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转换荧光响应性复合纳米凝胶的制备及荧光能量传递行为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成像中的应用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成像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Upconversion Luminescent Nanomaterials, UCNMs)因其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独特优势,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并系统阐述其在生物医学成像中的应用。
我们将从材料合成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制备过程来提高纳米材料的性能。
我们还将重点分析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成像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其在细胞标记、活体成像以及疾病诊断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以理解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二、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制备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作为一种独特的纳米发光材料,其独特的发光性质使其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制备这种纳米材料的关键在于精确控制其组成、形貌和尺寸,以实现高效的上转换发光性能。
一般来说,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制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择合适的稀土离子作为发光中心,如Er³⁺、Tm³⁺、Ho³⁺等,这些离子具有丰富的能级结构和独特的发光特性。
选择合适的基质材料,如NaYF₄、NaLuF₄等,这些基质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较高的声子能量,有利于实现高效的上转换发光。
在制备过程中,通常采用溶液法、热分解法、溶胶-凝胶法等化学方法来合成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
其中,热分解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它通过高温热解稀土离子的有机盐,得到高质量的纳米晶体。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者还常常采用表面修饰、核壳结构等方法对纳米材料进行改性。
在制备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种类等,以实现对纳米材料形貌、尺寸和发光性能的有效调控。
上转换发光基本知识
姓名:
背景
1959年,Bloemberge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上发表文章提出,用960nm的红外 光激发多晶ZnS,观察到了525nm绿色发 光。 1966年,Auzel在研究钨酸镱钠玻璃时, 发现当基质材料中掺入Yb3+离子时,在 红外光激发下Er3+、Ho3+和Tm3+离子的可 见发光提高了两个数量级,由此正式提 出了“上转换发光”的观点。
上转换材料的合成
优点:微晶的晶体质量优良,表面缺陷少,发光效率高,操 作简便,工艺成熟,便于进行工业化。 缺点:需要较高的温度,材料容易被氧化,合成的粉体烧 结 性能不理想。 应用:合成众多的上转换发光材料,如:碲酸盐玻璃、 ZBLAN 玻璃、铋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氧氯铋锗酸盐玻 璃等
上转换材料的合成
激发态吸收过程( ESA)
1959 年 Bloembergen 等人提出的 ,其原理是 同一个离子从基态能级 通过连续的多光子吸收 到达能量较高的激发态 能级的一个过程。
能量转移 ( ET)
1979 年Chivian等研 究Pr 3 + 离子在 LaCl 3 晶体中的上转换发光 时首次提出。 “光 子雪崩”是 ESA 和 ET 相结合的过程
(三)溶胶-凝胶法 用含高化学活性组分的化合物前驱体, 在液相下 将这些原料均匀混合, 并进行水解、缩合反应, 在溶液中 形成稳定的透明溶胶体系。溶胶经陈化胶粒间缓慢聚合, 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 凝胶经干燥、烧结得到所需产 品[17]。是一种湿化学合成法。 分类:水溶液溶胶-凝胶法、醇盐溶液-凝胶法
上转换发光的概念
根据基质材料可分为5类,包括氟化物、氧化物、氟氧化物、 卤化物和含硫化合物。 其中就上转换发光效率而言,一般认为氯化物>氟化物>氧化 物,这是单纯从材料的声子能量方面来考虑的,这个顺序恰与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Vol 137No 12・6・化 工 新 型 材 料N EW CH EMICAL MA TERIAL S 第37卷第2期2009年2月综述与专论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600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082009),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9B0054)作者简介:杨志萍(1982-),女,北京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
联系人:孙家跃(1955-)男,教授,博导,从事无机功能材料的研究。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杨志萍 杜海燕 孙家跃3(北京工商大学化工学院,北京100037)摘 要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几种合成方法,包括传统的高温固相合成法、溶胶2凝胶法、水热合成法、共沉淀法等。
总结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对上转换材料合成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并介绍了上转换技术的一些应用。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材料,合成方法Synthetic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materialsYang Zhiping Du Haiyan Sun Jiayue(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7)Abstract This paper generalized several synthetic methods of this materials used presently at home and abroad.The synthetic methods included high temperature solid method ,sol 2gel process ,hydrothermal synthesis ,co 2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so on.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very method were discussed.Moreover ,the synthetic methods of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materials for f urther development were prospected.The application of upconversion technology was introduced.K ey w ords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material ,synthetic methods 上转换发光是在60年代发展起来的,并广泛应用于红外的一种发光技术。
典型纳米材料举例-上转换发光材料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应用(一)
基于上转换发光的活体成像技术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应用(一)
上转化纳米材料 料在 肿瘤靶向成像中 的应用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应用(二)
防伪技术
掺有稀土元素的红外上转换材料配制成无 色的油墨
发展趋势
目前, 上转换理论日趋完善, 新产品层出 不穷。随着节能环保成为发展主流, 稀土 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果能对稀土离子 的电荷迁移带做充分研究,利用它对激发 光能量的宽带吸收和对稀土激活离子的 能量传递, 提高发光效率, 将带来巨大的 发展前景
典型纳米材料之--
-
稀介绍 制备方法 测试与表征方法 应用举例 发展趋势
稀土上转换发光背景介绍
什么是上转换发光材料?
