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诗歌鉴赏练习题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中必修四语文4 柳永词两首人教版练习题第二十五篇

2019-2020年高中必修四语文4 柳永词两首人教版练习题第二十五篇
【解析】:
古代诗歌中,因声律的要求,常常颠倒词序,下列诗句中颠倒了词序的一项是( )
A、留恋处,兰舟催发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答案】:
【解析】:
找出下面与例子同类的一项( )
《雨霖铃》《如梦令》《扬州慢》
A、《凉州词》
B、《忆江南》
C、《秋浦歌》
D、《敕勒歌》
【答案】:
【解析】:
选出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答案】:
【解析】:
下列对诗句的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答案】:
【解析】:
对上阕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上阕描写了送别时的典型环境,描写以写景为主。
B、上阕点明了送别的季节,送别的时间,送别的地点。
C、上阕没有写出送别时的情绪,也没有写表情。
D、“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答案】:
【解析】: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注】真游:犹仙游。阳羡有张公洞,相传汉代天师张道陵曾修行于此。②斩蛟:西晋周处,少年时凶强使气,谓为“三害”之一,后斩虎杀蛟、折节向学。③元龙:三国名士陈登的字,曾对来拜访他的求田问舍的许汜表示鄙弃之情。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芙蓉”两句是”芙蓉山秀,罨画溪明”的倒装,目的是突出阳羡境内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美境,给人以江山如画、美不胜收的感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习题练习一(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陨,如今有谁堪摘?D.梧桐更兼喜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将进酒,杯莫停莫听穿林打叶声B.秦人开关延敌天下英雄谁敌手C.沉舟侧畔千帆过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D.总把新桃换旧符把酒问青天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

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

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从晚唐五代到宋代温庭筠、晏殊、秦观、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多写离愁闲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多写国恨家仇,词风凄恻哀婉,《醉花阴》《声声慢》都创作于这一时期。

4.下面各对联不是写李清照的一项是()A.红雨飞愁千秋绝唱销魂句黄花比瘦一卷高歌漱玉词B.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C.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D.八百里河山空入梦,流水凝愁,怎奈此身囚狱室三十年故国最伤心,酿词寄恨,忍听千古断肠声5.下列李清照的词句中,从词的风格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C.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6.下面加线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落枕热忱耽误沉着B.梧桐恫吓胴体侗族C.兼并搛菜缣素蒹葭D.桑葚戡乱镶嵌堪称二、语言表达7.词是按词谱来填的,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5课 苏轼词两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5课 苏轼词两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习题练习一(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B.羽扇伦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2.从修辞手法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始于隋唐,盛于宋。

因其由诗歌发展而来,故称“诗余”;因其先有曲调,后有文词,又称“曲子词”;因句式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

B.词,每首皆有调名,称词调(词牌)。

每调的片数、句数、字数、用韵、字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即“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如《如梦令》;59~90字为中调,如《一剪梅》;91字以上为长调,如《雨霖铃》。

D.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前者风格婉约清丽,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后者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作家有李煜、苏轼、辛弃疾等。

4.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故垒/累赘公瑾/谨慎遥想/杳渺B.樯橹/蔷薇吟啸/萧瑟华发/白桦C.狼狈/疲惫料峭/俊俏波涛/韬略D.蓑衣/绳索竹杖/依仗酹酒/醴酪5.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气势磅礴,感情饱满。

B.“浪淘尽”三字,含蓄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也蕴含了“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意思。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十三字,从形、声、色三方面勾画了古战场的雄奇壮丽。

D.这首词在“怀古”的基础上“伤今”,词作最后回到现实,抒发自我的感伤,感情沉郁而又悲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7《李清照词两首》课程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7《李清照词两首》课程同步练习

7李清照词两首随堂演练一、课内精读(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2题。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与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雾浓云”,渲染了一种阴沉忧郁的氛围;“愁永昼”,极言白昼漫长没有尽头,暗示了词人的孤单寂寞。

B.“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有很浓的感情色彩,表明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突出了伤感的情绪。

C.“凉初透”的“凉”字,一语双关,不但写出重阳节时候天气的萧瑟,更含蓄地反映出词人心境的凄冷。

D.“东篱把酒”是为了排遣离愁,“暗香盈袖”更触动了愁绪,“销魂”是愁的表现,“瘦”字是愁的深化。

项,“表明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理解错误,应为“表明词人独过佳节已非一回”。

2.古人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

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精神气质。

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菊花”形象的特点,从词人与菊花的相似点角度思考作答。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3~4题。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寻寻觅觅”四字,以议论开篇,准确地写出了词人处境的孤寂、心情的空虚以及无可排遣、无可寄托的精神状态。

