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散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实话,我这个人是比较贪好杯中之物的。

天冷时,喝点白酒。

白居易有诗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种境界是我非常向往的。

天气热了,当然是喝啤酒。

不过,不是瓶装的啤酒,而是散啤。

“能饮一杯无”的境界,也换成了一大杯接着一大杯的鲸饮。

散啤这种叫法不知外地有没有。

在我居住的这个城市,一到夏天,路边的小商店、小饭馆,小区里的小卖部,就会摆出一桶一桶的啤酒。

这种桶装啤酒未经过热处理直接上市,所以也叫生啤酒。

叫散啤,估计是为了区别于瓶装啤酒。

论斤卖,不贵,今年的行情才 1.3元一斤。

它隔夜就坏,因此,市面上卖的绝对都是当日的酒。

散啤度数低,喝起来凉爽透人,炎热的夏天,喝上一杯,简直就是最佳的避暑方法。

故有人说,这个城市整个夏天都浸泡在散啤里。

还有人说,这是一座漂浮在两种泡沫的城市。

一种是大海泡沫,一种就是啤酒泡沫。

我赞同这两种说法。

这里的土话管喝叫“哈”。

喝酒就是哈酒。

从读音上看,这个“哈”字充分体现了这个城市人的性格:豪爽耿直。

“哈酒”、“哈酒”,嘴一张就是一杯,不用劝。

“喝”字当属南方性格,一口一口的抿,客客气气,这在这里是行不通的,尤其是喝散啤时。

散啤倒在特制的啤酒杯里,一杯就是一斤,常规是要四口清完的。

有能“哈”者,甚至一口一杯。

我就曾经目睹,有人一口一杯,连“哈”六大杯。

完了,说:接下来,我的进度跟你们一样。

又“哈”了4个。

没事。

下午该干嘛干嘛。

真有人把散啤当成消暑的饮料。

经常看到,烈日下,有骑车人把车子找个地方一靠,到路边的商店里:“老板,打一个酒”。

酒很快打好,接过来,“咕咕咚咚”一大口,然后惬意地摸摸嘴,接着又是一阵鲸饮。

不到两分钟,一斤酒下肚,骑车走人。

还有老哥俩,闲着没事,傍晚时分,拿着小马扎,相约到小区菜市场旁的小卖部里,要上两杯散啤,就地一座,滋滋润润地喝上了,那平静的幸福和满足,明白无误的写在了脸上。

喝酒当然要有酒肴,散啤也不例外。

以前,这个城市的人都是就着海虹“哈”散啤。

海红是当地盛产的一种贝类,壳为黑色,煮熟后,肉质呈粉红色。

学名叫什么,我至今也没搞清楚。

一盘海红价格是1块钱,一盘足够一个人喝上两三杯散啤的。

如今,海红还有,但已比较少见了。

现在的搭配是“哈散啤吃烧烤”。

这“烧烤”除了烤肉外,更多的还是烤海鲜,像烤海鲫鱼、烤鱿鱼、烤马步鱼,烤海肠、烤蛤、烤虾酱等。

还有山上的东西,如烤蚕蛹、烤知了猴、烤鹌鹑等等等,比之当年“就着海红哈散啤”不知丰盛多少。

一到夏天,烧烤店的生意火爆异常。

中午或晚上,三五好友,叫上几份爱吃的烧烤,对饮几大杯新鲜散啤,悠悠然聊着天,这是何等惬意的美事!此时,人不免会想:人生不过如此而已。

而老酒友们却是某一种烧烤有着偏好,哈散啤时绝不会要其他东西。

当年在西郊租房住时,房东是个60多岁的老头,儿女均在外地工作。

老人酷爱吃烤海鲫鱼,一到夏天晚上,他便摇着扇子到村口的烧烤店里,要一杯散啤,烤上两条海鲫鱼,慢条斯理的吃开来。

这一顿能吃到9点多。

一天不落,天天如此。

有人在外面喝腻了,想带点散啤回家,让老婆炒俩菜,一起喝,咋办?有办法。

用塑料袋子装酒。

啤酒厂提供的,还有正式的名字,叫“啤酒袋”。

黄昏时分,下了班的人左手提着刚从菜市场卖的菜:一斤蛤、几个西红柿、半斤猪头肉;右手拎着一个“啤酒袋”,金黄色的啤酒从透明的袋子里发出灿灿的光亮。

碰到熟悉的邻居或朋友,大多会问一句:晚上要哈点?“哈点,天太热了,凉快凉快。

”他边回答边不紧不慢地走着,好像被啤酒的芳香陶醉了一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