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观点下的数学教学初探

合集下载

论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

论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

论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在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数学是一门抽象而逻辑性强的学科,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学习数学既是一项挑战,也是一种巨大的机遇。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应以主动参与、探索和构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这对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探讨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原则和实施策略。

一、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性1. 发展综合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空间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思维能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2. 促进幼儿动手实践:建构主义视角注重孩子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探索,通过数学活动,孩子可以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培养观察、分析、实验等实践技能。

3. 增强幼儿自信心:通过建构主义教育的方式,幼儿在数学学习中可以自主思考、探索和发现规律,这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建构主义视角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原则1. 启发性原则:教师应该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2. 情境性原则: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增加学习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3. 合作性原则: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之间的合作学习活动,鼓励他们进行交流和合作,在合作中建构数学知识。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实施策略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故事、实物等情境创设,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

2. 引导探索: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探索欲望,提供一定的信息和资源,让幼儿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3. 多样化教学工具:教师可以使用各种教具、游戏和实物展示,使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易理解性。

4. 鼓励交流合作:教师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学习,组织小组活动、探究性学习等形式,让幼儿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合作解决问题。

5. 个性化教育: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数学教育应该注重个别差异,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设置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满足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

数学教育中的建构主义方法及实践探索

数学教育中的建构主义方法及实践探索

数学教育中的建构主义方法及实践探索数学一直是人类思维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因此,数学教育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育方式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创新思维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陷。

因此,在当前信息化浪潮的背景下,如何革新数学教育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能够发展一种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成为数学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建构主义方法作为一种前沿的教育模式,在数学教育领域中逐渐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本文将探讨建构主义方法在数学教育中的理论基础、教学策略和实践效果等方面的问题。

一、建构主义方法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类认知的哲学观点,认为人类的认知和知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建构和重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就是关注这些认知和知识的建构和重构的过程,认为这个过程是基于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和互动,以及人的主动探索和发现。

因此,建构主义方法在教育领域的理论基础是“知识的建构”和“学生与学习的主动性”。

在数学教育领域,建构主义方法的理论基础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数学知识的建构数学作为理论的学科,在其基本概念和定义的建构过程中呈现出极大的复杂性和抽象性。

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陷入一种理解和记忆的僵化和局限性,无法真正理解数学本质,形成自己的数学想象和思维模式。

建构主义方法强调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构建自己的理论结构和概念系统,从而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建立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

2.学生与学习的主动性建构主义方法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的、个性化的、理解和创造经验的过程。

学生应该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导者,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指导。

在数学教育领域中,学生需要通过主动的数学探究活动,发挥自己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性,参与数学问题解决的探索和创造过程。

因此,建构主义方法作为数学教育的一种新型方法,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

它强调从学生的经验中 build 基础数学的基础概念,将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模式转变为“教师引导学习,学生主动探究”的模式,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特点和需求。

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探析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2019年精选文档

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探析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2019年精选文档

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探析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数学是抽象思维方式的产物,当前初中数学教育重点是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属于一种建构行为,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形成。

在本文中,我们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进行分析和学习。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教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他人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料通过采用知识建构的方式得到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只是在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求知的道路上,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帮助的作用。

在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学习资料内容、学习的能力等都是不能被训练的,只能进行建构,对这些进行强调性认识并不是人的大脑直接而又简单的反应,而是需要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主观、客观的相关作用,进而建构起来的。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及内涵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是学习者大脑中原有的知识,发挥的作用,重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认知为主体,教师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仅仅发挥的是帮助和促进的作用。

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的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学习者提供可以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真是的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技能等。

二、建构主义理论视域下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的研究(一)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情景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合适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有益于引导学生形成全面、清撤的思路,增强思维逻辑,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这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会起到严重的影响作用。

浅析建构主义观念下的数学教育

浅析建构主义观念下的数学教育

浅析建构主义观念下的数学教育现代人们通常将数学学科作为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并列的三大学科之一,这种划分表明数学虽然一直被认为是科学的工具。

