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源及其安全控制通用版
点火源的种类及安全控制对策
点火源的种类及安全控制对策(一)点火源与点燃的基本概念点火源是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包括某些爆炸性物质)发生燃烧或爆炸的能量来源。
这种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还有电能、机械能、化学能、光能等。
根据产生能量的方式的不同,点火源可分成七类:①明火焰(有焰燃烧的热能);②高温物体(无焰燃烧或载热体的热能);③电火花(电能转变为热能);④撞击与摩擦(机械能变为热能);⑤绝热压缩(机械能变为热能);⑥光线照射与聚焦(光能变为热能或光引发连锁反应);⑦化学反应放热(化学能变为热能)某种点火源作用于可燃物而使其发生燃烧的现象称为点燃,亦称点火或引燃。
点火源强度高低和可燃物火灾危险性大小决定了点燃过程的难易。
点火源的强度高低一般用点火源能量和温度高低来衡量。
可燃物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闪点、燃点、自燃点、爆炸温度极限、最小点火能量等参数来衡量。
当点火源的能量超过可燃物的最小点火能量时,或点火源温度超过可燃物的闪点、燃点、自燃点、爆炸温度极限时,则可燃物便有可能经过一定的延迟时间而被点火源点燃。
例如,温度为95℃的暖气片能点燃二硫化碳蒸气,因为二硫化碳的自燃点约为95℃。
若用电火花对二硫化碳和甲烷做点燃试验,则可发现二硫化碳在电火花的能量大于或等于0.015MJ时即可被点燃,而甲烷需要电火花能量大于或等于0.47MJ时才能被点燃。
由此可以认为,95℃的暖气片或能量为0.015MJ的电火花是二硫化碳的点火源,但不是甲烷的点火源。
上述七类点火源点燃可燃物的过程各有特点,每一类点火源又包含许多种具体的点火源或点燃方式。
因此针对各种点火源的控制对策也千差万别。
(二)明火焰的点燃及其控制对策常见的明火焰有:火柴火焰、打火机火焰、蜡烛火焰、煤炉火焰、液化石油气灶具火焰、工业蒸汽锅炉火焰、酒精喷灯火焰、气焊气割火焰等。
经实验证明:绝大多数明火焰的温度超过700℃,而绝大多数可燃物的自燃点低于700℃。
所以,在一般条件下,只要明火焰与可燃物接触(有助燃物存在),可燃物经过一定延迟时间便会被点燃。
安全生产技术(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2017.9)
第四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第一节火灾爆炸事故机理一、燃烧与火灾(一)燃烧和火灾的定义、条件1、燃烧的定义燃烧是物质与氧化剂之间的放热反应,通常同时释放出火焰或可见光。
2、火灾的定义。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不包括:地下矿井部分发生爆炸;飞机因飞行事故而导致本身燃烧;3、燃烧与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
即火的三要素: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
(二)燃烧与火灾的过程和形式2、燃烧的4种形式:1)扩散燃烧。
可燃气体与氧气边混合边燃烧;2)混合燃烧。
可燃气体和阻燃气体,先混合,遇点火源即发生燃烧。
往往能造成重大损失。
3)蒸发燃烧。
可燃液体遇热蒸发,蒸气氧化分解而进行的燃烧。
4)分解燃烧。
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首先遇热分解出可燃气体,与氧气进行的燃烧。
(三)、火灾的分类1、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将火灾分为6类:A类:固体物质火灾;B类: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气体火灾;D类:金属火灾;E类: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
2、按损失规模分:1)特大火灾:死亡≥10人;死亡+重伤≥20人;受灾户数≥50户;财物损失≥100万元。
2)重大火灾:死亡≥3人;死亡+重伤≥10人;受灾户数≥30户;财物损失≥30万元;3)一般火灾:除上述外。
(四)、火灾的基本概念及参数1、闪燃:可燃物表面或上方在很短时间内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
闪燃往往是持续燃烧的先兆。
2、阴燃: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燃烧。
3、爆燃:伴随爆炸的燃烧波,以亚音速传播。
4、自燃:分为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
5、闪点:在规定条件下,物质加热到释放出的气体瞬间着火并出现火焰的最低温度。
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
6、燃点:在规定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燃点对可燃物质和闪点较高的液体有重要意义。
7、自燃点:在规定条件下,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达到引燃的最低温度。
一般情况下,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
如:汽、煤、(轻、重)柴、蜡、渣油的密度依次增大,闪点升高,自燃点降低。
火源管理与防火巡查范本
