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金融报道更贴近民生

合集下载

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编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编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174
动,确保采编工作平稳行进。例如,了解某一新闻事 件中广大民众的看法,可以采取微信、微博、视频通 话等方式进行采访,这要比线下采肠率更高。
2融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采编工作的应对措施 2.1使用多样化的新闻采编手段 ,提高与现实生
活联系的紧密度 现阶段,随着我国多种类型的媒体不断发展,
传统的新闻采编模式和编辑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 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闻的价值。
1.2发展机遇 进一步促进与新闻媒体的相互合作、联动。新闻 记者要与电视、广播电台和网络媒体等建立友好的合 作关系,从而更好地开展新闻采编及相关工作 。有了 合作关系的加持,新闻记者不仅可以科学采编,还可 以保证有价值的新闻得到全面报道,大大提升新闻信 息的发布效率。既有助于新闻的迅速扩散,也能提升 新闻的社会影响力。 实现新闻信息搜集途径的有效结合。一般而言, 新闻记者在采集信息时,都少不了把握现实社会总体 情况这一环节,这也是反映当下不同行业工作者真实 处境的关键所在。所以,感受生活也是新闻记者的基 本素养。在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应借鉴各种采访活
3.4剪辑艺术贴近日常生活,更好地展现艺术源 于生活的真谛
当今时代,为了更加贴近大数据技术的要求,影 视作品剪辑所选取的作品多以生活题材为主 ,这也是 现代剪辑艺术的一大特色。剪辑人员在剪辑作品时通 常会将影片所要传达的情感、艺术构造、影片内涵等 内容向观众的日常生活靠拢,然后再根据人物的对白、 环境的变化、情节的发展向观众传达影片的主题内涵, 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 ,引发观众共鸣。
2.2注重新闻采编工作的时代性特征 新闻记者身处全新的融媒体环境,在整个社会环 境的长期影响下,其开展的采编工作只有依据社会需 求的变化做出改变,才能突显时代性特征。此外,新 闻记者在实际开展新闻采编工作时,要保证内容真实、 可靠,不被个人情感影响,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新闻报 道后获取的民众关注度。同时,也要根据融媒体环境 的发展趋势,相应调整当前采用的新闻采编手段,灵 活应对社会变化。从时代性视角分析,要突显新闻内 容的创新性,报道的新闻资讯应具备特色,才能赢得 广大读者、观众的喜爱。与此同时,在报道新闻的过 程中,记者要尽可能以生活口语为主,结合基层民众 的现状,争取让大部分人都能看得懂、听得懂。生活中, 广大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要自我鼓励,秉持认真、负责 的工作态度,使报道的新闻内容更具社会价值。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经济新闻报道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经济新闻报道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经济新闻报道作者:米彦泽解楚楚苑立立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23年第06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经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经济新闻报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经济新闻报道在传播经济信息、引导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变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因经济新闻报道具有专业要求高、阅读难度大等特点,再加上新媒体的冲击,使得传统媒体的经济新闻报道面临着新的挑战。

新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体如何做好经济新闻报道、提高报道的质量和水平,是本文探讨的重要内容。

对经济新闻的介绍表现形式及研究目的经济新闻的表现形式包括新闻报道、评论、专访、分析、调查报告等形式。

这些形式不仅仅是为了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更是为了更好地传递和阐述经济信息和事件。

针对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从多个角度深入挖掘经济新闻报道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其中,新闻报道和评论是经济新闻的主要表现形式,新闻报道主要是客观地报道经济事件和数据,而评论则更侧重于对事件的解读和分析。

其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并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经济发展动向。

经济新闻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市场趋势、政策变化、企业发展、财经事件等方面的研究。

同时,经济新闻的研究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更好地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经济新闻报道的重要性与影响经济新闻报道可以让人们了解经济的发展状况,从而对未来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和影响的广泛性越来越明显,人们需要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情况。

其次,经济新闻报道可以引导公众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经济现象。

最后,经济新闻报道还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媒体的报道可以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重视,推动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和执行,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改善民生。

此外,经济新闻报道还有监督经济行为的作用,促进社会公正和经济民主的实现。

挑战:新闻报道效果的达成报道效果的达成是指新闻媒体报道的经济新闻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民生至上理念下新闻报道的视角选择

民生至上理念下新闻报道的视角选择

民生至上理念下新闻报道的视角选择作者:张雪峰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8期【摘要】在新闻传播中体现民生至上理念,应始终坚持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民众视野、民生态度、民生情怀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平民化的表现形式关注和报道与人民大众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

【关键词】民生人文精神平民化在当前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指导下,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关怀”为主要特征的民生新闻,关注社情民意,倾听百姓呼声,将目光投向了“人”本身,关心人、表现人,新闻报道传统的思维模式渐渐被打破。

这既是新闻理念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新变化的价值追求,也成为媒体吸引受众的一种人文取向。

以关怀民生为主要内涵的民本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尚书·五子之歌》中即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说。

《管子·霸业》中有“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的治国方略。

而“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生”,就是百姓生计的意思。

近代最早对“民生”进行具体阐发的是孙中山先生,他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民本思想。

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

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是其根本和核心。

由此推及,与民众生活密切相联系的医疗卫生、工作就业、住房条件、居住环境等都是其关注的内容。

寓宣传于传播,研究传播规律,强化传播理念,是媒介面临的重要课题。

目前,概念灌输逐渐让位于事件和人物,刻板说教日益被服务和帮助替代,民生问题作为一个个焦点而备受媒体的关注。

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概念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解读:关注我们身边的事,关注百姓生活,体现民生色彩,让老百姓从媒体上看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感受到新闻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当前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_新闻传播学论文【精品论文】

