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完善

合集下载

论我国网络谣言犯罪的立法完善

论我国网络谣言犯罪的立法完善

论我国网络谣言犯罪的立法完善摘要:我国现有刑法对网络谣言犯罪进行了一定的规制,但仍然存在罪名配置不合理、罪名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有必要适当增设罪名,完善罪名体系。

关键词:网络谣言;犯罪;立法一、引言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成本低、影响大的特点,对人们的线下实际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但现行的刑事立法对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关注与规制还不尽完善。

如何完善对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规制体系,成为刑事法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我国刑法规制网络谣言犯罪的立法现状据统计,我国现行刑法中可用以规制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罪名大致有15个,并散见于6个章节,由此构成了我国对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刑事立法规制现状。

(一)网络谣言犯罪的刑事立法发展概况2001年12月公布的《刑法修正案(三)》将“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纳入了刑法规制的范畴。

2015年8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新《刑法》”),进一步完善了对网络谣言犯罪的规制:(1)增加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新《刑法》第286条之一“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不作为行为纳入了刑法规制的范畴。

(2)增加了单位犯罪主体。

新《刑法》第286条之一和第287条之一、之二,都规定单位实施网络谣言犯罪行为,符合单位犯罪构成要件的,单位要负刑事责任。

(3)预备行为实行行为化。

《刑法》第287条之一设置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对“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的行为进行定罪处罚。

这就将犯罪的预备行为(设立网站、通讯群组)实行行为化了。

在网络谣言犯罪中,预备行为对实行行为的实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预备行为进行规制,可以防患于未然,扩大犯罪打击范围。

(4)帮助行为正犯化。

新《刑法》第287条之二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单独定罪,即将帮助行为正犯化处理。

论我国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的现状与展望

论我国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的现状与展望

论我国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的现状与展望摘要:网络犯罪并不是一个新兴概念,而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推广而逐渐形成的,我国刑法立法中并无专章专节规制网络犯罪,网络犯罪主要集中在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之下的第二节扰乱公共秩序罪中。

我国网络犯罪的刑法立法存在滞后性,分散性,并且刑法立法模式单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出台,网络犯罪的刑法立法应紧随时代步伐,予以更加完善,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网络新时代的要求。

同时,应当将刑法的谦抑性与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相结合,以期更好地体现刑法的性质与机能。

关键词: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现状及展望一、网络犯罪的立法现状网络犯罪并不是一个新兴概念,而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推广而逐渐形成的,随着网络的普及,新型网络犯罪随之而来。

我国网络犯罪的刑法立法始于97刑法,后通过刑法修正案的形式进行了两次修改:97刑法规定的网络犯罪包括两个,分别是第285条的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第286条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对第285条第一款进行了修改,又增加了第285条第二款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285条第三款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罪;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对第285条增加了第四款,第286条增加了第四款,增加了第286条之一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第287条之一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第287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第288条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

我国刑法立法中并无专章专节规制网络犯罪,网络犯罪主要集中在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之下的第二节扰乱公共秩序罪中。

同时,根据第287条规定,利用计算机进行其他犯罪,应当构成其他相应的犯罪,如利用网络实施盜窃的,应构成盗窃罪。

二、我国网络犯罪刑法立法存在的问题滞后性是法律的基本特征,立法者在进行立法的时候往往难以预测未来社会的发展,往往都是当有关的法律问题出现之后,才考虑该问题的立法,所以立法本身就是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但是对于网络犯罪而言,用“立法落后于社会发展”这一理论却并不能有效地解释通。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数据犯罪刑法规制的挑战与应对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数据犯罪刑法规制的挑战与应对

内容摘要
总之,构建网络数据犯罪刑法规制体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需要综合 考虑法律、技术、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我们需要明确网络数据犯罪的种类和 特点,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刑罚措施,加强多方面的合作和协调,共同维护网 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参考内容三
一、引言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伴随网游产业的繁荣,外挂犯罪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游戏的公平性 和正常运营。因此,如何有效规制网游外挂犯罪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次 演示将对我国网游外挂犯罪的刑法规制进行探讨,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 支持。
2、外挂犯罪的现状与危害
近年来,我国网游外挂犯罪呈高发态势,严重破坏了游戏公平性,损害了游 戏运营商的利益,并对玩家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此外,外挂犯罪还可能导致 网络安全和隐私泄露等问题。
3、外挂犯罪的特点
3、外挂犯罪的特点
网游外挂犯罪具有隐蔽性强、技术手段多样、涉及地域广泛等特点。同时, 外挂犯罪还可能与其他网络犯罪交织,给侦查工作带来困难。
内容摘要
其次,我们需要构建完善的网络数据犯罪刑法规制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 刑法、刑事诉讼法、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标准、行业规范等。 在构建刑法规制体系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犯罪行为的性质、特点、危害等因素,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刑罚措施,以实现对网络数据犯罪的全面打击和有效惩治。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刑法规制体系的执行和监督,确保其有效实施。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数据犯罪 刑法规制的挑战与应对
目录
01 一、数据犯罪的成因 及特点
03 三、应对措施建议
02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04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论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完善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论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完善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论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完善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犯罪也随之崛起,并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我国网络犯罪立法亟需完善。