火源管理与防火巡查范本为了保障社会安全,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增强员工的防火意识和应急能力,公司决定制定火源管理与防火巡查范本,以规范和指导公司内的火源管理和防火巡查工作。
一、火源管理1. 生产作业区域1.1 在生产作业区域内,严禁任何非生产必需的火源,并将其与易燃物品及电气设备置于安全距离。
1.2 确保生产作业区域内的设备设施符合防爆要求,防止因设备设施故障导致火灾事故。
2. 电气设备管理2.1 所有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2.2 严禁私拉乱接电线,并保持配线整齐、线缆固定牢固。
2.3 禁止将大功率电器设备接在多个插座上。
3. 易燃物品管理3.1 易燃物品必须按规定存放,禁止存放于通道、防火门口等区域。
3.2 定期检查易燃物品的存放情况,确保存放区域整洁,没有积尘及其他可燃物。
3.3 不得在易燃物品附近吸烟,禁止使用明火。
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管理4.1 确保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测试和维护。
4.2 确保所有员工了解自动报警系统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定期演练。
5. 灭火器材管理5.1 灭火器材必须按要求配置在易燃物品存放区域和火灾隐患多发区域。
5.2 定期检查灭火器材的有效性和完好性,并及时补充或更换。
5.3 所有员工都应接受灭火器材的基本操作培训,提高灭火能力。
二、防火巡查1. 巡查区域1.1 工作人员应按规定的巡查路线进行巡查,包括生产作业区域、办公区域、仓库区域等。
1.2 特殊区域(如易燃物品存放区域、电气设备房等)应加强巡查频次和严格巡查标准。
2. 巡查内容2.1 检查易燃物品的存放情况,是否符合规定。
2.2 检查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是否存在故障隐患。
2.3 检查灭火器材的完好性和有效性。
2.4 检查防火门、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可用。
2.5 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情况。
3. 巡查报告3.1 巡查人员应按规定填写巡查报告,包括巡查时间、地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火源管理制度(精选)
火源管理制度一、制度引言为确保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火源安全,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维护员工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此《火源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火源的使用、存放和管理,明确相关责任,确保企业火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有序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涉及火源的区域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区域等。
所有员工在工作中必须遵循本制度的规定。
三、术语和定义3.1火源:指能够引发火灾的能量或物质,包括明火、电器设备、机械设备等。
3.2火源管理人:负责所在区域或设备火源管理的责任人。
3.3防爆设备:具有防爆性能,能够防止火源引发爆炸的设备。
四、火源管理责任4.1火源管理人的职责4.1.1每个工作区域和设备应指定专门的火源管理人,负责火源的日常管理。
4.1.2火源管理人应定期检查所管理区域的火源设备是否正常,确保不存在潜在的火灾隐患。
4.1.3火源管理人应负责员工的火源安全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和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4.2员工的责任4.2.1员工在工作中应当切实执行火源管理人的相关安全指示,禁止随意更改设备工作状态。
4.2.2发现火源设备存在异常情况或潜在危险时,应及时报告给火源管理人,并在其指导下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五、火源的分类和管理5.1明火管理5.1.1企业内禁止私拉乱接电线,严禁私拉乱接电缆线,禁止使用私拉乱接的插座、电器设备。
5.1.2明火使用区域应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灭火器材的有效性。
5.2电器设备管理5.2.1所有电器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使用防爆型电器设备,尤其是在易燃易爆区域。
5.2.2定期对电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杜绝存在漏电、短路等隐患。
5.3机械设备管理5.3.1机械设备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定期进行润滑和检查。
5.3.2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确保设备在安全范围内运行。
六、火源安全培训6.1新员工培训6.1.1新员工入职时应接受关于火源管理制度的培训,包括火源的种类、管理责任等。
点火源及其安全控制
