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温解表药
中药药性歌诀
药性歌诀解表药(一) 辛温解表药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定喘,利水肿消。
桂枝性温,发汗解表,通阳化气,温经止痛。
荆芥与紫苏,羌防白芷俱,辛温解表用,风寒表证除。
荆芥炭止血,羌防风湿祛,若逢头面病,白芷是所需,生姜并止呕,暑湿用香薷。
(二)辛凉解表药薄荷牛蒡蝉蜕凉,宣散风热透疹良,牛蒡尤可疗咳嗽,蝉蜕抽风声哑尝。
桑叶枝皮果,皆为有用资。
叶将风热散,目赤眩晕医,血虚桑椹好,风湿用桑枝,桑皮清肺热,水肿亦相宜。
菊花甘苦微寒,散热明目清肝,野菊清热解毒,疔疮痈肿能安。
葛根甘辛平,退热又生津,透疹舒项背,热泻配连芩。
柴胡退热效能良,往来寒热更需尝,疏肝解郁尤常用,升举清阳不可忘。
升麻亦可升清气,解毒透疹是其长。
清热药石膏大寒清肺胃,烦渴能除壮热退,生用清热宜内服,煅过收敛外用配。
知母泻火亦滋阴,实热虚热皆能清,阳明经热石膏配,知柏并用肾火平。
黄芩连柏苦寒强,泻火解毒湿热攘,三焦热盛可同用,并治泻痢与疮疡。
心烦呕痞黄连好,黄芩清肺兼少阳,黄柏善清下焦火,三药异同仔细详。
栀子苦寒,降火除烦,清热利湿,淋病黄疸,凉血止血,吐衄能安。
龙胆性寒大苦,善清肝胆实火,高热惊搐可用,下焦湿热能除。
夏枯草,清肝好,眩晕治,目疾疗,能散结,瘰疬消。
决明子清肝,头痛眩晕餐,目赤肿痛用,润肠便不难。
苦参性苦寒,下焦湿热犯,黄疸并痢疾,用之可以扳。
银花连翘二地丁,善治疮疡热毒清。
温病毒痢银花效,热陷心包选翘心,黄疸乳痈公英用,疔毒常施紫地丁。
大青板蓝根,清热解毒胜,温病诸般证,用之有效能,流感配羌活,肝炎乙脑珍,痄腮及丹毒,疸痢用皆灵。
青黛功相似,凉血亦定惊。
蚤休拳参半边莲,疮疡蛇毒均可歼。
肝热惊搐蚤休用,水肿尤宜用半莲。
金荞麦和鱼腥草,射干也把肺热扫。
肺痈当以荞腥主,咽痛痰鸣射干好。
白头翁与马齿苋,秦皮地锦性皆寒,大肠湿热能清解,热泻热痢用之餐。
鸦胆子把原虫杀,阿米巴痢疟疾安。
红藤败酱草,解毒治肠痈。
红藤善活血,败酱更排脓。
犀角清热定惊良,凉血解毒此为上,热入血分用为主,吐衄斑疹必须尝。
辛温解表剂的名词解释
辛温解表剂的名词解释辛温解表剂,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类药物,它们具有温热的性质,主要用于解散寒邪、解表发汗的功效。
这类药物在中医理论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病症,以及表寒症候群。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辛温解表剂进行深入的解释和探讨。
辛温解表剂的药性特点主要表现为辛散、温热。
其中辛散是指它们具有辛味的性质,能够刺激脏腑,扩散寒邪;而温热则表示这类药物能够温养阳气,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因此,辛温解表剂通常被用于处理表寒症状,因为寒邪会导致气血瘀滞,而这些药物可以消散表邪,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病情。
辛温解表剂的常见药物有荆芥、薄荷、桂枝等。
其中,荆芥具有辛散散寒的特性,可以扩张血管,促进汗腺分泌,达到发汗解表的功效。
薄荷则能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有助于清除体内的热邪。
而桂枝则可以温通经络,散寒解表,并且对于感冒引起的头痛、腹痛等症状也有良好的疗效。
此外,辛温解表剂也可以根据不同证候进行配伍应用,以增强疗效。
例如,对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可以搭配葛根和防风。
葛根具有辛散发汗、解表解毒的作用,能够协同辛温解表剂产生更好的疗效;而防风则能够祛风散寒,防止邪寒侵袭人体,对于感冒的治疗具有辅助作用。
然而,辛温解表剂也需要在使用时注意一些禁忌和副作用。
首先,这类药物不适用于虚热证患者或患有阴虚证的人群。
其次,女性在月经期间使用辛温解表剂也需谨慎,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加重月经期间的不适症状。
此外,大剂量或长期使用辛温解表剂可能会导致胃肠不适、口腔溃疡等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时应遵医嘱,并掌握适量用药的原则。
综上所述,辛温解表剂是中医药学中一类应用广泛,疗效明显的药物。
它们通过辛散、温热的药性,能够解散寒邪,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表寒症状。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禁忌和副作用,并结合具体证候进行配伍调整,以达到最佳疗效。
在中医药学领域,辛温解表剂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表寒症状的方法。
然而,如何正确应用辛温解表剂,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以完善中医药学的理论与实践。
辛温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麻黄;辛、微苦、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辛、甘温;发汗解表、温经止痛、助阳化气;紫苏;辛、温;发汗解表、行气和胃、解鱼蟹毒;荆芥;辛、微温;祛风解表、透疹、止血;防风;辛、甘、微温;祛风解表、胜湿、止痉;细辛;辛、温;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白芷;辛、温;散寒通窍、祛风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香薷;辛、微温;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羌活;辛、苦、温;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藁本;辛、温;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辛夷;辛、温;散风寒、通鼻窍;生姜;辛、微温;发汗解表、温中止吐、温肺止咳;辛凉解表药;薄荷;辛、凉;疏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毒;蝉脱;甘、寒;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熄风止痉;葛根;甘、辛、凉;发表解肌、升阳止泻、解热生津、透疹;柴胡;苦、辛、微寒;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升麻;辛、甘、微寒;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牛蒡子;辛、甘、寒。
