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课 电和热 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精品)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目录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 :(01)第2节内能..................................................................................................................................... :(04)第3节比热容(第1课时)........................................................................................................ :(07)第3节比热容(第2课时)........................................................................................................ :(10)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 :(13)第2节热机的效率....................................................................................................................... :(16)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9)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1) .................................................................................................................. :(22)第1节两种电荷(2) .................................................................................................................. :(25)第2节电流与电路(1) .............................................................................................................. :(27)第2节电流与电路(2) .............................................................................................................. :(30)第3节串联和并联(1) .............................................................................................................. :(32)第3节串联和并联(2) .............................................................................................................. :(35)第3节串联和并联(3) .............................................................................................................. :(38)第4节电流的测量......................................................................................................................... :(41)第4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 :(44)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 :(47)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1).................................................................................. :(50)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2).................................................................................. :(52)第3节电阻..................................................................................................................................... :(55)第4节变阻器................................................................................................................................. :(58)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61)第2节欧姆定律............................................................................................................................. :(64)第3节电阻的测量......................................................................................................................... :(67)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 :(70)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2)...................................................................... :(73)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1) ................................................................................................................ :(76)第1节电能电功(2) ................................................................................................................ :(78)第2节电功率(1) ...................................................................................................................... :(80)第2节电功率(2) ...................................................................................................................... :(83)第3节测小灯泡的电功率(1).................................................................................................. :(86)第3节测小灯泡的电功率(2).................................................................................................. :(88)第4节焦耳定律(1) .................................................................................................................. :(91)第4节焦耳定律(2) .................................................................................................................. :(94)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 :(97)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 :(101)第3节安全用电.......................................................................................................................... :(104)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与磁场(1) ....................................................................................................... :(107)第1节磁现象与磁场(2) ....................................................................................................... :(110)第2节电生磁.............................................................................................................................. :(112)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116)第4节电动机............................................................................................................................ :(119)第5节磁生电.............................................................................................................................. :(123)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 :(126)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128)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 :(130)第2节核能.................................................................................................................................. :(132)第3节太阳能.............................................................................................................................. :(135)【学习内容】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常见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2.什么是扩散现象?生活当中有哪些常见的扩散现象?3.扩散现象表明了什么?4.分子间有什么样的作用力?课前预习学案一、认真阅读课本第2页《分子热运动》,完成下列问题:1.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物质是由的粒子——、构成的。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教案(共7课)19(2022新版)
第四单元热1.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1课。
本节课要求组织主题明确、结构严谨、体验深刻的探究活动,观察给水持续加热、停止加热和继续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和形态发生的变化,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水的温度、形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探究。
