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自考-简单题论述题-近几年

合集下载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45)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45)

.浙江省2009年7月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零接触状态是指人际关系恶化的( )A.冷漠阶段B.疏远阶段C.终止阶段D.分离阶段2.提出公平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B.弗罗姆C.亚当斯D.费斯汀格3.决策后失调理论认为,当人们在两个备择物之间作一个选择,决策之后便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决策者试图________两个项目之间评价的差距。

( )A.缩小B.平衡C.扩大D.忽略4.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是正直的+3分,友好的+2分,有忍耐力的+1分,而对他的印象总分是+2分,那么这种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 )A.累加模式B.平均模式C.累计模式D.加权平均模式5.小徐这次考试成绩不好,他的朋友安慰他说:“没关系,主要是这次考试太难了。

”这种归因是把失败归因为( )A.运气B.能力C.努力D.任务难度6.习得无助现象的归因与________有着密切关系。

( )A.可以控制的结果B.不可能控制的结果C.问题的原因D.问题本身7.由某种行为的诱发而产生一系列行为的现象,心理学家称为( )A.行为稳定性B.连锁反应C.行为链D.行为习惯8.个体之间的感染行为中主要传递的是( )A.思想B.动作C.意志D.情绪9.一个喝醉酒的人,摔倒在路边无法爬起,此时经过的路人都不愿意帮助他,以下原因哪种是最有可能的?( )A.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影响他人给予帮助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B.旁观者对他人陷入困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我们决定是否给予帮助的原因之一。

C.我们比较愿意帮助我们喜欢的人。

D.外貌有吸引力或者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10.想吃肉又怕发胖所引起的冲突,属于________型冲突。

( )A.接近—接近B.接近—回避C.回避—回避D.双重接近—回避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汇总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汇总

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认知成分,________和________。

2.人际关系的归因理论包括海德所倡的________和韦纳提出的________。

3.态度的本质属性是指态度的社会性、________和________。

4.认知失调研究的经典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和________作的。

5.韦纳等人认为归因过程中的原因可分为两个重要维度,即________和________。

6.沙赫特和辛格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1)________和(2)________。

7.卡罗利区分了自我调节变化的四个阶段:(1)________,(2)承担义务,(3)________,(4)习惯形成。

8.非遵从行为至少包括两种形式:即________和________。

9.利他行为的理论主要有生物学理论、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

10.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称为________冲突,另一种称为________冲突。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由注意逐渐向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而建立的心理联系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 )A.注意阶段B.融合阶段C.疏远阶段D.接触阶段2.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是一种( )的人际交往模式。

A.偶然型B.单纯型C.集中型D.流言型3.态度具有( )。

A.情境性和暂时性B.稳定性和不变性C.组织性和严密性D.一致性和稳定性4.知道某人是热心的,就会认为他是活跃的,这是印象形成中( )这一特点所起的作用。

A.一致性B.评估性C.中心特质D.隐含的个性理论5.从他人的面部表情来了解其情绪、情感,这样的认知过程称为( )。

A.人际知觉B.情绪知觉C.物体知觉D.面部知觉6.人们记录的行为至少应保持( )才能发挥作用。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际关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个人情感B. 社会互动C. 个人成就D. 社会地位答案:B2. 在人际关系中,哪种行为最有助于建立信任?A. 隐藏个人想法B. 频繁改变立场C. 诚实交流D. 避免冲突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有效沟通的要素?A. 清晰表达B. 倾听理解C. 单向交流D. 适当的反馈答案:C4.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披露”指的是什么?A. 透露个人信息B. 公开他人秘密C. 隐藏个人意图D. 只谈论公共话题答案:A5. 根据人际关系学,以下哪种方式不利于解决冲突?A. 妥协B. 强制C. 合作D. 回避答案:B6. 在团队中,哪种角色最能促进团队合作?A. 批评者B. 协调者C. 独行侠D. 旁观者答案:B7. 人际关系中的“同理心”意味着什么?A. 理解他人情感B. 忽视他人感受C. 只关注自己D. 强制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答案:A8. 以下哪项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A. 尊重他人B. 频繁打断他人C. 积极倾听D. 适当赞美答案:B9. 在人际关系中,“边界”指的是什么?A. 个人空间B. 社交礼仪C. 个人财产D. 社交网络答案:A10. 哪种类型的沟通最可能导致误解?A. 书面沟通B. 口头沟通C. 非语言沟通D. 电子沟通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人际关系中的“自我实现预言”是什么,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答案: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行为预期,会影响后者的行为,从而使前者的预期成为现实。