但与自然学科相比又有其特殊性,数学教育一直受到人文主义教育者的关爱。

事实上,数学教育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而且具有人文价值。

因此,数学教育是连接“科学”与“人文”教育的最佳通道。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如何重新全面认识与实施数学教育,正在成为一个时代性的课题。

而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恰恰是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二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的方式,即科学教育人文化、人文教育科学化,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整合”。

建构主义观的本质是:强调事物的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之外而存在的,对事物的理解更主要取决于学习者的内部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观基本点在于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个体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数学建构主义学习的实质是:主体通过对客体的思维构造,在心里上建构客体的意义。

数学的建构主义学习可以比喻为:主体在心理上建构一个认识对象的“建筑物”,其建筑材料,除了有关新知识的部分信息来自与外部,多数信息来自于心里内部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和观念。

这个内部“心里建筑物”的建构是内部心里上的思维创造过程。

以这样的方式对新知识所建构的意义,植根于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

这是外界力量所不能达到的。

教师的传授实际是向学生的头脑里嵌入一个外部结构,这与通过内部创造而建立的心理结构完全不同。

个体思维对认识对象所构造的新知识的意义,不仅是建构活动的结果,而且还是下一次新知识建构活动中思维创造的原料和工具。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目标,深层理解、学习的内部过程、学习的自我监控、学习的社会性、学习的物理情境,这正是每一位学习者必备的优秀品质。

另外。

这种学习方法是以人的适应与发展为根本目标,使学习者不断内化、创造,实现个人调谐与社会调谐的辩证统一。

因此有必要对建构主义进行认真的研究,以发展我国的数学教育。

浅谈建构主义观点下的数学教学活动

浅谈建构主义观点下的数学教学活动

个 教 学 过 程 都 应 成 为 一 种 良好 的 建 构 过 程 . 下 面 我 就 谈 谈 建 构 主 义 学 习观 对 数 学 教 学 的 启 示
我 的一 些 观 点 .

才能真正学好数学” , 新 的数学 观念 形成后 , 学 习 者 就 会 试 图
用 新 的 观 念 去 重 新 认 识 已 经 积 累 起 来 的解 题 技 巧 、 方 法 和 规 律, 把 它纳 人 刚 刚 建 立 起 来 的 认 知 结 构 , 这是 一个 反思 过程 .
二 重建 构 , 唯有反思 , 才能控制思维操作 , 才 能 促 进 理解 , 提 高

重新组 织的过程 , 存 在 于 人 头 脑 中 的 认 知 结 构 始 终 处 于 变 动
与建构 之中 , 它是一种 动态的机制 , 一 旦 有 相 关 的 数 学 模 式 出 现便被 激活 , 并 建 构新 的 数 学 概 念 . 这 样 在 学 习 过 程 中 同 学 们 就 能 对 数 学 进 行 概 念 建 构 时 同 时 激 活 了主 体 已 有 的认 知 结 构
自己 的认 知 水平 , 从而促进数学观 点的形成和发展 , 更 好 地 进 研 行 建构活动 , 实 现 良好 的循 环 . 因此 , 教 师在课 堂上 , 应 该 多 让 版 学 生去 总结 概 念 、 定 理 的产 生 过 程 、 解 题 的思 路 和 方 法 的探 索
过程, 对 一 些 问题 进 行 变 式 和推 广 , 甚 至 要 求 学 生 采 取 撰 写 小
论 文的形式对一些经典问题进行反思. 四、 以 学 生为 本 , 教 师 主 导
而产生新 的解题策略 , 从而为数学解题创 造条件.
二、 创设情境 。 引发 学 生 的 思 考 建 构 主 义 学 习 理 论 提 倡 在 教 师 指 导 下 的 以 学 生 为 中 心 的