本课要求学生学会定量地描述温度,实验中他们能够发现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此外,温度变化会造成水的形态变化,可什么导致了水的温度变化呢?为什么持续给水加热直到沸腾,停止加热后,水不再沸腾,而且温度下降呢?通过思考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学生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了热量在传递,完善“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这一科学概念,并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直观感受到各种冷热变化,比如气温、水的冷热等,但是学生对于热现象的理性认识却很少,对温度变化等热学基本概念的关注和探究也相对较少。
学生知道物体冷热的程度可以用温度表示,热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但并不明确热可以造成物体形态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对“温度”“热量”“内能”这三个重要科学概念容易混淆,概念的建构相对模糊,概念之间的关系出现错误。
作为教师,要更多认识和关注学生学习中的各种想法,找出学生持有的错误解读,组织主题明确、结构严谨、体验深刻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探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水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形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
2.理解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
3.分析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情况,知道水的凝固点和沸点。
[科学探究目标]1.尝试从事物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角度中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
2.基于所学的知识,对研究问题做出假设,说明假设的依据。
3.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用酒精灯、三脚架等组成加热装置,开展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探究活动。
物理:8.4《电和热》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
第四节《电和热》教案教学目标一、知道电流具有热效应,知道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二、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
三、领悟从生活走进物理,将物理应用于生活这一课改基本理念。
教学准备电池组、带蜡油的铅笔芯、带蜡油的铜丝、导线、“探究卷”、课件。
重点: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组成正比。
难点:P=I2R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做好探究实验,认识现象。
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师语:请同学观察通电的电炉和电热饼,回答它们工作时能的转化。
学生:电能转化成热能。
师语:请仔细观察,谈谈你的“发现”,并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学生:可能的发现和提问(摘选)1.电阻丝很快地发红,电热饼也很快地热起来,而与之相连的导线却不太热。
2.为什么电阻比热得发红,而导线几乎不热。
(若学生没有“发现”,则提示用手触摸电热饼、导线,“发现”问题)师语:结合2引申:探究课题──在电流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效应与电阻有什么关系?(“导入”中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二、探究与发现(15分钟)1.实验与发现目的:探究在电流相同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
过程:学生根据所给器材操作(参考装置图如下)学生:根据钢丝和铅笔芯上的蜡油熔化的快慢,推断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热功率P与电阻R的定性关系。
发现小结;在电流相同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功率越大。
2.阅读与探究目的:了解电热功率P与电流I及电阻R的关系。
过程:组织学生阅读材料,并分析数据,得出热功率P与电流I及电阻R的关系式。
(附阅读卷)小结关系式:P=I2R师再引导:由P=UI、U=IR推导P=I2R,根据关系式,用语言描述热功率P与电阻R的关系。
探究结论:在电流相同时,电能转化为热时的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此教学目的,一是放手让学生进行知识总结,突破P=I2R这一教学难点;二是学会阅读探究方法)三、应用与创新(20分钟)目的:用刚刚得到的结论去解释开课时的实验现象(教师给出提示语,学生填相关知识)1.过程:以探究卷形式让学生解答实验现象。
高中化学说课教案7篇
高中化学说课教案7篇高中化学说课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
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
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该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
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教材开始的几个设问,把学生带进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之中。
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概念。
②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通过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基本过程和方法,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②能对自己探究原电池概念及形成条件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生通过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奥秘,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4节电与热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电与热》学案备课时间:4-12备课人:初二物理组学习目标:1. 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 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焦耳定律。
3. 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4. 知道电热器发热的原理,并能列举出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实例。
学习重点:焦耳定律学习难点:焦耳定律的理解和运用学习过程:一、电流的热效应1、根据课本图8.4-1思考:使用这些用电器时,热量是从哪里来的?电炉子把能转变为能;电饭锅把能转变为能;电暖气把能转变为。
2、电流的热效应:。
3、思考: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入到电路里,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的电流。
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换句话说,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二、学习与探究: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阅读48-49页演示实验部分,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猜想: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因素有关。
2、研究方法:。
3、通过观察来判断电阻丝放热的多少,这种方法叫法。
探究1(课本图8.4-2)分析结论:对比A、B两瓶的实验结果,A、B两瓶中电阻丝是联的,电流和通电时间,B瓶中温度高,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课本图8.4-3)分析结论: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分别给一个烧瓶中的镍铬合金丝通入大小不同的电流,发现电流__时,温度计的示数高,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理分析,通电时间越长,温度计的示数越__,电流产生的热量越__。
实验说明:。
平行练习1、如图所示,下列电器中应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电风扇B.电熨斗C.白炽灯D.电饭锅2、在验证焦耳定律的实验中,为了比较电流通过两根不同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应同时保持相同的物理量是 ( )A.通过它们的电流和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B.通过它们的电流和它们的电阻C.通过它们的电流和通电时间D.通过它们的电流、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和通电时间(二)焦耳定律阅读课本49页“焦耳定律”部分,完成以下问题:(1)英国物理学家___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最先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压和通电时间的定量关系。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学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练习巩固,知道盖斯定律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2.通过实例分析、练习巩固,能根据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提高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探索总结有关反应热计算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盖斯定律及反应热的计算。
【温馨提示】盖斯定律的应用可能是你学习的难点。
【旧知回顾】回顾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3.2 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78 kJ热量,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H2(g)+1/2O2(g)==H2O(g) △H1= -241.8kJ/mol,求H2的燃烧热△H(已知:H2O(g)==H2O(l) △H2= -44kJ/mol)(写出计算过程)。
【新知预习】阅读教材P11-13,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盖斯定律?盖斯定律在科学研究中有什么重要意义?2.盖斯定律如何应用,怎样计算反应热?【同步学习】情境导入:我们很难控制C 与O 2反应,使其只生成CO 而无CO 2,因此不能直接测出C(s)+1/2O 2(g)==CO(g)的ΔH 。
这只能通过化学计算的方式间接获得,下面我们来学习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活动一:认识盖斯定律1.交流:“新知预习1”。
2.小结:(1)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或________完成,其反应热是________的。
