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2

合集下载

管仲列传原文与翻译

管仲列传原文与翻译

《史记》——《管仲列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往),鲍叔知其贤(才能)。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始终)善遇(对待)之,不以为言(不把这种)。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等到)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推荐)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霸业因此得以成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管仲之谋也.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

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

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

后来鲍叔服事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

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

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

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经商),分财利多自与(自己拿),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君主免职),鲍叔不以我为不肖(没有才干),知我不遭时(没有遇到好时机)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为他而死),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

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

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

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

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

管仲列传 (2)

管仲列传 (2)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 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 其仁!”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 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 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
——《孔子世家》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 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报任安书》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 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 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 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 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 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 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 也”。岂管仲之谓乎?
相桓公一匡天下 交叔牙万古高风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管子》
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 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深。
——清 李晚交叔牙万古高风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 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桓公九合诸侯,子路曰:“桓 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 死。”曰:“未仁乎?”
——《论语》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 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 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 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
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 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 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 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 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 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 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 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 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 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 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
管仲列传

管仲列传 -2

管仲列传 -2




实词积累
1、与俗同好恶(世俗,百姓)
2、故其称曰(主张,看法)
3、上服度则六亲固(遵从,遵循)
4、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纲常;发扬,提倡)
5、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修治,整顿)

词类活用
) )
1、管仲既任政相齐( 2、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3、贵轻重,慎权衡(
4、南袭蔡( )

5、桓公实北征山戎(
今义:重量的大小
今义:卑鄙 今义:少
(1)体现管仲任政显著政绩的句子:通货积财,富国 强兵。 (2)体现管仲执政理念的句子:与俗同好恶,令顺民 心。 (3)概括管仲施政才能的句子:善因祸而为福,转 败而为功。 故太史公曰: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 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从政成功原因: 主观
2.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然而孔子小看他。
3.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桓公既然贤明,管仲却不勉励他建立新王朝,却辅佐他只称霸 主吗? 4.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岂管仲之 谓乎? 古语说:“帮助发扬君主的美德,纠正他的过错,所以上下就 能互相亲近。”这说的不就是管仲吗?
客观
1. 朋友知己之情:鲍叔牙的知贤、荐贤、让贤。 2. 君臣遇之恩:齐桓公的不计前嫌、知人善用。

小结
这样一位富有人格魅力的贤相得到了历代名人的高度评价: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 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是很高的评价,虽太史公 言“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 乃称霸哉?”孔子看似是轻视管仲的,原因在于,他认为,管 仲没有辅佐桓公称王,而是帮助桓公用武力争霸天下。表面上 看,此处是写借孔子之口言管仲“器小”,实际上是对管仲治 国才能的高度肯定,是对其未能“平天下”的遗憾。 太史公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这里,引用古语,概括了管仲施政的特点,表达了对管仲的称 赞和推崇。

管仲2

管仲2

闻喜县东镇中学学案编号YW年级班级姓名科目语文(必修五)课题:《管仲列传》(二)【学习目标】1.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

2.使学生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3.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重点知识】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

【难点知识】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学习过程】一、阅读文章,分析文章写了哪些内容?结构如何安排?-------三个部分(提示)二、诵读第二段,问题探讨,将小组结果展示到黑板上。

问题展示:1、第二段哪句话集中表达了管仲对鲍叔牙的情感?-------2、他为何如此动情?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这一段叙事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三、研习三四段1、文中哪句话高度概括了管仲的成就?--------2、管仲从政取得极大成功的原因?提示: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探究--------四、读完《管仲列传》,你认为司马迁创作本传的意图是什么呢?-------五、巩固练习: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不以为言B.少时常与鲍叔牙游C.鲍叔不以我为无耻D.通货积财,富国强兵2.下列各句中加粗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鲍叔终善遇之善:很好地B.鲍叔遂进管仲进:举荐C.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知:了解D.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修:修建3.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鲍叔“能知人”的一组是()①鲍叔知其贤②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③鲍叔遂进管仲④管仲既用,任政于齐⑤故论卑而易行⑥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⑥D.①③⑤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是有鲍叔牙的荐举,才有日后管仲的大展宏图和齐桓公的霸业。

