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上篇专题整合突破专题七附加题必做部分第1讲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练习理
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数学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三编考前冲刺攻略第一步八大提分笔记五立体几何课件理
∵△PDC 为正三角形,
∴PO⊥DC. 又∵平面 PDC⊥平面 ABCD, ∴PO⊥平面 ABCD.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则
P 0,0, a a a 3 a ,- , 0 0 , , 0 0 ,- , 0 , A , C , D a . 2 2 2 2 a 的中点,∴E0, , 4
3 2 -4a
[错因分析] (1)异面直线 PA 与 DE 所成的角为锐角或 直角,余弦值一定非负.(2)直线 AP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 → 不是PA与平面 ABCD 的法向量所成的角.
[防范措施]本题失分的根源自原因是概念不清,混淆了空间角与向量所成角的概念, 当然运算错误也是常见的一种 失分原因.要避免失分,首先要理解空间角与向量所成角是 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次要理清向量的夹角与空间角的关系, 如:异面直线 PA 与 DE
混淆空间角与两向量夹角致误 例3 如图所示,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侧面 PDC 是边长为 a 的正三角形,且平 面 PDC⊥底面 ABCD,E 为 PC 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 PA 与 DE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2)AP 与平面 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
(1)E 为 PC
3 a. 4
3 3 a 3 → → ∴DE= , PA = 0 , a , a a ,- ,- a . 4 4 2 2 a 3 3 2 → 3 → → 3 ∴PA· DE= a×-2+ a×- a=- a ,|PA|= 2 4 4 4 2
[正解] 6 → → (1)在求出 cos〈PA,DE〉=- 后, 4
专题04 立体几何-2017年高考数学【理】考纲揭秘及预测
(三)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3)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4)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 (5)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学*科(2)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③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十六)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1)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2)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3)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2.空间向量的应用(1)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2)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平行关系.(3)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4)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与2016年考纲相比没什么变化,而且这部分内容作为高考的必考内容,在2017年的高考中预计仍会以“一小一大或两小一大”的格局呈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考查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识别,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或表面积的计算,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等,难度中等;在解答题中主要考查空间线面位置关系中的平行或垂直的证明,空间几何体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空间角或空间距离的计算等,难度中等.1.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51)+π B .(51)2+π+ C .(51)4+π+D .34π+2.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 .若直线m ,n 满足,m n αβ∥⊥, 则 A .m ∥lB .m ∥nC .n ⊥lD .m ⊥n3.如图,已知三棱锥A BCD -中, 4AB AC AD ===,则当△△△ABC ABD ACD S S S ++取得最大值时(其中,,△△△ABC ABD ACD S S S 分别为,,△△△ABC ABD ACD 的面积),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体积为A.2πB.322πC.3πD.3π4.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C 是圆O 上异于,A B 的一点,DC BC ^,DC EB ∥,AC CE ⊥,1DC EB ==,4AB =.(1)求证:DE ACD ^平面;(2)若AC BC =,求平面AED 与平面ABE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1.C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两个同顶点的圆锥的一半,底面半圆的半径为1,对应每个圆锥的母线长为5,其表面积为2112(15122⨯π⨯⨯+⨯π⨯122)2+⨯⨯=(51)4+π+.故选C.2.C 【解析】由题意知,l l αββ=∴⊂I ,,n n l β⊥∴⊥Q .故选C .4.【解析】(1)DC EB Q ∥,DC EB =,∴四边形BCDE 是平行四边形.又因为AB 是圆O 的直径,C 是圆O 上异于,A B 的一点,∴AC BC ^. 又因为AC CE ⊥,AC ∴⊥平面CBED ,所以AC DE ⊥,又因为DC BC ^,所以DC DE ^,又AC DC C =I ,所以DE ^平面ACD .(2)由(1)可得AC ⊥平面CBED ,∴AC CD ⊥.又因为DC BC ^,所以CD ^平面ABC , 如图,以C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22,0,0)A ,(0,0,1),(0,22,0),(0,2,1)D B E ,(22,0,1),(0,2,0)AD DE u u u r u u u r=-=,(2,22,0)AB =-u u u r ,(0,0,1)BE =u u u r.设1(,,)x y z n =为平面ADE 的法向量,则11220220AD x z DE u u u ru u u rn n ì?-+=ïíï?=î,令1x =,得1(1,0,22)n =.设2111(,,)x y z n =为平面ABE 的法向量,则21121222200ABx y BEz u u u r u u u rn n ì?-+=ïíï?=î,令11,x =得2=(1,1,0)n .所以1212122cos ,||||632n n n n n n ×===×, ∴平面AED 与平面ABE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6.。
2017年全国高考数学考前复习专题4.1立体几何和答案
【知识网络】【考点聚焦】对知识的考查要求依次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在下表中分别用A、B、C 表示).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及表面积与体积1.【原题】(必修2第15页练习第4题)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想象它的几何结构特征,并说出它的名称.正视图侧视图【原题解读】(1)知识上;需要明确三视图的原则即;主俯长对正,主侧高对齐,俯侧宽相等。
(2)思路方法上;需要经历由三视图对原几何体的直观想象,操作确认(由三视图画出直观图),思辨论证(由所画的直观图,再看是否能获得对应的三视图)。
(3)考察空间想象能力及推理论证能力。
变式.【2014湖北高考】在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xyzO 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坐标分别是(0,0,2),(2,2,0),(1,2,1),(2,2,2),给出编号①、②、③、④的四个图,则该四面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为()A.①和②B.③和①C. ④和③D.④和②【答案】D【解析】设)2,2,2(2,0,0(DCBA,0,2,2(),),1,2,1(),在坐标系中标出已知的四个点,根据三视图的画图规则判断三棱锥的正视图为④与俯视图为②,故选D.2. 【原题】(必修2第28页习题1.3第3题) 如图将一个长方体沿相邻三个面的对角线截出一个棱锥,求棱锥的体积与剩下的几何体体积的比。
【原题解读】本题以最为熟悉的几何体长方体为背景,进行截取并求体积。
可采用分解的思想,即求出长方体和三棱锥的体积,而剩下体积可减出。
从而求出体积比。
体现了基本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解与组合的思想。
变式.【2015高考新课标2】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A .81B .71C .61D .51【答案】D3.【原题】(必修2第29习题1.3 B组1)如图是一个奖杯的三视图,是根据奖杯的三视图计算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尺寸如图,单位:cm,π取3.14,结果分别精确到1cm²,1cm³,可用计算器)。
2017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七章立体几何第一节空间
第一节空间几何体的构造及其三视图和直观图【最新考纲】 1. 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构造特点,并能运用这些特点描绘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构造 .2. 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 ( 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略组合 ) 的三视图,能辨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3. 会用平行投影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认识空间图形的不一样表示形式.1.多面体的构造特点(1)棱柱的侧棱都相互平行,上下底面是全等的多边形.(2)棱锥的底面是随意多边形,侧面是有一个公共极点的三角形.(3)棱台可由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棱锥获得,其上下底面是相像多边形.2.旋转体的形成几何体旋转图形旋转轴圆柱矩形任一边所在的直线圆锥直角三角形任向来角边所在的直线圆台直角梯形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球半圆直径所在的直线3.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1)三视图的名称几何体的三视图包含: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2)三视图的画法①在画三视图时,重叠的线只画一条,挡住的线要画成虚线.②三视图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正前面、正左方、正上方察看几何体的正投影图.4.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常用斜二测画法来画,其规则是(1)原图形中 x 轴、y 轴、z 轴两两垂直,直观图中, x′轴,y′轴的夹角为 45°或 135°,z′轴与 x′轴和 y′轴所在平面垂直.(2) 原图形中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直观图中仍平行于坐标轴;平行于x 轴和 z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长度为本来的一半.1. ( 怀疑夯基 ) 判断以下结论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有两个面平行,其他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棱柱.( )(2) 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他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 )(3) 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搁置的∠A 时,若∠A 的两边分别平行于x 轴和 y 轴,且∠ A=90°,则在直观图中,∠A=45° .()(4) 正方体、球、圆锥各自的三视图中,三视图均同样.()答案: (1) ×(2) ×(3) ×(4) ×2.如图,长方体 ABCD A′ B′ C′ D′中被截去一部分,此中EH∥A′D′.剩下的几何体是()A.棱台B.四棱柱C.五棱柱D.简单组合体分析:由几何体的构造特点,剩下的几何体为五棱柱.答案: C3.(2016 ·邯郸调研) 一几何体的直观图如下图,以下给出的四个俯视图中正确的选项是()分析:因为组合体的上部分( 五面体 ) 与下部分 ( 长方体 ) 有同样的底面,则几何体在下底面的投影为图形 B.答案: B4.(2015 ·课标全国Ⅱ卷) 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节余部分的三视图如以下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节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1 1 1 1A. 8B. 7C.6D. 5分析:如下图,由条件知,截去部分是正三棱锥D ABC.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 V =a3 6 ,D ABC所以节余部分的体积V =5 3剩6a ,1故它们的体积之比为5.答案: D5.以边长为 1 的正方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将该正方形旋转一周所得圆柱的侧面积等于 ________.分析:由题意得圆柱的底面半径r =1,母线 l = 1.所以圆柱的侧面积S= 2πrl = 2π.答案: 2π一种思想棱台和圆台是分别用平行于棱锥和圆锥的底面的平面截棱锥和圆锥后获得的,所以在解决棱台和圆台的有关问题时,常“还台为锥”,表现了转变的数学思想.两点注意1.注意空间几何体的不一样搁置对三视图的影响.2.画直观图注意平行性、长度两个因素.(1) 平行性不变; (2) 平行于 y 轴的线段长度减半,平行于x 轴、 z 轴的线段长度不变.三条规则——画三视图应按照的三条规则1.画法例则:“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2.摆放规则:侧视图在正视图的右边,俯视图在正视图的正下方.3.实虚线的画法例则:可见轮廓线和棱用实线画出,不行见线和棱用虚线画出.A 级基础稳固一、选择题1.(2014 ·福建卷 ) 某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是三角形,则该几何体不行能是() A.圆柱B.圆锥C.四周体D.三棱柱分析:由三视图知识知圆锥、四周体、三棱柱( 放倒看 ) 都能使其正视图为三角形,而圆柱的正视图不行能为三角形.答案: A2.一个锥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下图,下边选项中,不行能是该锥体的俯视图的是()分析:注意到在三视图中,俯视图的宽度应与侧视图的宽度相等,而在选项 C 中,其宽3,与题中所给的侧视图的宽度 1 不相等,所以选 C.度为2答案: C3.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 1,其俯视图是一个面积为 1 的正方形,侧视图是一个面积为2的矩形,则该正方体的正视图的面积等于( )A.3B.1C.2+ 1D. 22 2分析:因为该正方体的俯视图是面积为 1 的正方形,侧视图是一个面积为2的矩形,所以该几何体的正视图是一个长为2,宽为 1 的矩形,其面积为 2.答案: D4.(2014 ·北京卷 )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已知 A(2 ,0,0) ,B(2 ,2,0) ,C(0 ,2, 0) ,D(1 ,1,2) .若 S1,S2,S3分别是三棱锥D ABC在 xOy,yOz, zOx 坐标平面上的正投影图形的面积,则()A. S1= S2=S3B.S2=S1且S2≠ S3C. S3= S1且 S3≠ S2D.S3=S2且S3≠ S1分析:如右图所示。
2017年高考第二轮复习(理数)专题十一 立体几何