或者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而与反应的________无关。
(2)解释: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________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 为主。
如果物质没有变化,能量 变化。
(3)意义:对于进行得________的反应,不容易________的反应,________(即有________)的反应,________反应热有困难,如果应用________,就可以________地把它们的反应热计算出来。
凤凰新学案 高中化学 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教师用书第一章
第一1节 物 质的分类及转化 学 新习 知目 初物质标 探12312分.....第→→↓ 散物分认了认一分质纯净物混合物质散识解识散章的系元分比组系分→→成分素散较↓ 散剂类、可系单质化合物分直根以及径类据组胶大→→→→分等小成体散方进金非无有质不的行法属金机机粒同概分单属化化子对第类种念质单合合化悬,类质物物→→→学了↓ 浊的液研解溶胶浊物课→→→→究胶液体液质乳…的体时酸氧化物碱盐↓ 浊,→→…作的根液→→分分用性据散分性散按。质物按质散质质物元其与质组:粒质粒素性根不成用的子粒子质丁质据同直子直途组分进达→→→→→径直径散行,成尔的…碱金非酸理径剂分和性性<>…属金效解的类为性氧氧氧属应1分胶11化化质0化氧~n0体物物m物化可1n类与::0m,物0以如能能其→→→,n对与与如Fm他e液气固物CO碱酸分溶溶溶O、质A2胶胶胶散反反l、S进2,,,应应O系O如如如行3生生2的、、N成成分云有NFa区eO、色2类(盐盐雾O别O等玻2。H和和。璃等)3水水胶体的的氧氧化化1物物
第第 一二章章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物海一二三一一一二三 质水节节节章章节节节及中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复测 12 123 1234 123 123 123其的习试变重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课物离氧钠氯物卷 质子化及及质化要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时的反还其其的 元素……分应原化化量素养物物电离离氧氧氧氧活钠钠氯氯氯物气物……类反合合—提质质解子子化化化化泼的的气气气质体质……—……及应物物—升的的质反反还剂还还的几几与与的的摩的…………转分转的应应原和原原钠金种种金水实量尔量……………………化类化电的反还反反和属化化属验的体浓、…………………与……、离应应原应应氯单合合室单积度…………………非碱……………用剂的方质物物制位…………………………金溶…………………————基程法……………………………————属液……………………本式 ————……………………………的的……………………规的离钠氧碳氯……………………………反反……………………律配子化酸离………………………………应应……………………平共钠钠子………………………………………………………存和和的………………………………………………………………过碳检…………………………………………………………………氧酸验…………………………………………………………………化氢……………………………………………………………………钠钠…………………………………………………………………………………………………………………………………………………………………………………………………………………………………………………………………………………………………………………………………………………………………………………………………………………………………………………………………………………………………………………………………………………………………………………………………………………………………………………………………………………………… … … … … ………………… …… … … ……………………111100111122333455666677889914417551722962738884955171117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及答案全册(可编辑)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导学案及答案全册新课标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全套同步学案目录第8单元生物技术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第二节食品保存第21章现代生物技术第一节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第二节关注生物技术第8单元综合能力素质训练第9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22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节生物的分类第二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第三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第四节神奇的微生物第23章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第二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下学期期中测试试卷第24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生命的诞生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学说第四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第9单元综合能力素质训练第10单元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第25章生态系统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第二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第26章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一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第二节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第10单元综合能力素质训练下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参考答案第8单元生物技术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思维导航同学们酱酱油香醋等是我们常见的调味品它们口味鲜美是烹制菜肴时必不可少的用品那么你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其实它们都是我国传统的发酵产品我们的祖先早在4000千多年前就利用发酵技术大规模酿酒进行制酱制醋等生产中国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刻有酒字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列有谷物制曲酿酒制酱造醋和腌菜等方法现代发酵工业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包括抗生素氨基酸有机酸多糖酶制剂单细胞蛋白维生素基因工程核酸类物质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等其产品在医药食品化工轻工纺织环保等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环保和健康有着密切相关的产业生物工程代表了21世纪应用微生物发酵的一个主要领域发酵技术的历史真是源远流长啊你想了解发酵技术具体的发展历程吗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发酵技术的历史随堂反馈1人们把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水果放久了有酒味的现象称为2直到近代人们才认识到发酵现象是由引起的3发酵技术是指利用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4酿制酒酿的适宜温度为5酒酿是发酵的产物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发酵的结果6发酵技术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的阶段进入到按照创造出具有的微生物以生产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巩固升华一选择题x k b 1 c o m1下列不属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是A酒精生产 B抗生素生产C塑料生产 D酱制品生产2制作泡菜的坛子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A隔绝空气防止杂菌进入并繁殖B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C防止灰尘污染D使多种细菌在坛内快速增多3我们日常生活中饮用的酸牛奶是用乳酸菌经发酵制成的对人体有很好的作用酸牛奶具有的优点是A具有丰富且易于消化的营养物质B改善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提高人体免疫力C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蠕动D上述全是4下列生活用品的生产与发酵工程无关的是A加酶洗衣粉 B沼气 C味精 D啤酒5下列属于现代发酵技术应用的是A制酱 B制醋 C制腐乳 D制青霉素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很早就开始利用发酵技术并且知道发酵的原理B发酵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到能够人为地改造微生物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的新阶段C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是乳酸菌发酵的结果D发酵技术与人类关系密切但是其发展的历史还很短二填空题1酿制酒酿时各种器具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清洗其目的是2制作酸奶时必须要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因为乳酸菌是一种细菌3发酵技术与我们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有产品产品和等三问答题1试举例说出两种发酵产品并说明它们和你生活有什么关系2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菌种与米饭混匀后装入瓷坛内在中间挖一个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12h即成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过程作简单分析1先将米煮熟的目的是2为什么要冷却到30才可以加入菌种3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4如果发酵坛不密封可能造成什么结果3小倩同学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操作方法如下消毒将1L牛奶放在锅内加热到82℃接近沸腾然后平均分三份倒入ABC三个已消毒的05L广口瓶中加入接种分别在AB两个广口瓶中加入40mL两种不同品牌的酸奶在C瓶中加入40mL自来水并搅拌均匀密封发酵将三只广口瓶封好放入3844℃的烘箱内保温约1h观察1h后每过30min观测一次如果瓶中的牛奶已经凝固呈果冻状说明酸奶已经做好了请分析1制作酸奶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是能否用微波炉制作酸奶理由是2某同学按照此步骤操作后在AB瓶中均未品尝到两个原有的品牌酸奶的味道C 