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高分子化学教案

合集下载

高分子化学教案

高分子化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掌握内容】1. 高分子基本概念:单体、高分子、聚合物、低聚物、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主链、侧链、端基、侧基、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等。

2. 聚合反应;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

3. 从不同角度对聚合物进行分类。

4. 常用聚合物的命名、来源、结构特征。

5.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熟悉内容】1. 系统命名法。

2. 典型聚合物的名称、符号及重复单元。

【了解内容】1. 高分子化学发展历史。

2.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的辨析。

2. 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的区别与联系;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目标】1. 掌握高分子化学相关基本概念。

2. 能对几对重要概念进行辨析。

3. 能按规范写出正确的聚合物名称、分子式、聚合反应式。

4. 树立对高分子化学学科正确的认识观。

前言【教学内容】一、高分子化学课程简介二、高分子发展与应用三、我国高分子科学发展现状【授课时间】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高分子科学体系范畴及分子化学发展简史,了解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教学过程】1.绪论1.1 高分子基本概念【教学内容】一高分子二高分子化学三单体四有关组成结构的概念五大分子结构式六聚合反应方程式:【授课时间】2学时【教学重点】高分子、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等概念,聚合反应式的书写【教学难点】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的辨析【教学目标】1 掌握高分子、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聚合度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2 能正确写出具体聚合物的结构式与反应式【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教学过程】一高分子1 名称:macromolecule compound;macromolecule;polymer;high polymer2 概念的形成3 定义(1) 相对分子质量很大(2) 共价键连接(3) 相同的化学结构重复多次而成4 基本特点(1) 相对分子质量很大(2) 化学组成比较简单,分子结构有规律性(3) 分子形态多样:长链线型,三维网状,星型,梯形,环形….(4) 相对分子质量具有多分散性(5) 物理性质不同于低分子:高软化点,高强度,高弹性,熔体高黏度二高分子化学研究聚合反应和高分子化学反应原理,选择原料、确定路线、寻找催化剂、制订合成工艺等。

高分子化学教学教案

高分子化学教学教案
考试内容:涵盖高分子化学的重 点和难点
反馈机制:针对考试成绩和答题 情况,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和建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价标准: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 例分配
改进措施:根据考试结果和反馈, 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 质量
学生反馈与教师反思
学生对于高分子化学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反馈意见 教师对于教学效果的反思和改进措施 针对学生反馈和教师反思的教学调整和改进方案 教学效果的评估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作业评价
作业完成情况:学 生是否按时完成作 业,作业的完整性 和正确性如何
作业质量:学生作 业的思路是否清晰, 表达是否准确,是 否符合要求
作业态度:学生是 否认真对待作业, 是否有抄袭、马虎 等情况
作业反馈:教师对 学生的作业进行及 时批改和反馈,指 出学生的不足和错 误,提出改进意见 和建议
பைடு நூலகம்
期末考试评价
归纳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总结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强调高分子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高分子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评价
学生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 课堂纪律:评价学生的课堂纪律和遵守规定的情况 表达能力: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思考能力:评价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分子化合物的形态可以是 固态、液态或气态
高分子的合成方法
自由基聚合
离子聚合
配位聚合
缩聚反应
高分子的性质和应用
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和分类 高分子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高分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性 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实例
高分子化学实验

高分子化学第三版课程设计

高分子化学第三版课程设计

高分子化学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高分子化学第三版的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高分子化学的学习和探讨,让学生深入了解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并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以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分析、性质以及应用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验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熟悉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理解高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关系;2.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应用技术;3.建立高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科学学习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章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1.1 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 1.2 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历程 1.3 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第二章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2.1 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反应 2.2 高分子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 2.3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反应 2.4 高分子化合物的功能化反应第三章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分析3.1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测定 3.2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3.3 高分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第四章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4.1 高分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4.2 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4.3 高分子材料的应用第五章高分子化学的前沿领域5.1 高分子材料的新型合成方法 5.2 高分子材料的新型研究技术 5.3 高分子材料的新型应用领域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和授课PPT进行,让学生了解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应用技术,建立高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之间的联系。