2017年高考第二轮复习(理数)专题十一 立体几何1.(2016·课标Ⅰ,6,易)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28π3,则它的表面积是( )A .17πB .18πC .20πD .28π1.A [考向2]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球去掉一个18球.设球的半径为R ,则V =78×43πR 3=28π3,得R =2.故其表面积S =78×4πR 2+3×14×πR 2=14π+3π=17π. 2.(2016·山东,5,易)一个由半球和四棱锥组成的几何体,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13+23πB.13+23πC.13+26π D .1+26π2.C [考向3]由三视图可知,四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半球的直径为12+12=2,所以四棱锥的体积为13×12×1=13,半球的体积为12×43π×⎝ ⎛⎭⎪⎫223=26π,所以此组合体的体积为13+26π.3.(2016·课标Ⅱ,6,中)如图是由圆柱与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20πB .24πC .28πD .32π3.C[考向2]S表=πr2+2πr×4+12×2πr×R=4π+16π+2π22+(23)2=28π.4.(2016·课标Ⅲ,9,易)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A.18+36 5 B.54+18 5C.90 D.814.B[考向2]由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四棱柱,S表=2S底+2S前+2S侧=2×32+2×3×6+2×3×32+62=18+36+185=54+18 5.5.(2016·课标Ⅲ,10,中)在封闭的直三棱柱ABC-A1B1C1内有一个体积为V的球.若AB⊥BC,AB=6,BC=8,AA1=3,则V的最大值是()A.4π B.9π2C.6π D.32π35.B[考向3]在Rt△ABC中,设内切圆的半径为R,则R×(6+8+10)=6×8,得R=2.又由AA1=3,∴内切球的半径为3 2,∴V球=43π×278=92π.6.(2015·浙江,2,易)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 .8 cm 3B .12 cm 3 C.323 cm 3 D.403 cm 36.C [考向3]由题意得,该几何体由一个正方体与一个正四棱锥组合而成,所以体积V =23+13×22×2=323.7.(2014·福建,2,易)某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是三角形,则该几何体不可能是( )A .圆柱B .圆锥C .四面体D .三棱柱7.A [考向1]因为圆锥、四面体、三棱柱的正视图均可以是三角形,而圆柱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均不可能是三角形,故选A.8.(2013·四川,3,易)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可以是( )8.D [考向1]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一个上部为圆台、下部为圆柱的组合体,圆台的下底面和圆柱的底面恰好重合.9.(2015·课标Ⅱ,6,中)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A.18B.17C.16D.159.D [考向3]如图所示为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后剩余部分的几何体.设正方体棱长为a ,∴VA -A 1B 1D 1V 剩=13×12a 2·a a 3-13×12a 2·a =15. 10.(2015·课标Ⅱ,9,中)已知A ,B 是球O 的球面上两点,∠AOB =90°,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 的表面积为( )A .36πB .64πC .144πD .256π10.C [考向2]设球的半径为r ,则V O -ABC =13×12×r 2h ≤16r 3=36,故r =6.故S 球=4πr 2=144π.11.(2015·课标Ⅰ,6,中)《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米约有( )A .14斛B .22斛C .36斛D .66斛11.B [考向3]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14×2πr =8,∴r =16π,∴V =14×13×π×162π2×5=3209.设米堆共有x 斛,则1.62x =3209,解得x ≈22(斛).12.(2015·课标Ⅰ,11,中)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 )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6+20π,则r =( )A .1B .2C .4D .812.B [考向2]由题意知,该几何体是由半个圆柱与半个球组合得到的.则表面积S =2πr 2+2×12πr 2+4r 2+2πr 2=5πr 2+4r 2=20π+16,∴r =2. 13.(2014·安徽,7,中)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A .21+ 3B .18+ 3C .21D .1813.A [考向2]由三视图知,该多面体是由正方体割去两个角后剩下的部分,如图所示,则S =S 正方体-2S 三棱锥侧+2S 三棱锥底=24-2×3×12×1×1+2×34×(2)2=21+ 3. 14.(2013·课标Ⅰ,6,中)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高8 cm ,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 cm ,如果不计容器的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A.500π3 cm 3B.866π3 cm 3C.1 372π3 cm 3D.2 048π3 cm 314.A [考向3]设球半径为R ,如图所示,B 为弦的中点,OA =OC =R ,由垂径定理,知△OBA 为直角三角形.BC =2,BA =4,OB =R -2,OA =R ,由R 2=(R -2)2+42,得R =5, 所以球的体积为43π×53=5003π(cm 3),故选A.15.(2016·四川,13,易)已知三棱锥的四个面都是腰长为2的等腰三角形,该三棱锥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________.15.[考向3]【解析】 由题可知锥体的高为1,底面积为12×23×1=3,∴V 锥=13×3×1=33.【答案】 3316.(2016·天津,11,易)已知一个四棱锥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该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则该四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m 3.16.[考向3]【解析】 依题意得,该四棱锥底面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2,高为1.又依据正视图知该四棱锥高为3,∴V 四棱锥=13S ·h =13×2×1×3=2(m 3).【答案】 217.(2015·江苏,9,中)现有橡皮泥制作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4的圆锥和底面半径为2、高为8的圆柱各一个.若将它们重新制作成总体积与高均保持不变,但底面半径相同的新的圆锥和圆柱各一个,则新的底面半径为________.17.[考向3]【解析】 设新的底面半径为r ,根据题意得13π×52×4+π×22×8=13πr 2×4+8πr 2,即28r 2=196,∴r =7. 【答案】 7三视图是每年高考的热点,一般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对三视图的考查,通常有两种题型:一是已知几何体的形状,判断三视图;二是给出几何体的三视图求几何体中的有关数据,其难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重点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复习三视图部分时要增大难题的训练和总结.1(1)(2014·湖北,5)在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坐标分别是(0,0,2),(2,2,0),(1,2,1),(2,2,2).给出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个图,则该四面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分别为()A.①和②B.③和①C.④和③D.④和②(2)(2014·课标Ⅰ,12)如图所示,网络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为()A.6 2 B.4 2 C.6 D.4【解析】(1)如图①,A(0,0,2),B(2,2,0),C(1,2,1),D(2,2,2),B,C,D点在面yOz上的射影分别为B1,C1,D1,它们在一条线上,且C1为B1D1的中点.从前往后看时,看不到棱AC,所以正视图中AC1应为虚线;故正视图应为图④.点A,D,C在面xOy内的射影分别为O,B,C2,俯视图为△OC2B,故俯视图应为图②.图①图②(2)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图中棱长为4的正方体中的三棱锥P-ABC.由图②可知,最长棱为PC=42+42+22=6.【答案】(1)D(2)C解(1)时先根据点的坐标画出几何体的直观图,再由直观图来判断正视图和俯视图,注意从正确方向观察,得出正确答案.解(2)的关键是将三视图还原为直观图,根据三视图的数据特点可以利用正方体来完成直观图,然后利用几何特征求解.由三视图还原直观图的方法(1)还原后的几何体一般为较熟悉的柱、锥、台、球的组合体.(2)注意图中实、虚线,实际是原几何体中的可视线与被遮挡线.(3)想象原形,并画出草图后进行三视图还原,把握三视图和几何体之间的关系,与所给三视图比较,通过调整准确画出原几何体.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三视图为三个三角形,对应三棱锥;(2)三视图为两个三角形,一个四边形,对应四棱锥;(3)三视图为两个三角形,一个圆,对应圆锥;(4)三视图为一个三角形,两个四边形,对应三棱柱;(5)三视图为两个四边形,一个圆,对应圆柱.(2014·江西,5)一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下列给出的四个俯视图中正确的是( )B 俯视图为在水平投射面上的正投影,结合几何体可知选B.高考对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的考查,主要借助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直观图,确定几何体中的边长,再用表面积公式计算.有时也会考查球、不规则图形(含组合体)的表面积,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不大,分值5分. 在复习中对于组合体,要弄清它是由哪些简单几何体组成的,要注意“表面”的定义,以确保不重复、不遗漏.2(1)(2015·北京,5)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 )A .2+ 5B .4+ 5C .2+2 5D .5(2)(2014·大纲全国,8)正四棱锥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该棱锥的高为4,底面边长为2,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A.81π4 B .16π C .9π D.27π4【解析】(1)作出三棱锥的示意图如图①,在△ABC中,作AB边上的高CD,连接SD.在三棱锥S-ABC中,SC⊥底面ABC,SC=1,底面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AC=BC,AB边上的高CD=2,AD=BD=1,斜高SD=5,AC=BC= 5.∴S表=S△ABC+S△SAC+S△SBC+S△SAB=12×2×2+12×1×5+12×1×5+12×2×5=2+2 5.(2)如图②所示,R2=(4-R)2+2,∴R2=16-8R+R2+2,∴R=9 4,∴S表=4πR2=4π×8116=81π4.【答案】(1)C(2)A解(1)注意由三视图还原直观图后的边长及三角形的形状.解(2)由题意画出正确的图形,借助辅助面,求出半径长,再利用球的面积公式求解.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的方法(1)已知几何体的三视图求其表面积,一般是先根据三视图判断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再根据题目所给数据与几何体的表面积公式,求其表面积.(2)多面体的表面积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组合体的表面积应注意重合部分的处理.(3)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是曲面,计算侧面积时需要将这个曲面展开成平面图形计算,而表面积是侧面积与底面圆的面积之和.(4)解决关于外接球的问题的关键是抓住外接的特点,即球心到多面体的顶点的距离都等于球的半径,同时要作一圆面起衬托作用.(2015·安徽,7)一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面体的表面积是( )A .1+ 3B .2+ 3C .1+2 2D .2 2B 四面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侧面SAC ⊥底面ABC ,且△SAC 与△ABC 均为腰长是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SA =SC =AB =BC =2,AC =2.设AC 的中点为O ,连接SO ,BO ,则SO ⊥AC ,∴SO ⊥平面ABC ,∴SO ⊥BO .又OS =OB =1,∴SB =2,故△SAB 与△SBC 均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故该四面体的表面积为2×12×2×2+2×12×32×(2)2=2+ 3.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复习时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1)由三视图求相关几何体的体积;(2)根据几何体的特征,求简单几何体、组合体或旋转体的体积,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难度中等,分值5分.3(1)(2014·课标Ⅱ文,7)正三棱柱ABC -A1B 1C 1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3,D 为BC 中点,则三棱锥A -B 1DC 1的体积为( )A .3 B.32C .1 D.32(2)(2015·山东,7)在梯形ABCD 中,∠ABC =π2,AD ∥BC ,BC =2AD =2AB =2.将梯形ABCD 绕AD 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 A.2π3 B.4π3 C.5π3 D .2π【解析】 (1)如图①,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D ⊥BC ,∴AD ⊥平面B 1DC 1,图① 图②∴VA -B 1DC 1=13S △B 1DC 1·AD =13×12×2×3×3=1,故选C. (2)如图②,过点C 作CE 垂直AD 所在直线于点E ,梯形ABCD 绕AD 所在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旋转体是由以线段AB 的长为底面圆半径,线段BC 为母线的圆柱挖去以线段CE 的长为底面圆半径,ED 为高的圆锥,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体积为V =V 圆柱-V 圆锥=π·AB 2·BC -13·π·CE 2·DE =π×12×2-13π×12×1=5π3.【答案】 (1)C (2)C解(1)时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求解.解(2)由题意画出该旋转体的形状,再利用体积公式求解.注意所求几何体的结构特点.求体积的常用方法(1)分割求和法:把不规则图形分割成规则图形,然后进行体积计算.(2)补形法:把不规则几何体补成规则几何体,不熟悉的几何体补成熟悉的几何体,便于计算其体积.(3)等积法:选择适当的底面图形求几何体的体积,常用于三棱锥的体积.(2014·江苏,8)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积分别为S 1,S 2,体积分别为V 1,V 2,若它们的侧面积相等,且S 1S 2=94,则V 1V 2的值是________. 【解析】 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分别为r 1,h 1,r 2,h 2,由侧面积相等,即2πr 1h 1=2πr 2h 2,得h 1h 2=r 2r 1. 又S 1S 2=πr 21πr 22=94,所以r 1r 2=32, 则V 1V 2=πr 21h 1πr 22h 2=r 21r 22·h 1h 2=r 21r 22·r 2r 1=r 1r 2=32. 【答案】 321.(2015·山东淄博模拟,4)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折起,形成的三棱锥A -BCD 的正(主)视图与俯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侧(左)视图的面积为( ) A.22 B.12 C.24 D.141.D [考向2]由正(主)视图与俯视图可得三棱锥A -BCD 的一个侧面与底面垂直,其侧(左)视图是直角三角形,且直角边长均为22,所以侧(左)视图的面积为S =12×22×22=14.2.(2016·吉林长春二模,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163B.203C.152D.1322.D [考向3]该几何体可视为正方体截去两个三棱锥所得,所以其体积为8-43-16=132.故选D.3.(2016·北京房山区一模,5)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最长的一条侧棱的长度为( )A. 2B. 3C. 5D. 63.C [考向1]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为直角梯形,且有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直观图如图所示,其中PA ⊥面ABCD ,PA =1,AD =1,CD =1,AB =2,PD =2,PC =3,而在Rt △PAB 中,PB =PA 2+AB 2=12+22=5>3,故最长的侧棱为PB ,其长度为5,故选C.4.