瓶中还有馊味试分析失败的原因思维拓展1有人认为好多微生物会给人带来疾病不如把所有的微生物全部消灭你能从发酵及发酵产品的角度推断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吗2青霉素是从霉菌上提取的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你知道它是如何被发现和生产的吗博士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当时若某人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然而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却源自一个意外发现在1928年夏季的一天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一个与空气意外接触过的金葡萄球菌培养皿中长出了一团青绿色霉菌在用显微镜观察这只培养皿时弗莱明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这意味着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此后的鉴定表明上述霉菌为点青霉菌因此弗莱明将其分泌的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然而遗憾的是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于是他将点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养并于1939年将菌种提供给准备系统研究青霉素的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生物化学家钱恩通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实验弗洛里钱恩终于用冷冻干燥法提取了青霉素晶体之后弗洛里在一种甜瓜上发现了可供大量提取青霉素的霉菌并用玉米粉调制出了相应的培养液1941年开始的临床实验证实了青霉素对链球菌白喉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的疗效青霉素之所以能既杀死病菌又不损害人体细胞原因在于青霉素所含的青霉烷能使病菌细胞壁的合成发生障碍导致病菌溶解死亡而人和动物的细胞则没有细胞壁但是青霉素会使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所以在应用前必须做皮试在这些研究成果的推动下美国制药企业于1942年开始对青霉素进行大批量生产这些青霉素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挽救了大量美英盟军的伤病员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第二节食品保存思维导航生活中我们发现新鲜的食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容易腐败但是超市里罐装的食品真空包装的食品却可以存放很长时间这是为什么呢w W wxK b 1 c om 食品腐败一般是指食品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下因微生物的作用使食品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组织性状以及色香味转变成为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如鱼肉的腐臭水果和蔬菜的腐烂油脂的酸败粮食的霉变等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因微生物的繁殖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因空气中氧的作用引起食品成分的氧化变质因食品内部所含氧化酶过氧化酶淀粉酶蛋白酶等的作用促进食品代谢作用的进行产生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致使食品变质因昆虫的侵蚀繁殖和有害物质间接与直接污染致使食品腐败在食品腐败的诸因素中微生物的污染是最活跃最普遍的因素起主导作用一般来说鱼肉果蔬类食品以细菌作用最为明显粮食面制品则以霉菌作用最为显著为防止食品腐败必须抑制杀灭微生物或造成不适于微生物的生长环境或使食品与外界环境隔绝不与水分空气接触以防止微生物的再污染如正确合理地使用食品防腐剂就能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止食品腐败食品的保质期你还想了解更多有关食品保存的知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节内容吧随堂反馈1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于引起的2采用一定的方法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可以避免食物的腐败变质3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酒泡等4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罐藏添加防腐剂等目前已广泛利用对食品进行保存5 下列属于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的是A晒干 B酒泡C烟熏 D冷冻6下列几种情况下食品不容易腐败的是A暴露在空气中 B表面潮湿C干燥的食品 D保存在敞口容器中巩固升华一选择题1引起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A微生物大量繁殖 B残留化学的污染C氧化变质 D毒素污染2真空包装和使用保鲜膜能够保鲜食品的原因是A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B杀死微生物C隔绝空气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防止细菌和灰尘进入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腐败的根本原因是气温过高B现代的食物保存方法就是添加防腐剂C利用溶菌酶能够有效地对鱼虾等水产品进行保存但对人体可能有害D添加防腐剂可以食物的保质期但是添加过多会影响人体的健康4腌肉长时间不易腐败主要原因是A气温低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B空气中没有漂浮着的细菌C盐分多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D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不会使肉腐败5夏天宾馆的厨师常常把许多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里冷藏这样做的目的是A抑制细菌繁殖 B不让营养流失C防止水分蒸发 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6贮藏蔬菜或水果时将空气抽掉一部分并增加二氧化碳的量会贮存时间是由于A抑制了水果的呼吸作用B控制了有害微生物的繁殖C加快了物质的转化D促进了光合作用7用罐头来保存食品是根据的试验发明的A达尔文 B列文虎克C巴斯德 D弗莱明二填空题1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或微生物在食品中的2收获大批量蔬菜时一般要采用或的方法来保存它们3防腐剂是食品过程中添加进去的防止食物的添加剂三问答题1冰箱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它不仅能精确控温还能实现自动化运行构建最适宜的保鲜环境冰箱冷藏室内能保持恒定低温这就大大了食物的保鲜期限无论是蔬菜水果还是蛋奶肉类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营养消耗达到较好的保鲜效果1从生物学角度看冰箱能长时间保鲜食物的原因是A密封效果好细菌等微生物不易进入B低温能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C氧气含量少细胞呼吸作用减弱D低温能杀死所有有害菌2冰箱是不是食品的保险箱为什么2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主要有哪些3收获季节农民经常在道路上晾晒粮食你对这一现象有何建议思维拓展防腐剂是常用的食物添加剂它具有防止食物的作用但是长期食用可能对人体存在危害你是赞成添加防腐剂还是反对添加防腐剂试说明你的理由博士防腐剂是用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活动和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保质期由于目前使用的防腐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的超标准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损害因此我国对防腐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明确防腐剂应该符合以下标准1合理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2不影响消化道菌群3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4不影响特别是抗菌素的使用5对食品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分同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也对人工合成防腐剂的最高限量做了明确规定如苯甲酸钠按人体每公斤体重每日最高限量为5毫克山梨酸钾为25毫克我国到目前为止只批准了32种允许使用的食物防腐剂其中最常用的有苯甲酸山梨酸等主要用于碳酸饮料和果汁它们对食品口味亦无不良影响已越来越受欢迎防腐剂除了防止食品变质外有时也可以防止食品中毒的发生这一点无疑是有益于消费者安全消费的但同时还要注意的是由于防腐剂是由人工合成使用不当会有一定负效应长期过量摄入亦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儿童孕妇等属于身体发育特别时期的特殊人群在食品的摄取方面应该重点予以保护建议不要给他们食用那些含有过多防腐剂的食品x k b 1c o m第21章现代生物技术第一节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思维导航上个世纪末曾经有一只羊的诞生震惊了全世界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对它叫多利多利是人类首次应用克隆技术培育出的哺乳动物在生物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克隆羊的培育只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应用还有更多对人类有用的研究成果如转基因奶牛产下的不仅仅是营养丰富的牛奶里面还含有治疗人类疾病的成分青菜经常受到虫子的侵扰转基因青菜虫子却不闻不问等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蛋白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功研究出转基因烟草和转基因蓝藻这两种转基因植物对土壤和水域中的重金属污染可以进行生物技术治理这些神奇的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你想了解吗学习完本节后你肯定会产生一些奇思妙想试着去实现它们吧随堂反馈1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和2基因工程是按照运用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式改造的重组技术3把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技术称为技术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称为4细胞工程是指在上有计划地改造细胞的培育人类所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等的技术5克隆羊的诞生标志着取得了重大的进展6简单地说克隆就是不经过而获得的方法7利用人体细胞克隆组织或器官不仅可能消除人体器官移植中的反应而且可以解决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的难题8克隆的含义是A有性繁殖 B无性繁殖C营养繁殖 D组织培养巩固升华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现代生物技术的是A把根瘤菌的固氮基因转移到小麦细胞内B对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C水稻高产品种的培育D结晶牛胰岛素的化学合成2下列与基因工程有关的是A生产基因工程 B基因诊断与治疗C培育转基因动植物 D以上三项都是3产生克隆羊多利的融合细胞的细胞核来自于 x kB 1c OmA体细胞 B神经细胞C生殖细胞 D其他细胞4将重组DNA导入细菌生产激素或蛋白质的过程称为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C酶工程 D蛋白质工程5下面与亲子鉴定有关的是A细胞融合技术 B基因芯片技术CDNA指纹鉴定 D细胞体外培养技术6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最高A母羊的卵细胞 B绵羊的乳腺细胞C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 D受精卵细胞7目前有一种蔬菜新品种白菜甘蓝这是将两个来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并将其培育成新的植物体这是利用了现代生物技术中的A细胞工程 