实验教学:本课程将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进行,熟悉和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应用技术,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1.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30%,测试学生对上半学期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川大高分子课程

川大高分子课程

1.高分子化学实验
2.高分子物理(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只要这个版本的)
3.高分子物理实验
4.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
5.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双语)
6.高分子材料及应用(双语)
7.聚合物过程及设备
8.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9.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
10.专业外语
11.高分子材料的稳定与降解
12.反应挤出原理
13.塑料制品设计
14.Engineering With Plastic
15.聚合物合成新方法
16.复合材料原理
17.高分子复合材料
注:如果和下面几本书一样就不要了
1.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赵德仁张慰盛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塑料成型工艺学杨鸣波黄锐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复合材料原理朱和国张爱文国防工业出版社。

11 高分子化学教案

11 高分子化学教案

11 高分子化学教案高分子化学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高分子化学教学,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掌握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b. 理解高分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反应机理;c. 熟悉高分子化学的实验操作和常用技术手段;d. 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b.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c.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高分子化学基础知识(2课时)a. 高分子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 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c. 高分子化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2. 高分子化学原理(4课时)a. 高分子聚合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b. 高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c. 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高分子化学实验(6课时)a. 高分子合成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b. 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的实验方法和步骤;c. 高分子材料的表征和分析技术。

4. 高分子材料应用与发展(2课时)a. 高分子材料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领域;b.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通过讲解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实验教学法:设置高分子化学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合成和测试高分子材料,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讨论与研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研讨,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和合作能力。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高分子化学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应用案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课堂小测验:设置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高分子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能力。

高分子化学教程课程设计

高分子化学教程课程设计

高分子化学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高分子化学作为化学专业的核心领域之一,是涉及物质结构与性质、制备工艺等方面的重要学科。

本门课程旨在通过系统讲解高分子物质的化学基础知识、质量控制、产品开发的全过程,提高学生对高分子化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本系列课程引领学生走进高分子世界,培养学生对高分子及其应用领域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二、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1.课程内容•高分子基础知识:高分子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聚合反应、结构与性质、物质分类等相关知识•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制备实验、分离与鉴定实验、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实验等实验内容•高分子化学分析方法:高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分子结构解析、表面化学分析和晶体学分析等分析方法•高分子材料应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工艺、高分子应用技术与方法、高分子有机材料制品等领域2.教学方法•理论授课:系统讲解高分子物质的化学基础知识,提供与课程并行的学术文献以推进学生的进修•实验授课:通过实验课程实践高分子物质的制备和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课程项目:凭借实验教学的教学思路和资源,开展个人或团队课程设计项目,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培养科研能力和技能三、课程评估及成绩考核1.课程评估方式•实验与课程项目(40%):课程完整性技能考试、参加课程设计项目、课程报告、班级讨论等•期末考试(60%):课程理论考试、实验考试等2.学生成绩考核标准•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成绩合格者,可获得本门课程学分。

未获得学分者需在下一学年修课,期末考试成绩取优惠项的最高分者为一次机会。

未及格者需参加补考,成绩取及格分数线的最高分数者为一次机会。

四、教学资料•教材:《高分子化学教程》•参考书目:《高分子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基础》等•实验指南:《高分子化学实验》•专业期刊:《高分子科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五、教师简介•王教授:高分子材料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四川大学高分子化学教案

