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理念的培养

合集下载

终身体育理念下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三自主”教学模式的研究

终身体育理念下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三自主”教学模式的研究

国现阶段社会 的需求 , 四化建设输送优 秀的德 、 体 、 劳全 面发 为 智、 美、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 不仅要使他们在学校期 间努力锻炼身体 , 而且在
其职业生涯阶段和职业生涯后阶段锻炼身体 , 活到老练到老 ” 要“ 。因 此,终身体育” “ 的理念对我国尤为重要 。为实现终身体育 , 必须加强对 大学 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 而对高校公共体育“ 自主” 三 教学模式的构建 正是实现这一 目的的有效途径。把终身体育 的教育理念与“ 自 的 三 主” 教育模式结合起来, 进一步明确 教师 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 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方向。按照人的一 生的轨迹, 这里可把终身体育分为学校体育 、 职业生 涯阶段体育和职业 生涯后体育 , 学校体育又分为学 前体育 、 学体 育、 小 中学体 育和大学体 育, 而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 一站, 也是学校体育的最 高形式 , 在终 身体育中处 于承前启后 、 衔接与桥梁的作 用。( 图 1如何使学校“ 见 ) 三 自主” 教学与终身体育之间形成一种既包含又良性互动的关系? 建立什 么样的“ 自主” 三 教学模式才能体现终身体育的理念?就成 为我们亟待 解决的问题。 3 普 通高 校 公 共体 育“ 自主 ” 学模 式 的 构 建 . 三 教 31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 自主” 三 课程设置模式 的构建 “ 自主” 三 教学模式 即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 自主选择教师 、 自主选择 上课 时间。学生是发展 的主体, 他们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存在较 大差异 。因此, 要想建立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以促进大学生全面 发展为 目标, 以身体锻炼为手段和各种体育 知识为 主要 内容, 以发展个 性、 增强体育意识 、 培养体育能力 的公共体育 的教学模式 , 普通 高校公 共体育“ 自主” 三 课程设置模式的构建 就成为关键 。体育课程应当针对 每一个学生的不 同需求, 提供多样化 的学 习内容和学 习方式 。为此 。 开 设 的课程要形式多样 、 容 丰富, 内 可供学生 自 主选择, 以解决学生喜欢体 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问题 , 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 最 体育学习 的需求和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我们从本校 的实际出发 , 结合其他高校 的经验 , 构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 “ 自主” 三 课程设置的模式 , 如图 2 所示。

落实课程价值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落实课程价值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落实课程价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一些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只有让学生在学校阶段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运动习惯,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落实课程价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成为了当下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体育教育的价值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一些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毅力和意志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体育教育还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体育教育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二、落实课程价值为了落实体育教育的课程价值,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要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入,增加体育课程的学时和内容,让学生在学校阶段学到更多的运动技能和体育知识。

要改进教学手段,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

要改革评价方式,不仅仅注重学生的运动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运动态度和运动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态度。

三、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需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多个方面共同努力。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教育,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在学校阶段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运动习惯。

家庭要起到重要的作用,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引导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培养孩子的终身体育意识。

社会也要加强对体育教育的宣传和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社会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学生终身体育实施方案

学生终身体育实施方案

学生终身体育实施方案
学生终身体育是指学生在学校阶段开始,通过参与各种体育锻
炼和运动项目,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为了促
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实施,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以确
保学生在学校阶段就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受益终身。

首先,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体育课程体系,包括传统体育项目、现代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等。

通过设计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满足学
生不同的兴趣和需求,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他们参与体育锻
炼的热情。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体育场地和器材。

只有有了良好的体育设施,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

另外,学校还应该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专
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只有有了优秀的体育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
生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他们的体育素养。

此外,学校还应该注重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定期举办各类
体育比赛和运动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他们的体育潜能。

最后,学校还应该加强家校合作,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体育活动,共同关注学生的体育健康成长。

总之,学生终身体育实施方案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才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使他们在学校阶段就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受益终身。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理念培养的思考

