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技术教案《5》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测量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测量方法。
1.2 教学内容电子测量技术的定义和作用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引入电子测量技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定义和作用。
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测量技术。
讲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
介绍常用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不同测量方法的应用场景。
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并加深对电子测量技术的理解。
第二章:电压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压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
2.2 教学内容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电压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电压测量仪器的类型及特点电压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讲解电压测量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电压测量的过程。
介绍不同类型的电压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的重要性。
讲解不同类型电压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让学生了解不同仪器的适用场景。
通过示例和实验,让学生实际操作并加深对电压测量的理解。
第三章:电流测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流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
3.2 教学内容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电流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电流测量仪器的类型及特点电流测量仪器的选用原则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步骤讲解电流测量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电流测量的过程。
介绍不同类型的电流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让学生了解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的重要性。
讲解不同类型电流测量仪器的特点和选用原则,让学生了解不同仪器的适用场景。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
只要有测量,必须有测量结果,有测量结果必然产生误差。误差影响测量精度。
对误差的特点,性质及分类要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最后找出合理的、科学的办法加以消除。
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电子测量技术》夏哲雷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杨吉祥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3章电压测量
3.1概述
3.2电压的模拟测量
3.3电压的数字化测量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第1周周3第6-7节
重点:
测量误差的估计和处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
根据误差的性质,将测量误差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粗大误差三类,这三类误差的概念和来源;
与测量结果有关的三个术语: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及它们与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总误差的关系。
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方式:讲授
教学资源:多媒体
思考题、讨论题、作业:
3-4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1.《电子测量技术》夏哲雷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杨吉祥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4章时间频率测量及调制域分析
4.1时间频率测量
4.2电子计数器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学时: 48 学分:2.5理论学时: 28 实验学时:20面向专业:电信工程/电信科技课程代码:先开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概率论、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课程性质:必修执笔人:车晓言代爱妮审定人:陈龙猛曹洪波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信息、自动控制、测量仪器等专业的通用技术基础课程。
包括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误差分析和实际应用,主要电子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电参数的测试方法,该领域的最新发展等。
电子测量技术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开拓学生思路,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求实求真的科学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研发工作打下基础。
2、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1)模块化、多层次教学方法(2)理论联系实际(3)互动式、开放式教学方法(4)课程组的教学方法研讨(5)考试方式的改革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开拓学生思路,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第1章.测量的基本原理(4学时)(1)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计量的基本概念,单位和单位制,基准和标准,量值的传递准则。
(3)测量的基本原理,信息获取原理和量值比较原理。
(4)电子测量的实现原理:变换、比较、处理、显示技术。
重点:掌握测量与计量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的概念与来源,测量的量值比较原理。
了解信息的获取原理,测量的基本实现技术。
难点:测量的量值比较原理第2章.测量方法与测量系统(2学时)(1)电子测量的意义、特点、内容。
(2)电子测量的基本对象——信号和系统的概念、分类。
(3)电子测量方法分类。
(4)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是机电、电子仪器与测量、检测技术与仪器仪表、电子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
电子测量技术,是以电子技术为基本手段的一种测量技术。
它是测量学和电子学相互结合的产物。
电子测量除运用电子科学的原理、方法和设备对各种电量、电信号及电路元器件的特性和参数进行测量外,还可以通过各种敏感器件和传感装置对非电量进行测量。