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消肿;桑叶;苦、甘、寒;疏散风热、清肝明目;菊花;苦、甘、辛、微寒;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蔓荆子;辛、苦、微寒;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淡豆豉;苦、辛、凉;解表、除烦;清热泻火药小结石膏、知母、芦根均以清肺、胃之热为主。
石膏、知母每多同用,但石膏清热之力较大,重在清胃透热,用于实热证;知母质润,重在滋阴润燥,实热、虚热均可用;枝子、淡竹叶均能清心除烦,但枝子苦寒,清热力强,能清利肝胆湿热而治湿热黄疸,又入血分凉血,以治血热吐衄;淡竹叶甘淡寒,性较平和,并能清解风热,善治热病初起及热病后余热未清之证,并有利水作用。
夏枯草能清肝泻火,用治肝火目赤肿痛、头痛、肝阳上亢之高血压症;又长于散结,用治瘰疬、痰核。
天花粉则长于清热生津,以治热病津伤口渴,并能清肺化痰、解毒消肿。
密蒙花清肝明目之品,用于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之症;又长于退翳膜。
清热燥湿药小结黄芩、黄连、黄柏均为苦寒燥湿、泻火解毒之品,适用于实热火毒及湿热证,如痈疮肿毒、痢疾、黄疸、湿温等。
中兽医学-解表药与方剂(辛温)
注意用药剂量
辛温解表药的用量应适当,不宜过大 或过小,应根据畜禽的体重和病情调 整剂量。
禁用于阴虚火旺的畜禽
辛温解表药性温燥,对于阴虚火旺的 畜禽应禁用或慎用,以免加重病情。
05
总结
中兽医学解表药的特色与优势
整体观念
中兽医学注重整体观念,认为动 物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解表 药通过调节机体功能,达到治疗 目的。
03
方剂
方剂的基本概念
方剂是由多种药物组成,按照一定配 伍关系和剂量比例组合而成的制剂。
方剂的组成需遵循君臣佐使的原则, 即以主药为主,辅以协助或制约的药 物,以提高疗效或减轻副作用。
方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病因、病理的分析,以药物之 间的相辅相成或制约关系,达到治疗 目的。
辛温解表方的组成原则
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组 成,具有发散风寒、宣肺平喘的 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咳嗽气喘。
荆防败毒散
由荆芥、防风、柴胡、前胡、川 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 桔梗、人参、甘草组成,具有发 散风寒、解表散寒的功效,主治
外感风寒湿邪。
九味羌活汤
由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 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 组成,具有发散风寒、祛湿止痛 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湿邪所致
创新发展
在传统解表药的基础上,开发新型的解表药和方剂 ,以满足现代畜牧业对动物疾病防治的需求。
国际交流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兽医 学技术和经验,推动中兽医学的国际化发展 。
对兽医临床的指导意义
指导用药
中兽医学解表药的特色和优势为 兽医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 方法,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
少药物残留。
辩证施治
中药二口诀
中药二口诀一、部分重点单味药速记1.辛温解表药荆芥、防风、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幕、白芷、羌活、细辛、辛夷、苍耳子。
【口诀】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2.辛凉解表药蔓荆子、牛蒡子、薄荷、蝉蜕、淡豆豉、菊花、桑叶、葛根、升麻、柴胡。
【口诀】蔓荆牛蒡二子凉,薄荷蜕豆饮菊桑,葛根生柴兼阳升。
3.清热泻火药石膏、芦根、知母、竹叶、淡竹叶、决明子、栀子、天花粉、夏枯草。
【口诀】泻火石膏芦知竹,决明栀子粉夏枯。
4.清热燥湿药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苦参。
【口诀】三黄苦胆燥湿热。
5.清热凉血药水牛角、生地黄、玄参、紫草、牡丹皮、赤芍。
【口诀】凉水生玄紫丹芍。
6.清热解毒药白头翁、白鲜皮、板蓝根、金银花、金荞麦、青黛、大青叶、鱼腥草、败酱草、秦皮、半边莲、半枝莲、穿心莲、射干、马齿苋、马勃、白花蛇舌草、熊胆、鸦胆子、木蝴蝶、连翘、蒲公英、土茯茶、重楼、山豆根、紫花地丁、大血藤。
【口诀】板白金青草秦皮﹐射马蛇熊鸦蝴蝶,连蒲茯楼豆丁血。
7.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胡黄连。
【口诀】虚热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黄连。
8.攻下药大黄、泻叶、芒硝、芦荟。