高校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理念培养的思考

( )高校 的教育培养模 式。大学生 自主意识是创 { 业 者必须具备 的基本 素质 ,学 校教 育模式对 学生 的个 性 发展 关系 非常大 。传统 的教育模 式倾 向于 把学 生视 作被 教 育和管 理 的对象 ,强调严 格 管理 和纪 律约 束 , 学生 的个性在 这种环境 中往往 被抑 制。在传 统教 育 中 教师往 往认可 那些惟命 是从 的学生 ,而思想 活跃 的学 生则被 冷落 ,从而抹杀 了学生 自身 发展 的要 求。这 种 管理 与评 价方 式虽 然有 利于 形成 良好 的秩序 和 纪律 , 有利于培 养学 生的集体 主义精 神 ,但却 容易抑 制学 生 的独立 意识和创 新意识 的发展 。转变教 育理念 为大学 生创业 教育提供必 要的条 件是 我国高校 教育 的发展趋 势 。学 校的创业教 育活 动对 大学 生有着 非常重 要的指 导和教育 作用 。这 已经成 为影 响大学生 自主创 业的重 要客观 因素 。 ( )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家庭 、学校和社会是大 2 学 生成 长的三 个 阶段 。家庭 和学校 的 目标 是培养 适合 社会需求的大学生。 自主创业是时代 发展的趋势 ,政府 和学校对大学生创业活动进行扶 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 知识 经济时代 是创新 的年代 ,大学生 只有在 好的创 新 环境 中才能发挥 他们 的潜能 ,所 以社 会应该 为大学 生 的创业提供 支持 ,给 他们创造一 个 良好 的创 业环境 。 ( 3)创业资金 的融资渠道 。在美国 ,大学 生创业 资金 很多来源于 社会机 构支持 ,这些 机构提供 经费 以 赞助 创业 教育竞 赛 、奖 励接 受创 业教 育 的优 秀学生 。 但 目前 我国很少 有企业 出资支持 大学 生创业 ,因为大 学 生创业 经验有 限 ,很难 保证创 业的成 功率 ,大学生 创 业的 资金就很难 得到 支持 。我 国大学 生创业 的资金 主要来源于 自己的家人 、亲戚 、朋 友 的积蓄 ,大学生 的融资渠道 非常有 限 。就 目前我 国大学 生创业 的现状 来 看 ,学 校和政府 应 当为 大学生创 业资 金的来 源制定 相 应的扶持 0 90 .3 作者简介:彭玲群 ( 9 5 ,女,上海 电力学院讲师 ,从事体育教学 及研究工作。 1 7 一)

普通高校体育与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

普通高校体育与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

终身体育 又称 “ 生体育 ” 由终身 教育衍化 而来 , 终 , 是 指人们在一生 中所 进行 的身体锻 炼 和所受到 的各种 体育 教育 的总和 …. 终身体育它不单单指学生在校 期间的体育 教育 活动, 而是贯 穿一生 的科学 体育锻 炼 , 它会 使锻 炼者 终 身受益. 大学生 即将从学 校教 育到社会 , 以除 了对 大 所 学生进行基本 的体育课程教育以外 , 还要让他 们树立终 身
专业知识外 , 还必须 具有一 个健 康的体 魄. 才是知 识 的 人
载体 , 而人才需要健 康作 为物质 基础. 育的 功能 可 以有 体
效地改善和提高 人体 的健康状 况 , 想有健 康 的身体 , 要 必
收 稿 日期 :2 0 0 8一l 2一O 3
作 者 简 介 : 胡 敷 (9 1 , . 川 宜宾人 , 师 , 17 一) 男 四 讲 主要 从 事 体 育教 育与 训 练 研 究
分大学生几乎不 主动进行 体育 锻炼. 调研 结果显 示 , 据 在
3 培养大学生终身体 育锻炼 习惯的措施
3 1 大学生终身体 育意识的培养 .
当前在高校教育教学 中, 的学 生认 为只要把 自己的 有
专业课 学好 , 体育 课和 体育成绩 就不重 要 了. 们缺 乏对 他 体育的正确认识 , 对体 育锻炼 积极性不 高 , 至有严重 的 甚 厌体情绪 . 因此 , 教师在教学 中要转 变学生不正确 的态度 , 激发和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 的积极性. 加大宣传体育知 应 识的力度 , 分利用黑 板报 、 播站 、 充 广 多媒 体等宣 传阵地 , 扩大学 生的体 育知识 面 , 增强 学生体 育锻 炼的 自觉性 , 激 发 学生 锻炼 的热 情 . 期举 办体育知 识讲 座 , 开各种 定 展 体育 活动. 如 : 例 田径 比赛 , 游泳 比赛 , 拔河 比赛 , 篮球 比赛 等. 多种渠道来 改变 大学生对 体育 的认 识 , 而使 学生 自 从 主地参与体育锻炼 , 逐渐的使体育 锻炼成为 自己生 活中的

高校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

高校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

必须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多种功能 ,使学 生形成
“ 身体育” 终 的理 念 , 以后 的学 习 、 活 和 工作 中 在 生
正是立足现实 、 着眼未来 , 其核心是使学生在体育
教 学 过程 中形 成终 身体 育 的思 想 意识 , 为终 身体 育 奠 定 基 础 。学 校 体 育 是 一 个 长 达 十几 年 的教 育 过 程 , 小学 、 从 中学 到大 学 , 同 阶段 的学校 体 育具 有 不 各 自的 目标 、 务和 特点 。长期 以来 , 国的学 校体 任 我 育课 程 基本 上 是 以运动 技 术掌 握 为 中心来 实 施 , 不 同程度 地 忽 视 了 学 生体 育 能 力 、 炼方 法 、 炼 习 锻 锻
[ 中图分 类号 ] 874 [ 献标识 码 ] G 0. 文 A [ 文章编 号 ]17 — 35 20 )2 0 8— 3 6 2 24 (0 8 1— 0 5 0
Ho d e h l g p rs Te c i g Cu t a e S u e t Co c p fLi p r s w o st e Co l e S o t a h n li t t d n e v s n e to f S o t e Z HA0 n a Ya t o
[ yw rs cl g h s a euai ;o cp f so s utai Ke o d ] ol epyi l dct n cnet fi pr ;clvt n e c o o le t i o
终 身教 育 是二 十一 世 纪教 育 的发 展趋 势 , 学校 教 育应 着 眼于 人 的全 面发 展 素质 培养 , 而终 身 体育
大理学院学报
J 0U RNALO F D l AL l RS T UN VE l Y

