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 1.1 我们在呼吸3 湘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 我们在呼吸-湘科版
第一单元认识我们自己第1课我们在呼吸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由“我们的呼吸器官”、“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休”、“一呼一吸”、“制作呼吸模型”、“测量我们的肺活量”5个活动构成。
呼吸是人体的生理现象,学生已有的认知更多地停留在自身感受以及课外资料的阅读上。
那么,如何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原有认知,从而使学生构建呼吸系统的概念,这是本课的重点。
搜集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是能力训练的重点。
教师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如何获取科学有效的数据。
本课的能力训练重点有3个:1.对比试验。
学生根据问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理解对比试验中的可变量与不可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控制变量,从而通过实验数据比较进行分析判断。
2.获取实验数据的科学方法。
让学生理解多次取样的重要意义,明白有一定数量的事实,才能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3.建立呼吸模型。
学生通过模仿制作模型,观察模型的变化,从而将不直观的现象变得直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呼吸的机理。
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法,能够注意到对比实验的控制条件等问题。
并得出数据,加以分析。
2.能按照要求制作呼吸模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呼吸模型的工作原理,并迁移地释吸气与呼气时胸部发生的变化。
3.能按照要求制作简易肺活量测量计,并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体健康。
4.测量、统计肺活量,使学生了解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比试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探究是的科学探究能力。
2.在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中,培养学生尊重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在了解自己身体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科学知识1.知道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
2.知道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3.知道当人体胸腔舒张时气体进入肺部,胸腔收缩时气体排出体外。
4.知道什么是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可以反应身体呼吸机能的强弱。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在呼吸》教学设计 (3)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在呼吸》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我们在呼吸》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讲述了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以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知道呼吸作用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他们在四年级时学习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呼吸作用的概念和过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掌握呼吸作用的过程,知道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以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2.难点:呼吸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呼吸作用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讨论教学: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具: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我们在呼吸》课件及教学素材。
2.实验器材:小白鼠、显微镜、植物叶片、澄清石灰水等。
3.教学资源:相关视频、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小白鼠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小白鼠为什么需要呼吸?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在呼吸。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以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让学生初步了解呼吸作用的基本知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植物叶片在呼吸作用过程中的变化,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呼吸作用的过程。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呼吸作用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换的?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
湘教版科学五上1.1《我们在呼吸》说课稿
湘教版科学五上1.1《我们在呼吸》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在呼吸》是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掌握呼吸作用的过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呼吸作用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是,对于呼吸作用的原理和过程,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掌握呼吸作用的过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呼吸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2.难点:呼吸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和解释。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直观展示呼吸作用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现象,如花朵的凋谢,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的概念。
2.新课导入:介绍呼吸作用的定义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重要性。
3.观察与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呼吸作用的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4.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呼吸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5.知识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人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6.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呼吸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湘教版科学五上1.1《我们在呼吸》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五上1.1《我们在呼吸》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在呼吸》是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明白生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原因,以及呼吸作用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呼吸作用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周围的生命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了解。