当前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_新闻传播学论文【精品论文】

当前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_新闻传播学论文当前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摘要:在当今的新闻报道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新闻报道方式单一、不重视新闻价值缺乏创新性的问题;新闻报道中“报喜不报忧”的问题,以及对所报道的专业业内知识不了解或是了解不透彻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应把握几个大方向,首先,记者本身一定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其次,一些媒体人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做到将新闻真实全面的报道给受众,真正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最后要追求创造性报道,吸引受众眼球。

关键词:新闻报道方式灾难性报道一、时政新闻报道方式老套、内容单一在目前的各类时政新闻中,新闻的几个要素似乎都不缺。

以会议新闻为例,不外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开了一个什么会议,谁主持、谁讲话,会议有什么主要事项等等,新闻要素似乎都具备了,但是往往成为新闻八股,陷入格式化,机械而无实质内容,新闻成了面面俱到的文件,让受众觉得枯燥无味。

很多记者在报道的时候仅仅局限于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要闻就是会议议程的电视版和领导日程汇报,而且在采访过程中只担心漏掉程序、写错名字职务之类(重要人物的名字、职务当然不能写错,这些是基本要求),不重视挖掘其中的新闻价值,这显然是错误的。

要使时政新闻受欢迎,就必须突出民生视角,从群众理解和关注的角度去感受、去发现、去表达新闻、这不仅发挥了时政新闻的最大传播效果,也加强了舆论引导、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新闻报道中“报喜不报忧”的问题新闻的三要素是真实性、时效性和新鲜性。

中国有句老话,“家丑不可外扬”,在当今我国新闻报道中就存在着“报喜不报忧”的问题。

在对外宣传上,注重宣传繁荣的一面,负面内容很少报道,新闻内容缺乏真实性。

当今的新闻媒体应该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要端正对媒体功能的正确认识,不能要求媒体每日、每时都在那里塑造社会主义祖国完美无瑕的形象,而是要报道一个真实的中国。

有些失真的报道使许多国外的受众得到的印象是中国农村也有成片的别墅,城市里高楼林立,灯红酒绿,科技水平达到世界先进……而实际上,中国有数千万人,特别是在农村,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甚至有些地方仍然未通公路。

民生新闻的报道特色———从“1818黄金眼”所看到的民生新闻【开题报告】

民生新闻的报道特色———从“1818黄金眼”所看到的民生新闻【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播音与主持艺术民生新闻的报道特色———从“1818黄金眼”所看到的民生新闻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选题的背景:全国各地电视台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每年也都有很多“十大”几大的民生新闻评选活动,民生新闻在电视新闻的份额比重占的越来越大。

百度百科中提到“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

”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这就是民生新闻兴起的原因。

就说浙江台各个频道都有属于自己的非常出名的,而且有固定收视群的民生新闻栏目,比如,钱江台有《范大姐帮忙》、教育科技频道有非常知名的《走进今天》、《小强热线》、民生休闲频道的《1818黄金眼》等等,还有各地的方言类民生节目也是百花齐放,说明广大观众对民生新闻的需求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感兴趣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闻。

选题的意义:民生新闻与以前我们常见的会议新闻、时政新闻,在报道的方法、特色方面有很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会议新闻报道一直以来在电视宣传报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一直给观众的感觉是会议新闻“滥、长、空”领导讲话多,报道缺乏新意,仅满足于声势大、篇幅长,而很少或不太注意研究观众的心理,空话连篇,面孔呆板,整篇新闻看完也不能接受到很多的信息量。

而时政新闻又多是内容枯燥、角度单一、手法单调,又紧跟各地党政领导的“步伐”,多把时政新闻和“领导活动”报道划上“等号”,偏离了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会严重影响人们对时政新闻的关注和兴趣。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独特的电视新闻现象,目前,业界和学界对于“民生新闻”的内涵,众说纷纭,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1.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

民生新闻报道遇到的瓶颈和发展措施探讨

民生新闻报道遇到的瓶颈和发展措施探讨

民生新闻报道遇到的瓶颈和发展措施探讨【摘要】民生新闻报道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瓶颈,如信息获取难度大、舆情监控不足等问题。

信息来源渠道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措施。

通过加强信息来源渠道建设,可以提高民生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大众需求。

在发展措施方面,应注重技术应用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水平和覆盖范围。

要解决民生新闻报道的瓶颈问题,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努力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正能量和价值观。

【关键词】民生新闻报道、瓶颈、信息获取、舆情监控、发展措施、信息来源渠道、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民生新闻报道在传媒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民生新闻报道关注民生民情,反映社会热点,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利益。

在开展民生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瓶颈。

为了更好地突破这些难题,提高民生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本文将深入探讨民生新闻报道遇到的瓶颈和提出发展措施。

通过研究分析,可为提升民生新闻报道的实效性和影响力提供有益参考,推动我国民生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1.2 问题提出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瓶颈和挑战。

问题提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民生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深度有限。

由于现阶段新闻报道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很多民生新闻只能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度挖掘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途径,这就导致了民生新闻报道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信息获取的难度大是民生新闻报道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获取权威、可靠的信息变得愈发困难,尤其是涉及到政府、企业等机构的敏感信息更是难以获得,这就给民生新闻报道带来了很大的制约。