本文将从网络犯罪的定义、我国网络犯罪现状以及网络犯罪立法的必要性和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犯罪的定义与特征网络犯罪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非法访问、干扰、破坏等活动。

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匿名性:网络犯罪分子往往通过技术手段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难以被追踪。

2. 全球性:互联网的全球覆盖使得网络犯罪的影响范围迅速扩大。

3. 高技术性:网络犯罪往往依赖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涉及到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

二、我国网络犯罪的现状我国网络犯罪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侵权:包括盗取他人个人信息、传播色情、诈骗等。

2. 网络攻击:包括黑客攻击、病毒攻击、网络钓鱼等,给公司和个人造成巨大经济和形象损失。

3. 网络传销: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非法传销活动,骗取大量财物。

4. 网络盗版:盗版软件、音乐、电影等现象严重,损害版权利益。

三、网络犯罪立法的必要性针对我国网络犯罪的威胁,我国立法应该不断完善,以应对新形势下的网络犯罪挑战。

具体需要以下几点:1. 完善法律框架: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制和刑事处罚,使网络犯罪行为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相应的处罚力度。

2. 加强国际合作:网络犯罪的跨国性质使得单一国家难以彻底解决,应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形成合力打击网络犯罪。

3. 增强技术防护: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投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保护,提升我国网络安全的整体能力。

四、网络犯罪立法的建议为了完善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网络犯罪行为,明确违法行为的界定和相应的惩处措施。

2. 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网络犯罪的监管与打击,提升执法部门的技术能力和侦查手段,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纯正网络犯罪刑法规制比较

纯正网络犯罪刑法规制比较
这类犯罪行为与传统的刑事犯罪相比,更加隐蔽、复杂和难以防范,对社会的危 害性也更大。
纯正网络犯罪的种类
纯正网络犯罪主要包 括以下几类:网络入 侵、网络诈骗、网络 赌博、网络淫秽色情 等。
网络入侵类犯罪包括 非法侵入国家事务、 国防建设、尖端科学 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 息系统,或者采用技 术手段对计算机信息 系统实施破坏等行为 。
加大刑罚力度
对于纯正网络犯罪的刑罚力度需 要加大,以更好地震慑犯罪分子 ,同时也可以提高公众对网络安 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05
结论
研究结论
纯正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存在差异
01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纯正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存在差异,包括罪
名设定、刑罚力度、法定刑等。
立法趋势逐渐趋同
02
随着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的加络安全和公民隐私。
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03
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纯正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仍面临一些
问题和挑战,如技术发展快速、跨国犯罪等。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样本有限
本研究选取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作为研究样本,可能无 法涵盖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纯正网络犯罪刑法规制情况。
法律法规存在滞后性
尽管各国在纯正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 上仍存在滞后性,未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未来研究方向
进一步扩大研究样本,关注新兴技术发展对纯正网络犯罪刑法规制 的影响,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等方面。
THANKS
感谢观看
明确犯罪构成
明确犯罪行为
对于纯正网络犯罪,需要明确其犯罪 行为的具体内容,以便于认定和打击 。
设定合理的定罪标准
在明确犯罪行为的基础上,需要设定 合理的定罪标准,以确定哪些行为构 成纯正网络犯罪。

我国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

我国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

2012.478试论我国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谯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 100038摘要: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网络犯罪也随之迅速蔓延,本文介绍了网络犯罪的定义及表现形式,指出了目前我国对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对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网络犯罪;单位犯罪;刑法;规制0 前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网络犯罪行为又对人们的财产权、隐私权等相关权利造成了损害,使人们对网络产生忧虑和恐慌,因此,网络犯罪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和研究。

网络犯罪,是指以网络作为犯罪对象即侵害目标或者以网络作为犯罪工具即利用网络而实施的严重危害网络安全或网络正常秩序的犯罪行为。

网络犯罪叫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将网络作为犯罪对象,是指针对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如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二类是将网络作为犯罪工具,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如利用计算机实施的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等犯罪。

网络犯罪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刑法学概念,而是与青少年犯罪、暴力犯罪等类似,是在犯罪学领域内对网络犯罪的界定。

而刑法学意义上的网络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利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软件指令、产品加密技术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或利用其居于网络提供者的特定地位或其他方法,在网络上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以致违反特定刑法的行为。