B.“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一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笼罩,备感忧伤。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第三专题 笔落惊风雨(文本研习)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为兵科给事中使山西奏免盐池逋课二十余万寻迁山西按察司副使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1.(5)皇帝让王骥去处理边境事务时允许他“便宜行事” 这说明了什么?A. 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B. 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C. 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D. 署兵部尚书/正统元年奉诏议边事/越五日未奏/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寻得释/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答案】C【解析】(1)“帝怒执骥与侍郎邝埜下之狱”中的“帝怒”意为“皇帝大怒” 语意完整应在“怒”后断开如果不断句的话就成了“皇帝愤怒地捉拿王骥和侍郎邝埜把他们关进监狱” 这显然不符合情理据此可排除B、D两项“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中“甘”“凉”为甘州与凉州二者共同作“寇”的宾语“边将”则为后句主语指的是甘州与凉州这两地的边将故应在“凉”后断开可排除A项故选C【答案】D【解析】(2)D项“生前”错误“赠”是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答案】C【解析】(3)C项“任礼率领大军殿后”错误根据原文“而自与任礼帅大军后继” 可知是王骥自己和任礼一起率领大军殿后【答案】(4)①(他)被任命为兵科给事中出使山西上奏免除盐池拖欠的赋税二十余万不久晋升为山西按察司副使②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解析】(4)①逋课拖欠的赋税寻不久为兵科给事中被动句②渔樵捕鱼砍柴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答案】(5)①皇帝信任王骥②王骥有能力③事情复杂难办【解析】(5)“便宜行事”是指皇帝允许王骥不必请示自行决断处置根据前文“便骑射刚毅有胆晓畅戎略”与王骥处理山西拖欠的赋税一事可知王骥有胆识与能力根据“阿台、朵儿只伯数寇甘、凉边将屡失利侍郎柴车、徐晞、都御史曹翼相继经理边务未能制”可知边境的问题复杂难办从“骥先承密旨戮敬”也可以看出皇帝非常信任王骥所以才赋予他这样大的权力据此分析即可二、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2.(2)韦应物的很多五言古诗受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影响较大一位文学理论家对二人作如下评论韦苏州诗胸中腕中先有一段真趣落笔方妙足见非专以浅淡拟陶者世人误认陶诗作浅淡所以亦不知韦诗也请结合上面这首《幽居》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或其他陶诗说说这段诗论认为陶、韦二人诗并不浅显平淡的理由A. 开头两句以人们为生活奔走营谋的世间常态来反衬作者的幽居生活B. “独无”二句细致描绘出诗人幽居的情态透露出无外物牵绊的喜悦C. 诗中借用“道人“和“樵者“这样的形象表达作者自然脱俗的追求D. 最后两句意在突出作者淳朴守拙的性格特点和看破红尘后的思乡情怀E. 全诗感触自然语气平和格调清新表现出诗人闲居时的惬意自在【答案】B, D【解析】B项中“细致描绘”不正确 D项中“看破红尘”“思乡情怀”于文无据.【答案】陶诗、韦诗中皆先有“真趣”.《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用笔平淡自然但一个“悠然”掩抑不住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幽居》中“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写眼前景自然朴质但饱含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这些“浅显”“平淡”的笔墨中饱含了作者独具慧心的情趣意趣使他们的作品在浅淡中见真趣.译文世人贵贱虽然可分为几等而出门在外都是有所奔营.我单单没有那些外物牵累故而可以遂我闲居的心情.无声的细雨曾在夜间来过不知不觉中春草已经萌生.青山一下子就迎来了曙色小鸟雀儿盘绕着房舍啼鸣.我有时会和道人邂逅作伴有时也随着樵夫边唠边行.我安分守己因为愚笨拙劣谁又能说是鄙薄尘世尊荣.赏析“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是由“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二句作反衬而来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由于对官场现实的不满他曾经说过“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君心倘如此携手相与还“(《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表示了归隐的愿望.如今他能够辞官归来实现了无事一身轻的愿望自然是满怀欣喜.“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这四句全用白描手法.“微雨“两句是人们赞赏的佳句.这里说“微雨“ 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夜来过“ 著一“过“字便写出了诗人的感受.显然他并没有看到这夜来的春雨只是从感觉上得来因而与下句的“不知“关合写的是感觉和联想.这两句看来描写的是景而实际是写情写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和对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的欣慰.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情趣.这四句是诗人对自己幽居生活的一个片断的描绘他只截取了早春清晨一个短暂时刻的山中景物和自己的感受然后加以轻轻点染便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图画同时诗人幽居的喜悦、知足保和的情趣也在这画面中透露出来【解析】这一题主要从作者的情感方面来答题一首诗歌中饱含情感也就不会显得“平淡”了所以主要诗歌中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或词语即可.这首诗歌中的三四两句都还有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惊喜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可见作者的“悠闲自得”的美好情绪.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3.(1)选文开头说中华诗词中的意象是“我们民族生命的感性存在” 为什么?3.(2)鉴赏传统诗词为什么能够实现“不自由心境”的超越?3.(3)作者说“对这些意象的感知与把握也正是对自身生命的感悟与认同”怎样理解这句话?请举例说明【答案】(1)生命是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可感可触、可视可听的中华诗词意象丰满情感浓烈正是我们民族生命状态的铺展和呈现【解析】(1)题干要求找出“中华诗词中的意象是‘我们民族生命的感性存在’”的原因完成此题要抓住“意象”和“生命的感性存在”进行思考主要抓住“生命不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存在而是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可感可触、可视可听具有可欣赏性的无限的美感”和“中华诗词浓烈的情感、丰满形象的意象、吟诵时带来的愉悦、审美中精神的自由与超越都是一种生命状态的铺展与呈现”进行概括【答案】(2)鉴赏传统诗词对意象进行解读能由此引发情感转移心中只有诗人创设的意象本身而别无他物不知不觉中达到物我两忘并进而物我同一的境界【解析】(2)“不自由心境”是在文章第一段提出的可以结合此段中“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于是我也俨然成了那轮明月”“在此过程中心中除了那轮明月外别无他物”“并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物我两忘并进而物我同一的境界”进行分析【答案】(3)阅读中华诗词一旦理解了其中的意象它就会成为我们生命的标杆和参照物我们就会自觉地用它来对照自己读《爱莲说》我们了解到“莲”这个意象的意义后就会以它为参照反观我们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解析】(3)这句话在文章第一段理解时要抓住“对这些意象的感知与把握”和“对自身生命的感悟与认同”进行分析句意强调两者之间的一致性作答时要围绕这个核心内涵分层次表述4.(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4.(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4.(4)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A. 层层叠叠的鳞片是巴巴的明显特征这种由角蛋白构成的鳞片让它拥有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浅橙色“外套”B. 除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培育出的极少数动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体表、体内甚至细胞内部都聚集着微生物C. 我们肉眼很难直接看见细菌却可以感受到它们带来的影响比如当你腹泻时可能就是你肠道菌群的稳定性遭到了破坏D. 