但他们对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原理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呼吸作用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明白生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原因,以及呼吸作用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让学生探究呼吸作用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认识到呼吸作用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呼吸作用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2.难点:呼吸作用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呼吸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原理。
2.演示法: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
3.探究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4.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加深对呼吸作用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具:准备《我们在呼吸》的教材,以及进行呼吸作用实验所需的器材和材料。
2.实验器材:准备呼吸作用实验所需的器材,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酵母菌等。
3.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呼吸作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呼吸作用?生物体为什么需要进行呼吸作用?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在呼吸》教学设计 (2)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在呼吸》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我们在呼吸》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作用的过程以及呼吸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掌握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呼吸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作用的原理认识尚不深刻,需要通过实验、图片、动画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引导和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掌握呼吸作用的过程,知道呼吸健康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关注身体健康。
四. 教学重难点1.呼吸系统的组成2.呼吸作用的原理3.呼吸健康的重要性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料。
2.呼吸系统的模型或挂图。
3.实验器材:如气球、水槽等。
4.呼吸健康的宣传册。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呼吸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肺等。
2.利用动画展示呼吸作用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呼吸作用的发生。
操练(15分钟)1.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呼吸作用的过程。
如:用气球模拟肺的扩张和收缩,让学生感受呼吸作用。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呼吸作用的原理。
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呼吸作用的理解。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呼吸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保持良好呼吸习惯对身体的好处。
2.学生分享自己的呼吸习惯,讨论如何改善不良的呼吸习惯。
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认识我们自己第一课:我们在呼吸1.科学探究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法,能够注意到对比实验的控制条件等问题,并提出数据,加以分析。
能够按照要求制作呼吸模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呼吸模型的工作原理,并迁移地解释呼吸时胸部的变化。
能够按照要求制作简易肺活量测量计,并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自己的肺活量。
测量,统计肺活量,使学生了解适当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2.科学知识知道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
知道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
知道当人体胸腔舒张时气体进入肺部,胸腔收缩时气体排出体外。
知道什么是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可以反应身体呼吸技能的强弱。
第二课心脏与血管1.科学探究通过听一听,摸一摸,找一找找到自己的心脏和血管的位置。
通过分别计数一分钟内的心跳次数和脉搏跳动次数,并对多组数值求平均值,找到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模拟实验和计算,用反证推理法证明古罗马医生盖伦的理论不成立。
2.科学知识知道心脏、血管在身体上的位置了解什么是脉搏,并掌握计数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知道脉搏跳动与心脏跳动有关。
知道心脏的有力跳动使得血液哎我们全身循环流动。
初步了解哪些行为有碍于心脏的健康。
第三课我们的大脑1.科学探究通过参与活动分析身体反应过程,探究大脑是怎样工作的。
通过了解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组成,再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分析,探究不同的人的大脑潜力不同,积极锻炼可使大脑得到均衡发展。
2.科学知识初步了解神经反射的过程,了解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
了解大脑皮层存在不同的功能区,语言中枢又是四个部分组成,根据个人情况不同在听说读写方面存在差异。
通过合理锻炼可以使大脑得到均衡发展。
第四课和谐统一的身体1.科学探究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体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是在各个系统共同作用、协同合作下,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
通过调查统计睡眠时间,发现影响我们健康的因素。
了解影响健康的各个因素。
我们在呼吸 湘教版 科学
活动4
就是指我们一次尽力吸 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 肺活量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 有关?
• • • • 性别:男生的肺活量比女生的大。 身体:健壮的同学比瘦弱的肺活量大。 锻炼: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肺活量大。 …….
● 10岁儿童的肺活量一般在1400毫升左右。 ●
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4000毫升左右。
实验2: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1、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2、分别往两杯澄清的 石 灰水中打气和吹气必须 同步进行
用嘴通过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 石灰水变浑浊。
• 我们发现:呼出气体中 二氧化碳增多。
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表
气体 吸进 的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汽
78%
21%
0.4%
0.6%
我们的收获了。
增多了,
活动3
• 根据呼吸模型观察到的现象, 我认为呼吸时: • 胸腔舒张时,气体进入肺; • 胸腔收缩时,气体排出肺。
什么是呼吸?
答: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 两个过程,是人体吸取 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 过程。呼吸意味着生命 的存在。
● 运动员的肺活量能达到6000毫升甚至
8000毫升左右。
● 你知道有哪些呼吸系统方面
口腔———
的疾病,是怎样形成的?
● 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健康人的肺
吸烟人的肺
空气质量不好要戴口罩
生活中我们应当怎样保护呼吸器官?
答:
1、不吸烟; 2、注意环境卫生; 3、冬天带口罩;
4、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的锻炼会使我们的呼吸器官更 健康吗?
