—1921 年)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情况的统计资料。

此资料说明民国初期中国棉纺织工业( )B.在迅速发展中内部蕴含着危机C.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D.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解析:本题考查图表解读能力。

表格没有把棉纺织业和其他行业比较的信息,A项错误;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914年—1921年棉纺织业呈现增长趋势,但是1921年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给民族工业沉重的一击,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在近代中国占据主导地位, C项错误;D项在表格中并没有反映。

答案:B2.(2016·山东省××市一模)根据以下图片,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当时的工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B.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得了长足发展C.外商企业在重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D.抗战是重庆工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图表分析能力。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A项错误;图示没有涉及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B、C项错误;依据材料时间信息“1937年”、“1942年”可知这是在抗战时期,重工业资本比例增加应与战时需求有关,故D项正确。

答案:D3.(2016·河北省百校联盟质检)根据某学者的研究,1923年以前,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商标只有一千多个,而外商在中国注册商标却达三万多个,中外商标注册数量比为1∶30。

1938年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之比为1∶4。

这一变化表明( )A.欧洲列强放松侵略B.近代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主体C.国民经济得到发展D.民族资本主义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

第20讲“十四年抗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日本侵华1.侵华史实(1)局部侵华: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2)全面侵华: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之后,日本又先后占领北平、天津、广州、武汉等地,中国失去华北、华南等大片领土。

2.侵华罪行(1)1937年12月,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2)1941年初,制造了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惨案。

(3)在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

二、全民族抗战1.抗战初期(1)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展开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共同抗日: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3)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4)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广大军民英勇抵抗日军侵略。

(5)抗战结果: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无力阻止日军的疯狂进攻。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相持阶段(1)中国共产党: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2)国民政府:除在中国境内作战外,中国军队还开辟了国外战场,派遣远征军到缅甸作战。

3.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在东京湾美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正式投降的签字仪式。

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4.意义(1)国内: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国际: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019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综合提升含答案

2019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综合提升含答案

单元综合提升专题一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经济形态产生条件发展概况历史影响自然经济封建土地制度;封建政治制度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为主要表现形式,1949年后消亡凭借其政治特权和经济实力,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经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覆灭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运动;只学技术,不变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发展曲折,1953~1956年间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和动力官僚资本主义经济1927年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而形成,抗战期间迅速膨胀,中华人民共和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严重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成立后被人民政府没收相互关系自然经济在其他经济发展中不断走向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具有革命性,同时又具有依赖性和妥协性;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夺专题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1.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中国近代工业化艰难起步。

2.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20世纪初,实业救国思潮表达了民族资产阶级希望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的美好愿望,具有爱国的进步性,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4.中华民国成立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而迅速的发展。

[小初高学习]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第21讲

[小初高学习]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第21讲

第21讲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1.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1927~1936年)(1)主要原因①整顿税务。

即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控制,增加印花税、所得税等新税目。

②控制金融。

即先后成立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改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这四大银行控制全国的主要金融活动。

③改革币制。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四大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以取代过去市场上流通的银元和各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

币制改革顺应了统一市场的历史潮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④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即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

(2)表现:棉纺织业和面粉业以及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1936年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作用: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2.全国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萎缩(1937~1945年)(1)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

(2)国统区经济政策的调整①调整表现a.改组有关行政管理机构,确立战时经济体制。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战争紧迫的情况下,加强了中央尤其是军事委员会对经济的干预,对金融和经济行政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形成比较集中的经济领导体制。

对促进战时社会经济的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b.颁布一系列法令和法规,加强了政府干预和控制经济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国家财政,对抗战产生了重要影响。

c.制定开发大后方的建设方针,将战时经济纳入长期抗战的轨道。

国民政府基于长期抗战的设想,运用国家资本,在大后方优先发展重工业。

对于民营工矿业,国民政府采取鼓励海内外投资和奖励等政策。

除此之外,国民政府还制定计划,采取许多措施,发展大后方的交通建设。

②作用a.民族工业历尽艰辛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后方经济发展和支持抗战,发挥着重要作用。

[K12学习]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第21讲

[K12学习]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民国后期的中国(1927~1949年)第21讲

第21讲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1.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1927~1936年)(1)主要原因①整顿税务。

即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控制,增加印花税、所得税等新税目。

②控制金融。

即先后成立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改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这四大银行控制全国的主要金融活动。

③改革币制。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四大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以取代过去市场上流通的银元和各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

币制改革顺应了统一市场的历史潮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④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即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

(2)表现:棉纺织业和面粉业以及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1936年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作用: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2.全国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萎缩(1937~1945年)(1)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