以前我们认为个体是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是微生物的研究证明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答案】D【解析】(1)D项表述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 而不是‘我’” 可见“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 而不是一个“错误的观点”【答案】C【解析】(2)C项于文无据作者并没有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的看法而是通过对穿山甲身上丰富微生物的描述引出“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的论述文中从未提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微生物和疾病的看法【答案】A【解析】(3)B项“同理当我们死亡后微生物也会立即消亡”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我们吃东西时它们也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可知“我们死亡后” 微生物并不会立即消亡而是会消化我们C项“这些遵循相同规律的应该属于同一种微生物”错误原文第四段说“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 可见遵循相同规律的不一定就是同一种微生物D项“会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内部协调进而损害人体的健康”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只说“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 并无“损害人体的健康”的说法故选A【答案】B【解析】(4)根据“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可知第三、四自然段的中心论点是我们与微生物关系十分密切A项“动物就像整个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细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体” 认为细菌是生命的本体是主导不符合该观点B项“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体现了微生物与动物关系密切的特点符合该观点C项“‘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会怎样’……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会灭绝而幸存下来的物种其数量也将大大减少” 强调微生物的重要作用不符合该观点D项“鼠疫、霍乱、黄热病都被写成了故事排成了戏剧拍成了电影但却没有人漂亮地讲出肠道和胃部微生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故事” 强调微生物作用于人体内部的有益作用被人们忽视不符合该观点故选B5.(1)吕思勉(1884﹣1957)与陈寅恪、陈垣、钱穆并称为近代史学四大家他学识渊博具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同时又极富获取新知的热情治学领域广泛在中国通史与多项专史的研究上都有建树并撰写了大量教学用书和通俗读物同时关注国事心系民生﹣﹣李波《吕思勉与二十世纪前半期的新史学》5.(2)先生不喜走访知名人士自述见名人辄自远不涉无谓的社会交际没有学历学位无党无派遵从父训一生唯好教书授业小学、中学、大专、大学都教过 1926年进入光华大学不久即受聘为史学系系主任遂自托为终身归宿前后凡30余年﹣﹣王家范《吕思勉与“新史学”》5.(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5.(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5)作为一位优秀的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治学成功的要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B项研读辽金元史是在屠寄先生的影响下进行的.故选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B项研读辽金元史是在屠寄先生的影响下进行的.故选B.【答案】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项吕思勉并没有结识康梁二人也不是读了二人的著作受其思想影响才奉其为楷模的 B项“到二十三岁时已将‘二十四史’读了几遍”错误应为“首次读遍了二十四史” D项“不齿于行人向城门口的日本岗哨脱帽行礼的行为”错误原文并没有他“不齿于行人”行为的意思.故选CE.【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①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②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③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④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⑥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项吕思勉并没有结识康梁二人也不是读了二人的著作受其思想影响才奉其为楷模的 B项“到二十三岁时已将‘二十四史’读了几遍”错误应为“首次读遍了二十四史” D项“不齿于行人向城门口的日本岗哨脱帽行礼的行为”错误原文并没有他“不齿于行人”行为的意思.故选CE.【答案】案【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本题从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角度考查对传记的分析概括.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从“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又阅读了《日知录》《廿二史札记》等书着重学习怎样阅读史书及写作札记的方法.后来在经学名家丁桂征先生的指引下他又花了三四年功夫将有关小学的书及《十三经注疏》精读一遍使经学、文字学成为治史的得力工具”可以看出其从小受父母、专家指导从“先生每读书必用朱笔圈识或眉批或将材料抄录加题识或按语分类保存在此基础上写成读书笔记.待有心得意见成熟即写成札记、论文或专著.如此五十年如一日形成了先生扎实的治学功力及精切严谨的学风和文风”可以看出吕思勉先生治学态度勤奋执着从“每周上课十多节先后开过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他常穿深色长衫或袍子戴一副深色近视眼镜谦逊、质朴、睿智而又自信具有东方学者的风度和气质”可以看出吕思勉治学方法科学严谨的态度.答案【答案】B【解析】B【答案】CE(1)①父母启蒙指导名家引领吕先生读书受母亲启蒙经父亲指导学会许多读书方法治学中得到经学家丁桂征先生、史学家屠寄先生的指引影响.②治学态度勤奋执着吕先生治学中阅读了大量书籍积累大量史学知识潜心科研五十年如一日.③治学方法科学严谨吕先生为了治史还学习了经学、文字学学习了阅读史书以及写札记的方法.④治学领域广泛他在光华大学先后开过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⑤甘于平凡不喜欢走访名士不涉无谓的社会交际.【解析】CE(1)①父母启蒙指导名家引领吕先生读书受母亲启蒙经父亲指导学会许多读书方法治学中得到经学家丁桂征先生、史学家屠寄先生的指引影响.②治学态度勤奋执着吕先生治学中阅读了大量书籍积累大量史学知识潜心科研五十年如一日.③治学方法科学严谨吕先生为了治史还学习了经学、文字学学习了阅读史书以及写札记的方法.④治学领域广泛他在光华大学先后开过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⑤甘于平凡不喜欢走访名士不涉无谓的社会交际.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6.(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6.(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不容置喙当务之急不孚众望知过必改B. 无可争辩当务之急不负众望亡羊补牢C. 无可争辩燃眉之急不孚众望亡羊补牢D. 不容置喙燃眉之急不负众望知过必改【答案】B【解析】(1)①不容置喙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无可争辩没有什么可争辩的表示确实无疑从语境来看此处应是“确定无疑”的意思应用“无可争辩”②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事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非常紧急的情况语境强调的是汽车行业当前紧急应办的事应用“当务之急”③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应用“不负众望”④知过必改知道自己的过错就一定要改正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语境中说的是世界各国的做法应用“亡羊补牢”故选B【答案】D【解析】(2)画线句存在两处语序问题第一处是“自行”的位置不当多项状语的排列顺序是目的+原因+时间+处所+范围+情态+对象+中心语所以应是“因高温高压”(原因)+“在火焰到达前”(时间)+“自行”(情态)+“燃烧”(动词中心语)第二处是“爆出刺耳的金属敲击声”和“与‘主火焰’相冲撞造成燃烧室压力失常”顺序不当与“主火焰”相冲撞的是之前产生的“逆火” 在这一过程中爆出了金属敲击声所以两句应互换位置综上分析D项修改最恰当故选D【答案】C【解析】(3)括号前提到“消除‘爆震’” 那么括号内所填的内容用“‘爆震’的消除”领起句子比用“消除‘爆震’”领起句子衔接性更好据此排除A、D两项括号后“当铅进入人的体内后便会……”说的是铅是怎样危害人类的那么此处以“铅”为分句主语更合适据此排除B项故选C7.(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7.(2)请用三个句子解说造礁珊瑚呈现黄褐色的原因三个句子要构成递进关系总共不超过70个字【答案】(1)①那里的珊瑚多为黄褐色, ②是其体内虫黄藻的功劳, ③也供给珊瑚虫生长使用【解析】(1)①处依据后文“因为近海是造礁珊瑚的地盘黄褐色套装是造礁珊瑚的标配”可知所填内容应与珊瑚的颜色有关结合“黄褐色套装是造礁珊瑚的标配”分析近海珊瑚的颜色应为黄褐色因此横线处可填“那里的珊瑚多为黄褐色”之类的句子②处依据前文“造礁珊瑚的珊瑚虫本身近乎透明之所以呈现黄褐色” 后文“虫黄藻是一种单细胞海藻”可知横线处应引出“虫黄藻” 因此可填写“是其体内虫黄藻的功劳”之类的句子③处依据前文“而它生产的有机物和氧气” 后文“权当交了‘房租’”可知语境是说虫黄藻生产有机物和氧气给珊瑚因此横线处可填“也供给珊瑚虫生长使用”之类的句子【答案】(2)①造礁珊瑚呈黄褐色是因为珊瑚虫呈黄褐色②珊瑚虫呈黄褐色是因其体内的虫黄藻呈黄褐色③虫黄藻呈黄褐色是因其体内光合色素的颜色是黄褐色【解析】(2)结合“严格说来造礁珊瑚的珊瑚虫本身近乎透明之所以呈现黄褐色”分析可知珊瑚的颜色取决于珊瑚虫的颜色据此可概括为造礁珊瑚呈黄褐色是因为珊瑚虫呈黄褐色结合“虫黄藻是一种单细胞海藻直径只有微米级别它体内配备‘光合色素’ 有光就能通过光合作用过‘自养’生活这种光合色素呈现的颜色就是黄褐色”“虫黄藻是能独立生活的但它更愿意做珊瑚的‘房客’”分析可知黄褐色的虫黄藻住在珊瑚虫体内使得珊瑚虫呈现黄褐色据此可概括为珊瑚虫呈黄褐色是因其体内的虫黄藻呈黄褐色结合“虫黄藻是一种单细胞海藻直径只有微米级别它体内配备‘光合色素’ 有光就能通过光合作用过‘自养’生活这种光合色素呈现的颜色就是黄褐色”分析可知黄褐色是虫黄藻体内光合色素呈现的颜色据此可概括为虫黄藻呈黄褐色是因其体内光合色素的颜色是黄褐色注意要按照逻辑递进的顺序组织注意字数的限制。