(2015·安徽蚌埠一模,7)如图所示,用一边长为2的正方形硬纸,按各边中点垂直折起四个小三角形,做成一个蛋巢,将表面积为4π的鸡蛋(视为球体)放入其中,蛋巢形状保持不变,则鸡蛋中心(球心)与蛋巢底面的距离为( )A.22+12B.62+12C.32D.32+124.D [考向2]蛋巢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所以过四个顶点截鸡蛋所得的截面圆的直径为1.因为鸡蛋的表面积为4π,所以球的半径为1,所以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 =1-14=32,而截面到底面的距离即为三角形的高12,所以球心到底面的距离为32+12.5.(2016·陕西西安一模,9)如图,网格纸中的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图中粗线画出的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12(22+32+4)B.12(22+32+8)C.12(22+2+8)D.12(22+22+8)5.B [考向2]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其表面积S =12×2×2+12×2×3+12×2×3+12×2×11=12(22+32+8),故选B.6.(2016·江西南昌一模,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尺寸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为( )A.12B.316C.174D.1746.D [考向1]如图所示,直观图为三棱锥P -ABC ,AB ⊥BC ,平面PAC ⊥平面ABC ,过P 作PD ⊥AC 于D ,则D 是AC 的中点,PD ⊥平面ABC ,则外接球球心O 在线段PD 上.由三视图得PD =52-32=4,AC =6 2.设外接球的半径为r ,在直角三角形ODC 中,由OD 2=OC 2-CD 2得(4-r )2=r 2-(32)2,解得r =174.7.(2015·河北石家庄调研,8)已知球O ,过其球面上A ,B ,C 三点作截面,若O 点到该截面的距离是球半径的一半,且AB =BC =2,∠B =120°,则球O 的表面积为( ) A.64π3 B.8π3C .4π D.16π97.A [考向2]由余弦定理,得 AC =22+22-2×2×2×cos 120°=2 3.设△ABC 所在截面圆的半径为r ,则2r =AC sin 120°=23sin 120°=4,即r =2.∵O 点到截面的距离是球半径的一半,即d =R 2,且d 2+r 2=R 2,∴⎝ ⎛⎭⎪⎫R 22+4=R 2,即R 2=163.∴S 球=4πR 2=4π×163=64π3.8.(2016·湖南长沙联考,14)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可得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8.[考向2]【解析】 由题意知,该几何体是一个侧放的圆锥,圆锥底面位于右侧,底面圆的半径为1,圆锥的高为2,易知其母线长为5,所以其表面积为S =π·1×(1+5)=5π+π.【答案】 5π+π9.(2015·山东临沂模拟,14)四面体ABCD 中,共顶点A 的三条棱两两相互垂直,且其长分别为2,3,4.若四面体ABCD 的四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9.[考向2]【解析】 依题意,原几何体是一个三棱锥,可以看作一条棱与底面垂直且其长度为3,底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2,4,这个几何体可以看作是长、宽、高分别为4,2,3的长方体的一部分,则其外接球的半径为R =1242+22+32=292,故这个球的表面积为S =4πR 2=4π⎝ ⎛⎭⎪⎫2922=29π. 【答案】 29π1.(2016·浙江,2,易)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 ,若直线m ,n 满足m∥α,n⊥β,则()A.m∥l B.m∥n C.n⊥l D.m⊥n1.C A项,已知α⊥β,且α∩β=l,m∥α,若m⊥β,那么m⊥l,故A项错误;B项,若m∥α∥l,且已知n⊥β,那么n⊥l,m⊥n,故B项错误;C项,因为n⊥β,l⊂β,所以n⊥l,故C项正确;D项,若m∥α,且m⊥l,那么m∥n,故D项错误;故选C.2.(2016·课标Ⅰ,11,难)平面α过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A,α∥平面CB1D1,α∩平面ABCD=m,α∩平面ABB1A1=n,则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A.32 B.22 C.33 D.132.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平面α,如图所示.在正方体BD1的一侧补上一个与其完全一样的正方体AP1,则平面AFE1Q1即为平面α,直线AE1即为直线n,直线AF即为直线m.在△AFE1中,AF=FE1=AE1.所以∠FAE1=60°,即为直线m与n所成的角,其正弦值为3 2.3.(2015·福建,7,易)若l,m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垂直于平面α,则“l⊥m”是“l∥α”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B因为l⊥m,m⊥α,所以l∥α或l⊂α.故充分性不成立.若l∥α,m⊥α,一定有l⊥m.故必要性成立.选B.4.(2013·课标Ⅱ,4,易)已知m,n为异面直线,m⊥平面α,n⊥平面β,直线l满足l⊥m,l⊥n,l⊄α,l⊄β,则()A.α∥β且l∥αB.α⊥β且l⊥βC.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D.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4.D若α∥β,则m∥n,这与m,n为异面直线矛盾,所以A不正确.将已知条件转化到正方体中,易知α与β不一定垂直,但α与β的交线一定平行于l,从而排除B,C,故选D.5.(2012·四川,6,易)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5.C对于选项A,这两条直线可以相交或为异面直线,∴A错误;对于选项B,这两个平面可以相交,∴B错误;对于选项D,这两个平面还可能相交,∴D错误;而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证C正确.故选C.6.(2012·重庆,9,中)设四面体的六条棱的长分别为1,1,1,1,2和a,且长为a的棱与长为2的棱异面,则a的取值范围是()A.(0,2) B.(0,3)C.(1,2) D.(1,3)6.A如图,构造四面体ABCD,使AB=a,CD=2,AD=AC=BC=BD=1,取CD的中点E,则AE=BE=22,∴22+22>a,0<a<2,故选A.7.(2013·江西,8,中)如图,正方体的底面与正四面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α上,且AB∥CD,正方体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与直线CE,EF相交的平面个数分别记为m,n,那么m+n=()A.8 B.9 C.10 D.117.A 如图,∵CE ⊂平面ABPQ ,CE ∥平面A 1B 1P 1Q 1,∴CE 与正方体的其余四个面所在平面均相交,m =4;∵EF ∥平面BPP 1B 1,且EF ∥平面AQQ 1A 1,∴EF 与正方体的其余四个面所在平面均相交,n =4,故m +n =8,故选A.8.(2016·课标Ⅱ,14,中)α,β是两个平面,m ,n 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m ⊥n ,m ⊥α,n ∥β,那么α⊥β.②如果m ⊥α,n ∥α,那么m ⊥n .③如果α∥β,m ⊂α,那么m ∥β.④如果m ∥n ,α∥β,那么m 与α所成的角和n 与β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8.【解析】 若m ⊥n ,m ⊥α,n ∥β,则α与β可能平行或相交,故①错误;②显然成立;若α∥β,m ⊂α,则m 与β无公共点,因而m ∥β,故③正确;由线面角的定义、等角定理及面面平行的性质可知④正确.【答案】 ②③④思路点拨:本题也可借助正方体或长方体来解决.9.(2015·浙江,13,中)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AB =AC =BD =CD =3,AD =BC =2,点M ,N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N ,CM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________.9.【解析】 如图,连接BM ,取BM 的中点G ,连接NG ,AG ,则∠ANG 为异面直线AN ,CM 所成的角.显然NG =12CM =2,AN =2 2.∵AB =BD ,∴BM ⊥AD .在Rt △AMG 中,AG =AM 2+MG 2= 3.在△ANG 中,cos ∠ANG =|AN |2+|NG |2-|AG |22|AN |·|NG |=8+2-32×22×2=78. 【答案】 7810.(2012·四川,14,中)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是棱CD ,C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 1M 与DN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10.【解析】 方法一(几何法):如图,取CN 的中点K ,连接MK ,则MK 为△CDN 的中位线,所以MK ∥DN .所以∠A 1MK 为异面直线A 1M 与DN 所成的角(或补角),连接A 1C 1,AM .设正方体棱长为4.则A 1K =(42)2+32=41,MK =12DN =1242+22=5,A 1M =A 1A 2+AM 2=42+42+22=6,∴A 1M 2+MK 2=A 1K 2,∴∠A 1MK =90°,即异面直线A 1M 与DN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90°.方法二(向量法):如图所示,以D 为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1,则D (0,0,0),N ⎝ ⎛⎭⎪⎫0,1,12, M ⎝ ⎛⎭⎪⎫0,12,0,A 1(1,0,1), ∴DN →=⎝ ⎛⎭⎪⎫0,1,12,MA 1→=⎝ ⎛⎭⎪⎫1,-12,1, 则DN →·MA 1→=1×0+1×⎝ ⎛⎭⎪⎫-12+12×1=0, ∴DN →⊥MA 1→,即异面直线A 1M 与DN 所成的角为90°. 【答案】 90°高考对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考查不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单独考查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2)以多面体为载体进行考查线、面位置关系,复习时主要以理解和掌握定理为主,试题难度中等,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1(1)(2016·山东济南一模,6)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A .若m ⊥n ,n ∥α,则m ⊥αB .若m ∥β,β⊥α,则m ⊥αC .若m ⊥β,n ⊥β,n ⊥α,则m ⊥αD .若m ⊥n ,n ⊥β,β⊥α,则m ⊥α(2)(2014·广东,7)若空间中四条两两不同的直线l 1,l 2,l 3,l 4,满足l 1⊥l 2,l 2⊥l 3,l 3⊥l 4,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l1⊥l4B.l1∥l4C.l1与l4既不垂直也不平行D.l1与l4的位置关系不确定【解析】(1)选项A,B,D中,由条件均可推出m∥α或m与α相交或m⊂α,而选项C由m⊥β,n⊥β可得m∥n,又n⊥α,所以m⊥α,故选C.(2)不妨令l1,l2,l3分别为如图所示正方体的边所在直线.若l4为直线B1C1,则有l1∥l4;若l4为直线C1D1,则l1⊥l4;若l4为直线A1C1,则l1与l4异面,故l1与l4的位置关系不确定.【答案】(1)C(2)D对(1)主要应用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定理判断、推理命题是否正确.对(2)可建立几何模型构造正方体,直观体现其位置关系,同学们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三个公理的作用公理1证明“点在面内”或“线在面内”;公理2证明“两个平面重合”,用来确定一个平面或证明“点线共面”;公理3证明“三点共线”“三线共点”,确定两平面的交线.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1)平面的基本性质是立体几何的基本理论基础,也是判断线面关系的基础.对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判断,常采用穷举法,即对各种关系都进行考虑,要充分发挥模型的直观性作用.(2)利用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以及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综合进行推理和判断命题是否正确.(2014·辽宁,4)已知m,n表示两条不同直线,α表示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m ∥α,n ∥α,则m ∥nB .若m ⊥α,n ⊂α,则m ⊥nC .若m ⊥α,m ⊥n ,则n ∥αD .若m ∥α,m ⊥n ,则n ⊥αB 对A ,m ,n 还可能异面、相交,故A 不正确;对B ,由线面垂直的定义可知正确;对C ,n 还可能在平面α内还可能与α相交,故C 不正确;对D ,n 还可能在α内,还可能与α相交,故D 不正确.故选B.,高考对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解近几年逐渐淡化,主要考查能作出异面直线夹角的情况,借助常见几何体转化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夹角,其难度降低,能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可利用空间向量求异面直线的夹角.2(2014·课标Ⅱ,11)直三棱柱ABC -A1B 1C 1中,∠BCA =90°,M ,N分别是A 1B 1,A 1C 1的中点,BC =CA =CC 1,则BM 与A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110B.25C.3010D.22【解析】 方法一(几何法):如图,取BC 的中点Q ,连接QN ,AQ ,易知BM ∥QN ,则∠ANQ 即为所求,设BC =CA =CC 1=2,则AQ =5,AN =5,QN =6,∴cos ∠ANQ =AN 2+QN 2-AQ 22AN ·QN=5+6-525×6=6230=3010. 方法二(向量法):以C 1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 1-xyz ,设BC =CA =CC 1=2,则A (2,0,2),N (1,0,0),M (1,1,0),B (0,2,2),∴AN→=(-1,0,-2),BM →=(1,-1,-2), ∴cos 〈AN →,BM →〉=AN →·BM →|AN →||BM →|=-1+45×6=330=3010. 【答案】 C本题采用两种方法,方法一思维量大,需要利用平移把异面直线所成角转化成相交直线的夹角,利用余弦定理求解;方法二利用空间向量求解相对来讲简单一些,但建立合适的坐标系是关键,计算要准确.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方法(1)几何法①作:利用定义转化为平面角,对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可固定一条,平移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在特殊的位置上.②证:证明作出的角为所求角.③求:把这个平面角置于一个三角形中,通过解三角形求空间角.(2)向量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公式|cos θ|=⎪⎪⎪⎪⎪⎪m·n |m||n|求出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若向量夹角是锐角或直角,则该角即为异面直线所成角;若向量夹角是钝角,则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该角的补角.注意: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归结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时,容易忽视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可能等于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也可能等于其补角.(2014·大纲全国,11)已知二面角α-l -β为60°,AB ⊂α,AB ⊥l ,A 为垂足,CD ⊂β,C ∈l ,∠ACD =135°,则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14B.24C.34D.12B 如图,在平面α内过C 作CE∥AB ,则∠ECD 为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不妨取CE =1,过E 作EO ⊥β于O .在平面β内过O 作OH ⊥CD 于H ,连接EH ,则EH ⊥CD .因为AB ∥CE ,AB ⊥l ,所以CE ⊥l .又因为EO ⊥β,所以CO ⊥l .故∠ECO 为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所以∠ECO =60°.而∠ACD =135°,CO ⊥l ,所以∠OCH =45°.在Rt △ECO 中,CO =CE ·cos ∠ECO =1·cos 60°=12.在Rt △COH 中,CH =CO ·cos ∠OCH =12·sin 45°=24.在Rt △ECH 中,cos ∠ECH =CH CE =241=24.所以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4.,1.