舆情监控不足也是现阶段民生新闻报道的一个难题。

在信息传播极速的今天,网民们的声音瞬息万变,如果舆情监控不到位,就很容易错过重要的民生问题和热点事件,导致民生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

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民生新闻报道遇到的这些问题,寻找相应的发展措施,以提高民生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

金融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金融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金融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金融宣传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来向公众传播金融知识、提高金融素养、引导合理投资理财等活动。

金融宣传教育工作对于提升广大群众金融风险意识、增强金融管理能力、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制定一份关于金融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一、金融宣传教育目标1. 提高公众对金融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培养正确的金融理念。

2. 增强广大群众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3. 引导公众进行合理的投资理财,避免盲目跟风和投机行为。

4. 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建设。

二、金融宣传教育内容1. 金融基础知识普及,包括金融产品种类、风险收益特点等。

2. 金融投资理财方法介绍,推广长期投资理念,警示短期投机风险。

3. 金融投资案例分析,讲解成功和失败案例,引导公众理性投资。

4. 金融市场监管政策解读,强调金融市场秩序和规范的重要性。

5. 金融消费警示,防范金融诈骗和非法集资等风险。

三、金融宣传教育方式1. 制定金融宣传教育主题月,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如金融知识讲座、金融投资咨询等。

2. 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金融知识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推送金融知识和案例分析。

3. 利用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开展金融宣传广告投放。

4. 结合线下活动,组织金融市场参观、金融知识竞赛等,增加互动性。

5. 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金融产品推介和咨询活动,提供更贴近民生的服务。

四、金融宣传教育效果评估1. 定期开展金融知识普及调查,了解公众金融知识水平和需求。

2. 分析金融宣传教育活动参与人数和反馈意见,评估活动效果。

3. 追踪金融宣传教育对公众金融行为的影响,如投资偏好变化、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等。

4. 定期召开金融宣传教育工作总结会议,总结经验、提出建议,不断完善金融宣传教育工作。

金融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共同参与。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提高广大公众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2022年“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2022年“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2022年“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8.26•【分类】问答正文2022年“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2022年8月26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情况。

以下为文字实录:罗延枫: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2019年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国家网信办共同创立了“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的活动品牌,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几年来这个活动对提升公众的金融素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今年9月,四家单位将继续开展金融联合宣传教育活动。

这次活动的重点是什么?将关注哪些方面?我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如下嘉宾参加今天的发布会,他们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先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王毅先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投资者保护局副局长林丽霞女士,国家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副局长石现升先生。

首先,我们请人民银行余文建局长介绍本次活动的有关情况。

余文建: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一年一度的金融联合宣传教育活动新闻发布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民金融素养得到普遍提升,金融教育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特别是近年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在全国范围上下联动,层层落实,连续四年开展9月份金融联合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此,我谨代表人民银行向积极参与金融教育工作的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由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2022年“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的主要内容。

论民生新闻的报道技巧

论民生新闻的报道技巧

论民生新闻的报道技巧民生新闻是指关系到普通民众生活和利益的新闻,它关注的是人们的生活、健康、安全、工作、教育、环境等方方面面。

民生新闻的报道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对于记者而言,如何准确、客观、深入地报道民生新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下面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民生新闻的报道技巧。

1. 立足基层,贴近民生民生新闻的报道首先要立足基层,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

记者要深入社区、农村、城乡,深入到最基层的单位和机构,了解人们的日常所思所想所盼。

有一次某地水质受到污染,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记者不仅关注了污染源的情况,还深入到居民家中,听取他们的诉求和期望,最终报道出了一篇关于改善水质问题的深度报道,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采取行动。

这样的报道触及了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了不小的社会影响。

2. 深入调查,全面采访对于民生新闻的报道,记者需要深入调查,全面采访。

在报道某个民生问题时,不能只听一方面之词,要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包括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受影响的群众等,形成全面客观的报道。

在某地突发了一起食品安全事件,记者要深入去了解食品加工流程、监管部门的责任、受害者的情况等,不能只片面报道受害者的遭遇,也要报道事件的全貌和背后的原因。

这样的报道有利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效地推动问题的解决。

3. 讲述故事,感染读者对于民生新闻的报道,要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记者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感人故事,通过讲述这些故事,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某地农村因为交通不便,学校的孩子上学十分困难,某位孩子的奋斗和家长的付出,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记者可以通过深入采访和拍摄,将这个故事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同情,进而唤起社会关注和关爱。

4. 深度剖析,引发思考对于一些复杂的民生问题,记者要善于进行深度剖析,引发人们的思考。

某地医疗资源紧缺,导致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记者可以通过深度调查、采访专家,对医疗资源不均衡的根源进行深入挖掘,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困难之处,引发人们对医疗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新闻记者如何做到“三贴近”