2020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第4课 柳永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

2020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第4课 柳永词两首 Word版含解析

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忍把浮名掷地,烟花巷,吟晓风残月;留得秃笔生花,柳岸边,叹才子佳人。

千年前的北宋词坛,有这么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有人说他是浪迹江湖的游客,有人说他是出没秦楼楚馆的风流才子,有人说他是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也有人说他是创作发展宋词的巨匠。

但无论怎样评价,都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他的词在当时就是最流行的歌曲,直到千年后的今天还在独领风骚。

赏美文玉蝴蝶柳永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

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赏析】这首词是词人为怀念湘中故人所作。

“望处雨收云断”,是写即目所见之景,“凭阑悄悄”四字,写出了独自倚阑远望时的忧思。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紧接上文,概括了这种感受。

接着,词人捕捉了最典型的水风、花、月露、梧叶等秋日景物,用“轻”“老”“冷”“黄”四字烘托,交织成一幅冷清孤寂的秋光景物图,为下文抒情做了充分的铺垫。

下阕写怀念故人之情。

词人回忆起与朋友在一起时的“文期酒会”,那赏心乐事,至今难忘。

分离之后,“几孤”“屡变”言离别之久,“黯相望”几句,笔锋转回自身。

词人用断鸿哀鸣、夕阳残照使羁旅不堪之苦在言外自现,故而隽永有味。

柳永不是想当名词人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

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产生共鸣,他成了一个创作的巨人。

这再次证明成才的辩证道理。

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布;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着算珠的手。

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他支配的珠子。

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

[运用角度]“环境与成才”“逆境与成才”“生命的高度”等。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考点专练(六) 古代诗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考点专练(六) 古代诗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

考点专练(六)古代诗文阅读一、诗词鉴赏(一)(2019·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1.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査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艺术技巧的能力。

解答时,先审清题目要求,然后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逐句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思考运用的表现手法,并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本题已经明确是对比手法,只需找出诗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句子,分析怎样勾勒精卫形象即可。

“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精卫复仇的坚决;“山石细”和“海波平”两词形成对比,嘴里衔着山上的细石,决心把滔滔的海浪填平,从中表现“精卫”的雄心壮志和坚强的意志;“渺渺”与“区区”的对比,说明了填海工程的浩大和精卫生命的渺小,表现了精卫命运的悲惨。

答案:①“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②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③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2.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解析:本题考査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诗歌后六句中“人皆”与“我独”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傲然不屈、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岂计”“惟应”体现出作者对精卫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的肯定,侧面表现了作者凡事只求尽力,不计较最终结果的人生态度;尾联作者用反问句来表达坚持做实事,不计较功名的人生态度。