1 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 1.1 网络对象犯罪(1) 网上盗密。

网上盗密是指利用网络窃取相关部门或组织的科技、军事和商业情报或机密信息网络犯罪行为,该类犯罪是网络犯罪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类。

(2) 制作并转播网络病毒。

网络病毒是网络对象犯罪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是指犯罪行为人通过编写木马等病毒程序,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干扰、破坏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 行秩序。

犯罪行为人通常借助计算机病毒程序破坏计算机运 行系统,致使大范围的计算机用户的网络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处 于瘫痪状态。

论我国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

论我国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

论我国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一、引言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的规模、复杂性、可访问性等特征不断改变,而网络安全的风险、威胁和挑战也日益增多,已经波及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多个方面。

为了有效保护网络空间安全,我国成立了网络安全法律体系,强力推进网络安全的立法、监管、执法等方面的工作,逐步完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本文旨在对我国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进行探讨。

二、我国网络安全法律体系的现状1.法律法规建设当前,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电信法》、《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

这些法律法规主要规定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管理制度和法律责任,包括涉网犯罪的处罚、网络安全检测及评估等。

2.监管管理体系我国建立了网络安全监管管理体系,涉及到政府部门、网络服务提供商、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建立了全方位的网络安全监管覆盖,同时还建立了网络安全事件的报告制度和漏洞的披露机制。

3.技术保障措施国家也在技术保障措施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手段来保障网络安全,如实名认证、实时监控等技术手段。

同时,国家也倡导社会公众自我保护和资源共享,强制各类网络服务提供商在其平台上加强技术保障、信息处理等措施。

三、我国网络安全法律体系面临的问题虽然我国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已经建立,但目前还面临一些问题。

1.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虽然我国已颁布了《网络安全法》等多个法律,但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缺少相关专业化的法律法规和针对特定领域的监管规定等。

2.技术保障仍需提高虽然我国在技术保障措施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防范网络安全威胁方面,还有很多难度需要克服和技术需要提升,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数据挖掘技术等。

3.法律法规法制执行存在不足由于网络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去中心化”的特点,我国的网络安全执法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之处。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网络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犯罪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已成为全球性威胁。

网络犯罪的种类繁多,如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等,给人们的生产、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危害。

针对网络犯罪的威胁和危害,我国逐步完善网络犯罪方面的刑法规定。

目前,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网络犯罪包括多种类型,如利用计算机破坏信息系统罪、网络侵入罪、网络诈骗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罪等。

这些罪名罚则渐趋完善,更加具有实践意义。

对于网络犯罪行为的处罚,主要是采用刑事手段予以打击。

针对网络犯罪,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

在不断进步的网络技术面前,我们对于网络犯罪的危害认识还远不够充分。

为了防止自己遭受网络犯罪的侵害,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泄露密码等重要信息,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其次,要加强监管。

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应当不断完善网络监管机制,遏制网络犯罪的发生。

比如加强对于网络交易的监管、打击非法网络贷款、对于儿童色情进行严格打击等。

最后,要加强法律的规制。

制定严格的网络犯罪法律,给犯罪分子通报清晰的警示信息,并给予他们应有的惩罚。

同时,也要在实际操作中加大力度,对于网络犯罪行为展开全面、深入的打击。

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我国放弃了许多传统的刑事打击方式,例如限制自由、间谍罪等,而采取了更多的技术手段,例如网络追踪、协同作战、加密解密技术等。

这不仅能够加强技术支持,提高打击效率,同时也为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民权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网络犯罪已成为了全球性威胁,应当引起全社会广泛的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提高法律的规制、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等多种手段,才能有效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率,保障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发展。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技术实施犯罪行为的活动,这些犯罪行为可能包括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敲诈、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网络病毒、网络入侵等多种形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犯罪现象日益普遍,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建立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已成为全球所关注的问题。

尽管网络犯罪的类型众多,但是其都是依赖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实施的,因此网络犯罪的行为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利用计算机安全漏洞进行攻击入侵,比如黑客攻击等;另一类是利用互联网特有的特点进行的活动,比如钓鱼网站。

这些犯罪行为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精神损失,并可能对国家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网络犯罪必须采取严厉的法律制裁手段进行打击。

因此,世界各国不断加强了对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

在我国,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网络犯罪进行规制,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对网络犯罪予以规制,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宁。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从网络信息安全保护出发,旨在加强对个人和组织的网络活动进行监管。

它规定了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以及网络安全保护的措施。

这项法律规定了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包括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网络运营安全、保护国家安全等。

同时,它也规定了个人和组织应遵守的规则和要求,确保合法、合规的网络活动。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也充分规范了网络犯罪的行为。

它确立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规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基本规则和安全性保障要求。