(2)国统区经济政策的调整①调整表现a.改组有关行政管理机构,确立战时经济体制。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战争紧迫的情况下,加强了中央尤其是军事委员会对经济的干预,对金融和经济行政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形成比较集中的经济领导体制。

对促进战时社会经济的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b.颁布一系列法令和法规,加强了政府干预和控制经济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国家财政,对抗战产生了重要影响。

c.制定开发大后方的建设方针,将战时经济纳入长期抗战的轨道。

国民政府基于长期抗战的设想,运用国家资本,在大后方优先发展重工业。

对于民营工矿业,国民政府采取鼓励海内外投资和奖励等政策。

除此之外,国民政府还制定计划,采取许多措施,发展大后方的交通建设。

②作用a.民族工业历尽艰辛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后方经济发展和支持抗战,发挥着重要作用。

【配套K12】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八单元第18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

【配套K12】2019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八单元第18讲课时跟踪练 Word版含解析-

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赣州模拟)《上海洋场竹枝词》称:“欲将生意扩充谋,任职人员选女流,自古招牌宜用活,尽将蜂蝶共追求。

”这说明当时()A.男女平等深入人心B.崇洋媚外渐成风尚C.新旧观念出现冲突D.儒家伦理遭到否定解析:传统商业宣传靠招牌与近代的靠女性工作人员宣传有所不同,故C项正确;材料提及近代以来商业雇佣女职员的新现象,并未提及男女平等观念,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对外来事物的态度,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儒家伦理,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7·临沂模拟)1919年,中国一些知识妇女仿照男人剪了短发,她们的短发样式被称为“拿破仑”头、“华盛顿”头。

这反映了()A.知识妇女最先思想解放B.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普及C.知识妇女接受了新思潮D.封建礼教已被完全抛弃解析: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反映出她们要求冲破传统思想,接受了新思潮,故C项正确;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反映出她们思想的解放,但不能推断出是“最先”,故A项错误;知识妇女发式的变化不能体现出她们社会地位的变化,因此不能推断出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普及,故B项错误;知识妇女对新思潮的接受,不能推断出封建礼教已被完全抛弃,故D项错误。

答案:C3.(2017·广州模拟)戊戌时期,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与“万国同风”,民间应者寥寥。

辛亥革命后仅武昌一地,因改穿西式冠履输出白银便达2 000多万两;天津在1912年初,一个季度进口洋服洋帽耗资达125万两白银。

这反映了()A.戊戌变法缺乏广泛群众基础B.政治时局对生活习俗的影响C.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D.国人对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解析:A项不能反映材料后半部分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戊戌时期……辛亥革命后……1912年初……”反映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对服饰、风俗的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先进习俗取代落后习俗的必然性,故C项错误;材料仅能反映国人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可程度不断增加,故D项错误。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文档:第08单元提升课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教版)文档:第08单元提升课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阻断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正常道路,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开中国近代化之先河。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

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陷入绝境。

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3.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与习俗、交通和通讯工具、大众传媒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一、中国近代五种经济形态经济形态产生条件发展概况历史影响自然经济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制产生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新中国成立后被消灭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为主要表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结束凭借其政治特权和经济实力,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经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受到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运动;只学技术,不变制度;是中国近代化冲击的开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发展曲折,1956年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中国的经济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和动力官僚资本主义经济1927年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而形成,抗战期间迅速膨胀,新中国成立后被人民政府没收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严重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相互关系自然经济在其他经济发展中不断走向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具有革命性,同时又具有依赖性和妥协性;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夺1.(2018·北京石景山模拟)下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对该表所含信息正确的解读是()项目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 3 281 77 969 23 4 250 1001885 3 071 40 3 923 51 714 9 7 708 1001911 4 810 16 20 441 69 4 445 15 29 696 100B.洋务运动成为晚清经济的主要来源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对清政府的影响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清政府的打击解析:选C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没有完全解体,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并未成为晚清经济的主要来源,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和程度失当,故B项错误;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可知工商杂税占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的比重日益增加,影响日益变大,故C项正确;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虽然能直接造成传统小农经济的日益瓦解,但并不能直接促成清政府工商税收的增加,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大第8单元民国后期的中国微专题强化练三商品经济冲击下的市民生活教案

高考历史大第8单元民国后期的中国微专题强化练三商品经济冲击下的市民生活教案

微专题强化练三商品经济冲击下的市民生活一、选择题1.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

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

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

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答案 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在整个封建社会政府一直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监管商业活动,故A、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市镇的崛起,故B项错误;“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说明民间商人纳税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D项正确。

2.(2019·潍坊模拟,26)南宋末年,吴自牧创造了一句后来非常著名的谚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从中我们可以判断在南宋( )A.茶叶的种植已经遍及全中国B.米饭取代了面食的主食地位C.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基本确定D.商业发展促使饮食习惯趋同答案 C解析茶叶的种植已经遍及全中国这一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米饭取代了面食的主食地位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与现在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基本一致,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饮食习惯,故D项错误。