例如,如果一个老师预期某个学生表现不佳,并因此给予较少的关注和支持,学生可能会因此失去信心,导致成绩下降,从而验证了老师的预期。

2. 描述一下在人际关系中,如何通过“积极倾听”来增强沟通效果。

答案:积极倾听是指在沟通过程中,倾听者全神贯注地理解对方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这包括不打断对方讲话,通过点头或微笑等非语言信号表示理解,以及通过重述或总结对方的话来确认自己的理解。

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自考)

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自考)

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2、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3、文献法:指的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的等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地了解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4、观察法:指的是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5、实验法:指的是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和变化情况。

6、社会调查法:指的是通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法7、社会测量法:指的是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8、统计法:指的是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二、选择题1、在人际关系交往中,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2、人是社会的人,人类本身具有社会性3、人的社会性正是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4、人际关系的历史性特点体现在人际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的5、人的情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结合性情感,另一类属于分离性情感6、人际交往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交往,社会环境的形成因素无时不刻在发生变化,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道德因素、文化因素、科技因素等都处在不断变化中7、网际关系具有许多新特点:多维性、全球性、虚拟性、不确定性、非中心化等8、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学者通过“霍桑实验”的研究,提出人际关系学说9、人际关系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10、人际关系的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人群关系和人际需要理论;角色、戏剧和交换理论;相互作用和认识平衡理论等11、文献既包括文字资料,也包括图象资料、有声资料(录音带等)、电子资料、实物资料12、人际关系评估法包括:社会测量法、参照测量法、人物推定法、自然观察评估法、心理测评法13、社会测量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J.Morenno)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14、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对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提出了参照测量法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资料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资料

自考人际关系学真题课程代码:0329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人际关系的实质是〔B 〕A.血缘关系B.利益关系C.亲缘关系 D.地缘关系2.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 C )A.角色冲突B.角色期望C.角色扮演 D.角色完成3.1964年出版的关于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著作《人们玩弄的游戏》的作者是( D )A.霍曼斯B.戈夫曼C.马斯洛 D.伯恩内4.人们通常使用“共同言语〞来说明是否存在建立人际关系的根底,足以说明的是( B )A.知识层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B.思想意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C.精神产品的生产方法对人际关系的影响D.修养水平对人际关系的影响5.人际关系的建立在时间上需要经历的高级阶段或最高层次是指( A )A.依附阶段B.吸引阶段C.融合阶段 D.注意阶段6.人际交往最主要的手段是〔A 〕A.言语手段B.物质手段C.经济手段D.法律手段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人际交往条件的是( B )A.交往的时间和空间B.交往频率C.交往动机 D.交往距离8.人际交往中的血缘关系不包含...〔D 〕A.兄弟关系B.夫妻关系C.代际关系D.业缘关系9.应酬型人际交往多指一般性的交往关系,其功利性( A )A.较弱B.较强C.适度 D.因人而宜10.影响人际关系的外在因素不包含...〔B 〕A.自然环境因素和空间距离因素B.心理动力、心理特征、心理现象、心理障碍等因素C.习俗礼仪因素和道德标准的因素D.价值观念因素和法律法规因素11.提出三维人际关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D )A.P·贝尔斯B.莫雷诺C.赫茨伯格 D.舒兹12.正确的公平观不包含...〔D 〕A.公平是有条件的B.公平具有时代性C.公平具有文化性 D.公平是绝对的13.相容原则是指( )A.与人交往时言谈举止、态度表情及行为等程度恰当B.交往双方相互体谅,替对方着想C.交往中宽容待人,忍耐性强,对人宽宏大量D.交往双方相互了解,相互换位思考14.美国心理学专家爱德华·蒂·霍尔在其撰写的《无声的空间》一书中认为,个人空间的地域距离范围是( C ) A.0~46cmB.46~122cmC.122~610cm D.610cm以上15.在非言语沟通中,咳嗽属于( )A.辅助言语符号系统B.光学——动力符号系统C.空间和时间符号系统 D.视线接触符号系统16.俗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在适度的自我暴露技法中指的是( B )A.透明的窗格,也叫公开自我 B.不透明的窗格,也叫茫然的自我C.隐敝的窗格,也叫隐敝着的自我 D.未知的窗格,也叫未知自我17.在西汉时期,韩信在街上受恶少胯下之辱,愤慨的热血一下子涌遍周身,可他咽下了这口气,从恶少胯下钻了过去。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 )A.19世纪末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60年代2.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呈一种藤式的沟通传递,这样的交往模式是( )A.流言型B.单线型C.偶然型D.集中型3.态度能促使个体把活动指向有助于达到自己目的的事物上去,以保持与环境的平衡关系。