【口诀】大黄泻叶芒硝荟。
9.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
【口诀】润下火麻郁李仁。
10.峻下逐水药甘遂、红大戟、京大戟、芫花、牵牛子、千金子、巴豆。
【口诀】甘遂戟芫牵牛豆。
11、祛风湿药桑枝、秦艽、威灵仙、桑寄生、臭梧桐、雷公藤、青风藤、海风藤、川乌、乌梢蛇、蕲蛇、伸筋草、鹿衔草、路路通、丝瓜络、五加皮、穿山龙、千年健、木瓜、豨莶草、防己、徐长卿、独活。
【口诀】桑艽威灵寄梧藤,乌蛇伸筋衔草通。
瓜络加皮山龙健,木瓜豨莶防卿活。
12.芳香化湿药砂仁、草果、佩兰、草豆蔻、白豆蔻、广藿香、苍术、厚朴。
【口诀】砂仁草果佩豆蔻,藿香苍厚化湿呕。
13.利水渗湿药瞿麦、地肤子、萆薢、通草、木通、茯苓、猪苓、广金钱草、金钱草、连钱草、冬葵子、萹蓄、海金沙、车前子、茵陈、滑石、薏苡仁、灯心草、石韦、泽泻。
辛温解表药
十五味药有麻黄, 桂枝胡荽西河柳, 白芷香薷葱生姜, 细辛辛夷紫苏叶, 羌活蒿本荆芥防。
壹:麻黄
归肺膀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疗风寒
肆:西河柳
归肺胃心
伍:白芷
归肺胃肠 散风除湿 通窍止痛 消肿排脓
陆:香薷
归胃肠 发汗解表 和中利湿
疗暑湿感冒
柒:葱
归肺胃肠 发表散寒 通阳 解毒 源自虫捌:生姜归肺胃脾 解表散寒 温中止呕 化痰止咳
疗 风寒感冒 畏寒 呕吐
玖:细辛
归肺肾心 祛风散寒 通窍止痛
疗风寒 头痛 牙痛
拾:辛夷
归肺胃经 散风寒 通鼻窍
拾壹:紫苏 叶
归肺脾 解表散寒 行气和胃
拾贰:羌活
归膀肝肾 散寒 祛风 除湿
拾叁:蒿本
归肺膀 祛风散寒 止痛
拾肆:荆芥
归肺肝 解表散风 透疹
拾伍:防风
归膀脾肝 解表祛风 胜湿
解药表
解表药:1、辛温解表药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量用法:3-10克,大剂量可用至20克。
发汗解表宜生用,平喘止咳多炙用或生用使用注意:本品发汗作用较强,故表虚汗、阴虚盗汗,肺肾两虚的喘咳及阴虚阳亢者均当忌用。
桂枝:辛、甘、温。
归肺、脾、心、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用量用法:3-10克使用注意:本品甘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温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出血诸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紫苏:辛,温。
归肺、脾、胃经。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用量用法:3-10克。
不宜久煎。
治鱼蟹中毒加生姜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呕家圣药”之称用量用法:3-10克,或捣汁服。
使用注意:本品伤阴助火,故阴虚内热及热证忌服。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夏季风寒感冒而兼暑湿,水肿、尿少。
用量用法:3-10克。
利水消肿需浓煎使用注意:本品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暑热证忌用。
荆芥:辛,微温。
归肺、肝经。
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消疮,止血。
用量用法:3-10克,不宜久煎,止血须炒炭用,余皆生用。
防风:辛、肝、温。
归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味辛发散,入太阳经可散在表之风邪,入脾经可除肌肉之湿邪,但味温不燥,甘缓不峻,为风药中之润剂,为祛风止痛之良药。
防风即治外风,又治内风,通治诸风,故名防风,应为外来之风所致病。
使用注意:血虚风痉、阳亢生风及阴虚火旺者忌用或慎用。
羌活:辛、苦、温。
归膀胱、肾经。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风寒感冒、头痛身痛。
风寒湿痹,肩背疼痛。
筋骨所致的上半身痹痛,尤以肩背肢节疼痛者为佳。
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巅顶头痛,辛温香燥,上行升散,善达巅顶,长于发散太阳经之风寒湿邪,有止痛之效,与羌活相似。
治风寒上犯,太阳受邪所致的头痛,尤以巅顶疼痛为宜。
使用注意:血虚头痛、肝阳头痛及热证均忌用白芷:(川白芷和杭白芷)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辛温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平喘、利水(外感风寒表实证)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紫苏:辛温,归肺脾经。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荆芥:辛微温。
归肺肝经。
去风解表,透疹疗疮,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去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
解表去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
(阳明头痛,寒湿带下)生姜:辛微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胃寒呕吐)香薷:辛微温。
归肺胃经。
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阴暑、水肿、小便不利)辛夷:辛温。
归肺胃经。
散风寒,通鼻窍。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
发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
有小毒。
归肺经。