这是保护网络信息安全和防范网络犯罪的重要法律依据之一。

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了相关规定。

根据刑法的规定,网络犯罪行为不仅是触犯了法律的行为,而且也会导致被告人受到严厉的惩罚。

法律法规对网络犯罪行为的规制研究

法律法规对网络犯罪行为的规制研究

法律法规对网络犯罪行为的规制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犯罪问题也日益严重。

从网络诈骗、网络侵权到网络恶意攻击,各种形式的网络犯罪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规制和打击网络犯罪行为,法律法规在这个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网络犯罪的形式与危害网络犯罪行为种类繁多,如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侵权、网络谣言等。

这些行为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比如,网络诈骗让人们陷入经济损失,网络侵权影响创作人的权益,网络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网络攻击导致关键信息泄露等等。

二、我国网络犯罪的现状我国网络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手段的进步。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作案的门槛降低,从而使得网络犯罪更容易实施。

二是法律法规滞后。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制网络犯罪,但在新型网络犯罪的应对方面依然滞后。

三是执法力量的不足。

面对庞大的网络空间,警方等执法机构的力量仍然有限,很难对所有的网络犯罪行为进行及时打击。

三、我国法律法规对网络犯罪的规制为了应对网络犯罪问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制网络犯罪行为。

比如《网络安全法》、《刑法修正案(九)》等。

这些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了规制,提供了法律支持和保护。

1. 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犯罪规制的重要法律。

它规定了网络运营者的义务和责任,要求网络运营者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保护用户信息。

同时,该法律还明确了网络犯罪的行为和对应的处罚,如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网络攻击等。

2. 刑法修正案(九)刑法修正案(九)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了进一步规制。

其中,新增了对侵犯个人信息、网络数据诈骗等行为的惩处。

该修正案进一步强化了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扩大了网络犯罪的范围。

四、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规制,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1. 法律法规的完善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新型的网络犯罪行为也不断涌现。

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

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

网络犯罪的罪与非罪的界限
犯罪行为的违法性
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网络犯罪,首先要看该行为是否具有违法 性,是否符合刑法的规定。
犯罪行为的主观故意性
构成网络犯罪的行为通常要求具有主观故意性,即明知自己的行 为侵犯了网络信息安全或社会公共利益,仍然实施该行为。
情节的严重性
不同的网络犯罪有不同的入罪标准和情节严重程度,判断情节是 否严重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犯罪手段、涉案金额、受害人数等 。
加强区域协作
加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共同制定区域性的网络犯罪防治规范和标准,协同开展网络犯罪防治工 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封禁、社交媒体禁入等,以便于更好地惩罚和预防网络犯罪。
建立网络犯罪的刑法执法机制
1 2 3
建立网络犯罪情报共享机制
应当建立网络犯罪情报共享机制,实现公安、 检察、法院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以便于及 时发现和打击网络犯罪。
完善网络犯罪侦查和取证制度
应当完善网络犯罪的侦查和取证制度,明确侦 查和取证的方式和程序,以便于及时收集和固 定证据,打击网络犯罪。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网络犯罪 的司法解释,明确了相关罪名的构成要件、量刑标准等。
域外刑法规制网络犯罪的实践与经验
国际法律
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网络犯罪的国际法律,如《网络犯罪公约》等,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法律框架 。
域外实践
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在刑法规制网络犯罪方面有着不同的实践和经验,如英国的《网络犯罪法案》等。
网络盗窃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账户密码或金融机构信息,实施财产侵犯行为。
网络犯罪的种类
类型三:网络色情
网络色情是指在网络上传播色情内容的行为,包括色情图片、视频、文 字等。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实施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实施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实施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网络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维护网络环境的安全稳定,各国纷纷制定和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本文将从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必要性、国内外相关法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措施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必要性网络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的重要保障之一。

随着网络犯罪的不断演变和威胁的日益增加,各国都迫切需要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

首先,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有助于保护国家安全。

网络攻击可以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可以对网络攻击行为进行限制和打击,减少国家安全的风险。

其次,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有助于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诈骗等问题日益突出,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能够加强对个人隐私保护和网络欺诈行为的打击,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最后,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有助于促进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

网络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网络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安全是重要的前提。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可以为企业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增加网络经济的信心和活力。

二、国内外相关法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各国对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逐渐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国内,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在保护国家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一些问题仍然存在。

首先,相关法规的执行和监管不够有效,导致执行力度和效果不理想。

其次,一些法规的条文较为笼统,无法全面有效地应对新兴的网络安全威胁。

此外,缺乏跨部门协调和合作,也影响了相关法规的实施效果。

国外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也有所发展,如美国的《网络安全法案》、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等。

这些法规在维护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网络犯罪是指利用互联网、电子设备等现代通信技术手段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网络犯罪日益增多,其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有效打击网络犯罪,各国都出台了相应的刑法规制,以保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公平。