开设《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测量方法,使之具有电子测量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何种专业技术工作,都能为之奠定坚实的、重要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电子测量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提高测量电路的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电子测量的基本组成原理;2、能够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分析测量误差、处理测量结果;3、了解电子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4、掌握测量频率、时间、相位等数字量的基本方法;5、掌握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模拟量的基本方法;6、了解频域测量和数据域测量的基本知识;7、了解自动测量系统及通信技术。
三、教学内容(一)、概述(2学时)1、电子测量的基础知识2、电子测量系统的组成3、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及发展(二)、测量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4学时)1、误差及其来源2、误差的分类3、随机误差分析4、系统误差分析5、系统误差的合成6、测量数据的处理(三)、电子示波技术(4学时)1、示波器基本原理2、模拟示波技术3、数字存储示波技术4、示波器的应用(四)、信号发生器(4学时)1、信号发生器概述2、函数发生器3、频率合成器(五)、频率和时间的测量(6学时)1、计数器2、频率计(转速仪)3、定时器(周期仪)4、相位差的测量5、频率-电压转换器(六)、电压的测量(6学时)1、模拟量的测量及其标准表头2、各种电参数的测量方法3、数字万用表(七)、频域测量(2学时)1、频谱分析基础2、频谱分析仪(八)、数据域测量(2学时)1、数据域测量基础2、逻辑分析仪(九)、自动测量系统及通信技术(2学时)1、自动测量系统概述2、通信协议四、学分及学时分配本课程2学分,授课32个学时。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教案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教案第一章:实验基本知识1.1 实验目的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1.2 实验要求熟悉实验设备和工作环境。
掌握基本测量方法和技巧。
1.3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触电、短路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2.1 测量误差的概念介绍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大误差的定义和特点。
2.2 误差分析与计算分析误差来源,掌握误差减小和补偿的方法。
学会使用公式计算误差和不确定度。
2.3 数据处理方法学习数据采集、记录和整理的方法。
掌握有效数字的规则和四则运算规则。
第三章:电子测量仪器3.1 电压表和电流表了解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和结构。
学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测量操作。
3.2 示波器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技巧。
3.3 频率计了解频率计的原理和功能。
学会使用频率计进行测量操作。
第四章:基本测量方法4.1 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学习电压和电流的测量方法。
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接线和读数方法。
4.2 时间的测量学习时间的测量方法。
掌握示波器测量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4.3 频率和周期的测量学习频率和周期的测量方法。
掌握频率计的接线和读数方法。
第五章:实验操作与实践5.1 实验设备准备学习如何正确开启和使用实验设备。
熟悉实验设备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5.2 实验操作流程学习实验操作流程和步骤。
掌握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记录方法。
5.3 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分析实验结果,评估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第六章:信号发生器与频率测量6.1 信号发生器学习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掌握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和输出信号调整。
6.2 频率测量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进行频率测量实验。
掌握频率计的接线和读数方法,以及频率测量的注意事项。
第七章:时间与频率测量综合实验7.1 时间与频率测量原理学习时间与频率测量原理及其相互关系。
电子测量仪器教案
一、复习1、电子测量的特点二、新授1、绝对误差〔1〕定义:被测量的测量值X与其真值Ao之差,称为绝对误差。
用Δ x表示ΔX=X-Ao用C表示C=-ΔX=A-XA=X+C2、相对误差定义: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真值之比,称为相对误差γAo=ΔX/Ao×100%〔1〕实际相对误差〔用实际值代替真值〕γA=ΔX/A×100%〔2〕示值相对误差〔用示值代替实际值〕γx=ΔX/X×100%〔3〕引用误差γm=ΔX/Am×100%〔4〕最大引用误差γmm=ΔXm/Am×100%〔5〕仪表的准确度±K%=ΔXmax/Am×100%〔6〕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相对误差〕γ=±K%×Am/X准确度等级有0.10.20.5 1.0 1.5 2.5 5.0共七级3、例题分析例1:两个电压的测量值分别是103V、12V,实际值分别是100V、10V试分别求出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ΔU1=U1X-U1=103V-100V=3VΔU2=U2X-U1=12V-10V=2V〔|ΔU1|>|ΔU2|说明U1的测量结果偏离实际值的程度大〕γU1=ΔU1/U1×100%=3%γU2=ΔU2/U2×100%=20%〔|γU1|<|γU2|说明U2的测量结果准确度低于U1〕例2:某被测电压为8V,用1.5级10V量程的电压表测量,可能产生的最大相对误差为多少?解:〔略〕四、小结在分析时―――首先―――然后―――最后―――。
五、作业:习题1-75、6课时一、复习1、什么是绝对误差、相对误差2、什么是引用误差、仪表的准确度二、新授1、测量误差的来源〔1〕仪器误差〔3〕影响误差〔4〕人身误差2、测量误差的分类〔1〕系统误差在确定的测试条件下,误差的数值保持恒定或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2〕随机误差〔偶然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屡次测量同一值时,每次测量结果出现无规律的随机变化的误差。
电子测量教案
电子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电子测量中常见的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3.电子测量实验的设计和分析;4.学生实验课程设计。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图片,并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些仪器和设备的用途和原理,引起学生对电子测量的兴趣。
2.理论讲解(30分钟)介绍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测量的基本单位、电路中常见的测量参数、测量原理和常见测量仪器的分类和原理等。
通过讲解和示意图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建立基础知识。
3.仪器使用方法和技巧(30分钟)通过演示和实践操作,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包括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
重点讲解仪器的参数调整和使用技巧,以及如何正确连接电路和正确操作仪器。
4.电子测量实验设计和分析(4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电子测量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分析。
每个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课程题目,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讨论。