B基因工程C蛋白质工程 D酶工程8上海医学院遗传研究所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体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使动物乳汁中白蛋白的含量较普通奶牛提高了30多倍这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向产业化的目标又迈出了一步转基因动物是指A提供白蛋白基因的动物B基因中插入了外源基因的动物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D能表达基因遗传信息的动物91989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的卵细胞中由这样的鱼卵发育成的鲤鱼生长速度明显地加快了以上事实说明A细胞中的基因具有显隐性之分B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C基因存在于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上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二填空题1巨型小鼠的培育成功证明了可以直接导入或它们的内2基因工程已经广泛地应用于3克隆技术在和的各个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三问答题11997年2月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一个重大的研究成果7个月前英国的一个研究所成功地无性繁殖了一只雌性小绵羊它就是被命名为多利的克隆羊这个消息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右图是克隆绵羊多利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AB所指的细胞工程名称AB2继植物组织培养成功之后克隆绵羊培育成功证明3多利在相貌性别方面与更接近4举例说出克隆绵羊培育成功有什么实际意义2简要叙述转基因抗虫烟草的培育过程3如果你是一位从事动物克隆的生物学家你打算做哪些造福人类的事情1我国已经成功培育出抗虫青菜你能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设计这种青菜的培育过程吗2你认为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会对人类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博士转基因就是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克服了天然物种生殖隔离屏障将具有某种特性的基因分离和克隆再转接到另外的生物细胞内从而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并不存在的新的生物功能和类型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生物物种上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通过这种技术人类可以获得更符合要求的食品品质它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抗病力强的优势但它可能造成的遗传基因污染也是它的明显缺陷转基因植物是如何产生的呢大家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决定着生物的一切而操纵这个遗传性状的钥匙却是决定遗传性状的最基本单位基因每一个植物都有很多基因基因的本质就是我们常说的DNA脱氧核糖核酸一个基因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占据着一个限定长度的片段所以要想从供体植物上获得某个决定遗传性状的基因只要我们能从供体植物的DNA结构中取出这个基因片段就可以了这个决定遗传性状的基因也称目的基因将它转化或转移到受体植物上使它整合到受体植物的染色体上重新组合并使其目的基因在再生植株中表达出来这样就完成了目的基因的传导操作达到了转基因植物的合成及改造植物性状的目的第二节关注生物技术思维导航同学们你知道以下这些事实吗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曾经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和兴奋随着技术的发展克隆人业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既充满希望又无限担忧的一大热点问题为此联合国起草了禁止克隆人国际公约严禁为生育目的而克隆人911事件以后美国频发炭疽热不但使美国人谈炭色变也让全世界各国人心惶惶炭疽病患者身体症状有发热头痛头晕全身不适咳嗽呼吸急促等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为什么会这些现象呢这些都是生物技术对我们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这一节就让我们来关注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堂反馈1科学家们公认当前正在引发新的技术革命2作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学科生物技术已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表明人的克隆完全是的课标第一网4克隆技术一旦应用于人将威胁到人类社会现有的和5目前正在进行的克隆组织和器官的研究将在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6海洋生物技术作为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改良海洋提高海产养殖业和获取有特殊药用和价值的生物的新途径新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巩固升华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现代生物技术正在引发新的技术革命B利用生物技术可以促进化石能源的开发但不能开发生物能源C生物技术可以克隆生物体但不能克隆生物的器官D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2下列有关人的克隆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法律伦理道德和观念上也是可行的B技术上是有问题的法律伦理道德和观念上是可行的C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法律伦理道德和观念上有一定问题D技术上是有问题的法律伦理道德和观念上也是有一定问题的3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抗体相比优越之处在于A单克隆抗体可以在体外制备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简单C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也大大高于血清抗体D单克隆抗体能够制成生物导弹4下列不是生物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是A人工生产乙肝疫苗B克隆组织器官进行人体组织和器官的移植。
八年级上册河流地理教案【7篇】
八年级上册河流地理教案【7篇】八年级上册河流地理教案【精选7篇】八年级上册河流地理教案一、学情分析:今年我任教初二1、2班两个班的教学,1班现有学生57人,十三班现有学生56人,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从成绩看,优中差分化比较大,优生不突出,差生相对较多。
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参差不齐。
根据以上情况看,为了使优生更加突出,中等生尽快优化,差生尽快转化进步,本学期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优生拔高、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和促进中等生优化为主要任务。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第一章:全等三角形; 第二章:轴对称;第三章:实数; 第四章:一次函数;第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目标:在今学期的数学教学中,争取期中、期末考试同科教师中名列前茅。
(1)备课:按照学校要求、结合本学科实际充分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课时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教案要备深、备细,突出实用性。
总领课、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各种课型要齐全。
根据要求做到“四落实”即知识点落实、教法落实、检测手段落实、反馈措施落实。
备课要体现出电教手段的使用。
做到提前备课。
充分发挥好集体备课和周二的分科学习的作用。
(2)上课:严格按照“双线教学整体推进”模式的环节授课,让学生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探索、更多的说和做,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立足课堂以学为主,积极推行新理念高效课堂。
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3)测试与反馈矫正:在教学中要利用好测试这一手段,要通过考试帮助学生寻找差距和造成差距的原因,明确努力方向。
在讲评中进行纠错、总结、深化,激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薄弱环节,及时弥补缺漏。
根据达标测试的情况写出质量分析。
四、具体落实措施:1、加强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身素质。
2、落实常规,脚踏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44.第十六章 五 能量的转化的守恒学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导学案设计者:马学军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2.有用能量守恒定律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知识提要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能量的转化大量的事实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学习过程:1.回顾上节所学(1),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符号:。
单位:,符号:或。
(2)柴油的热值是4.3×107J/kg,物理意义是:。
(3),叫做热机的效率。
公式:,由热值的定义单位可以看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4)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的措施:一是;一是。
2.能量的转化(1)阅读课本P142的“想想议议”,四人小组讨论发生了哪些能量转化。
小结:①来回迅速摩擦双手。
②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
③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电池对着阳光。
④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
(2)阅读课本P142下内容,小结:大量事实说明,在一定条件下,。
3.能量守恒定律看课本P143的“想想议议”。
(1)思考:停止用力,秋千会越摆越低,原因何在?说说秋千在摆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
(2)将握在手上的弹性小球自由释放,观察小球落地后跳动情况:小球上下跳动,但越跳越低。
说说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3)观察P143的频闪照片,讨论:为什么它的高度会逐渐降低?是否失去了能量?减少的机械能到哪里去了?阅读课本P143下文字。
结论:。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4.阅读课本P144“科学世界”。