(2015·江西赣州四校联考,2)若平面α∥平面β,点A ,C ∈α,B ,D ∈β,则直线AC ∥直线BD 的充要条件是( )A.AB∥CD B.AD∥CBC.AB与CD相交D.A,B,C,D四点共面1.D因为平面α∥平面β,要使直线AC∥直线BD,则直线AC与BD是共面直线,即A,B,C,D四点必须共面.2.(2016·浙江温州十校联考,4)关于直线a,b,l及平面α,β,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a∥α,b∥α,则a∥bB.若a∥α,b⊥a,则b⊥αC.若a⊂α,b⊂α,且l⊥a,l⊥b,则l⊥αD.若a⊥α,a∥β,则α⊥β2.D在选项A中,a,b还可能异面或相交;在选项B中,b可能在平面α内,也可能相交;在选项C中,缺少a与b相交的条件,故不正确.由此可知选D.3.(2015·山东莱芜二模,4)设m,n是空间两条直线,α,β是空间两个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A.当n⊥α时,“n⊥β”是“α∥β”的充要条件B.当m⊂α时,“m⊥β”是“α⊥β”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当m⊂α时,“n∥α”是“m∥n”的必要不充分条件D.当m⊂α时,“n⊥α”是“m⊥n”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C C中,当m⊂α时,若n∥α,则直线m,n可能平行,可能异面;若m∥n,则n∥α或n⊂α,所以“n∥α”是“m∥n”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C 项不正确.4.(2016·浙江十二校联考,5)已知a,b,c为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空间两个平面,且a⊂α,b⊂β,α∩β=c.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与b是异面直线,则c至少与a,b中的一条相交;②若a不垂直于c,则a与b一定不垂直;③若a∥b,则必有a∥c;④若a⊥b,a⊥c,则必有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 B.1 C.2 D.34.C命题①③正确.命题②④错误.其中命题②中,a与b有可能垂直;命题④中,当b∥c时,平面α,β有可能不垂直.故选C.5.(2016·江西南昌一模,5)已知在正方体ABCD-AB1C1D1中(如图),l⊂平面A1B1C1D1,且l与B1C1不平行,则下列一定不可能的是() A.l与AD平行B.l与AB异面C.l与CD所成角为30°D.l与BD垂直5.A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l⊂平面A1B1C1D1,且l与B1C1不平行,又因为AD∥B1C1,所以l必与直线AD不平行.6.(2015·山东枣庄模拟,6)如图是正四面体的平面展开图,G,H,M,N分别为DE,BE,EF,EC的中点,在这个正四面体中,①GH与EF平行;②BD与MN为异面直线;③GH与MN成60°角;④DE与MN垂直.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A.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6.C如图,把平面展开图还原成正四面体,知GH与EF为异面直线,BD与MN为异面直线,GH与MN成60°角,DE与MN垂直,故②③④正确.7.(2015·上海模拟,13)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AA1=2,AC=BC=1,则异面直线A1B与AC所成角的余弦值是________.7.【解析】连接BC1,图略.由于AC∥A1C1,所以∠BA1C1(或其补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在△BA1C1中,A1B=6,A1C1=1,BC1=5,所以。
2017高考试题汇编 立体几何 Word版含解析
立体几何第一节 空间几何体及其表面积和体积1.如图所示,在圆柱12O O 内有一个球O ,该球与圆柱的上、下面及母线均相切.记圆柱12O O 的体积为1V ,球O 的体积为2V ,则12V V 的值是 .1.解析 设球O 的半径为r ,由题意212V r r =π⋅,3243V r =π,所以1232V V =.故填32.2.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所有顶点在一个球面上,若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18,则这个球的体积为 .2.解析 设正方体的边长为a ,则226183a a =⇒=.外接球直径为正方体的体对角线,所以23==R ,344279πππ3382==⨯=V R . 3.如图所示,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 ,半径为5 cm ,该纸片上的等边三角形ABC 的中心为O .D ,E ,F 为圆O 上的点,DBC △,ECA △,FAB △分别是以BC ,CA ,AB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后,分别以BC ,CA ,AB 为折痕折起DBC △,ECA △,FAB △,使得D ,E ,F 重合,得到三棱锥.当ABC △的边长变化时,所得三棱锥体积(单位:3cm )的最大值为_______.3.解析 由题意,联结OD ,交BC 于点G ,如图所示,则OD BC ⊥,OG =,即OG 的长度与BC 的长度成正比.设OG x =,则BC =,5DG x =-,三棱锥的高h =2132ABC S x =⋅⋅=△,则13ABC V S h =⋅=△令()452510f x x x =-,50,2x ⎛⎫∈ ⎪⎝⎭,()3410050f x x x '=-,令()0f x '>,即4320x x -<,2x <,当()0f x '<,得522x <<,所以()f x在()0,2上单调递增,在52,2⎛⎫ ⎪⎝⎭上单调递减.故()()280f x f =≤,则V =,所以体积的最大值为3.4.已知圆柱的高为1,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为2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圆柱的体积为( ). A .πB .3π4C .π2D .π44.解析 如图所示,由题可知球心在圆柱体的中心处,圆柱体上、下底面圆的半径r ==23ππ4V r h ==.故选B.第二节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3cm )是( ). A.π12+ B. π32+ C. 3π12+ D. 3π32+5.解析 由三视图可知,直观图是由半个圆锥与一个三棱锥构成,半圆锥体积为()2111=13232S π⨯π⨯⨯=,三棱锥体积为211=213=132S ⎛⎫⨯⨯⨯ ⎪⎝⎭,所以几何体体积1212S S S π=+=+.故选A .6.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左视图都由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正方形的边长为2,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该多面体的各个面中有若干个是梯形,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 ).A.10B.12C.14D.166. 解析 由三视图可画出立体图,如图所示,该多面体只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的面, ()24226S =+⨯÷=梯,6212S =⨯=全梯.故选B.7.如图所示,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由一平面将一圆柱截去一部分所得,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90πB .63πC .42πD .36π7.解析 该几何体可视为一个完整的圆柱减去一个高为6的圆柱的一半,如图所示. 2211π310π3663π22=-=⋅⋅-⋅⋅⋅=V V V 总上.故选B.8.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锥的最长棱的长度为( ).A.B.C.D.28. 解析 几何体四棱锥如图所示,最长棱为正方体的体对角线,即l ==故选B.9.由一个长方体和两个14圆柱体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9. 解析 该几何体的体积为21112211242V π=π⨯⨯⨯+⨯⨯=+.第三节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0.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正四棱柱形玻璃容器Ⅰ和正四棱台形玻璃容器Ⅱ的高均为32cm ,容器Ⅰ的底面对角线AC 的长为cm ,容器Ⅱ的两底面对角线EG ,11E G 的长分别为14cm 和62cm . 分别在容器Ⅰ和容器Ⅱ中注入水,水深均为12cm . 现有一根玻璃棒l ,其长度为40cm (容器厚度、玻璃棒粗细均忽略不计).(1)将l 放在容器Ⅰ中,l 的一端置于点A 处,另一端置于侧棱1CC 上,求l 没入水中部分 的长度;(2)将l 放在容器Ⅱ中,l 的一端置于点E 处,另一端置于侧棱1GG 上,求l 没入水中部分 的长度.AC A 11容器ⅠE G 1H 1容器Ⅱ10.解析 (1)由正棱柱的定义,1CC ⊥平面ABCD ,所以平面11A ACC ⊥平面ABCD ,1CC AC ⊥. 记玻璃棒的另一端落在1CC 上点M 处,如图所示为截面11A ACC 的平面图形.因为AC =40AM =,所以30MC ==,从而3sin 4MAC ∠=.记AM 与水面的交点为1P , 过点1P 作11PQ AC ⊥,1Q 为垂足,则11PQ ⊥平面A B C D ,故1112PQ =,从而11116sin PQ AP MAC==∠.答:玻璃棒l 没入水中部分的长度为16cm .问(1)AC 1A 1CMP 1Q 1(2)如图所示为截面11E EGG 的平面图形,O ,1O 是正棱台两底面的中心.由正棱台的定义,1OO ⊥平面EFGH , 所以平面11E EGG ⊥平面EFGH ,1O O EG ⊥. 同理,平面11E EGG ⊥平面1111E F G H ,111O O E G ⊥. 记玻璃棒的另一端落在1GG 上点N 处.过G 作11GK E G ⊥,K 为垂足,则132GK OO ==.因为 14EG =,1162E G =,所以16214242KG -==,从而1GG =40==.设1EGG α∠=,ENG β∠=,则114sin sin cos 25KGG KGG απ⎛⎫=+==⎪⎝⎭∠∠. 因为2απ<<π,所以3cos 5α=-. 在ENG △中,由正弦定理可得4014sin sin αβ=,解得7sin 25β=. 因为02βπ<<,所以24cos 25β=, 于是()()sin sin sin =NEG αβαβ=π--=+∠sin cos cos sin αβαβ+4243735255255⎛⎫=⨯+-⨯= ⎪⎝⎭. 记EN 与水面的交点为2P ,过2P 作22P Q EG ⊥,2Q 为垂足,则22P Q ⊥平面EFGH , 故2212P Q =,从而22220sin PQ EP NEG==∠.答:玻璃棒l 没入水中部分的长度为20cm .问(2)G O E Q 2P 2NG 1KE 1O 1评注 此题本质上考查解三角形的知识,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构造的应用题让学生有畏惧之感,且该应用题的实际应用性也不强.也有学生第(1)问采用相似法解决,解法如下:AC =40AM =,所以30CM ==,1112PQ =,所以由11AP A Q CM △△∽,111PQ AP CM AM =,即1123040AP =,解得116AP =. 答:玻璃棒l 没入水中部分的长度为16cm .第四节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11.如图所示,已知四棱锥P ABCD -,PAD △是以A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 AD ,CD AD ⊥,22PC AD DC CB ===,E 为PD 的中点.(1)证明://CE 平面PAB .11.解析 (1)如图所示,设PA DE 的中点为F ,联结EF ,FB . 因为E ,F 分别为PD ,PA 的中点,所以//EF AD ,且1=2EF AD . 又因为//BC AD ,12BC AD =,所以//EF BC ,且=EF BC ,所以四边形BCE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E BF ,又BF ⊂平面PAB ,所以//CE 平面PAB .H QPN F DBCEA12.如图所示,在三棱锥A BCD -中,AB AD ⊥,BC BD ⊥, 平面ABD ⊥平面BCD , 点,E F (E 与,A D 不重合)分别在棱,AD BD 上,且EF AD ⊥. 求证:(1)EF ∥平面ABC ; (2)AD AC ⊥.A BCDPEABDCEF12.解析 (1)在平面ABD 内,因为AB AD ⊥,EF AD ⊥,且点E 与点A 不重合,所以//EF AB .又因为EF ⊄平面ABC ,AB ⊂平面ABC ,所以//EF 平面ABC . (2)因为平面ABD ⊥平面BCD ,平面ABD平面BCD BD =,BC ⊂平面BCD ,BC BD ⊥,所以BC ⊥平面ABD .因为AD ⊂平面ABD ,所以BC AD ⊥. 又AB AD ⊥,BCAB B =,AB ⊂平面ABC ,BC ⊂平面ABC ,所以AD ⊥平面ABC .又因为AC ⊂平面ABC ,所以AD AC ⊥.13.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AD 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 ,12AB BC AD ==,o 90BAD ABC ∠=∠=, E 是PD 的中点. (1)求证:直线//CE 平面PAB ;EM DCBAP13.解析 (1)令PA 的中点为F ,联结EF ,BF ,如图所示.因为点E ,F 为PD ,PA 的中点,所以EF 为PAD △的中位线,所以=1//2EF AD .又因为90BAD ABC ∠=∠=︒,所以BC AD ∥.又因为12AB BC AD ==,所以=1//2BC AD ,于是=//EF BC .从而四边形BCE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E BF ∥.又因为BF PAB ⊂面,所以CE ∥平面PAB .M第五节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4.如图所示,在三棱锥A BCD -中,AB AD ⊥,BC BD ⊥, 平面ABD ⊥平面BCD , 点,E F (E 与,A D 不重合)分别在棱,AD BD 上,且EF AD ⊥. 求证:(1)EF ∥平面ABC ; (2)AD AC ⊥.ABDCEF14.解析 (1)在平面ABD 内,因为AB AD ⊥,EF AD ⊥,且点E 与点A 不重合,所以//EF AB . 又因为EF ⊄平面ABC ,AB ⊂平面ABC ,所以//EF 平面ABC . (2)因为平面ABD ⊥平面BCD ,平面ABD平面BCD BD =,BC ⊂平面BCD ,BC BD ⊥,所以BC ⊥平面ABD .因为AD ⊂平面ABD ,所以BC AD ⊥. 又AB AD ⊥,BCAB B =,AB ⊂平面ABC ,BC ⊂平面ABC ,所以AD ⊥平面ABC .又因为AC ⊂平面ABC ,所以AD AC ⊥.15.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且90BAP CDP ∠=∠=. (1)求证:平面PAB ⊥平面PAD ;DCBAP15. 解析 (1)证明:因为90BAP CDP ∠=∠=,所以PA AB ⊥,PD CD ⊥.又因为AB CD ∥,所以PD AB ⊥.又因为PD PA P =,PD ,PA ⊂平面PAD ,所以AB ⊥平面PAD . 又AB ⊂平面PAB ,所以平面PAB ⊥平面PAD .16.如图所示,四面体ABCD 中,ABC △是正三角形,ACD △是直角三角形,ABD CBD ∠=∠,AB BD =.(1)求证:平面ACD ⊥平面ABC ;16.解析 ⑴如图所示,取AC 的中点为O ,联结BO ,DO . 因为AB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O AC ⊥,AB BC =.由AB BC BD BD ABD DBC =⎧⎪=⎨⎪∠=∠⎩,得ABD CBD ≅△△,所以AD CD =,即A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从而ADC ∠为直角.又O 为底边AC 中点,所以DO AC ⊥. 令AB a =,则AB AC BC BD a ====,易得2a OD =,OB = 所以222OD OB BD +=,从而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2DOB π∠=,即OD OB ⊥. 由OD AC OD OB AC OB O AC ABC OB ABC⊥⎧⎪⊥⎪⎪=⎨⎪⊂⎪⊂⎪⎩平面平面,所以OD ⊥平面ABC . 又因为OD ⊂平面ADC ,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ADC ⊥平面ABC .BEC DAO第六节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7.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20ABC ∠=,2AB =,11BC CC ==,则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BCD17.解析 设M ,N ,P 分别为AB ,1BB ,11B C 的中点,则1AB 和1BC 的夹角为MN 和NP 夹角或其补角(异面线所成角为π02⎛⎤ ⎥⎝⎦,).可知112MN AB ==,112NP BC ==,取BC 的中点Q ,联结,,PQ MQ PM ,则可知PQM △为直角三角形.1=PQ ,12MQ AC =. 在ABC △中,2222cos AC AB BC AB BC ABC =+-⋅⋅∠14122172⎛⎫=+-⨯⨯⋅-= ⎪⎝⎭,即=AC,则MQ =MQP △中,MP =. 在PMN △中,222cos 2MN NP PM PNM MN NP +-∠=⋅⋅222+-==. 又异面直线所成角为π02⎛⎤ ⎥⎝⎦,.故选C.18.如图所示,几何体是圆柱的一部分,它是由矩形ABCD (及其内部)以AB 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120得到的,G 是DF 的中点.(1)设P 是CE 上的一点,且AP BE ⊥,求CBP ∠的大小; (2)当3AB =,2AD =,求二面角E AG C --的大小.18.解析 (1)因为AP BE ⊥,AB BE ⊥,AB ,AP ⊂平面ABP ,ABAP A =,所以BE ⊥平面ABP .