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马”词群研究综述
汉语词群的研究综述
组 词 . 些 词 在 语 义 上 有 关 联 . 于 同 一 语 义 场 。 非 语 这 属
第二 方 面 . 关 词群 的语 义研 究 . 要 是 语 义 场 的研 究 , 有 主
我 国相 对 较 晚 , 仍 有 成 果 : 三 方 面 是 有 关 词 群 的 具 体 但 第
源 词 , 通 锵 先 生 将 其 称 为 同 族 词 。 族 词 是 指 语 音 相 同 徐 同
或 相 近 、 义 上相 关 、 亲 属关 系 的一 组词 。 语 有
点 是 意 义 ,词 族 除 指 由 同 一 词 素 构 成 的 一 系 列 词 的 聚 合 之外 , 指 同源词 。 还
一
《 畜 》 解 释 各 类 牲 畜 的 名 称 ,释 畜 》 照 类 别 分 为 六 释 为 《 按 个 部 分 。 尔 雅 》 种 按 义 类 编 排 词 语 的 方 法 , 为 我 国 辞 《 这 成 书 编 纂 的 一 个 重 要 的 传 统 , 这 是 早 期 粗 略 的 语 义 系 统 的
21 2 号下旬 01 P  ̄1 ] 刊又 敖 贫料
汉 语 词 群 的 研 究 综 述
许一 秀 李 志 霞
209 ) 1 0 7
( 京 师 范 大学 文 学 院 , 苏 南京 南 江
摘 要 : 群 的 研 究 是 一 个 新 兴 的 课 题 . 者 对 词 词 学
观 念 , 义 场 正 是 语 义 系 统 的 反 映 。 除 了 《 雅 》 古 代 还 语 尔 , 有许 多辞 书常 常会 把 同 一个 字 ( ) 在 不 同的 词 条 中进 词 放 行解 释 , 《 名》 《 言 》《 雅 》 。 正 说 明 了同一 个 如 释 、方 、广 等 这 字 可 以 同 时 担 负 不 同 的 意 义 ,这 些 不 同 的 意 义 各 自属 于 不 同 的聚 合群 .每一 个群 体 中的词 都 可 以构 成 一个 近 义 或 同义 语 义场 .它们 具有 共 同的义 素 来 支持 这 个语 义 场 的存 在 。 然 在 古代 汉 语 中 已经有 语 义场 的意识 , 是 大 虽 但 都 是 为 了 训 诂 服 务 。 于 传 统 的 训 诂 学 范 畴 . 现 代 词 义 属 与 学 的 研 究 范 围 、 究 目的 和 研 究 方 法 都 不 同 。 研 在 现 代 汉 语 中 . 我 国 学 者 起 初 主 要 是 围 绕 着 聚 合 和 组 合这 两 种关 系 对语 义 场进 行 描述 的 。上个 世 纪 八 十年 代 末 , 国 语 言 学 界 主 要 讨 论 的是 词 义 的 聚 合 场 , 且 举 我 而 例 子 一 般 涉 及 到 颜 色 场 、 属 场 、 畜 场 等 国 外 研 究 比较 亲 家
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综述一、综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语言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外来词作为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的产物,在现代汉语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汉语外来词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
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外来词的界定、分类、来源、特点、影响等。
在界定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外来词是指从其他语言中借用过来的词语,这些词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可能与汉语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不同的标准,外来词可分为音译词、意译词、形译词等多种类型。
在来源方面,现代汉语外来词主要来自于英语、日语、法语、俄语等世界主要语言,这些语言中的词汇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汉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
在研究特点上,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学者们注重对外来词的语言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如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另一方面,他们也关注外来词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探讨外来词在文化交流、社会变迁等方面的作用。
还有一些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角度对外来词进行研究,揭示了外来词在人们的认知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在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外来词的引入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资源,增强了汉语的表达力。
外来词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开放程度和文化的多元性。
外来词的过度使用也可能导致汉语的纯洁性受到挑战,因此需要在语言规范和社会文化层面进行引导和调控。
综观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和深化研究内容,如加强对外来词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研究、探索外来词对汉语语言结构的影响等。
还需要注重研究方法的创新和跨学科的合作,以推动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1. 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与影响外来词作为现代汉语词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日益显著,影响也日益深远。
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词类划分及术语演变问题
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词类划分及术语演变问题一、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回顾(一)30年代以前的词类研究:1898年,《马氏文通》的问世标志着汉语语法学的诞生。
受国内与国外语言学的双重影响,他提出“字无定义,故无定类”,这可以看出,该书以词汇意义作为词类划分的标准。
马建忠先生在《马氏文通》中,将词类分为9类,那时还未出现“词”这种说法,而是叫做“字”,故词类均称为“X”字,分别为实字和虚字。
这个体系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后来的一系列的研究都是建立在这一基本格局之上,只有些许变动,数词和语气词分别从静字和助字中独立出来,增加了拟声词和量词。
黎锦熙先生的著作《新著国语文法》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这本书第一次系统地研究了现代汉语语法,在汉语语法史上影响甚大。
黎锦熙先生提出“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
”[1](P19)他开始引入句子成分这一标准,他认为要按照词在句子中充当的语法成分来分辨词类,词类不能离开句子。
书中将词类划分为9类,和《马氏文通》里的分类大体一致,只是名称略有变动,有了“词”的叫法。
(二)30——40 年代的词类研究:20世纪30——40 年代的词类研究,主要受到马建忠先生的《马氏文通》和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的影响,主张以词汇意义作为词类划分的标准。
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产生于这一时期,书中认为划分词类的标准在于意义的虚实。
吕叔湘先生按照意义和作用把词归为7类,他认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意义比较实在,归为实义词一类;并指出凡是意义不及名词、动词、形容词那样实在的,一概称为辅助词,属于这一类的有限制词(副词)、指称词(代词)、关系词、语气词;为了便利起见,还添列了一些名称,如方所词、时间词以及日期等等。
王力先生的《中国现代语法》和《中国语法理论》,既有规律的描述,又有理论的阐述,从而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汉语语法新体系。
关于词类划分标准,王力先生从意义出发,但虚词的划分考虑到了语法的意义。
他认为“汉语里,词的分类,差不多完全只能凭着意义来分。
汉语、马来语名量词比较研究
墨塞量
Lm 枝 : 指 a as 长枪 、盯i 炮 aa 专 epg n  ̄ Ⅱ 蛐
注 意不 到 的问 题 和 特 点 。
c都存在表量和表数的量词 。 .