终身体育理念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研究

终身体育理念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研究

1 体 育 课 程 涵 义 的 再 认 识
传 统 的 认 识 课 程 就 是 教 学 科 目 。 这 种 观 点 只 注 重 课 本 内 容 的传 健 康 ” 态 。对 影 响人 类 健 康 的 因素 分 析 , 6 % 的 原 因来 自于人 们 状 有 0 授 , 书 本 外 的知 识 很 少 关 注 . “ 死 书 ” 随着 国 际社 会 对 教 育 的 关 对 即 读 。 的生 活方 式 。生 活 方 式 同个 体 及 社 会 的健 康 息 息 相 关 。维 护 和 保 持 机 注 , 健 康 教 育 内容 的关 注 , 对 课程 出 现 了 新 的 涵 义 . 于 体 育 课 程 的 涵 对 体 的 健 康 , 成 健 康 的行 为 和生 活 方 式 , 与 终 身体 育 体 现 了 “ 康 第 养 这 健 义 也 要 重 新 进 行 审 视 , 育 课 程 不 仅 应 包 括 系 统 的运 动 知 识 和 规 范 的 体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进 行 的一 项 全 球性 调 查显 示 , 世 界 真 正 健 康 的人 全 仅 占 5 , 医 生 检 查 诊 断 有 病 的人 占 2 % . 有 7 %的 人 是 处 于 “ % 经 O 而 5 亚
运 动 技 术 要 求 . 应 包 括 学 生 在 体育 活 动 中 获 得 的经 验 。 如 学 生 在 学 还 32 注 重 体 育 课 程 的实 用 价 值 . 习环 境 ( 括 物 质 环 境 、 会 环境 和 文 化 体 系 ) 包 社 中所 学 习 到 的 非 预 期 或 大 学 生 所 学 的体 育 知识 、 技能 或从 事 的 锻 炼 活 动 应 适 应 将 来 职 业 非 计 划 性 的 知 识 、 值 观 念 、 范 和 态度 等 。 育 课 程 应 强 调 在 活 动 中 价 规 体 和 生 活 环 境 的特 点 , 够 在 进 入 社 会 后 对 其 身 体 锻 炼 起 作 用 。 能 因此 。 目 产生体验 , 累经验 ; 织学生参 与体育 活动 , 学 生产生运 动体验 , 积 组 使 前 大 学 体 育 课 程 在 设 置 时 。 考 虑 运 动项 目的社 会 转 移 价 值 。 外 。 应 此 大 是 体 育 课 程 设 计 的关 键 。 学 生 时期 是 “ 育 体 育 ” “ 教 向 自我体 育 ” 渡 的 阶 段 , 养 学 生 的 自健 自 过 培

对普通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途径研究

对普通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途径研究
同时从企业来 的教师往往拥有 丰富的企业 资源 ,会在教学 过 老少 养成 自觉 的
程 中, 特别是 项 目教学过程中 , 发挥重要作用。
良好 的身体锻炼 习惯 ,我 国的群众 体育活动就会 有一个新 的
教学 资源 , 活安排课 程 , 灵 随时可 以保证与 企业项 目合作 , 进 所 以要 大力推广项 目教学 , 以学 习新加坡 的模式 , 可 在学期 和 行开发 与研究 。同时也确保企业 项 目的完成 和企业 的实 习岗 毕业设计 中推行项 目教学 , 提高毕业生 的竞 争力 。同时不 断积 位 的连续性 。南洋理工学 院的课 程设 置采用 “+ ” 程模式 , 累项 目教学的经验 , 2 1课 不断拓宽项 目教学 的深度和广度 , 逐步 承
企业 的要求来规 范 自己的行为 , 长为企业 需要 的合 格人 才 。 己的权威 , 成 要善于和学生 沟通 , 成为他们的 良师益友 。亲其 师 , 新专业 的建设 更需要深 入企业 的调研 和企业专 家 的指导 , 才 信其道 , 此基 础上展开教学 , 在 必然事半功倍 。
能使我们 的专业 设置 、 岗位面 向、 培养 目标 、 课程 设置更 有针 通过学 习、 思考 、 鉴 、 高 , 借 提 我们必 将会打造更 多的具有 对性 。只有和企业有着密切 的联系和合作 , 的教师 才能参 国际先进 职教特征 的高水平 、 我们 示范性 、 现代化职业院校 , 全面推 与到企业 的科研项 目或者承担企业 的科 研项 目,为学 校的项 动职业教育 的发展 , 培养 出更 多更好具有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 ) 大 力 引 进有 企 业 经验 的 老 师 二 要
对 普 通 高 校 学生 终 身体 育意 识 的 培 养 途 径研 究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