答案:①独抒己见,不随大流;②但求尽力,不计结果;③贵在实干,无意显名。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寻洪尊师不遇刘长卿古木无人地,来寻羽客家。

道书堆玉案,仙帔叠青霞。

鹤老难知岁,梅寒未作花。

山中不相见,何处化丹砂。

3.请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答案:①选景典型(道书、玉案、仙帔、青霞、鹤、梅);②层次清晰(道书、玉案是俯视,仙帔、青霞是仰观);③虚实结合(“鹤老难知岁”是虚实结合,“梅寒未作花”是实写)。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备课 古诗词诵读专项练习(诗歌鉴赏)(原卷版+解析)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备课 古诗词诵读专项练习(诗歌鉴赏)(原卷版+解析)

古诗词诵读专项练习(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出塞隋·薛道衡边庭烽火惊,插羽夜征兵。

少昊①腾金气,文昌动将星。

长驱鞮汗北,直指夫人城。

绝漠三秋暮,穷阴万里生。

寒夜哀笳曲,霜天断雁声。

连旗下鹿塞,叠鼓向龙庭。

妖云坠虏阵,晕月绕胡营。

左贤皆顿颡②,单于已系缨。

绁马③登玄阙,钩鲲临北溟。

当知霍骠骑④,高第起西京⑤。

【注】①少昊:上古帝王名,主兵戈事。

②顿颡:叩头。

③绁马:拴马。

④霍骠骑: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

天子让人为他修建宅院,他却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⑤西京:指长安。

燕歌行唐·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筛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下列对《出塞》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以烽火陡燃、夜间征兵起笔,突出军情紧迫,继写将士出征,长驱敌境。

B.“绝漠”四句写暮秋大漠寒夜笳声、孤雁哀鸣,烘托出战士悲凉的思乡之情。

C.“连旗”四句展现双方交战的情形,出塞将士所向披靡,敌军已现溃败迹象。

D.“左贤”六句写隋军将士势不可挡,大破敌军,擒获敌首,立下了赫赫战功。

2.这两首边塞诗结尾处都运用了典故。

请根据诗歌内容,分析其所用典故表达的不同情感。

3.薛道衡的边塞诗雄壮刚健,请结合《出塞》诗中的相关意象赏析这一风格。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听颖师弹琴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27: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27: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辛弃疾词两首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A.⎩⎪⎨⎪⎧楚天..千里清秋 楚天: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 岑:小而高的山 B.⎩⎪⎨⎪⎧断鸿..声里 断鸿: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C.⎩⎪⎨⎪⎧无人会. 会: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风度,气质 D.⎩⎪⎨⎪⎧赢得..仓皇北顾 赢得:落得舞榭.歌台 榭:楼台 2.下列各项中,运用了借代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献愁供恨,玉簪螺髻B.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3.下列各项中所用典故与历史人物相应的一项是( )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②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③封狼居胥。

④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A.刘裕 周瑜 霍去病 张季鹰B.周瑜 刘裕 霍去病 张季鹰C.周瑜 刘裕 张季鹰 霍去病D.刘裕 周瑜 霍去病 张季鹰4.名句默写。

(1)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落日楼头,________________,江南游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倩何人唤取,________________,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习题练习二(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习题练习二(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习题练习二(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境相似的一项是()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下列词句中有关典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句中运用了晋朝人张翰闻秋风而归故乡的典故。

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句中运用了三国时刘备拜访陈登的故事。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句中运用了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伐北魏的典故。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运用了赵国老将廉颇的典故,是用来隐喻自己的。

3.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稼轩(xuān)揾泪(wèn) 舞榭(xiè)迄今(qì)B.岑寂(cén) 菜羹(gēng) 巷陌(mò)屹然(yì)C.螺髻(jì)鲈鱼(lú) 金戈(gé)敛财(liǎn)D.脍炙人口(kuài)汜河(sì)嘉许(jiā) 粗犷(guǎng)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流年雄才大略苍皇哗众取宠B.愤概谋取利益频繁发号施令C.南渡徒然虚度祭祀矫揉造作D.理睬惊慌失措合谐鸦雀无声5.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A.楚天千里清秋(古人泛指南方的天空)遥岑远目(小而高的山)B.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受伤的大雁)把吴钩看了(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C.无人会,登临意(理解,明了)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D.赢得仓皇北顾(落得)舞榭歌台(楼台)6.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遥岑远目B.赢得仓皇北顾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D.尚能饭否7.下列词句语序没有倒置的一项是()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二、语言表达8.每逢佳节,许多学生总忘不了给老师、同学、亲人送贺卡,以优美含蓄的语言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和真挚的感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2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达标测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2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达标测试

《辛弃疾词两首》达标测试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脍.炙(kuài) 玉簪.螺髻(zān) 遥岑.远目(cēn)B.巷.道(xiàng) 寻常巷.陌(xiàng) 封狼居胥.(xù)C.鲈.鱼(lú) 求田问舍.(shě) 揾.英雄泪(wèn)D.赢.得(yíng) 可堪.回首(kān) 舞榭.歌台(xiè)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靠) 求.田问舍(购买)B.舞榭.歌台(建在高台上的房子) 揾.英雄泪(擦拭,揩拭)C.风流..人物(杰出的,有才华的) ..总被雨打风吹去(风度,气质) 千古风流D.元嘉草草..(草率,轻率) 休说鲈鱼堪脍. (把鱼、肉切细)3.对下列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借宋文帝刘义隆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遭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B.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自比廉颇,表明自己壮心不已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D.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4.对词的上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两句既有写实,又有怀古,是即景生情的联想。