上转换发光,即: 反斯托克斯发光(AntiStokes),由斯托克斯 定律而来。斯托克斯 定律认为材料只能受 到高能量的光激发, 发出低能量的光,换 句话说,就是波长短 的频率高的激发出波
分类
根据基质材料可分为5类, 包括氟化物、 氧化物、氟氧化物、卤化物和含硫化合 物。
其中就上转换发光效率而言, 一般认为氯 化物>氟化物>氧化物, 这是单纯从材料 的声子能量方面来考虑的, 这个顺序恰与
机理
可以把上转换过程归结为三种形式: 激发态吸收、能 量传递及光子雪崩
上转换材料BaF2:Yb3+,Er3+的合成
(a)水热法所制备样品的SEM 图(b)溶剂热热法所制备样品的SEM 图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应用
电光源照明 大屏幕显示器材料 夜明材料 电视显色材料 X射线荧光粉与闪烁
生物成像 防伪技术 红外探测 显示技术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应用(一)
UCNPs ——稀土上转换
稀土掺杂量子剪裁和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稀土掺杂量子剪裁和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进展孙容瑾;邱培宇;张春雷;高国;崔大祥【摘要】Due to their special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s, rare earth elements have excellent optical properties, which make them a treasure of new luminescent materials. Recently, in the lighting, display, analysis, testing and other areas, rare earth luminescent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he knowledge gained thus far has allowed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rare earth luminescent materials, such as rare earth long after-glow phosphors and rare earth complexes luminescent materials. Herein two kinds of new rare earth luminescent materials are introduced. They are rare earth doped“quantum cutting” light-emitting materials with efficient down-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rare earth doped“up-conversion” light-emitting nanocrystals with great potential in the biomedical field. The emitting mechanisms of the two luminescent materials are described, and the progress of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is highlighted.%稀土元素特殊的电子构型,使其具有优异的光性能,成为新的发光材料的宝库。
一种掺杂碳点包合物的动态天然多糖基红色荧光纳米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掺杂碳点包合物的动态天然多糖基红色荧光纳米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哇塞,今天咱们要来聊聊一种超级厉害的东西——掺杂碳点包合物的动态天然多糖基红色荧光纳米复合水凝胶!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高大上呀!你想想看,这就好比是一个神奇的魔法复合物。
天然多糖基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小窝,给其他成分提供了一个安稳的家。
而那些掺杂的碳点包合物呢,就像是一群闪闪发光的小精灵,在这个小窝里蹦蹦跳跳,散发出迷人的红色荧光。
那它是怎么被制备出来的呢?这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事儿哦!就好像你要做一道超级美味的大餐,得精心挑选食材,掌握好火候,一步一步来。
首先得有合适的材料吧,这就跟做菜选好食材一样重要。
然后呢,通过一些特别的方法和工艺,让这些材料慢慢地融合在一起,发生奇妙的反应。
这过程就好像一场华丽的舞蹈,各种成分相互配合,跳出最美的舞步。
你说这是不是很神奇呀?就像生活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而且这种水凝胶的用处可大了去了。
它可以用在很多地方呢,比如说在生物医学领域,就像一个小卫士,守护着我们的健康。
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疾病,就像一个聪明的小侦探,能发现那些隐藏的问题。
或者在材料科学领域,它又像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创造出各种新奇的东西。
你说,这么厉害的东西,我们能不好好研究研究它吗?它就像是一个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它更多的秘密和价值。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种神奇的水凝胶,我们的生活会不会少了很多乐趣和便利呢?所以说呀,科学家们真的好厉害,能创造出这么棒的东西来。
总之呢,这种掺杂碳点包合物的动态天然多糖基红色荧光纳米复合水凝胶真的是太神奇、太重要啦!它就像一颗闪亮的星星,在科学的天空中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让我们一起期待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改变吧!。
《2024年H2O2响应型羧基化凝胶多糖稀土荧光复合物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范文
《H2O2响应型羧基化凝胶多糖稀土荧光复合物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响应型凝胶多糖复合物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中,H2O2响应型羧基化凝胶多糖稀土荧光复合物因其对过氧化氢的敏感响应和良好的荧光性能,在生物成像、药物传递和疾病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研究H2O2响应型羧基化凝胶多糖稀土荧光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发光性能。
二、制备方法1. 材料准备制备H2O2响应型羧基化凝胶多糖稀土荧光复合物,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多糖、稀土元素化合物、羧基化试剂、交联剂等。