汉语 马来语
对 、 打、 双、 副
ps g 、 、 , 。 打 an对 双 副 d e a 0n
() 2 汉语 、 马来语名量词都 有表性状之分的量词 , 这类量词用于 性状相同或相近 的一类名词上 , 既表示量又表示名词的性状 。 A有纯表事物性状 的量词 , : . 如
B有由动做而引发的表事物性 状的量词 , . 且通 常就用动词作量
词 。如 :
区亟
捆: 计量捆在 一起的东西 卷: 计量成卷 的东西
之一是 因为许多语 言中缺少量词这一词类 。而对 以马来语为母语 的汉语学习者来说 , 不一样, 情况 因为马来语 中有量词 , 而且量词丰 富, 那为什么仍然出现许 多问题 呢?
摘
要
文章以名量词为研 究对 象,从马来学生汉语 习得 中
察, 偏误主要有两种情况 : 一种是结构 ; 另一种是量词用法不 当。这 两种情况中, 二种情况的偏误更 为复杂 。 第
的量词偏误入 手 , 探讨 两种语 言名 量词在 类型、 语义 、 结构等方面 的异同。在量词类型方面两者共同性远远大于差异性, 最大的差异
些情况 : 我 昨天去买了两本邮票 。
她 掉 了一 个 钻 石 。
根: 表细长 的物品
B t g支 an a
我们看见了一只很 大的牛。 刘德华开了两出演唱会 。
量词是汉语 中的特点 , 也是外 国人学习汉语 的一 大难 点 , 原因
粒: 表粒状 或小而圆的物 品
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热点综述
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热点综述摘要:近十年来,国内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文就较有代表性的三个方面做了讨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语言类型研究、构式语法研究和韵律语法研究。
关键词: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热点1989年《马氏文通》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汉语语法学的建立。
自此之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基本处于中国语言学研究最活跃、最具前沿性、成果最丰富,同时也是争议最突出的领域。
改革开放以后,汉语语法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尤其在近十年的语法研究中出现了新的特点:多元化。
新的研究领域和理论层出不穷,共同推进着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的发展。
本文在认真研读相关论文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方面取得的成果,讨论了三种较为代表性的语法研究理论。
一、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语言类型学语言类型学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形态类型学,主要是给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
当代语言学中,语言类型学已不仅仅是指给语言进行分类的学科,更重要的是建立在以跨语言比较和归纳推理为基础的研究范式之上,可以理解为“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学”。
其根本理念就是刘丹青所说的:“致力于通过跨语言的观察比较来获得对人类语言共性的认识”。
当代语言类型学家认为单靠对一种语言的深入开掘无法洞悉人类语言的共性和本质,任何对某种具体语言的特点或规律的总结必须得到跨语言的验证,否则就不宜认为个别语言的某某特点或某某规律就是该语言独具的所谓“特点”。
当代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类型学的建立,应该从格林伯格及其1963年发表的语言类型学经典论文《Some universals of grammar with par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算起。
国内最早的语言类型学的研究始于1984年陆丙甫与陆致极合作翻译的格林伯格上述的那篇经典论文,其后,1989年沈家煊翻译介绍了美国著名语言学家Oomrie的《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学》。
汉语词汇化研究综述
汉语词汇化研究综述零、引言随着Givón(1971)提出的“今天的词法即昨天的句法”观念的不断深入,词汇化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语言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词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总结词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的成就和经验,有助于推动汉语词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拟选取和汉语词汇化研究密切相关的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比较和综合整理。
一、词汇化本质与相关问题词汇化的界定Kurylowicz(1965)首先提出有一种跟语法化相反的演变过程叫做“词汇化”(lexicalization),即派生形式语法化为屈折形式,然后又词汇化为派生形式。
吴福祥(2003)解释Kurylowicz所说的“词汇化”实际上是指虚化程度较高的成分变为虚化程度较低的成分。
如同其他语言学术语,国内外学者因研究理念和视角的差异,至今对“词汇化”本质的理解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主要是在语言演变领域讨论词汇化现象。