又BP ⊂平面ABP ,所以BE BP ⊥.又120EBC ∠=︒,所以30CBP ∠=︒. (2)以B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BE ,BP ,BA 所在的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得(0,0,3)A ,(2,0,0)E,G,(C -,则(2,0,3)AE =-,AG =,(2,0,3)CG =.设111(,,)x y z =m 是平面AEG 的一个法向量,由00AE AG ⎧⋅=⎪⎨⋅=⎪⎩m m,可得11112300x z x -=⎧⎪⎨+=⎪⎩,取12z =,可得平面AEG的一个法向量(3,2)m =. 设222(,,)x y z =n 是平面ACG 的一个法向量,由00AG CG ⎧⋅=⎪⎨⋅=⎪⎩n n,可得22220230x x z ⎧+=⎪⎨+=⎪⎩,取22z =-,可得平面ACG的一个法向量(3,2)=-n . 从而1cos ,2⋅==⋅m n m n m n ,易知二面角E AG C --为锐角.因此所求的角为60︒.19.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A ⊥平面ABCD ,且2AB AD ==,1AA =120BAD ∠=︒.(1)求异面直线1A B 与1AC 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二面角1B A D A --的正弦值.A 1B 1C 1D 1ABCD19.解析 在平面ABCD 内,过点A 作AE AD ⊥,交BC 于点E . 因为1AA ⊥平面ABCD ,所以1AA AE ⊥,1AA AD ⊥.如图所示,以{}1,,AE AD AA 为正交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BB y因为2AB AD ==,1AA =120BAD ∠=︒. 则()0,0,0A,)1,0B -,()0,2,0D,)E,(1A,1C .(1)(13,1,A B =-,(13,1,AC =,则111111cos ,A BAC A B AC A B AC⋅=1,177-⋅==-.因此异面直线1A B 与1A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7. (2)平面1A DA 的一个法向量为()3,0,0AE =.设(),,x y z =m 为平面1BA D 的一个法向量,又(13,1,AB =-,()BD =,则100A B BD ⎧⋅=⎪⎨⋅=⎪⎩m m,即030y y -=+=⎪⎩. 不妨取3x =,则y =,2z =,所以()=m 为平面1BA D 的一个法向量. 从而cos ,AE AE AE ⋅=m mm34⋅==,设二面角1B A D A --的大小为θ,则3cos 4θ=. 因为[]0,θ∈π,所以sin θ==. 因此二面角1B A D A --的正弦值为4. 20.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且90BAP CDP ∠=∠=. (1)求证:平面PAB ⊥平面PAD ;(2)若PA PD AB DC ===,90APD ∠=,求二面角A PB C --的余弦值.DCBAP20. 解析 (1)证明:因为90BAP CDP ∠=∠=,所以PA AB ⊥,PD CD ⊥.又因为AB CD ∥,所以PD AB ⊥.又因为PD PA P =,PD ,PA ⊂平面PAD ,所以AB ⊥ 平面PAD .又AB ⊂平面PAB ,所以平面PAB ⊥平面PAD .(2)取AD 的中点O ,BC 的中点E ,联结PO ,OE ,因为AB CD ∥,所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OE AB ∥.由(1)知,AB ⊥平面PAD ,所以OE ⊥平面PAD .又PO ,AD ⊂平面PAD ,所以OE PO ⊥,OE AD ⊥.又因为PA PD =,所以PO AD ⊥,从而PO ,OE ,AD 两两垂直.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设2PA =,所以()00D ,,)20B ,,(00P ,()20C ,,所以(0PD =,,(22PB =,,,()00BC =-,.设()x y z =n ,,为平面PBC 的一个法向量,由00PB BC ⎧⋅=⎪⎨⋅=⎪⎩n n ,得20y +=-=⎪⎩.令1y =,则z =,0x =,可得平面PBC 的一个法向量(01=n ,. 因为90APD ∠=︒,所以PD PA ⊥,又知AB ⊥平面PAD ,PD ⊂平面PAD , 所以PD AB ⊥,又PA AB A =,所以PD ⊥平面PAB .即PD 是平面PAB 的一个法向量,(0PD =,,,从而cosPD PD PD ⋅===⋅n n n,由图知二面角A PB C --为钝角,所以它的余弦值为.21.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AD 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 ,12AB BC AD ==,o 90BAD ABC ∠=∠=, E 是PD 的中点. (1)求证:直线//CE 平面PAB ;(2)点M 在棱PC 上,且直线BM 与底面ABCD 所成的锐角为45,求二面角M AB D --的余弦值.EM DCBAP21.解析 (1)令PA 的中点为F ,联结EF ,BF ,如图所示.因为点E ,F 为PD ,PA 的中点,所以EF 为PAD △的中位线,所以=1//2EF AD .又因为90BAD ABC ∠=∠=︒,所以BC AD ∥.又因为12AB BC AD ==,所以=1//2BC AD ,于是=//EF BC .从而四边形BCE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E BF ∥.又因为BF PAB ⊂面,所以CE ∥平面PAB .(2)以AD 的中点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1AB BC ==,则()000O ,,,()010A -,,,()110B -,,,()100C ,,,()010D ,,,(00P .点M 在底面ABCD 上的投影为M ',所以MM BM ''⊥,联结BM '.因为45MBM '∠=,所以MB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因为POC △为直角三角形,OC =,所以60PCO ∠=. 设MM a '=,CM '=,1OM '=-.所以100M ⎛⎫'- ⎪ ⎪⎝⎭,,.BM a a '==⇒=11OM '==.所以100M ⎛⎫' ⎪ ⎪⎝⎭,,10M ⎛ ⎝⎭,11AM ⎛= ⎝⎭,(100)AB =,,. 设平面ABM 的法向量11(0)y z =,,m,则110AM y ⋅=+=m,所以(02)=,m , 易知平面ABD 的一个法向量为(001)=,,n ,从而cos ,⋅==⋅m n m n m n 故二面角M AB D --.M22.如图所示,四面体ABCD 中,ABC △是正三角形,ACD △是直角三角形,ABD CBD ∠=∠,AB BD =.(1)求证:平面ACD ⊥平面ABC ;(2)过AC 的平面交BD 于点E ,若平面AEC 把四面体ABCD 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求二面角––D AE C 的余弦值.22.解析 ⑴如图所示,取AC 的中点为O ,联结BO ,DO . 因为AB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O AC ⊥,AB BC =.由AB BC BD BD ABD DBC =⎧⎪=⎨⎪∠=∠⎩,得ABD CBD ≅△△,所以AD CD =,即A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从而ADC ∠为直角.又O 为底边AC 中点,所以DO AC ⊥. 令AB a =,则AB AC BC BD a ====,易得2a OD =,OB = 所以222OD OB BD +=,从而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2DOB π∠=,即OD OB ⊥. 由OD AC OD OB AC OB O AC ABC OB ABC⊥⎧⎪⊥⎪⎪=⎨⎪⊂⎪⊂⎪⎩平面平面,所以OD ⊥平面ABC . 又因为OD ⊂平面ADC ,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ADC ⊥平面ABC .BEC DAO⑵由题意可知V V D ACE B ACE --=,即B ,D 到平面ACE 的距离相等,即点E 为BD 的中点.以O 为坐标原点,OA 为x 轴正方向,OB 为y 轴正方向,OD 为z 轴正方向,设AC a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O ,,0,02a A ⎛⎫ ⎪⎝⎭,0,0,2a D ⎛⎫ ⎪⎝⎭,B ⎛⎫ ⎪ ⎪⎝⎭,,4a E ⎛⎫ ⎪ ⎪⎝⎭,易得24a a AE ⎛⎫=- ⎪ ⎪⎝⎭,,0,22a a AD ⎛⎫=- ⎪⎝⎭,,0,02a OA ⎛⎫= ⎪⎝⎭. 设平面AED 的法向量为()1111=,,x y z n ,平面AEC 的法向量为()2222=,,x y z n , 则1100AE AD ⎧⋅=⎪⎨⋅=⎪⎩n n,取1=n ;220AE OA ⎧⋅=⎪⎨⋅=⎪⎩n n,取(20,1,=n .设二面角D AE C --为θ,易知θ为锐角,则1212cos θ⋅==⋅n n n n.23.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平面PAD ⊥平面ABCD ,点M 在线段PB 上,//PD 平面MAC,PA PD ==4AB =.(1)求证:M 为PB 的中点; (2)求二面角B PD A --的大小;(3)求直线MC 与平面BDP 所成角的正弦值.23.解析 (1)设,AC BD 的交点为E ,联结ME .因为PD ∥平面MAC ,平面MAC平面PBD ME =,所以PD ME ∥.因为ABCD 是正方形,所以E 为BD 的中点,所以M 为PB 的中点.MP EDCBA(2)取AD 的中点O ,联结OP ,OE . 因为PA PD =,所以OP AD ⊥.又因为平面PAD ⊥平面ABCD ,且OP ⊂平面PAD ,所以OP ⊥平面ABCD . 因为OE ⊂平面ABCD ,所以OP OE ⊥. 因为ABCD 是正方形,所以OE AD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P ,(2,0,0)D ,(2,4,0)B -,(4,4,0)BD =-,(2,0,PD =.设平面BDP 的法向量为(,,)x y z =n ,则00BD PD ⎧⋅=⎪⎨⋅=⎪⎩n n,即44020x y x -=⎧⎪⎨-=⎪⎩. 令1x =,则1y =,z ==n .平面PAD 的法向量为(0,1,0)=p ,所以1cos ,||||2⋅==<>n p n p n p .由题知二面角B PD A --为锐角,所以它的大小为3π.(3)由(1)知1,2,2M ⎛⎫- ⎪ ⎪⎝⎭,(2,4,0)C,(3,2,2MC =-.设直线MC 与平面BDP 所成角为α,则2sin cos ,9MC MC MCα⋅===<>n n n . 所以直线MC 与平面BDP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9. 24.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底面ABC ,90BAC ∠=.点D E N ,,分别为棱PA ,PC ,BC 的中点,M 是线段AD 的中点,4PA AC ==,2AB =.(1)求证://MN 平面BDE ; (2)求二面角C EM N --的正弦值;(3)已知点H 在棱PA 上,且直线NH 与直线BE ,求线段AH 的长. NM ED CBAP24.解析 如图所示,以A 为坐标原点,{},,AB AC AP 为基底,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可得(000)A ,,,(200)B ,,,(040)C ,,,(004)P ,,,(002)D ,,,(022)E ,,,(001)M ,,,(120)N ,,.(1)证明:()0,2,0DE =,()2,0,2DB =-.设(,,)x y z =n 为平面BDE 的一个法向量, 则00DE DB ⎧⋅=⎪⎨⋅=⎪⎩n n ,即20220y x z =⎧⎨-=⎩,不妨设1z =,可得(1,0,1)=n .又()1,2,1MN =-,可得0MN ⋅=n ,因为MN ⊄平面BDE ,所以//MN 平面BDE .(2)易知1(1,0,0)=n 为平面CEM 的一个法向量.设2(,,)x y z =n 为平面EMN 的一个法向量,则220EM MN ⎧⋅=⎪⎨⋅=⎪⎩n n ,因为(0,2,1)EM =--,(1,2,1)MN =-,所以2020y z x y z --=⎧⎨+-=⎩. 不妨设1y =,可得2(4,1,2)=--n .因此有121212cos ,|||⋅==n n n n |n n,于是12sin ,n n . 所以二面角C EM N --. (3)依题意,设()04AH h h =剟,则H (0,0,h ),进而可得(1,2,)NH h =--,(2,2,2)BE =-.由已知得||cos ,||||NH BE NH BE NH BE h ⋅===2102180h h -+=, 解得85h =或12h =.所以线段AH 的长为85或12. 25.如图所示,已知四棱锥P ABCD -,PAD △是以A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 AD ,CD AD ⊥,22PC AD DC CB ===,E 为PD 的中点.(1)证明://CE 平面PAB ;(2)求直线CE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25.解析 (1)如图所示,设PA DE 的中点为F ,联结EF ,FB . 因为E ,F 分别为PD ,PA 的中点,所以//EF AD ,且1=2EF AD . 又因为//BC AD ,12BC AD =,所以//EF BC ,且=EF BC ,所以四边形BCE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E BF ,又BF ⊂平面PAB ,所以//CE 平面PAB .A BCDPEH QPN MF DBCEA(2)分别取BC ,AD 的中点为M ,N .联结PN 交EF 于点Q ,联结MQ .因为E ,F ,N 分别是PD ,PA ,AD 的中点,所以Q 为EF 的中点,在平行四边形BCEF 中,//MQ CE .由PA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PN AD ⊥. 由DC AD ⊥,N 是AD 的中点,所以12ND AD BC ==,且BC DN ∥,所以四边形BCDN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D BN ∥,所以BN AD ⊥.又BN PN N =,所以AD ⊥平面PBN ,由//BC AD ,得BC ⊥平面PBN ,又BC ⊂平面PBC ,所以平面PBC ⊥平面PBN . 过点Q 作PB 的垂线,垂足为H ,联结MH .MH 是MQ 在平面PBC 上的射影,所以QMH ∠是直线CE 与平面PBC 所成的角.设1CD =.在PCD △中,由2PC =,1CD =,PD =CE =,又BC ⊥平面PBN ,PB ⊂平面PBN ,所以BC PB ⊥.在PBN △中,由1PN BN ==,PB ==QH PB ⊥,Q 为PN 的中点,得14QH =. 在Rt MQH △中,14QH =,MQ =,所以sin 8QMH ∠=, 所以直线CE 与平面PBC26.如图所示,已知正四面体–D ABC (所有棱长均相等的三棱锥),P ,Q ,R 分别为AB ,BC ,CA 上的点,AP PB =,2BQ CRQC RA ==,分别记二面角––D PR Q ,––D PQ R ,––D QR P 的平面角为α,β,γ,则( ). A .γαβ<<B .αγβ<<C .αβγ<<D .βγα<<26.解析 如图所示,设点D 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为O ,判断O 到PR ,PQ ,QR 的距离,O 到哪条线段的距离越小,对应的二面角就越大.显然有,αβ,γ均为锐角.1P 为三等分点,O 到1PQR △三边的距离相等.动态研究问题:1P P ®,所以O 到QR 的距离不变,O 到PQ 的距离减少,O 到PR 的距离变大.所以αγβ<<.127.a ,b 为空间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边AC 所在的直线与a ,b 都垂直,斜边AB 以直线AC 为旋转轴旋转,有下列结论:①当直线AB 与a 成60角时,AB 与b 成30角; ②当直线AB 与a 成60角时,AB 与b 成60角; ③直线AB 与a 所成角的最小值为45; ④直线AB 与a 所成角的最小值为60;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27.解析 由题意知,a ,b ,AC 三条直线两两相互垂直,作出图像如图所示.不妨设图中 所示的正方体的边长为1,故1AC =,AB =AB 以直线AC 为旋转轴旋转,则点A 保持不变,点B 的运动轨迹是以C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以C 为坐标原点,以CD 为x 轴 正方向,CB 为y 轴正方向,CA 为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0,0)D ,(0,0,1)A ,直线a 的方向单位向量(0,1,0)=a ,1=a .B 点起始坐标为(0,1,0) ,直线b 的方向单位向量(1,0,0)=b ,1=b .设B 点在运动过程中的坐标()cos ,sin ,0B θθ',其中θ为B C '与CD 的夹角,[0,2π)θ∈.那么'AB 在运动过程中的向量(cos ,sin ,1)AB θθ'=-,2AB '= 设AB '与直线a 所成夹角为π0,2α⎡⎤∈⎢⎥⎣⎦,则(cos ,sin ,1)(0,1,0)cos 2AB θθαθ⎡-⋅==∈⎢'⎣⎦a , 所以ππ,42α⎡⎤∈⎢⎥⎣⎦,故③正确,④错误.设AB '与直线b 所成夹角为π[0,]2β∈,(cos ,sin ,1)(1,0,0)cos AB AB AB θθβθ'⋅-⋅===''b bb . 当AB '与直线a 夹角为60︒时,即π3α=, sin3πθα===. 因为22cos sin 1θθ+=,所以cos θ=.从而1cos 2βθ==. 因为π0,2β⎡⎤∈⎢⎥⎣⎦,所以π=3β,此时AB '与b 的夹角为60︒.所以②正确,①错误.故填② ③.28.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底面ABC ,90BAC ∠=.点D E N ,,分别为棱PA ,PC ,BC 的中点,M 是线段AD 的中点,4PA AC ==,2AB =.(1)求证://MN 平面BDE ; (2)求二面角C EM N --的正弦值;(3)已知点H 在棱PA 上,且直线NH 与直线BE ,求线段AH 的长.NM ED CBAP28.解析 如图所示,以A 为坐标原点,{},,AB AC AP 为基底,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可得(000)A ,,,(200)B ,,,(040)C ,,,(004)P ,,,(002)D ,,,(022)E ,,,(001)M ,,,(120)N ,,.(1)证明:()0,2,0DE =,()2,0,2DB =-.设(,,)x y z =n 为平面BDE 的一个法向量, 则0DE DB ⎧⋅=⎪⎨⋅=⎪⎩n n ,即20220y x z =⎧⎨-=⎩,不妨设1z =,可得(1,0,1)=n .又()1,2,1MN =-,可得0MN ⋅=n ,因为MN ⊄平面BDE ,所以//MN 平面BDE . (2)易知1(1,0,0)=n 为平面CEM 的一个法向量.设2(,,)x y z =n 为平面EMN 的一个法向量, 则220EM MN ⎧⋅=⎪⎨⋅=⎪⎩n n ,因为(0,2,1)EM =--,(1,2,1)MN =-,所以2020y z x y z --=⎧⎨+-=⎩. 不妨设1y =,可得2(4,1,2)=--n .因此有121212cos ,|||⋅==n n n n |n n,于是12sin ,n n . 所以二面角C EM N --.(3)依题意,设()04AH h h =剟,则H (0,0,h ),进而可得(1,2,)NH h =--,(2,2,2)BE =-.由已知得||cos ,||||NH BE NH BE NH BE h ⋅===2102180h h -+=, 解得85h =或12h =.所以线段AH 的长为85或12.。