宣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凉解表药:薄荷:辛凉。
归肝肺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蝉蜕:甘寒。
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辛苦寒。
归肺胃经。
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
桑叶:苦甘寒。
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
归肺肝经。
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葛根:甘辛凉。
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
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升麻:辛甘微寒。
归肺脾胃大肠经。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蔓荆子:辛苦平。
归膀胱肝胃经。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辛肝微苦,寒。
归肺胃经。
解表除烦。
清热泻火药: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知母:苦甘寒。
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肝胆湿热、)夏枯草:苦辛寒。
中药分类速记口诀
中药分类速记口诀
中药分类速记口诀:
1. 辛温解表药:荆防麻桂紫苏姜,香白羌细辛夷苍。
2. 辛凉解表药:蔓荆牛蒡二子凉,薄荷蜕豆饮菊桑,葛根生柴兼升阳。
薄荷清利头目咽,散热透疹又疏肝。
3. 清热泻火药:泻火石膏知芦竹,决明栀子粉夏苦。
石膏泻火清肺胃,除烦止渴高热退,煅用收敛又生肌,专配知母情相须。
知母清胃又润肺,滋阴润燥虚热退。
芦根除烦又生津,止呕排脓利尿淋。
4. 清热燥湿药:三黄苦胆黄芩清肺除湿热,解毒止血又安胎。
黄连燥湿清心火,胃火痢疾疮毒瘥。
黄柏入肾燥下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胆草燥湿泄肝胆,带状疱疹小儿惊。
5. 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水牛角,生地玄参紫丹芍。
生地凉血阴津热,润肠吐衄伤营血。
玄参凉血且滋阴,解毒散结润肠真。
丹皮凉血散淤血,内外痈肿骨蒸热。
赤芍凉血兼清肝,瘀滞肿痛经闭痊。
6. 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双黄连,蚤休败酱青板蓝,二白地丁垂盆菊,马勃红藤马齿苋。
以上是中药分类速记口诀供您参考,建议您根据具体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忆。
解表药【辛凉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微火烘干入药。
性能:辛,温。入肺、胃经。
功效:散风寒,通鼻窍。
主治:
1. 散风寒:用于风寒感冒 而多鼻漏者。如辛夷散。
2. 通鼻窍:散肺部风邪, 其性升散,引诸药上行,善 通鼻窍,为治鼻病的要药。 常用于治疗鼻炎、鼻窦炎等。
辛温解表药
★紫 苏
药用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 燥叶;茎单用为苏梗;种 子入药为苏子。
2. 对于风热或肝火之目赤肿痛, 疗效甚好,常与桑叶、夏枯草配伍。
3.为外科之要药,用于疮黄肿毒, 既可内服,又可外敷,常与金银花、 连翘、蒲公英、甘草等同用。如五 味消毒饮。
辛凉解表药
牛蒡子
药用菊科植物牛蒡的成熟种子。晒干, 生用或炒用。
性味:辛、苦,寒。入肺、 胃经。 功效主治:
1.疏散风热,利咽宣肺: 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肺热咳嗽等症,常与银花、 连翘、桔梗等同用。
性能:辛,凉。入肺、肝经。善清上焦风热,又疏解 肝胆郁结,清暑避秽。
功效:疏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
主治: 1. 疏散风热: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如银翘散。 2. 清头目、利咽喉:治风热上攻引起的头痛目赤,咽 喉肿痛等证,常与防风、桔梗、玄参、菊花等同用。 3.透疹止痒:治风热束表的麻疹不透,及风疹、皮肤 瘙痒等,与蝉衣、防风等同用。 4.疏肝解郁:常与柴胡、白芍等同用治胸胁胀闷。
辛温解表药
性能:辛、甘,微温。入膀胱、肝、脾经。 功效:祛风发表,胜湿解痉。 主治:
发散风寒表证 1.解表
疏散风热表证
风湿证早期---痉挛、肌肉强直---防风散 2.祛风止痉
解痉:破伤风、歪嘴风(N症状)---千金散
3.止汗---玉屏风散
*对阴虚火旺及血虚发痉者忌用。
辛温解表药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麻黄【别名】龙沙,狗骨。
【性味归经】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平喘,利水。
【主治】感冒风寒,恶寒无汗,咳嗽气喘,水肿。
【成份】含麻黄碱、麻黄定碱、挥发性碱、苄基甲胺等。
【药理】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抑制流感病毒,增加冠脉血流量,升高血压等作用。
【配伍注意】恶辛荑、石韦;厚朴、白蔹为使。
解表宜生用,,矿止咳平喘宜炙用,体虚多汗者忌用。
中毒量45—50克。
解救法:用绿豆25克,甘草50克,水煎服。
【配伍应用】1.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痛、恶风、无汗、气喘等症。
常与桂枝、甘草、杏仁等药物配伍。
2.治肺气壅遏之咳喘症,属风袭肺者与杏仁、甘草同用;属风寒表证兼有痰饮清稀阻肺者当与细辛、干姜、半夏、五味子等药配伍;属肺有郁热者宜用少量本品配大量生石膏及杏仁、甘草等药合用。