点火源及其安全控制点火源是引起火灾或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点火源及其安全控制的了解和控制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点火源的类型和安全控制措施。
一、点火源的类型点火源可以分为两大类:明火点火源和隐形点火源。
1. 明火点火源:这种点火源明显可见,通常指以明亮的火焰形式存在的点火源。
如火炬、火柴、打火机等。
2. 隐形点火源:这种点火源通常不易察觉,但同样具有引发火灾的危险性。
如静电、摩擦、电火花等。
二、点火源的安全控制1. 明火点火源的安全控制:(1)禁止在易燃物附近使用明火:明火点火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火焰和热量,容易引燃附近的可燃物,因此应禁止在易燃物附近使用明火。
(2)妥善存放明火点火源:明火点火源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易燃物和暴露于阳光直射的地方。
如火柴应存放在密封的盒子中,打火机应关闭火焰控制开关。
2. 隐形点火源的安全控制:(1)防止静电产生:提高地面、设备等的导电性,控制环境湿度,减少静电的积累,避免静电火花的产生。
(2)减少摩擦产生:在防止产生火花或火焰的场所,应选用具有抗静电性能的设备或材料,并注意减少不必要的摩擦。
(3)防止电火花产生:使用具有防爆性能的电气设备和材料,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维修,防止电火花的产生。
三、其他点火源的安全控制1. 明火和隐形点火源的联合安全控制:(1)禁止将明火点火源放置在易燃气体、液体或粉尘的周围,这样可以避免明火点火源引发隐形点火源。
(2)加强空气通风和排风装置的使用,及时排除空气中的可燃物,确保环境中的火灾潜在点变小。
2. 监控和检测:(1)使用可燃气体、温度和烟雾探测器等设备,及时发现火灾迹象并发出警报。
(2)定期检查明火和隐形点火源的工作状态,确保其完好并正常使用。
3. 火灾应急预案和灭火设备:(1)制定并培训火灾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有序地组织人员疏散和灭火。
(2)配备适当的灭火设备,如灭火器、灭火器、自动喷水系统等。
2012年安全工程师辅导《技术》:点火源和其控制
2012年安全工程师辅导《技术》:点火源和其控制点火源及其控制(一)点火源的概念及其分类点火源是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这种能量既可以是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也可以是机械能。
根据点火源产生能量的来源不同,点火源可分为火焰、火星、高热物体、电火花、静电火花、撞击、摩擦化学反应热、光线聚焦等。
(二)控制火源引起火灾的方法1.化学点火源引起火灾成因主要分为两种:1)化学自热着火化学自热着火是指在常温常压下,可燃物不需要外界加热,而是依靠特定条件下自身的反应放出的热量着火。
这里讲的特定条件包括:与水作用、与空气作用、性质相抵触的物品相互作用等。
对其控制应当结合以下特点:(1)与水作用化学自热着火。
遇水反应发生自热着火的物质主要有活泼金属、金属氢化物、金属磷化物、金属碳化物、金属粉末等。
其特点是:与水反应放出氢气、磷化氢、甲烷、乙炔等可燃气体和大量的化学反应热。
可燃气体在局部的高温环境中与空气中的氧作用,引起燃烧。
(2)与空气接触化学自热着火。
黄磷、烷基铝、有机过氧化物等物质,能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而着火。
(3)相互接触化学自热着火。
相互接触化学自热着火的物质,一般情况下一种是强氧化剂,另一种是强还原剂,混合后由于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而自热着火。
例如乙炔与氯气混合、甘油遇高锰酸钾、甲醇遇氧化钠、松节油遇浓硫酸,均可立即发生自燃着火。
2)蓄热自热着火煤、植物、涂油等可燃物质都有蓄热自热的特点,长期堆积在一起,会发生蓄热自热着火。
对其控制应当结合以下特点:(1)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同狈懦鋈攘俊?(2)在储存过程中,散热条件不好,通风不良,氧化放出的热量散不出去;堆积内积热不散,促使温度上升,反应加快,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自燃点时,可燃物就会着火。
(3)蓄热自热着火是一个缓慢过程,一般需要相当长时间进行热量积蓄,才会引起着火。
2.电气火源引起火灾成因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火灾。
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教材《安全生产技术》点火源
《安全生产技术》是一本重要的安全工程师培训教材,其中涵盖了各种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下面是关于点火源(火灾起因)的一些内容:
点火源的定义
点火源是指能够引发燃烧或爆炸的物体、设备或现象。
在安全生产中,点火源是火灾和爆炸事故的起因之一,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和控制非常重要。
常见的点火源类型
1.明火:明火是最常见的点火源,包括明火燃烧的火焰、火花等。
2.高温表面:高温表面如加热设备、熔融金属等,在接触易燃物质时可能引发火灾。
3.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的故障、电弧、电火花等都可能成为点火源。