四川大学高分子化学教案

【首页】课程名称高分子化学授课专业高分子材料材料加工工程班级材料4班材料5班课程编号30006640课程类型必修课校级公共课();基础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课程教学总学时数60学分数4学时分配课堂讲授60 学时;实践课学时教材名称高分子化学作者潘祖仁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化工出版社2003年指定参考书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聚合反应原理)《高分子化学》《配位聚合》《自由基聚合》《缩合聚合》《离子化型聚合》《共聚合原理》《乳液聚合》作者George Odian李弘等译林尚安林尚安潘祖仁张甾城应圣康应圣康胡金生出版社及出版时间John Wiley & Sons, Inc.,New York (1981)科学出版社(1987)科学出版社(1980)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化学工业出版社(1983)授课教师冉蓉职称副教授单位高分子学院授课时间2005-2006学年下期注:表中()选项请打“√”【理、工科】周次第1 周,第 1 次课2010年3月1日备注章节名称第一章绪论前言、1.1基本概念 1.2 聚合反应与聚合物的化学反应授课方式理论课(√);实践课();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树立对高分子化学学科正确的认识观。

【掌握内容】1. 高分子基本概念:单体、高分子、聚合物、低聚物、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主链、侧链、端基、侧基、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等。

2. 从不同角度对聚合物进行分类。

【了解内容】高分子化学发展历史。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前言1.1 基本概念1.2 聚合反应与聚合物的化学反应1学时1学时第1页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高分子科学定义及体系备注讨论、练习、作业1.解释单体、结构单元、重复单元、聚合物、聚合度的涵义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参考资料1.George Odian, “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 2nd. , 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York, 1981; 李弘,黄文强,顾忠伟等译,科学出版社1987年。

高分子化学-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化学-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高分子化学(Polymer Chemistry)课程号(代码):300019040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 64 学分:4二、教学目的及要求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类专业基础课。

以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为基础,又为后继课程:聚合反应工程、聚合物合成工艺学等打下理论基础。

高分子化学是研究聚合物的合成原理及其化学反应的一门科学。

它的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及控制聚合反应速度和分子量的方法,高分子化学反应的特征及聚合方法的选择。

要求学生掌握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及控制聚合反应速度和分子量的方法,高分子化学反应的特征及聚合方法的选择。

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以下划线或*等方式注明重点、难点)高分子化学各章学时分配情况第一章 6-7学时第二章 8-9学时第三章 15-17学时第四章 6-7学时第五章 6-7学时第六章 4-5学时第七章 2学时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高分子化合物及其特性;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高分子化合物的命名;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型。

2、目的要求: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命名原则,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

初步了解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结构性能的基本的概念。

第二章逐步聚合1、教学内容:平衡缩聚的特点及影响缩聚平衡的因素;Flory等活性理论;反应程度和平均聚合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相互关系;平均聚合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及缩聚平衡方程;缩聚反应动力学;影响缩聚反应的因素;线型缩聚产物分子量的控制和分布;体型缩聚;不平衡缩聚;聚加成聚合反应及开环聚合反应;Diels-Alder反应;逐步聚合反应实施方法。

2、目的要求:掌握逐步聚合反应的特点;反应程度、官能度、线型缩聚、体型缩聚的概念;线型缩聚中影响聚合度的因素及控制聚合度的方法;体型缩聚中凝胶点的预测。

《高分子化学》教案第4章自由基聚合实施

《高分子化学》教案第4章自由基聚合实施

第四章自由基链式聚合实施方法本章要点:1.自由基链式聚合的实施:通常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它们有不同的适用场合,有着各自的优缺点;2.本体聚合:为解决散热问题,采用分段聚合;3.溶液聚合:溶剂的选择性是关键;4.悬浮聚合:聚合机理同常规的本体或溶液聚合,分散剂起到关键作用,产物的粒径达到mm级;5.乳液聚合:具有特殊的聚合机理和聚合规律,通过增加乳化剂用量可同时提高聚合速率和产物的分子量;6.大品种高分子:低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酸乙烯酯和丁苯橡胶等等,宜采取适当方法生产。