这些材料应选择纯度高、生物相容性好的产品。
2. 制备过程(1)首先,将多糖进行羧基化处理,以提高其与稀土元素的配位能力。
(2)将羧基化多糖与稀土元素化合物进行配位反应,形成稀土配合物。
(3)加入交联剂,使配合物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
(4)将制备的凝胶进行H2O2响应性测试,确认其响应性能。
三、发光性能研究1. 发光性能测试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寿命等测试手段,研究复合物的发光性能。
同时,考察H2O2浓度、pH值、温度等外界因素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2. 发光机理分析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分析复合物的发光机理。
探讨羧基化多糖与稀土元素之间的配位作用、能量传递过程以及H2O2响应过程中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四、结果与讨论1. 制备结果通过优化制备条件,成功制备了H2O2响应型羧基化凝胶多糖稀土荧光复合物。
该复合物具有优良的H2O2响应性能,能够在过氧化氢存在下发生明显荧光变化。
2. 发光性能分析研究发现,该复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其发光强度、荧光寿命等参数均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此外,H2O2浓度、pH值、温度等外界因素对发光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在H2O2存在下,复合物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表现出良好的H2O2响应性。
这为其在生物成像、药物传递和疾病诊断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CN109971461A】一种上转换荧光选择性增强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56814.4(22)申请日 2019.04.01(71)申请人 暨南大学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72)发明人 李娟 娄在祝 李宝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代理人 刘奇(51)Int.Cl.C09K 11/02(2006.01)C09K 11/85(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上转换荧光选择性增强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这一种上转换荧光选择性增强的复合材料,属于上转换发光材料技术领域。
包括微米光纤和分散在所述微米光纤表面的非金属三氧化钨-上转换纳米颗粒混合样品。
本发明通过微米光纤波导激发非金属三氧化钨的表面等离子体,利用WO 3-x 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和热效应相互协同,实现上转换荧光的选择性增强,改善上转换材料的多峰性,且利用微米光纤波导激发,不需要使用复杂光学器件,小巧易集成,操作更加方便。
实施例的数据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相比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 )样品,在521纳米处的荧光峰强度增强了500多倍,也选择性地增强在523纳米处的荧光发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CN 109971461 A 2019.07.05C N 109971461A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971461 A1.一种上转换荧光选择性增强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米光纤和分散在所述微米光纤表面的非金属三氧化钨-上转换纳米颗粒混合样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换纳米颗粒为六方β相NaYF4: Yb3+,Er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样品中的上转换纳米颗粒在微米光纤表面的负载量为1015~1016个/m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三氧化钨与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10~100:1。
上转换荧光材料
材料化学专业上转换荧光材料题目: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摘要近年来,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以其荧光效率高、稳定性好、分辨率高等优良性能,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
其在防伪识别、太阳能电池、生物荧光标记、上转换激光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尤其是在生物上转换荧光标记领域,与传统的有机染料和量子点荧光标记材料相比具有很多优良性能,例如检测灵敏度高、背景干扰小、机体损伤小等。
通过上转换发光的原理,讨论了影响上转换发光材料发光效率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查找文献资料,讨论了各独立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总结了在当前发展状况下,为达到最佳发光效率应如何选择基质材料、环境温度、激活离子和敏化离子等。
现今,随着纳米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上转换发光纳米晶的研究成为了热点,在生物领域和非生物领域的研究都起着重要作用。
合成出高质量、高荧光性能的NaYF4∶Yb3+上转换纳米颗粒是使之能够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前提条件。