4.静电:静电聚集并释放时,可能形成高能电火花,引发爆炸或火灾。
5.摩擦磨损:摩擦磨损会产生热量和火花,容易引发可燃物着火。
6.化学反应:某些化学反应会产生高温、火焰或放出可燃气体,成为点火源。
点火源的控制措施
为了防止点火源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
1.隔离:将易燃物与点火源隔离开来,确保它们不会接触到一起。
2.排除:尽量排除可能引发点火源的设备或物品,如维护电气设备、定期清理积尘等。
3.防护:对于潜在的点火源,采取防护措施,如使用防爆设备、防静电设备等。
4.增强管理:加强管理措施,包括培训员工安全意识、制定相关操作规程等。
这些是关于点火源的一些基本内容,对于安全工程师来说,掌握和理解点火源及其控制非常重要,以确保安全生产环境中的风险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1。
控制点火源的措施
控制点火源的措施在多数场合,可燃物和助燃物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消除或控制点火源就成为防火防爆的关键。
但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点火源常常是一种必要的热能源,故须科学地对待点火源,既要保证安全地利用有益于生产的点火源,又要设法消除能够引起火灾爆炸的点火源。
在化工企业中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有:明火源、摩擦与撞击、高温物体、电气火花、光线照射、化学反应热等。
(一)消除和控制明火明火,是指敞开的火焰、火花、火星等。
如吸烟用火、加热用火、检修用火、高架火炬及烟囱、机械排放火星等。
这些明火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常见原因,必须严加防范。
(1)在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严禁吸烟,应设置醒目的“禁止烟火”标志,吸烟应到专设的吸烟室,不准乱扔烟头和火柴余烬。
驶入危险区的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其废气排气管应戴防火帽。
(2)生产用明火、加热炉宜集中布置在厂区的边缘,且应位于有易燃物料的设备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与露天布置的液化烃设备和甲类生产厂房保持不小于15m的防火间距。
加热炉的钢支架应覆盖耐火极限不小于1.5h的耐火层。
燃烧燃料气的加热炉应设长明灯和火焰检测器。
(3)使用气焊、电焊、喷灯进行安装和维修时,必须按危险等级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并消除物体和环境的危险状态,备好灭火器材,在采取防护措施,确保安全无误后,方可动火作业。
焊割工具必须完好。
操作人员必须有资格证,作业时必须遵守安全技术规程。
(4)全厂性的高架火炬应布置在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可能携带可燃性液体的高架火炬与相邻居住区、工厂应保持不小于120m的防护间距,与厂区内装置、储罐、设施保持不小于90m的防火间距。
装置内的火炬,其高度应使火焰的辐射热不致影响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顶部应有可靠的点火设施和防止下“火雨”的措施;严禁排入火炬的可燃气体携带可燃液体;距火炬筒30m范围内,禁止可燃气体放空。
(二)防止撞击火花和控制摩擦当两个表面粗糙的坚硬物体相互猛烈撞击或剧烈摩擦时,有时会产生火花,这种火花可认为是撞击或摩擦下来的高温固体微粒。
点火源及其安全控制参考文本
点火源及其安全控制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点火源及其安全控制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点火源的概念及其分类点火源是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这种能量既可以是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也可以是机械能。
根据点火源产生能量的来源不同,点火源可分为火焰、火星、高热物体、电火花、静电火花、撞击、摩擦化学反应热、光线聚焦等。
(二)控制火源引起火灾的方法1.化学点火源引起火灾成因主要分为化学自热着火和蓄热自热着火两种:1)化学自热着火。
指在常温常压下,可燃物不需要外界加热,而是依靠特定条件下自身的反应放出的热量着火。
这里讲的特定条件包括:与水作用、与空气作用、性质相抵触的物品相互作用等。
对其控制应当结合以下特点:(1)与水作用化学自热着火。
遇水反应发生自热着火的物质主要有活泼金属、金属氢化物、金属磷化物、金属碳化物、金属粉末等。
其特点是:与水反应放出氢气、磷化氢、甲烷、乙炔等可燃气体和大量的化学反应热。
可燃气体在局部的高温环境中与空气中的氧作用,引起燃烧。
(2)与空气接触化学自热着火。
黄磷、烷基铝、有机过氧化物等物质,能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而着火。
点火源及其安全控制
点火源及其安全控制点火源是指引起火灾的物质或现象。
在工业、农业、家庭等各个领域,点火源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问题。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点火源的产生和使用,以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一、常见的点火源1. 明火:明火是最常见的点火源,包括火焰、火花和蜡烛等。
