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


语言教学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确立的依据
教学原则的基本性质及教学原则的层次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的总教学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从教学过程上看,从教学关系上看,从内外因
上看,从教学原则上
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中心的原则:把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确立为对外
汉语教学工作和教学活动的核心,并把这一原则确立为对外汉语教学的 总原则之一,这是教学原则对学科性质和特点的最高体现 以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为框架的原则:所谓的结构、功能和文 化的具体所指究竟为何,还有分析,“三结合”如何结合同样有不同的 看法,对功能和文化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三结合”在教学中究竟体现 在哪些方面,如何来体现

核心是学科基本理论,外联(联系学科的理论基
础如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内导(指导学科的 应用研究如教材编写研究、测试研究等)
学科基本理论体系的形成
两面向: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实际,面向中 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


三结合:结合国外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的理
论和实践,结合第二语言教学的两个根本问题 “教什么”和“怎么教”,结合中国的教育传 统和教学方法
际文化;知识文化的教学则要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具体的培养目 标来决定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法回顾 与展望



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历史回顾
第一阶段: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法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初创阶段,采用语法翻译法和演绎法进行教 学,典型教材是由北大中国语文专修班于1958年出版的《汉语教科书》; 语言综合教学的直觉意识

语言教学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论
(一)学科语言理论
1、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普通语言学及其 分支学科理论研究。普通语言学及其 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必须和第二语言教 学实践相结合,只有服务于第二语言 教学的需要,才能成为第二语言教学 的学科语言理论。
2、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言学研 ❖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是究汉。语,汉语的结构规律、
❖ 有关学科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的调查、研究主要依 托于学科应用理论的研究成果和学科应用研究所 反映出的问题,反过来,学科发展建设方面的进 步也能够促进学科应用理论的研究。
❖ 吕必松:基础理论、教学理论 ❖ 吕必松:基础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法 ❖ 崔永华:支撑理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 ❖ 刘 珣:基础理论、学科理论、教育实践
中位教学原则:亚原则或分原则,是部分教学工作 或部分教学活动应当遵守的教学原则,其适用范 围是局部性的。如课堂教学原则、课型教学原则、 课程设置原则等。
下位教学原则:微原则或单原则,是某一项教学工 作或某一教学环节应当遵守的教学原则,其适用 范围是单一性的。如课堂练习机会均等的原则、 作业及时批改及时返还的原则等。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第二,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原则。
第三,以结构、功能语言教学服务。
中国的对外3汉、语中教学国是传在中统国的教传学统文观化和传统的
教育思想中进行的,中国的教师有着浓厚的中华 文化底蕴和传统的教育观念。我们的教学对象是 以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观念很不相同的文化 传统和教育观念为背景的。在这种情况下,既不 能完全照搬中国的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也不能一 概否认之,而应该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研究中国 的传统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原则和教学方 法,从中做出取舍和调整。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教 育思想的合理成分,又不至于对学生学习造成障 碍。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1、语言四要素: 语音、词汇、语法 和文字。

2、言语技能:听、说、读、写和 译 。

3、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包括:语法性和得体性 。

4、对外汉语教学规律是由语言学规律、心理学规律 和一般教育规律等共同决定的。

5、知觉的特性:组织性、整体性 和恒常性。

6、中介语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塞林克_。

7.功能法的心理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_.。

8.目的在于妥善地将学习者按程度分班或编组的测试叫___分级测试____。

9.在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人,由于文化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深度的焦虑,这一阶段称为跨文化交际的_挫折_阶段。

10.文化的属性有民族性、社会性、_系统性_和阶段性。

1.从教学性质上看,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外语教学,又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

2.练习时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练习的种类有理解性练习、模仿性练习和记忆性(感知性、应用性)练习。

3.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方式是课堂教学。

4. 偏误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

5.中介语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提出的,6.新中国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汉语教科书》。

7.一般来说,在留学生课程中综合课是主干课程。

8.对母语是英语的学生来说,声调是他们学习汉语语音时遇到的最大困难。

9.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大脑中有一种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

10.学生学习和掌握目的语的主要场所是课堂。

1、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 和长时记忆。

2、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 和成绩测试。

3、课程设计 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连接总结设计、教材编写的中心环节。

4、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 。

5、对外汉语教学中选词标准最重要的是常用和构词能力强的。

6、中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是《汉语教学与研究》。

7、“先天论”认为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才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素。

8、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在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了语言的发展。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三者的异同:

同:都有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内容;
都强调学科的综合性、跨学科性和应用性。
异:吕的体系中有“教学法”内容; 崔的体系中有“学科发展史”等内容; 刘的体系中有“教学实践”等内容。
(二)学科建设体系 1. 学科理论基础 是由对外汉语教学的跨学科性决定的。 如: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 学等。
(四)课堂教学的课型意识 要求课堂不能随意性太大,要突出课型特色。
(五)课堂教学的目的意识 每堂课 的目的。 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目的。 每一个教学行为的目的。 (六)课堂教学的敬业意识 永远保持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 对学生一视同仁。 不对所使用的教材进行评定。 对学生负责,严格要求。
学语 语 跨 科言 言 文 语学 教 化 言习 学 教 理理 理 学 论论 论 论
教学 学 教 课 教 教 测 评 学科 科 学 堂 学 材 试 估 目课 课 大 教 技 编 理 理 标程 程 纲 学 巧 写 论 论 研设 建 研 研 研 研 研 研 究计 设 究 究 究 究 究 究
学师 教 教 教 教 学 教 科资 学 育 学 学 科 师 发队 管 实 技 资 历 进 展伍 理 践 术 源 史 修 规建 研 研 开 管 研 培 划设 究 究 发 理 究 训
作 业
1、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原则,如何体现 在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上? 2、你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建设好自己的学 科并使其有长足的发展?
要求: 以上题目任选其一。 字数不限。 要谈自己真知灼见,不以抄资料来凑字数。
80年代以来: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得 到了空前的发展,一些新的教学思想和教 学法原则,成为引导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 发展方向的重要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
四个语言功能区:
布洛卡区(运动语言区、语言前区) 韦尼克区(听觉语言区、语言后区) 视觉语言区 书写区



2、大脑语言功能的侧化——孩子出生后两侧大脑 半球均参与语言活动。大脑的语言功能是随着孩 子的发育,逐渐定位于大脑的左半球。孩子一般 是6—12岁完成侧化的过程。
二、语言习得的关键期理论

(1)言语行为说:“功能是言语行为,也就是用语 言做什么。如问候、拒绝、邀请、道歉等(盛炎 1990)“功能是人们为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和达 到一定的交际目的所进行的一个个言语行为。” (杨寄洲1993) (2)语言作用说:“所谓功能,也就是语言的作用, 用语言来表达什么思想”。(吕必松1987) (3)交际目的说:“功能指的是交际的目的”。 “任何交际都是为了一个或几个目的而进行的”。 (张占一1989)
1.语言的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言语
教学要从言语入手,语言是一个抽象的系统, 言语是这个抽象系统的表现形式。语言和言语 的关系就像人和张三李四的关系。只有通过言 语才能认识和掌握语言,因此教学要从言语入 手,而不能从语言规则入手。


语言是音义的结合体
以声音表示意义,教学要音义结合。语言在本 质上是口头的,教学首先要着眼于口语。学习 语音要密切结合语义,没有语义的声音在语言 学上毫无意义。
三、语言学习(习得)的个人因素
一)认知因素: 1、语言学能——是学习一门外语的认知能力 , 由听辨音及发音能力、语法敏感度、语言 记忆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组成。 学能较高的人在课堂上通常能更快、 更好地掌握外语材料。一些研究显示了语 言学能和外语学习成绩之间紧密关联。
2、认知方式(风格)——是人们在面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简答题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简答题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简答题摘要: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与特点1.定义2.特点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1.基本理论2.教学方法3.教材与课程设置三、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1.语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针对性原则3.文化融入教学四、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挑战1.国际化需求与日俱增2.教学质量与评价体系3.教师队伍建设五、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与策略1.技术创新与教学融合2.多层次、多渠道合作与交流3.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正文: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与特点1.定义对外汉语教学,是指针对非母语学习者进行的汉语语言教学。

它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言知识,提高汉语交际能力,同时了解中国文化。

2.特点(1)实用性:对外汉语教学以实际应用为目标,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语言实践能力。

(2)针对性:根据学习者的语言背景、年龄、学习需求等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

(3)文化融入: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中国文化和习俗,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语。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1.基本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

2.教学方法(1)口语法:强调口语交流,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

(2)情景教学法:设置实际场景,让学习者在情境中运用汉语。

(3)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任务,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

3.教材与课程设置(1)教材:根据不同水平、需求选择适合的教材,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课程设置:设置多元化课程,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写作、文化等。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1.语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注重理论学习,掌握汉语语法、语音等基本知识。

(2)强调实践操作,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

2.针对性原则(1)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2)因材施教,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3.文化融入教学(1)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中国文化及习俗。

(2)通过文化对比,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

四、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与挑战1.国际化需求与日俱增(1)全球汉语学习者数量持续增长。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_考点归纳_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_考点归纳_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一章对外汉语研究的四个层面①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②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cc究,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

④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章教学大纲的类型及定义(结果式大纲)P28~31::::①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根据大纲对教学容描述的侧重点不同,把教学大纲分为结果式大纲和过程式大纲。