新闻记者如何做到“三贴近”
出的要求 。
后 的讲 话 中 ,对新 闻和 宣传 工作 方面提 这些新 技术 的 出现 ,让 民众 表达权 的代 2 坚持马克思主义 新闻观
言者范 围进 一步 扩大 , 使 得 人们 能更快
人 民群 众是 历史 的创 造 者 ,是 新 闻
突 出民声 最为重 要 。白居 易拜烧 饭 老妪
新闻媒体作 为舆论监督 的有力 载体 , 更 容易 的接 触 到新 闻。正是 由于 新 闻接 的受众 ,因而在 热点新 闻中联 系 民众 、
通过将 新 闻事件 加工 处理 ,以一 定的宣 受方 式 的改 变 ,新 闻受 众群 体 的改 变 , 传 手段 和表 现形 式 ,应 达到 反映公 众意 新 闻媒 体 为 了增 强 自身 的行业 竞争 力 , 见 ,反映社会发展规律 ,维护公众利益 , 为第一 读者 ,才 有 了香 山诗 词历 尽 千年
' ,
吴海军
( 作者单位 :河 南省平顶 山市广播 电视 台 )

要: “ 三贴近”是 “ 十 六大”以来 ,党 中央全体领导对新 闻媒 体工作者 的一 项重要要 求。作为党和 国家重要 宣传 岗位的
新 闻记者 ,要 时刻要遵循这一要求 ,把 “ 三贴近”作 为新 闻记者 的工作原 则,不断改进和加强 自身工作能力。 关键词 :新闻记者 ; “ 三贴近”;新 闻媒体
在一望 无 际 的海 面 上观察 一 切 ,审视海 政 ,而 是想 了解娱 乐趣 事 、体 育 、社 会 流 动的小 商小 贩 ,他 们是社 会 生活 的主
上 的不 测风 云 和浅滩 暗礁 ,及 时发 出警 动态 等各 方 面 的资 讯 。因此 ,媒 体 为了 流 , 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 因此 ,
以广播 、电视 、互联 网 为重要 手段 的多 国计 民生等 方 面与人 们密 切相关 的 改革 情权 ,增强 了媒 体 的公 信力 ,譬如 河南 门类 、多层次 的新 闻信 息媒 体 系统 ,形 和政 策 ,社 会 的真 、善 、美 ,通 过 引导 省平 顶 山市广 播 电视 台开展 的 “ 走 基层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金融思想政治工作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金融思想政治工作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切实改进文风,改进新闻报道,这是八项规定中提出的明确要求。
中央领导率先垂范。无论是考察还是会议,中央领导新闻报道的字数、时长都大为压缩,新闻媒体还运用微博等手段对中央领导考察活动进行“直播”。
这是一位报社负责人发自内心的话,“报道就是要讲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老百姓心里的话。比如我们报纸的读者群是农民,那么报纸从内容到形式就要办到农民的心坎上。”
一年多来,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无论是党报党刊、通讯社,还是电台、电视台,都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线索、挖掘新闻,都对内容和篇幅、版面编排和栏目设计等全面改进,让报道更贴近群众需求,让改文风成为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
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
设,加强和改进金融思想政治
工作的重要意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
民经济活动的重要枢纽,是各项经
济活动得以实现的中介,是经营货
币、证券、保险和惠及民生的特殊
行业,肩负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
金融方针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健康
发展和稳定的重要职责。完成这பைடு நூலகம்
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
王玉祥
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
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为引领,在金融行业形成统一指导
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
量、基本道德规范,是新形势下加
强和改进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
任务,是形势所需,职责所在。否
发展、促进发展。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关注民生发挥党报喉舌作用--浅析经济新闻的民生化

关注民生发挥党报喉舌作用--浅析经济新闻的民生化

生活离不 开经 济 ,经济融人生活 。
人民的衣食住行都在与经济打交道。如何
使经济报道 民生化?笔者认为必须从大处
为 推 动新 闻_ [ 作 者切 实 将 群 众 观 点 、群众 路线体现在新 闻宣传实践 中 ,
在甘惜分主编 的 《 新 闻学 大辞典 》
着眼 ,小处入手 ,找准切人点,从群众关 中 ,对硬新 闻 、软新 闻的定 义如下 :硬 促进新 闻单位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进一 心的衣食住行人手,将难理解的经济问题 新 闻是 指 题 材较 为 严肃 、着 重 于思 想 步制 度化 ,我党开展 的 “ 走基层 、转作 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人 民群众的小事 、

够充分解读政 策 ,比如房地产 、金融 、 就业 、教育 、医疗 等方 面出现 了变化 , 要及 时反 映给民众 ,做 到 “ 三贴近”。
三 、 硬 新 闻 软 着 写
选题 老生常谈 ,不仅百 姓不爱看 ,也使
新 闻报道失去 了时新性 。 四 、继续推进 “ 走转 改”

寻 找 好 切 口
百姓 行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带着这个 问 泼 ,易于引起受众感 官刺激和 阅读视 听 再是 坐 在 办公 桌 前 工作 ,而 是 回归 社 题 ,笔者在街头进行了一系列的走访 ,深 兴趣 ,能产生 即时报酬性效应 的新 闻。 会 ,以老百 姓的视角去发现 民生新 闻 , 入实地 ,以一 个市 民的角度 与收费人员 经济 新闻本属于硬新 闻 ,枯燥难懂 、不 将老百姓 的身边 事 、关心 的事 一一进行
性 、指导性 和知识性 的政治 、经济 、科 风 、改文风”活动对 各个媒体都深 有影
身 边事人手 ,从宏 观经济 中寻找 民生视 技新 闻。受众收看 、收 听或阅读这类新 响。 《 陕西 日报 》经济版在 “ 走转 改”