明火具有高温、高能量的特点,一旦接触可燃物,很容易引发火灾。
2. 静电:静电是由于物体之间的电荷失衡而引发的点火源。
常见的静电积聚情况包括摩擦、电离、电解和电磁感应等。
在一些特定的场所,如易燃气体、粉尘和化工品仓库等地方,积聚的静电可能引发爆炸。
3. 高温表面:高温表面是引发火灾的另一常见点火源。
例如,热管、电炉、炉子、火炉、热水器、电吹风等设备都可能因高温表面引发火灾。
4.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是常见的点火源。
电线、插座、开关、电器等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如短路、过载、电弧等,都可能引发火灾。
5. 化学反应:在一些工业过程中,一些化学反应也可能产生点火源。
例如,化工生产中的热解、氧化和还原反应,如果条件不当,都可能导致火灾。
二、点火源的安全控制为了确保点火源的安全,采取以下措施非常重要:1. 防火教育:对工业和家庭人员进行防火教育,增强他们的火灾防范意识,提高火灾应对能力,减少点火源的产生。
2. 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职责。
制定相关的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各项措施得以有效执行。
3. 明火使用的限制和管理:对于需要使用明火的场所,如厨房、工业车间等,建立明火使用规范,要求经过专门人员培训,合理规划燃烧设备和用火方案,使用防护措施,定期检查设备,避免火灾事故发生。
4. 静电防护:在易燃气体、粉尘和化学品仓库等场所,应采取相应的静电防护措施,如使用导电材料、静电消除装置、接地装置等,避免静电引发爆炸。
5.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严禁私拉乱接电线,避免电气设备问题引发火灾。
点火源的种类及安全控制对策
点火源的种类及安全控制对策一、点火源的分类点火源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因素之一。
依据其种类,点火源可分为以下几类:1. 电气设备点火源电气设备是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必需的设备,但也是可能引发火灾的点火源之一。
电气设备的故障、短路甚至电气过载等问题都可能引发电气火灾。
此外,使用不合格的电气设备,安装不合规范的电气设备以及电气设备的不合理使用等也都可能成为电气火灾的点火源。
2. 热点火源热点火源主要是由于高温、高热源或火源辐射导致的点火源。
如高温设备、火炉、烤炉、热风炉、燃烧器、冶金设备等。
这些热点设备在高温或使用不当时,都可能引发火灾。
3. 易燃液体点火源易燃液体是指在正常温度和压力下易挥发和引发复杂燃烧反应的一类液体,如汽油、柴油、润滑油、油漆、清漆、酒精等。
这些易燃液体在携带、储存、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引发火灾。
4. 起火点火源起火点火源是指人为或自然因素引发的点火源。
如吸烟、打火机、火柴、闹钟、电热毯、暖宝宝等,都可能成为起火点火源。
二、点火源的控制对策点火源是火灾的起因,要想防止火灾的发生,就要从源头上控制点火源。
以下是一些点火源的防控对策:1. 电气设备点火源控制(1)采购合格的电气设备;(2)电器设备必须经过检测和安全测试;(3)设备必须按照规范安装和使用,禁止超负荷电气设备使用;(4)设备安装时,必须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和过载保护等设施。
2. 热点火源控制(1)定期检修、清理和维护热点设备;(2)尽可能地降低热点的温度以及热源或火源的辐射;(3)考虑安装自动灭火系统,及时消除热点设备的火灾隐患。
3. 易燃液体点火源控制(1)严格遵守液体贮存和使用规范;(2)加强液体取用和储存设施的管理;(3)对储罐和泄漏池等设备实现定期检查与维修。
4. 起火点火源控制(1)规划场所内吸烟点,要确保场所内有烟灰缸、烟蒂容器,投放烟蒂等;(2)注意电器设备缺陷以及维修情况,禁止在床上或不稳定的物体上使用电器等;(3)在场所内悬挂灭火器和安装警报设备来预防火灾的发生。
点火源及其安全控制范文
点火源及其安全控制范文一、引言二、点火源的分类根据其产生的方式和使用的条件,点火源可以分为内部点火源和外部点火源两类。
1. 内部点火源内部点火源是指在封闭容器内部产生的点火源。
常见的内部点火源有电火花、热火花、火焰、高温表面等。
内部点火源使用方便,但也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
2. 外部点火源外部点火源是指在封闭容器外部产生的点火源。
常见的外部点火源有喷火枪、火焰器、火花发生器等。
外部点火源的操作相对复杂,但由于其可以远离容器,因此安全风险较低。
三、点火源的安全控制措施为了确保点火源的安全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控制措施。
以下是五个主要的安全措施。
1. 严格控制点火源的使用在使用点火源前,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对于内部点火源,应尽量选择低安全风险的点火源。
对于外部点火源,应训练操作人员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
2. 对点火源进行防护和隔离为了防止点火源引发事故,应在点火源周围设置防护设备,并确保其能够有效隔离其他可燃物质。
例如,在使用火焰器时,应设置防火墙,以避免火焰蔓延。