建构主义视野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法初探

建构主义视野下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方法初探
教 学 方 法
酶 ●
建 义 构主 视野下高中 教学 计方法 数学 设 初探
◎ 田 玉 红 ( 苏省 邳 州 市八 义 集 中学 江 216 ) 2 3 1
建 构 主 义 教 学 理 论 对 我 国 中 学 教 学 改 革 产 生 了 重 大 影 响. 国 即将 全 面推 行 的 新 一 轮 课 程 改 革 也 把 建 构 主 义 我 思 想贯 穿其 中 . 中数 学 新 课 程 标 准 中提 出 : 学 探 究 、 高 数 数
基 于 这 种 认 识 ,笔 者 在 教 学 过 程 中注 意 引 导 学 生 进 行 争
论 , 在 总 结 的基 础 上 给 予启 发 、 示 . 过 教 师 引 导 和 集 并 提 通 体 讨论 , 空 集 ” “ 的概 念 就 能 被 学 生 接 受 和 理 解 了. “ 面 在 平 向 量 ” “ 线 的倾 斜 角 ” “ 线 与 平 面 所 成 的 角 ” 内 容 、直 和 直 等
任 何 元 素 的 集 合 ” “ 集 ” 此 时 , 师 若 简 单 地 用 “ 是 为 空 . 教 这
规 定 ” 解 释 . 际 上 并 没 有 真 正 回答 学 生 所 提 出 的 问题 . 来 实 这 样 不但 不 能使 学 生 满 意 , 会 失 去 发 展 学 生 思 维 的 良机 . 还
学 建 模 、数 学 文 化 是 贯 穿 于 整 个 高 中数 学 课 程 的 重 要 内
立 起 联 系 。并 赋 予 新 知 识 以某 种 意 义 . 果 原 有 经 验 不 能 如
同化 新 知 识 , 要 引 起 “ 应 ” 程 , 则 顺 过 即对 原 有 认 知 结 构 进 行 改 造 与 重 组 . 之 , 过 “ 化 ” “ 应 ” 能 达 到 对 新 总 通 同 与 顺 才 知识 意义的建构. 传 丰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数学教学研究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数学教学研究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数学教学研究随着职业学校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矛盾日益显著。

为解决这一矛盾,也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学课程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中的作用,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对教学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一)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是在皮亚杰(JeanPiaget)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LevVygotsky)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布鲁纳(JeromeSeymourBrunev)的“认知结构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新的理论。

皮亚杰认为,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并逐渐建构的结果。

在研究儿童认知结构发展中,他还提到了几个重要的概念:同化、顺应和平衡。

同化是指当个体受到外部环境刺激时,用原来的图式去同化新环境所提供的信息,以求达到暂时的平衡状态;若原有的图式不能同化新知识时,将通过主动修改或重新构建新的图式来适应环境并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即顺应。

个体的认知总是在“原来的平衡——打破平衡——新的平衡”的过程中持续地向较高的状态发展和升级。

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建构主义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和研究。

科恩伯格(Kornberg)对认知结构的性质和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滕伯格(Sternberg)和卡茨(D.Katz)等人强调个体主动性的关键作用,并对如何发挥个体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进行了探索;维果茨基从文化历史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与“活动”与“社会交往”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最早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

所有的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为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数学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对新的知识进行加工、筛选、整理和重组,并实现学生对所获得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对数学教学的思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对数学教学的思考