所谓结果式大纲主要是对语言项目和言语技能的归纳,重点是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所应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侧重语言教学的最终结果;所谓过程式大纲主要是对学习的任务和教学的程序的描述,重点在语言学习和语言活动本身,侧重语言教学的过程。

结果式大纲又可以分为组合型(传统的语法大纲)和分解型(意念—功能大纲);过程式大纲又可分为任务型(学习的角度)和程序型(教学的角度)。

②语法大纲是传统的大纲类型;功能-意念大纲(主要容是功能<即使用语言的目的>和意念<即语言表达的概念意义>项目)是另一个主要的大纲类型;任务大纲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的一种新的大纲类型。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研制的具体原则综合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限定性原则,系列性原则,导向性原则。

P34~35《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主要特点①突出语言的使用规则,而不是详细介绍语法理论和语法知识。

②重视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同时又注重结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

③对语法规则的说明简明、通俗、具体、实用。

④从典型的语言材料出发选取和确定语法项目和语法点。

⑤根据外国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学习需求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需求,对理论语法的容和结构作相应的繁简处理,选取和确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语法项目和语法点。

⑥不要求进行详尽的语言分析,而是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言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指导语言实践活动。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①汉语言专业教育,指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学历教育。

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

1、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是新中国公派到国外任教的第一位对外汉语教师。

2、二次大战期间协助赵元任先生在美国哈佛大学主持“军队特别训练课程中文部”,用听说法进行汉语教学工作的邓懿先生.3、外国留学生办公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以适应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不断发展,是北京语言学校的前身。

4、钟梫《十五年汉语教学总结》一文中特别提到了“精讲多练”和“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性原则,用汉语进行课堂教学的直接性原则,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学以致用原则,以及语文并进、听说读写全面要求、阶段侧重等主要的教学原则。

5、王力先生与1984年题词: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

6、论述第二语言教学与母语教学的区别与联系?相同点:均为语言教学不同点:母语教学是在具备一定交际能力的基础之上,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品质、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第二语言教学是从零起点开始,于是基础教学就成为重点阶段。

为了达到短时间尽快掌握目的语的目的,第二语言教学就必然带有短期、速成、集中、强化的特点,就必须强调所传授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并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运用汉语交际能力为根本目标。

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就是把汉语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即母语文教学明显区分开来。

7、第二语言与外语从有无目的和学习环境进行区分。

第二语言是指在使用该语言环境下学习目的语;外语是指不在其使用环境下学习该语言。

8、语法大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语言结构为基础,按照语法项目的难易程度编排教学内容。

9、第二语言教学史上最古老的教学法是语法翻译法。

10、名词解释: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点。

①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教学。

②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法教学法采用演绎法,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地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③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所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 笔记

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 笔记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0. 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 P7 (详情见本子)1)对外汉语首先是语言教学。

2)对外汉语是第二语言教学。

3)…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4)…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1. 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P81)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2)以技能力训练为中心,将语言转化为技能。

3)以基础阶段为重点。

4)以语言对比为基础。

5)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

6)集中、强化的教学2.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特点 P8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综合的学科、应用的学科。

---所谓专门的学科,就是指它有专门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视角,是别的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所谓的综合交叉学科,它综合了多种学科的理论成果,研究本学科所面临的特殊课题,从而逐步完善自身的学科理论。

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决定了这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应用学科。

3.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P9教学目的是总体设计中的首要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的归纳为:1)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2)提高学习汉语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学习汉语的自我能力;3)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基本的中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4.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1)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2)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