3.治风疹瘙痒,多与蝉蜕、薄荷药物配伍。
4.治水肿兼有表证,属热证者当配伍生石膏;属寒证者宜与附子等药同用。
【古籍方例】方名:麻黄汤(《伤寒论》)组方:麻黄6克,桂枝4克,杏仁9克,炙甘草3克。
水煎服。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
配伍特点:麻黄与桂枝共伍有扩张血管,使血行旺盛,促进发汗等作用。
配杏仁有喘之功,甘草既可协同止喘,又能调和诸药。
紫苏【别名】赤苏,苏叶。
[性味归经] 辛,温。
归肺,脾经。
[功效] 发表散寒解气宽胸,解鱼蟹毒。
【主治】心腹胀满,霍乱转筋,风湿脚气,伤寒气喘,乳痈肿痛,慢性气管炎,寻常疣等.【成份】含挥发油、紫苏醛、薄荷脑、香薷酮、芳樟醇等。
【药理】有缓解支气管痉挛,促进胃肠蠕动,升高血糖,抑制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作用。
[使用注意]气虚久咳,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不宜用。
【配伍应用】1.治老年食少痰多、咳嗽喘逆,常与莱菔子、白芥子等药配伍。
2.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鼻塞咳嗽,多与杏仁、半夏、前胡、桔梗等药同用。
3.治风寒表证兼气滞者,每与香附、陈皮等药合用。
中药药理学解表药
3、如用麻黄水浸剂1.0~2.0g(相当生药5~10g)内服,给以温 覆(盖被取暖之意)逐渐全身有温热感,继而出汗故有
“仲
景用麻黄,但取其发汗,故药皆温服,而温覆以取汗”
(伤 寒论今释)如不以温覆,则汗出不多。
4、给猫iv L-麻黄碱2~4mg/kg注射(或口服7mg/kg)测得其后 足放散的水分量增加。 5、大鼠口服水溶液性提取物在75~300mg/kg范围内,其发汗作 用呈量效关系。
[成分]
柴胡皂苷(saiko-side a .b . c .d )甾醇(α菠菜甾醇、豆甾醇) 挥发油(柴胡醇bupleurmol、丁香酚、己酸、酸内 酯等)多糖、黄酮。
[药理作用]
一、与透表泄热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
1、解热降温作用 2、抗炎作用 3、抗菌、抗病毒作用 4、镇静、镇痛、镇咳作用 5、促进免疫功能
一、解热作用
正常小鼠→体温↓ 扩张血管 → 促进散热 机理: 体温↓
呼吸运动↑→水分排出↑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血压、心率 降压: 总黄酮5~30mgkg iv犬→BP↓(剂量增加,作用增强) 总黄酮 葛根 煎 剂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BP↓心率↓ 浸 膏 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 机理: BP↓ 降低交感神经功能(葛根素)→血浆CA↓
心率↓ β-R阻滞作用:葛根750mg/kg=0.1mg/kg普萘洛尔 (propranolol)
2、改善脑循环和微循环: 总黄酮:扩张脑血管→犬脑血流量↑ NA→脑血流量↓↑ 葛 根: 乙酰甲胆碱→脑血流量↓↑ 3、扩张冠脉、改善心脏功能: 总黄酮 葛根素 扩张冠脉,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 ↓ 临床证实: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 使脑血管状态恢复
桂皮油或桂皮醛能抑制结核杆菌。
中药解表药的分类方法
中药解表药的分类方法
中药解表药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类,它们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根据中药解表药的性质、功效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辛温解表药:这类药物具有辛、温的性质,能够促使毛孔张开,引起出汗,从而解除表层的风寒或风热症状。
常见的辛温解表药有荆芥、藿香、紫苏、草果等。
它们一般适用于风寒或风热初发,伴有发热、头痛、恶寒或鼻塞等症状的患者。
2. 辛凉解表药:这类药物具有辛、凉的性质,既能解表,又能清热,适用于风热或风热邪入营血引起的症状。
常见的辛凉解表药有薄荷、菊花、连翘、银花等。
它们能够迅速扩张毛孔,引起出汗,还能清热解毒,适用于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明显的患者。
3. 苦寒解表药:这类药物具有苦、寒的性质,主要用于风热邪气入侵引起的症状,适用于发热、口干、咽痛等症状较重的患者。
常见的苦寒解表药有金银花、栀子、黄芩、黄连等。
它们能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适用于风热引起的疾病。
4. 辛凉解表药:这类药物既有辛味,又有凉性,能够扩张毛孔,引
起出汗,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常见的辛凉解表药有薄荷、蒲公英、凉茶等。
它们适用于风热邪气的症状,如发热、口渴、咽痛等。
总结起来,中药解表药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苦寒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
这些药物具有不同的功效和应用范围,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来选择合适的解表药进行治疗。
中药药歌
'. 中药药歌辛温解表药辛温解表有麻黄,香薷苏桂芥生姜,辛夷苍耳葱柽柳,白芷胡荽防藁羌。
辛凉解表药辛凉解表薄荷佳,牛蒡浮萍豉升麻,葛根蝉蜕蔓荆子,桑叶木贼柴菊花。
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有夏枯,石膏花粉寒水芦,知母竹叶鸭跖草,谷精葙栀蒙淡竹。
清热燥湿药三黄苦龙。
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漏慈蔹,丁英银翘穿心莲,青叶红藤白头翁,败酱鱼腥鲜板蓝,熊胆鸦胆土苓蚤,马勃马齿半边拳,四季金荞地锦草,山豆绿豆黛射干,更有秦皮白毛夏,牛黄垂盆舌草全。