0 窝0
维普资讯
本能力的现实情景问题 , 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 技能时, 还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 主动建构 的过程 , 这个 是在学习者 已 有的认知图式基础上经过同化 、 顺应完成的。
应培养在情景中的 应用能力, 比如可以设置现在大家都比
关键词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知识观 ; 学生观 ; 师观 教
中图分类号 : 6 24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9 0 X 2 0 0 — 0 8 0 G 3 、 A 1 0 — 1 ( 0 6)9 0 3 — 3 0
古今中外, 历史上有各种派系的 学习理论, 比如认知
较关注的能源危机问题、 环境保护问题、 问题等等。 人口 因
此要求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 , 即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数 也
例如, 在微积分中, 导数的概念一节, 本是用速度问题 和切线问题引出导数概念的, 的是帮助学生在已有的速 目 度、 切线概念基础上、 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主动构建导数 的概念, 也为导数的实际中应用打下基础。但很多老师怕 麻烦或者怕讲不清它们的联系, 就省去了这一学生熟悉的 情景 ,直奔主题 ,讲 出导数 的定义 ,即 厂() △r— =j J旧 m

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对教育教学产生 了很 大的影响 , 已经成 为当代数 学教 学与课程 改革的基 础。本
文主要从知识观 、 学生观 、 师观 三个方面来阐述 对数 学知识 的态度 和数 学知识应 用的培养 ; 教 学生学习数 学时的 主动建构和合作 学习; 以学生认知发展 水平为基础 的教 学和教 师角色的转变。
的学习观、 以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和教师
角色转变的教师观三个方面来阐 述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下对数学教学的思考。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21 第 9 试 周 0年 3 2 期考 刊
建 构 主 义 视 角 下 的 初 中 数 学 教 学
罗 望 莹
( 州 广雅 实 验 学 校 白云 校 区 , 东 广 州 5 0 3 1 广 广 14 0
摘 要 :建 构 主 义 作 为教 育 改 革 的 主 流 理 念 之 一 . 知 在
() 1 这一 天 内 , 上海 与 北 京 何 时 温度 相 同? ( ) 一 天 内 , 海 在 哪 段 时 间 比北 京 温 度 高 ?在 哪段 时 2这 上 间 比北 京 温 度 低 ? 此 步骤 旨在 以学 生 的 生 活 经 验 为 出 发点 .为后 续 教学 做 好铺垫。 ( ) “ 学 生 为主 体 ” 三 对 以 的知 识 建 构 过程 的理 解 《 标 ( 验 稿 )对 数 学 课 程 的 要 求 是 :使 数 学 教 育 面 向 课 实 》 “ 全 体 学 生 , 现 : 人 学 有 价 值 的 数 学 : 人 都 能 获 得 必 需 的 实 人 人 数 学 ; 同的 人 在 数 学 上得 到不 同 的发 展 。 ” 建 构 主 义 理 论 不 而

2 世 纪9 年 代兴 起 的建 构 主义 理 论 源 起 于 儿 童 认 知 发 展 0 O 的理 论 , 它认 为 :学 习不 应 该 被 单 纯 地 看 做 是 教 师传 授 知 识 . “ 学 生 被 动 接 受 的 过程 ,而 是学 生 以 自己原 有 的知 识 经 验 为 基 础 主动 地 进 行 建 构 的 过程 。 ” 就 是 说 . 学 应 该 是 在 教 师 引 也 教 导 下 , 生 借 助 原 有 的 知识 经 验 , 行 积 极 交流 和 主 动 探 索 , 学 进 从 而建 立 新 的 认 知 经 验结 构 的 过程 。建 构 主 义 里 一 些 富 有 创 见 的教 学 思 想 对 我 国 全 面 实施 素质 教 育 和深 化 教 育 改 革 都 具 有 深 远 的意 义 。 故 本 文从 知识 观 、 习 观 、 学 观 三 个 方 面 谈 学 教

浅谈建构主义对数学教学的几点启示

浅谈建构主义对数学教学的几点启示

浅谈建构主义对数学教学的几点启示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数学知识的有效获得和能力发展要靠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建构,这种理论和观点对数学教育及学生的发展均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在建构主义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启示,并指出它存在问题。

随着国外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理论的引入和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越来越被大家所了解和熟悉。

本文在建构主义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启示,并指出它存在问题。

1.建构主义的基本内涵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称结构主义,它的内涵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从多重视角对传统认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关认识与学习的不同的建构主义流派。