学生需要在小组中进行协作和合作,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学生实验课程设计(30分钟)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设计一个电子测量实验课程。
他们需要根据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并设计实验方案。
对于实验课程的设计,需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所需仪器设备、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等。
最后,每个小组需要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实验课程设计,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和讨论。
四、教学评价1.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对问题的回答、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合作能力等;2.学生设计的实验课程方案的评价,包括实验目的的明确性、实验步骤的合理性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等;3.学生的实验结果和数据的评价,包括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数据分析的合理性等。
电子测量教案范文
电子测量教案范文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工程技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电子工程师,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电子测量技术,才能进行电子产品的设计、调试和维修工作。
下面是一份电子测量教案,主要包括电压、电流和电阻的测量方法和仪表的使用等内容。
一、电压测量1.直流电压测量直流电压是指电压信号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
直流电压的测量方法主要有:(1)使用电压表:连接电压表的正负极性正确,选择合适的量程,将电压表的两个探针分别接到待测电路上的正负极。
(2)使用示波器:示波器能够直观地显示电压信号的波形,可以观察到信号的变化过程。
2.交流电压测量交流电压是指电压信号的大小和方向会随时间变化。
交流电压的测量方法主要有:(1)使用交流电压表:连接交流电压表的正负极性正确,选择合适的量程,将电压表的两个探针分别接到待测电路上的正负极。
(2)使用示波器:示波器可以观察交流电压信号的波形、频率等特征。
二、电流测量1.直流电流测量直流电流是指电流信号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
直流电流的测量方法主要有:(1)使用电流表:将电流表与待测电路串联,将电流表的两个插针分别接入电路中断的两端。
(2)使用示波器:通过示波器的电流探头,将其接入到待测电路的串连位置上,通过示波器观察电流波形。
2.交流电流测量交流电流是指电流信号的大小和方向会随时间变化。
交流电流的测量方法主要有:(1)使用交流电流表:将交流电流表与待测电路串联,将交流电流表的两个插针分别接入电路中断的两端。
(2)使用示波器:通过示波器的电流探头,将其接入到待测电路的串连位置上,通过示波器观察电流波形。
三、电阻测量1.使用通用万用表(1)选择电阻量程:根据待测电阻的范围选择合适的电阻量程。
(2)将电阻表的两个测量引线与待测电阻的两端相连。
(3)读取电阻表上显示的电阻值。
2.使用电桥(1)接线:将待测电阻与标准电阻进行桥接,然后将接入电源。
(2)平衡:通过调节电桥上的调整元件,使电桥出现平衡状态。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为两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各专业课的必需先行课,为学生学习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做好准备。
2、教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能自己设计和应用测量电路。
基本内容包括模拟和数字的测量仪器、示波器、信号源、频率计、频谱分析仪、失真度测量仪、网络分析仪、逻辑分析仪、虚拟仪器、测量用电路等。
3、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本课程的有关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的过程,减小测量误差的措施;常用测量仪器的原理、结构、操作和应用;对于各种被测电量和被测系统采用的不同测量原则和测量电路,及测量结果的表达。
难点:理解数据处理的根据,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的依据;理解各种仪器的原理与功能;对于不同测量对象和对测量速度与测量准确度的不同要求采用的不同测量配置与测量方法的掌握。
二、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型分配三、本文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学科性质、基本内容和学习意义,掌握电子测量仪器与应用技术中一些常用术语的涵义及其相互区别,了解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电子测量技术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内容,测量、计量和电子测量仪器的概念,以及测量方法的意义。
第一节电子测量一、测量二、电子测量第二节电子测量的内容和特点一、电子测量的内容二、电子测量的特点第三节电子测量的一般方法一、按测量手续分类二、按测量方式分类三、按被测量的性质分类四、测量方法的选择原则第四节电子测量仪器概述一、测量仪器的功能二、测量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三、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第五节计量的基本概念一、计量二、单位制三、计量基准四、量值的传递与跟踪,检定与比对【思考题】1.叙述电子测量的主要内容。
2.选择测量方法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3.叙述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的特点,各举一两个测量实例。
4.解释偏差式、零位式和微差式测量法的含义,并列举测量实例。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电子测量技术》是电子信息、自动控制、测量仪器等专业的通用技术基础课程。
该课程包括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误差分析,主要电子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电参数的测试方法,该领域的最新发展等。
电子测量是现代科学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从事现代电子科学研究的必备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标志性课程。
其特点是综合性强、实践性突出、应用面广泛。
电子测量技术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开拓学生思路,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求实求真的科学作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研发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一)理论知识目标(1) 掌握近代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测量误差分析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3) 熟悉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应用技术。
(4) 掌握正确选用测量仪器的基本方法。
(二)实践技能目标(1) 能够制订先进、合理的测量和测试方案。
(2) 能够正确选用测量仪器。
(3) 能够正确操作测量仪器。
(4) 能够正确处理测量数据。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一)绪论1、主要内容测量和电子测量;电子测量的内容与特点;电子测量的一般方法;电子测量仪器概述;计量的基本概念。
2、教学要求了解常用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分类;掌握计量的概念;掌握电子测量的概念、特点;掌握电子测量常用仪器和常用方法。
3、作业要求《思考与练习1》中的1.1,1.3,1.5。