本文针对NaYF4:Yb3+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表面修饰以及生物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录摘要 (I)第1章绪论 (1)1.1 上转换荧光材料介绍 (1)1.2 上转换荧光材料的类别 (1)1.3 上转换材料的发展历史 (2)第2章上转换的发光机制和方法 (4)2.1 上转换的发光机制 (4)2.1.1 激发态吸收 (4)2.1.2 能量传递上转换 (5)2.1.3 光子雪崩 (6)2.2 稀土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7)第3章NaYF4:Yb3+/Er3+上转换荧光纳米晶 (9)3.1 NaYF4基质材料 (9)3.2 NaYF4:Yb3+/Er3+荧光纳米晶的上转换荧光结构与功能 (10)3.3 NaYF4:Yb3+/Er3+荧光纳米晶的制备 (11)3.4 NaYF4∶Yb3+ / Er3+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 (12)3.4.1 疏水性β-NaYF4:Yb,Er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s)的表面改性 (12)3.5 NaYF4∶Yb3+ / Er3+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的运用 (14)总结 (15)参考文献 (16)第1章绪论1.1上转换荧光材料介绍上转换发光是在长波长光的激发下,可持续发射波长比激发光波长短的光,是指将2个或2个以上的低能光子转换成一个高能光子的现象,一般特指将红外光转换成可见光,其发光机理是基于双光子或多光子过程大多数发光材料是利用稀土离子吸收高能量的短波辐射,发出低能量长波辐射的Stoke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40高等学校化学学报No.32019年3月㊀㊀㊀㊀㊀㊀CHEMICALJOURNALOFCHINESEUNIVERSITIES㊀㊀㊀㊀㊀㊀583 591㊀㊀doi:10.7503/cjcu20180470上转换荧光响应性复合纳米凝胶的制备及荧光能量传递行为梁东磊,宋秋生,姚玉田,刘㊀贲(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合肥230009)摘要㊀采用水热法合成NaYF4ʒYb3+,Er3+稀土纳米晶,再经3⁃苄基三硫代碳酸酯基丙酸(BSPA)修饰,制得功能化纳米晶体;以罗丹明6G(R6G)为母体荧光染料,经一系列反应合成了乙烯基功能化单体罗丹明6G酰基邻羧基苯甲肼腙(R6GHA);将功能化纳米晶体与R6GHA构成荧光共振能量传递(FRET)的 给体/受体 对,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和 点击化学 反应,合成具有多重响应性复合荧光纳米凝胶NaYF4ʒYb3+,Er3+/PNIPAm⁃co⁃R6GHA.采用TEM,XRD,FTIR和DSC对产物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上转换荧光光谱(PL)研究了该复合纳米凝胶对pH值㊁环境温度和不同金属离子的荧光响应行为,并对相关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变化对复合纳米凝胶的荧光发射具有显著影响,且该复合纳米凝胶对Hg2+具有选择性荧光响应;在H+或Hg2+作用下,复合纳米凝胶中纳米晶和R6GHA之间会发生荧光共振能量传递;通过纳米凝胶中纳米晶与R6GHA特征荧光发射峰比率的变化,实现对Hg2+的检测.关键词㊀稀土纳米晶;上转换荧光响应性;纳米凝胶;荧光共振能量传递;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中图分类号㊀O631.2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㊀A㊀㊀㊀㊀收稿日期:2018⁃06⁃29.网络出版日期:2019⁃01⁃12.基金项目: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基金(批准号:2018CXCY218)资助.联系人简介:宋秋生,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有机无机杂化功能材料方面的研究.E⁃mail:sqshfut@126.com利用响应性水凝胶的刺激⁃响应性能将水凝胶与发光材料复合,赋予荧光响应水凝胶独特的体积⁃环境依赖性和荧光强度⁃环境依赖性,从而使得荧光响应性水凝胶成为一种新颖的传感材料,在生物细胞成像㊁药物负载与控释及传感与探测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是通过适当的合成方法,将各具有特色的发光材料与响应性水凝胶复合,以获得性能各异的荧光响应性凝胶体系[2].荧光响应性水凝胶中所采用的发光材料主要包括有机荧光染料[3,4]㊁半导体量子点[5,6]及贵金属纳米晶[7,8]等.本课题组[9 11]对以稀土纳米晶为发光体的响应性凝胶体系进行了重点研究.实现这类具有独特性能的凝胶材料功能应用是荧光响应性水凝胶研究的另一个主要方向.根据荧光共振能量传递(FRET)原理,在2种发光材料构成的FRET体系 给体/受体 对中,若给体的发射光谱与受体的吸收光谱相交叠并被受体吸收时,在一定的距离内,给体和受体的2个发光基团可通过偶极子耦合共振实现无辐射能量传递,即可使原来并不能被激发的受体产生荧光发射,同时给体的荧光发射相应减弱[12].将2种或2种以上的发光基团/材料构成FRET 给体/受体 对,再与响应水凝胶进行复合,是近年来拓展荧光响应水凝胶功能化应用的重要研究方向[13 15].目前,已报道的研究工作多以有机荧光染料组成 给体/受体 对,为实现响应性智能凝胶体系中给体/受体对的能量传递,必须使用高频率的紫外光作为激发光源.紫外光对给体进行激发的同时,也会激发生物有机体内的色素,还可能激发受体,因而会产生较大的背景荧光干扰,从而降低检测的灵敏度[16,17].这使现有凝胶体系在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稀土纳米晶体的发光性能优越,具有发射光谱窄㊁寿命长及跃迁丰富等特点,尤其是稀土上转换纳米晶可将所吸收的低能近红外光子通过多光子吸收或能量传递等方式,转换为高能量的可见或近紫外光光子[18].这种上转换激发方式,对生物体伤害小㊁穿透深度大㊁生物组织背景对探测荧光信号的干扰小,在生物标记和检测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19 21].因此,以上转换稀土纳米晶与有机荧光染料组成 给体/受体 对,并与温敏大分子结合,可望获得一种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荧光响应性水凝胶,为拓展荧光响应水凝胶功能化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本文根据稀土纳米晶NaYF4ʒYb3+,Er3+和R6GHA荧光光谱的重叠特性,分别将其构成FRET体系的给体⁃受体对,并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的温敏特性相结合,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通过 巯基⁃烯 点击反应,合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NaYF4ʒYb3+,Er3+/PNIPAm⁃co⁃R6GHA复合纳米凝胶.该复合纳米凝胶对pH值和环境温度均具有荧光响应,尤其是在H+和Hg2+存在下可诱导纳米晶与R6GHA基团间的荧光能量传递.