如:个人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等,总体来说,它们在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方面基本一致。

2.建构主义理论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启示2.1 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的生成,确认了“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学观。

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老师提供的各种信息及自己原有的经验进行各种加工处理,在头脑里建构新知识结构,才能完成知识的接受。

例如在讲解新课必修四“向量的加法”时,教师不要急于将运算法则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能通过与实数的类比,让学生慢慢猜测出“向量的加法”也满足交换律与结合律,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去证明这一结论。

由猜测结论到证明结论,正体现了数学学习的思维过程.我想通过这一方式获得的知识,学生会记忆犹新。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进而发现新知识。

2.2 教学中要重视课堂合作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同学的协作下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这种建构是一种社会建构。

建构主义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引言: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建构主义理念则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建构主义理念的基本原理建构主义理念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个体的、社会的过程。

建构主义理念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构建知识。

2. 学习是个体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方式,建构主义注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

3. 学习是社会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与他人的交互和合作相关的,学生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合作来共同构建知识。

二、建构主义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1. 建立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可以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建构主义认为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实践来构建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

例如,可以给学生一道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3. 提供合作学习机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与他人的交互和合作相关的。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共同构建知识。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4. 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和反思等方式,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浅谈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数学教学

浅谈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数学教学
二 建构取 向的数学教 学模 式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 我建立五步建构教学模式 , 即呈 现情境一确定问题一 自主学习一协作学习一效果评价。
建 构 主义 又称结 构主 义 ,它是认 知 主义 的进一 步发展 。
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 , 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 体作用 , 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 者、促进者 , 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教师的作用从 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 , 成为学生 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其实并没有一套完全适合每位教 师的教学模式。在相同的理论下 , 随着教学情境与教师特性 的不 同,会有不同的教学模式产生。 英国建构主义者式 的教学模式 ( 1 9 9 0—1 9 9 4 年
[ 责任 编辑 :高照 ]

1 7 2一
【 中图分类号 】 G 6 3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4 8 1 0( 2 0 1 3 ) 0 1 —0 1 7 2 — 0 1
者都必须评量相关概念的改变 , 在这个层面上采取的步骤包 括: 学习者应将 自己与他人的想法及证据重复的检验 ; 教师 针对在课程 中所定的教学 目标对学习者的学习进度进行评 估; 教师应评估其所用的教学策略与学习者的想法之间的冲 突与落差; 教师应考虑到在发展学习者概念的过程 中将面临 许 多 实际执 行上 的 困难与 限制 。

SP A CE研 究计 划 )
课程 教授 之重 日 l L 1 日 亘 l l
第一 , 呈现情境。 围绕当前学习主题 , 按 “ 最近发展 区” 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 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 的基本内 容相关的情境。 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睛境 ( 概念框架 中的 某个 节点 ) 。 第二 , 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 , 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 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 ( 让学 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 。 第三,自主学习。 不是 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 解决面临的问题 , 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 线索 , 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 “ 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 习能力包括 : ( 1 ) 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 ( 学习内容表是指 , 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 的学 习任务所需要 的知识点清单 ) ; ( 2 )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 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 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 ) ; ( 3 ) 有利用 、评价有关信息 与资料的能力。 第四,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 、 交流。通过不同 观点的交锋 , 补充、修正、 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 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 增加或减少 , 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 , 并使原来 多种意见相互 矛盾 , 且态度纷呈 的复杂局 面逐 渐变得明朗 、 一 致起来。 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 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第五, 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 我评价 和学 习小 组对个 人 的学 习评价 ,评价 内容 包括 :( 1 ) 自主学习能力; ( 2 ) 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 ; ( 3 ) 是 否完成 对所 学知 识 的意义建 构 。 学习是 自我组织的产物 , 是一种 自主活动的过程 , 而知 识是不能被动获得的, 所以唯有学习者 自 动积极 的学习 , 才 有积极的效果 , 对于学生的既有概念重视的程度才是愿意采 用建构主义者式教学理念与否的关键 因素。