B.本文主要抓住了鲍叔与管仲交往的几个典型事例,目的在于赞扬鲍叔不计个人得失和知人荐贤的可贵品质。

C.为了使齐国迅速强大起来,管仲推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等方面实行了改革并取得了很好成效。

《管仲列传》原文及逐字逐句翻译【全】免费_高二语文

《管仲列传》原文及逐字逐句翻译【全】免费_高二语文

《管仲列传》原文及逐字逐句翻译【全】免费_高二语文-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管仲列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往),鲍叔知其贤(才能)。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始终)善遇(对待)之,不以为言(不把这种)。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等到)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推荐)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霸业因此得以成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管仲之谋也.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

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

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

后来鲍叔服事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

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

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

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经商),分财利多自与(自己拿),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君主免职),鲍叔不以我为不肖(没有才干),知我不遭时(没有遇到好时机)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为他而死),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

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

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

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

管仲列传

管仲列传

管仲列传管仲(字夷吾)是颍上人。

年轻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有才能。

管仲家里穷、处境艰难,常常欺负鲍叔牙,但鲍叔牙始终与他友好相处,不把这类事对外人说。

后来鲍叔牙追随齐国公子小白,而管仲则追随公子纠。

等到小白登位做了国君(即桓公),公子纠死了,管仲被囚禁。

鲍叔牙就向国君推荐管仲。

管仲被任用之后,在齐国施政,齐桓公因他的辅佐而称霸,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完全控制了天下,这全靠管仲的谋划。

管仲说:“我原先不得志时,曾经同鲍叔牙一道经商,分财分利时经常自己多拿,他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是贫穷所致。

我曾经替鲍叔牙出谋划策却使他处境更加艰难,他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运有不利的时候。

我曾经多次从政却总是被国君贬斥,他不认为我没有才能,知道我没有遇到机遇。

我曾经多次作战多次逃跑,他不认为我胆小,知道我是因为家有老母。

公子纠争夺君位失败,追随他的召忽为此自杀,而我却选择被囚受辱,鲍叔牙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是不在意小节而忧虑功名不能天下显赫。

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子。

”管仲做了宰相,在齐国执政,依据远在海边的小小齐国,发展贸易,积累财富,积蓄国力,壮大军事力量,使执政者与平民百姓同心同德。

他的主张是:“人们家中财物充足了就会讲究礼义道德,丰衣足食后就会关注荣辱的取舍,执政者按法度办事就能使六亲团结起来。

礼义廉耻如果不能成为社会共识,国家就会灭亡。

下达的政令应当像水流的源头一样,必须能顺民心、合民意。

”所以,他的主张平易近人而容易实施。

人们想做的,他就趁机提倡,人们认为不好的,他就顺应着革除掉。

他施政时,善于将灾害转变为好事,把失败转化为成功。

他十分重视荣辱的选择,慎重地选择得失利弊。

桓公偷袭蔡国,实际情况是桓公怨恨少姬,但管仲却借此机会讨伐楚国,责备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包茅。

实际情况是桓公侵伐山戎,但管仲借此机会敦促燕国恢复召公时的政治。

于柯会盟后,桓公想毁约,背弃与曹沫的约定,管仲却因势利导设法使桓公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管仲列传 (2)

管仲列传 (2)

管仲列传【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主观及客观原因。

3、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

4、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看法及创作本传的意图。

【学习过程】一、自读课文,做好疏通。

(本课相关的知识材料附后,请查阅)二、认真阅读全文,对照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弄懂选文。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颍.上商贾.召.忽仓廪.(二)文言知识积累词类活用:1.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2. 富.国强.兵3. 管仲既任政相.齐:4. 管仲因而信.之:5. 贵.轻重:6. 然孔子小.之:7.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 8.公子纠败,召忽死.之9.齐桓公以霸.。

10.桓公实北.伐山戎。

特殊句式(辨析下列句子的句式)1.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2.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3.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4.岂管仲之谓乎?5.分财利多自与。