3.(2018·洛阳期中)就整个宋代社会而言,宋代妇女再嫁者不是极少,而是较多。

如大诗人陆游的妻子唐婉,在和陆游离婚后而改嫁;又如,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母亲谢氏,王安石的儿媳庞氏,岳飞的前妻刘氏等等。

这从侧面反映出( )A.理学尚未影响到社会生活B.商品经济影响民众婚姻观念C.宋代朝臣和名士的示范作用D.宋代社会生活相对较为开放答案 D解析材料“就整个宋代社会而言,宋代妇女再嫁者不是极少,而是较多”说明宋代社会生活相对较为开放,故选D;宋代理学逐渐影响到社会生活,排除A;材料没有提到商品经济的信息,排除B;宋代社会生活开放并非朝臣和名士的示范作用所致,排除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讲国共十年对峙与解放战争阶段特征政治上: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并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全国抗战、解放战争期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遭到摧残。

思想上:毛泽东思想形成,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一、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1.武装起义(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10月,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土地革命(1)背景: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2)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3)意义: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3.根据地建设(1)理论: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实践①经济:努力发展生产,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②军事:从1930年10月起,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三次粉碎敌人的“围剿”。

③政权: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

(3)成就: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十几块,红军达十万人,革命的星星之火已发展成燎原之势。

4.红军长征(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经过①开始: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

②生死转折: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③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3)意义①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

③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

二、解放战争1.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1)努力①重庆谈判: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

②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通过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2)结果:政协协议被国民党撕毁,和平建国的希望破灭。

2.人民解放战争(1)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2)战争进程(3)胜利意义①对中国: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②对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③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考点一中共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1.长征胜利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关系(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以陕北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

(2)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

中国共产党以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为基点,将革命辐射到全国。

(3)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

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

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1)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右倾错误→八七会议的正确决策;“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

(3)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瑞金→陕北。

(4)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外战”:1927~1936年内战→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

1.论从史出中共对民主革命道路的选择史料一1927年8月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另一条是仿中国的历史传统,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

结论史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共内部在革命道路选择上的分歧与矛盾。

划线部分信息“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城市武装暴动”“农村武装暴动”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着走城市为中心和农村为中心的两条革命道路。

史料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结论史料二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解读史料要注意出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部作品阐述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划线部分信息“根据地”“建设政权”“土地革命”“扩大人民武装”是“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内容,说明毛泽东等人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2.史由证来阅读下列两幅示意图,分析论证革命中心变化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

图一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图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提示:两幅示意图体现了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瑞金)转移到西北(延安),从革命力量、抗战形势上去分析。

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长征使中国革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保存了革命的力量,有利于人民武装的发展壮大;随着民族矛盾的加深,全民族抗战的来临,革命中心陕北成为抗战的后方和指挥中心,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考点二解放战争时期民主、和平与独裁、内战的较量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到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工作中心从农村转到城市。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的变迁(1)国民革命时期①政策: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依据:帝国主义“以华治华”,支持北洋军阀专制统治。

广大民众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土地革命时期①政策:由武装反蒋到逼蒋抗日。

②依据: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成为中国革命的敌人。

1931年,随着日本大举侵华,社会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向民族矛盾。

(3)抗日战争时期①政策:联蒋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依据:法西斯与世界人民的矛盾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都投入到抗日救国运动中,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的主要矛盾。

(4)解放战争时期①政策:自卫反蒋。

②依据:美国扶蒋反共,蒋介石坚持专制独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方针、策略:论证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年,我党的战略方针有何重要变化?史料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年,展开了战略反攻,从内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引向外线(国民党统治区),说明中国共产党及时抓住有利战机,改变了策略。

1.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道路探索莫斯科支持中国共产党按照俄国革命的模式发动苏维埃革命,从政治方针一直到具体政策文件的制定,从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到选派代表亲临上海,甚至到苏区就近帮助工作和指导作战,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几乎一包到底。

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惨重的失败之后……土生土长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迅速崛起,或可谓一种必然。

——沈志华发现问题中共成立后,盲从共产国际与苏联的领导。

命题视角共产国际与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中共内部民主革命道路的分歧。

2.民族矛盾激化下的国共关系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

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

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

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发现问题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国共两党都在调整自身的政策。

命题角度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怎样实现的;国共关系变化的根源;民族危亡下国共两党的互动。

3.辛亥革命事业的“延伸”和“胜利”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

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最后的胜利”。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发现问题解放军的战略反攻预示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命题角度新民主主义革命与辛亥革命的历史联系;从民主革命看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历史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