答:体育锻炼使呼吸更 有力,肺活量更大, 适应冷热能力更强。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1 我们在呼吸| 湘教版 (共11张PPT)
由此得出结论:人体需要空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加了,氧气减 少了。
测量肺活量
制作呼吸模型
课后制作一个呼吸模型 要求贴上标签 Nhomakorabea1 我们在呼吸
执教老师:湖南株洲市 天元区 周俐先
做深呼吸 体会胸腔的感觉
实验探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 体都一样吗?
对比实验:蜡烛在空气中和在呼出 的气体燃烧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我们发现: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时间 长一些,在呼出的气体中燃烧的时间 短得多。
验证实验:将呼出的气体吹进澄清的石灰水中, 又会怎样呢?
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
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最新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1.我们在呼吸1、用手捏住鼻子我们感觉呼吸困难。
2.当我们吸气时,氧气依次通过鼻子、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呼气时正好相反)。
(教科书第2页的呼吸器官图应标明每个器官的位置)3、我们吸入体内的气体是氧气。
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它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我们体内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不断的进行着交换,肺是它们的交换场所。
5、普里斯特利发现:支持动物生命活动的气体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一样的(氧气)。
6、拉瓦锡发现空气是混合气体,其中有支持燃烧的氧气和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氮气等。
7、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氧气减少了。
8、吸气时胸腔扩张,呼气时胸腔收缩。
9.一次努力后呼出的气体总量是一个人的肺活量。
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重、年龄、性别、运动量等因素有关。
2、心脏和血管一1、心脏和血管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2.脉搏:指血管的节律性搏动。
太阳穴、手腕、脚踝、脖子、大腿内侧等。
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有关。
在正常人中,脉搏跳动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一致。
3.骨髓是人体的造血工厂。
4.血液如何流动?答: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动脉流向全身;心脏舒张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
5.哈维预测在动脉和静脉的末端一定有一个小通道来连接两者。
小通道指的是毛细血管。
6.心脏功能:心脏强大的跳动使血液在全身循环,具有输送血液的功能。
7.吸烟和饮酒会对心脏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8、不锻炼的人一天心跳约为100800次,经常锻炼的人一天心跳约为91400次。
经常锻炼的人心跳缓慢有力,心脏休息的时间也就更长一些。
运动后心跳加剧,脉搏跳动的次数也随之加快。
3.我们的大脑1、人类有语言功能,在大脑皮层有相应的语言中枢。
2、大脑的形状:就像一团核桃仁状的豆腐脑,非常柔软。
3.人类大脑皮层有不同的功能区,包括听觉中心、语言中心和视觉中心。
24.语言中心由运动语言中心(口语中心)、视觉运动语言中心(写作中心)、听觉语言中心和视觉语言中心(阅读中心)组成。
湘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我们在呼吸
我们在呼吸【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组成。
(二)科学探究:1.探究人的呼吸的产生,了解呼吸的路线和呼吸的意义。
2.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呼吸模型来初步了解呼吸过程。
3.能相互质疑对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和作用进行推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教学重点】使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呼吸实际上就是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教学难点】推想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实现体内同外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交换。
【教学准备】饮料瓶一个、气球、气球皮、剪刀、皮筋、呼吸挂图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在暑假里,很多同学都喜欢到游泳池去游泳,学习游泳时练习都要先练习憋气,请同学们像学游泳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长时间?(提示学生不可憋得太久。
)学生活动,谈感受。
(出示课题)(二)探究活动:活动一:我们的呼吸器官。
1.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憋气的确比较难受,我们来放松一下,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深呼吸,想一想:你们认为直接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学生活动,相互质疑,汇报。