6.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7.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8.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9.管仲囚焉。

10.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11.不以为言。

12.齐桓公以霸古今异义词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古义:今义:2.鲍叔不以为我不肖古义:今义:3.俗之所欲,因而予之。

古义:今义:一词多义1.与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蹇叔之子与师朝过夕改,君子与之2.信管仲因而信之烟涛微茫信难求。

低眉信手续续弹。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欲信大义于天下。

翻译句子(尝试着翻译下面的句子)1.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2、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其为不肖,知其不遭时也。

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4、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5、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三、读文章,筛信息,思考并讨论:1、从哪些方面来写“管鲍之交”的?管仲是怎样评价自己的?鲍叔牙是怎样认为的?2、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讨论)3、管仲作为一国之相,取得了哪些政绩?(筛选信息)(结合课文第3、4节)4、讨论:管仲任政相齐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四、拓展延伸:(从以下问题中,以组为单位选取1个问题思考)1、管仲这样的人才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2、你心目中的管仲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他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人他能算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管仲列传原文及翻译

管仲列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管仲列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往),鲍叔知其贤(才能)。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始终)善遇(对待)之,不以为言(不把这种)。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等到)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推荐)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霸业因此得以成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管仲之谋也.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

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

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

后来鲍叔服事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

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

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

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经商),分财利多自与(自己拿),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君主免职),鲍叔不以我为不肖(没有才干),知我不遭时(没有遇到好时机)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为他而死),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

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

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

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

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

《管仲列传》2

《管仲列传》2

• 2.读了这篇传记后,我们在对 待朋友方面有哪些感想?
桓公实际上是北征山戎,管仲却趁机让
燕国实行召公的善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 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 典故:曹沫之约 背,背弃 信,使动,使…守信 与,给予 • 五年,伐鲁,鲁将师败。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桓公许,
与鲁会柯而盟。鲁将盟,曹沬以匕首劫桓公於坛上,曰: “反鲁之侵地!”桓公许之。已而曹沬去匕首,北面就臣 位。桓公後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沬。管仲曰:“夫劫许 之而倍信杀之,一小快耳,而弃信於诸侯,失天下之援, 不可。”於是遂与曹沬三败所亡地於鲁。诸侯闻之,皆信 齐而欲附焉。
齐、鲁两国在柯地盟会的时候,桓公打算背弃同曹沫所签订 的归还鲁地的盟约,管仲却坚持归还,让鲁国信重齐国,天 下诸侯也因此而归附于齐。所以说“懂得给予是为了有所获 取,这是治理政事的法宝。”
第四段所表现管仲任政的最基本的 理念是什么?
提示: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答: 因势利导。
5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 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 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 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管仲掌理政事,善于转祸为福,转败为功。十分重 视经济的发展,谨慎地权衡利害得失。桓公实在是 恼恨小妻蔡姬,就向南去袭击蔡国,管仲则趁机讨 伐楚国,谴责不向周王室进贡包茅。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
修召公之政。
• 注解:桓公伐燕
修,实行

• 二十三年,山戎伐燕,燕告急於齐。齐桓公救燕, 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 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 可以无礼於燕。”於是分割燕君所至与燕,命燕 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诸侯 闻之,皆从齐。

名相管仲2君臣斗法

名相管仲2君臣斗法

名相管仲2君臣斗法演讲人:董平讲师简介: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文:齐桓公只有二十多岁,急于求成,但管仲已到中年,稳沉。