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玄犀角,赤芍生地紫牡丹。
清虚热药清虚热药蒿地骨,白薇银柴胡连兼。
泻下药泻下之药三类分,攻润峻下当记心,攻下番泻硝黄荟,润下火麻郁李仁,峻下甘遂芫花戢,巴豆牵牛陆千金。
祛风湿药祛风湿药有威灵,防己独活臭梧桐,秦艽木瓜桑枝虎,蚕沙松节寻骨风,花蛇乌蛇共蛇蜕,风藤石藤徐长卿,浠莶五加千年健,勿忘海桐桑寄生。
化湿药芳香化湿苍朴花,藿厚二蔻佩果砂。
利水渗湿药利水渗湿猪茯苓,地肤金钱滑二通。
金砂石韦茵陈萆,车苡葫芦葵子灯。
萹蓄瞿麦泽漆共,椒目苓皮大腹冬。
'.温里药温里之药有三姜,干姜炮姜高良姜,乌头附桂吴萸细,二椒二荜丁茴香。
理气药理气之药记心中,刀豆乌木共沉青,香橼佛手檀香附,橘核荔核楝橘红,二枳柿蒂八月札,玫瑰绿梅九香虫,枸橘薤白娑罗子,还有青木及甘松。
消食药消食神曲莱菔子,内金山楂麦谷芽。
驱虫药驱虫之药有贯众,芜荑雷丸苦楝槟,鹤虱鹤芽使君榧,南瓜之仁当记胸。
止血药止血之药蓟地榆,苎麻茅根槐白芨,紫珠花蕊血余炭,仙鹤茜草藕三七,艾叶柏叶灶心土,蒲黄棕炭与羊蹄。
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棱莪芎,元胡郁金不留行,姜黄丹参漆虎杖,牛膝泽兰甲五灵,降香寄奴益母草,水蛭蛰虻鸡血藤,乳没苏木凌霄并,然铜桃仁月季红。
化痰药化痰之药蒌桔复,白附白芥半二竹,白前川贝礞昆藻,浮石瓜子星前胡,海蛤黄药胖大海,猪胆蔊菜皂荚茹。
安神药安神之药计十一,朱砂琥珀远磁石,交藤龙骨共龙齿,柏枣合欢花与皮。
辛温解表药.
5、解表药第一节辛温解表药辛温又解表,麻桂紫姜藁,荆防羌活细,芷薷苍夷柳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配桂枝,治疗表实无汗;配杏仁治风寒束肺,肺逆咳喘;配石膏,治肺热咳喘。
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肾虚咳喘忌服。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通阳化气有汗无汗皆可,另主治阳虚证(心阳不足心悸、胸阳不通胸痹、脾胃虚寒)、痰饮证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特点:治疗脾胃气滞和气滞胎动,叶善发表散寒,梗善理气宽中安胎。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呕家圣药。
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解表散风通用药,风寒风热皆可。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治风通用药,外风、内风、风湿及寒热皆可破伤风和小儿惊风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善治表证夹湿、太阳头痛及上半身风湿痹痛。
藁本:发汗解表,祛风胜湿,止痛善治表证夹湿、颠顶头痛及风湿痹痛。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治鼻渊鼻塞头痛之良药,最宜少阴头痛、鼻渊和牙痛。
可治阳虚外感。
寒饮伏肺之要药(配干姜和五味子)小青龙。
1—3克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善除手足阳明之邪,可治阳明头痛,眉棱骨痛。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治阴寒闭暑及风水水肿,素称:夏月麻黄。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为外感鼻塞头痛之佳品,又为治鼻渊头痛之要药,另治湿痹痛和疹痒。
疥癣。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治鼻渊头痛与风寒头痛鼻塞所常用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6.辛凉解表药薄蝉桑菊葛柴升,牛蒡豉浮贼蔓荆。
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善散上焦风热。
叶长于发汗,梗长于理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可治痄腮。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配胖大海,善治风热肺热之咽痛音哑,另治小儿惊哭夜啼,破伤风。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配菊花,治肝阳眩晕及肝肾阴亏目暗不明;配黑芝麻,治肝肾阴虚视物昏花兼肠燥便秘。
解表药
第一章解表药【含义】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
【分类及适应证】1)辛温解表药。
又称发散风寒药,性味多辛温,发汗作用较强,适应于:①风寒表证,见恶寒重发热轻。
头痛身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等;②咳嗽气喘、风湿痹痛、水肿等兼有风寒表证者。
2)辛凉解表药。
又称发散风热药,性味多辛凉,发汗作用和缓,适应于:①风热表证,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有汗,鼻塞,流浊涕,咽部红肿疼痛,口渴,舌尖红,脉浮数等;②温病初起属风热表证者;③咳嗽,麻疹透发不畅兼有风热表证者。
【使用注意】1)注意用法。
解表药多为辛香发散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2)注意体质。
久病体虚者慎用。
3)注意禁忌病证。
气虚自汗、阴虚盗汗、久患疮疡、大失血等患者应慎用。
4)注意季节。
夏季腠理疏松,易于出汗,用量宜轻;冬季腠理闭塞,不易出汗,用量宜重。
5)注意不良反应。
使用解表药,发汗过多,耗伤阳气,进而损及阴液,导致虚损。
