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表达技巧分类举要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一、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1、描写方法(1)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之情。
《迟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卧鸳鸯。
(2)观察角度的变化。
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
《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例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例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例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例4:《送灵彻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4)动静:对景物进行动景和静景的描写,有以静衬动、以动衬静等手法例1、《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例2、《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例3、《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表达技巧
抒情方式
绝句二首(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并简要分析。 以乐景写哀情。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 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抒发了羁旅异乡 的感慨。
抒情方式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修辞的作用,请同学们记住套语。
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开。)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 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 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 情。
例析1:“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 公。” 简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 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例析2:王安石的《题乌江亭》:“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简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 然。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二联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寓情于景; 第三联通过用典来抒发情感——用典抒情。 第四联“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直接抒情。
抒情方式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林间自在啼。 由于受旧势力排挤,欧阳修被贬官外任,乃作此诗。
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并简要分析。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全(艺术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全)古典诗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1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通感、双关、反复等・2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描写方式:细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3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欲扬先抑・4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等。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比较两首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⑴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或何种技巧。
(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运用这种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修辞手法1、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还有双关、互文、通感、顶针等。
2、技法解密:A.明辨修辞手法: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构成、特点B.洞悉表达效果鉴赏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重点不是辨识和判断,而是分析体会修辞的妙处,即分析表达效果,体会对其塑造形象、抒发情感、体会主旨的作用。
1、比喻比喻就是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
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特征,描摹事物形象生动的作用,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比喻和象征不同:象征属于艺术创造手法,它与构思有关,是全篇使用的,如虞世南《蝉》;比喻是修辞手法,属于语言加工的范畴,限于个别句子使用。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手【史上最全】
4
排比
定义: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
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作用:排比句式的运用,加强语气,增强表达
效果.活用多个意象组合来渲染某种氛围。
例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夸张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反问 比喻
(李白《将进酒》)
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长歌行》
反问
6、“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比喻 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借代
8、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对偶 9、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设问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是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经·卫风·氓》
2、君当作磐石,妾当做蒲苇。——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4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写作手法 (一)修辞类 (二)抒情类 (三)描写类(典型类) (四)构思类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写作手法
(一)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对比、借代、夸张、 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双关、反语、互文、通感、引用、 衬托等)
古诗鉴赏中的表达技巧
(2)描写:
①讲究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
②讲究方式: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③讲究技巧: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
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 渲染、联想与想象、托物言志(感物抒怀)、讽喻(借古 抒怀、借古讽今)、象征、抑扬、乐景与哀情、哀景与乐
3、艺术手法: 赋(铺陈)、比兴、对比(烘托、衬托)、
例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乍看,这是一首写景诗,表现了自然之美——长江
流域的无限春光;实际上,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撷取
“孤帆远影尽”“长江天际流”这两幅动态画面,逼真