君臣对立,管仲怎么争取到真正的宰相权呢?管仲成了齐相,管仲上任后,有没有火可烧?好像不一样。

齐桓公发现管仲不管事,政治状况与原来一样。

找到管仲,问他怎么政策与原来一样,管仲说我还没真正开始工作。

管仲说在朝中我出身低微,来往的都是贵人,我怎么能使唤他们呢?这是贱不能凌贵。

我贫困,衣服都不像样,怎么使唤他们富有的人呢?这叫贫不能使富。

还有,我跟你不亲近,至少在别人看来曾是敌人,我怎么使唤那些人呢?这叫疏不能制近。

这是我不能开始工作的原因。

齐桓公明白他要钱要权,只要你把齐国真正搞好了,这些事都好办。

拜你为上卿,足够尊贵;给你一年租税,足够富有了;当着众大臣的面拜为父,足够亲近了。

不仅有了钱有了权。

但管仲没有料到,这些都是我给的,制约不了齐桓公。

所以,宰相做得并不顺,因为君臣想的不一样。

管仲的第一把火包含了他的政治智慧。

齐桓公找来管仲,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称霸,正要发展军事,现在趁机发展军事,管仲说不行。

还不到时候,得先修内政。

过一段时间,齐桓公在宫中,管仲在侧,有鸿雁飞过,赞叹,他想南飞就南飞,天地间,不论远近,都能去到,那是因为他有翅膀。

管仲沉默。

齐桓公说,为什么不夸奖我有鸿鹄之志?管仲说,我们都知道你有远大抱负,但是要称霸要真正强大,得从根本做起。

齐桓公挪到身边,请教。

管仲说齐国人民才是你的根本呀。

人民正担心如何才能吃饱饭。

可是你在考虑的是战争。

这样的国家怎么完成称霸的宏图大愿呀?必须先使人民强大,经济强大呀。

齐桓公觉得是老调重弹。

但他也认可。

只好下次再议。

齐桓公又召来管仲,要称霸,我觉得军事是第一位的。

我们可以趁着现在发展国内军事,现在相对安稳,可以趁机使我们兵强,管仲说不如让人民先强壮。

先使人民富足。

人民疏远,这样发展军事,会遭到猜忌,齐桓公说就先修内政吧,不过没有具体的措施出来。

管晏列传第二原文及翻译

管晏列传第二原文及翻译

管晏列传第二原文及翻译
《管晏列传》第二原文及翻译
管晏列传(Guan Yannian Biography)是廉汉所写的一部罕见的史学大著,这部著作蔚为壮观,叙述了管晏断难以改变的宿命,有力地揭示了古代社会中斗争、风云变幻的发展过程。

结合几千多年前管晏游记中的历史以及古代史实,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管晏列传的第二原文及其翻译:
原文:
管晏游行西,于崃山至洛阳,遇孔王,孔王害怕管晏力大,命之住二十余日,贩贩子许气换钱,有劝孔王义,赻于至止非孔王旨,果其杀管晏,命弓弩手奉孔子之书。

管晏视其书大发愠,谓“自古以来天下有法,宁知而从,不知而从,莫已知从,不能从义!”
翻译:
管晏西行,一路从崃山到洛阳时,遇到了孔王,孔王因惧怕管晏的实力非常强大,要求管晏在此地待了二十多天,在这期间,孔王安排人许多话来换取钱财。

尽管有人劝解孔王说是有道理,但他无视了劝告而杀害了管晏,并且命令弓弩手拿着孔子的书向管晏出击。

看到书本上的文字,管晏非常愤怒,他说:“自古以来,天下有法,如果认识,就该从法,若不认识,要从道义,不能乱从啊!”。

醉读《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第二》一

醉读《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第二》一

醉读《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第二》一文/驭风1【原文】: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索隐颍,水名。

地理志颍水出阳城。

汉有颍阳、临颍二县,今亦有颍上县。

□正义韦昭云:“夷吾,姬姓之後,管严之子敬仲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索隐吕氏春秋:“管仲与鲍叔同贾南阳,及分财利,而管仲尝欺鲍叔,多自取。

鲍叔知其有母而贫,不以为贪也。

”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正义齐世家云:“鲍叔牙曰:‘君将治齐,则高傒与叔牙足矣。

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

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

’於是桓公从之。

”韦昭云:“鲍叔,齐大夫,姒姓之後,鲍叔之子叔牙也。

”管仲既用,任政於齐,□正义管子云:“相齐以九惠之教,一曰老,二曰慈,三曰孤,四曰疾,五曰独,六曰病,七曰通,八曰赈,九曰绝也。

”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醉读】:管仲(前719-前645年),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