B.“舞榭”两句用语双关,揭示了历史规律,充满了沧桑感。

C.“斜阳”三句用对偶手法写眼前景象,怀古中感慨万分。

D.“想当年”三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借代、比喻和夸张。

5.对词的下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元嘉”三句写宋文帝空怀霍去病的建功志向,元嘉年间用兵却有失草率,结果被金兵击败,发出“仓皇北顾”的叹息。

B.“四十三年”三句写诗人痛彻的回忆,自宋文帝战败,诗人从北方抗金南归,已历四十三年,仍牢记扬州连天的战火。

_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5《苏轼词两首》课时作业含解析

_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5《苏轼词两首》课时作业含解析

第5课苏轼词两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

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画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

(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

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

然而,也正是这千百年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

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有不同的理解B.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C.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D.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解析:根据前后语境可知,“其中尺度的把握”是中心,“其中”指代前文中的“画家们既要……又要……”,故排除C、D两项,A项逻辑关系颠倒,故排除,所以选B。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B )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解析: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起强调词语的特殊含义的作用,在语境中,该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不是现实中的跪地,而是指一些画家固守于完美的绘画准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5课 苏轼词两首 习题练习二(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5课 苏轼词两首  习题练习二(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习题练习二(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故垒(lěi)还酹(lèi)樯橹(qiánɡ)B.萧瑟(sè) 料峭(qiào)蓑衣(suō)C.纶巾(lún) 狼狈(bèi)沧桑(cānɡ)D.绚丽(xuàn) 珠玑(jī) 公瑾(jǐn)2.下列各项中,加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樯橹灰飞烟灭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B.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通“花”,花白。

C.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D.已而遂晴,故作此已而:已经。

3.下列各项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D.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下列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何妨吟啸且徐行A.若属皆且为所虏B.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C.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5.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风流念奴姣故垒西边B.遥想浪涛尽小乔初嫁C.萧瑟人道是乱石川空D.周郎任平生山头斜照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回首向来萧瑟处B.一蓑烟雨任平生C.一时多少豪杰D.惊涛拍岸二、语言表达7.调整下面画线语句的语序,使前后格式一致。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苏轼不断被贬流放,这也许是东坡的不幸,地方人民却从中得到了大幸。

苏堤无言,默默铭记着苏轼的功绩;赤壁有字,惊涛拍击着东坡的诗篇。

8.请从陶渊明、苏轼、鲁迅、巴金中任选两人,续写下面的话。

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的境遇;②与画线语句构成排比。

人的一生,总是在一次次的选择中找到真谛。

瞿秋白,一个文弱的书生,放下了成名成家的荣耀,拾起了革命的重担,寻觅到属于自己的渡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2.5苏轼词两首跟踪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2.5苏轼词两首跟踪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苏轼词两首[文本落实]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念怒娇·赤壁怀古□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该词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把滔滔东流的长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表现了一个极为广阔和悠远的时空背景。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三句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C.“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作者由现实进入神游的境界,就不免思绪深沉,顿生感慨,而情不自禁地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息了。

玩味这言近旨远的句子,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善于自解自慰的词人,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眼前。

D.这首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

所以有人评论它“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堪称“千古绝唱”。

解析:B项,“这三句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有误,因为前面几句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表现了一个极为广阔悠远的时空背景,毫不平庸萎靡。

答案: B2.上片的景物描写对下片中所提到的周公瑾的形象有什么作用?答案:上片写大江,写江山如画,写多少豪杰,特别是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的描写,渲染了场面的雄伟壮丽的同时,为下片写周瑜的功业事迹及情感抒发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3~4题。

定风波□ 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4课 柳永词两首 习题练习三(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  第4课 柳永词两首  习题练习三(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第二单元第4课柳永词两首习题练习三(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堑(qiàn)羌笛(qiāng)奢侈(chí)因噎废食(yē)B.参差(cī) 珠玑(jī)畸形(jī)掎角之势(jǐ)C.老叟(sǒu) 须臾(yú)绮罗(qǐ) 暴风骤雨(zhòu)D.嘉奖(jiā)吟诵(yín)堤坝(dī)嬉笑怒骂(x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气概三箴其口泥淖长吁短叹B.树阴拭目以待暧昧馨竹难书C.通牒破釜沉舟皈依前踞后恭D.竣工计日程功嗔怪瞠目结舌3.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怒涛卷霜雪②会其怒,不敢献B.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C.①执手相看泪眼②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D.①便纵有千种风情②纵一苇之所如4.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霜雪:比喻,用白色的霜雪比喻卷起的浪涛,以静写动。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凤池:借代,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

C.留恋处,兰舟催发兰舟:借代。

兰舟是木兰木做的船,对船的美称,这里代指舟子。

D.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清秋节:借代,用凄清的秋代指中秋节。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______的作品来的。

②在众多采访的记者面前,与谈笑风生的女儿相比,张老汉就显得________多了。

③在某些人眼里,擦皮鞋是遭人________的职业,然而下岗女工胡秀兰却毅然背上工具箱,走上了街头。

A.品味拘束蔑视B.品位拘谨鄙视C.品味拘束鄙视D.品位拘谨蔑视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1 技法指导:鉴赏诗歌中的“炼字”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5.1 技法指导:鉴赏诗歌中的“炼字”题