胡壮麟(2003)论及“语法化的单向性和脱语法化关系”时指出,在国外,“词汇化”一词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而被冠以不同的术语,除了“词汇化”(lexicalization),还有诸如“脱语法化”(degrarmmaticalization)、“再语法化”(regrammaticalization)、“功能变异”(exaptation)等。
以英语为例,如-etic和-emic,原来是phonetics(语音学)和phonemics(音位学)的后缀,现在都成为词汇词,其意义分别是“非位学”和“位学/素学”,学者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词汇化”(lexicalization)。
Brinton&Traugott(2005)以构式体现出来的“词汇性”或“语法性”特征来区分“词汇化”和“语法化”。
词汇化和语法化都是渐进的,讲话者在某些特定语境中使用某种形义兼备的句法构式或词汇构型,且其形义特征不能完全从构式成分和构型模式派生或推断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构式或构型内部成分进一步丧失并可能变得更具词汇性,这样的变化称之为词汇化。
汉语词类研究综述
汉语词类研究综述本文介绍了汉语词类研究的发展概况、汉语词类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围绕解决词类研究中的不足而进行的各种尝试和努力。
重点讨论了沈家煊提出的“名动包含”模式,认为这一理论是迄今為止能解释汉语词类问题的最佳方案,同时认为该理论为今后的词类研究甚至整个汉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标签:汉语词类名物化名动包含一、引言汉语词类体系的构建始自《马氏文通》,一百多年来,汉语词类问题的研究一直贯穿汉语语法研究的整个历史,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王力(1985:11-18)、吕叔湘(1979:40-53;1982:16-27)、高名凯(1953;1986:65)、朱德熙(1982:37-54)、陆俭明(2013)等众多学者为汉语词类研究做出巨大贡献。
尽管如此,在词类研究中我们始终面临两个难以摆脱的困境:第一,做到“词有定类”就“类无定职”,做到“类有定职”就“词无定类”(胡明扬,1995);第二,满足“简约原则”就违背“中心扩展规约”,满足“中心扩展规约”就违背“简约原则”(沈家煊,2007、2009)。
为了解决汉语词类研究的上述两大困境,学界进行了各种尝试和努力,尤其是沈家煊(2007,2009,2010a,2010b,2012a,2012b,2013)通过一系列论文提出了“名动包含”模式,该模式的提出为处于两大困境之中的学者们提供了研究的新思路,对一直在传统观念之下亦步亦趋的学者们来说,无疑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下文将回顾汉语词类研究从初创到深入发展的概况,介绍汉语词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议,其中重点介绍汉语词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的各种尝试,尤其是沈家煊的“名动包含”模式。
二、汉语词类研究的发展概况(一)“词类”的提出汉语词类研究肇始于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
作者马建忠(1983:19)首先根据意义划分出了实字和虚字两个大类。
《文通》指出,“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
汉语造词法研究综述
汉语造词法研究综述汉语是一门复杂且丰富的语言,其中的词汇种类多样,可以归类为词汇单位、成语、固定搭配、词组和造词法。
其中,造词法是汉语词汇种类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不仅体现了汉语古老的历史文化,也反映了汉语当前的发展趋势。
因此,研究造词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汉语造词法指在汉语词汇系统中,通过采用固定的词汇形成新的词汇单位。
简单来说,汉语造词法是由一个或多个已有的词汇构成新的词汇。
这些新形成的词汇可以是词根、合成词、衍生词、复合词等等,而这些新形成的词汇又分为自然造词法和人为造词法。
自然造词法是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语言使用者根据本国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将原有的词汇进行组合、分解或转换,从而形成新的词汇。
例如,“见多识广”中的“见多”,就是由“见”和“多”构成的合成词;“千金散尽还复来”中的“散尽”,则是将“散”和“尽”两个词汇进行拆分合形成的衍生词。
人为的造词法又称合成法,它是指在汉语词汇形成过程中,文学家、学者、诗人等利用已有的词汇构成新的词汇单位,即通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汇结合在一起来组成新的词汇单位,以实现特定的表达目的。
例如,“缘定今生”中的“缘定”是由“缘”和“定”两个词汇结合而成的复合词,表达出经过缘分而定下来的意思。
多年来,人们针对汉语造词法做出了大量的研究。
中国近现代语言学家季白著有《汉语造词法》一书,其中把汉语的造词法研究分为三个部分:音韵造词法、语义造词法和形式造词法。
音韵造词法指的是在汉语发展过程中,汉语语言使用者按照汉语的谐音历史规律组成新的词汇单位。
语义造词法指的是按照汉语的语义规律、结构规律组成新的词汇单位。
形式造词法是指借鉴其他语言,根据汉语语言习惯形成新的词汇单位。
此外,现代汉语音韵学研究者陆宗芳著有《汉语造词语料库》,收集了一些流行的汉语词汇,根据汉语的音韵历史规律,从中发现了一些新的汉语造词规律,并归纳出了一系列汉语造词历史习惯。
例如,汉语中“期待”、“恳求”、“坚持”等词汇,都是按照汉语的音韵历史规律形成的。
新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综述