指导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呼吸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
(出示呼吸挂图或课件。
)2.我们知道了呼吸器官有哪些,那么我们吸气呼气会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呢?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教材图上标出进出的路线。
学生活动后进行汇报,教师重点小结: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的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
肺分为左肺、右肺,肺里面有许多肺泡,总数有7.5亿个,如果把肺泡展开,表面积可达55平方米~70平方米。
肺气泡表面密布毛细血管网,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都在这里进行交换呢。
3.学会提问:关于我们的呼吸,你还想知道什么?谁知道我们的呼吸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活动二:一呼一吸。
1.请同学们把双手放在胸部腹部,再做2次深呼吸,让学生手按胸部进行深呼吸,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廓腹部的如何变化。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在呼吸》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我们在呼吸》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在呼吸》是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呼吸作用的原理、过程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探究呼吸作用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观察和思考。
但是,对于呼吸作用的原理和过程,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主动探究呼吸作用的奥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过程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其过程。
2.实验操作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内容丰富、画面生动的课件,辅助教学。
2.实验器材:准备呼吸作用实验所需的器材,如透明容器、气球、条形码等。
3.教学素材:收集与呼吸作用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人类呼吸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呼吸作用。
提问:“你们知道人在呼吸时会发生什么吗?”激发学生对呼吸作用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详细讲解呼吸作用的原理、过程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呼吸作用的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相互讨论,分享实验心得。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呼吸作用的理解程度。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1 我们在呼吸|湘教版 (共33张PPT)
我们的呼吸运动
我们发现:胸腔 舒张 时气体进入肺,胸 腔 收缩 时气体排出肺。
制作呼吸模型 观察:
当用手向下拉橡皮膜时,气球(膨胀 ) 当用手向上推橡皮膜时,气球(缩小 ) 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
吸气时胸腔舒张,呼气时胸腔收缩。
就是指我们一次尽力吸 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中燃烧的时间长。 我们的结论: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吸入气体中的氧气比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多。)
证明方法
2、将呼出的气体吹进澄清的石灰水中, 看看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我们发现:人体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而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人体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吸气时:从(鼻腔 )进入,经过(喉 )
、气管
支气管
肺
( )、(
),进入(
)
咽喉 气管 肺
鼻腔 支气管
呼气时:从(肺 )中产生的气体,经过
(支气管 )、(气管 )、(喉
),
最后鼻从腔(
)排出。
你知口道腔——有— 哪些呼吸系统方面 的疾病,是怎样形成的?
• 咳嗽 •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
• 慢性支气管炎 • 肺气肿 • 肺性病
简 材料:
易
肺笔
活 吸管
量 测
水槽 烧杯 纸胶带
量 大矿泉水瓶
计
影响肺活量的大小的因素:
胸腔壁的扩张与收缩的宽舒程度 (主要因素)
胸腔的大小、肌肉功能
健康状况(体能、身体素质)
● 10岁儿童的肺活量一般在1400毫升左右。 ● 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4000毫升左右。 ● 运动员的肺活量能达到6000毫升甚至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湘教版)湘教版五年级上册《认识我们自己》单元之一《我们在呼吸》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意图]《我们在呼吸》是《认识我们自己》单元的第一课。
“我们在呼吸”一课教材由“我们的呼吸器官”“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一呼一吸”,“制作呼吸模型”“测量我们的肺活量”五个活动组成。