这是态度的( )A.顺应功能B.认识功能C.防御功能D.调节功能4.“北京的出租车司机爱聊天”,这种评判属于态度的(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意志成分5.如果说某个陌生人是“英俊的、爱说话的、报复性强的、凶恶的”,我们对他所形成的印象中,后两个特征的影响更大,这种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 )A.累加模式B.平均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D.加权累加模式16.以下行为属于非言语沟通中的副语言的是( )A.点头、微笑B.喷嚏、咳嗽C.蹲坐、皱眉D.使用口红、深呼吸7.下列属于自我知觉偏见的是( )A.行为中心偏见B.显著性偏见C.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D.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8.社会上或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通常被称为( )A.时尚B.感染C.社会风气D.社会舆论9.“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属于( )A.社会致弱作用B.社会干扰作用C.社会惰化D.社会助长10.我们听说某人是悲观的,就会认为他是缺乏幽默感、不大交往的,这符合印象形成中的( )A.一致性B.评估性C.中心特质D.隐含的个性理论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人际关系心理学教程_论述题和答案

人际关系心理学教程_论述题和答案

一、填空题第一章绪论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作这专用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3、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

4、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5、在人际关系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中,提出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是(勒温),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修茨)。

6、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流派是(期望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的理论是(归因理论)。

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9、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联系尤其密切。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2、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是:(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融合)阶段。

13、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包括:冷漠阶段、(疏远)阶段和终止阶段。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一、填空题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 )年代。

2、(莱维特)为了探索正式群体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提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

3、人际沟通四种模式包括:圆形传递、(轮式传递)链式传递和(Y式传递)。

4、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戴维斯)。

5、在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四种人际关系交往模式分别是:(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6、对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纽科姆)。

7、人际关系从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五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8、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家(梅奥)和他的学生一起进行的。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自考简单题论述题近几年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自考简单题论述题近几年

浙江省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到__融合_阶段。

22.韦纳认为,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有两个步骤:一是_决定控制源__;二是__决定稳定性。

23.自我实现指的是使个人_潜能____获得最充分的发挥,是美国心理学家_马斯洛_认为的个体最高的需要层次。

24.寻找目标的过程包括_确定目标_____、选择目标和__记录行为____。

25.冲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个人内部冲突_____;另一类是__人际冲突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登门槛技术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27.印象形成认知的主题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28.行为中心偏见(行为吞没场)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的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

29.人际吸引又称人格魅力,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30.人际冲突人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来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行为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简述戴维斯的人际交往模式。

单线型,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播给最终的接受者;集中型,把信息有选择的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偶然型,按偶然的机会来传播信息;流言型,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32.简述态度转变的方法。

参与活动法;登门拜访法;团体规定法;全面宣传法;沟通信息法33.简述影响社会助长或干扰的主要因素。

34.简述利他行为决策过程的步骤。

1.对紧急事态的注意2.正确的解释情景3.对个人责任的决定4.对恰当介入方式的决定5.执行助人行为35.简述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2023年自考专业(公共关系)《人际关系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公共关系)《人际关系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公共关系)《人际关系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问答题】态度适度2.【问答题】简述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3.【单选题】人际交换理论把人际交往看作是一种商品交换过程,用以解释人际吸引行为的产生和持续。

该理论主要采用了经济交易理论和()。

A.人本心理学原理B.相互作用分析理论C.强化心理学原理D.格式塔心理学原理4.【问答题】简述亲密型人际关系表现出的特点。

5.【问答题】人际关系认识平衡理论应用一个简单的情境系统来证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衡。