本文将就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进行浅谈。

网络犯罪的种类和特点网络犯罪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网络谣言、网络盗窃、网络敲诈等。

这些犯罪行为大多以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或进行交易为手段,具有隐蔽性、跨境性、匿名性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给司法机关的打击和侦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而且,一些网络犯罪分子常常利用技术手段来规避打击,导致打击难度加大,给处理带来很大的挑战。

网络犯罪的危害网络犯罪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网络犯罪直接损害了公民合法权益,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网络犯罪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损害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网络犯罪还破坏了网络空间的健康环境,侵害了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危害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打击网络犯罪,保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公平,已成为全球各国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为了有效打击网络犯罪,各国都出台了相应的刑法规制。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多项打击网络犯罪的相关罪名,包括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网络诈骗罪等,对网络犯罪行为予以了严厉惩处。

我国还出台了《网络安全法》,对网络犯罪的预防和打击提出了更加全面和严格的要求,为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依据。

除了单纯依靠刑事法律手段惩治网络犯罪,我国还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采取了多种综合手段,包括完善网络安全技术、加强网络监管、加强国际合作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增强了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为保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公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国际上,各国也加大了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网络犯罪与刑法规制研究

网络犯罪与刑法规制研究

网络犯罪与刑法规制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犯罪日益猖獗,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安全威胁,网络犯罪与刑法规制研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网络犯罪的常见类型、刑法对网络犯罪的规制等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网络犯罪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是通过虚假信息或假冒身份进行欺骗,以非法牟利为目的的行为。

比如虚假网购、制假售假、网络传销等。

此外,网络犯罪还包括网络侵犯个人隐私、网络商业欺诈、网络恶意程序攻击等。

这些犯罪行为在网络空间中快速传播,并给个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面对网络犯罪的威胁,刑法规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了相关罪名和处罚措施。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中增加了网络诈骗罪,对网络诈骗行为提供了明确的定罪准绳和刑罚幅度。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还规定了网络侵犯个人隐私罪、网络传销罪等,以打击这些网络犯罪行为。

然而,由于网络犯罪的特殊性,刑法规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网络犯罪的实施手段隐蔽,很难追踪到作案者的真实身份,使得破案难度加大。

此外,网络犯罪的作案地域可以瞬间扩展到全球范围,对国际司法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体系、执法手段也存在差异,这给打击网络犯罪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更有效地规制网络犯罪,社会各界积极探索创新的方法。

一方面,加强技术手段的研发,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例如,建立起网络攻击及时预警系统,能够在攻击发生前及时侦测和阻止。

另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

通过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引导公众远离网络犯罪的威胁。

同时,刑法规制也需要与时俱进,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法律条文的完善和修订。

在网络犯罪手段和形式不断演变的背景下,刑法规定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形成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规制措施。

此外,国际合作也是打击网络犯罪的关键。

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共同建立网络犯罪打击的合作机制,共同维护全球网络安全。

犯罪行为的败坏社会安全,网络犯罪更是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和社会影响力。

论我国网络谣言法律规制的完善

论我国网络谣言法律规制的完善

论我 国网络谣言法律规制 的完善
据 不 完 全 统 计 . 我 国 目 前 网 民 数 量 的 风 险 性 与 不 可 预 见 性 的 认 知 . 自然 灾 了 对 网民 的 权 利 保 障 。 第 2条 规 定 侵 害 将 近 5亿 . 借 助现 代信息技 术 . 网络 主体 害 、 公共事故频 发 , 政府舆论 引导不够 , 互 名誉 权 、荣 誉权 和隐 私权 等 民 事权 益 , 传 播 信 息 的 自 由 和 无 距 离 . 使 得 一 些 虚 联 网 自身 属 性 局 限 . 少 数 不 法 分 子 和 低 素 应 当 依 照 本 法 承 担 侵 权 责 任 ; 第 3 6条 假 信 息 迅 速 放 大 。形 成 网 络 谣 言 。 近 年 质 的 网 民 及 少 数 网 企 责 任 缺 失 和 传 统 媒 规 定 网 络 用 户 、 网 络 服 务 提 供 资 金 者 利 来 .我 国 引 起 重 大 社 会 影 响 的 网 络 谣 言 体 的 判 断 不 当 . 相 关 法律 法 规 不 完 善 等 因 用 网 络 侵 害 他 人 民 事 权 益 的 , 应 当 承 担 发 生 了 数 十 起 . 造 成 了 诸 多 社 会 负 面 影 素 导 致 了 我 国 网络 谣 言得 以 产 生 、 全 国 人 大 常 委 会 关 于 迅 速 传 侵 权 责 任 。 四 是 《 维 护 互 联 网 安 全 的 决定 》 规 定 对 网 络 谣 响。 网络谣 言为何 肆意横行 ? 如 何 对 其 进 播 并 成 为 公 众 焦 点 热 点 。 行 法 律 规 制 ? 笔 者 认 为 对 此 进 行 探 讨 很
所谓谣言 . 通 常 认 为 是 没 有 事 实 根 据 多方 面 . 但 我 国 当前 对 网络 谣 言规 制 的 相 法 有 关 规 定 追 究 刑 事 责 任 : ( 一) 利 用 互 的消息或 指一种缺乏事实根据 . 或 未 经 证 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其 中重大原 因之一 。 联 网 造谣 、 诽谤或者发表 、 传 播 其 他 有 实. 公众 一时难 以辨别 真伪 的闲话 、 传 闻 目前 我 国 对 网络 谣 言 的 规 制 的 法 律 规 范 害 信 息 .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 推 翻 社 会