建构主义下的数学课堂设计初探——“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建构主义下的数学课堂设计初探——“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维普资讯
教学实践
钧 鸯
— —
国 学固 盆强 徊 饵
4 0 3 ) 姚 炜 0 0 0 计者 、 织者 、 与者 、 组 参 指导 者和 评估 者.
1 理 论 支撑 分析 1 1 建 构主 义及《 学课 程 标 准》相 关理 念分析 . 数
中 的 作 用 [ ] 育 理 论 与 实 践 ( 小 学 教 育 教 学 版 ) - .教 r 中 ,
2 008( ) 2 一
综合 评价 , 在 录取 中能 真正 发挥 作用 的不 多. 但 或
维普资讯
教学实践
步发 展. 构 主义 即是 关 于学 习活 动 ( 为一 般 的 建 更
4 反 思
者说 , 目前综 合评 价 力度 还很 不 够 , 能达 到 预期 没
效果 , 没 有 引起 学 校 、 师 、 生尤 其 是 学 生 家 还 教 学 长 的足 够重视 . 怪有 论 者说 , 当前 , 难 “ 教育 改 革如 此艰 难 的一个 重要 原 因就 在 于缺 乏 社会 的尤其 是
合作 学 习 、 探究 学 习过程 中 , 堂上 容易 出现 课
3 2 0 —2 0 数 学教育 高级研 讨班 纪要[ . 06 07 刀 数学 教育
学 报 ,0 7 3 2 0 ()
表 面热 闹且 教师 难 于控 制 的局 面 , 结果 并 效 果 其
不 好. 因此 , 意 活动 监 控 和 有 序 , 保 学 习取 得 注 确 实 效. 何况 , 更 目前 “ 分 数 和 名 次 起 主 导作 用 的 在
情 况下 , 生和 教师 所 感 受 到 的 ‘ 争 ’ 力 远远 学 竞 压
超过‘ 作、 合 交流 、 享 ’的欲望”7 分 [. ] 4 3 加 快初 中升 学考试 改革 , 力 为课 改定 向 . 努

建构主义下的数学教学的思考

建构主义下的数学教学的思考

Teachinginnovation 教学创新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183建构主义下的数学教学的思考文/张兴鹤摘要:本文对建构主义理论内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提出了数学教学是一个建构的过程的思想,既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并根据本人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再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建构主义;数学教学;数学学习观1 引言随着国内外教育教学科学的不断的发展,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哲学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变革。

我国的数学教育受此理论的影响,广大的数学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改革,目前我国的数学教育教学出现了很多新的积极的变化。

2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瑞士著名的认知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1896-1980)被世人公认为建构主义的直接先驱,他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而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与之相应的,人的认识既不起源于主体也不起源于客体,而是起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般地,当个体遇到外部新的刺激时,第一想到的就是同化它,既是将其纳入到它的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而当同化不成功时,就采取顺应的办法,既是通过调节原有认知结构或新建认知结构来达到新的平衡。

建构主义理论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当今的建构主义理论是在皮亚杰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主体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等为基础所进行的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由于每一个个体的知识经验等都不一样,于是就出现每一个个体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就不一样;当今建构主义特别强调主体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心里结构的作用,特别强调个体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教学和学习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3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已有认知结构和主体对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十分重要;另一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目的是要掌握学科的结构,而不是掌握现成的正确答案,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其思考过程和其认知结构的重组过程就应当给与充分关注,同时,还要掌握学习的方法。

小学数学建构主义教学法初探

小学数学建构主义教学法初探

小学数学建构主义教学法初探数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较为头疼的学科之一。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们则被动地接受和记忆。

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近年来,建构主义教学法逐渐走进小学数学教室,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学生建构知识”。