新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综述新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近十五年来,学者们通过著作、论文、专题会议等形式对汉语词类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于功能观、“包含模式”论、意义论等词类观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中,功能观内部以及功能观和意义论之间争论激烈。
关于汉语词类其他方面的研究,其领域也不断扩展。
本文从研究概况、学者主要观点和争议点等方面入手,以期对新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词类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一梳理和总结。
标签:现代汉语词类表述功能典型范畴名动包含模式一、新世纪以来汉语词类研究概况词类划分问题一直都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大问题,贯穿于整个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过程。
进入新世纪以后,汉语词类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研究视野以及研究领域更加开阔。
2000年以来,出版的著作有:郭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马彪(2002)《词类问题探索》,胡明扬主编(2004)《词类问题考察续集》,邢福义(2004)《词类辩难(修订本)》,徐艳华(2007)《汉语实词语法功能考察及词类体系构建》,袁毓林等人(2009)《汉语词类划分手册》以及袁毓林(2010)《汉语词类的认知研究和模糊划分》等。
近十五年来,发表在期刊上的以汉语词类为主题的论文共计172篇,具体涉及内容统计如下表:内容数量词类划分标准研究49小类、次类研究45活用、兼类研究25词类标注研究19词类教学研究8综述及其他262000年以后也有很多关于现代汉语词类问题的专题讨论。
2005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安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了“纪念汉语词类问题大讨论50周年专家座谈会”。
2010年6月,第十六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香港城市大学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就是词类问题。
2011年3月,北京大学中文系和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
与会者认为需要重新审视20世纪50年代“词类问题大讨论”后的汉语词类研究问题,吸收高名凯词类理论中的合理之处。
从范畴化认知与隐喻认知看“马”词群的生成
达。
三 、隐喻认 知 中的 “ 马” 词群
隐喻即用具体韵 、可视可触的、可嗅可闻的
形象 性强 的词语 作 喻体 ,来表示 相 对应 的另一 概
毛色 、身高 、 年龄等又直接影响着马的用途。为
有效 地 管理生 产 、生活 ,人们 必须 对种类 繁 多的 马进行 划分 。在 范畴化 的过程 中 ,人们 可从相 同
字共 出现 4 6个 ,加上重 现 者 ,有 5 0多个 。这 说 明 ,先秦 时代 , “ 马 ” 就 是 个 常用 字 ,属基 本 层 次范 畴词 ,其 他 “ 马 ” 部 字 由其 义 符 “ 马 ” 衍
体验性和认知性 ,它一方面强调人类的认知和语
言 源 于实践 ,具 有互 动体 验性 ,另一方 面 又强 调 主客观 的互 动 ,承认 认 知和语 言 具有 一定 的 主观
[ 基 金项 目]云南省教育厅科 学研 究基金 项 目 “ 汉语 ‘ 马 ’词群 的语 义范畴及 隐喻认知研 究”( 2 0 1 3 y 5 7 7 ) [ 作者简 介] 王 琼 ,昭通学院人文 学院副教授 , 硕 士 ,研究方 向:应 用语 言学、语 言与文化 ;董彦屏 ,昭通 学院
人 文学院讲 师,硕 士,研 究方向 :应用语言 学、现代 汉语 。
的丰 富 内涵 。 二 、范 畴化认 知 下 的 “ 马 ” 词群
目前 ,国内 对 “ 马 ” 词 群 及 马 文 化 的研 究
较 多 ,但这 些研 究很 少 涉 及 马 词 群 的 生 成 机 制 。 认 知语 言 学 认 为 ,语 言 是 由 客 观 世 界 、人 的 认 知 、社 会 文 化 及 其 语 用 因 素 促 动 的 象 征 符 号 系 统 ,是 人类认 知对客 观世 界进 行 范畴 化和 概念 化 的结 果 。语 言符 号 的意 义代表 一个 互 相关 联 的认 知 范畴 和语 义 范 畴 … 。认 知 语 言 学 强 调 语 言 的
马来西亚本土华语教材词汇编写研究——以《华语入门》为例
马来西亚本土华语教材词汇编写研究——以《华语入门》为例杨咪(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265)摘要:笔者结合自己在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为期一年的汉语志愿者教师的教学经历,以学校自编华语初级综合教材《华语入门》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前人在教材词汇编写方面的研究以及教材词语部分的分析,发现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希望能为日后华语教材的编写和修订所借鉴,从而减少学生的学习难度和教师的教学难度。
关键词:华语教材;教材编写;华语词汇中图分类号:H1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4-0140-04—、弓I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汉语学习已经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热潮。
语言学家格兰多曾预言:“未来十年,汉语极有可能成为全世界的必修语言”。
为实现汉语国际化,在大力发展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维护海外华人圈的共同语一华语。