这个简单的情境系统包括三个要素:主体、交往对象(他人)、交往双方对某一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由这三个要素可以构成三种关系:主体对交往对象的评价关系;主体对某一客观事物的评价关系;交往对象对该客观事物的评价关系。

假设主体是一个男青年,交往对象是他的女朋友,客观事物是购买羽绒服。

请用人际关系认识平衡理论分析上述情境。

6.【单选题】对“宗教信仰自由”正确的理解是()A.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信教者而言的B.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C.到各种场所宣传宗教教义符合宗教信仰自由政策D.宗教信仰自由也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7.【问答题】名词解释:对抗关系8.【单选题】由专家学者组成的专业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团组织归属于()。

A.血缘关系B.学缘关系C.业缘关系D.趣缘关系9.【单选题】人们社会生活、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是()A.道德规范B.政治规范C.法律规范D.经济规范10.【单选题】体现人际交往最基本动机的原则是()A.平等原则B.诚信原则C.礼貌原则D.互利原则11.【问答题】单线式交往12.【问答题】简要评述人际关系认识平衡理论。

13.【问答题】试述人际认知的含意及其心理效应。

14.【单选题】提出“生产本身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

”这一观点的是()。

A.梅奥B.马斯洛C.马克思D.赫茨伯格15.【单选题】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有这样一种需要:既包括渴望自由与独立、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感到自信与自豪的需要,又包括对权利、地位荣誉的向往和追求。

全新整理全国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全新整理全国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际反应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马斯洛D.修茨2.提岀期望理论的心理学家弗罗姆的代表作是(的定向行为,这是态度的(A.顺应功能D.调节功能B.勒温C.韦纳A.《思想、自我和社会》B. 《工作与激励》C.《调动人的积极性理论》D. 《激励与个性》3.态度能给个体待人接物的行为方式提供必要的信念, 以利自己保持清醒的意识状态, 正确B.认识功能C.防御功能4.“把成功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别人。

”这是自我知觉屮的(A.显著性偏见B.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C.自我服务偏见 D .行为屮心偏见5.根据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影响人们自我归因过程的因素有(A.生理上的激起B.他人的一贯性反应C.实体的特异性D.认知标签6.在个体无压力的条件下产生,表现为一种无意识的和不由自主的屈从的是(A.感染B.模仿寸尚 D.从众7.—个人时时和別人对着干,人家说地球是圆的,他就偏说是方的,这种行为是(A.非模仿B.反模仿C.独立 D .逆反8.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这种人际吸引是由于(A.结群B.类似4.海德认为每一个常人都是心理学家, 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 论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C.互补D.体验9.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播给最终的接受者的交往模式是(A.流言型B.单线型C.偶然型D.集屮型10.每种社会环境都有一种它所认可的具体的社会行为方式,这种社会行为方式称为A.环境认同B.社会认同C .情景认同 D.行为认同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丁” ,错的打“X” 。

1.自我呈现就是印象管理。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重点

自考《人际关系学》试题及答案重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学真题课程代码:0329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全部真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局部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 A 〕5-142A.业缘关系B.亲缘关系C.地缘关系D.血缘关系2.对人际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 D 〕1-7A.血缘关系B.亲缘关系C.地缘关系D.利益关系3.人际关系的本质属性是〔 C 〕1-8A.人际关系的历史性B.人际关系的客观性C.人际关系的社会性D.人际关系的感情性4.原本和谐的夫妻关系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由和谐→矛盾→分居→离异的变化。

这种情形属于〔B 〕1-12A.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特点的表现B.人际关系的变动性特点的表现C.人际关系的感情性特点的表现D.网际关系的新特点的表现5.以下既是研究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又是评估人际关系的方法是〔 A 〕1-27A.社会测量法B.社会调查法C.人物推定法D.统计法6.所谓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在以下研究方法中实际上也属于一种观察法的是〔 B 〕1-26A.文献法B.实验法C.参照测量法D.社会调查法7.提出“生产本身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