该复合纳凝胶在纳米温度计㊁pH传感器和重金属痕量探测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其荧光响应原理如Scheme1所示.Scheme1㊀Multistimulus⁃responsefluorescencebehaviorofNaYF4ʒYb3+,Er3+nanocrystals/P(NIPAM⁃co⁃R6GHA)nanogels1㊀实验部分1.1㊀试剂与仪器硝酸钇Y(NO3)3㊃6H2O㊁硝酸镱Yb(NO3)3㊃5H2O和硝酸铒Er(NO3)3㊃5H2O,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柠檬酸钠㊁氟化钠㊁罗丹明6G㊁N⁃异丙基丙烯酰胺(用正己烷重结晶)和偶氮二异丁腈,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丙烯酰氯㊁3⁃苄基三硫代碳酸酯基丙酸㊁丁胺㊁三(2⁃羧乙基)膦和2⁃羧基苯甲醛,阿达马斯试剂公司;水合肼㊁醋酸㊁无水乙醇㊁甲醇㊁二氯甲烷㊁四氢呋喃和1,4⁃二噁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所有试剂和溶剂均为分析纯.JEM⁃100SX型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公司;D/Max⁃rB型X射线衍射(XRD)分析仪,日本Rigaku公司;Spectrum10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美国PE公司;瑞士Mettler⁃ToledoDSC⁃821E型差示扫描量热仪;F⁃46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日立高新技术公司;ZetasizerNanoZS90型动态光散射仪,英国Malvern公司.1.2㊀NaYF4ʒYb3+,Er3+纳米晶的制备分别称取3 409gY(NO3)3㊃6H2O,0 449gYb(NO3)3㊃5H2O和0 044gEr(NO3)3㊃5H2O(YʒYbʒEr摩尔比为78ʒ20ʒ2),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溶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配制成Re(NO3)3溶液.取10mLRe(NO3)3于烧杯中,加去离子水和乙醇,再加入0 118g(0 5mmol)配体柠檬酸钠和0 136g(0 5mmol)3⁃苄基硫基硫代羰基硫基丙酸(BSPA),搅拌0 5h.称取0 504g(12mmol)NaF配制NaF水溶液,再将其逐滴滴加至上述溶液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1h,转移至高压釜中,放入烘箱中加热至160ħ反应3h,冷却后离心,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洗涤3次,干燥后得到产物NaYF4ʒYb3+,Er3+纳米晶.1.3㊀R6GHA单体的制备称取2 4g(5mmol)罗丹明6G,溶于60mL乙醇中,磁力搅拌下,逐滴滴加8mL质量分数为80%的水合肼水溶液,加热回流3h,将反应物过滤,收集沉淀,用乙醇洗涤,室温下真空干燥,得粉红色粉末R6GH(罗丹明6G酰肼).485高等学校化学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40㊀称取0 4g(1mmol)R6GH和0 15g(1mmol)2⁃羧基苯甲醛溶于30mL甲醇中,加热至回流,加入0 15mL(约3滴)醋酸,搅拌2h后,将反应物过滤,收集白色沉淀物,用甲醇/乙醚(体积比1ʒ1)洗涤,室温下真空干燥,得淡黄色粉末R6GHA.称取1 8g(1 5mmol)R6GHA溶于30mL无水二氯甲烷中,加入21μL(1 5mmol)三乙胺,在冰浴搅拌下,逐滴加入溶有122μL(1 5mmol)丙烯酰氯的二氯甲烷溶液,1h内滴加完成,继续反应2h后,转移至30ħ水浴中并在氮气保护下反应20h.旋转蒸发得到红色固体,将其过硅胶柱分离[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6ʒ1作洗脱液,添加0 5%(体积分数)三乙胺],得到淡粉色粉末R6GHA单体.反应过程如Scheme2所示.Scheme2㊀SyntheticroutesofR6GHAmonomerFig.1㊀TEMimagesofNaYF4ʒYb3+,Er3+nanocrystals(A),BSPAfunctionalizednanocrystals(B)andcomplexnanogels(C)1.4㊀复合纳米凝胶的制备分别称取0 03g经BSPA功能化纳米晶㊁0 566g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4mL1,4⁃二噁烷,加入封管中,加入1 6mg(0 01mmol)偶氮二异丁腈,升温至70ħ,在氮气氛下恒温反应6h后,迅速冷却封管,反应物用1,4⁃二噁烷稀释,再用乙醚沉淀,离心.重复溶解稀释⁃沉淀循环3次,得NaYF4ʒYb3+,Er3+/PNIPAm纳米凝胶.称取1 2gNaYF4ʒYb3+,Er3+/PNIPAm纳米凝胶,溶于10mL四氢呋喃中,加入36mg(0 5mmol)丁胺和少量三(2⁃羧乙基)膦,在氮气氛下搅拌反应1h后,加入1 18g(2mmol)R6GHA单体,于室温下搅拌反应10h后,用四氢呋喃稀释,再用乙醚沉淀,离心,重复溶解稀释⁃沉淀循环3次,得NaYF4ʒYb3+,Er3+/PNIPAm⁃co⁃R6GHA复合纳米凝胶.2㊀结果与讨论2.1㊀结构表征样品颗粒形态的TEM照片如图1所示.粒径分布的DLS(见本文支持信息图S1).由图1可见,合585㊀No.3㊀梁东磊等:上转换荧光响应性复合纳米凝胶的制备及荧光能量传递行为成的纳米晶粒径为25nm左右,总体呈单分散.经BSPA功能化后的纳米晶粒径未见明显变化,仍为25nm左右.BSPA表面功能化的NaYF4ʒYb3+,Er3+纳米晶引发NIPAm的RAFT聚合制备的复合纳米凝胶粒径为60 150nm,粒径分布变宽.图2给出了样品的FTIR图谱.其中,NaYF4ʒYb3+,Er3+纳米晶的红外谱图中,3425cm-1是H2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635cm-1是CO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405cm-1为CH2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应为纳米晶表面配体柠檬酸钠所致.BSPA功能化NaYF4ʒYb3+,Er3+纳米晶谱图中,1660,1618和1550cm-1为BSPA中苯环的CC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249cm-1为C S振动吸收峰,1160cm-1是C N伸缩振动吸收峰,985cm-1是CS伸缩振动吸收峰,745cm-1为苯环C H振动吸收峰.与BSPA功能化纳米晶相比,复合纳米凝胶谱图中,3285cm-1为 NH 的吸收峰,2978cm-1处为CH2 伸缩振动吸收峰,1729cm-1处为酰胺基中羰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317和1022cm-1为 CH(CH3)2的吸收峰[22].FTIR分析表明,BSPA实现了对NaYF4ʒYb3+,Er3+纳米晶的功能化.纳米晶在其表面BSPA的作用下,得到了复合纳米凝胶.为了进一步确认纳米凝胶的组成,对样品进行了XRD分析,结果见图3.其中,NaYF4ʒYb3+,Er3+纳米晶的特征衍射峰位于2θ=28 06ʎ,32 38ʎ,46 45ʎ,55 08ʎ,57 85ʎ,67 90ʎ,74 96ʎ,77 30ʎ处,分别对应(111),(200),(220),(311),(222),(400),(331),(420)晶面,与JCPDS标准卡片(JCPDSNo.060342)对比基本一致,说明制备的纳米晶为立方晶型.BSPA功能化纳米晶的XRD图谱显示,与修饰前相比,其特征峰的位置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经BSPA修饰过程对纳米晶的晶型无明显影响.