当学 生打开生活的宝库, 将生活与课本紧密相连时, 就应
该抓住一个“ 字来引导学生深人体验 , 情” 鼓励他们带着真切
的感受去读课文, 把自己对老师的敬爱, 对师爱的谢意, 通过 朗读表现出来。以情促读, 以读悟情, 在朗读中明义。
4.适 当拓展 , 升华主题 在学完课文《 一株紫丁香》 可以带领学生查找一些赞 后, 美教师的诗句, 名言, 也可以让学生们用一两句话表达对老师 的心意, 并结合单元综合练习制作贺卡。 在多种多样的练习活 动中强化学生“ 尊师爱师” 的情感 , 更深切地感受本文的主旨。 反思 自己的教学 , 我感慨颇多。我深深地告诉 自己:相信
学生吧, 课堂是他们的舞台, 是他们尽情展现自己的地方。作 为教师的我, 必须转变自己的观念, 精心设计体现教材重难 点, 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过程, 做好学生的指导者、 帮助者。 那 么, 我的学生一定会在自 主动的学习中感到快乐。他们一 觉、
定能在这小小的课堂中, 手持彩练 自由挥舞 , 舞出精彩!
程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要想真正的实现把语文课
堂还给学生 ,就必须从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出 发,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 精心确定教学 内容、 优化教学方法、 改革评价方式。 精心为学生创设条件, 让 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 , 、 、 多读 多说 多听、 、 , 多思 多动
新课程强调,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的园地, 在教学中应变“ 以教师为本” 以学生为本”联合国教科文组 为“ 。 织在《 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对教师的角色作 中, 了权威性的论述。 书中指出: 教师除了正式职能外, 他将越来越 成为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 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因此, 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认清自己 的角色定位, 是学习内容的设计者 , 学习过程的引导者、 参与 者、 合作者, 学习结果的欣赏者。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 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掌握知识。 只有切实地转变了观念, 才会 真正把学生放到课堂教学的中心, 拥有敢于否定 自己“ 知识的 权威” 知识的垄断者” 和“ 的勇气, 愿意和学生成为平等的合作 者。当教师真正站到了主导的位置上, 课堂才会显现出活跃的 气氛, 学生才会想学 、 好学、 乐学, 课堂才会充满生命活力。 二、 立足学生实际,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为了学生的一切, 为了一切的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新课

终身体育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终身体育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终身体育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黄金萍【摘要】 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体育教育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本文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了如何加强高校体育工作,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完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目标,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终身体育 体育课程 教师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目标,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日益显示出重要的地位。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与社会体育衔接的重要职责,如何使学生毕业后仍能从事体育锻炼,成为全民健身的积极拥护者和执行者,是高校体育教育者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终身体育对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大学时期是人生进行系统体育学习锻炼的最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体育部邮 编 150080 收稿日期 2009-01-14后阶段,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最佳时期,也是使学生由教育体育向终身体育过渡的关键时期。

因此,改革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和教学方法,提倡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是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 高校体育教育建立终身体育的理念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一生都要接受体育教育和参加体育锻炼,使其成为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终身体育的这种连续性和广泛性特征,给高校体育带来了新的理念。

高校体育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走向社会之前接受系统的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为学生终身体育观形成打下良好基础。

当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由于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从事体育锻炼的方式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在高校内提高教学质量。

2.3 增加开放性实验的课时 增加开放性实验的课时,以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主动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

主动参与,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独立又配合的学习中,增长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开拓思路,为以后更好的学习临床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体育教育理念

高校体育教育理念

高校体育教育理念高校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高校体育教育的理念。

一、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高校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健康。

通过科学的锻炼方法和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免疫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

二、培养体育精神,提高综合素质高校体育教育不仅是身体上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体育精神包括团队合作、拼搏进取、遵守规则等,这些精神可以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传授体育知识,培养运动技能高校体育教育还承担着传授体育知识和培养运动技能的任务。

学生通过学习体育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锻炼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

同时,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也至关重要,这可以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四、推动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高校体育教育还应推动体育文化的发展,弘扬体育精神。

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同时,通过弘扬体育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做出贡献。

五、培养终身体育习惯,促进个人发展高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促进他们的个人发展。

通过体育锻炼,学生可以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这对于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都至关重要。

同时,终身体育习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促进他们的个人发展。

六、提升体育教育质量,服务社会发展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是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高校应通过加大投入、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等措施来提高体育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同时,高校还应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推广科学的锻炼方法,为促进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七、创新体育教育模式,适应时代需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也需要不断创新模式,适应时代的需求。

终身体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探究

终身体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探究

知识文库 第19期189终身体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探究郑 泉 谭伯华在我国新课改事业不断推进的今天,高校各专业逐渐迎来了其新时期的创新式发展新阶段,极大的增强了其专业发展活力。

这其中也包括高校的体育课程,尤其是在国家倡导人才素质教育的当下,知识、技能教育固然必须作为高校人才培育的重点存在,但人才的身体素质培育对于其文化知识的学习、个人的健康成长而言至关重要。

因此,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加大对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视,结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现状,在终身体育教学理念的引导下,促使高校体育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 终身体育理念概述终身体育理念不同于一般的中学、高校等阶段性的体育学习,其站在学生“一生”的高度,倡导通过对学生体育学习意识的培育、习惯的养成、知识的学习、技能的锻炼等措施,来促使学生能够自主性的开展终身性的体育锻炼,将体育锻炼作为其生命中的一项重要事项来对待。

终身体育理念的确立,很好的彰显了人们对于生命质量、身体健康重视程度的提升,是对体育运动、体育教学意义的延伸。

且终身体育理念倡导的是一种人人参与下的极具持续性的体育锻炼,立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人本思想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渗透的结果。