〞这一观点的是〔 C 〕2-32A.梅奥B.马斯洛C.马克思D.赫茨伯格8.马克思的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社会交往〞的观点出自〔 B 〕2-34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B.《德意志意识形态》C.《(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9.马斯洛的“七种需要理论〞出自于〔 D 〕2-41A.《科学心理学》B.《存在心理学探究》C.《人性能到达的境地》D.《动机与个性》10.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被称为“制造性的需要〞指的是〔 C 〕2-41A.认识与理解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完成的需要D.追求完美的需要11.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B 〕2-53A.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乔治B.加拿大的精神病医生伯恩内博士C.美国学者罗伯特·帕克D.美国学者雅各布·莫雷诺12.以下属于人际关系形成的先决条件是〔 D 〕3-74A.相互接触B.相互补充C.相互悦纳D.人的生产13.人际交换理论把人际交往看作是一种商品交换过程,用以解释人际吸引行为的产生和延续。

2021年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习题及答案(卷一)

2021年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习题及答案(卷一)

2021年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习题及答案(卷一)一、填空题1、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的旁观者效应、(情景的模糊性)及(榜样人物的作用)。

2、利他行为理论主要有生物学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和(学习和模仿理论)。

3、利他行为中求助者的特点经常表现为(依赖性)、(亲密关系和吸引力)、(类似性)、(责任)。

4、利他行为的产生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

例如,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个人信仰等等,都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

单就社会规范来说,就有(社会责任规范)、(互惠规范)和(平等规范)等会促进人们去帮助他人。

5、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会感觉到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奖赏)。

6、助人行为的认知决策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称为(执行助人行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可能的(代价)所影响。

7、利他行为不只是发生在(紧急事态)时,也表现在长期地承担(社会责任)的行动中。

8、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理论认为利他行为受先天决定是(本能)的表现,同时还指出利他行为的目的是(保存基因)。

9、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学理论中在解释基因判断的观点认为,个体是依据(熟悉性)和(邻近性)来推论基因的类似性。

10、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影响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主要包括(社会责任规范)和( 回报规范)两种。

二、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利他行为中求助者的特点?(A )A、责任心B、吸引力C、类似性D、依赖性2、人们往往会先帮助熟悉的人,这是由于求助者的( B )导致。

A、依赖性B、亲密关系C、类似性D、责任3、心情好的时候更容易帮助人,这是助人者的( D)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A、同情心B、激情C、责任心D、心境4、利他行为是指( D)A、一种对别人有好处的行为B、一种自觉自愿的、对别人有好处的行为C、一种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行为D、一种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5、以下哪种是利他行为的主要特征?(B)A、以帮助他人为目的B、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C、自愿性D、利他者可能会有损失6、一个喝醉酒的人,突然摔倒在马路旁边无法爬起,此时经过的路人都不愿意帮助他,以下原因中哪种是最有可能的?( A)A、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影响他人给予帮助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B、旁观者对他人陷入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是我们决定是否给予帮助的原因之一C、外貌有吸引力或者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D、我们比较愿意帮助我们喜欢的人7、“知恩图报”、“善有善报”是(B )表现。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浙江省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地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

海德把这种现象称作()。

A.“他人在场”B.“行为”吞没“场”C.显着性偏见D.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2.研究遵从有几种主要的方法,其中最早的是()的研究。

A.阿希B.谢利夫C.克拉奇菲尔德D.罗森伯格3.“人际关系”作为专用名词是在上世纪初由()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

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4.考察心理学家的一系列研究,我们认为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

A.三类B.四类C.五类D.六类5.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A.牢骚是舆论的一种情绪表现形式B.牢骚是舆论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C.牢骚是舆论的一种行为表现形式D.牢骚不是舆论的某种表现形式6.对旁观者效应现象的一个解释就是()。

A.情景的模糊性B.榜样人物的作用C.自私自利D.对社会举止失措的害怕7.凯·杜克斯和阿伦森等人的实验研究表明,“犯错误效应”最适用于()。

A.男性B.女性C.孩子D.老人8.“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反映了()。

A.平等规范B.价值规范C.回报规范D.发展规范9.一般认为,德国人一丝不苟,美国人开放进取,英国人彬彬有礼,这是人际印象中的()。

A.优先效应B.晕轮效应C.定型D.自我实现预言10.贝姆在1972年提出了()。

A.自我知觉理论B.自我归因理论C.情绪归因理论D.相应推论理论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印象管理本身无所谓好坏。

()2.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认为,在实体的特异性、一致性、一贯性都高的情况下,我们更可能把一个人的行为归于外在的原因。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7)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 (27)