管仲是周穆王的后代,姓姬,管氏,名夷吾,字仲,谥号敬,春秋时期很牛的法家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

我们中学时学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就是他的原创,原创合集叫《管子》,洋洋16万字,里面很是说了些大家都向往的道理,比如“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

”、“夫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也。

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

”等等。

《管仲列传》原文及逐字逐句翻译【全】免费,高二语文

《管仲列传》原文及逐字逐句翻译【全】免费,高二语文

管仲列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往),鲍叔知其贤(才能)。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始终)善遇(对待)之,不以为言(不把这事张扬出去)。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等到)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推荐)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霸业因此得以成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管仲之谋也.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

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

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

后来鲍叔服事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

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

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

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经商),分财利多自与(自己拿),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君主免职),鲍叔不以我为不肖(没有才干),知我不遭时(没有遇到好时机)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为他而死),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知道我不拘泥于小节,而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为羞耻)。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

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

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

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

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

《管仲列传》

《管仲列传》

4、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 乃称霸哉?
重要实词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2、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3、鲍叔遂进管仲 4、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 5、吾尝三战三走 6、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7、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8、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 9、管仲因而信之 10、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11、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词类活用
1、齐桓公以霸 2、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3、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 名不显于天下也
4、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
5、桓公实北征山戎

6、桓公欲背曹沫之约, 管仲因而信之
7、贵轻重,慎权衡 8、管仲世所谓贤臣, 然孔子小之
重要语句 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 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2、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 度则六亲固。

新编八年级《管仲》二章课文及翻译

新编八年级《管仲》二章课文及翻译

新编八年级《管仲》二章课文及翻译第二章:背叛和忠诚课文___:君王应该全心全意依赖忠臣。

___:对于忠诚和背叛,有时候界限不是那么清晰。

___:作为臣子,应该忠诚于君王,没有任何背叛的余地。

___:然而,有时候忠诚会压制自己的思想,导致不敢直言。

___:君王应该珍惜那些敢于直言的臣子。

___:有时候,为了国家利益,背叛可能是必要的。

___:背叛对于一个正直的人来说是不可取的。

___: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背叛也许是唯一的选择。

___:但是忠诚是臣子的本分,不容违背。

___:忠诚和背叛蕴含着复杂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___:作为统治者,明智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边界是至关重要的。

翻译Chapter 2: ___Text:Guan Zhong: ___.Cao Gui: The boundary een loyalty and betrayal is not always clear.Guan Zhong: As a subject。