㊀Fig.2㊀FTIRspectraofNaYF4ʒYb3+,Er3+nanocrystals(a),BSPAfunctionalizednanocrystals(b)andcomplexnanogels(c)Fig.3㊀XRDpatternsofNaYF4ʒYb3+,Er3+nanocrystals(a),BSPAfunctionalizednanocrystals(b)andcomplexnanogels(c)Fig.4㊀PLspectraofNaYF4ʒYb3+,Er3+nanocrystals(a)andBSPAfunctionalizednanocrystals(b)V(EtOH)/V(water)=1ʒ4;pH=7;temperature:25ħ;λex=980nm.NaYF4ʒYb3+,Er3+/PNIPAm⁃co⁃R6GHA复合纳米凝胶的XRD图谱中,NaYF4ʒYb3+,Er3+纳米晶的各特征衍射峰仍然存在,说明复合纳米凝胶中NaYF4ʒYb3+,Er3+纳米晶仍为立方晶型,即RAFT聚合过程对纳米晶的晶型未产生明显影响.图4给出了BSPA修饰纳米晶前后的荧光发射(PL)光谱.以往的研究[23]表明,NaYF4ʒYb3+,Er3+纳米晶的上转换发光主要通过能量转移,Yb3+吸收1个光子后,从2F7/2基态跃迁到2F5/2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电子能量高而不稳定,会释放能量返回基态,电子返回基态时将能量传递给Er3+,使之从4I15/2基态跃迁到4I11/2激发态,同时Yb3+返回到基态;在此基础上,处于4I11/2能级的Er3+继续吸收Yb3+传递的能量,由4I11/2跃迁至4F7/2,发出524nm的荧光.然后经过电子无辐射弛豫过程衰减至4H11/2和4S3/2,辐射跃迁返回至685高等学校化学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40㊀基态能级时,发出542nm的荧光.BSPA功能化后纳米晶的荧光发射峰仍然位于524和542nm,但发光强度略有下降,说明BSPA功能化对纳米晶的荧光发射影响较小.2.2㊀复合纳米凝胶的上转换荧光温敏性能图5(A)为复合纳米凝胶的上转换变温PL光谱.为了清晰地观察纳米凝胶荧光发射与环境的关联性,将PL光谱中不同温度下542nm发射峰强度绘于图5(B).结果表明,纳米凝胶的荧光发射峰主要为位于542nm处的高能态发光带和523nm发光带;随着温度的升高,纳米凝胶的荧光发射强度逐渐增强,且在32 34ħ间荧光强度变化幅度相对较大.说明复合纳米凝胶的荧光强度与环境温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特性.Fig.5㊀PLspectraofcomplexnanogels(A)andPLintensityofcomplexnanogelsat542nmasafunctionoftemperature(B)V(EtOH)ʒV(water)=1ʒ4;pH=7;λex=980nm.Fig.6㊀DSCcurveofcomplexnanogelsScheme3㊀SchematicillustrationofpHinducedR6GHAring⁃openingreaction众所周知,温敏性凝胶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体积相转变,此过程中通常伴随相变热的发生.根据相关研究[10,24],可将示差扫描量热(DSC)测得的吸热峰温作为复合凝胶的临界相转变温度(LCST).复合纳米凝胶的DSC结果见图6.由DSC曲线可知,该复合纳米凝胶在31 36ħ之间发生了体积相转变,其LCST约为33 8ħ.结合DSC曲线与PL图谱分析可以发现,复合纳米凝胶荧光强度的变化与其相变过程基本一致.2.3㊀复合纳米凝胶对环境pH值的荧光响应性能在中性条件下,R6GHA结构中的内酰胺键处于无荧光发射的闭环状态;而在酸性溶液中,R6GHA的内酰胺键中的羰基可被H+活化,并导致内酰胺键开环,产生荧光发射[25],如Scheme3所示.因此利用R6GHA的这种pH敏感特性及其与NaYF4ʒYb3+,Er3+纳米晶之间的能量传递,设定不同的环境pH值,则通过PL光谱测定,即可观察不同pH值时NaYF4ʒYb3+,Er3+纳米晶与R6GHA之间的FRET现象.图7(A)给出了不同pH值下复合纳米凝胶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在pH=7的水溶液中,未检出785㊀No.3㊀梁东磊等:上转换荧光响应性复合纳米凝胶的制备及荧光能量传递行为R6GHA在579nm处的荧光发射峰,表明在中性条件下NaYF4ʒYb3+,Er3+纳米晶与R6GHA之间未产生荧光能量传递.而随着体系酸性逐步增强(pH值从6降低到1),PL光谱中出现了R6GHA的荧光特征发射峰,且发射峰强度逐渐增强,相应的NaYF4ʒYb3+,Er3+纳米晶的位于541nm处的发射峰强度则相应减弱.如图7(B)所示,2个发射峰的荧光强度比(I579/I541)也越来越高.说明在酸性条件下,NaYF4ʒYb3+,Er3+纳米晶与R6GHA之间发生了荧光能量转移,且随着体系酸性的提高,荧光强度比(I579/I541)相应提高,荧光能量转移逐渐增强.Fig.7㊀PLspectraofcompositenanogels(A)andfluorescenceintensityratioofcomplexnanogels(B)atvariouspHvaluesV(EtOH)ʒV(water)=1ʒ4;temperature:25ħ;λex=980nm.2.4㊀复合纳米凝胶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荧光响应为探讨不同金属离子对复合纳米凝胶荧光性能的影响,分别选择Hg2+,Cu2+,Pb2+,Ca2+,Zn2+,Ag+,Na+和K+等金属离子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金属离子对复合纳米凝胶荧光发射的影响(图8).从图8(A)可以看出,在980nm近红外光激发下Hg2+对R6GHA单体的发射峰有显著影响,Cu2+有较小影响,这是由于Cu2+的d9电子层对R6GHA产生一定的荧光猝灭所致[26],而其它金属离子对其荧光发射几乎无影响.图8(B)是复合纳米凝胶在不同金属离子存在下I579/I541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Hg2+对复合纳米凝胶的荧光发射影响最大.这表明复合纳米凝胶的荧光发射对Hg2+有选择性响应.Fig.8㊀PLspectraofcomplexnanogelsatsolutionscontainingvariousmetalions(A)andfluorescenceintensityratioofcomplexnanogelsinthepresenceofvariousmetalions(B)(A)Solvent:V(EtOH)/V(water)=1ʒ4;pH=7;temperatue:25ħ;λex=980nm;concentrationofmetalions:80μmol/L.(B)Hg2+waspreparedbyreactionofHgOandHNO3,othermetalionsweretheirnitrate.在乙醇/水溶液中,R6GHA分子的内酰胺键以无荧光发射的闭环结构存在,因此采用PL光谱检测不出R6GHA的特征荧光发射[27];当体系中存在Hg2+时,其内酰胺键因与Hg2+形成配合物而开环,并出现荧光发射,而其它金属离子几乎无影响,从而可以作为Hg2+的选择性荧光探针.其机理如Scheme4所示.本文对R6GHA进行乙烯基功能化,为验证功能化后的R6GHA单体是否仍具有该特性,对其在有㊁无Hg2+存在下的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结果见图9.