.浙江省2006年4月人际关系心理学自考试题答案课程代码:06050一、单项选择题(本文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2、C3、C4、B5、 D6、A7、B8、A9、B 10、C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1、情感、行为2、认知间协调、认知失调3、实体的特异性、一贯性4、情景5、非遵从6、社会责任规范、回报规范7、福利实验、群体实验8、中心特质、边缘特质9、习得无助10、模仿11、时尚12、集群、体验13、权威解决法四、名词解释(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答: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2、答:群体规范指的是群体所确立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

3、答: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或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效仿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

4、答: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近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5、答:人际冲突是指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来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行为。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答:社会交换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忽视了人们间的相互帮助、支持、无私贡献,甚至献身的行为,贬低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

这是其缺陷。

(3分)另一方面,这个理论概念表述明确,可操作性强,强调了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交往中的平衡关系,重视效中的物质利益,重视交往的效果,这些观点对后来的人际关系研究是有启发的。

(2分)2、答:首先,印象管理是社会交往的一个基本事实。

人际关系心理学教程 论述题和答案

人际关系心理学教程 论述题和答案

第一章——第五章论述题一、简述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注意阶段(陌生人阶段,由彼此的毫无关系即零接触状态,到开始进行选择性注意,或者是一方注意另一方,或者是双方相互注意。

);接触阶段(普通朋友阶段,交往双方开始轻度卷入对方心理,彼此友好相处,但没有强烈的吸引力。

)融合阶段(好朋友或恋人阶段,双方开始自我暴露,情感中度或者深度卷入彼此心理。

)2.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冷漠阶段(一方视另一方为一种负担,产生痛苦情绪体验。

)疏远阶段(双方产生厌恶反感情绪。

)终止阶段(完全失去联系,不再相互往来。

)二、简述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梅奥和他的学生在1927到1932年对美国霍桑工厂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称为霍桑实验。

实验由四个分实验组成。

1.照明实验。

梅奥假设工人由于照明等劳动条件不好导致积极性下降,只要改善劳动条件,就可以促进工人的积极性。

但实验结果推翻了这个假设,劳动条件对工人劳动积极性的调动方面并不是特别重要,而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决定着工人的积极性。

2.福利实验。

梅奥假设增加福利条件使工人能提高生产率,反之,则降低生产率。

实验结果发现,依然是人际关系比福利措施来得更为重要。

3.群体实验。

实验者假设如果以计件来算工资,工人将会与其他人竞争,更加努力工作,产量会提高。

但结果是产量只保持中等水平上。

究其原因,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起作用。

4.态度调查。

梅奥对工人进行了两年的态度谈话,而且过程当中基本上只听不说,让工人说。

结果谈话之后,产量大增。

原因是通过谈话,使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促使产量有所增加。

霍桑实验的结论:(1)人是社会人(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

(3)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

(4)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

对霍桑实验的评价:(1)实验理论假设不全面,方法缺乏客观性,有政治和阶级的偏见。

(2)但霍桑实验开辟了人际关系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研究成果的推广,确实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

人际关系心理学简答题及论述分章练习(有答案)

人际关系心理学简答题及论述分章练习(有答案)

第一章绪论1、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

人际关系学的理论任务包括两个方面:(1)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为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

(2)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另一理论任务是要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即适合中国国情,经过“选择—摄取—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

2、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2)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3)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4)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根本任务(5)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3、为什么说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即人际关系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2)第二,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3)第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4)第四,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4、简述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第一,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第二,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3)第三,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4)第四,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二、论述题1、试述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表现在:(1)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7月浙江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7月浙江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6050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印象形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印象形成的一致性、评价性、________和________等。

2.群体中个人行为可分成二大类:即________和非遵从,非遵从包括两种形式:①反模仿和②________。

3.贝姆提出________,而________提出自我归因理论。

4.减少失调的办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改变重要性。

5.心理学家________和________等首先把学习理论应用在态度的研究中。

6.________提出了正式群体的沟通网络模式,________提出了非正式群体的交往模式。

7.有利于人际关系,群体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称为________,有碍人际关系、群体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称为________。