2017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之立体几何(精校版)(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完整版)2017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之立体几何(精校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2017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之立体几何(精校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2017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之立体几何(精校版)的全部内容。
2017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之立体几何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7课标I 理)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左视图都由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正方形的边长为2,俯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该多面体的各个面中有若干个是梯形,这些梯形的面积之和为( ) 10.A 12.B 12.C16.D2。
(2017课标II 理)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由一平面将一圆柱截去一部分所得,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π90.A π63.B π42.C π36.D3。
(2017北京理)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锥的最长棱的长度为( ) 23.A 32.B 22.C 2.D4.(2017课标II 理)已知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1,2,12010====∠CC BC AB ABC ,则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23.A 515.B 510.C 33.D 5。
(2017课标III 理)已知圆柱的高为1,它的两个底面的圆周在直径为2的同一个球的球面上,则该圆柱的体积为( ) π.A 43.πB 2.πC 4.πD 6.(2017浙江)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3cm )(第1题)(第2题)(第3题)是( )12.+πA 32.+πB 123.+πC 323.+πD 7。
2017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与2017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重点总结汇编.doc
2017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与2017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重点总结汇编2017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1)棱柱: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的部分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的部分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2017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重点总结数学的备考重点在于巩固基础和掌握解题技巧。
因此复习可分为两个阶段。
2017年高考真题--立体几何部分
2017年高考真题--立体几何部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解答题1.(12 分)如图,四棱锥P-ABCD 中,侧面PAD 为等比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1oAB BC AD , BAD ABC 90 , E是PD 的中点.2(1)证明:直线CE / / 平面PAB(2)点M 在棱PC 上,且直线BM 与底面ABCD所成锐角为o45 ,求二面角M -AB-D 的余弦值2.(12 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且BAP CDP 90(1)证明:平面PAB⊥平面PAD;(2)若PA=PD=AB=DC, APD 90 ,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3.(12 分)如图,四面体ABCD中,△ABC是正三角形,△ACD是直角三角形,∠ABD= ∠CBD,AB=BD.试卷第 1 页,总 3 页(1)证明:平面ACD⊥平面ABC;(2)过AC的平面交BD于点E,若平面AEC把四面体ABCD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求二面角D–AE–C的余弦值.4.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平面PAD⊥平面ABCD,点M 在线段PB上,PD// 平面MAC,PA=PD= 6 ,AB=4.(I)求证:M 为PB 的中点;(II)求二面角B-PD- A的大小;(III)求直线MC 与平面BDP所成角的正弦值.5.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底面ABC,BAC 90 .点D,E,N 分别为棱PA,PC,BC的中点,M 是线段AD 的中点,PA=AC=4,AB=2.(Ⅰ)求证:MN ∥平面BDE;(Ⅱ)求二面角C-EM-N 的正弦值;(Ⅲ)已知点H 在棱PA上,且直线NH 与直线B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721,求线段AH的长.6 .17. 如图,几何体是圆柱的一部分,它是由矩形(及其内部)以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得到的,是的中点.(Ⅰ)设是上的一点,且,求的大小;(Ⅱ)当,,求二面角的大小.试卷第 2 页,总 3 页7.(本题满分15分)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PAD是以AD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AD,CD⊥AD,PC=AD=2DC=2CB,E为PD的中点.(Ⅰ)证明:CE∥平面PAB;(Ⅱ)求直线CE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试卷第3页,总3页WORD文档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017届高考数学(理)二轮复习(江苏专用)课件:专题7 附加题(选做部分) 第1讲
(2)若AB=1,E为DA的中点,求四边形BCGF的面积.
(1)证明 因为 DF⊥EC,则∠EFD=∠DFC=90°, 易得∠DEF=∠CDF,所以△DEF∽△CDF,则有∠GDF DF DE DG =∠DEF=∠FCB,CF=CD= CB ,所以△DGF∽△CBF, 由此可得∠DGF=∠CBF.因此∠CGF+∠CBF=180°, 所以 B,C,G,F 四点共圆.
探究提高 在证明线段的乘积相等时,通常 用三角形相似或圆的切割线定理.同时,要注
意等量的代换.
【训练 1】 (2014· 江苏卷)如图,AB 是圆 O 的直径, C,D 是圆 O 上位于 AB 异侧的两点. 证明:∠OCB=∠D.
证明 因为 B,C 是圆 O 上的两点, 所以 OB=OC.故∠OCB=∠B. 又因为 C,D 是圆 O 上位于 AB 异侧的两点, 故∠B,∠D 为同弧所对的两个圆周角, 所以∠B=∠D.因此∠OCB=∠D.
(1)证明 连接 BE,由题意知△ABE 为直角三角形. 因为∠ABE=∠ADC=90°,∠AEB=∠ACB, 所以△ABE∽△ADC, AB AE 所以AD=AC,即 AB· AC=AD· AE. 又 AB=BC,所以 AC· BC=AD· AE.
(2)解
因为 FC 是圆 O 的切线,所以 FC2=FA· FB,
考查四点共圆的性质
【例 2-2】 (2016· 全国Ⅲ卷)如图,⊙O 中AB的中 点为 P,弦 PC,PD 分别交 AB 于 E,F 两点. (1)若∠PFB=2∠PCD,求∠PCD 的大小; (2)若 EC 的垂直平分线与 FD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 点 G,证明 OG⊥CD.
︵
(1)解
连接 PB,BC,则∠BFD=∠PBA+∠BPD,∠PCD
2019-2020年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数学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二编专题整合突破专题七概率与统计第一讲计数原理二项
(2)满足 a,b∈{-1,0,1,2},且关于 x 的方程 ax2+2x+b
=0 有实数解的有序数对(a,b)的个数为( )
A.14
B.13
C.12
D.10
[解析] 方程 ax2+2x+b=0 有实数解的情况应分类讨
论.当 a=0 时,关于 x 的方程为 2x+b=0,此时有序数对
(0,-1),(0,0),(0,1),(0,2)均满足要求;当 a≠0 时,Δ=
2.[2015·天津五区县一模] 如图,用四种不同的颜色给 图中的 A,B,C,D,E,F 六个点涂色,要求每个点涂一 种颜色,且图中每条线段的两个端点涂不同颜色,则不同的 涂色方法有( )
A.288 种 C.240 种
B.264 种 D.168 种
解析 解法一:先涂 A,D,E 三个点,共有 4×3×2 =24(种)涂法,然后再按 B,C,F 的顺序涂色,分为两类:
4-4ab≥0,ab≤1,此时满足要求的有序数对为(-1,-1),
(-1,0),(-1,1),(-1,2),(1,-1),(1,0),(1,1),(2,-
1),(2,0).综上,满足要求的有序数对共有 4+9=13(个),
故选 B.
应用两个计数原理解题的方法 (1)在应用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时,一般先分类 再分步,每一步当中又可能用到分类计数原理. (2)对于复杂的两个原理综合使用的问题,可恰当列出示 意图或表格,使问题形象化、直观化.
2017年高考真题--立体几何部分
2017年高考真题--立体几何部分2017年高考真题--立体几何部分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级:___________ 号: _______________一、解答题1 • (12 分)如图,四棱锥P-ABCD 中,侧面PAD 为等比三 角形且垂直于底面 ABCD ,(1)证明:直线CE//平面PAB(2)点M 在棱PC 上,且直线BM 与底面ABCD 所成锐角为45。
,求二面角MABD 的余弦值 2( 12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且 BAP CDP 90。
90o ,E 是PD 的中点.AB BC 1 AD, BAD ABC⑴证明:平面PABL平面PAD(2)若PA=PDAB=DC APD 900,求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3. (12分)如图,四面体ABCD中, △ ABC是正三角形,△ ACD是直角三角形,/ ABD M CBD(1)证明:平面ACDL平面ABC(2)过AC的平面交BD于点E,若平面AEC 把四面体ABCD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求二面角D- AE- C的余弦值.4.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助正方形,平面PAD L平面ABCD点M在线段PB 上, PD// 平面MAC PA=PD=76,AB=4.(I )求证:M为PB的中点;(II )求二面角BPDA的大小;(Ill )求直线MC与平面BDP所成角的正弦值.5 .如图,在三棱锥P- ABC中, P从底面ABC BAC90 .点D, E, N分别为棱PA P C, BC的中点,M是线段AD的中点,PAAC=4, AB=2. (l)求证:MN/平面BDE(U)求二面角GEMN的正弦值;(m) 已知点H在棱PA上,且直线NH与直线B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7,求线段AH的长.6 . 17.如图,几何体是圆柱的一部分,它是由矩形肋切(及其内部)以班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咗疔得到的,”是亦的中点.(I)设尸是在上的一点,且黠-施,求如尸的大小;(H)当肺^,皿",求二面角£-^-c的大小.7 •(本题满分15分)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APAD是以AD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 II AD , CD 丄AD ,PC=AD=2DC=2CB, E 为PD 的中点.I平面PAB;(H)求直线CE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1.(1 )详见解析连接 EF 、BF 、EC・• E、F 分别为PD 、PA 中点 •••已 2AD,又•••叱 0・•・EF £BC,•四边形BCEF 为平行四边形 •・CE //平面PAD(2 )取AD 中点O ,连PO ,由于△ PAD 为正三角形 •・ PO AD又I 平面 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参考答案(2 ) cos【解析】 (1)取PA 中点F ,・•・PO平面ABCD,连OC,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上篇 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七 附加题(选做部分)第1讲 几何证明选讲练习 理(20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7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上篇专题整合突破专题七附加题(选做部分)第1讲几何证明选讲练习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7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上篇专题整合突破专题七附加题(选做部分)第1讲几何证明选讲练习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创新设计(江苏专用)2017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上篇专题整合突破专题七附加题(选做部分)第1讲几何证明选讲练习理的全部内容。
专题七附加题(选做部分)第1讲几何证明选讲练习理1.(2016·南京、盐城模拟)如图,AB为⊙O的直径,直线CD与⊙O相切于点D,AC⊥CD,DE⊥AB,点C,E为垂足,连接AD,BD,若AC=4,DE=3,求BD的长.解因为CD与⊙O相切于点D,所以∠CDA=∠DBA,又AB为⊙O的直径,所以∠ADB=90°。
又DE⊥AB,所以△EDA∽△DBA,所以∠EDA=∠DBA,所以∠EDA=∠CDA.又∠ACD=∠AED=90°,AD=AD,所以△ACD≌△AED.所以AE=AC=4,所以AD=错误!=5.又错误!=错误!,所以BD=错误!·AD=错误!.2.(2010·江苏卷)AB是圆O的直径,D为圆O上一点,过D作圆O的切线交AB延长线于点C,若DA=DC,求证:AB=2BC.证明连接OD,则OD⊥DC,又OA=OD,DA=DC,所以∠DAO=∠ODA=∠DCO,∠DOC=∠DAO+∠ODA=2∠DCO,所以∠DCO=30°,∠DOC=60°,所以OC=2OD,即OB=BC=OD=OA,所以AB=2BC。
2017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课件 专题四 立体几何 第1讲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第十七页,编归辑于纳星期总六结:二·思点 二维十升六分华。
探究提高 截割体、三棱锥的三视图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和难点 ,解题的关键是由三视图还原为直观图,首先确定底面, 再根据正视图、侧视图确定侧面.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第十八页,编归辑于纳星期总六结:二·思点 二维十升六分华。
A.17π
B.18π
C.20π
D.28π
解析 由题知,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它是一
个球(被过球心 O 且互相垂直的三个平面)切掉左上角
的18后得到的组合体,其表面积是球面面积的78和三个
14圆面积之和,易得球的半径为 2,则得 S=78×4π×
22+3×14π×22=17π,故选 A.