4、实践性教学内容及要求列举常用电子测量的实例,归纳电子测量方法及仪器的类别。
(二)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1、主要内容误差的相关概念;测量误差的来源;误差的分类;随机误差分析;系统误差分析;系统误差的合成;测量数据的处理;测量方案选择等。
2、教学要求掌握误差的相关概念、分类、表示方法及公式;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掌握随机误差分析方法,会熟练计算,掌握数学期望值、残差等的计算;掌握正态分布、平均分布,会熟练计算,能使用贝塞儿公式,掌握有限次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掌握系统误差分析方法和合成方法,熟练相关计算;熟练消弱系统误差的典型测量技术、原理、计算。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2014(DOC)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试用版)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07年09月目录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 (1)实验二:示波器的原理及应用 (5)实验三:电压的测量 (9)实验四:频谱分析仪原理及应用研究 (12)实验一: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实验学时:3实验类型:演示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学习万用表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2、掌握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二、实验内容1、用万用表测量电阻R值及交流电压值,各测量20个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测量误差。
(1)电阻R的测量先从电阻色环上读取电阻阻值大小,再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电阻R值,看与读取数值是否相符。
共测20次,得到20个数据,求出在置信概率95%时被测元件的估计值、方差及测量结果,测量及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表1-1(2)交流电压的测量利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50Hz,振幅为20V以内的低频正弦信号,利用数字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量信号电压,测量20次,获得20个数据,求出该信号的估计值,方差及测量结果。
表1-2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一个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所呈现的客观大小或真实数值称作它的真值,而真值必须利用理想的量具或者测量一起进行无误差的测量,因而是无法测到的。
在实际测量中所得到的都是利用各中测量器具所测得的测量值,由于测量器具不准确,测量手段不完善,环境影响等等原因,必然导致产生测量误差,测量误差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人们只能将误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不可能消除。
测量的绝对误差定义为:△x =x -A 0 ,其中x 为测得值,A 0为被测量的真值,而A 0一般无法获得,只能利用实际值A 去代替,由在对被测量的多次测量值中,剔除了系统误差及粗大误差后,剩下的随机误差具有抵偿性,因而为获得比较接近A 的测量结果提供了可能。
中职电子测量技术教案:单相电能表
教
学
内
容
(2)正确安装电能表。电能表通常与配电装置安装在一起,为了使线路的走向简不混
乱,电能表应安装在配电装置的下方,其中心距地面1.5~1.8m处如需并列安装多只电能表,则两表的间距不得小于200m不同电价的用电线路应分别装表,同一电价的用电线路应合并装
(3)正确接线。电能表的接线比较复杂,在接线前要查看附在电能表上的说明书,根据表;安装电度表时,必须使表身与地面垂直,否则会影响其准确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个案补充
教
学
内
容
复习导入
1.单相电Leabharlann 表的结构2.单相电能表的工作原理
讲授新课
一、技术特性
(1)准确度等级。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有功电能表准确度等级为0.5级、1.0级和2.0级,无功电能表为2.0级和3.0级。另外还规定:交流电能表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及cos=1的条件下,0.5级和1,0级三相电能表工作5000h后,其他级电能表工作3000h:后,其基本误差仍应符合原准确度等级的要求。
除上述主要特性外,电能表还有一些其他特性,如电压、温度、频率发生变化时的影响等
二、.使用方法
(1)合理选择电能表。一是根据测量任务选择单相或三相电能表。对于三相电能表,应根据被测线路是三相三线制还是三相四线制来选择。二是额定电压、电流的选择,必须使负载电压、电流等于或小于其额定值。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
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
编号:
备课组别
电子组
课程名称
电子测量技术
所在
年级
主备
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系部
授课班级
《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标准目录一、课程名称二、适用专业三、必备基础知识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六、重点和难点七、内容及要求模块一:电子测量技术基础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模块二:电子测量仪器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模块三:电子测量实训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模块四:现代电子测量技术1、教学内容2、教学要求3、教学手段及方法八、说明1、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2、模块学时分配3、考核方法及手段4、注意事项5、其他说明一、课程名称: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
二、适用专业:电子工程系各专业、通信工程系各专业。
三、必备基础知识:电分析基础、路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等。
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1、课程的地位:电子工程系与通信工程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2、课程的作用《电子仪器与测量》课程是我院电子工程系与通信工程系各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有关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知识和电子测量仪器的操作使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电子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处理方法。
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测量用信号源、波形测量与示波器、频率与时间的测量、电压测量、频域测量、频谱分析和非线性失真的测量等。
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使用和维护电子仪器,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
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职业道德观得到加强。
该门课程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就业能力。
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电子测量及测量技术基础、测量用信号源、电子示波器、电能量测量仪器、时间与频率测量仪器、频域测量仪器、常用元器件测量仪器、数据域测量仪器、现代电子测试技术与自动测试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