8.人际吸引的理论可以归为二类,一类是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

9.有两种个性特点与利他行为有关,即________和________。

10.控制源理论是由________提出的,该理论既是一个归因理论,又是一个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人的脸部表情所表达的六种基本情绪有( )。

A.快乐、悲哀、惊奇、恐惧、愤怒、厌恶B.快乐、抑郁、惊奇、恐惧、愤怒、厌恶C.快乐、悲哀、狂喜、伤感、愤怒、厌恶D.忧愁、惊喜、害怕、恐惧、愤怒、厌恶2.把事件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或人格是属于( )。

A.外在归因B.情绪归因C.内在归因D.潜在归因3.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和事物所产生的稳固的心理倾向,这是其( )特性。

A.协调性B.具体性C.社会性D.倾向性4.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播给最终的接受者是一种( )。

1A.流言型B.单线型C.偶然型D.集中型5.修茨提出了( )。

浙江省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浙江省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

浙江省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浙江省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按双方相互地位,可把人际关系分为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的___和彼此地位平等的___。

[每空1分]2.奥德弗认为人的需要只有生存需要()、___、___三种。

[每空1分]3.态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认知成分、___和___。

[每空1分]4.减少失调的办法有三种,即改变认知、___和___。

[每空1分]5.库利和___提出了印象管理的___理论。

[每空1分]6.非言语沟通可以归为三类。

一类是动态无声的,第二类称为___,第三类称为___。

[每空1分]7.卡罗利区分了自我调节变化的四个阶段:(1)问题识别,(2)___,(3)扩展自我管理,(4)___。

[每空1分]8.个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仅仅改变其公开行为,这种遵从形式叫作___。

既在公开行为又在私下态度上与群体相一致,这种遵从形式叫___。

[每空1分]9.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有旁观者效应,___及___。

[每空1分]10.人际吸引的理论可归为二类,一类是___,另一类是___。

[每空1分]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 11.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而进入稳定的人际交往阶段属于()。

[1分]A.注意阶段B.接触阶段C.融合阶段D.终止阶段12.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是一种()的人际交往模式。

[1分]A.流言型B.单线型C.集中型D.偶然型13.最有代表性的态度转变理论是()。

[1分]A.强化理论和公平理论B.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C.归因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D.强化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14.新学期开始时,新同学常常会给老师带来()的影响。

[1分]A.优先效应B.新近效应C.晕轮效应D.预言效应15.人的脸部表情所表达的有六种基本的情绪:()。

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人际关系心理学(名词解释、简单题、论述题)四、名词解释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2、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

它侧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

3、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

4、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1、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参与活动法。

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

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3、登门拜访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

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4、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

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

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5、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到__融合_阶段。

22.韦纳认为,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有两个步骤:一是_决定控制源__;二是__决定稳定性。

23.自我实现指的是使个人_潜能____获得最充分的发挥,是美国心理学家_马斯洛_认为的个体最高的需要层次。

24.寻找目标的过程包括_确定目标_____、选择目标和__记录行为____。

25.冲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个人内部冲突_____;另一类是__人际冲突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登门槛技术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27.印象形成认知的主题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28.行为中心偏见(行为吞没场)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的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

29.人际吸引又称人格魅力,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30.人际冲突人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来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行为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简述戴维斯的人际交往模式。

单线型,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播给最终的接受者;集中型,把信息有选择的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偶然型,按偶然的机会来传播信息;流言型,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32.简述态度转变的方法。

参与活动法;登门拜访法;团体规定法;全面宣传法;沟通信息法33.简述影响社会助长或干扰的主要因素。

34.简述利他行为决策过程的步骤。

1.对紧急事态的注意2.正确的解释情景3.对个人责任的决定4.对恰当介入方式的决定5.执行助人行为35.简述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12分,第37小题13分,共25分)36.试结合实际,说明认知失调理论的不同应用。

1.心理治疗2.儿童教育:温和的劝告3.消费行为4.决策37.试述如何根据印象形成的效应来树立自己的积极形象。

印象形成的效应:优先效应;新近效应;晕轮效应;定型;自我实现预言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2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__融合阶段_______。

22.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_和___成分_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3.寻找目标的过程包括:确定目标、选择目标_和_记录行为_。

24.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是__零-总和___冲突,另一种是_非零-总和__冲突。