5. 母语和外语1)母语指本国本民族的语言。

一般情况下母语是人们的第一语言,除移居外国的人外。

所以第一语言不等于母语。

2)外语指外国的语言。

第二语言也不一定就是外语。

6. 目的语 P11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是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7. 第二语言和外语 P111)第二语言是指母语(或第一语言)之外的,本国通用语或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1)母语与外语(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3)目的语与媒介语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1)基础理论(2)应用理论(3)应用研究(4)教育实践(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3、学科特点(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4)交际能力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3)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4)学科地位的确立(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二、教学模式1、教学法2、教学模式3、语法翻译法4、阅读法5、听说法6、全身反应法7、团体学习法8、暗示法9、自然法10、交际法11、任务式教学12、侵入式教学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2、课程设计3、教学大纲4、结构大纲5、功能大纲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1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1)《老乞大》(2)《语言自迩集》(3)《汉语教科书》(4)《基础汉语课本》(5)《实用汉语课本》(6)《中文听说读写》(7)《新实用汉语课本》2教材的分类(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3教材选用的原则4语言测试的种类5语言测试的效度6语言测试的信度7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8教学评估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1.习得与学习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3.语言习得机制4.中介语5.普遍语法6.母语迁移7.化石化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9.个体差异10认知风格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1.对比分析(1).对比分析(2).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3),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2.偏误分析(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4)偏误的五个来源(5)偏误分析的贡献(6)偏误分析的局限(7)汉语偏误分析研究3克拉中语言习得假说(1)习得与学习假说(2)自然习得顺序假说(3)输入假说(4)监控假说(5)情感过滤假说4.文化适应理论三、个体差异与学习策略1.关键期假说2.语言学能3.工具型动机与融合型动机4语言习得态度5.学习者焦虑6认知策略7元认知策略8补偿策略9.记忆策略10社会策略11情感策略12场独立与场依存13.语言自我14歧义容忍度第三部分中国文化一、中国文化概说1.中国文化特点(1)农耕型文化(2)伦理型文化(3)三纲、五常(4)宗法制(5)内圣外王2.中国文化的优势(1)阴阳五行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中国人“天”的概念(3)“天人合一”的含义(4)中和、中庸(5)修身克己二、中国的学术思想1.“诸子百家”的含义2.儒家(1)孔子1)孔子的思想的核心2)孔子的政治思想3)孔子的教育思想(2)孟子1)孟子思想的核心2)孟子的“仁学”理论3)孟子的政治思想(3)荀子1)荀子的“人性观”2)荀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不同3)荀子的唯物主义观(4)两汉经学1)古文经、今文经2)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3)“六经”的内容4)郑学、王学5)“太学”的设立(5)宋明理学1)“理学”的含义2)影响理学形成的因素3)横渠先生4)关学、濂学5)二程6)理学四大家7)朱熹的理学精髓8)闽学9)理学发展的两大高潮时期10)知行合一(6)清朝朴学1)“朴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清代朴学的代表人物3)《日知录》4)清代早期和晚期朴学研究的差异3.道家(1)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不同(2)道家的代表人物(3)老庄思想的现代意义(4)老子1)老子的“道”2)老子的辩证法思想3)老子的策略思想(5)庄子1)庄子的代表作2)庄子思想的核心3)庄子认为内心修养的途径4.墨家(1)墨家的代表人物(2)战国时代的“显学”(3)墨子的代表作品(4)墨子的思想(5)墨家在逻辑和科技上的贡献5.法家(1)法家的代表人物(2)法家三派(3)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三、民众的信仰世界6.民间三大崇拜(1)出现天地、祖先、军师崇拜的原因(2)天地山川崇拜1)封禅2)史书记载中第一个封禅的皇帝3)五岳(3)祖先崇拜太庙、宗祠(4)君师圣贤崇拜1)文圣、武圣2)封建帝王祭孔7.佛教(1)佛教的创立(2)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3)佛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及原因(4)唐代佛教的发展(5)佛教的基本信仰(6)佛教主要教派(7)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8)佛教四大名山、佛教石窟艺术(9)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8.道教(1)道教产生的时间(2)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3)道教的基本信仰(4)道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及重要人物(5)道教宗派(6)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影响(7)重要道观四、中国古典文学1.诗词作品及诗人(1)《诗经》(2)《楚辞》(3)乐府诗(4)建安七子(5)宋词派别2.散文及其作者(1)先秦散文(2)西汉散文代表作(3)骈体文代表作(4)古文运动(5)三苏3.辞赋及其作者(1)先秦辞赋(2)散体大赋代表作(3)宋代辞赋代表作4.戏剧及戏剧家(1)元曲四大家(2)元杂剧代表作(3)明传奇代表作(4)南洪北孔5.小说及小说家(1)刘朝小说代表作(2)四大奇书(3)清小说代表作五、中国风俗习惯1.茶酒与烹调(1)中国饮茶史(2)《茶经》(3)八大菜系2.衣冠服饰(1)中国古代服饰的最大特点(2)中国服饰史上的革新3.民族祥瑞动物中国民族祥瑞动物及其象征意义4花草树木(1)花木对中国人的象征意义(2)花中四君子(3)岁寒三友5.崇尚和禁忌(1)十二生肖(2)中国人的数字迷信(3)中国人的方向与颜色迷信(4)中国人的避讳之俗六、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七、中外文化交流1.丝绸之路(1)路上丝绸之路(2)海上丝绸之路2.佛教东传和西行求法(1)佛教东传(2)西行求法3.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4.郑和下西洋5.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1)《马可波罗游记》(2)利玛窦(3)西方传教士的贡献第四部分跨文化交际理论一、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1.“文化”的含义2.文化的分类3.文化的特性4.稳性文化的基本内容5.语言和文化的关系6.人类交际的主要手段7.组成交际行为的八个重要因素8.影响交际的因素9. “跨文化交际”的含义10.对外汉语教师了解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必要性二、文化定势1.“文化定势”的含义及特点2.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3.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三、世界观、民族性格、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中心主义1.中国人与欧美人世界观的差异2.中国人民族性格3. “价值”的含义及特点4. Hofstede衡量价值观的尺度5.中国人与欧美人价值观的差异6. “思维方式”的含义7.西方国家典型的思维方式分类8.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字的相互关系9.中国人与欧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10.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四、汉语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1.汉语独特的语构文化的主要体现2.不同语言中词汇意义的对应关系分类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强调的基本语用文化五、非语言符号与跨文化交际1.非语言交际手段在交际中的功能2.人体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3.中国人与欧美人世间观的差异六、文化休克、跨文化交际能力1.“文化休克”的含义及表现2.文化休克的四个发展、阶段3.避免或解决文化休克的方法4.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内容第五部分语音及语音教学一、语音常识1.语音的性质(1)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四要素)1)音高2)音强3)音长4)音色(2)语音的生理性质1)发音器官2)发音部位3)发音方法(3)语音的社会性质1)同样的概念、意义在不同语言、方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2)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方言中具有不同的功能2.音节和音素(1)音节(2)音素3.元音和辅音(1)元音和辅音(2)元音和辅音的差异(3)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元音和辅音4.声母、韵母和声调(1)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2)声母(3)韵母(4)声调(5)零声母5.辅音、元音和声母、韵母的关系(1)声母和辅音的关系(2)韵母和元音的关系6.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1)普通话韵母按构成成分分类(2)单韵母(3)复韵母(4)鼻韵母(5)韵头(介音)、韵腹和韵尾7.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和现代汉语的“韵”(1)韵和押韵(2)韵母和韵的差异8.汉语语音的特点(1)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种,是词根孤立型的语言1)语音的谱系分类:汉藏语系2)语音的结构分类:孤立语(2)没有复辅音(3)元音占优势(4)有声调9.音位(1)音位(2)音位归并的原则(3)音位和音位变体(4)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位描写二、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1.语音教学的重要性(1)语音是语言的载体,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填空:2*51、汉语教科书是中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