答案 A
(2)(2016·北京卷)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 为( )
1 A.6
1 C.2
1 B.3 D.1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第二十八页,归编辑纳于星总期结六:·思二点维二升十六华分。
真题感悟·考点整合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第二十页,编归辑于纳星期总六结:二·思点 二维十升六分华。
故所求几何体 EFC1-DBC 的体积为 66. (2)利用三棱锥的体积公式直接求解. VD1-EDF=VF-DD1E=13S△D1DE·AB=13×12×1×1×1=16. 另解(特殊点法):让 E 点和 A 点重合,点 F 与点 C 重合, 则 VD1-EDF=13×S△ACD×D1D=13×12×1×1×1=16. 答案 (1)A (2)16
热点聚焦·题型突破第二十二页,归编辑纳于星总期结六:·思二点维二升十六华分。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数学(文)大二轮复习(检测)专题整合突破专题五立体几何2-5-2a含答案
一、选择题1.[2016·银川一中一模]已知直线m、n和平面α,则m∥n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是()A.m、n与α成等角B.m⊥α且n⊥αC.m∥α且n⊂α D.m∥α且n∥α答案A解析m∥n⇒m、n与α成等角,若m、n与α成等角,m、n 不一定平行,故选A。
2.[2016·“江南十校”高三联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直线l∥平面α,直线l∥平面β,则α∥βB.若直线l⊥平面α,直线l⊥平面β,则α∥βC.若两直线l1、l2与平面α所成的角相等,则l1∥l2D.若直线l上两个不同的点A、B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则l∥α答案B解析A选项,α与β可能相交;C选项,l1,l2可能相交或异面;D选项,l可能与α相交,A、B在平面α两侧;B正确,故选B.3.[2015·广东高考]若空间中n个不同的点两两距离都相等,则正整数n的取值( )A.至多等于3 B.至多等于4C.等于5 D.大于5答案B解析首先我们知道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满足两两距离相等,于是可以排除C、D.又注意到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也满足两两距离相等,于是排除A,故选B.4.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BC1,CD1的中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N与CC1垂直B.MN与AC垂直C.MN与BD平行D.MN与A1B1平行答案D解析如图,连接C1D,BD,AC,在△C1DB中,易知MN∥BD,故C正确;∵CC1⊥平面ABCD,∴CC1⊥BD,∴MN与CC1垂直,故A正确;∵AC⊥BD,MN∥BD,∴MN与AC垂直,故B正确;∵A1B1与BD异面,MN∥BD,∴MN与A1B1不可能平行,故D 错误,选D.5.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4,点H在棱AA1上,且HA1=1。
点E,F分别为棱B1C1,C1C的中点,P是侧面BCC1B1内一动点,且满足PE⊥PF。
则当点P运动时,HP2的最小值是()A.7-错误!B.27-6错误!C.51-14 2 D.14-2错误!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以EF为直径,在平面BCC1B1内作圆,易知点P在该圆上,该圆的半径为12EF=错误!,再过点H引BB1的垂线,垂足为G,连接GP,∴HP2=HG2+GP2,其中HG为4,因此当GP最小时,HP取得最小值,此时GP=3-错误!,∴HP2=(3-错误!)2+42=9-6错误!+2+16=27-6错误!,∴HP2的最小值为27-6错误!。
专题4.3 专题突破 高考中的立体几何问题-2017年全国高考数学考前复习大串讲
题型一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例1 (1)一个六棱锥的体积为23,其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侧棱长都相等,则该六棱锥的侧面积为______.(2)如图,在棱长为6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在C1D1与C1B1上,且C1E=4,C1F=3,连结EF,FB,DE,BD则几何体EFC1-DBC的体积为________.【答案】(1)12 (2)66故所求几何体EFC1-DBC的体积为66.【思维升华】(1)求多面体的表面积的基本方法就是逐个计算各个面的面积,然后求和.(2)求体积时可以把空间几何体进行分解,把复杂的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分解为一些简单几何体体积的和或差.求解时注意不要多算也不要少算.【跟踪训练1】已知球O的直径PQ=4,A,B,C是球O球面上的三点,△ABC是正三角形,且∠APQ=∠BPQ=∠CPQ=30°,则三棱锥P—ABC的体积为________.【答案】93 4题型二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例2 (2014·课标全国Ⅱ)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1)证明:PB∥平面AEC;(2)设二面角D-AE-C为60°,AP=1,AD=3,求三棱锥E-ACD的体积.【解析】(1)证明连结BD交AC于点O,连结EO.因为ABCD为矩形,所以O为BD的中点.又E为PD的中点,所以EO∥PB.因为EO⊂平面AEC,PB⊄平面AEC,所以PB∥平面AEC.(2)解因为PA⊥平面ABCD,ABCD为矩形,所以AB,AD,AP两两垂直.如图,三棱锥E -ACD 的体积V =13×12×3×32×12=38.【思维升华】 高考对该部分的考查重点是空间的平行关系和垂直关系的证明,一般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试题难度中等,但对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试卷中也可能以填空题的方式考查空间位置关系的基本定理在判断线面位置关系中的应用.【跟踪训练2】 (2015·湖南)如图,已知四棱台ABCD-A 1B 1C 1D 1的上、下底面分别是边长为3和6的正方形,AA 1=6,且AA 1⊥底面ABCD ,点P ,Q 分别在棱DD 1,BC 上.(1)若P 是DD 1的中点,证明:AB 1⊥PQ ;(2)若PQ ∥平面ABB 1A 1,二面角P-QD-A 的余弦值为37,求四面体ADPQ 的体积.【解析】【方法一】 由题设知,AA 1,AB ,AD 两两垂直,以A 为坐标原点,AB ,AD ,AA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相关各点的坐标为A (0,0,0),B 1(3,0,6),D (0,6,0),D 1(0,3,6),Q (6,m,0),其中m =BQ,0≤m ≤6.(1)证明 若P 是DD 1的中点,则P ⎝ ⎛⎭⎪⎫0,92,3,=⎝ ⎛⎭⎪⎫6,m -92,-3, 又=(3,0,6),于是·=18-18=0, 所以⊥,即AB 1⊥PQ .【方法二】(1)证明如图a,取A1A的中点R,连结PR,BR.图a因为A1A,D1D是梯形A1ADD1的两腰,P是D1D的中点,所以PR∥AD,于是由AD∥BC知,PR∥BC,所以P,R,B,C四点共面.由题设知,BC ⊥AB ,BC ⊥A 1A ,因为AB ∩A 1A =A , 所以BC ⊥平面ABB 1A 1,因为A 1A ⊥平面ABCD ,所以PM ⊥平面ABCD ,过点M 作MN ⊥QD 于点N ,连结PN ,则PN ⊥QD ,∠PNM 为二面角P-QD-A 的平面角,所以cos ∠PNM =37,即MN PN =37,从而PM MN =403.③连结MQ ,由PQ ∥平面ABB 1A 1及②PM ∥平面ABB 1A 1,PM ∩PQ =P 知,平面PQM ∥平面ABB 1A 1, 所以MQ ∥AB .又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所以四边形ABQM 为矩形,故MQ =AB =6. 设MD =t ,则MN =MQ ·MD MQ 2+MD 2=6t36+t2.④ 过点D 1作D 1E ∥A 1A 交AD 于点E ,则四边形AA 1D 1E 为矩形,所以D 1E =A 1A =6,AE =A 1D 1=3,因此ED =AD -AE =3.于是PM MD =D 1E ED =63=2,所以PM =2MD =2t .再由③,④得36+t 23=403,解得t =2,因此PM =4.故四面体ADPQ 的体积V =13S △ADQ ·PM =13×12×6×6×4=24.题型三 平面图形的翻折问题例3 (2015·陕西)如图1,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D ∥BC ,∠BAD =π2,AB =BC =1,AD =2,E 是AD的中点,O 是AC 与BE 的交点.将△ABE 沿BE 折起到△A 1BE 的位置,如图2.(1)证明:CD ⊥平面A 1OC ;(2)若平面A 1BE ⊥平面BCDE ,求平面A 1BC 与平面A 1CD 夹角的余弦值.(2)由已知,平面A 1BE ⊥平面BCDE , 又由(1)知,BE ⊥OA 1,BE ⊥OC , 所以∠A 1OC 为二面角A 1BEC 的平面角, 所以∠A 1OC =π2.图2即平面A 1BC 与平面A 1CD 夹角的余弦值为63. 【思维升华】 平面图形的翻折问题,关键是搞清翻折前后图形中线面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的变化情况.一般地,翻折后还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性质不发生变化,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性质发生变化. 【跟踪训练3】 (2014·广东)如图(1),四边形ABCD 为矩形,PD ⊥平面ABCD ,AB =1,BC =PC =2,作如图(2)折叠,折痕EF ∥DC .其中点E ,F 分别在线段PD ,PC 上,沿EF 折叠后,点P 叠在线段AD 上的点记为M ,并且MF ⊥CF .(2)求三棱锥M-CDE的体积.题型四 线面位置关系中的存在性问题例4 (2014·四川)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四边形ABB 1A 1和ACC 1A 1都为矩形.(1)若AC ⊥BC ,证明:直线BC ⊥平面ACC 1A 1;(2)设D ,E 分别是线段BC ,CC 1的中点,在线段AB 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直线DE ∥平面A 1MC ?请证明你的结论.由已知,点O 为AC 1的中点.连结MD ,OE ,则MD ,OE 分别为△ABC ,△ACC 1的中位线,所以MD 綊12AC ,OE 綊12AC , 因此MD 綊OE .连结OM ,从而四边形MDEO 为平行四边形,则DE ∥MO .因为直线DE ⊄平面A 1MC ,MO ⊂平面A 1MC ,所以直线DE ∥平面A 1MC .即线段AB 上存在一点M (线段AB 的中点),使直线DE ∥平面A 1MC .【思维升华】 对于线面关系中的存在性问题,首先假设存在,然后在这假设条件下,利用线面关系的相关定理、性质进行推理论证,寻找假设满足的条件,若满足则肯定假设,若得出矛盾的结论则否定假设.【跟踪训练4】 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C 1C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面ABC ⊥平面AA 1C 1C ,AB =3,BC =5.(1)求证:AA 1⊥平面ABC ;(2)求二面角A 1-BC 1-B 1的余弦值;(3)证明:在线段BC 1上存在点D ,使得AD ⊥A 1B ,并求BD BC 1的值. 【解析】(1)证明 在正方形AA 1C 1C 中,A 1A ⊥AC .又平面ABC ⊥平面AA 1C 1C ,且平面ABC ∩平面AA 1C 1C =AC ,AA 1⊂平面AA 1C 1C ,∴AA 1⊥平面ABC .题型五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例5 (2015·天津)如图,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侧棱A1A⊥底面ABCD,AB⊥AC,AB=1,AC=AA1=2,AD=CD=5,且点M和N分别为B1C和D1D的中点.(1)求证:MN ∥平面ABCD ;(2)求二面角D 1ACB 1的正弦值;(3)设E 为棱A 1B 1上的点,若直线NE 和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3,求线段A 1E 的长. 【解析】如图,以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可得A (0,0,0),B (0,1,0),C (2, 0,0),D (1,-2,0),A 1(0,0,2),B 1(0,1,2),C 1(2,0,2),D 1(1,-2,2),又因为M ,N 分别为B 1C 和D 1D 的中点,得M ⎝ ⎛⎭⎪⎫1,12,1,N (1,-2,1).(3)解 依题意,可设=λ,其中λ∈0,1],则E (0,λ,2),从而=(-1,λ+2,1),又n =(0,0,1)为平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由已知,得|cos 〈,n 〉|==112λ+22+12=13,整理得λ2+4λ-3=0,又因为λ∈0,1],解得λ=7-2,所以,线段A1E的长为7-2.【思维升华】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使推理论证变为计算求解,降低思维难度,使立体几何问题“公式”化,训练的关键在于“归类、寻法”.【跟踪训练5】(2014·北京)如图,正方形AMDE的边长为2,B,C分别为AM,MD的中点,在五棱锥P-ABCDE中,F为棱PE的中点,平面ABF与棱PD,PC分别交于点G,H.(1)求证:AB∥FG;(2)若PA⊥底面ABCDE,且PA=AE,求直线BC与平面ABF所成角的大小,并求线段PH的长.【解析】。
2017版高考数学(文江苏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练习:专题五 立体几何第1讲 含解析
第1讲空间几何体1.(2015·江苏)现有橡皮泥制作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4的圆锥和底面半径为2,高为8的圆柱各一个.若将它们重新制作成总体积与高均保持不变,但底面半径相同的新的圆锥和圆柱各一个,则新的底面半径为________.答案错误!解析设新的底面半径为r,由题意得错误!πr2·4+πr2·8=错误!π×52×4+π×22×8,解得r=错误!。