此外,还应保持点火源周围的工作区域干燥,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3. 定期检查和维护点火源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是确保点火源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应建立完善的点火源设备维护制度,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
在维护过程中,需要注意清除设备内部的积尘和杂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4. 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事故和意外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该预案应包括对点火源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人员疏散逃生路线、紧急救援措施等内容。
相关人员应接受培训,熟悉应急预案,并经常进行应急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5. 不断更新和改进安全控制措施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安全控制措施。
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我们可以提高点火源的安全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和验证,以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点火源及其安全控制(三篇)
点火源及其安全控制(一)点火源的概念及其分类点火源是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这种能量既可以是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也可以是机械能。
根据点火源产生能量的来源不同,点火源可分为火焰、火星、高热物体、电火花、静电火花、撞击、摩擦化学反应热、光线聚焦等。
(二)控制火源引起火灾的方法1.化学点火源引起火灾成因主要分为化学自热着火和蓄热自热着火两种:1)化学自热着火。
指在常温常压下,可燃物不需要外界加热,而是依靠特定条件下自身的反应放出的热量着火。
这里讲的特定条件包括:与水作用、与空气作用、性质相抵触的物品相互作用等。
对其控制应当结合以下特点:(1)与水作用化学自热着火。
遇水反应发生自热着火的物质主要有活泼金属、金属氢化物、金属磷化物、金属碳化物、金属粉末等。
其特点是:与水反应放出氢气、磷化氢、甲烷、乙炔等可燃气体和大量的化学反应热。
可燃气体在局部的高温环境中与空气中的氧作用,引起燃烧。
(2)与空气接触化学自热着火。
黄磷、烷基铝、有机过氧化物等物质,能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而着火。
(3)相互接触化学自热着火。
相互接触化学自热着火的物质,一般情况下一种是强氧化剂,另一种是强还原剂,混合后由于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而自热着火。
例如乙炔与氯气混合、甘油遇高锰酸钾、甲醇遇氧化钠、松节油遇浓硫酸,均可立即发生自燃着火。
2)蓄热自热着火。
煤、植物、涂油等可燃物质都有蓄热自热的特点,长期堆积在一起,会发生蓄热自热着火。
对其控制应当结合以下特点:(1)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2)在储存过程中,散热条件不好,通风不良,氧化放出的热量散不出去;堆积内积热不散,促使温度上升,反应加快,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自燃点时,可燃物就会着火。
(3)蓄热自热着火是一个缓慢过程,一般需要相当长时间进行热量积蓄,才会引起着火。
2.电气火源引起火灾成因(1)电动机(马达)超负荷运转或绝缘不良、短路发热起火;(2)电气线路安装不牢或接头松动打火,引起周围可燃物着火;(3)乱接乱拉电线或线路绝缘层老化、破损,导致并线短路,产生电火花起火;(4)变压器线圈绝缘损坏或接头接触不良等造成短路或电阻过大发热起火;(5)用过的电熨斗、电烙铁、电炉等未切断电源起火;(6)熔丝(保险丝)安装使用不合格,超负荷时失去保护作用或用其他金属丝代替保险丝引起火灾;(7)使用大功率灯泡靠近可燃物而着火。
点火源的种类及安全控制对策(五)
(⼋)化学反应放热的点燃及其控制对策 化学反应放热能够使参加反应的可燃物质和反应后的可燃产物升⾼温度,当超过可燃物⾃燃点时,则使其发⽣⾃燃。
能够发⽣⾃燃的物质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发⽣⾃燃都属于这种化学反应放热点⽕现象。
这类点⽕现象举例如下: (1)黄磷在空⽓中与氧⽓反应⽣成五氧化⼆磷,并放出热量,导致⾃燃。
其反应式为 P4+5O2=P4O10+3098.23kJ (2)⾦属钠与⽔反应⽣成氢氧化钠与氢⽓,并放出热量,导致氢⽓和钠⾃燃。
其反应式为 2Na+2H2O=2NaOH+H2+371.79kJ (3)过氧化钠与甲醇反应⽣成氧化钠、⼆氧化碳及⽔,反应放出热量,⽽导致⾃燃。
其反应式为 CH3OH+3Na2O2=3Na2O+CO2+2H2O 能发⽣化学反应放热点⽕现象的物质有⾃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与可燃物的混合物等。