当堂检测(100分)(请勿提前做)(一)想一想,填一填(3分×21=63分)1.能量既不会__________,也不会_________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到另一个物体,而在______和______过程中,______的总量保持不变。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四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四节 电与热》学案 新人教版
黑龙江省黑河市第四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四节电与热》学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能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
并且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二、重点难点重点: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能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
难点:能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
三、学习过程课前思考:生活中的用电器都有发热现象,那它们的热是从哪里来的呢?阅读教材48页,回答下列问题。
学点一:电流的热效应48页图中四个用电器通电时都会发生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说明电流在工作过程中消耗的电能转化成____能;那你能否列举你熟悉的类似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的用电器工作的时候都伴有发热现象,电流的热效应是一种普遍现象。
学点二:电流产生的热跟哪些因素有关阅读书48-49页,结合仿真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猜想与电流热效应有关的因素:电流产生的热多少可能与____、____和_____有关。
2.研究方法:当一个物理量被猜测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应用________方法去研究。
我们通过温度或热胀冷缩来直观的比较热效应的强弱——即将不易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其他直观现象再现出来,这种方法就是研究物理常用的法。
3.通过观察实验可以发现:烧瓶A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烧瓶B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1)探究电流产生的热多少跟电阻大小的关系时,应保证_____和_____相同的情况下,改变_______。
通电一定的时间后,发现两个烧瓶中煤油的温度变化的快慢不同,烧瓶B的温度变化得快,即电阻越____,产生的热量越____。
实验结论:在______、________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九年级物理教育科学出版社上册物理课程纲要
教育科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物理课程纲要授课时间:60课时课程总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基本的热现象、磁现象、电现象。
2.通过类比、对比、探究等方法,了解磁极间相互作用、电荷的相互作用、电压、电阻等基本内容,知道分子动理论、热值、比热容、热机工作原理、磁性、磁极、磁场、电荷、电流等基本内容,理解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熟悉科学探究的过程,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会提出问题、拟定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信息交流能力。
4.了解热、电、磁等知识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与发展历程,知道物理学的一些研究方法。
5.有将科学技术与热、电、磁等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
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
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具有较好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附:学生必做的实验说明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时1 解读本课程纲要、学案设计(可以是配套练习册)及使用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建议:7课时)课时2 第1节《分子动理论》课时3 第2节《内能和热量》(第1课时)课时4 第2节《内能和热量》(第2课时)课时5 第3节《比热容》(第1课时)课时6 第3节《比热容》(第2课时)课时7 本章练习课时8 本章习题讲评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建议:4课时)课时9 第1节《热机》课时10 第2节《内燃机》课时11 第3节《热机效率》课时12 练习与评价第三章《磁与电》(建议:4课时)课时13 第1节《磁现象》课时14 第2节《电现象》(第1课时)课时15 第2节《电现象》(学生实验)(第2课时)课时16 第3节《电与磁》第四章《认识电路》(建议:5课时)课时17 第1节《电路》课时18 第2节《电路的连接》(学生实验)课时19 第3节《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本章练习与评价课时20 本章测试课时21 习题讲评第五章《探究电流》(建议:9课时)课时22 第1节〈电流〉(第1课时)课时23 第1节〈电流〉(学生实验)(第2课时)课时24 练习与评价课时25 第2节〈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第1课时)课时26 第2节〈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学生实验)(第2课时)课时27 第2节〈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第3课时)课时28 练习与评价课时29 第3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第1课时)课时30 第3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第2课时)课时31、32 本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第六章《欧姆定律》(建议:8课时)2.教学安排课时33 第1节《欧姆定律》(第1课时)课时34 第1节《欧姆定律》(学生实验)(第2课时)课时35 第1节《欧姆定律》(第3课时)课时36 第2节《测量电阻》课时37 第3节《等效电路》课时38 本章练习与评价课时39 本章测试课时40 本章习题讲评第七章《电功率》1.课程内容课时41 第1节《电功》(第1课时)课时42 第1节《电功》(第2课时)课时43 第2节《电功率》(第1课时)课时44 第2节《电功率》(第2课时)课时45 第2节《电功率》(第3课时)课时46 第3节《灯泡的电功率》课时47 练习与评价课时48 本章测试课时49 本章习题讲评课时50~59 本学期内容复习课时60 本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1、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和调速。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PPT课件(初中科学)41张学案)
实验现象分析
当接入较长的导体甲时,灯的亮度较暗,电流表的示数较小,说明甲的电阻较大;当接入较短的导体乙时,灯的亮度较亮,电流表的示数较大,说明乙的电阻较小。由此说明导体的电阻大小与长度有关
当接入较细的导体丙时,灯的亮度较暗,电流表的示数较小,说明丙的电阻较大;当接入较粗的导体丁时,灯的亮度较亮,电流表的示数较大,说明丁的电阻较小。由此说明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有关
金属导电的原因:金属内部原子核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但存在着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子。自由电子能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所以金属能导电。
酸、碱、盐的溶液导电的原因:酸、碱、盐的溶液中含有大量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在电压的“推动”作用下,阴、阳离子会向相反方向同时移动,因此溶液导电是靠带正、负电荷的离子的定向移动实现的。
×
说法正确
√
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中包含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它们带有电荷,故物质内部都有大量电荷
×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能通过摩擦而带电,如橡胶是绝缘体,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由于得到电子带负电
×
题型2 对电阻的理解(易错)
典例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C.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题型1 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易错)
典例4 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一定能导电,绝缘体一定不能导电B.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的自由电荷C.绝缘体内部没有电荷D.绝缘体既不能导电,也不能带电
B
[解析]
选项
分析
结论
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产生转化,如玻璃在通常情况下是绝缘体,但被烧红时会导电
教科版科学五下《热》单元教案课后反思
教科版科学五下《热》单元教案课后反思一、课前准备在进行本次教育教学活动之前,我首先进行了充足的课前准备。
我仔细研读了本单元的教科书,制定了合理的教学计划,并对所需要的教具、试剂和实验设备进行了核对,并做好了备课笔记以便于在授课过程中及时调整。
此外,我也事先与学生进行了沟通联系,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兴趣爱好,以便于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二、授课过程本次授课的主要内容是对热的概念进行介绍和讲解,并通过实验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热和温度的相关知识。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采取了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形式,通过举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验到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首先,在讲授环节中,我采用课件和白板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热的概念和性质,并通过演示的方式呈现了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和维恩定律等相关知识点。
通过简单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太阳、火炉等都是热量的来源,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到了热和温度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实验做好了铺垫。
随后,在实验环节中,我为学生准备了一系列简单的实验,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自主探究,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热和温度的定义、特性和变化规律。
并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解释和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实验目的和实验结果,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在总结评价环节中,我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学习心得,并进行相应的评价和表扬。