地描写了远望中的船儿消逝时情景,也勾勒出诗人翘首
凝望的神情。诗人久久伫立,一直望到友人的帆影消失 时的情景。这里,借景抒情,表现了人情之美——诗人 与孟浩然的深情厚谊,抒发了十分真挚的友情。
例三: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青帝:司春之神。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
例二: 滁洲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叙)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 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横的悠闲 景象。 (析)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 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6)动静结合:这种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 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 (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 舟”“喧”为声。因此,动静结合的手法与衬托又分不 开。 (7)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 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 是侧面描写。 (8)观察角度的变化:描写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 下而上等。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 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 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9)白描工笔:白描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抓住描 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 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 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工笔指精雕细刻、重彩
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古诗词就像是一座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花园,表达技巧则是花园里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花朵。
让我们一起来好好鉴赏一番吧。
一、修辞手法。
1. 比喻。
- 比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就像是一个超级酷炫的魔法,把瀑布比作银河。
你看啊,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那长长的水流,可不就像银河从天上掉下来一样嘛。
这样一比喻,瀑布就不仅仅是普通的水从山上流下来了,一下子变得超级壮观、超级神秘,好像带着一种来自天上的仙气儿。
2. 拟人。
- 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可真是个“魔法师”啊,他让花和鸟都有了人的感情。
花怎么会流泪呢?鸟又怎么会惊心呢?这就是把花和鸟拟人化了。
就好像花和鸟也能感受到诗人在战乱时期的悲伤和离别之苦,它们不再是没有感情的动植物,而是成了诗人的知音,陪着诗人一起伤心难过呢。
3. 夸张。
- 辛弃疾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八百里啊,这可不是真的有八百里的范围用来分肉,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
这种夸张就像给画面加了个超级放大镜,一下子把那种军队里豪迈、盛大的场面给放大了好多倍。
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大片的土地上,士兵们正在分享着烤牛肉,耳边还回荡着激昂的军乐声,那场面可真是太震撼了。
二、表现手法。
1. 借景抒情。
- 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你看啊,前面他写了一堆的景色,什么枯藤啊、老树啊、昏鸦啊。
这些景色可都是很凄凉的,就像一个个小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着一场悲伤的戏。
诗人呢,其实是通过这些景色来表达自己漂泊在外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他可不会直接说“我好孤独,我想回家”,而是让这些景色替他说话。
就像我们有时候不直接说自己的心情,而是发个阴天的照片,意思就是自己心情不太好一样。
2. 托物言志。
3. 虚实结合。
三、表达方式。
1. 描写。
2. 抒情。
- 直抒胸臆就是心里有什么想法直接就说出来。
像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古诗词表达技巧有哪些 古诗赏析表达技巧
古诗词表达技巧有哪些古诗赏析表
达技巧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2、结构形式:照应、衔接、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复等。
4、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等。
5、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
意境:由寄托作者思想的意象艺术的组合到一起,形成诗歌基本的整体情境。
如孤独凄凉、激情飞越、闲适淡泊、清新飘逸、沉郁顿挫……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7、词语赏析: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效果(该词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
古诗鉴赏的技巧有哪些
古诗鉴赏的技巧有哪些古诗鉴赏的技巧有哪些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分类举要
一般的,表达技巧包含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和修辞三个方面。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今昔对比
写作手法有:渲染、烘托、映衬(正衬、反衬)、对比、象征、铺陈、抑扬等。
修辞格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反复、互文、双关、化用、用典、叠词、顶真等。
一、表达方式鉴赏
(一)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直接对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直接表达诗人对权贵的蔑视:我不会献媚讨好、阿谀曲从,我要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2.间接抒情:
(1)寓情于景:
(2)情景交融:
(3)托物言志:
(二)、描写方式鉴赏
1.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有声有色)
2.虚实结合:
3.乐哀互换:
4.今昔对比:、
5、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二、写作手法鉴赏
1.渲染、烘托:
2.映衬:
3.对比
4.象征:
5.铺排:
6.比兴:“比”是打比方,;“兴”,是为表达一种事物而描写另一种事物。
7.抑扬:
三、修辞鉴赏
1.比喻:
2.比拟:
3.夸张:
4.借代:
5.反复:
6.双关:
7.用典:
8.叠字:
9.顶真(顶针):。
高中古诗鉴赏手法大全
高中古诗鉴赏手法大全
一、直抒胸臆
在古诗中,诗人常常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不加掩饰,不加修饰。
这种手法叫做直抒胸臆。
例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直抒了将士们的豪情壮志。
二、融情于景
融情于景是指诗人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句诗,通过描绘清晨的雨和青青的柳色,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三、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诗人借助自然景物或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例如,“千岩万壑处深山,远看方知出高处”这句诗,通过描绘深山中的岩石和壑谷,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志向。
四、用典
用典是指在诗词中引用历史故事、典故或前人诗句,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某些事物的看法。
例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句诗,引用了刘裕北伐的历史故事,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
五、衬托
衬托是指在诗词中通过描写与主题相反的事物来突出主题的手法。