对这些能⾃燃的物质,⽣产加⼯与储运过程中应避免造成化学反应的条件,如⾃燃物品隔绝空⽓储存;遇湿易燃物品隔绝⽔储存及防⾬雪、防潮等;氧化剂隔绝可燃物储存;混合接触有⾃燃危险的两类物品分类分库和隔离储存等。
另外,还有⼀类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和产物都不是可燃物,反应放出的热量不能造成反应体系⾃⾝发⽣⾃燃,但可以点燃与反应体系接触的其它可燃物,造成⽕灾爆炸事故。
如⽣⽯灰与⽔反应放热点燃与之接触的⽊板、草袋等可燃物。
⽣⽯灰与⽔发⽣的放热反应为 CaO+H2O=Ca(OH)2+64.9kJ 反应放热能使氢氧化钙的温度升⾼到792.3℃(56kg氧化钙与18kg⽔反应),这⼀温度超过了⽊材等可燃物的⾃燃点,因此能引起燃烧造成⽕灾。
能发⽣此类化学反应放热点⽕现象的物质还有许多。
如漂⽩精、五氧化⼆磷、过氧化钠、过氧化钾、五氯化磷、氯磺酸、三氯化铝、三氧化⼆铝、⼆氯化锌、三溴化磷、浓硫酸、浓硝酸、氢氟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遇⽔都会发⽣放热反应导致周围可燃物着⽕。
因此,对易发热的物质应避免使⽤可燃包装材料,储运中应加强通风散热,以防化学反应放热点⽕引起⽕灾爆炸事故。
化工生产中点火源的控制(二篇)
化工生产中点火源的控制在化工生产中,引起火灾爆炸的点火能源有明火、高热物及高温表面、电气火花、静电火花、冲击与摩擦、绝热压缩、自然发热、化学反应热以及光线和射线等。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过程中,应对各种点火能源进行研究,采取措施,严格控制。
化工生产中的明火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用火及其他火源。
加热易燃液体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而采用蒸汽、过热水、中间载热体或电热等。
如果必须采用明火,设备应严格密闭,燃烧室应与设备分开建筑或隔离,砖砌物宜包在铁壳之内,并刷白色,以便于辨别是否有漏烟处。
为了防止易燃物滴入燃烧室,设备应定期做强度和密闭性试验。
凡是用明火加热的装置必须与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装置相隔一定距离,防止装置泄漏而引起着火。
实验时不允许用明火加热易燃液体,一般宜采用油浴。
在采用油浴时,要有防止油蒸气起火的措施。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贮槽和管道内部,不得用蜡烛和普通电灯照明,必须采用防爆电器。
工艺装置中明火设备的布置。
应远离可能泄漏的可燃气体或蒸气的工艺设备及贮罐区。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厂房内,应尽量避免焊割作业,最好将需要检修的设备或管段拆卸至安全地点修理。
进行切割或焊接作业时应严格执行动火安全规定。
在积存有可燃气体、蒸气的管沟、深坑、下水道内及其附近,没有消除危险之前,不能有明火作业。
电焊线破残应及时更换或修理,不能利用其与易燃易爆生产设备有联系的金属件作为电焊地线,以防止在电器通路不良的地方产生高温或电火花。
对熬炼设备要经常检查,防止烟道窜火和熬锅破漏。
盛装物料不要过满,防止溢出。
在锅灶设计上可采用“死锅活灶”的方法,以便随时撤出灶火。
在生产区熬炼时,应注意熬炼地点的选择。
喷灯是一种轻便的加热用具,主要用于维修方面。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使用喷灯,应按动火制度进行并将可燃物清理干净。
烟囱飞火,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等的排气管喷火,都可能引起可燃气体、易燃蒸气燃烧爆炸。
为防止烟囱飞火,炉膛内燃烧要充分,烟囱要有足够的高度,周围一定距离内,不搭建易燃建筑,不堆放易燃易爆物质。
常见的点火源及控制
8.14燃烧三要素:点火源、可燃物、氧化剂常见的点火源:1、明火:炉具加热焊接等。
控制方法:易燃易爆场所内动火作业时,应将系统和环境进行彻底清洗和清理;配备消防器材;清理周围可燃物品;现场用惰性气体进行置换,在可能积存可燃气体的位置(管沟、下水道等)除了置换外还应采用非燃体进行遮盖(石棉板)。
现场可燃气体的下限大于4%,将浓度降低到0.5%以下;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小于2%,将浓度降低到0.2以下。
存在火灾或爆炸危险的场所,禁止使用蜡烛、火柴以及普通照明灯具等,在醒目地点张贴标记以引起注意,车辆禁止入内,如必须要进入的,则在排气管上安装火花熄灭器。
2、摩擦和撞击:机器轴承、铁器机件撞击、钢制工具相互撞击、设置铁桶容器裂开也能产生火花。
控制方法:易燃易爆场场所内,工人禁止穿钉鞋;不得使用铁制工具;机器运转设备不能用发生火花的金属制造的,应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中操作。
机器的运转部门应用两种材料制造,其中之一是不发生火花的有色金属材料(铜、铝)。
机器的轴承等转动部分,应该有良好的润滑,并经常清除附着的可燃物污垢。
3、电气设备:设备或线路出现危险温度、电火花、电弧时,就成为引起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着火。
爆炸的一个主要火源。
控制方法: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温升等参数不能超过允许值,保持电气设备和线路绝缘能力及良好的连接等;电气设备和电线的绝缘,不得受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及气体的腐蚀,电线绝缘材料要具有防腐蚀的性能;固定接头时,特别是铜、铝接头要接触紧密,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