财经新闻的民生视角

财经新闻的民生视角
和着力点。 江 苏 广 电 总 台 的 新 @ 财 经 新 版 主 要 由 两
在为他们的创业故事感动时 ,更被他们的执着和激
情所 感 染 。
个部分组成 , 第一部分是与民生有关的 “ 经济热点” 事财经” 。以改版 当天播 出的节 目为例 : “ 财经热点” 济 、民生热 点,从 政策解读 、房贷还款方 式对比、
惫全消。后来者居上的李梓萌、 欧 阳夏丹 、 郎永淳 、 杨晨 、慕林 杉 ,亲切 、随和 而时 尚。特 别是杨 晨 ,
主持 了若干年的 ( ( 国际时讯 ,每 晚一 亮相 ,总是 证 明了那句话 : “ 脚下 沾有多少泥土 ,心中才有 多 让人如沐春风 ,仿佛 刚才下班时还和杨晨搭同一班 少真情 。 ”当我们不再 居高临下用纯正的 “ 播音腔”
地铁聊过天。
去 宣讲新 闻时 ,老百姓会更喜欢看我们的新闻,听
再 看江苏卫视的新 闻主播们 ,贺笑资历越 深在 我们的声音 ,更相信舆论监督的力量。 荧屏前越能放 下播音腔 ,眼眸 中总是盈盈闪动着笑
容 ,服装 、发型也都 更加生活化 ,不变的是永 远兴
( 作者单位 : 宿迁广播 电视台新闻中心 )
业 务平 台 I Ⅲ 田皿
的 8 0后、9 0后要挑 战老 一辈播 音 员的正 襟 危坐、 远, 为何不被每年的等级测试 、 上岗考试所淘汰呢?
奋的镜头前 的状 态。新锐主播 荣继 敏如邻家小妹 ,
人 ,具 有强烈 的时代感和青春气息 。在江苏卫视推
居高临下?如果这种风格被认为离专业标准差距甚 就像南京城里任何一座高楼里都可寻得到的 白领丽 随着时代的进步 ,电视节 目越来越贴近观众贴 出的 新航程 ,新江苏 系列报道 中,她以马尾发 近生 活 ,电视 、广播正在将其服 务受众 的特点最大 型 、职业套装亮相 ,以设问并解答 的播报形式 ,给 化。因此,越具有亲和力的 、语 言平实但语义鲜明 观众留下了深刻 印象 ,为这一系列报道添彩 。红透 的播音 员主持人 ,越受受众喜欢 。 大江南北的孟非 ,当初主持 ( ( 南京零距离》时被观 海 霞在 出镜之初 ,主持央 视 ( 《 晚1 司新闻 ,被 众热捧 ,他的形象和 风格就是南京城里的一个哥们

党报的经济新闻如何“与民同乐”

党报的经济新闻如何“与民同乐”

扩量技巧 : 出“ 跳 经
济 ” 线 索 抓
当前 , 因机构设置等问题 , 许多
区县 党报 社 的采 编人 员多 是 半路 出 家从 事新 闻工 作 ,采 编 队伍 的业 务 素质 整体 偏 低 。经 济 新 闻版 长 期 处
战 线 的 区县 一级 来 说 ,只 要 记者
能 拓 宽思 路 就会 发 现 ,区县 的 经济 新 闻不 仅 量 大 ,而 且鲜 活 。笔 者 通 过 实践 认 为 ,可 以用 以下 方 法 寻找
民。
股、 重庆旅游企业第一股 、 国旅 全
四个第一。《 忠州日报》 紧紧抓住世
景和解决的问题等真正具有新闻性
的线索。 其实, 会议是经济新闻的富 矿。《 忠州日报》 经济新闻版刊发的 《 金融海啸来袭 ,县 内企业 自救过
游业 民营企业第一股”的资本市场 纪游轮 注 册地在 忠县 这一核 心要 素, 对企业上市进程进行跟踪报道 , 并对企业上市背后 的故事进行了挖

般只集中在招商和全年经济统计
数据等几个方面。但其实这是对经 济新闻理解太狭隘。区县党报经济 新闻内涵丰富 ,大到国家宏观经济 决策 , 中到产业经济 、 块状经济运行 动态 , 小到百姓理财 、 民生消费服务 等 ,都是区县党报经济报道触角覆 盖的领域。对处于全 国经济工作第

量、 质并举 , 使经济报道真正深入实
问题退避三舍 ,导致经济新闻版长
期 处 于 “ 米 下锅 ” 无 的状 态。 另 一方
面, 区县党报实行免费赠 阅, 读者 多
为 普通 市 民 和农 村群 众 ,经济 新 闻 具有 的工作 性 、 合性 、 综 专业 性 难 免 让这 些 少于 接触 经济 学 的读 者 感 觉 枯燥 , 无法 “ 味 ” 对 。 因此 ,解 决 经 济 报 道 不 活 、 不

让金融报道更贴近民生(1)

让金融报道更贴近民生(1)

让金融报道更贴近民生作者:胡晓华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9期【摘要】金融报道与百姓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受众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如何做好此类报道成为地方党报宣传中值得积极探索的新课题。

做好金融报道不仅要充分反映国际国内金融政策、经济发展和变化,还要积极创新、策划,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他们传递信息、资讯,做百姓理财的好帮手。

【关键词】地方党报金融报道民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加快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金融报道作为经济新闻的重要组成与百姓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受众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但金融业因其行业的特殊性和与国际国内政策紧密相连,如何做好此类报道成为地方党报宣传中值得积极探索的新课题。