2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2.1 缺乏对终身体育理念培育的重视尽管终身体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无比重要的作用,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多将体育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体育理论知识宣讲、体育运动技能培训等方面,而忽视了对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培育。

表现为,教师只是一味的依照体育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而很少顾及到学生的体育兴趣以及对个别学生的体育运动潜力进行挖掘,这不利于学生体育学习自主性的提升,导致学生自身体育锻炼意识薄弱。

虽然在学校、教师的作用下,学生在校体育学习表现较好,在各种赛事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良好的体育运动行为习惯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育。

在脱离于体育课程教学范围以及教师的监管下,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多数会用在玩乐上,很少有学生将体育锻炼作为其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项去对待。

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探究

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探究

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增强身体素质的重要环节。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手段陈旧等。

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倡导终身体育理念,有必要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探究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发展,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改进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字数:235】1.2 研究意义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校体育教学是学生终身体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全民健身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水平,为他们建立终身健康意识和运动习惯奠定基础。

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校体育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通过研究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可以为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提供实际依据和建议,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不断进步。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探究,深入了解如何将终身体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在校园生活和未来职业中都能保持身体健康和积极的运动习惯。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探讨终身体育的概念及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2.分析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挖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探讨终身体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4.探讨影响高校体育教学的因素,从多角度分析影响终身体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效果;5.提出相关策略建议,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推动终身体育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深入发展。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提供有益借鉴,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的提升做出贡献。

体育教学过程渗透“终身体育”理念的思考

体育教学过程渗透“终身体育”理念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 : 87 G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3— 0 4 20 )2 0 0 2 17 2 1(06 0 —0 6 —0
1 引言
养成终 身体育 习惯 ,促进其顺利地完成学业 ,为其今后更好 随着大学 生思想 观念的 日益成熟 ,知识结构和层 次的不
终身体育是 终身教育思想 在体育 中的体现 ,是人一生中 地发挥所学 ,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而创造必备 的身体条件。 所 受的各种健 身教育和教养的总和。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 , 人们 已经认识到体育 的功能是不可估量和无 法替 代的。人们 断完善提高 , 要使学 生 自觉 、 积极地投入到健身行列之 中 , 并 对体育运动 的参与意识加强 ,追求终身进行体 育锻炼 ,使身 进一步使这种积极投入转变成终身习惯 , 关键在于高校体育 体终 身受益 的欲望愈来愈高。大学体育是与终身体育衔 接最 教学 内容 、 手段 和方式的完善程 度。作为教育者本 身, 在实现 为密切 的体育教育环节 , 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基 础。 这一 目标 的过程 中 , 必须从深入理论研究着手 ,在教学内容
手段努力提高体质水平和 自觉积极 锻炼 身体 的欲 望 , 他们 识 。对学 生 自发 的各 种健身娱乐 活动和组 织应给予 充分 肯 使
收 稿 日期 :0 l— 2 2o 1 2
作者简介 : 冯守玲 (9s_ )女 山西太原人 , 师 , 1 - 6 , 讲 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研 究。
把学生所掌握 的体育知识和技术技 能 , 转化为体育能力 的示范动作和手势 、 准确幽默的语言艺术 和良好的行为来培 养 , 养 学生 的锻炼习惯 。体 育课的类型要根 据学生的健康状况 、 和体育素养 ,为终 身体育奠定基础 ,使学生最 终成为一个终