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

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建构主义教学法中,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规律、尝试解决问题,并与他人合作交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首先,引入情境化教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抽象的,学生难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而建构主义教学法通过情境化教学,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的应用和意义。

例如,在教学“面积”这一概念时,可以引入一个有趣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测量教室的面积来理解概念。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概念,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其次,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教学法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们一起合作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启发,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合作学习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再次,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自主学习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最后,注重学生的反思和表达。

建构主义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反思和表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后进行反思,思考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否合理。

小学数学建构主义教学法初探

小学数学建构主义教学法初探

小学数学建构主义教学法初探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的计算,缺乏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关注。

而建构主义教学法则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对于数学教学有着独特的价值。

本文将初步探讨小学数学建构主义教学法的应用。

建构主义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通过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来促进其思维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在教授加减法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建构主义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有趣的数学活动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在教授分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和实际情境,让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同时,教师还应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加深理解。

建构主义教学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来共同解决问题和分享思考。

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观察和探究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合作和交流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概念形成。

建构主义教学法还强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供真实的问题和情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教授面积和体积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然而,建构主义教学法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建构主义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

其次,建构主义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对学生的自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最后,建构主义教学法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建构主义观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建构主义观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建构主义观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初探作者:赵道龙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2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从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建立多向互动、强调“做数学”过程四方面入手对建构主义观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设计;有效探讨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5-065-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新的认知学习理论,它揭示了新的教学认识规律,为指导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分析数学课堂教学过程,评价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因此,现今的教学要体现建构性,最主要的就是要避免传统“教学认识论”中的“简单反映论”,力求符合建构主义理论所提出的对于教学规律的新的认识。

下面运用这一理论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有效探讨。

一、创设教学情境,启动学生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外界的相互作用来主动建构新的理解,而不是被动接受的。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学习环境有四个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

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所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首先就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联系和思考,启动学生的意义建构。

也就是说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情境就是向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用来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思考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如在“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的引入中我们可以这样创设情境:“雅典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国:俄罗斯的激战中,中国队面对三届奥运会冠军俄国队毫不手软,在先失两局的绝境下,迅速调整心态,走出阴影,利用自己的技术特长奋起直追。

最终经过五局苦战,中国队以3:2的总比分战胜对手, 为中国队拿下第31枚金牌。

”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兴致勃勃地参与学习活动,这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同进入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主义观点下的数学教学初探
在信息量呈几何级数递增的新世纪,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建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它又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切实的依据和途径,建构主义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以学生发展为本,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向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二、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2.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点下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1.教学目标分析。

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

2.情境创设。

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3.自主学习设计。

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做不同的设计。

如果是支架式教学,则围绕上述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

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并不相同),以便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如果是随机进入教学,则进一步创设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上述主题的多种情境,以便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一种情境去学习。

不管是用何种教学方法,在“自主学习设计”中均应充分考虑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

在学《数列》一章时我给学生总结了判定数列为等差数列的常用方法:(1)定义法;(2)等差中项法;(3)通项公式法(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关于n的一次函数形式);(4)前n项和公式法(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关于n的二次函数形式且无常数项)。

方法是很清楚,而且当时还举例说明,可有些学生在做题时就是用不上(如
高三第一次月考第1题)。

这说明知识一味地灌输是不利于消化的。

看来我一开始的“代劳”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只能起到示范的作用。

发现教学的弊端我即时改正自己的教学方法,把自己从繁忙的总结讲解中解脱出来,而把总结的任务教给学生,指导他们哪里该总结,哪里该深入,哪里与前边学过的知识联系,哪个题与前边做过的题类似等等。

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逐渐学到一些知识,当然记忆深刻而且乐趣无穷。

值得思考的问题:主动权还给学生后如何指导他(她)们很好地运用,充分发挥他(她)们的聪明才智,我仍在思考与探索好的办法。

(作者单位河北省正定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