根据自己近十年来从事金融行业的采访经历和心得,笔者认为,做好金融报道不仅要充分反映国际国内金融政策、经济发展和变化,还要积极创新、策划,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他们传递信息、资讯,做百姓理财的好帮手。

与时政新闻等相比,金融报道在很多地方党报中还属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性不强。

地方党报肩负着传递党、政府和人民声音的“喉舌”重任,相对于专业类的财经媒体,金融报道仅是新闻报道的一个组成内容;再加上金融报道不可避免涉及金融专业内容,对一般民众而言不容易搞清楚,在报道的组织和表现形式上易陷入“曲高和寡”的境地。

二是人才缺乏。

现如今各新闻机构的从业人员主要是新闻、中文类专业人员,而专业学习金融专业的很少,他们在对金融报道的处理上一般还是从普通新闻的角度来处理,很少在报道视角和表现形式上有新的突破。

而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专业化、行业化的分工越来越细,广大读者对获取金融乃至财经类知识、资讯的兴趣越来越强,不断加强地方党报金融报道,提高影响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既是媒体人的职责所在,也是时代的要求。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提高地方党报中金融报道质量。

1、加强创新策划,提高影响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推进,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逐年加快,在金融题材的报道和处理上,如何做到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则成为提高金融报道质量的关键所在。

浅谈新闻报道中的“人情味”

浅谈新闻报道中的“人情味”

浅谈新闻报道中的“人情味”新闻报道是社会信息的传递者和监督者,它应该客观、中立地报道事件的真相,而不应该被主观情感所左右。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新闻报道中的一些“人情味”也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让报道更有温度,更贴近人心,更有说服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新闻报道中的“人情味”。

新闻报道中的“人情味”可以体现在选题上。

在选择新闻报道的题材时,新闻工作者可以根据社会民生,人们的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从而让新闻报道更加深入人心。

比如报道一些关乎基层百姓利益的事件,一些感人的正能量故事等等。

这样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会获得更多的读者的关注和认同,增加传媒的社会责任感和影响力。

新闻报道中的“人情味”可以体现在采访手法上。

在采访当事人时,新闻工作者需要在尊重当事人的前提下,真诚倾听他们的诉求和看法,传递他们的心声。

这种人文关怀的采访手法不仅可以使报道更加真实、生动,还可以让当事人感受到媒体的关心和温暖。

比如在采访一些受害者时,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温暖的目光和耐心的倾听,让当事人打开心扉,释放内心的压力,真实地讲出自己的故事,从而使报道更加真实感人。

新闻报道中的“人情味”可以体现在写作手法上。

在报道的写作中,新闻工作者需要通过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写,来展现当事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报道中所呈现的事件的真实性和共鸣。

通过这种手法,读者会更加愿意参与到报道的主题中,体会到当事人的情感,甚至可能直接产生对报道事件的行动意愿。

新闻报道中的“人情味”也体现在编辑选择上。

在对新闻报道进行编辑时,编辑可以选择一些有温度、有人情味的素材,通过一些亲切、真实的内容、图片或视频等,为报道增添更多的“人情味”,从而让报道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民生,轻松获得读者的共鸣和喜爱。

在新闻报道中加入“人情味”,并不是要篡改真相,也不是为了迎合读者的情感需求,而是在客观、中立的基础上,让报道更加有温度,更加有说服力。

通过体现人情味的新闻报道,可以更好地传播正能量、推动社会进步,也可以更好地引导公众的情感和情绪。

电视数据新闻报道的探索与尝试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据”说系列报道为例

电视数据新闻报道的探索与尝试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据”说系列报道为例

然而,电视数据新闻报道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报道的数据来源 不够权威,导致观众对数据的可靠性产生质疑。此外,有些报道在处理数据时过 于简化,未能充分挖掘数据的内在和价值,影响观众对数据的理解。
未来,电视数据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拓展数据来源:电视媒体可以进一步拓展数据来源,除了政府机构、统 计机构外,还可以与大数据公司、社交媒体等进行合作,获取更多元化、更丰富 的数据资源。
、受众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对“据”说系列报道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数据来源、报道 主题、图表类型等方面。其次,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观众 对“据”说系列报道的接受程度、对数据的理解情况以及对电视数据新闻报道的 看法和建议。
4、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电视媒体可以加强与其他媒体的融合发展,如报纸、 广播、网络等,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的互补。通过多元化的报道形式和渠道, 提高数据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总之,电视数据新闻报道作为数据新闻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在不断地进行 着探索与尝试。通过不断提高报道的质量和水平,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推进媒体 融合发展等措施,电视数据新闻报道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3、图表类型丰富:在“据”说系列报道中,我们看到了各种类型的图表, 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这些图表有效地帮助观众理解数据。
通过观众调查和深度访谈,我们了解到观众对“据”说系列报道的接受程度 较高。大多数观众认为该系列报道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能够让他们更快速、更 直观地了解社会热点问题。但是,也有部分观众表示对某些数据的理解存在一定 困难,希望电视媒体在处理数据时能够更加注重易读性。
通过分析“据”说系列报道的内容,我们发现该系列报道具有以下特点:

媒体民生服务提升方案

媒体民生服务提升方案

媒体民生服务提升方案背景介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媒体不仅承担了报道新闻的角色,更成为了传递社会信息、促进社会进步、服务民生的重要渠道。

然而,目前部分媒体的民生服务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本文提出了媒体民生服务提升方案,旨在帮助媒体更好地服务公众。