本章难点:1.乳液聚合的聚合场所:增溶胶束和乳胶粒为乳液聚合的主要差所;2.乳液聚合的聚合过程:根据聚合速率,乳液聚合分为三个阶段;聚合过程中单体和乳化剂的物料转移由单体液滴、至水相、再至乳胶粒;聚合过程中分散相(胶束、单体液滴和乳胶粒)按一定规律变化;3.乳液聚合动力学:经典的乳液聚合包含许多理想条件。

4.1 聚合方法和聚合体系4.1.1 单体在反应介质中的分散状态本体聚合没有反应介质,溶液聚合中单体以分子状态溶解在反应介质,悬浮聚合中单体以mm级的分散相悬浮于反应介质中,在乳液聚合中单体主要存在于分散相的单体液滴和乳胶粒中。

4.1.2. 按聚合体系的相态单体及其聚合物以分子状态溶解在反应介质中,聚合体系成为一相,此时为均相聚合;反之,单体或/和聚合物不溶于反应介质,聚合体系具有多个相,此时为非均相聚合。

4.1.3. 按单体的物理状态分类分为气相聚合、液相聚合和固相聚合。

4.2 本体聚合4.2.1 本体聚合的组成和特点本体聚合体系由单体、引发剂和少量助剂组成。

除用引发剂进行聚合以外,还可用光和辐照来进行聚合。

本体聚合的聚合速率高,产物纯度大,但是散热和搅拌困难。

4.2.2 本体聚合的适用场合产物纯度高,特别适用于生产板材和型材等透明制品,且所用设备比较简单。

本体聚合反应,也特别适合于实验室研究。

《高分子化学》教案第1章绪论

《高分子化学》教案第1章绪论

第一章 绪论1.1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学好高分子化学,首先要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

1.1.1 聚合物(polymer )和高分子(macromolecule )1. 聚合物:由许多结构单元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根据结构单元的数目可分为低聚体(oligomer )和高聚物(high polymer )。

2. 高分子:由许多结构单元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分子量巨大的化合物。

与高聚物等同。

1.1.2 单体(monomer )、结构单元(structural unit )和重复结构单元(repeating structural unit )1. 单体:通过化学反应可形成聚合物的化合物。

可为小分子化合物,也可为分子量较高的化合物,后者常称为大分子单体(macromonomer )。

2. 结构单元:单体转变成聚合物后的残留部分,故又称为单体残基(monomer residue )。

缩聚反应的单体和结构单元在元素组成上存在差异,烯烃加成聚合的单体和结构单元在元素组成上相同,但是电子结构上存在差异。

3. 重复结构单元:在聚合物中重复出现的最小结构单位。

对于二元醇和二元羧酸的缩聚反应而言,重复结构单元为两种结构单元的组合;对于链式聚合而言,结构单元和重复结构单元等同。

1.1.3 聚合反应(polymerization )聚合反应为单体转变成聚合物的反应。

它源于小分子化合物的反应,要求产物单一、单向进行。

1.1.4 聚合度(polymerization degree )、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1. 聚合度:聚合物中所含结构单元的数目。

常用数均聚合度(n X )和重均聚合度(w X )来表示。

2. 分子量:常用数均分子量(n M )、重均分子量(w M )和粘均分子量(ηM )来表示,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为n M < ηM < w M 。

3. 分子量分布:衡量分子量均一性的参数。

化学教案高分子化学与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化学教案高分子化学与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化学教案高分子化学与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化学教案:高分子化学与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一、引言高分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聚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聚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高分子化学是研究由大量重复单元构成的长链聚合物的科学。