浪的凶猛,这两个字将赤壁宏大的气势展现了出来。在古代诗
歌语言的鉴赏中,炼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此类题目主要的命题角度有:(1)某一联中最精练传神的 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 为它好在哪里?(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 述理由。(4)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5)某个词语 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1.找好解题的切入点 鉴别用字的妙处,不能脱离诗歌本身的鉴赏。古人用意境 或境界来品鉴诗歌作品,王国维是如此论境界的:境非独谓景 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 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判定字词用得如何,就看 它是否能写出景物的“真”,感情的“真”。一要从诗歌描摹 的物象景象中读出人物的思绪情感;二要善于联想与想象,感 受作者所创设的虚境;三要获得言外之意,获得与人生意蕴相 关的思考和领悟。
2.关注两类典型的炼字情形 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古代诗歌语言的变 化很多,而在考题中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动 词,二是修饰语。考生对这两类字词要特别关 注。
Hale Waihona Puke 诗歌往往由意象类的名词叠加而成,动词的使用 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晓战随金鼓,宵 眠抱玉鞍”(唐·李白《塞下曲(其一)》),这句中 “抱”字用得最精彩。我们常说的是“枕戈待 旦”,不用“宵眠枕玉鞍”,而说“宵眠抱玉 鞍”,眼前仿佛出现一幅画面:诗人在边境作战, 晚上睡觉时抱着马鞍,时刻准备作战,一旦听到战 鼓的响声就跳上战马,披挂上阵。更能突出战场生 活的紧张。
退出
3.规范完整的语言表述 高考试题的诗歌鉴赏评卷是踩点得分,掌 握一定的应试技巧更有利于得到高分。一般而 言,炼字题的设问规律是“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诗中的某个 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这个词与另一个 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4 过能力-《李清照词两首》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4 过能力-《李清照词两首》

过能力-《李清照词两首》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行香子李清照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前三句写秋天秋光遍地,看到菊花知道重阳节快到了。

B.“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承前,说因为时近重阳,要添衣御寒;因为情伤,需要用酒来浇愁。

C.下片前三句写黄昏院落,冷冷清清,凄凄惨惨,词人酒醒之后,种种往事又涌上心头。

D.由捣衣之声、细微的蛩鸣声和滴漏声组成了婉转优美的交响乐曲,以乐景衬哀情,表现了词人对亲人及往事的无比怀念。

2.请赏析本词的语言特色。

二、[2018云南腾冲八中高一期末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梅花引·荆溪阻雪蒋捷①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②,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

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

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袭③。

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注】①蒋捷是南宋词人,本词作于南宋灭亡之后。

②灯晕舞:昏暗的灯光摇晃不定。

③木棉裘:以木棉为絮的本衣。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首句“白鸥问我泊孤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平法,借白鸥的口,说出了词人孤舟夜泊的境况。

B.“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巧用反问,回应了前句提出的问题,词人泊船是因为心里情愿留下。

C.“花外楼,柳下舟”句是虚写,写词人回忆昔日和故友同游的情景,且“柳下舟”与“泊孤舟”遥相呼应。

D.“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渲染了词人此刻所处的环境之恶劣:天色昏黄,雪花纷飞,冰冷刺骨。

4.本词中,词人的“愁”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简要分析。

三、[2018河北武邑中学高二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苏幕遮·草梅尧臣①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登高》同步练习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登高》同步练习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登高》同步练习、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0 分)1.阅读《登高》回答问题,下列词语中加画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潦倒(li oá)多财善贾(gǔ)传记(zhu àn)杳无音信(miǎo)B.双鬓(bìng)前后相属(zhǔ)伺候(cì)洁身自好(hǎo)C.萧条(xi ā)o 人才济济(j ì)静谧(mì)博闻强识(zh ì)D.混淆(xi áo)渚清沙白(zhǔ)徜徉(ch áng)稳操胜券(quàn)2.阅读《登高》回答问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临摹B. 浊酒C. 呼啸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 协迫邂逅穷困潦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阅读《登高》回答问题,选出下列诗句加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高远B.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C.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象声词,风吹落叶的声音D.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一百年4.阅读《登高》回答问题,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A.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5.阅读《登高》回答问题,选出错误的一项()A.杜甫字子美,原籍襄阳,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杜甫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

C.杜甫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过程,后世称为“诗史”。

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现代诗歌阅读新高考把关练(wd无答案)

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现代诗歌阅读新高考把关练(wd无答案)

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现代诗歌阅读新高考把关练(wd无答案)一、其他(★★★) 1. 请从审美的角度点评下面这首描写劳动者的小诗。

脊梁罗长城一条力的弧线,一道破土的犁圈,一条飞来的彩虹,一架厚的青峦。

(★★★) 2. 下面这首诗曾获某杂志主办的征文大赛一等奖,请品读该诗,说明获奖理由。

要求:不少于3点理由,100字左右。

你还在我身旁戴畅瀑布的水逆流而上,蒲公英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子弹退回枪膛,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

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

二、语言表达(★★★)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百年间弦诵不绝的古典诗文,也仿佛一条长河, ①。

对于桐庐这个地方,早在南北朝时期,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就已经有着极为生动的描写了。

诗画不分家。

富春江的涛声,在诗人吟哦声中化成一行行韵脚,而她的浪花溅落到宣纸上, ②。

元代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

六百多年前,年近八十的黄公望游历至此,感慨于这里“山峰俊奇,峡谷雄伟”,于是长住下来,用整整四年的时光,走遍富春江两岸的峰峦林壑,绘就了这幅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山水长卷。

据说,八成画面都取材于桐庐境内的江山景色。

画卷上,天地静穆,远山微茫,江阔波渺,林峦浑秀,草木华滋,村舍茅亭之间,樵夫钓客的身影参差隐现,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

凭借艺术的非凡力量,大自然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小题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引用比喻夸张B.对偶反复排比C.对偶夸张拟人D.排比引用比喻【小题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村舍茅亭之间的樵夫钓客的身影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三、现代文阅读(★★★)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座号一、默写。

(30分)(一)、柳永《望海潮》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2、重湖叠巘清嘉,,。

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二)、《雨霖铃》4、,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5、执手相看泪眼,。

6、念去去,千里烟波,。

7、,更那堪,冷落清秋节!8、?杨柳岸,晓风残月。

9、此去经年,。

(三)、苏轼《念奴娇》10、大江东去,浪淘尽,。

1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12、羽扇纶巾,谈笑间,。

13、人生如梦,。

(四)、《定风波》1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1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五)、辛弃疾《水龙吟》16、楚天千里清秋,。

17、可惜流年,忧愁风雨,!18、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六)、《京口北固亭怀古》19、千古江山,。