媒体民生服务现状分析当前,媒体的民生服务存在以下问题:1. 内容不贴近民生一些媒体的报道过于泛泛,内容无法直击民众的痛点,缺乏实用性。

2. 服务方式不灵活部分媒体民生服务方式不够灵活。

它们的服务项目有限,不会根据公众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3. 反应速度慢另一方面,一些媒体在民生服务中反应速度缓慢,不能及时反应公众需求。

媒体民生服务提升方案1. 改进服务内容媒体应该改进其服务内容,增加实用性,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并保持多样性。

同时,媒体应该进一步深入了解公众的需求,并将其融入到服务设计中。

这将帮助媒体更好地服务公众。

2. 制定更加灵活的服务计划媒体应该制定更加灵活的服务计划,例如个性化服务等等。

此外,媒体应该建立一个反馈机制,以便公众可以提供有关媒体服务的评价和建议。

这将有助于媒体更好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意见,从而进一步改善服务。

3. 加强内部管理一些媒体在处理民生服务方面的多个环节之间存在协调不足的现象。

因此媒体需要加强其内部管理,确保其各个部门协调合作,达到快速响应与高品质服务的目标。

4. 建立合作机制媒体可以与其他相关机构建立合作,为公众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例如,可以与医院合作,为公众提供更加准确的医疗信息,或者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合作,为公众提供更加全面的消费指导。

总结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民生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提出了一些提高媒体民生服务的方案,包括改进内容、制定灵活的服务计划、加强内部管理和与其他相关机构合作等等。

这些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媒体更好地服务公众,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品质和水平。

老年人金融服务新闻稿

老年人金融服务新闻稿

老年人金融服务新闻稿新闻稿标题:暖心服务,金融关怀——银行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日期:XXXX年XX月XX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金融需求日益凸显。

为了满足离退休老人的各项金融业务办理需求,某银行分行营业部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以细心、暖心、贴心的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大难题。

近日,该银行分行营业部与某干休所达成合作,共同推出“温度到家”服务。

该服务旨在通过定期上门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金融业务的便利。

分行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定期前往干休所,现场为老人们办理各类金融业务,包括存款、取款、转账、理财等。

同时,他们还耐心地为老人们普及金融知识,讲解金融产品的特点与风险,帮助老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

针对老年人在使用电子设备时遇到的困难,分行营业部的工作人员还手把手地教授他们如何使用银行自助设备、手机银行等电子设备,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防范金融诈骗等。

通过这些培训,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金融素养,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银行的关爱与温暖。

此外,该银行还针对老年人的特点,推出了一系列适合他们的金融产品。

这些产品具有低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能够满足老年人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需求。

同时,银行还提供了专业的理财顾问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方案,帮助他们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某银行分行营业部的这一举措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高度认可。

他们纷纷表示,这种贴心、暖心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让他们更加信任和依赖这家银行。

同时,这种服务模式也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推动老年金融服务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某银行分行营业部通过推出“温度到家”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贴心的金融服务。

这种服务模式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金融需求,也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期待更多的金融机构能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共同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与温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金融报道更贴近民生
作者:胡晓华
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9期
【摘要】金融报道与百姓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受众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如何做好此类报道成为地方党报宣传中值得积极探索的新课题。

做好金融报道不仅要充分反映国际国内金融政策、经济发展和变化,还要积极创新、策划,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他们传递信息、资讯,做百姓理财的好帮手。

【关键词】地方党报金融报道民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加快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金融报道作为经济新闻的重要组成与百姓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受众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但金融业因其行业的特殊性和与国际国内政策紧密相连,如何做好此类报道成为地方党报宣传中值得积极探索的新课题。

根据自己近十年来从事金融行业的采访经历和心得,笔者认为,做好金融报道不仅要充分反映国际国内金融政策、经济发展和变化,还要积极创新、策划,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他们传递信息、资讯,做百姓理财的好帮手。

与时政新闻等相比,金融报道在很多地方党报中还属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性不强。

地方党报肩负着传递党、政府和人民声音的“喉舌”重任,相对于专业类的财经媒体,金融报道仅是新闻报道的一个组成内容;再加上金融报道不可避免涉及金融专业内容,对一般民众而言不容易搞清楚,在报道的组织和表现形式上易陷入“曲高和寡”的境地。

二是人才缺乏。

现如今各新闻机构的从业人员主要是新闻、中文类专业人员,而专业学习金融专业的很少,他们在对金融报道的处理上一般还是从普通新闻的角度来处理,很少在报道视角和表现形式上有新的突破。

而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专业化、行业化的分工越来越细,广大读者对获取金融乃至财经类知识、资讯的兴趣越来越强,不断加强地方党报金融报道,提高影响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既是媒体人的职责所在,也是时代的要求。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提高地方党报中金融报道质量。

1、加强创新策划,提高影响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推进,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逐年加快,在金融题材的报道和处理上,如何做到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则成为提高金融报道质量的关键所在。

笔者所在的马鞍山市地处安徽东部,各项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一直在全省领跑。

近年来,马鞍山市的金融体系建设也不断取得新突破,截止到2013年7月底,马鞍山市共有工行、农
行、中行、建行、交行等各类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及村镇银行21家,今年以来银行业各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持续稳定增长,信贷增量位居全省前列。

银行业的繁荣发展一方面反映出马鞍山这块热土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喜人,另一方面也为新闻宣传提供了广阔的报道空间。