2、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3、语言学的发展流派及代表人物:历史比较语言学学派:琼斯;结构主义语言学学派:索绪尔;转换生成语法学派:乔姆斯基;功能主义语言学学派:韩礼德4、英●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包括: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

5、17 世纪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建立教学论的开始。

6、习得理论代表人物及观点:刺激——反应论,斯金纳;先天论,乔姆斯基;认知论,皮亚杰;语言功能论,韩礼德;社会相互作用论,贝鲁姆。

7、教学目的是总体设计中的首要问题;布龙菲尔德是美国语言学家之首。

名词解释:5*4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取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也是语言教学理论中运用最多的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取的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在学习和使用另一种语言。

这里存在一种情况是,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更多种的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都达到同等运用熟练程度,这就成为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母语是人们出生后接触的第一语言,但对一些移居国外的人来说,其子女首先接触的可能是居住地的语言而非母语。

因此,不能把第一语言和母语两个概念混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因此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指的是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语言掌握的程度和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往往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但也存在相反的情况。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5、对外汉语教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写道:“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必读书目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必读书目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必读书目一、专著1、对外汉语教学基本理论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

(也在1994年至97年的《世界汉语教学》上连载过,可从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下载)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7月第一版。

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

吕必松,华语教学讲习,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

吕必松,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吕必松,语言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盛炎,语言教学原理,重庆出版社,1990年出版。

刘珣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刘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丛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7月出版。

赵金铭总主编,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商务印书馆,2006年8月出版。

共22本: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4本,中国人民大学李泉教授主编):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研究对外汉语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研究2、对外汉语课程教学研究(5本,北京大学李晓琪教授主编)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对外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研究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3、对外汉语语言要素及其教学研究(4本,北京语言大学孙德金教授主编)对外汉语语音及语音教学研究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对外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对外汉字教学研究4、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与认知研究(3本,北京语言大学王建勤教授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与汉语认知研究5、语言测试理论及汉语测试研究(2本,北京语言大学张凯教授主编)汉语水平考试(HSK)研究语言测试理论及汉语测试研究6、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2本,北京语言大学郑艳群教授主编)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研究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研究7、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教学技能研究(2本,北京师范大学张和生教授主编)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教师培训研究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理论方法和原则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理论方法和原则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理论方法和原则
1.语境导入法:通过给学生提供词汇的实际使用语境来引导学生理解
和记忆词汇。

例如,教师可使用图片、视频、文章等资源来呈现词汇的真
实应用场景,使学生能够在具体语境中学习词汇。

3.个性化学习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例如,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兴
趣爱好等因素,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4.循序渐进法:将词汇分为易、难、超纲等级,按照难易程度逐步教学,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词汇。

例如,从基础的常用词汇开始,逐
步引入更高级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5.多媒体教学法:结合多种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帮助
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例如,教师可通过播放录音、展示图片等
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1.可理解性原则: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所学词汇的意义和用法,避免机
械记忆。