例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这句诗,通过描写昔日繁华的春风十里路上的青青荠麦,衬托出今日的萧条和凄凉。
六、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是指在诗词中通过虚构和现实的结合来表达情感或思想的手法。
例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啼杜鹃”这句诗,通过庄生梦蝶和望帝啼鹃的
寓言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的感慨。
七、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是指诗人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句诗,通过描绘蝉声自远而近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清高的品格的崇敬。
古诗鉴赏七大表达技巧详细解析
1、情景交融释义:将感情融会在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的描摹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例: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解析: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2、对比衬托释义:在叙述和描写过程中,为了突出某些人物或事件而用其他人物或事件作为对照和陪衬。
例1: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解析:用“花落”、“月出”、“鸟鸣”这样的动景写春涧的幽静,以动衬静,是反衬。
这种表达技巧常见于怀古诗中,它往往通过今昔对比反映盛衰变化。
例2: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解析:通过对越宫遗址对比描写,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
3、借助修辞释义:诗词中用得较多的修辞有比喻、借代、排比、夸张、拟人、设问、反问等。
例: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解析:运用了设问、比喻、排比的修辞。
4、托物言志释义:借写某一物表明某一中心。
例:如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解析:托蝉言志: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5、虚实结合释义:虚写和实写相结合。
例: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解析:“巴山夜雨”是写实,“共剪西窗烛”是拟虚,表达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6、使用典故释义:古诗词中常常运用典故,一方面使诗词内容更丰富,另一方面也给理解古诗词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7、渲染烘托释义:这两个词本是绘画的传统技法,在诗词中也经常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某种心情。
例: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解析:首句“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的江天,织成了无边的愁网。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夸张
衬托、互文、用典、反复等。
2、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间接抒情(借景(物、事)抒情、托物言志、)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乐景写哀情 白描、细描、烘托、细节描写等
3、古代传统表现手法:赋、比、兴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
(三)、乐(哀)景写哀(乐)情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 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 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 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 乐。
结情、层层深入、伏笔铺垫等
一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直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接 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 “前 抒 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 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 情 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二、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或物)
(五)、联想和想象(虚写)
七、 《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六)、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 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 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 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 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 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 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 自己的思想感情。
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介绍
【导语】“表达技巧”是个⼴义综合概念,它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更凝练、意境更含蓄蕴藉、诗歌的表现⼒更强的所有⽅法。
它包括抒情⼿法、描写⼿法、修辞⼿法及表现⼿法。
下⾯⽆忧考就给⼤家介绍下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欢迎阅读! 1.抒情⼿法 抒情⼿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作者直接对有关⼈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种抒情⽅式:如苏轼《江城⼦》:“⼗年⽣死两茫茫。
不思量,⾃难忘。
千⾥孤坟,⽆处话凄凉。
”作者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志、⽤典抒情、借古讽今等。
2.描写⼿法 描写⼿法分正⾯描写和侧⾯描写。
鉴赏古诗中的描写⼿法,主要是鉴赏侧⾯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和⽩描等。
3.修辞⼿法 古⼈写诗很注重修辞。
为了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动,常采⽤⽐喻、⽐拟等⼿法;为了突出诗歌主旨,常采⽤夸张、对⽐、反问等⼿法;为了使字句更为精巧,常采⽤借代、双关、对偶、反复等⼿法。
4.表现⼿法 鉴赏诗歌的表现⼿法,主要鉴赏诗歌中的⽤典、抑扬、象征、托物⾔志等表达技巧。
扩展阅读:鉴赏古诗词的语⾔ 扩展阅读:鉴赏古诗词的语⾔ 诗歌语⾔与其他⽂学样式的语⾔相⽐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和跳跃性。
鉴赏诗歌的语⾔,主要是把握其运⽤语⾔的艺术,领会其语⾔的优美、⽣动、传神、精炼、隽永以及语⾔风格特点。
诗歌语⾔的考查类型主要有鉴赏炼字型、鉴赏诗眼型和鉴赏语⾔特⾊型。
1.炼字型 古代诗歌的语⾔是最凝练的,往往⼀句⼀词甚⾄⼀字就能⽣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诗歌“炼”字,主要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叠⾳词的炼字效果。
设问⽅式: ①这⼀联中最⽣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②某字历来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 ③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有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行文结构等共四个层面的内容,其知识框架如下:表达方式分为抒情、描写、叙述、议论、说明,在诗歌中一般考查抒情、描写,我们只总结这两种。