作为马鞍山市的党报,《马鞍山日报》高度重视金融报道工作,在选材上重视选题策划,同时在表现手法上进行创新,不简单从数字的攀升、贷款额的增加反映金融业的繁荣,而是侧重于对金融行业新事物、新现象的报道。

贷款难是制约许多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针对这一现状,2009年12月,中国建设银行马鞍山分行在全国金融系统率先推出一款创新金融产品——“小企业集合贷款”,该项贷款不要抵押,只要企业经营业绩和信用等级良好就可申请,即企业靠信用进行担保贷款。

2009年12月18日至28日发行十天期间,建行安徽省分行在全省募集了1.5亿元资金,作为贷款投放给了马鞍山市21户小企业,每家贷款额从200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为切实解决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探索了一条新路。

记者经过采访,撰写稿件《建行马鞍山分行率先推出小企业集合贷款 21家小企业获贷1.5亿元》(见2010年1月12日《马鞍山日报》二版);后又推出《建行率先推出纯信用贷款帮助小微企业告别“成长中的烦恼”——25户企业凭良好信用获贷款2035万元》(见2013年3月17日《马鞍山日报》二版)等后续报道,刊登后引起了较好的反响。

现如今,各种金融理财产品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而《马鞍山日报》刊发的《徽商银行携手北京银行首开融资新产品一点五亿元铺平科达洁能发展之路》、《市建投公司成功发行二十亿元企业债券》等文章,没有把这些融资项目等同于一般的理财产品,而是把它作为一次次金融创新之举来关注,挖掘出了其中的新闻价值。

2、立足典型报道,增强感染力
毋庸讳言,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认真剖析、重点报道,是增强新闻感染力的有效之举,这一点金融报道也不例外,但如何获取、确定典型内容,则是对记者新闻的敏感性、知识的全面性以及对宏观局势的洞察能力的全面而又具体的考验。

某日,一位朋友和记者聊天时谈到,她前不久想买辆新车到银行贷款,没想到却被银行拒绝,银行方面给予的解释是她的个人信用记录有问题。

她立即前往市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了一下自己的个人信用报告,原来去年5月份她的信用卡有两次透支情况又未及时还款,给个人信用留下了“污点”。

朋友感慨说道,想不到个人信用报告这么重要,这次的经历真是给我敲了一次警钟啊!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记者对此经过一番调查后发现,这种现象并不是个别情况,很多人对个人信用报告知之甚少。

信用报告是个人或企业信用历史的客观记录,即企业和个人在经济金融活动中的信息报告,包括向金融机构贷款及还款情况、信用卡的使用及还款情况等,有“经济身份证”之称。


人信用报告几乎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目前,个人或企业在贷款(购车、购房、助学贷款等)、信用卡使用记录、住房公积金、税务、劳保及企业环保记录等方面的相关数据已纳入央行征信系统,仅马鞍山全市共有5500余户企业和80多万个人的信用信息实现系统联网可供查询。

人无信不立,记者认为,信用报告虽然是常见于金融活动中的一个基本术语,但能折射出整个社会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可谓小切口透视出大主题。

通过对市人民银行等部门的采访,先后撰写了《信用报告,您心中有数吗?》、《千万别忽视自己的“经济身份证”》(2010年3月4日《马鞍山日报》)、《如何保护好人个信用记录》等报道,提醒更多的读者保护好自己的“经济身份证”,使日常的经济活动更便捷。

3、融合财经知识,提高服务性
现代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和银行金融业打交道,从利率调整、股市汇价、资产流动等等不一而语,尤其现代生活中人们理财意识提高,这都要求媒体在进行金融报道的时候,不仅要准确传递金融方面的政策变化,及时分析新闻现象后的背景、原因,为读者受众答疑释惑,还要传递有用的知识、信息。

现如今的有卡一族队伍日益庞大,持卡消费已成为时尚生活的某种象征,记者在金融部门采访获悉,截至2009年末,马鞍山全市各家银行发卡181.44万张,人口近130万的马鞍山市人均持卡1.4张,但其中未被激活的银行卡约占发卡量的27%左右。

五花八门的银行卡给人们现代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未被激活的“睡眠卡”即是其中之一。

记者通过《“睡眠卡”的烦恼》(见《马鞍山日报》2010年1月28日)一文,介绍了全市信用卡的数量、规模、发卡原因、使用现状等,提醒市民对不常使用的“睡眠”卡应及时到银行办理销户,以免带来拖欠年费、影响个人信用记录等问题。

从2010年1月18日起,我国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时隔19个月后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这一金融政策的重大变化会带来哪些市场反映?给百姓生活和金融业机构运行有何影响?其背后传递出的信息变化又有哪些?这都是读者迫切想了解、关注的热点。

如果按以往惯例,对于此类国家层面的政策调整,作为地方党报一般主要是转载新华社的报道,而在此之前的1月12日,央行就宣布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消息,这也给新闻宣传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证。

编辑部迅速就此项内容进行部署,组织专题报道;跑口记者通过采访市内各大银行,走访业内专家、金融高管、企业老总、普通市民、资深股民,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相关知识及对我们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文章《存款准备金率今日上调——对我市投资和百姓生活影响不大》在《马鞍山日报》刊出后,各界反响良好,很多读者反映读了文章后,以往抽象、陌生的金融术语不再晦涩、深奥,而是和我们的具体生活丝丝相扣;而且文章内容还和马鞍山本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看后觉得不仅清楚明了、十分过瘾,而且很受教育和启发。

责编:姚少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