高分子材料具有独特的特性,如韧性、可塑性、导电性等,广泛应用于塑料、纤维、橡胶、涂料等领域。

三、聚合物的合成方法1. 自由基聚合法自由基聚合法是一种常用且广泛应用的聚合物合成方法。

它通过引发剂引发自由基反应,将单体分子逐个地加入到聚合物链中,形成长链聚合物。

2. 离子聚合法离子聚合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聚合物合成方法。

它分为阴离子聚合和阳离子聚合两种类型,通过离子反应将单体按照特定的顺序连接在一起形成聚合物。

3. 配位聚合法配位聚合法是利用金属离子与多个配体之间的配位键进行聚合反应的方法。

此方法合成的聚合物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

四、聚合物的应用1. 塑料聚合物的最常见应用之一是塑料制品。

塑料具有低成本、易加工、轻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汽车等各个领域。

2. 纤维聚合物纤维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如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等。

它们具有优秀的柔软性和强度,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和家具制造等领域。

3. 橡胶橡胶是一种高分子弹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

它广泛应用于轮胎、密封件、橡胶管等领域。

4. 涂料聚合物涂料具有耐磨、抗腐蚀、防水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家具等领域。

5. 医疗材料聚合物材料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人工关节、医用胶带等。

6. 新能源材料聚合物材料在新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光伏电池、燃料电池等。

七、总结高分子化学与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是一个广阔而有前景的研究领域。

通过学习本教案,学生们可以了解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聚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聚合物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高分子化学教案第1-2章

高分子化学教案第1-2章

《高 分 子 化 学》讲义第一章 绪 论【掌握内容】1. 基本概念:高分子、单体、聚合物、均聚物、共聚物、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等。

2. 聚合反应: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特点及区别。

3. 高分子的基本特征:高分子的相对分子量、平均分子量的表示方法、多分散性表示方法。

1.1 前 言一 定义及体系高分子科学既是一门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建立在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学和力学等学科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高分子科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改性,高分子及其聚集态的结构、性能,聚合物的成型加工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工程几个领域。

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高分子。

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粘胶剂…几大类高分子材料己广泛应用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天航空、汽车工业、包装、建筑、等领域。

二 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史高分子的概念始于20世纪20年代,但应用更早。

1.2 基本概念1. 高分子英文名称:macromolecule compound ;macromolecule ;polymer ;high polymer定义:高分子也叫高分子化合物,大分子化合物、大分子、高聚物、聚合物 、聚合物分子等, 是指分子量很高并由多个重复单元以共价键连接的一类化合物.20世纪50年代以后:1919世纪以前:20世纪初 :2. 重复单元:聚合物中化学组成相同的最小单元,又称重复结构单元(Repeating unit)或链节(Chain element)。

3. 结构单元:聚合物中以单体结构为基础的原子团。

(Structure unit)4. 单体单元:聚合物中具有与单体相同化学组成而不同电子结构的单元。

(Monomer unit)5. 单体:带有某种官能团、并具备聚合能力的低分子化合物,或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中结构单元的的低分子化合物(Monome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
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
(聚合反应原理)
《高分子化学》
《配位聚合》
《自由基聚合》
《缩合聚合》
《离子化型聚合》
《共聚合原理》
《乳液聚合》
【理、工科】
第1页
第2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3页
第4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5页
第6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7页
第8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9页
第10页
【理、工科】
第11页
第12页
【理、工科】
第13页
第14页
【理、工科】
第15页
第16页
【理、工科】
第17页
第18页
【理、工科】
第19页
第20页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21页
第22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23页
第24页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三章自由基聚合
3.9 分子量分布 3.10 聚合热力学
第25页
第26页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27页
第28页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29页
第30页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31页
第32页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33页
第34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35页
第36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37页
1.S COTT, G. E., and S ENOGLES, E., “Kinetic Relationships in Radical Polymerization,”J. Macromol. Sci., Rev. Macromol. Chem., 1973, C9, 49.
2.应圣康、余丰年,《共聚合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1984)
3.胡金生、曹同玉、刘庆谱,《乳液聚合》,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
第38页
四川大学教案
【理、工科】
第39页
第40页
【理、工科】
第41页
第42页
【理、工科】
第43页
第44页
【理、工科】
第45页
第46页
【理、工科】
第47页
第48页
【理、工科】
第4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