浅谈终身体育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浅谈终身体育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动作 、技 术 的传 授 ,使学 生掌 握 体育 知识 和 运动 技能 的 教学 模式 。随 着 人 民生活 水平 的 提 高 ,全 民健身 运动 的开 展 ,终 身体 育思 想 的深 入 ,这种 教 学模 式的 弊端 逐 渐 凸显 。重 竞 技 技 术 轻 思 想 意 识 、能 力培 养 的指 导 思 想 ,使本 来运 动 基础 较差 的学 生 产生 为难 情 绪 ,体 育 意 识 更 加 淡 薄 .体 育知 识 更加 贫 乏 ,面对 当前 思 想活 跃 、见 多识 广 、求知欲 强的 现代 大学 生 ,这 种教 学模 式 显然 已不 能 适 应 增 强 体 质 、培 养 能 力的 教 学 任 务 的 完
标。
2 . 3 体 育教 学方 法和 内容 单一 现在 的体 育 教学过 程 中过 分苛 求动 作 的 准确性 和 技术 的 完美 ,视运 动技 术 的学 习 教学 内 容不切 实 际的 情况 ,体 育教 学 方 法和 内容 过于 单一 ,对促进 学 生养 成 良 好的 体育 锻炼 习惯 作 用不 大 ,这种 “ 为技 术 而技 术” 的教 学方 式 ,在一 定程 度 上严 重挫 伤 了学 生 参与体 育锻炼 的积 极性 。 2 . 4 体育 教材 繁 琐 、面 面俱 到 体 育 教 材 杂 乱 不 精 ,所 有 运 动 项 目都 有 所介 绍 ,且 教材 内容 的编 写 多从运 动技 术 的角 度来 考虑 ,偏 重体 育运 动技 术 的外 在表 现 ,大 多数 运 动项 目缺 乏终 身受 益 的 内容 , 远 不能 适应 成年 后 的运 动需 求 。
浅谈终身体育 视角 下 的高校体育教学 改革
马 宝发 武彦羽
1 . 黑 河 学 院体 育 系 ,黑 龙 江 黑 河 1 6 4 3 0 0 2 . 黑 龙 江 工 程 学 院体 育 部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理念的培养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理念的培养
1 4 0
教 育科学
2 宰4 科0象 0年 育理念 的培 养
彭 佳 贤
( 黔南 民族 师范学院体育 系,贵州都 匀 5 8 0 ) 500
摘 要 终身体 育作为新 世纪的体育 思想越来 越受到人们 的重视 。如今在普通 高校体育教 学中更多 的是只注重 近期效益 ,体 育教学 的最终 目
身体育教育观认识到 ,高校体 育不应是 “ 终结性体育” ,而是 由学校教 育过程向社会实 际过渡的一个关键阶段 。高校体育教学在进行体育基本 知识 、技能的教学过程 中, 不仅考虑在校期间能否完成教学任务要求和 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 ,形成一定 的独立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 。更应考虑
毕业后更长时期坚持有效的 自 我体育和 自我保键能力的培养 。改革开放 政策加快了我国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环 境 ,人们有必要参加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 提高对社会生存环境的适应
中圈 分类 号 G 0 4 文献 标 识码 A 文 章 编号 17 — 6 1 (0 0 2 — 10 0 6 3 9 7 一2 1) 2 0 4 — 1 0
1 蕾 通高 校体 育教 学现 状 学校体育教育 是一个长达 十几年 的教育 过程 ,从小 学 、中学 到大 学,不 同阶段的学校体育具有各 自的目标 、任务和特点 。 目 ,我国绝 前 大部分高校 的体育教学 ,普遍采用传统的方式 、方法和手段 , 课的结构 大体分为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四个阶段 ,而且不 管什 么内容 的教学 ,基本 都按一个模式 , 教学方法都是讲解 、示 范、 学生练习、纠正动作错误等。在这样教学模式下 , 体育教学变得枯燥无 味,体育教师 习以为常的教 ,学生麻木的学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 据调查显示 : 高校体育课只限大一 、大二开设 ,三、四年级根本不开或 只开选修课 ,而多数高校由于种种原 因,大学生 到了三 、四年级实际上 就不再参加体育活动了 ,大多数学生离开学校后就 与体育告别了 , 这严 重妨碍了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 与巩 固和身体素质 的进一步提高 ,影 响了 大学生身体健康和终身体育教育 、运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 , 作为 学校体育教育最后一站的高等学校体育教育课 的教学 目标的设置 , 对终 身体育意识 的形成起着决定性 的作用 。必须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多种功 能 ,使学生形成 “ 终身体育 ”的理念 ,在以后的学 习、生活和工作 中能 自觉地选择与 自 身相适应的运动 ,并持之以恒 , 终身的进行体育锻炼 。 因此 ,我认为普通高校体育应 当承担起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重任 ,培 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与终身体育优化配置对策研究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与终身体育优化配置对策研究
张 虹 陈 雪 红
( .昆 明 学 院 体 育 系 ,云 南 昆 明 6 0 3 ;2 1 5 0 1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体 育 系 , 云南 楚 雄 6 5 0 7 0 0)
摘 要 :根据 《 国高 等学 校体 育 课 程 教 学 指 导 纲要 》 的 指 导 思 想 ,对 我 国普 通 高 校 体 育 课 程 全 设 置 状 况 进 行 分析 ,借 鉴 众 多 专 家 、学 者 的研 究 成 果 及 相 关 课 程 理 论 ,认 为 高 校 体 育 课 程 设 置 应 与 终 身 体 育 接 轨 ,树 立 “以人 为 本 ” 的教 育 理 念 ,实 现 项 目创 新 ,并 根 据 各 类 学 校 专 业 ,选 择 颇 具 实 用 性 特 征 的 体 育项 目归 类 ,为 全 民健 身 的 开 展 及 终 生 体 育 的实 现 奠 定 良好 的 基 础 ,并 提 出 相 应 的 优
能力 。 ’
大学时期是 “ 教育体育” 向 “ 自我体育”过渡的关键时期 ,教会学生按 自我需要而进行 自 我锻炼的技术技能,教给学生在各种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坚持科学锻炼 的知识和方法 ,是高校体 育教学 中应该充 分重视 的问题 。学生能 否 进行 终身 体 育锻炼 ,要 看他 们 是否 具备 一定 的体 育 能 力 ,即身 体基本 活动能力 、运 动能 力 、 自我 锻炼 能力 、 自我评 价 能力 、适应 能力 等 ,也就 是人
48 ・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 0 年 第 6期 09


陈 雪红 :普 通 高 校 体 育 课 程 设 置 与终 身 体 育 优 化 配 置 对 策 研 究

结果 与 分 析
2 1 我 国高校体育 课程设 置 的现状 . 2 11 高 校体育课 程设置 与终身体 育 ..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 ,也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点,因此是培养学