一、抒情1、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2、借景抒情情与景的关系,只有景不出现情,情融于景中触景生情以景结情寓情于景移情于景融情入景以乐(哀)景写哀(乐)情3、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关系,情景都出现,一般先写景后抒情,景为情先,情为景发4、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寄情于物托物喻人)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①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群体)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②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个体)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5、用典抒情(借古抒情、借古讽今)6、叙事抒情二、描写方式分为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或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1、虚实(叙事)虚实结合虚实相衬以虚(实)衬实(虚)(1)“虚”的三类内容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幻境。
②已逝之景、未来之景。
③以己度人说到底虚写其实就是联想、想象。
2、动静(写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3、点面结合(写景)4、细节描写(写景、动作)5、白描(写人)6、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远近俯仰等7、感觉的变化: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三、表现手法:比兴象征对比衬托渲染烘托想象联想抑扬易混表现手法区别对比与衬托:对比出现两个作比的对象,没有主次之分,通过比较,突出二者的区别和特点;衬托两个作比的对象,有主次之分,突出其中一个的特点。
衬托与烘托(渲染):烘托,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只写一个。
衬托,两个事物都写。
四、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同感夸张双关对偶等五、行文结构:基本结构特点:起承转合常见结构特点:铺垫总领全诗奠定感情基调过渡(承上启下)点题照应(首尾标题)等六、提问形式①本诗(某联某句)使用的表达技巧是什么?②本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色?七、答题模式:①确定所使用的表达技巧②结合诗歌说明表达技巧的使用③该表达技巧的作用八、应注意的问题:①考虑所应用的表达技巧按此顺序:表现手法----修辞格----抒情手法----行文结构②考查全诗的表达技巧时,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不能对诗歌某个局部的手法来解答。
古诗词中常用表达技巧举要
古诗词中常用表达技巧举要许多考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回答显得模棱两可。
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真正理解这些表达技巧的含义。
为此,这里对古诗词中一些常用的表达技巧做了一些归类。
对每种表达技巧作了解说和举例,以便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王实甫《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诗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怕黄昏”、“不销魂”、“新啼痕”、“断肠人”等四个角度将少妇别后的相思之悄表现得淋漓尽致。
2.借景抒情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十艮,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的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得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
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白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划线的四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古诗鉴赏的表达技巧(1)
古诗鉴赏的表达技巧古诗鉴赏的表达技巧包含: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和修辞手法一、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具体在写作时时,时常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
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与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作用是:①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②开拓意境,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想;③渲染气氛,显示行文格调,贯通文章意脉。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作用是:①增强文章表达效果和说服力,提高战斗性;②明确文章主题,揭示蕴含的思想意义;③贯通文脉紧凑篇章结构。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关于表达方式“描写”的几点补充:从描写对象的自然属性分,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外貌)描写:即对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服饰、神情姿态等外部特征写。
行动(动作)描写:即对于人的具体行动的描写。
古代诗词鉴赏: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词鉴赏: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个广义综合概念,它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境更含蓄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
它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
1.抒情手法抒情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作者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
【例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解析】本题以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第二年的诗歌为背景材料,体现出一种暂得安居的悠闲之乐。
主要考查对古典诗词表达技巧的鉴赏。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知人论世。
杜甫是大家熟知的诗人,诗后的注释尤其重要,让我们了解杜甫此时诗歌的主旋律,从而帮助我们尽快读懂诗歌的主题:表现作者暂得安居时的一种淡淡的喜悦。
然后,结合题干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如抒情方式、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烘托衬托、正面侧面、细节描写等。
最后,抓住主要几点,高度概括或者分点列举。
一定要注意切中题干,少说废话;要点全面,保证得分点;抓住关键词,如借景抒情、细节描写等。
【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
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
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
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好像也知道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分类举要一般的,表达技巧包含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和修辞三个方面。
表达方式方面,重点考查抒情和描写。
从抒情方式的角度看,抒情可分为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根据情和景的关系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从描写方式上看,景与景之间的关系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乐哀互换、今昔对比等。
写作手法有:渲染、烘托、映衬(正衬、反衬)、对比、象征、铺陈、抑扬等。
修辞格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反复、互文、双关、化用、用典、叠词、顶真等。
一、表达方式鉴赏(一)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直接对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直接表达诗人对权贵的蔑视:我不会献媚讨好、阿谀曲从,我要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2.间接抒情:(1)寓情于景:有“情”到“景”,描写景物本身寄寓诗人感情,“景语”即“情语”。
如: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既兴》)诗人通过宜阳城今日的破败与往日的繁华相对比,不着一字情感,却满篇在表达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感慨。