华语虽然不是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但却是占人口总数25.5%的华人的共同语,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团结华族的有效语言工具。
马来西亚华语以普通话为核心,但有自己的标准。
随着华语与本地语言与文化的接触,马来西亚华语衍生岀新的本土化华语。
陆俭明曾指岀“一个外国学生要学好汉语,重要的是掌握大量的词汇”,因此,词汇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中极为基础和关键的部分。
马来西亚华语与汉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词汇的使用方面,特别是具有地方色彩的特有词汇。
这些特有词汇主要受到当地华裔(主要是闽、粤、客家)和马来语以及英语的影响。
现如今,马来西亚已经形成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的完整华文教育体系。
教材在课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直接地影响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内容。
正如刘询所说:“教材水平的高低不仅能反应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研究的深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与学的效果”8]。
2218年3月,笔者开始在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为期一年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_马氏文通_对汉语词类研究的贡献
ኗᇀᆼodern chinese2008.10一、《文通》以前的汉语词类研究汉语词类研究古已有之。
春秋时期就使用了“辞”这一术语来阐释虚词,具有了总体分类的意识;汉代提出“辞”“词”“语助”等概念作为阐释虚词的专用术语,并对“词”作了界说,从而使汉语词的虚实两分呈其端倪;唐代训诂学者承汉人之说,发汉人之意,以词是否有“意义”为标准披露出汉语两大词类的概貌,形成了汉语词类虚实两分的格局。
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以“为义”“不为义”为标准把汉语词分为“义类”和“语助类”,在语法史上具有空前的重要意义。
宋代首次使用了“实字”和“虚字”的概念,但其涵义与现代所谓的虚词和实词有所不同。
宋人的“实字”指的是具体名词,“虚字”指的是具体名词之外的所有词。
元代用“实字”和“语助”对立,使唐代的虚实二分进一步从形式上得以完善,在汉语史上完成了两大词类的划分,并且出现了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汉语虚词的著作——卢以纬的《助语词》。
清代用“虚字”代替“语助”,自此,“虚字”和“实字”便作为汉语乃至其他语言中两大对立的词类名称被确立下来。
清代是我国词类研究的集大成时期。
清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前人未加留意的词的类别概念。
如王筠《说文句读》中的“动字”“静字”说,王引之《经传释词》中的“问辞”说,其他像“称代辞”“形容辞”“指辞”“设词”这些称谓也都出于清人之口。
代表清人对词类问题认识的最高成就的是刘淇的《助字辨略》和王引之的《经传释词》。
在《文通》以前的漫长历史阶段中,我国古代学者对汉语词类的认识始终是朦胧的、模糊的,还未进入自觉阶段。
他们没有视词类问题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只是附之于“小学”,并使之成为经学附庸,所以不可能真正触及汉语词类的本质问题。
另外,“古人对汉语词的研究也是很不全面、很不均衡的,主要侧重于虚词的诠释和说明,而对于争议较多的实词却往往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有的甚至根本就未提及,即使触及到的也只是从词汇平面去解说,而很少从语法平面去探讨。
汉语文化词语教学研究综述
如, 汲传波(0 1 认为文化词语是反映一个 民族 的社会状况、 20 ) 宗教信仰、 风俗 习惯、
审美 情趣 、 维方 式和心 理态 势 等诸 多 文 化 因素 的词 语 。张 高翔 ( 0 3 认 为 , 外 汉 语 思 20 ) 对 教学 中的文 化词语 应该指 那些 有着 丰富 的文化 内涵 , 能从字 面上 了解其 含义 , 不 具有 固定 文化 附加义 的词语 。前者 对文化 词语 的 内涵作 了较 为 明确 的界定 , 从 对 外汉 语教 学 的 但
四种 :
第 一种是 按词语蕴 含 的文 化意义 的类别进 行划分 , 这种分 法 比较 细致 , : 如 孟 子敏 ( 9 8 3 8 根据 他对文 化意 义 的理 解 , 文化 词语 分 为三 大类 :1 根 据感 情 19 :1 ) 把 .
色彩分 为两类 , 即褒义 词和贬 义 词 。 . 据风 格 意义 , 2根 也分 为 两类 , 口语 和 书 面语 。3 即 . 语言意义转化或消失之后产生文化意义的文化词语, 2 有 4类, 如①动物 , ②植物 , ③人物 ( 根据 大家普遍 的观点 , 前两类是 明显不 属 于文化 词语 的 , 这里 研究 的主要 是他 指 出 的第 三类 。 王 国安 (963 8 根 据他对文 化词语 的界 定把 文化 词语 分为 :. ) 19 :9 ) 1 表现 中 国 独有 的物质文 化 的词语 。2 表 现 中国独特 的精 神文化 的词语 。3表现 中 国独 特 的社会 经 . . 济制度 的词语 。 . 映 中国独特 的 自然地 理 的词 语 。5 反 映 中 国独特 的 风俗 、 4反 . 习惯 的词 语 。杨 德峰 ( 9 9 15 则直 接把文 化词语 分为 l 19 :3 ) 5类 : 历史 、 理 、 治 制度 、 教 、 物 、 地 政 宗 人 文艺 、 服饰 、 食 、 饮 节令 、 习俗 、 礼仪 、 具 、 器 建筑 、 成语 、 他 。 其 第二种分 法是根 据 目前 国 内普遍 采用 的文化 结构 四层 次说 : 态文 化 、 度 文化 、 物 制 行 为文 化和心态 文化 ( 岱年 ,9 5 , 张 19 ) 把文 化词语 也相 应得 分 为物态 文化 词语 、 制度 文 化词 语 、 为文化 词语和心 态文化 词语 。