6)注意疗程,解表药为祛邪之品,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第1节辛温解表药麻黄【来源】本品为麻黄科植物麻黄、木贼麻黄及中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处方别名】麻黄、炙麻黄、麻黄绒【性味归经】辛、味苦,温。
归肺、膀胱经【功效应用】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浮肿、骨节疼痛,小便不利,风邪顽痹,支气管哮喘。
发汗解表——{特点:发汗力量峻猛应用:①风寒表实无汗证;②风寒湿痹,阴疽等宣肺平喘——{特点:善宣散肺气。
应用:①风寒袭肺之喘咳;②痰饮犯肺之咳喘;③热邪壅肺之咳喘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兼有表证者【配伍应用】麻黄配桂枝:发散风寒,用于风寒表实无汗证。
麻黄配杏仁、甘草:宣肺散寒,止咳平喘,用于风寒袭肺之咳喘。
麻黄配石膏、杏仁、甘草:清宣肺热,止咳平喘,用于肺热咳喘。
麻黄配干姜、细辛: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寒饮郁肺之咳喘。
【用法用量】水煎服,3~9g【使用注意】1) 注意生品与炮制品的区别。
14种辛温解表药名称别名产地所属科目及彩图
常用辛温解表药名称别名产地所属科目及彩图序号类别名称别名产地所属科目图片1辛温解表药麻黄龙沙、狗骨、卑相、卑盐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西北部及陕西等省区。
麻黄科2辛温解表药桂枝柳桂、玉桂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台湾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工纯林。
道地产区:主产于广东、广西及云南省。
樟科3辛温解表药香薷小香薷、野苏麻、香薷草、香戎、香茸、香葇、香菜分布区域:1、石香薷:分布于华东、中南、台湾、贵州。
2、江香薷:栽培于江西分宜、新余等地。
道地产区:1、青香薷:主产于广西、湖南、湖北等地,系野生,多自产自销。
2、石香薷:主产于江西宜分县,为栽培品,产量大而质量佳,行销全国。
唇形科4辛温解表药紫苏苏叶、南苏、臭苏、山紫苏全国各地均产。
唇形科紫苏属植物5辛温解表药生姜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中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
姜科姜属植物姜的新鲜根茎6辛温解表药荆芥假苏、鼠蓂、姜芥分布区域:分布于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湖北、贵州、四川及云南等地。
道地产区: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唇形科荆芥属植物荆芥7辛温解表药防风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主产于河北、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
伞形科防风属植物防风的根。
8辛温解表药西河柳山川柳、三春柳、西湖柳、赤柽柳、观音柳、红筋条分布区域:分布于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等地。
柽柳科柽柳属植物柽柳的嫩枝叶9辛温解表药羌活别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分布区域:1、羌活:分布于四川、西藏、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2、宽叶羌活:分布于山西、内蒙古、湖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
道地产区:1、羌活:主产于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省。
2、宽叶羌活:主产于四川、青海、陕西、河南等省。
伞形科羌活属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根茎及根。
10辛温解表药藁本藁芨、鬼卿、地新、山茝、蔚香、微茎、藁板板分布于中国湖北、四川、陕西、河南、湖南、江西、浙江等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通阳化气:本品能温通阳气,助水湿的运化。 (1)痰饮、水肿、小便不利。如苓桂术甘汤。 (2)心动悸、脉结代。如炙甘草汤。 (3)中焦虚寒之脘腹疼痛。如小建中汤。 (4)胸痹。如瓜蒌薤白桂枝汤。
桂枝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
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出血等忌 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1)外感表证:风寒风热都可用。 (2)风疹瘙痒。如消风散。 常与荆芥相须为用。
2.胜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如蠲痹汤。
3.止痉:有祛风止痉之功,用于破伤风.如玉真 散。
4.透疹止痒:用于麻疹初起,难以透发者。
羌活
【性味归经】 辛、苦,温。 归膀胱、肝、 肾经。
羌活
1.发散风寒:本品辛散苦燥温通,气味芳香 雄烈,主散太阳经风寒湿邪,止痛作用亦强。
细辛
【性味归经】 辛、温。归 肺、心、肾 经。
细辛
1.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通窍:本品辛散温 通,气味芳香,性善走窜,散寒力强,能外 散表寒,内除里寒,并有良好的通窍止痛作 用。
(1)外感风寒挟湿证。如九味羌活汤。 表寒证、 (2)阳虚外感。如麻黄附子细辛汤。 里寒证 (3)血虚经脉有寒证。如当归四逆汤。 都可用。
桂枝
【性味归经】 辛、甘,温。 归心、肺、 膀胱经。
桂枝
1.发汗解肌(表):本品辛散甘缓温通,发汗解 表作用缓和,用于外感风寒表证,表实证、表 虚证都可以用。