(2)情景交融:情与景相互渗透。
如: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写西湖美景,表真情实感。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3)托物言志:借助所描写的景、物,表达个人的志向、抱负或品格、思想。
如: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头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虽然菊的地位低下,但九月九来临时,人们会十分喜爱菊花,所以菊从不羡慕瓦松高大。
诗人借助对菊花的描写,表达出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
(二)、描写方式鉴赏1.动静结合:诗歌对景物的描写,既有静态的勾画,又有动态的描述,使多种景物或一种景物的不同方面相互对比、映衬来强化描写的景物,深化反映的思想感情。
如: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天净沙秋》)诗中用静态景物:残霞、老树、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描写秋天的风光,用动态的景物:落日、寒鸦、飞鸿描述秋天的景致,动静结合,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
2.虚实结合:诗人对景物的描写既有对眼前景物的描述(实景)又有对想象景物的描摹(虚景)。
如: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前两句是对扬州过去景物的想象描写,是虚写;第四句化用杜牧诗意,使人联想扬州当年盛况;第五句写出扬州今日荒凉破败的景象,虚实结合,寄寓诗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3.乐哀互换:用欢乐的景物或场景写哀伤的心情。
如: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孟云卿《寒食》)第一句写江南美丽的风景,第二句写寒食节自己生活的悲苦,三、四句写寒食节不吃饭食的原因。
文章以江南的美景反衬诗人的境况,以乐景写哀情。
4.今昔对比:为增强表达效果,诗人凭古论今,用今昔对比的方式,表达感物伤怀、睹物思人、物是人非、触景生情等情感。
如: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诗的前三句极写勾践破吴后的欣喜和热闹,这是越中之地往昔的胜景,蕴涵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如今惟有鹧鸪孤独的飞来飞去。
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对兴衰的感叹。
二、写作手法鉴赏1.渲染、烘托:对环境或人的行为、动作、心理进行细腻的描写,创设氛围,突出形象。
其中烘托是指描写环境或特定气氛,表现人物情绪,是渲染的一种。
如:中庭地白树西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一、二句描绘十五月夜明朗素洁的景色,极力渲染中秋月夜的特定环境气氛,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将别离思聚的情怀表达得委婉动人。
2.映衬:为突出个性特点,描写与之相关联的事物进行对照。
如: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诗用冷风、泥裂、梧桐叶落,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用横笛、红旗展示出壮美的风雪行军图,表达一种壮怀激烈、昂扬向上的精神。
3.对比:把相对(相反)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并举出来。
如: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李约《观祈雨》)将久旱祈雨的情景与朱门歌舞升平作对比,前者忧,后者乐,揭露出统治阶级不顾劳动人民疾苦,终年贪图享乐、醉生梦死的社会现实。
4.象征:借助具体形象,表达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
如: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王安石《孤桐》)诗描写孤桐天生枝叶繁茂,虽然孤独,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大地;越老越强。
诗人借助孤桐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
5.铺排:又叫铺陈,通过大量的叙述、描写,突出形象。
如: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
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杂彩三百匹,交广布鲑珍。
(《孔雀东南飞》)用大量的笔墨铺陈府君迎娶兰芝的场面,反衬刘兰芝的悲苦心情。
6.比兴:“比”是打比方,;“兴”,是为表达一种事物而描写另一种事物。
如: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左思《咏史(其二)》)一、二句起兴,用山底青松和山上青草对比,引出所谓高位只是地势的结果罢了。
表达了对门阀制度的愤怒和对自我能力的肯定。
7.抑扬:一般指先抑后扬。
就是从反面入手,进行贬抑,然后进行褒扬,更准确地表达真实意图。
如: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赵希璐《次萧冰崖梅花韵》)以假设下笔:如果牡丹比梅花开得早,有谁还会顶风冒雪欣赏梅花呢?欲扬先抑,表达对冰清玉洁的梅花的热爱之情。
三、修辞鉴赏1.比喻:依据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比方另一种事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吴判官归京》)用春天梨花盛开、满树雪白的景象描述胡天大雪情景,形象地刻画了雪得猛和大。
2.比拟:把一种事物模拟作另一种事物。
如:青苔满地初晴日,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刘攽《新晴》)一、二句写久雨初晴的欢悦。
三、四句用拟人手法,表达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3.夸张: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把事物对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有意扩大或缩小。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王维《陇西行》)用夸张的语言渲染十万火急的战争场面:“一走马”、“一扬鞭”间,“十里”、“五里”便一闪而过。
4.借代:不直接说出要出说的人或事,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用“朱门”代替富豪之家,运用对比,表达对统治阶级的愤怒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5.反复: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增强表现力。
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用反复的修辞,曲折地表现出主人惜花的心情,写得传神、有情。
6.互文:诗句中某些词语相互补充,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
如: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白雪歌送吴判官归京》)将军和都护的“角弓”都“不得控”,“铁衣”都“冷难着”,而不是其中一种。
两句结合起来,共同反映边塞的奇寒和将士的艰苦。
7.双关:运用词语的同音或多义形式,有意使诗句具有特殊含义。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用“晴”、“情”谐音,含蓄地表达出青年男女间微妙的恋情,新颖生动,妙趣横生。
8.化用:借用前人的语言、思想融合到自己文章中。
如: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鹧鸪天》)化用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表现出离情就象三更梧桐雨,让人孤枕难眠,只能细听冷雨敲叶,点点滴滴到天明,凄凉、婉约。
9.用典:把表达的情感寓于典故、史实中。
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前句中用向秀经亡友嵇康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胜感慨,作《思旧赋》的典故,写旧友故交;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暗示了自己被贬时间太久和世态变迁,以及回来后的怅惘之情。
10.叠字:叠字又称叠音,指相同的字(或音节)的重叠。
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风十九首》)十六句中有六句用了叠字,“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描写了事物的情态特点,使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
11.顶真(顶针):上句的结尾作下句的开头。
如: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李白《送刘十六归山白云歌》)运用顶真,抓住白云这一形象,抒发情怀,描写白云的自由不羁,表现诗人的归隐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