三、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的准备不足:虽然我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但在授课中发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
例如,在讲解有关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和维恩定律的内容时,我发现自己的语言表达尚不够清晰明了,没有很好地将复杂知识点简化并具体化,这对学生的理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实验环节的不足:在实验环节中,虽然我为学生准备了一系列简单的实验,但有的学生可能在实验中缺乏思考和实际操作的机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应该尽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验中,并引导他们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导与练]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学案44生态系统的能量
[导与练]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学案44生态系统的能量学案4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考纲要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复习要求1、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基础自查一.能量流动的概念二、能量流动的过程1.起点:2.总量:3.流动渠道:4.特点:(1)单向流动:(2)①②③传递效率为(形象地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三、能量流动研究意义1.2.课堂深化探究用心爱心专心。
1。
一.分析能量流动过程图(以初级消费者为例),完成下列问题1.(1)大方框代表(2)大粗箭头表示,即(3)能量流动的方向(以箭头表示)(4)箭头由粗到细表示流入(5)方块面积越来越小表示(6)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及呼吸产生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系统外,成为不能再利用的能量。
(7)能量流动特点:(8)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式为:2.对能量流动的理解“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能量是维持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动力。
起点源头相关生理过程能量输入总能量能量的传递传递形式:相关生理过程能量的散失形式能量流动特点能量传递效率2.简述能量流动的意义及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措施。
传递渠道:用心爱心专心2思维拓展1.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的含义是指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大约只有10%~20%传到下一营养级。
如果按20%这一最高效率计算,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为100%,第二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20%,第三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20%某20%=4%,第n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是11第一营养级能量的(若按传递效率10%计算,公式为),由此可知生态系统中的5n-110n-1能量传递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2.确定食物链中的营养关系。
据能量传递效率20%计算,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差值也在5倍左右,若能量差值远比五倍小,则应位于同一营养级。
3.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措施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4.极值计算:(1)设食物链A→B→C→D,分情况讨论现实D营养级净增重MA营养级净增重N问题至少需要A营养级多少最多需要A营养级多少D营养级最多增重多少思路求解N某(20%)3=MN 某(10%)3=MN某(20%)3=MD营养级至少增重多少N某(10%)3=M(2)在某一食物网中,一个消费者往往同时占有多条食物链,当该消费者增加了某一值时,若要计算最少消耗生产者多少时,应选最短的食物链和最大传递效率20%进行计算,这样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若要计算最多消耗生产者多少时,应选最长的食物链和最小传递效率10%进行计算,这样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重庆市大足区铁山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8.4 电和热教案 新人教版
电和热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能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2.知道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场合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通过试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知识的学习,认识科学是有用的。
重、难点:电流的热效应:电能……热能热效应的计算公式:P=I2R P=U2/R的使用。
教学器材:电脑平台、电阻丝、开关、电源、导线教学过程:【引入课题】电炉丝、电饭煲发热的能量是哪里来的呢?(课本38页如图示)【新课讲解】一、电流的热效应:1.定义:电流通过导体会发热的现象,2.实质:电能转化成热能(内能)的现象。
讨论:为什么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炉丝热的发红,而导线基本不发热?电流的热效应跟什么有关系?学生猜想……教师分析……结论:跟电阻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学生阅读48页试验)2、影响热效应的因素:(控制变量法)1)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的产生电热越多。
2)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越大产生的电热越多。
3)电阻和电流一定时,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电热越多。
结论:焦耳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实验的基础上,于1840年得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Q=I2Rt=pt=UIt=U2t/R讨论:热效应与电阻成正比?反比?例:把阻值为6欧、8欧的电阻串联起来接在12V的电路中,它们的实际功率各是多少?解:R1=6欧 R2=8欧 U=12VI=U/R=U/(R1+R2)=12V/14欧=6/7AP1=IU= I2R1=P2=IU= I2R2=例:把阻值为6欧、8欧的电阻并联起来接在12V的电路中,它们的实际功率各是多少?结论:两公式都成立,一个是电流相同时使用(串联)一个是电压相同时使用(并联)例:一根60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源上,在5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解:R=60Ω U=36v t=5min=300sI=U/R=36v/60Ω=0.6AQ=I2Rt=(0.6A)2×60Ω×300s=6480J答:第二课时二、电热的利用和防止:1.电热器:把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设备。
高中化学选修五教案7篇
高中化学选修五教案7篇高中化学选修五教案篇1一、教学准备阶段:在走进化学实验室前,进行实验的目的性和重要性的教育,并提出化学实验的要求。
例如:要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课前要做好预习准备,明确实验要求;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地做好纪录;认真分析现象并写好实验报告;实验后的废物要妥善处理,仪器要及时清洗,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本节教材的重点是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本操作训练,以及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课时,四十五分钟完成。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学生按实验桌每5人分为一个实验小组,每组成员的合作任务主要是做实验时互相配合。
按前后桌每四人分为一个讨论小组。
三、具体教学过程:第一板块:实验室规则教育:一、认识你的实验室;二、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1)、请同学宣读自己拟定的实验室规则。
【说明:学生在进入化学实验室之前,已经进过生物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做过多次实验,对实验室的要求和规则比较熟悉,因此,要求他们自己拟定一份实验室规则,即让他们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感觉,又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也让他们体会到编写这些规则的良苦用心。
】(2)、教师出示化学实验室规则。
【说明:没有必要念了,只需要把学生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或疏忽的地方强调一下,并提示学生注意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地方。
】(3)、展示危险品图标,万一发生危险怎么办?【说明:用问题使学生动脑思考,得出结论。
】第二板块:具体学习内容1、药品的取用(1)、提问家中盐、味精等调味品用什么盛放?油、醋等调味品用什么盛放?【说明:用生活常识引入,既有兴趣又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
】(2)、观察桌上的碳酸钠粉末、锌粒、石灰石等固体药品和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液体药品。
【说明:用事实验证学生的猜想。
】(3)、一位同学现场演示“向试管中倾倒液体”、“向试管中滴加液体”,其它同学挑毛病,取得共识后分组进行这两个实验操作。
重点放在从细口瓶向试管倾倒液体上,并由学生充分讨论后小结注意事项。
2022届高考化学(人教版新课标)一轮复习配套资料:第九章 学案44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象
学案44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图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象类试题是化学试题中的一种特殊题型,其特点是:图象是题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把所要考查的化学学问寓于图中曲线上,具有简明、直观、形象的特点。
随着高考的不断改革以及对学科内力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数形结合的试题将频频消灭。
估计这将是考查考生学科内综合力量的一种方向,高考试题考查这种题型的力度将加大。