2.(2016·课标全国丙改编)在封闭的直三棱柱ABCA1B1C1内有一个体积为V的球,若AB⊥BC,AB=6,BC=8,AA1=3,则V的最大值是________.答案错误!解析由题意知,底面三角形的内切圆直径为4.三棱柱的高为3,所以球的最大直径为3,V的最大值为错误!.3.(2015·山东改编)在梯形ABCD中,∠ABC=错误!,AD∥BC,BC=2AD=2AB=2.将梯形ABCD绕AD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答案错误!解析过点C作CE垂直AD所在直线于点E,梯形ABCD绕AD所在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旋转体是由以线段AB的长为底面圆半径,线段BC为母线的圆柱挖去以线段CE的长为底面圆半径,ED为高的圆锥,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体积为V=V圆柱-V圆锥=π·AB2·BC-错误!·π·CE2·DE=π×12×2-错误!π×12×1=错误!。
4.(2014·江苏)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积分别为S1,S2,体积分别为V1,V2.若它们的侧面积相等,且错误!=错误!,则错误!的值是________.答案错误!解析设两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分别为r1,r2和h1,h2,由错误!=错误!,得错误!=错误!,则错误!=错误!.由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得2πr1h1=2πr2h2,即r1h1=r2h2,所以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附加题(必做部分)第1讲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练习理1.(2016·南通调研)如图,在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SA ⊥平面ABCD ,AB =1,AD =AS =2,P 是棱SD 上一点,且SP =12PD .(1)求直线AB 与CP 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二面角A -PC -D 的余弦值.解(1)如图,以A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AB ,AD ,AS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B (1,0,0),C (1,2,0),D (0,2,0),S (0,0,2).设P (x 0,y 0,z 0),由SP →=13SD →得(x 0,y 0,z 0-2)=13(0,2,-2),所以x 0=0,y 0=23,z 0=43,点P 0,23,CP →-1,-43,AB →=(1,0,0).设直线AB 与CP 所成的角为α,由图可知,α为锐角,则cos α=AB →·CP→|AB →||CP→|=×0+4×0|=34141.(2)设平面APC 的法向量为m =(x 1,y 1,z 1),由于AC →=(1,2,0),AP →0,23,·AC →=x 1+2y 1=0,·AP →=23y 1+43z 1=0.令y 1=-2,则x 1=4,z 1=1,m =(4,-2,1).设平面DPC 的法向量为n =(x 2,y 2,z 2),由于DC →=(1,0,0),CP →-1,-43,·DC →=x 2=0,·CP →=-x 2-43y 2+43z 2=0,令y 2=1,则z 2=1,n =(0,1,1).设二面角A -PC -D 的大小为θ,由于cos〈m ,n 〉=0×4+1×(-2)+1×12×21=-4242,由于θ为钝角,所以cos θ=cos〈m ,n 〉=-4242.2.(2015·山东卷)如图,在三棱台DEF -ABC 中,AB =2DE ,G ,H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1)求证:BD ∥平面FGH ;(2)若CF ⊥平面ABC ,AB ⊥BC ,CF =DE,∠BAC =45°,求平面FGH 与平面ACFD 所成的角(锐角)的大小.(1)证明法一连接DG ,CD ,设CD ∩GF =O ,连接OH ,在三棱台DEF-ABC 中,AB =2DE ,G 为AC 的中点,可得DF ∥GC ,DF =GC ,所以四边形DFCG 为平行四边形.则O 为CD 的中点,又H 为BC 的中点,所以OH ∥BD ,又OH ⊂平面FGH ,BD ⊄平面FGH ,所以BD ∥平面FGH .法二在三棱台DEF -ABC 中,由BC =2EF ,H 为BC 的中点,可得BH ∥EF ,BH =EF ,所以四边形BHFE 为平行四边形,可得BE ∥HF .在△ABC 中,G 为AC 的中点,H 为BC 的中点,所以GH ∥AB .又GH ∩HF =H ,所以平面FGH ∥平面ABED .因为BD ⊂平面ABED ,所以BD ∥平面FGH .(2)解设AB =2,则CF =1.在三棱台DEF -ABC 中,G 为AC 的中点,由DF =12AC =GC ,可得四边形DGCF 为平行四边形,因此DG ∥FC ,又FC ⊥平面ABC ,所以DG ⊥平面ABC .在△ABC 中,由AB ⊥BC ,∠BAC =45°,G 是AC 中点.所以AB =BC ,GB ⊥GC ,因此GB ,GC ,GD 两两垂直.以G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G -xyz .所以G (0,0,0),B (2,0,0),C (0,2,0),D (0,0,1).可得H 22,22,0,F (0,2,1),故GH →=22,22,0,GF →=(0,2,1).设n =(x ,y ,z )是平面FGH 的一个法向量,则由n ·GH →=0,n ·GF →=0,可得x +y =0,2y +z =0.可得平面FGH 的一个法向量n =(1,-1,2).因为GB →是平面ACFD 的一个法向量,GB →=(2,0,0).所以cos〈GB →,n 〉=GB →·n |GB →|·|n|=222=12.所以平面FGH 与平面ACFD 所成角(锐角)的大小为60°.3.(2016·四川卷)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D ∥BC ,∠ADC =∠PAB =90°,BC =CD =12AD .E 为边AD 的中点,异面直线PA 与CD 所成的角为90°.(1)在平面PAB 内找一点M ,使得直线CM ∥平面PBE ,并说明理由;(2)若二面角P -CD -A 的大小为45°,求直线PA 与平面PCE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1)在梯形ABCD 中,AB 与CD 不平行.延长AB ,DC ,相交于点M (M ∈平面PAB ),点M 即为所求的一个点.理由如下:由已知,BC ∥ED ,且BC =ED .所以四边形BCDE 是平行四边形.从而CM ∥EB .又EB ⊂平面PBE ,CM ⊄平面PBE .所以CM ∥平面PBE .(说明:延长AP 至点N ,使得AP =PN ,则所找的点可以是直线MN 上任意一点)(2)法一由已知,CD ⊥PA ,CD ⊥AD ,PA ∩AD =A ,所以CD ⊥平面PAD .于是CD ⊥PD .从而∠PDA 是二面角P -CD -A 的平面角.所以∠PDA =45°.由PA ⊥AB ,可得PA ⊥平面ABCD .设BC =1,则在Rt△PAD 中,PA =AD =2.作Ay ⊥AD ,以A 为原点,以AD →,AP →的方向分别为x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A (0,0,0),P (0,0,2),C (2,1,0),E (1,0,0).所以PE →=(1,0,-2),EC →=(1,1,0),AP →=(0,0,2).设平面PC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PE →=0,·EC →=0.-2z =0,+y =0.设x =2,解得n =(2,-2,1).设直线PA 与平面PCE 所成角为α,则sin α=|n ·AP →||n |·|AP →|=22×22+(-2)2+12=13.所以直线PA 与平面PC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3.法二由已知,CD ⊥PA ,CD ⊥AD ,PA ∩AD =A ,所以CD ⊥平面PAD .从而CD ⊥PD .所以∠PDA 是二面角P -CD -A 的平面角.所以∠PDA =45°.设BC =1,则在Rt△PAD 中,PA =AD =2.过点A 作AH ⊥CE ,交CE 的延长线于点H ,连接PH .易知PA ⊥平面ABCD ,从而PA ⊥CE .且PA ∩AH =A ,于是CE ⊥平面PAH .又CE ⊂平面PCE 所以平面PCE ⊥平面PAH .过A 作AQ ⊥PH 于Q ,则AQ ⊥平面PCE .所以∠APH 是PA 与平面PCE 所成的角.在Rt△AEH 中,∠AEH =45°,AE =1,所以AH =22.在Rt△PAH 中,PH =PA 2+AH 2=322.所以sin∠APH =AH PH =13.4.(2016·浙江卷)如图,在三棱台ABC -DEF 中,平面BCFE ⊥平面ABC ,∠ACB =90°,BE =EF =FC =1,BC =2,AC =3.(1)求证:BF ⊥平面ACFD ;(2)求二面角B -AD -F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1)证明延长AD ,BE ,CF 相交于一点K ,如图所示.因为平面BCFE ⊥平面ABC ,且AC ⊥BC ,所以AC ⊥平面BCK ,因此BF ⊥AC .又因为EF ∥BC ,BE =EF =FC =1,BC =2,所以△BCK 为等边三角形,且F 为CK 的中点,则BF ⊥CK ,且CK ∩AC =C ,所以BF ⊥平面ACFD .(2)解法一如图,延长AD ,BE ,CF 相交于一点K ,则△BCK 为等边三角形.取BC 的中点O ,连接KO ,则KO ⊥BC ,又平面BCFE ⊥平面ABC ,所以KO ⊥平面ABC .以点O 为原点,分别以射线OB ,OK 的方向为x ,z 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由题意得B (1,0,0),C (-1,0,0),K (0,0,3),A (-1,-3,0),-12,0,因此,AC →=(0,3,0),AK →=(1,3,3),AB →=(2,3,0).设平面ACK 的法向量为m =(x 1,y 1,z 1),平面ABK 的法向量为n =(x 2,y 2,z 2).·m =0,·m =0,y 1=0,1+3y 1+3z 1=0,取m =(3,0,-1);·n =0,·n =0,x 2+3y 2=0,2+3y 2+3z 2=0,取n =(3,-2,3).于是,cos〈m ,n 〉=m ·n |m |·|n |=34.所以,二面角B -AD -F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34.法二过点F 作FQ ⊥AK 于Q ,连接BQ .因为BF ⊥平面ACK ,所以BF ⊥AK ,则AK ⊥平面BQF ,所以BQ ⊥AK .所以∠BQF 是二面角B -AD -F 的平面角.在Rt△ACK 中,AC =3,CK =2,得AK =13,FQ =31313.在Rt△BQF 中,FQ =31313,BF =3,得cos∠BQF =34.所以,二面角B -AD -F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34.5.(2016·苏北四市模拟)如图,△ABC 和△BCD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AB =BC =BD =2,∠ABC =∠DBC =120°,E ,F 分别为AC ,DC 的中点.(1)求证:EF ⊥BC ;(2)求二面角E -BF -C 的正弦值.法一(1)证明由题意,以B 为坐标原点,在平面DBC 内过B 作垂直BC 的直线为x 轴,BC 所在直线为y 轴,在平面ABC 内过B 作垂直BC 的直线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易得B (0,0,0),A (0,-1,3),D (3,-1,0),C (0,2,0).因而E (0,12,32),,12,0所以EF →BC →=(0,2,0),因此EF →·BC →=0.从而EF →⊥BC →,所以EF ⊥BC .(2)解平面BF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0,0,1).设平面BEF 的法向量n 2=(x ,y ,z ),又BF →,12,0BE →0,12,2·BF →=0,2·BE →=0,得其中一个n 2=(1,-3,1).设二面角E -BF -C 大小为θ,且由题意知θ为锐角,则cos〈n 1,n 2〉=n 1·n 2|n 1||n 2|=15,∴cos θ=55,因此sin θ=25=255,即所求二面角的正弦值为255.法二(1)证明过E 作EO ⊥BC ,垂足为O ,连接OF .由△ABC ≌△DBC 可证出△EOC ≌△FOC .所以∠EOC =∠FOC =π2,即FO ⊥BC .又EO ⊥BC ,EO ∩FO =O ,EO ,FO ⊂平面EFO ,因此BC ⊥平面EFO ,又EF ⊂平面EFO ,所以EF ⊥BC .(2)解过O 作OG ⊥BF ,垂足为G ,连接EG .由平面ABC ⊥平面BDC ,从而EO ⊥平面BDC ,BF ⊂平面BDC ,∴BF ⊥EO ,又OG ⊥BF ,又EO ∩OG =O ,所以BF ⊥平面EOG ,又EG ⊂平面EOG ,所以EG ⊥BF .因此∠EGO 为二面角E -BF -C 的平面角.在△EOC 中,EO =12EC =12BC ·cos 30°=32,由△BGO ∽△BFC 知,OG =BO BC ·FC =34,因此tan∠EGO =EO OG =2,从而sin∠EGO =255,即二面角E BF C 的正弦值为255.6.(2016·北京海淀区二模)如图,正方形AMDE 的边长为2,B ,C 分别为AM ,MD 的中点.在五棱锥P -ABCDE 中,F 为棱PE 的中点,平面ABF 与棱PD ,PC 分别交于点G ,H .(1)求证:AB ∥FG ;(2)若PA ⊥底面ABCDE ,且PA =AE .求直线BC 与平面ABF 所成角的大小,并求线段PH 的长.(1)证明在正方形AMDE 中,因为B 是AM 的中点,所以AB ∥DE .又因为AB ⊄平面PDE ,DE ⊂平面PDE ,所以AB ∥平面PDE .因为AB ⊂平面ABF ,且平面ABF ∩平面PDE =FG ,所以AB ∥FG .(2)解因为PA ⊥底面ABCDE ,所以PA ⊥AB ,PA ⊥AE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A (0,0,0),B (1,0,0),C (2,1,0),P (0,0,2),F (0,1,1),BC →=(1,1,0).设平面AB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AB →=0,·AF →=0,=0,+z =0.令z =1,则y =-1.所以n =(0,-1,1).设直线BC 与平面ABF 所成角为α,则cos〈n ,BC →〉=n ·BC →|n ||BC →|=-12.∴sin α=12,因此直线BC 与平面ABF 所成角的大小为π6.设点H 的坐标为(u ,v ,w ).因为点H 在棱PC 上,所以可设PH →=λPC →(0<λ<1),即(u ,v ,w -2)=λ(2,1,-2),所以u =2λ,v =λ,w =2-2λ.因为n 是平面ABF 的法向量,所以n ·AH →=0,即(0,-1,1)·(2λ,λ,2-2λ)=0.解得λ=23,所以点H ,23,所以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