2.灵活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
策略,确保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词汇。

3.个性化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4.系统性原则:将词汇纳入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框架中,使学生能够系
统地学习和掌握词汇。

5.循序渐进原则:将词汇分为易、难、超纲等级,逐步引入新的词汇,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词汇水平。

第一次课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第一次课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1984年,教育部委托北京语言学院研制汉语水平考试 (HSK),1990年。HSK通过鉴定,并正式实施。2002年, 中国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委托南京师范大学研制HSK (少儿)、北京大学研制HSK(商务)、首都师范大学研制 HSK(文秘)、上海师范大学研制HSK(旅游)。自考试 实施至今,HSK在世界上37个国家设立了154个考点,共有 40余万人参加了考试。 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 上海外国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4所大学开设了第一批对外 汉语教学专业。现全国有62所高等院校开设有对外汉语教学 本科专业,每年招生近4000人。
(三)语言教学的原则
①正确处理语言要素的传授与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训练的 关系,掌握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用语言进行 交际的能力原则。 ②正确处理语言的形式结构教学与语义结构教学的关系,语 法—语义—语用相结合的原则。 ③正确处理语言与文化、语言知识与言语要素的关系,结构— 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④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和编排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加强 重复,螺旋式提高的原则。 ⑤强化学习环境,自觉学习与自然习得相结合的原则。 ⑥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 造性原则。
③探索阶段(70’s初—80’s初) a. 对实践性的原则再认识。 b. 打破旧的、脱离实际的科学系统,代之以符合实践性原则的 新的科学系统。 c. 引入了情境教学,提出“听说领先”,形成“以听说法为主, 结构为纲,兼顾传统方法”的综合教学法。 具体措施: a. 试验分课型,听说、读写分开。 b. 改革精读课,加强听力、阅读,改名为“综合技能课”。 1980年《基础汉语课本》 以常用句型为重点。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任务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是为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本科学生设计的一门入门课程。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深入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学会运用这些理论和技巧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二、课程目标:1.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2.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技能,如教学设计、教学执行、教学评价等;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教学团队协作效能。

三、教学内容:1.对外汉语教学基本概念与理论(200字):-对外汉语教学的定义;-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2.对外汉语教学原理与方法(800字):-对外汉语听说教学方法;-对外汉语阅读写作教学方法;-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方法。

3.对外汉语教学设计与实施(800字):-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分析;-课堂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准备与使用;-教学评价与反馈。

4.对外汉语教学实践(200字):-学生教案设计与实施;-分组合作与互助学习;-教学反思与提升。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平时表现(30%):包括课堂参与、课后作业等。

2.期中考试(30%):测试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3.期末项目(40%):学生需设计一堂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并进行实际教学演示。

六、教材参考:1.《对外汉语教学导论》(朱小曼,吴树战著)2.《对外汉语教程教学设计》(白岩著)3.《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谷长厚著)七、其他要求:1.学生应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2.学生需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并积极参与小组合作项目;3.学生需认真准备期末项目,并按要求进行实际教学演示;4.学生需遵守教学纪律,尊重他人观点,保持课堂秩序。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言学学科)区别开来。在所有这些方面,其他理论
都无法代替。因此,只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
教学理论才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本体理
论。整理课件Fra bibliotek*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本体理论的 发展
1、 20世纪50年代的本体理论研究——基础 的建立
整理课件
周祖谟《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1953 邓懿《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遇到的困难问题》1955 王学作、柯炳生《试论对留学生讲授汉语的几个基本问
整理课件
C 关于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进行教学的试验。 1975年,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进行的教学试验:
头两周利用汉语拼音教发音和简单的日常生活会话,基 本上不教汉字。然后分听说和读写两种课型,每天上四 节课,头两节教听说,后两节教读写。读写课教汉字认 读、书写、朗读和阅读,后期教写作。增加构字法和构 词法的教学以及阅读速度的训练。听说课结合语音、词 汇、语法教学进行听说训练,突出听力训练。前期不出 现新汉字,只出现读写课中学过的汉字,读写课没有学 过的汉字用汉语拼音代替。两三个月后逐步过渡到听说 课本也全部用汉字。
整理课件
经过多年的试验和修改,最后形成了下列课程和 教材
体系:
课型名称 周课时
教材
精读
10
初级汉语课本(1988,共3册)
听力理解
4
汉字读写(第一 5 学期) 阅读理解(第二 5 学期)
初级汉语课本.听力练习(1986,共3 册) 初级汉语课本.汉字读写练习(19861987,共2册) 初级汉语课本.阅读理解(1989,1册)
1984年在北京语言学院成立了语言教学研究所, 出版了《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1985)和《现 代汉语频率词典》(1986)