one should be loyal to the ruler without any room for betrayal.Cao Gui: However。

___。

leading to an ___.Guan Zhong: ___.Cao Gui: Sometimes。

___ for the sake of nal interest.Guan Zhong: ___.Cao Gui: However。

___ ns。

betrayal may be the only choice.Guan Zhong: But loyalty is the duty of a subject and should not be lated.Cao Gui: ___.Guan Zhong: It is ___ and apply this boundar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类活用
劝勉,鼓励; 扶持
达到,施行
大概,可能
然孔子小之
特殊句式
(1)形作动,轻视; (2)意动,认为…器量小
岂管仲之谓乎
宾语前置
•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 管仲任齐国的相之后,凭借小小的齐国 滨临大海的地理条件,流通货物,积累 财富,使国家富裕,军队强大,与百姓 同心同德。 • 故其称曰:“仓廪lǐn实而知礼节,衣食 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 所以他的主张是:“粮仓充实就知道讲 究礼仪道德,衣食丰足以后就会关注荣 辱的取舍;执政者按制度施行仲因而令燕修召 公之政。 • 桓公实际上是向北讨伐山戎,但管仲却 借趁机命令燕国恢复召公的政令。 •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 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 之为取,政之宝也。” • 在柯地与鲁国会盟上,桓公想违背同曹 沫的约定,但管仲借助这个盟约使桓公 建立了信义,诸侯因此都来归附齐国。 • 所以说:“知道用先给予的方法来取得 自己想要的,这是执政的法宝。”
总结全文 在这篇列传中,作者对管仲采取了赞美和褒扬 的态度,管仲相齐,凭借海滨的有利条件,发展 经济,聚集财物,使国富民强。他与百姓同好恶, 善于“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 内政外交功名垂著。他辅佐齐桓公一霸天下,使 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本文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鲍叔牙。作者对他 用墨不多,但他宽广的胸襟和知人善任的品质历 来为人所称颂。正是因为他的知贤、荐贤和让贤 的美德才使管仲得以得用,从而展示其政治才能, 而管鲍之交也成为千古佳话。
管仲列传 2
学习目标:
1、熟读第3、4、5段,积累文言知识。 2、翻译重点语句
• 学习指导一:
• • 请同学们诵读第3、4、5自然段, 注意重点字的读音,语调。 • 5分钟后检测,比一比,看谁读 的好。
• 学习指导二:
• • 请同学们疏通第3、4、5、自然 段,注意理解每句话中的红色重 点词语,和划线的句子。
2、故其称曰
3、上服度则六亲固 4、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5、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
词类活用 1、管仲既任政相齐
名作动,担任…相国 使动用法
2、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3、贵轻重,慎权衡 4、南袭蔡 5、桓公实北征山戎 6、管仲因而信之
意动,以…为重 名作状,向南 名作状,向北 使动,使…守信
实词积累
1、而不勉之至王 2、将顺其美 3、岂管仲之谓乎
•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 之。 • 太史公说:管仲,世人都称他是贤臣, 但孔子却轻视他。 • 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 至王,乃称霸哉? • 难道是孔子认为在周室衰微的年代,桓 公如此贤明,而管仲却不勉励他去扶持 王室,而辅佐他成就霸主了吗?
• 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 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 古语说:“扶持并顺从好的,纠正并 制止不好的,所以上下就能互相亲 近。”大概说的就是管仲吧?
•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 管仲掌理政事,善于转祸为福,转败为 功。 他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慎重地选 择得失利弊。 贵:以……为贵。 •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 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 桓公实际上是由于怨恨少姬,而向南袭 击蔡国,但管仲却趁机讨伐楚国 ,责备 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包茅。
人们用“管鲍 分金”比喻情谊深 厚,相知相悉;用 “管鲍之交”来表 示知心朋友。 唐代杜甫的 《贫交行》里就有 这个典故:“君不 见管鲍贫时交,只 道今人弃如土。”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 管仲因而 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 政之宝也。”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 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 也。” 岂管仲之谓乎?
实词积累
1、与俗同好恶 世俗,百姓 主张,看法 遵从,遵循 纲常;发扬,提倡 修治,整顿
千古一朋——鲍叔牙
• 鲍叔不以我为贪,
• 鲍叔不以我为愚, • •
知我贫也。
知时有利不利也。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
天下也。
• 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鲍子也。
知己之情、知遇之恩
挚交千古 交 叔 牙 万 古 高 风 相 桓 公 一 匡 天 下
【成语】管鲍分金 管鲍之交
• 4分钟后检测,比一比,看谁翻 译的准确。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 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 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 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 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 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 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 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
•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 礼、义、廉,耻的伦理不大加宣扬,国 家就会灭亡。 •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 下达的政令应该像水从源头流入平原一 样,要能顺乎民心。” • 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 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 所以他的政令平易而容易施行,百姓所 想做的,他就趁机提倡;百姓所不赞成 的,就顺应而废除。
阅读与探讨
从这篇传记看,管仲能取得从政的极大成功,原 因有哪些? 提示:1.管仲在政治上能取得巨大成功首先得益 于鲍叔牙的知贤、荐贤和让贤,可以说没有鲍叔牙, 就没有管仲的成功。 2.是管仲自身的政治才能。他“善因祸而为福, 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并因势利导纠正 了桓公的许多重大失误。 3.有齐桓公这样的明主也是一个原因。如果不 是桓公而是商纣王,恐怕他再有才能也无济于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