高校体育教学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高校体育教学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研 究终身体育教育观下 高校体 育教 育内容 的更新 ,拓 宽体育教 育 目标 ,树 立终 身体育意识教 育观 ,使 高校体 育成 为终 身体育意识培养
过 程 中的 关键 阶段
关键词
高 校体 育 终 身体 育 体 育 教 学
体育教学是教师 和学 生为实现 体育教学 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 方 式和手段的总称 。在 实际操 作过程 中 ,如果高 校教师只注重完成教学 任 务,而忽视对学牛终身体育意 的培 养,会 导致大部分学牛毕 、 以 I 后 ,由于缺乏相应的体育环境而逐渐远 离了体育运 动。工作的压 力与 体育运动的缺乏是社会从业人 员 “ 亚健康 的 重要原 因 ,这不利 于中 华 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进而影响到社 会文明 的进步 与发展 。要解决 这个问题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 中,培养学生 的终身体 育意 就显得 尤为重要 。
调系统性 , 生练 爿要求纪 律性 。而且在有限的时问 内,体育教 师要 学 用相 当的H '凋动队伍 、 织管理 . 学安排 、课堂 【解 。学生 的实 -J ,H h 组 教 井
际活动U '不超过6 分钟 ,这种教学模式 单调而枯燥 ,很容易 让学生 -H ,J h U 产生厌烦心理 ,I 时对科学 锻炼 身体与运 动技 能的形成都是不利的 。 二 J 这种教学模式 的根本是 以教师 为中心 , 建立科 学的教学模式 ,体育 要 教学要 以学生为 中心转变 。 让学生在体育活 动中获得快 乐是体 育教学 向以学生 为中心转变的 具体体现 ,有效地激发学 生参 与活 动的积极性 , 使学 生能在体育活动 中释放文化课 的压 力 , 不需要规 定 ,不需要强制 , 做到 情感与运动的 和谐就足够了 。那 么体育课 的教学模式就应该让体育 课成为学生们运 动的乐园 ,多没一些有趣而充满活 力的教学 比赛 ,让学生们在竞技过 程中展现 自我 ,培养兴趣 。要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运动 的乐趣与满足 , 更加 自觉 、积极地参 与体育活动 中 , 逐渐转化 为自身 的运 动习惯。同 时 , 关注体育弱势群体 ,使体育教学更人性化 ,开展 有针 对性的教 要 学行为 ,更好地达到和完成大 多数学生体育教学的 目的与任 务 ,更好 地贯彻 落实 “ 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构建高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能力培养新模式

构建高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能力培养新模式

更 强健 的体 魄, 这就需要人们具 有终 身体育意识 , 因为体育 意识决定体育行 为。目前社 会上越来越 多的人 出现 了“ 亚健
康” 状态 , 而正值 壮年 的人 们 “ 过劳 死 ” 的新 闻屡 被报 导 , 这
些都从某个方 面说 明了人们终身 体育观念 的缺失 。那 么如 何通过加强教育来 培养终身体育 意识 ,养 成终身体 育锻炼 的习惯 , 已是 目前高校体育应该 注重 的一个 问题。 本文通过 进行调查 , 以终身体育能力 培养为切 入点进行 研究 , 就高校 大学生体育 能力 , 高校体育教学 等方面 问题进 行探讨 。
i te s e t f taI n su e t ’  ̄ln PE b l yI o d r o mp o e t d  ̄s q Mi e a d x r h  ̄n t n n h a p c 0 rj i g t d n s l o g . a i t . l i i n r e t i rv su e ’ u t s n e e t e i t ci g o c e p y i M d c o dl ̄ h sc e u tin,t i p p r ̄c s s o i o P E,h l i g su e a e a s n e 0 f l  ̄ P E. hs a e u e n l M  ̄ . e p n t d  ̄s h v e s f l eo ., Ke r s i o g P E  ̄ i t y wo d :l M n . l y;c e e p y iM d c o ; e u a in mM e i  ̄ g h sc e u  ̄ n d c t o
构 建高校体 育教 学与终身体 育能 力培养新模式
田 军
( 江 工商 职业 技 术 学 院 ,浙 江 宁 波 3 5 1 ) 浙 10 2

终身体育理念育教学分析

终身体育理念育教学分析

终身体育理念育教学分析1.1终身体育理念的内涵.1。

终身体育理念的内涵及特点ﻭ终身体育的理念是在我国民居体育需求的基础上诞生的,将终身体育的理念运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之中,其对于高校体育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首先终生体育其核心思想便是让一个人其一生的时间都在体育锻炼之中,这对于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是具有巨大作用的;其次终身体育理念之下的高校体育教学,会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终身体育的习惯,进而保障其在毕业后还能继续锻炼;最后终身体育理念其强调的是人们进行自主化的锻炼,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1.2终身体育理念的特点。

终身体育理念其主要具有四个特点,其一为终身性,顾名思义终身体育理念,即在时间上强调的是终生,即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之中都在进行体育方面的锻炼;其二为多元性,终身体育的多元性体现在其锻炼内容的多元性之上,不同年龄段、不断体育项目之间的穿插直接导致了终身体育的多元化;其三为全民性,在终身体育理念之下,其呼吁的是全民均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来;其四为明确性,明确性主要体现在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上,其目标十分明确即提升身体健康水平,进而提升生活的质量[2].ﻭ2。

终身体育理念的内涵和高校体育教学之间联系所在2。

1不同点。

首先是目标上的不同,终身体育的目标为提升锻炼者的身体健康水平,进而提升生活的质量。

同时其重点还在时间上,并且强调全民性和普遍性;高校体育,其所强调是在大学这个阶段所进行的所有体育教学,在时间上是有所限制,并且在目标上主要针对大学生,缺乏的普遍性。