为了让同学们在体验呼吸的活动中更好地认识呼吸器官,感知呼吸过程;我们把活动一“我们的呼吸器官”活动三“一呼一吸”“制作呼吸模型”整合为第一课时.即本课《我们在呼吸》,目的在于通过学生有梯度的自身呼吸体验,在取得感性认识的同时,通过模仿制作模型,观察模型的变化,从而将不直观的现象呼吸变得直观,加深学生对呼吸机理的理解,更好地促进学生呼吸系统的概念的构建.[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憋气、深呼吸、一呼一吸感知,初步认识自己的呼吸器官;(2)探究人的呼吸的产生,了解呼吸的路线和呼吸的意义。
(3)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呼吸模型来初步了解呼吸过程;(4)能相互质疑对人体参与呼吸的器官和作用进行推测2、意识到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
[教学重点]使学生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其功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呼吸实际上就是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教学难点]推想人体通过呼吸器官实现体内同外界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交换[教学准备]“制作呼吸模型”:饮料瓶一个、气球、气球皮、剪刀、皮筋、呼吸挂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在暑假里,,很多同学都喜欢到游泳池去游泳,学习游泳时练习都要先练习憋气,请同学们像学游泳那样,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长时间?,学生活动,谈感受。
(出示课题)二、探究过程(一)感知呼吸、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憋气的确比较难受,我们来放松一下,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做深呼吸,想一想:你们认为直接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学生活动,相互质疑,汇报.指导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呼吸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出示一张呼吸挂图或)2、我们知道了呼吸器官有哪些,那么我们吸气呼气会依次经过哪些器官呢?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教材P1图上标出进出的路线学生活动后进行汇报,教师重点小结: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我们在呼吸 |湘科版
《我们在呼吸》教学设计执教内容分析:本课选自湘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我们自己》。
本课包括三个活动:认识我们的呼吸器官、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探究呼吸的形成。
本课时计划执教的内容为:让学生通过比较两瓶气体支持蜡烛燃烧的情况以及观察其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的实验来探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区别,最终认识到人体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氧气减少了。
但是由于此次比赛要求为30分钟,故取消了“澄清石灰水验证”实验。
主要让学生观察燃烧的蜡烛分别在吸进气体与呼出气体中熄灭时间长短,认识到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了,证明了人体是需要氧气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中的氧气是可以支持物体的燃烧;知道人体需要氧气,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比较,里面的氧气会变少;初步学会用排水集气的方法收集气体。
2、方法与过程:能够设计实验来探究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并且根据实验现象大胆合理进行推测与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和交流,养成尊重实验现象、注重证据收集、实事求是分析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空气的区别(氧气含量不同)教学难点:能够用正确的排水集气的方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材料:课件、水槽、集气瓶(毛玻璃片)、蜡烛、吸管、打火机等;学生分组材料:水槽、容积相同的集气瓶(毛玻璃片)两个、蜡烛、吸管、打火机等;教学过程:一、实验导入,认识空气的基本成份。
1、师:上课之前,老师来做一个小实验。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2、出示一集气瓶。
提问:老师手里有一个空瓶子,里面还有什么吗?(空气)3、点燃一根蜡烛。
师:如果将这个瓶子罩住蜡烛,蜡烛还会燃烧吗?4、学生交流。
5、师:下面实验一下,看看还能燃烧多久?我们一起来用数数的方法来估测一下时间。
教师演示,师生观察并一起数数直至蜡烛熄灭。
6、学生观察并汇报实验现象。
7、学生交流:蜡烛燃烧了一会儿,就慢慢熄灭了,这是怎么回事呢?8、教师适时引出科学史:历史上有位科学家叫做拉瓦锡,他也观察过这种现象,后来他努力研究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我们周围的空气其实是一种混合气体,里面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其它气体。
202X秋湘教版科学五上1.1《我们在呼吸》ppt课件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怎么去证明自己的想法呢?
准备实验器材,收集气体,实验。
实验步骤
收集气体:用相同的集气瓶分别收 集一瓶空气和人体呼出来的气体。 (具体方法请看黑板图示)
想办法证明这两瓶气体的特点,从 而判断是不是一样的气体。
证明方法
1、将瓶子快速地倒扣在燃烧的蜡烛上, 记录蜡烛在瓶内的时间。
(实验时蜡烛的火焰高度要保持一致!)