20、,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1、想当年,金戈铁马,。

2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2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七)、李清照《醉花阴》24、,瑞脑销金兽。

25、东篱把酒黄昏后,。

26、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八)、《声声慢》27、三杯两盏淡酒,、!2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29、,到黄昏、点点滴滴。

二、宋词鉴赏(70)(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浪淘沙(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②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注】①本词为欧公与友人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时有感而作。

②紫陌:京城郊外的道路。

1.本词从游赏中的宴饮起笔,起笔的新颖之处是什么?司空图《酒泉子》有“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本词添一“共”字,试分析“共从容”的妙处。

(4分)答:2.词的下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说明。

(6分)答:(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3~4题。

江城子(苏轼)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念我也,作此以寄之。

黄昏犹是雨纤纤。

晓开帘,欲平檐。

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

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

使君留客醉厌厌。

水晶盐,为谁甜。

手把梅花,东望忆陶潜。

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注】青帘:旧时酒店招引顾客的布招。

3.“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在词中有什么作用?(6分)答:4.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一句。

(4分)答:(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5~6题。

浣溪沙①(李清照)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①此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

写一位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再会的情景。

5.“绣面芙蓉一笑开”中的“开”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5分)答:6.词人在词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5分)答:(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7~8题。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赵鼎)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靖康事变后,高宗仓皇南渡,驻跸建康,词人随驾至此,此词大概是作于到建康不久的当年元宵节。

7.指出这首词的词眼应当是哪一句,并结合全词加以简析。

(4分)答:8.简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情感。

(6分)答:五、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9~10题。

溪桥晚兴郑协①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末遗民。

②芊芊:草木茂盛。

9.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6分)答:10.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4分)答:六、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1~12题。

苦雨初霁李觏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初干果味全。

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11.诗人在尾联说“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为什么?(4分)答:12.古人炼字“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语),颈联中的哪两个字体现了这一点?为什么?请具体分析。

(6分)答: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周邦彦①)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3、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5分)答:14、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5分)答:参考答案:一、默写(略)二、宋词鉴赏。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1.本词从游赏中的宴饮起笔,起笔的新颖之处是什么?司空图《酒泉子》有“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本词添一“共”字,试分析“共从容”的妙处。

【答案】①作者既未去写酒宴之盛,也未去写人们的宴饮之乐,而是写作者举酒向东风祝祷:希望东风不要匆匆而去,能够停留下来,参加他们的宴饮,一道欣赏这大好的春光。

②“共从容”是兼风与人而言。

对东风而言,不仅是爱惜好风,而且有留住景以便游赏之意;对人而言,希望人们慢慢游赏,尽兴而归。

[来源:学&科&网]2.词的下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加以说明。

【答案】①亲人朋友之间聚散匆匆的怅恨,从古至今,以至今后,永远都无穷无尽,给人带来莫大的痛苦;②“今年花胜去年红”今年的花比去年更加繁盛,看上去更加鲜艳,希望友人尽情观赏,也足见去年作者曾与友人来赏过此花,包含对过去美好的回忆,表现了与友人的深厚的友谊;③本应多观赏,然而友人就要离去,明年花开不知同谁再来赏此花的伤感之情;④“今年花胜去年红”写的是鲜艳繁盛的景色,表现的却是感伤的心情,是清代王夫之所说的“以乐景写哀情”。

(二)、3.“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在词中有什么作用?【答案】①江天相接、白茫茫一片的大雪景象,营造了寒冷的氛围,衬托了作者的凄冷与孤独;②酒家无觅处、欲借酒消愁而不得的处境表现了作者的无助与寂寞;③用“雪”和“酒”引出下阕对故人的思念与赞识。

4.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一句。

【答案】①“雪”与“故人”互喻(答“以雪喻人”亦可),突出故人品格的高洁,体现了对故人的赞赏和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5~6题。

5.“绣面芙蓉一笑开”中的“开”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答案】好。

“绣面芙蓉”形容这个女子姣美的面庞宛如出水荷花,光艳明丽。

这个“开”字,无疑是指芙蓉花开,但其深层意思是表示词中女主人公心底被禁锢的爱之苞蕾正在展放。

它以动态描写打破了静物写生,起到了能将词中的女子从字面上呼出的奇效。

6.词人在词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答案】刻画了一个秀外慧中的少女形象。

她外貌美丽动人,性格天真可爱,对幸福、自由的追求真挚、炽烈、大胆。

(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7~8题。

7.指出这首词的词眼应当是哪一句,并结合全词加以简析。

【答案】“分明一觉华胥梦”是“词眼”。

如起首两句中的“那知”、“忽惊”写从不知觉到陡然发现,即带有如梦初醒的意思。

下阕头三句是梦境的显现,结句则是梦醒后的悲哀,皆关乎“华胥梦”。

于是上下二阕靠这一句挈领,浑然一体,意境深沉。

8.简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情感。

【答案】表现手法: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以今日之悲凉,对比昔日之全盛;以梦中之欢乐,对比现实之悲哀。

作者情感:通过今昔元宵的对比,抒发了强烈的黍离(国破家亡)之悲。

(五)、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9~10题。

9.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亭基、渡口、春草、晚照、杨花、杜鹃。

动静结合(或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

寂静的渡口,杜鹃啼血;春草茂盛,充满生机,可是杨花飘零,杜鹃哀鸣,以乐景写哀情,动静结合,反衬效果突出。

10.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不同意。

本诗表面上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实内心却是无比的凄凉、孤独和惆怅,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再加上诗人的特殊身份——南宋遗民,因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自不待言。

(六)、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1~12题。

11.诗人在尾联说“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为什么?【答案】因为苦雨太久,人们心有余悸,担心嫩晴不老,旧雨重来。

12.古人炼字“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语),颈联中的哪两个字体现了这一点?为什么?请具体分析。

(七)、13、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14、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