代 表人物 是张高翔 (0 3 。 行 20 ) 以上两种 分类 的共 同点是 基本上 都 以汉 民族文化 的诸 因素为 纲来划分 文化词语 的类 别 。这也是学 界普遍采 用 的分类 标 准 。便 于 我们 了解 汉 民族 文 化与 汉语 文 化 词语 的关 系 , 有利 于对汉语本 体词 汇的研究 。 更 第 三种是 通过与 其他 民族 、 国家 同类词语 的对 比, 文 化词语 分 为 国俗词 语 、 值文 将 等 化词语 与不 等值文化 词语 , 如梅立崇 (9 3 。这 种 分类是 在 与其 他语 言对 比中体现 出来 19 ) 的 , 用 时需 结合特定 群体 。也 已经注意 到文化词语 的相对 性与 特指性 。 使 第 四种 是把词 的文化义 分为 知识 文化 义 和交 际文 化义 两 类 。这类 分法 借 鉴 了 8 0年 代对 于文化 的分类 。如汲传 波 (0 1 。它 明 确 了词语 的交 际 文化 义 在外 国人学 习汉语 20 ) 中的困难 。引导教 师更好地 从交 际 中发现并 解决 学生 的偏 误 。 不难 看 出, 前两 种分类 主要 是 从本 体 的理论 研究 出发 , 后 两种 是 从 教 学 与交 际 出 而 发, 这几种 分类从不 同的角度 出发 , 以相 互补 充 。我们 认 为 , 可 在对 外 汉语 教学 中不必 囿 于对 文化 词语 的分类 , 师在讲 授 中可 以从与其 它 国家 同类 词 语 的对 比中来确 定 教学 的 教 重 难点 。当学生 的词语 积累到 一定程度 时 , 可根 据前 两 种分 类法 引 导学 生对 所 学文 化 则
近十五年来汉语话题标记研究综述
近十五年来汉语话题标记研究综述邓莹洁【摘要】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Chinese is a Topic—Prominent Language and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on Chinese topic markers in recent years.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definition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topic markers and the common research angle, analyzesthe researches on the Chinese topic markers in the past 15 years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es.The use of Chinese topic markers is not mandatory and the function of them is not of uniqueness.Chinese topic markers consist of five categories: prepositions, verbs, modal particles, pronouns and correlatives.The existed researches about Chinese topic markers mainly focused on the diachronic study, the functional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ic markers and other markers, and language contrast.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it is advised that the study on Chinese topic markers can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researches of typology, teaching and theories.%汉语是公认的话题优先型语言,近年来关于汉语话题标记的研究越来越多。
汉语“马”词群的造词理据分析
据 音 节 数 量 的多 少 ,单 纯 词 可 以分 为 单 音 节 单 纯词 和多 音 节 单 纯 词 。单 纯 词 的造 词 理 据 主要 有两 种 类 型 :同源 性 理 据 和模 拟性 理据 。 _ 2 J (
词 ,不 仅 字 形 相 关 字义 也 相 关 ,这 个 属 于 汉 语 单 纯 词 中 的 同源 性 理 据 的使 用 。 再 如:骓、骐、骊、骆、弱、驿、服 、
词 ,这 是 造 词 法 的 问 题 。 ”汉 语 “ 马 ” 词 群 是 汉 语 词 汇 系统 中非 常 丰 富 的一 个 词 群 ,对 其 进
字 不 多 ,最 多 的是 形 声 字 , 占 “ 马 ” 部 合 体 字 总数 的 9 3 % 以上 。
“ 马”词群 的同源性理据是 由 “ 马 ” 这 个 词 分 化 出若 干 个具 有 音 义 联 系 的词 。 比如 : “ 睬” :马逸 足 也 ,从 马从 飞 。 “ 趿 ”:马
第二 十 九 卷 第 五 期
2 0 1 4 年 5 月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 1 . 2 9 No . 5
Ma y .2 01 4
J OURNAL OF CHUXI ONG NORM AL UNI VERS I TY
汉语
“ 马 " 词 群 的 造 词 理 据 分 析
周 梅 , 王 琼
关键 词 :“ 马 ”;词 群 ;造 词 理 据 中 图分 类号 :H1 3 6 . 1 文章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1 —7 4 0 6( 2 0 1 4 )0 5 —0 0 2 4—0 4
词 汇 研 究 中有 构 词 法 和造 词 法 之 说 。任 学 良先 生 认 为 : “ 研 究 词 的 内部 结 构 形 式 ,这 是 构词 法 的 问题 ,研 究 用 什 么 原 料 和 方 法 创 作 新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述评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词汇本体研究也在逐渐受到重视。