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

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

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一、本文概述《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一文旨在全面探讨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评估等方面,旨在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工作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的参考框架。

本文首先将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与现状进行简要回顾,指出当前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与机遇。

接着,文章将详细阐述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念,包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际交际能力培养等原则。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深入探讨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内容,如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的教学要点与方法。

文章还将关注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论问题,如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并分析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文章将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评估体系进行研究,提出科学的评估标准与方法,以期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持续发展。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是构建对外汉语教学框架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语言教学的本质、原则、方法和策略等多个方面。

这一基本理论旨在指导教学实践,确保教学活动能够科学、有效地进行。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强调语言教学的本质是交际能力的培养。

这意味着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效地使用汉语进行交际。

该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这意味着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倡导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这包括传统的课堂教学、情景教学、任务型教学等,以及各种现代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

这些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还强调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和决策。

这些策略应包括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不利因素: ① 语法方面:汉语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虚 词和语序成为最重要的语法手段,并且词有多功能 性,所以对于学习者来说,有时很难搞清楚错综复 杂的语法关系。 ② 语音方面:语音方面最大难点在于声调,如“睡 觉”——“水饺”。汉语语音特有特点,如送气与 不送气的对立,“肚子饱了”——“兔子跑了”。
(四)文化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重要的理论基础
1、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包含文化因素。因 此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语言与文化相互依附、促 进和制约。
启示:要真正理解和研究一种文化,必须掌握作为该文 化符号的语言;要习得和运用一种目的语,必须同时学 习该语言所负载的文化。
2、第二语言教学是一种跨文化教学,不仅教学过程本 身是跨文化的教学过程,而且语言学习者日后以目 的语为工具从事的交际活动也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一)学科语言理论 1、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及其分支学科理论研究 在不同的语言理论指导下,就会形成不同语言 教学观和语言学习观。 2、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言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 ① 语法方面: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名词不 用变格,动词不用按人称、性、数、时、态来变位。 如:我去学校。在主语和时间变化的复杂情况下总 是同一个谓语。
教 学 技 巧 研 究 究 研 写 编 材
教 测 试 理 论 研 究
评 估 理 论 展 研 究 划 规 发 科
学 资 队 伍 建 设
师 学 管 理 研 究
教 教 育 实 践 研 究
教 学 技 术 源 开 发 理 管 资 学
教 学 科 历 史 研 究
教 师 进 修 培 训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
特点: 特点: a. 一开始就注意把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与对本国 人进行的母语教学区分开来,探索第二语言教学 路子。 b. 在重视掌握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同时,强调四项 技能的基本训练,强调对语言的实践和运用。
2. 60’s初—“文革”之前: 总结建国以来的教学经验。 钟梫执笔的《15年汉语教学总结》 特点: 特点:提出一系列对外汉语教学原则。 a. “ “精讲多练、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性原则。 b. 用汉语进行课堂教学的(相对)直接性原则。 c. “语文并进”,听说读写全面要求、阶段侧重的 主要教学原则。
(3)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必须了解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注重交际文化的 培养;用汉语直接进行教学。 (4)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 用语言的生理基础 语言是可以学会的;成功的第二语言教学必须考虑 到学习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注重研究第二语言的 学习过程和规律。
2、语言学分支学科与对外汉语教学 (1)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法翻译法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体系
学科理论基础
学科基本理论