2、将呼出的气体吹进澄清的石灰水中, 看看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实验记录
蜡烛燃烧的时间(秒)
在空气中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次次次次
在人体呼出的 气体中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5.321. 5.3Monday, May 03,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3: 33:1813:33:1813:335/ 3/2021 1:33:18 P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 5.313:33:1813: 33May- 213-M ay-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13:33: 1813:33:1813: 33Monday, May 03,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5.321.5. 313:33: 1813:33:18May 3,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5月 3日星 期一下 午1时33分18秒 13:33:1821.5.3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5月下 午1时33分21. 5.313:33May 3, 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年5月3日星期 一1时33分18秒 13:33:183 May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下 午1时33分18秒 下午1时33分13:33:1821.5.3
五年级上册科学我们在呼吸 湘科版(一起)
1 我们在呼吸
板块:教学课件
我们的呼吸器官
对做照做图深,呼在吸自,己感身受体 上气找体到的呼进吸和器出官吧的!位置。
呼吸系统的组 成:鼻腔、持动物生命活动 的气体是 氧气 。
我们的呼吸运动
我们发现:胸腔 舒张 时气体进入肺,胸 腔 收缩 时气体排出肺。
睡眠呼吸法: 躺在床上,两手平放身体两侧,闭上眼睛开始做深呼吸。 慢慢抬起双臂举过头部,紧贴两耳,手指触床头。这一过 程约10秒钟,双臂同时还原,反复10次。此法还可助您 安然入睡。
静呼吸法: 将右手大拇指按住右鼻孔,慢慢地由左鼻孔深呼吸,有意 识地想像空气是朝前额流去的。当肺部空气饱和时,用右 手的食指和中指把左鼻孔按住,屏气10秒钟再呼出。然 后按住左鼻孔重新开始。每边各做5次。
测量肺活量
思考:
比较我们的肺活量,你认为肺活量的大小 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高肺活量的方法:
深呼吸法:
先慢慢地由鼻孔吸气,使肺的下部充满空气。吸气过 程中,由于胸廓向上抬,横膈膜向下,腹部会慢慢鼓起。 然后再继续吸气,使肺的上部也充满空气,这时肋骨部分 就会上抬,胸腔扩大,这时肋骨部分就会上抬,胸腔扩大, 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秒钟。最后屏住呼吸5秒钟。经过一 段时间练习,可以将屏气时间增加为10秒,甚至更多。 肺部吸足氧气后,再慢慢吐气,肋骨和胸骨渐渐回到原来 位置。停顿一二秒钟后,再从头开始,反复10分钟。练 习时间长了,能成为一种正常的呼吸方法。
运动呼吸法: 在行走或是慢跑中主动加大呼吸量,慢吸快呼,慢吸时随 着吸气将胸廓慢慢地拉大,呼出要快。每次锻炼不要少于 20次,每天可若干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咽喉 气管
肺
鼻腔 支气管
咽喉 气管 肺Leabharlann 鼻腔 支气管讨论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做到健康呼吸呢?
不吸烟
不随地吐痰
不挖鼻孔
戴口罩
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健康人的肺
吸烟人的肺
比较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
• 我们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都一 样吗?
2、将呼出的气体吹进澄清的石灰水中, 看看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实验记录
在空气中
蜡烛燃烧的时间(秒)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次次次次
在人体呼出的 气体中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
• 怎么去证明自己的想法呢?
• 准备实验器材,收集气体,实验。
实验步骤
• 收集气体:用相同的集气瓶分别收 集一瓶空气和人体呼出来的气体。 (具体方法请看黑板图示)
• 想办法证明这两瓶气体的特点,从 而判断是不是一样的气体。
证明方法
1、将瓶子快速地倒扣在燃烧的蜡烛上, 记录蜡烛在瓶内的时间。
(实验时蜡烛的火焰高度要保持一致!)
同学们做一个小体验:
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屏住呼吸后你有什么感觉?
然后再做深呼吸,感受气体的进和出。 时间上有长有短,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在呼吸
讨论 1、我们吸入和呼出的分别是什么气体?
2、有哪些器官参与了我们的呼吸?
咽喉 气管 肺
鼻腔 支气管
看图总结
• 对照图,在自己身上找到呼吸 器官的位置,并用手指给自己 的同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