在具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可拆卸的链接应有防松动措施,铝导线间的连接应采用压接、熔焊、钎焊,不得简单的采用缠绕接线。
电气设备应保持清洁,因为灰尘堆积和其他脏污即降低电气设备的绝缘,又妨碍通风和冷却,还能由此引起着火。
4、静电放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有时会带来严重的危害,静电的电压可达几万伏以上,可能引起多种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还可能造成电击。
控制方法:1)流速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593
点火源及其安全控制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点火源及其安全控制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点火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点火源是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这种能量既可以是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也可以是机械能。
根据点火源产生能量的来源不同,点火源可分为火焰、火星、高热物体、电火花、静电火花、撞击、摩擦化学反应热、光线聚焦等。
(二)控制火源引起火灾的方法
1.化学点火源引起火灾成因
主要分为化学自热着火和蓄热自热着火两种:
1)化学自热着火。
指在常温常压下,可燃物不需要外界加热,而是依靠特定条件下自身的反应放出的热量着火。
这里讲的特定条件包括:与水作用、与空气作用、性质相抵触的物品相互作用等。
对其控制应当结合以下特点:
(1)与水作用化学自热着火。
遇水反应发生自热着火的物质主要有活泼金属、金属氢化物、金属磷化物、金属碳化物、金属粉末等。
其特点是:与水反应放出氢气、磷化氢、甲烷、乙炔等可燃气体和大量的化学反应热。
可燃气
体在局部的高温环境中与空气中的氧作用,引起燃烧。
(2)与空气接触化学自热着火。
黄磷、烷基铝、有机过氧化物等物质,能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而着火。
(3)相互接触化学自热着火。
相互接触化学自热着火的物质,一般情况下一种是强氧化剂,另一种是强还原剂,混合后由于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而自热着火。
例如乙炔与氯气混合、甘油遇高锰酸钾、甲醇遇氧化钠、松节油遇浓硫酸,均可立即发生自燃着火。
2)蓄热自热着火。
煤、植物、涂油等可燃物质都有蓄热自热的特点,长期堆积在一起,会发生蓄热自热着火。
对其控制应当结合以下特点:
(1)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2)在储存过程中,散热条件不好,通风不良,氧化放出的热量散不出去;堆积内积热不散,促使温度上升,反应加快,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自燃点时,可燃物就会着火。
(3)蓄热自热着火是一个缓慢过程,一般需要相当长时间进行热量积蓄,才会引起着火。
2.电气火源引起火灾成因
(1)电动机(马达)超负荷运转或绝缘不良、短路发热起火;
(2)电气线路安装不牢或接头松动打火,引起周围可燃物着火;
(3)乱接乱拉电线或线路绝缘层老化、破损,导致并线短路,产生电火花起火;
(4)变压器线圈绝缘损坏或接头接触不良等造成短路或电阻过大发热起火;
(5)用过的电熨斗、电烙铁、电炉等未切断电源起火;
(6)熔丝(保险丝)安装使用不合格,超负荷时失去保护作用或用其他金属丝代替保险丝引起火灾;
(7)使用大功率灯泡靠近可燃物而着火。
3.机械点火源引起火灾成因
机械点火源即由撞击和摩擦等机械作用形成的点火源。
一般来说,在撞击和摩擦过程中机械能转变成热能。
当两个表面粗糙的坚硬物体互相猛烈撞击或摩擦时,往往会产生火花或火星,这种火花实质上是撞击和摩擦物体产生的高温发光的固体微粒。
撞击和摩擦发出的火花通常能点燃沉积的可燃粉尘、棉花等松散的易燃物质,以及易燃的气体、蒸气、粉尘与空气的爆炸性混合物。
实际中的火镰引火、打火机(火石型)点火都是撞击和摩擦火花具体应用的实例。
实际中也有许多撞击和摩擦火花引起火灾的案例,如铁器互相撞击点燃棉花、乙炔气体等。
因此在易燃易爆场所,不能使用铁制工具,而应使用铜制或木制工
具;不准穿带钉鞋,地面应为不发火花地面等。
硬度较低的两个物体,或一个较硬与另一个较软的物体之间互相撞击和摩擦时,由于硬度较低的物体,通常熔点、软化点较低,则使物体表面变软或变形,因而不能产生高温发光的微粒,即不能产生火花。
但撞击和摩擦的机械能转变成的热能却会点燃许多易燃易爆的物质。
实际中也有许多撞击和摩擦发热引起火灾的案例。
如爆炸性物质、氧化剂及有机过氧化物等受振动、撞击和摩擦而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车床切削下来的废铁屑(温度很高)点燃周围可燃物而造成的火灾事故等。
在装卸搬运爆炸性物品、氧化剂及有机过氧化物等对撞击和摩擦敏感度较高的物品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撞击、拖拉、翻滚等,以防引起火灾和爆炸。
对于车床切削应有冷却措施。
对机械传动轴与轴套,应定期加润滑油,以防摩擦发热引燃轴套附近散落的可燃粉尘等。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