教 心 理 学
文 化 学 语 言 理 论 科
学 语 言 学 习 理 论
语 言 教 化 学 理 论 论 学 教 文
跨 学 目 标
教 学 科 课 程 研 究 计 设
学 科 学 课 程 建 设 研 究 纲 大
教 课 堂 教 学 研 究
2、记忆与第二语言学习 记忆与第二语言学习 (1)记忆: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 (2)遗忘的规律与加强记忆 ①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一小时遗忘 率达到56%,以后就逐渐放慢,31天后遗忘 79%,到一定能够程度就不再遗忘。——复习 要及时,并且要经常复习。
② 有意识记比无意识记遗忘得慢。——先整体了 解,在对各个部分识记,再整体把握,要注意 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衔接部分的识记。 ③ 识记的数量越大,遗忘的就越多。——每次学 习,材料不宜过多。 ④ 多渠道(视觉、听觉、触觉)的输入,能够明 显加强记忆效果。——第二语言教学提倡采用 多媒体,甚至是户外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综述 1、吕必松 基础理论——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和一般教学 理论; 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本身,揭示第二语言教学, 是一种综合性应用理论; 教学法——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技巧;
2、崔永华 学科支撑理论——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 其他; 学科基础理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语言学 习理论、语言习得理论、汉语语言学、学科方 法论、学科发展史; 学科应用理论——总体设计理论、教材编写理 论、课堂教学理论、语言测试理论、教学管理 理论。
① 学科理论基础:哲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 文化学等,其研究成果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直 接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中去,如: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连动式 I’ll go to the library to borrow some books. 我要跟朋友见面——一般句式,状语 I’ll meet my friend. 北京的春天很少下雨。——北京的夏天很多下雨。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概述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概述
1.20世纪50年代:主要讨论教学实际问题
1953年,周祖谟《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 的一些问题》(第一篇论文)
3、心理学的发展与第二语言教学 、 (1)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听说法 言语行为是通过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并加以强化 而形成习惯,强调第二语言教学要通过大量的 模仿和反复操练养成新的语言习惯
(2)认知心理学与认知法 认知就是指人的认识活动,人脑中对信息进行 加工的过程就是认知过程——注意、知觉、记 忆、思维 。 认知法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发挥学习者智力 得到作用,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语 法知识,理解发现掌握语言规则,并能从听、 说、读、写方面全面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5. 90’s以来 以来,理论研究深化。 以来 a.专题研究得到加强(中介语理论,偏误分析 等) b.对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更加自觉,与相关学 科的结合更加紧密,与国外第二语言教学理 论的结合更加密切。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
1、能够支撑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有关理论,就是对 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 2、学科理论基础是一门学科赖以形成的基石,是学 科发展的原动力,是学科理论体系的有力支撑。 3、基本组成: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 论(哲学、文化学)
3. 70’s:着重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a. 在论述具体教学问题时,较多受到听说法、结 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b. 把实践性原则定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教材编写中进行句型教学试验。 c. 在语言技能训练方面听说和读写作为两类课进 行了分开教学。
4. 80’s:理论体系基本形成,吕必松、盛炎等 : 为代表。 a.进行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宏观研究; b.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活动展开 了全面研究; c.对教学法原则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一)语言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性的理论基础 1、普通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重视意义的教学;系统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的 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从言语入手,注重听说读写等言 语技能的训练。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运用 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注重技能训练,把知识转化为 技能并形成能力,最终能熟练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② 学科基本理论: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核心 理论,是学科存在的标志。 包括:学科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语言 教学理论、跨文化教学理论。
③ 学科应用理论:研究教学某一实际问题。教学 目标研究、教学大纲研制、学科课程设计、教 材编写理论研究、课堂教学研究、教学技巧研 究、测试理论研究等。 ④ 学科发展建设理论: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师 进修培训、教学管理研究、学科发展规划、教 学技术开发、教学资源管理、学科历史研究等。
(三)心理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1、语言的生理—心理基础 语言的生理— 语言的生理 (1)语言功能区 )语言功能区——在大多数人的大脑左半球 上有四个语言功能区: 布洛卡区(运动语言区、语言前区) 韦尼克区(听觉语言区、语言后区) 视觉语言区 书写区
(2)大脑语言功能的侧化 )大脑语言功能的侧化——孩子出生后两侧大脑 半球均参与语言活动。大脑的语言功能是随着孩子 的发育,逐渐定位于大脑的左半球。 (3)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说 )语言学习“关键期” 关键期理论是语言学家彭菲尔德在1953年代提出 的, 他认为自然的语言学习只能在语言学习的“关 键期”即10岁前进行,伦尼伯格(1967)在其著作中 赞赏上述观点,并认为关键期是2~13岁 。
(4)转换生成语法与认知法 ① 语言是创造的,也即获得语言并不是去学会特 定的句子,而是利用组句规则去理解和创造无限的 句子。 ② 语法是生成的,儿童生下来就具有一种普遍语 法。婴儿就是凭借这个普遍语法去分析和理解后天 语言环境中的语言素材。 ③ 每—个句子都有两个结构层次——深层结构和 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意义)通过转换规则 变为表层结构(语音),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② 语音方面:汉语总共只有400多个基础音节,加上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一共1300多个,而且 按照声调发音很有规律。英语的单音节形式有上 万种。并且汉语里双音节词占85.6%,这比很多 语言有多音节词更容易掌握 。 ③ 词汇方面:汉语词的音节较少,便于记忆;汉语 词汇广泛采取词根复合的方式,便于学习者理解 词汇意义。 如:电话、电视、电脑、电影、电磁炉、电冰箱……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交际法 ①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是分 层次的,由高到低。它们是: 自我实现←尊 重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生理需求 ② 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分析 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 法的确定都必须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学习者 在言语中出现一些错误是正常的,对学习者的 语言错误不应苛求。
3、刘珣 理论基础——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 社会学、横断科学及哲学; 学科理论——基础:对外汉语语言学、对外汉语教 学理论、汉语习得理论和学科研究方法学。应用: 运用相关学科和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对总体设计、 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评估、教学管理和师资 培训等方面进行专门研究; 教育实践——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教育, 也包括对未来的对外汉语师资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