在乙醇/水溶液中,R6GHA单体在595nm处有极弱的发射峰,这是由于痕量功能单体存在开环形式所发出的荧光发射所致.在该溶液中加入Hg2+后,R6GHA单体在595nm处产生明显增强的荧光发射,说明该单体对Hg2+仍然具有PL885高等学校化学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40㊀Scheme4㊀SchematicillustrationofHg2+inducedring⁃openingreactionofR6GHAmonomerFig.9㊀EffectofHg2+onthefluorescenceemissionofR6GHAmonomerc(Hg2+)/(μmol㊃L-1):a.0;b.80.Solvent:V(EtOH)/V(water)=1ʒ4.响应.2.5㊀复合纳米凝胶对Hg2+的荧光比率的影响图10(A)是不同Hg2+浓度下,复合纳米凝胶的荧光光谱.在Hg2+浓度为0时,NaYF4ʒYb3+,Er3+纳米晶在541nm处的荧光发射峰强度最高,而未观察到R6GHA单体在579nm处的荧光发射.这表明在没有Hg2+存在的条件下,在NaYF4ʒYb3+,Er3+纳米晶与R6GHA单体之间不能发生荧光能量共振转移.然而,随着Hg2+浓度逐渐提高,NaYF4ʒYb3+,Er3+纳米晶在541nm处的荧光发射峰逐渐减弱,而579nm处的荧光发射峰逐渐增强.这是由于随着Hg2+浓度提高,越来越多的R6GHA单体中内酰胺键开环与之形成配合物.由图10(B)可以看出,随着Hg2+浓度的提高,复合纳米凝胶的I579/I541逐渐提高,当Hg2+浓度增至100μmol/L以上时,I579/I541趋于平缓.Fig.10㊀PLspectraofcomplexnanogels(A)andfluorescenceintensityratioofcomplexnanogels(B)atvariousconcentrationsofHg2+ionsV(EtOH)/V(water)=1ʒ4;pH=7;temperature:25ħ;λex=980nm.2.6㊀Hg2+诱导下复合纳米凝胶对环境温度的荧光响应性能Hg2+存在下复合纳米凝胶对环境温度的荧光响应性能的影响见图11.可以看出,在Hg2+存在下,随着温度的升高,NaYF4ʒYb3+,Er3+纳米晶在541nm处的发射峰强度下降,而R6GHA在579nm处发射峰强度提高,并且在33ħ左右上升幅度达到最大,随后上升幅度趋于平缓.从图11(B)中可看出,复合纳米凝胶的I579/I541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超过36ħ之后,上升幅度趋于平缓.这是由于,在Hg2+存在下,R6GHA中的内酰胺键与之形成配合物.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复合纳米凝胶中PNIPAm985㊀No.3㊀梁东磊等:上转换荧光响应性复合纳米凝胶的制备及荧光能量传递行为大分子发生相转变,导致PNIPAm大分子链收缩,NaYF4ʒYb3+,Er3+纳米晶与R6GHA发色团之间的距离相应缩短,两者之间的荧光能量传递相应增强.Fig.11㊀PLspectraofcomplexnanogels(A)andfluorescenceintensityratioofcomplexnanogels(B)atvarioustemperaturesV(EtOH)/V(water)=1ʒ4;pH=7;λex=980nm;c(Hg2+)=80μmol/L.3㊀结㊀㊀论通过RAFT聚合制备了NaYF4ʒYb3+,Er3+/PNIPAm⁃co⁃R6GHA复合纳米凝胶.研究表明,该复合纳米凝胶对环境温度㊁pH值和金属离子等具有多重刺激⁃响应性能.在酸性条件下,NaYF4ʒYb3+,Er3+纳米晶与R6GHA之间会产生荧光能量转移;且随着酸性的提高,荧光能量转移逐渐增强.由于Hg2+能够与R6GHA内酰胺键形成配合物,使R6GHA由非荧光性闭环结构转为具有荧光发射的开环结构,该复合纳米凝胶对Hg2+具有选择性荧光响应,且随着Hg2+浓度提高,复合纳米凝胶的荧光强度比I579/I541逐渐提高;当Hg2+浓度增至100μmol/L以上时,I579/I541变化趋于平缓.因此该复合纳米凝胶在纳米温度计㊁pH传感器和重金属痕量探测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支持信息见http://www.cjcu.jlu.edu.cn/CN/10.7503/cjcu20180470.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KoettingM.C.,PetersJ.T.,SteichenS.D.,PeppasN.A.,MaterialsScience&EngineeringR.,2015,93,1 49[2]㊀DaiY.L.,MaP.A.,ChengZ.Y.,KangX.J.,XiaoZ.,HouZ.Y.,LiC.X.,YangD.M.,ZhaiX.F.,LinJ.,JournalofAppliedPolymerScience,2013,131(4),1001 1007[3]㊀DengJ.J.,PingY.,WangY.X.,MaoL.Q.,AnalyticalChemistry,2015,87(5),3080 3086[4]㊀SongN.,ChenD.X.,QiuY.C.,YangX.Y.,XuB.,TianW.,YangY.W.,ChemicalCommunications,2014,50(60),8231 8234[5]㊀PaekK.,YangH.,LeeJ.,ParkJ.,KimB.J.,ACSNano,2014,8(3),2848 2856[6]㊀ChanH.P.,YangH.,LeeJ.,ChoH.H.,KimD.,LeeD.C.,KimB.,ChemistryofMaterials,2015,27(15),5288 5294[7]㊀ZhangZ.,WangJ.,NieX.,WenT.,JiY.,WuX.,ZhaoY.,ChenC.,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2014,136(20),7317 7326[8]㊀LiuX.Y.,WangX.Q.,ZhaL.S.,LinD.L.,YangJ.M.,ZhouJ.F.,ZhangL.,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C,2014,2(35),7326 7335[9]㊀SongQ.S.,YangY.,GaoK.,MaH.H.,JournalofLuminescence,2013,136(4),437 443[10]㊀SongQ.S.,YangY.,ZhuX.F.,ChemJ.ChineseUniversities,2012,33(5),1084 1089(宋秋生,杨洋,朱小飞.