汉语词汇本体研究是对汉语词汇意义和使用规律的研究,是语言学中的重要领域。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进展进行述评。
一、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理论基础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理论基础逐渐丰富和完善。
在传统的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语言学以及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理论框架。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研究者对汉语词汇的本质特征、意义构成、语境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重点领域涵盖了词汇意义的认知结构、语义类别与范畴、词语语用功能、词义辨析、语义变化、词语语境等方面。
对词汇意义的认知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词汇在认知加工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为深入理解词汇的意义构成提供了重要的认知基础。
对词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揭示了词汇在语用交际中的作用和特点,为语境中词语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近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方法与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进步。
采用了许多先进的研究手段和技术手段,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汉语词汇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利用计算机辅助研究工具对语料库进行词汇本体分析等等,这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为汉语词汇本体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推动了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深入发展。
近十年来,汉语词汇本体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理论框架,还提供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数据和案例分析,这些成果对于推动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要看到,汉语词汇本体研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理论体系尚不够完善,实证研究数据还不够充分,研究方法和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未来的研究工作还需在这些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试述汉语“马”词语的隐喻系统
本体 隐喻源于人们对事物 的属 性的感 知与体
验。事物 的属性往往是事物本质的表象体现 , 通过
对事 物属 性 的感 知 与体 验 , 我 们能 准确 把 握事 物 的
莱考夫与约翰逊在 《 我们赖以生存 的隐喻》 一 书中曾经把隐喻分为三类 : 方 向性 的、 本体性 的和 结构性 的。后来 , 他们又在该书的 2 0 0 3 年版中对此
分 类 作 了补 充 说 明 : 把 隐喻分 为三 类 的做 法是 人 为
( 一) 方位 隐喻 型 的“ 马” 词 语
理解 地 位 、 情绪 、 感 觉 等 抽 象概 念 , 这样 , 空 间 方 位
出的抽象意义有 : 战争 、 人才 、 心智 、 政治 、 精 神等 。
在 汉语 词 汇 中 , 由“ 马” 构成的词语的数量非常多 , 且其 词义 多带 隐 喻意 义 。本 文 拟运用 认 知语 言学 理
( 昭通 学院 人 文学 院 , 云 南 昭通 6 5 7 0 0 0 )
摘 要: 隐喻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模式, 是语 言形成的重要机制 , 当然也是词汇形成的重要机制。本 文从 莱考夫与约翰逊在《 我们赖以生存 的隐喻》 提 出的三种隐喻类型( 方向性、 本体性和结构性) 入手, 具体分 析“ 马” 词语的隐喻 系统 , 以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汉语 中带喻义的“ 马” 词语的生成机制。 关键词 : 马; 认 知模 式 ; 方位 隐喻 ; 本体 隐喻 ; 结构 隐喻
1 .源 于 人 们 对 上 \下 方 位 的 体 验 而 产 生 的
“ 马” 词 语
本体 隐喻源于人类对物质世界 里的实体及 物
质 的感知与经验。借助客观实物 , 人们可以据 以理
解 那 些 抽 象 的事 件 、 行为、 感觉 、 观念 等 , 将 它 们 当 作离散 的、 有 形 的实 体 , 并 将 已有 的感 知 和 经 验 推 之其上 。I 3 ]
古汉语语篇研究综述
略、 连 词等衔接 机制的研 究。基 于此, 文章还分析 了古汉语 语篇 研究 中存在 的问题 , 并对 未来研 究提 出展 望。
关键词 : 古 汉语 ; 语篇 结构 ; 衔接 ; 语 篇 理 论
中图分类号 : H 1 4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6 O 6 O ( 2 0 1 7 ) 0 3— 0 0 8 9一o 5
2 0世 纪 7 0年 代 以来 , 随着 衔接 理 论 、 修 辞结 构 纪8 0年代 以后 , 我 国 开 始 引 介 与 研 究 西 方 语 篇 理
一
,
语法 分析 不 以句 法为 限 。如论 字 类 、 句读 要 结 合