论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完善

论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完善


网网络 犯 罪 的 立 法 完 善
武 喜 涛 , 数 张
摘 要 : 国网络犯 罪 立法存 在 诸 多不足 。要 确 定 网络 犯 罪 的 含 义 , 我 选择 正 确 的 立法 模 式 ,
适 当扩 大 网络 犯 罪范 围 , 增加 刑罚 种类 , 完善 网络犯 罪构成 , 全刑 事 诉讼 法等相 关法律 。 健

研 究 生 , 北 秦 皇 岛 ,6 0 4 河 060.
1 5 ・ 4
维普资讯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 年第 2期 06
上就是网络 , 没有联 网的单独 的计算机基本是 不 能通过网络产生大的危害和被危害的。19 刑法 97 的具体规定是 : 1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我国现行刑 . 法第 25 8 条规定 :违反国家规定 , “ 侵入 国家事务、 国防建设 、 尖端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 系统 的, 处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这是关于非法侵入 ”
络犯罪的现实 罪情 , 这不仅体现在法规本 身的数 量 和适 用 范 围上 , 在诉 讼 程 序 上 也 是 如 此 。 在 中 国, 9 年刑法通过之前 , 17 9 司法机关对于现实 中发 生 的许 多 网络 犯 罪 根 本 无 法 定性 , 时不 得 不 无 有 条件将犯罪嫌疑人释放 。现行刑法颁行之 后 , 此 种情况有所改观 , 是滞 后感仍然是明显的 。随 但 着社会信息化程度 的不断提 高, 网络犯罪 日益严 重地渗透到社会生活 的各个层 面, 遭受 网络犯罪 侵害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 危害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这给我国刑事法造成 了诸多 冲击 , 因此从完善立 法的角度考虑如 何充分发挥 网络给 人们社 会生 产、 生活等带来极大便利 的同时, 网络犯罪带来 将 的负面效应减小到最低限度, 值得不断研究探讨 。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网络犯罪是指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实施的犯罪行为,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犯罪也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网络犯罪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网络色情、网络欺诈等等。

这些犯罪行为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对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依法打击网络犯罪分子,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网络犯罪的形式与特点网络犯罪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网络诈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

通过虚假宣传或者网上交易欺骗他人,获取非法利益。

网络侵权也是一种常见的网络犯罪形式,包括侵犯知识产权、恶意软件传播、网络黑产等行为。

网络色情、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犯罪行为也层出不穷。

网络犯罪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便捷快速。

网络犯罪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犯罪分子可以轻易地跨越地域界限,进行犯罪活动。

第二,隐蔽性强。

网络犯罪可以匿名进行,难以被发现和抓获。

受害者范围广。

网络犯罪可以一次性对多人实施,造成的危害范围较广。

第四,经济损失大。

网络犯罪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十分巨大,给受害者带来沉重的打击。

刑法规制网络犯罪的主要内容面对网络犯罪严峻的形势,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网络犯罪进行规制。

刑法作为惩治犯罪的基本法律,对网络犯罪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诈骗行为的刑事责任,第二百五十五条规定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的刑事责任,第二百五十六条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的刑事责任等等。

这些规定有力地打击了网络犯罪分子的犯罪活动。

我国还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犯罪进行了全面的规制。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对网络犯罪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规范了网络犯罪行为,并制定了惩治措施。

加强打击网络犯罪的措施要惩治和打击网络犯罪,除了法律法规的完善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打击措施。

要加强对网络犯罪的监测和侦查。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数据安全刑法保护的不足与完善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数据安全刑法保护的不足与完善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数据安全刑法保护的不足与完善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国在数据安全刑法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首先,现行刑法对数据安全的规定较为笼统,缺乏针对数据犯罪的专门条款。