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33(5),1084 1089)[11]㊀YangY.,SongQ.S.,GaoK.,MaH.H.,YangS.,LiT.,JournalofAppliedPolymerScience,2013,131(4),1001 1007[12]㊀Jares⁃ErijmanE.A.,JovinT.M.,NatureBiotechnology,2003,21(11),1387 1395[13]㊀ChenL.,TseW.H.,ChenY.,McdonaldM.W.,MellingJ.,ZhangJ.,Biosensors&Bioelectronics,2016,91,393 399[14]㊀KimY.,NamgungH.,LeeT.S.,PolymerChemistry,2016,7(43),6655 6661[15]㊀MukherjeeS.,KarT.,DasP.K.,ChemAsianJ.,2014,9(10),2798 2805[16]㊀BelaliS.,EmandiG.,CafollaA.A.,O ConnellB.,HaffnerB.,MöbiusM.E.,KarimiA.,SengeM.O.,PhotochemPhotobiolSci.,095高等学校化学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40㊀2017,16(11),1700 1708[17]㊀HuangY.Q.,QinW.S.,RenH.J.,CaoG.Y.,LiuX.F.,HuangW.,Chem.J.Chinese.Universities,2012,33(10),2213 2216(黄艳琴,秦伟胜,任厚基,曹国益,刘兴奋,黄维.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33(10),2213 2216)[18]㊀ZhengW.,HuangP.,TuD.,MaE.,ZhuH.,ChenX.,ChemicalSocietyReviews,2015,44(6),1379 1415[19]㊀GuoZ.,ParkS.,YoonJ.,ShinI.,ChemicalSocietyReviews,2014,43(1),16 29[20]㊀SongQ.S.,YangS.S.,ShengR.,LiT.,ActaChim.Sinica,2014,72,89 94(宋秋生,杨森森,盛锐,李谭.化学学报,2014,72,89 94)[21]㊀ZhangQ.B.,KongX.G.,WangX.,ChenC.,Chem.J.Chinese.Universities,2014,35(2),224 229(张庆彬,孔祥贵,王新,程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35(2),224 229)[22]㊀AnZ.,XuY.,LiY.,CaoX.,ChenQ.,PolymerChemistry,2014,5(21),6244 6255[23]㊀GaiS.,LiC.,YangP.,LinJ.,ChemicalReviews,2014,114(4),2343 2389[24]㊀HofmannC.H.,PlamperF.A.,ScherzingerC.,HietalaS.,RichteringW.,Macromolecules,2013,46(2),523 532[25]㊀ChangL.,GaoQ.,LiuS.,HuC.,ZhouW.,ZhengM.,Dyes&Pigments,2018,153,117 124[26]㊀ZhangX.F.,ZhangY.,LiuL.,JournalofLuminescence,2014,145(1),448 453[27]㊀MaherM.J.,YehlK.,HaqueF.,FaintA.,ShimizuK.D.,StephensonC.J.,Sensors&ActuatorsB:Chemical,2014,200(9),1 8PreparationofComplexNanogelwithUp⁃conversionFluorescence⁃responsivePerformanceandItsFluorescenceEnergyTransferBehavior†LIANGDonglei,SONGQiusheng∗,YAOYutian,LIUBen(School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Hefei230009,China)Abstract㊀AfunctionalizedNaYF4ʒYb3+,Er3+nanocrystalwaspreparedbyhydrothermalmethodanddecoratedwith3⁃benzylsulfanylthio⁃carbonylsufanylpropionicacid(BSPA).Moreover,vinylfunctionalRhodamine6Gmonomer(R6GHA)wassynthesizedfromrhodamine6G(R6G)byaseriesofchemicalreac⁃tions.Then,anovelcomplexfluorescentnanogelofNaYF4ʒYb3+,Er3+/PNIPAm⁃co⁃R6GHA,whichpossessesmultipleresponse,waspreparedbyreversibleaddition⁃fragmentationchaintransfer(RAFT)polymerizationandclickreaction.Intheas⁃preparedcomplexfluorescentnanogels,thefunctionalizednanocrystalandR6GHAformdonor/receptorpairsof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fer(FRET).Themicrostructureofthenanogelswascharacterizedby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y(TEM),X⁃raydiffraction(XRD),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FTIR)anddifferentialscanningcalorimeter(DSC).ThefluorescenceresponseofthenanogeltopHvalue,ambienttemperatureanddifferentmetalionswereinvestigatedbyphotolumines⁃cence(PL)andthemechanismwasdiscussedindetail.Theresultsshowthatfluorescenceemissionofthenanogelsisinfluencedgreatlybyenvironmentaltemperature,andthecompositenanogelshaveselectivefluo⁃rescenceresponsetoHg2+.InthepresenceofH+orHg2+,energycantransferfromthenanocrystalstoR6GHAmoietiesunder980nmexcitation.ThedetectionoftheconcentrationofHg2+canbeachievedbythechangeofintensityratioofcharacteristicfluorescenceemissionpeaksofnanocrystalsandR6GHAmoieties.Keywords㊀Rareearthnanocrystal;Up⁃conversionfluorescence⁃responsiveperformance;Nanogel;Fluorescenceresonanceenergytransfer;Reversibleaddition⁃fragmentationchaintransferpolymerization(Ed.:D,Z)†SupportedbytheInnovationalFoundationof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China(No.2018CXCY218).195㊀No.3㊀梁东磊等:上转换荧光响应性复合纳米凝胶的制备及荧光能量传递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