更在 对 段 落 结 构 等 超 句 体 的 直 接 分 析 中提 理 论 等语 篇理 论 的建 立 , 语 篇 研 究 广 泛 展 开 。2 0世 上下 文 ,
文章结 构理 论 、 唐宋 传注 体注 释 等 的语篇 理论 发 个完整篇章) 。又重点结合 马氏分析实例 指出其 分
( 一) 《 马氏文通》 的语篇理论研究
读” “ 起词” “ 止词” 等的判断与分析 。李艳指出《 马 作为中国第 一部专论 汉语语法 的书 , 《 马 氏文 “ 通》 蕴含的语篇思想较早受 到专门研 究。陈青松认 氏文通》 是在语 篇整体性思想指导下创建的汉语语
第3 7卷
V0 1 . 3 7
第 3期
N o . 3
河 南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e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 品是现实 生活 的反 映 , 与 人 类 清 人 在 轴 , 驷 介陶陶” 。 在 研 究 马 的 主 要 用
生 活 紧密 相 关 的 马 自然 而 然 地 以 相 当 高 的 途时 , 赵宏艳 认为《 诗经* 涉 及 到 的 马 的 用
频 率 出现 在 文 学 作 品 之 中 , 因此 , 文学作品 途主要有 三种 , 军事 、 狩猎 和迎亲嫁 娶, 并 作了具体统计 , 涉 及 军 事 的有 1 0 篇, 即Ⅸ 邶 风- 击鼓 》 《 都风 - 定之方 中》 《 郑风 ・ 清人》
四 十九 次 , 提 及 各 种 马 近 二十 种 , 描 写 马 的 Ⅸ 小雅 ・ 车攻》 《 小雅 ・ 吉 l a》 ; 涉及 迎 亲嫁 娶 达 希 求 立 功 沙 场 的 壮 志 和 对 英 雄 的 景 仰 ; 诗 句上百 首 , 反 映了 马在 当时 的交 通 、 军 的 有 5 篇, 即《 周南 ・ 汉 广 《 齐风 ・ 载驱》 《 小 他讥 笑 那些 ‘ 肉马、 蹇蹄 ’ , 借 以表 达 对 当道
代步 工 具 基 本 功 能 外 , 特 别 之 处 是 具 有 财
而 且 是 自 身价 养 和管理有丰 富的经验 , 对 马 的 生 理 特 征 富 意 象 。 赵 宏 艳 也 研 究 了Ⅸ 诗经》 的马 , 较 之 仅 是 杜 甫 自 己人 生 的 缩 影 , 尤其是“ 病马 、 老马 、 瘦马” 和种 族演变也 有科学的研 究。 人 们 对 马 文 高婉 瑜 , 赵 宏 艳 更 详 细 地 描 写 了 形 容 马 的 值 追 寻 的 过 程 , 化 的研究不仅 体现在马 的实体方 面 , 而 且 词语 , 从病马 、 健壮之马 、 马 行 走 貌 三 个 方 的 景象。
叠音 词 为 主 , 它们句式整 齐、 结 构 相 同、 词
的描 写 , 丰 富 了 传 统 文 化 中 马 意 象 的 主 题 周 尚义分析 了 李贺诗 中的马 , 认 为 李 贺 诗 中 的 马具 有丰 富 的 意 蕴 : ( 1 ) 建 功 立 业 志 向 的寄 托 与 英 雄 形 象 的 刻 画 : “ 将军驰 白 马, 豪 彦 骋雄 才 。 ” ( 《 送秦光禄北征》 ) ( 2 ) 自 我才 能的 褒 许 和 高 尚 美 德 的展 示 : “ 向 前 敲
语 言 学研 究
C h i n a E d u c a t i o n I n n o v a ! t : i o n H e = r a : : l d : ● U :
汉语 “ 马’ ’词 群研 究综 述 ①
王琼 董彦屏 周 梅 马虹 ( 昭通 学院 云南昭通 6 5 7 0 0 0 ) 摘 要: 马是人 类生活 中一 种常 见的家畜 , 因此 , 不 管是 国内还是 国外 , 马文 化都极 为繁 荣 。 与 日常生活 和 军政 事务有 关的风俗礼仪之 中 有 马的 因素 ; 作为对现 实生活的 反映 , 文学作品也对 马给予 了较 多的关 注 。 由此催 生 了关于 马文化 的作品研 究和 民俗研 究, 以及“ 马” 词群 的语 形学 , 语 义学和 语 用学研 究 。 目前, 国内关于 马文 化的作 品研 究和民俗研 究比较 深入, 但是对 于“ 马” 词 群的语 形学 、 语义 学和语 用学研
在 意 识 形 态 方 面 的 研 究 也 呈 现 出极 为繁 荣 面分 析 《 诗经》 中的马 , 发 现 这 些 词 语 多 以 文 化 。 性相近 , 富 有 韵律 美感 , 例如 , 郑 风 ・ 清人
1 对文学作 品中马文化 的研 究
“ 清 人 在彭 , 驷介 旁 旁 ; 清 人在 消 , 驷 介 麋庶 ;
以对《 诗经 》 中马文 化的研 究 为例 , 郝 《 秦风 ・ 小 戎 小 雅 ・ 采薇》 《 小雅 ・ 出车 》 小 雄 。 ” ( 《 马诗》 其十 ) ( 4 ) 君子 遭弃 、 小 人 得 志的 思瑾 、 高 婉瑜 、 赵 宏艳 等 指 出 Ⅸ 诗经》 开 创 了 雅 ・ 六月》 《 小雅 ・ 采 芑》 Ⅸ 大雅 ・ 大明》 《 大雅 ・
马是人 类生 活 中一种 常见 的家 畜 , 与 猎用) 、 驽马( 杂役用) , 并 披 沙 拣金 地 研 究 了
人类生活紧密关联, 因此 , 人 们 对 马 的 用 途 五首咏马诗 , 认 为 马 匹除 了 作 为 交通 、 田猎
和 社会影响有 全面的认识 , 对。
关键 词 : 马 文化 认知 综述
中图分类 号 : H 1 3 6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0 1 4 ) 0 2 ( b ) - 0 0 8 3 —0 2
“ 马” 被 作 者 赋 予 了深 刻 的 文 化 性 , 形 成 了 “ 骁 腾 的 神骏 ” ——“ 悲愤 的 骢 马 ” ——“ 废 弃 的瘦 马 ” ——“ 漂泊的老马” 的意象图 , 它 不
以马喻人的传统 。 郝思瑾考察 了《 诗 经》 中
抑》 ; 涉 及狩猎 的有6 篇, 即《 郑风 ・ 大 叔 于
的“ 马” 字 出现的情况 , 认 为“ 马” 字 共 出 现 田》 《 郑风 - 叔 于 田》 《 齐风 ・ 还》 《 秦风 ・ 驷麟 》
些 神 异 的 赤兔 、 乌骓 、 汗 血 宝马 等 , 借 以 表
瘦骨 , 犹 自带铜 声 。 ” ( 《 马诗》 其四) ( 3 ) 困 顿
成 为 马 文化 研 究 的 重 要 资料 。 1 . 1专 书研 究
失意 的象 征 和 愤 懑 情 绪 的 映射 : “ 催 榜 渡 乌
江, 神 骓 向西风 。 君 王今 解 剑 , 何 处 逐 英 形象的比喻 : “ 厩 中 皆 肉马 , 不解上 青天 。 ” ( 《 马诗》 其二十三) 周 尚 义 评论 : “ 他 赞 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