这导致在实际案件中,对于数据犯罪的定性、量刑等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有必要对刑法进行修订,增加针对数据犯罪的专门条款,明确数据犯罪的界定和处罚标准。

其次,数据犯罪手段日益多样化,传统的刑法手段难以有效应对。

例如,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行为往往具有跨国性、隐蔽性等特点,给侦查取证带来很大困难。

因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建立跨国数据犯罪打击机制,提高打击效率。

再次,数据安全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一些企业和个人对数据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因此,需要加强数据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数据安全意识,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此外,数据安全技术防护手段也需要不断升级。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数据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需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安全。

最后,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除了刑法外,还需要完善相关行政法规、行业标准等,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数据安全保护体系。

同时,要加强对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落实。

总之,完善数据安全刑法保护,需要从立法、技术、意识等多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保障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互联网安全解决网络犯罪问题的策略

互联网安全解决网络犯罪问题的策略

互联网安全解决网络犯罪问题的策略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下,网络犯罪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各种形式的网络犯罪,如网络诈骗、黑客攻击、网络侵权等,给社会治安和个人隐私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互联网用户的安全,有效解决网络犯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和措施。

一、完善法律法规为了对抗网络犯罪,国家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应当明确规定各种网络犯罪行为的定义、处罚标准和追责制度,并划定相关机关的权限和职责。

此外,还需要完善对网络犯罪的定性和定罪标准,以确保司法部门能够有效打击各类网络犯罪行为。

二、加强执法力度为了有效打击网络犯罪,加大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执法力度是非常关键的。

公安机关和相关执法部门应当加强力量建设,提升技术水平,增加打击网络犯罪的有效手段。

此外,应该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形成打击网络犯罪的合力。

三、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是预防网络犯罪的重要环节。

教育部门、网络企业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公众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社会大众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特别是对未成年人和弱势群体,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网络安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提防网络犯罪的危害。

四、加强技术手段研发互联网安全离不开技术手段的支持。

研发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和软件,是有效解决网络犯罪问题的关键。

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应该加大投入,推动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并加强与互联网巨头共享技术资源,形成良性循环。

五、加强国际合作网络犯罪不受国界限制,需要各个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建立和完善国际间的网络安全合作机制,加强情报和信息的交流共享,推动制定国际网络安全准则,以及共同打击网络犯罪行为,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稳定。

六、加强安全检测和监管加强对互联网平台和关键系统的安全检测,对于预防和应对网络犯罪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和相关部门应该对互联网企业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有效的监管,确保其安全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网络安全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网络安全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网络安全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然而,在网络安全问题频发的今天,网络安全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社会、企业、个人等多方面层面上,都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法律制度来保障网络安全。

一、网络安全法律制度所涉及领域网络安全法律制度主要涉及到网络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网络技术安全、网络政治安全、网络经济安全、网络军事安全、网络文化安全等领域。

不同领域的涉及范围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保护网络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是指保护网络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保护个人、组织和国家的隐私和机密信息不被其他人窃取、篡改或删除。

网络技术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和相关技术设备的安全,保证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网络政治安全是指保护国家、政府的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网络政治安全包括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微博、微信等涉及网络政治公共信息的场所和信息。

网络经济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经济的安全,防止网络经济领域内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网络经济涉及到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诈骗等方面。

网络军事安全是指保障我国网络安全,防范网络攻击、病毒、僵尸网络等网络军事安全领域的各种威胁。

网络文化安全是指保护网络文化的安全,防止网络上出现违法、有害的信息,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网络安全法律制度需要从以上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和制定。

二、网络安全法律制度的不足目前,国内的网络安全法律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我国目前的网络安全法律制度相对比较分散和滞后,不具有整体性。

其次,在法律体系上存在一些缺失和不足。

实际上,国内的网络安全法律与先进国家相比,还需要进一步平衡和完善。

三、完善网络安全法律制度的建议完善网络安全法律制度是当今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网络安全法律制度:1、建立一个整体性的网络安全法律制度针对目前网络安全法律制度分散的现状,应该建立一个整体性的网络安全法律制度,从根本上保障网络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网络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完善
作者:潘立波
来源:《法制博览》2018年第10期
摘要:网络安全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安全工作的新内容,同时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

随着网络安全犯罪行为接二连三地发生,从法律层面加大安全保护尤为关键。

本文基于刑法规范视角,分析了犯罪主体范围、刑法处罚以及管辖情况三方面作出存在的缺陷,同时提出完善的措施和建议,为我国加大此方面刑法规范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安全;刑法;规制
中图分类号:D9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9-0218-01
伴随着互联化信息化不断普及,网络成为我国广大民众工作和生活以及社会各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为社会和民众带来便利性条件的同时,网络安全犯罪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话题,从刑法角度而言,及时发现刑法规制问题且提出解决和完善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我国网络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缺陷
(一)犯罪主体范围狭窄且单一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网络安全犯罪刑法规制方面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将承担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已满16周岁。