2.温通经脉:本品性温,有温通血脉、散寒 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寒凝血滞所致诸证。
(1)风湿痹痛。 (2)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3)胸痹证。 (4)脘腹冷痛。 (5)癥瘕。
3.解鱼蟹毒:用于食鱼蟹中毒所致的腹痛吐泻。
苏叶:长于解表 苏梗;长于理气
荆芥
【性味归经】 辛、微温。 归肺、肝经。
荆芥
古人谓本品“为风病、血病、疮病要药。” 1.祛风解表:本品性微温,药性和缓,对 于外感表证,无论风寒风热都可用。
(1)风寒表证。如荆防败毒散。 (2)风热表证。如银翘散。
2.透疹止痒:并有消疮之功。 (1)麻疹不透。 (2)风疹瘙痒。如消风散。 (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如败毒散、
第一章 解表药
学习内容
概述 一、辛温解表药 二、辛凉解表药
练习与思考
概述
(一)概念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
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 (二)病因
表邪:主要指六淫邪气,以风邪、 寒邪、热邪为多见。
概述
(三)性能特点 味辛,性温或凉,归肺和膀胱经,
药性升浮。 (四)主治证及药物分类
表证:风寒表证——辛温解表药 风热表证——辛凉解表药
2.宣肺平喘:用于肺气壅遏的咳喘实证, 寒热均可。 3.利水消肿:本品为宣肺利尿的要药, 用于风水水肿(水肿兼有表证)。
本品还可用于风湿痹痛、阴证疮疡等。
麻黄
【用法用量】煎服,3~10g。生用长于发 汗解表,蜜炙用长于止咳平喘。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强,凡自汗、盗 汗及虚喘、失眠及原发性高血压者均当慎 用。
(1)外感风寒挟湿证:如九味羌活汤(颗粒)。 (2)外感风寒湿邪,头痛身疼,周身困重: 如羌活胜湿汤。 善治太阳经头痛——项后疼痛。
2.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如蠲痹汤。 善治腰以上(上半身)风寒湿痹,尤以肩
背肢节疼痛者佳。
【用法用量】 煎服,6~10g。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
阴血亏虚者慎用。用量过多,易致呕吐, 脾胃虚弱者不宜服。
【性味归经】 辛、温。归 肺、脾经。
紫苏
1.发汗解表:发汗解表之功较和缓,兼 可宣肺止咳。
(1)外感风寒轻证。 (2)外感风寒咳嗽。如杏苏散。
(3)外感风寒兼有脾胃气滞者。如
藿香正气散(液),香苏散。
2.行气宽中:并有和胃止呕、理气安胎之功。 (1)脾胃气滞,胸闷呕吐;湿滞吐泻。如藿香 正气散(液)。 (2)气滞痰结之梅核气。如半夏厚朴汤。 (3)脾胃气滞之胎动不安、妊娠恶阻。
(4)头痛、鼻渊、牙痛、风湿痹痛等证。 (5)中恶或痰厥所致的卒然神昏窍闭.如通关散。 2.温肺化饮:用于寒饮停肺之咳喘证。如小青 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
细辛
【用法用量】有小毒,煎服,1~3g;散剂 每次服0.5~1g。
【使用注意】气虚多汗,阴虚阳亢,肺燥干 咳,肺热咳嗽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紫苏
藁本
【性味归经】 辛、苦,温。 归膀胱、肾 经。
藁本
1.祛风散寒:本品辛温香燥,性升散,归膀 胱、肝经,药势上达巅顶,善祛太阳经风寒 湿邪,且能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头痛。 如神术散、羌活胜湿汤。
部分解表药还兼有利水、平喘、 胜湿止痛、透疹、消疮等作用,可用 于水肿、咳喘、风湿痹痛、麻疹、风 疹、疮疡初起等证。
概述
(五)使用注意 1、发汗不宜太过。 2、自汗、盗汗、疮疡日久、淋病、失血者 慎用。 3、因时因地制宜。 4、不宜久煎。
返回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为辛温,以发散风寒 为主要功效,又称发散风寒药。
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以恶寒重, 发热轻、无汗或汗出不畅、头身痛、口不 渴、舌苔薄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部分药物兼有宣肺平喘、利水、胜湿 止痛等作用,可用于咳喘、水肿、风疹瘙 痒及风湿痹证等兼有表证者。
麻黄
【性味归经】 辛、微苦, 温。归肺、 膀胱经。
麻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发汗解表:本品辛开苦降温通,善于开 宣肺气,发汗作用强,适用于外感风寒表 实证(无汗、脉浮紧)。发汗力强,为辛 温解表之峻品。
麻黄、桂枝功用对比
共同点:均有发汗解表的功效,都可用 于风寒表证。
不同点:麻黄以宣散为主,发汗力强, 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的表实证。并有 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用于喘咳证及风 水水肿等。桂枝以温通为主,发汗力较缓, 外感风寒无论有汗的表虚证和无汗的表实证 均可用。并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常用治 寒凝血滞诸证、蓄水证等证。
银翘败毒散。
3.止血(炒炭) :用于吐血、衄血、崩漏 下血等多种出血证。
荆芥
【用法用量】煎服,4.5~9g,不宜久煎。 【使用注意】解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
炒炭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防风
【性味归经】 辛、甘,微 温。归膀胱、 肝、肺、脾 经。
防风
1.祛风解表:本品性微温,药性和缓,质柔润, 古人称之为“风药中之润剂”,可“通治一切 风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