再者为内容上的不同,对于终身体育理念其在内容上是十分丰富的,在锻炼者方面其是没有年龄区别的,同时在锻炼内容上以及锻炼时间上都是十分自由的。

然而对于大学体育而言,其体育锻炼的年龄段是被限制的,同时其锻炼的内容也严格的受到教学大纲控制,尽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和终身体育差别是很大[3].2。

2联系点。

虽然终身体育理念和高校体育之间是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其也是存在这紧密联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理念的培养
摘要终身体育作为新世纪的体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如今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更多的是只注重近期效益,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进行考核,却忽视了对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这个长远目标。

因此,我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素质培养,注重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终身体育;理念
1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学校体育教育是一个长达十几年的教育过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不同阶段的学校体育具有各自的目标、任务和特点。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课的结构大体分为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四个阶段,而且不管什么内容的教学,基本都按一个模式, 教学方法都是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纠正动作错误等。

在这样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学变得枯燥无味,体育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生麻木的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据调查显示:高校体育课只限大一、大二开设,三、四年级根本不开或只开选修课,而多数高校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到了三、四年级实际上就不再参加体育活动了,大多数学生离开学校后就与体育告别了,这严重妨碍了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巩固和身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影响了大学生身体健康和终身体育教育、运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作为学校体育教育最后一站的高等学校体育教育课的教学目标的设置,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必须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多种功能,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自觉地选择与自身相适应的运动,并持之以恒,终身的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我认为普通高校体育应当承担起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重任,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

2终身体育的重要性
终身体育包含了两层涵义:一是体育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二是体育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由此可见,终身体育就是包括人的生命发展的各个阶段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体育。

终身体育是一种全新的体育理念,它将指导并整合各级各类体育实践;终身体育又是一种崭新的现代体育教育体系,它贯穿于人的一生,沟通体育内部并向社会开放,面向社会现实又面向未来发展。

对个人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关系着人一生的幸福,所以,终身体育的重要性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言而喻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

体育不仅以其艰苦性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还在使身体健壮和意志坚强的同时,培育出一个愉悦、开朗、健康的心灵。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大学阶段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自我意识强烈, 但缺乏生活、社会经验, 遇事易受外部刺激影响心理上的平衡,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和合态变化。

大学生身体活动过程的同时也是自身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其中的表情、行为、意志等都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来,因而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再通过教师适当的指导,帮助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解决不良心理问题,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有效地预防身心疾病的发生, 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

2)促使大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体育教学要帮助大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让他们能在没有教师监视的情况下也能自觉的进行锻炼,让他们意识到身体锻炼的重要性,让他们懂得体育锻炼是长期艰苦的一个过程,也是现代人们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

因此在大学生活期间强化对终身体育的认识,普及终身体育的宣传,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3)终身体育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从终身体育教育观认识到,高校体育不应是“终结性体育”,而是由学校教育过程向社会实际过渡的一个关键阶段。

高校体育教学在进行体育基本知识、技能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考虑在校期间能否完成教学任务要求和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形成一定的独立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

更应考虑毕业后更长时期坚持有效的自我体育和自我保键能力的培养。

改革开放政策加快了我国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人们有必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对社会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3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作为学校体育教育最后一站的高等学校体育教育课,应从普通高校的实际出发,对学生的终身体育观进行培养。

1)改革传统的体育考试方法。

传统高校体育成绩考核,反映的只是学生体育课堂上所掌握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主要以竞技运动成绩为主,而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课外自觉锻炼习惯得不到反映。

所以我认为应该改革考核方式,采取统考制,教考分离,根据学生学习的进步幅度评定成绩,并考虑以将学生自我锻炼作为考核的一部分,以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及质量作为一个参照系,制订出评分标准,综合体育课成绩,得出学生每学期的体育成绩。

这样,学生付出的劳动都能在分数上得到体现,并对成绩做出综合的评价,无进步或下降者做出相应惩罚。

这样既保证了课堂教育质量又养成了学生课后锻炼的自觉性,从而培养他们终身体育意识。

2)奠定深厚的终身体育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是以竞技项目为主的教学,对终身体育理念却很少涉及,因此,有必要改革体育课程内容,大学教材所设项目及内容与学生实际学习和自我应用能力相结合,符合学生终身体育发展需要。

同时,增加理论教学课时,突出对学生终身受用的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授。

教材的设计上要反映出一种主体的体育价值意识,既强调“ 现在” , 更重视“将来”,即一方面必须满足大学生现实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满足大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理论知识除了体育的基本运动知识外,要着重加强自我运动处方、自我评价、营养、卫生等相关运动生理、运动医学、保健的综合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终身受益,自觉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3)加大体育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

由于经济原因,我国部分地区的普通高校的体育设施比较落后,无法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对这部分学校给予经济辅助,保证体育教育教学中需要的运动场所、器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加体育项目,拓展体育活动领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可以开展俱乐部式的体育教学,让学生有更大选择的余地。

开展较多形式的体育锻炼,从不同程度激发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他们在锻炼中逐步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赵丹.对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与探索[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6
[2]赵延涛.高校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J].大理学院学报,2008,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