但从我国网民群体年龄特点调查来看,青少年是一支庞大的使用网络群体,且由于科学的价值观尚未构建,多数青少年涉及网络安全犯罪事件时有发生;另外,犯罪主体范围规定方面,并没有将单位列入该主体范围之内,但结合网络犯罪行为特点分析而言,国内外均出现了以单位为主体的犯罪行为,但我国刑法规制方面却存在漏洞,无法对网络安全犯罪主体做出刑事制裁。

(二)刑罚幅度和处罚方式不合理
《刑法》中对网络安全犯罪是否进行处罚的幅度确定为“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作……”,基于客观层面分析而言,由于网络信息和系统的特殊性,以上处罚前提缺乏客观性和一定的依据,而且在处罚中规定“后果严重……后果特别严重……”,但深入分析处罚来看,网络安全犯罪行为如何判断后果所处程度仍缺乏量化的依据;另外,在处罚种类设置方面,仅仅对“非法入侵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做出自由刑的规定,且没有提及财产刑,由此来看,处罚幅度和范围狭窄且存在不合理之处。

(三)网络犯罪管辖难度较大
从网络安全犯罪的特殊性分析而言,违法者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从事跨地区、跨国际的违法行为,虽然违法者可以准确定位,但违法行为以及如何管辖却存在较大难度。

如违法者可以利用技术变更IP地址或者采用不固定的域名等,增加了侦查难度;另外,结合以上分析,由于网络犯罪存在跨地区的特点,各个地区的侦查人员在工作中划分管辖范围和协调机制的确定难度较大,由此可知,网络犯罪管辖难度较大。

二、我国网络安全犯罪刑法规制完善的措施
(一)完善网络安全犯罪主体范围的规定
由于网络安全犯罪行为的技术性、复杂性程度较高,犯罪主体范围较大,因此,刑法对犯罪主体的规范必须结合当前犯罪行为中主体的特点,扩大主体范围,重点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针对未满16周岁人群犯罪应作出具体的刑法规制,使得该特殊群体一旦做出犯罪行为,将遭受处罚,但必须注意量刑幅度和方式;二是在犯罪主体中增加“单位”,使得主体范围得以扩大。

从近几年来犯罪行为分析来看,单位作为组织之一,作出犯罪行为的优势和便利性高于个体。

因此,必须提高对其重视程度。

(二)合理设置刑罚幅度和处罚方式
加大刑罚处罚力度,才能够对网络安全犯罪行为发生产生震慑力,进而从根本上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方面,进一步明确刑罚设置的范围,尤其是对“形成后果……”必须结合司法实践情况做出详细性、具体地说明,由此为法官在裁量的过程中能够依据刑罚做出均衡性处罚,使得违法者能够接受到应有的惩罚;另一方面,处罚方式重新做出合理性设置,可借鉴国外各国的经验,在现有刑法的基础上增加财产刑适用,使得过去不合理之处得以弥补;同时,根据网络安全犯罪行为的特点,掌握技术和相关资源的人均可利用资源做出违法行为,因此,可适当地设置资格刑,如权利刑、能力刑等。

以上刑罚的设置使得违法者受到严格的刑法处罚,进而控制犯罪行为发生的频率,以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发生的目的。

(三)创建全国性“法网”,减弱网络犯罪管辖难度
现阶段,面对一种新型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确定证据规则方面仍存在不合理性,如调查违法者的真实网站域名或者IP地址等,单一化的取证方式无形之中增加了侦查工作的难度。

因此,必须针对我国范围创建全国性的“法网”,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设备,使得各地区以及部门之间在“法网”上进行密切联系,针对犯罪情况,国内各地区相关部门加大合作力度,合理分工和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责任,同时加大沟通和交流,使其实现联合行动。

另外,除了国内构建“法网”之外,加大对世界各国的联系,在世界范围内构建合作机制,由此形成共同管辖体系,结合所有力量维护网络安全。

总而言之,随着网络犯罪事件接二连三地出现,极大程度会扰乱民众安稳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对社会稳定性产生负面性影响,因此,必须明确刑法规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犯罪主
体、刑罚幅度和范围以及管辖程度等方面着手加以完善,使得刑法体系得以完善化和健全化,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并惩治网络安全犯罪行为,使得网络环境得以净化。

[参考文献]
[1]刘宪权.网络犯罪的刑法应对新理念[J].政治与法律,2016(9):110-112.
[2]孙业礼.网络犯罪刑法规制问题探讨[J].法制博览,2018(4):75-76.
[3]崔征.论我国网络犯罪行为的刑法规制[J].人民论坛,2016(8):64-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