1.题型分类(1)分析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2)由图象推断反应特征(确定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推断热效应或气体物质化学计量数的变化关系);(3)由反应和图象推断图象中坐标或曲线的物理意义; (4)由反应和图象推断符合图象变化的外界条件; (5)由反应推断图象正误等。
2.解题指导(1)看图象:一看轴,即纵、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点,即起点、拐点、交点、终点;三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四看帮助线,即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转化率变化、物质的量的变化等。
(2)依据图象信息,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可逆反应的特征:吸热还是放热,气体计量数增大、减小还是不变,有无固体或纯液体参与或生成等。
(3)先拐先平:在化学平衡图象中,先消灭拐点的反应先达到平衡,可能是该反应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大或使用了催化剂。
(4)定一议二: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一个条件的转变,所以图象中有三个变量时,先固定一个量,再争辩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3.分类识图(1)速率—时间图 此类图象定性揭示了v 正、v 逆随时间(含条件转变对速率的影响)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等。
如N 2+3H 22NH 3 ΔH <0,建立平衡后加热对速率的影响如图1。
试问:①从图1中怎样推断化学平衡有“动”、“变”的特征? ②图1中t 2~t 3段,化学反应向什么方向进行?(2)浓度—时间图 此类图象能说明平衡体系中各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4课 电和热 学案一目标导航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知道焦耳定律,知道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能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3、知道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场合和方法。
二名师引领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能。
2、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热呢?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3、演示实验: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结论: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有关。
4、焦耳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
内容:电流流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
公式:Q=I 2Rt符号的意义和单位:I —电流—安(A ) R —电阻—欧(Ω)t —通电时间—秒(S ) Q —热量—焦(J )5、电热的利用、危害和防止。
三师生互动 共解难题例1、要使电热器在单位时间内的供热量减半,以下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丝不变,把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减小一半 B.电阻丝不变,把通过它的电流减小一半 C.保持电压不变,使电阻丝的电阻减半D.把电热器的电阻和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均减小一半 解析:设电阻丝电阻为R ,电源电压为U .要使电热器在单位时间内的供热量减半,即使电热器电能转化成热的功率减半,原来功率为P =I 2R ,后来功率P ′=21P由欧姆定律I =RU所以:P =I 2R =(R U )2R =RU 2A 选项中,电阻丝不变,即电阻不变。
若加在电阻丝两端电压减半,则:P A =41)21(2R U ·R U 2≠21P因此A 不对B 选项中,电阻仍不变,电流减小一半。
则P B =(21I )2R =41I 2R ≠21P因此B 不对C 选项中,电压不变,电阻减半。
则P C =R U 212=2·R U 2≠21P因此C 不对D 选项中,电热器电阻和加在它两端电压均减半,则P D =2121)21(2=R U ·R U 2=21P . 因此D 正确。
答案:D例2、一个电热器,当通过它的电流是2 A 时,每min 产生2.64×104 J 热量。
求该电热器的电功率和它工作时的电阻值。
解析:电热器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成热能,所以W =2.64×104 J由P =tW可知该电热器的电功率为P =t W =s60J 1064.24⨯=440 W 由题知I =2 A.根据公式P =I 2R 可得R =22A) (2 W 440=I P =110 Ω 答案:电热器电功率是440 W 。
工作时电阻是110 Ω。
例3、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上,接入一个可调温的电热器,电热器内部有两根阻值不等的电热丝。
当两根电热丝串联使用时,电热器消耗的电功率为220 W ,当只使用其中一根阻值较大的电热丝时,电热器消耗的功率为275 W ;若将两根电热丝并联使用,电热器通电10 s 产生的热量是多少?解析:设两根电阻丝电阻分别为R 1、R 2.且R 1>R 2.电源电压为U 。
由题知P 串=220 W P 1=275 W因为P 串=I 2(R 1+R 2)将欧姆定律I =RU代入有P 串=(21R R U +)2(R 1+R 2)=212R R U +同理P 1=12R U所以2121R R U P P +=串·21U R =211R R R +=54 W 275 W 220= 所以R 1=4R 2两电热丝并联时,R 1消耗功率与只用R 1时相同,R 2消耗功率P 2=22R U1221R U P P =·411222==R R U R 所以P 2=4P 1=4×275 W=1100 W 。
P 并=P 1+P 2=275 W+1100 W=1375 W 。
由题知:t =10 s 。
根据P =tW可知电烘箱的电功率P =t W =s60J 106.64⨯=1100 W 根据公式P =tW可得 W =Pt =P 并·t =1375 W ×10 s=13750 J电热器消耗的电能全部用来发热。
所以通电10 s 产生的热量就是13750 J 。
答案:13750 J例4、某校师生为了开展科学实验,自制了一个电烘箱,用来烘干仪器。
电烘箱的电阻丝通过的电流是5 A 的时候,每分钟可产生6.6×104 J 的热量,求这台电烘箱的电功率和电阻丝工作时的电阻。
解析:由题知,每分钟产生热量为6.6×104 J.因为电烘箱消耗的电能全部用来发热,所以每分钟消耗的电能 W =6.6×104 J根据P =tW可知电烘箱的电功率P =t W =s60J 106.64⨯=1100 W 根据公式P =I 2R ,可得R =22A)(5 W 1100=I P =44 Ω。
答案:这台烘箱的电功率是1100 W 。
电阻丝工作时的电阻是44 Ω。
例5、如图为一台电热水器的电路示意图.当开关S 闭合时,电热器处于加热状态,功率为440 W ;当S 断开时,电热水器处于保温状态,整个电路的功率为22W 。
求(1)当S 闭合时,电热水器工作5 min ,电流做功为多少焦耳? (2)当开关S 断开时,R 2的阻值多大?解析:在加热状态热水器的电功率较大,热水器在保温状态时电功率较小,由P =IU 可知,加热状态电流较大,保温状态电流小(因电源电压不变)。
根据欧姆定律I =RU知,电压不变,电阻大,电流小;电阻小,电流大,所以加热状态电阻较小(S 闭合将R 2短路),保温状态电阻较大(S 断开,R 1R 2串联)。
(注:可以将欧姆定律I =R U 2代入P =IU ,可得P =RU 2。
U 一定,R 越大,功率越小;R 越小,功率越大)(1)S 闭合时,电路中只有一个电阻R 1,此时P 1=440 W 。
根据P =tW可知热水器工作5min ,电流做功:W =P 1t =440W ×300s=132000J=1.32×105 J根据P =RU 2可求得电阻R 1为R 1=12P U = W 440V) 220(2=110Ω(2)S 断开时,两电阻串联,此时保温功率为P 2=22W 。
由P =RU 2可知两电阻的总电阻值:R =22P U = W 22V) 220(2=2200Ω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R =R 1+R 2可知R 2=R -R 1=2200 Ω-110 Ω=2090Ω 答案:1.32×105J 2090Ω例6、有一个用电器上标有“110V ,1500W ”的字样,(1)如果把它接在220V 的电源上使用,应该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2)若用上述方法来使用0.5h 电源要消耗多少kW ·h 的电能? (3)这样使用它有什么不好?应怎样使用较好?解析:用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是110V 。
因此要想使电器接入220V 的电压正常工作,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可以给用电器串联一个分压电阻,分担220V-110V=110V 的电压。
电阻接入电路和用电器同时工作,因此电阻也要消耗电能。
这部分能量是完全用来发热,浪费掉了,因此这样做会很浪费。
(1)根据P =IU 可求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 =11150V 110 W 1500==额额U P A=13.64A 因为电阻和用电器串联,所以通过电阻的电流也是I ,由I =RU得到R =I U ,因此,应串联电阻:R =A13.64V 110-V 220=I U R =8.1Ω (2)电源消耗的总功率,即用电器和串联电阻消耗的总功率P 总=I ·U 源=13.64A ×220V=3000W0.5h 消耗的电能:由P =tW可知W 总=P 总t =3kW ×0.5h=1.5kW ·h 。
答案:8.1Ω 1.5kW ·h. 这样做会浪费很多的电能,应将用电器接在110V 的电源上使用更好例7、如图,是家用电饭锅的简化电路示意图。
S 1是限温开关,靠手动闭合。
当温度达到103℃时自动断开,不能自动闭合,S 2是自动开关,当温度超过80℃时自动断开,温度低于70℃时自动闭合。
电阻R 2的阻值是1886Ω,R 1是工作电阻,阻值为50 Ω。
锅中放好适量的米和水,接入家庭电路,闭合手动开关S 1后,电饭锅就能自动煮好米饭并保温。
求(1)加热过程中电饭锅消耗的电功率P 1是多大?(2)保温过程中电饭锅消耗的电功率P 2是在哪两个值之间跳动?解析:电饭锅开始工作时,要用手动闭合限温开关S 1,电阻R 2被短接,只有电阻R 1在工作(因S 1达到103℃时才会自动断开,因此在103℃以下的温度范围内,S 2的开合不影响整个电路的工作情况).当温度达到103℃时,S 1自动断开,S 2也会因温度超过80℃而断开,此时电阻R 1和R 2串联;如果温度降低到70℃,则自动开关S 2闭合,R 2被短路,R 1单独工作.因此保温过程电饭锅消耗的功率会在R 1消耗功率和R 1与R 2串联消耗的电功率值之间跳动。
(1)电饭锅加热过程中,R 2被短接,只有R 1在工作,所以加热过程电饭锅消耗的功率即为R 1消耗的功率。
R 1=50Ω,U =220VP 1==R U 2Ω50V) 220(2=968W 。
(2)保温状态由R 2控制.温度超过80℃时,S 2自动断开,此时R 1与R 2串联.电饭锅消耗的功率为:P 2=212R R U +=Ω+Ω 50 1886V) 220(2=Ω 1936V) 220(2=25W当温度低于70℃时,S自动闭合,R2被短接.电饭锅消耗功率P2′=P1=968W。
2所以,电饭锅保温时消耗的功率在25W和968W间跳动答案:968W 电饭锅保温时消耗的功率在25W和968W间跳动例8、为什么在串联电路中和并联电路中,总的实际消耗的功率都等于每个用电器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之和?解析:(1)设三用电器串联,每个用电器两端电压分别为U1、U2、U3.通过每个用电器的电流为I.每个用电器消耗的实际功率分别为:P1=IU1、P2=IU2、P3=IU3.而电路中总的实际消耗的功率为P总=IU总,而U总=U1+U2+U3所以P总=P1+P2+P3(2)设三用电器并联,通过每个用电器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3,每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均为U.则每个用电器消耗的功率分别为P1′=I1U、P2′=I2U、P3′=I3U,电路中实际消耗的总功率为P′=I总U而I总=I1+I2+I3.总所以P总′=P1′+P2′+P3′例9、电熨斗通电后很烫,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却并不热,这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