25.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归因理论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即:__生理上的激起____和___认知标签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人际关系心理学在人际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7.登门拜访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28.行动者观察者偏见29.自我控制个人对自身心理行为的主动掌握。

它指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30.社会两难情景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这样一种情景。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评价社会交换理论。

32.什么是印象管理,印象管理对人际关系有什么作用?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印象管理的作用:1,是社会交往的一个基本事实;有助于维护我们的真面目,使他人了解我们的真实意图、心理特点和个性;使我们更快的适应不同人们的角色要求,作出恰当的自我表现和社会行为。

33.对人的归因理论主要有哪些?海德的因果归因理论;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相应推论理论;韦纳的成功与失败归因理论34.简述时尚现象的特点。

1.包含内容广泛;2.表现方式独特;3.变化的速度很快;4.受崇拜对象影响;5.时尚的象征作用;6.时尚的层次35.举例说明人们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小题12分,第37小题13分,共25分)36.试述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1.助人者的心境2.同情和内疚助人者的心境;3.个性4.责任和承诺37.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应用这些原理改进自己的人际关系?1.情景因素,人际间的交往距离、交往频率、交往中的集群性和个体的体验性;2.个人特质因素,包括个体的外貌,才华和能力及个性品质3.类似和互补,交往对象的熟悉,态度的相似,兴趣爱好价值观的一致浙江省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1.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__心理____关系。

22.认知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__认识无关____、认知间协调和__认知失调____。

23.非言语沟通可以归为动态无声的、_静止无声的_____、_副语言_____等三类。

24.凯利在其因果归因模型中提出了协变原则,认为人们在归因中__行为____在协同变化。

25.群体的__规范性____压力可能使个体产生公开的服从,而没有伴随着内心接受;但是,服从__信息____压力的个体更有可能产生内心接受。

26.人际冲突有___零-总和____冲突和___非零-总和______冲突两种主要形式。

27.__印象____形成,就是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28.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理论认为,情绪由___生理上的激起______和__认知标签_____两个因素组成。

29.利他行为的榜样人物对他人的积极影响,在榜样人物并不实际存在时______会发生。

30.__人际吸引____,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31.一般说来,态度具有__社会____性、具体性和__协调___性等特性。

32.修茨的人际特质理论认为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__包容____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_感情____的需要,构成了三种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

33.马斯洛用“自我实现”一词源于他关于_动机与人格_____的专题研究。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4.态度个体对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事、观念或情境)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35.自我控制个人对自身心理行为的主动掌握。

它指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36.利他行为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自觉自愿、有益于他人的行为37.社会助长作用他人在场或他人一起行动可以促进行动效率的提高38.人际冲突人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将来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行为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9.简述社会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0.简述人际印象形成有哪些特点。

41.简述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差及其原因。

42.简述研究时尚的现实意义。

43.简述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观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4.试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45.试述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浙江省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注意阶段、_解除阶段______和___融合阶段____。

2.人际冲突的主要形式包括__零-总和_____冲突和__非零-总和_____冲突。

3.心理学家提出了三种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它们是累加模式、_平均模式______和__加权平均模式_____。

4.使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即为_自我实现______。

5.相信世界上总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念称为__回报规范____。

6.在面临社会两难情景时,群体规模越小,边际资源份额回报率越___高____,成员合作的可能性越___低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研究人与物的关系;意识形态关系2.自我障碍个体为了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

3.自我实现预言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4.社会化5.利他行为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自觉自愿、有益于他人的行为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2.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3.为什么相似性能导致人际吸引?4.什么是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应怎样克服这种偏见?5.简述印象管理中的情景认同论。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霍桑实验说明了什么?试对霍桑实验进行评价。

2.试述时尚现象及其特点。

浙江省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人际关系的恶化过程:_冷漠_____阶段、疏远阶段到__终止____阶段。

2.成败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对成败的归因结果主要有能力、__努力____、运气和__任务难度____四种。

3.影响服从的主要因素包括_群体因素_____和___个体因素___。

4.卡罗利区分了自我调节变化的四个阶段:__问题识别____、承担义务、_扩展自我管理_____和习惯形成。

5.影响合作的心理学理论主要有_权利理论_____和__合作的协商理论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态度个体对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事、观念或情境)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2.睡眠者效应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3.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4.时髦指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并被大多数人所仿效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

5.自我控制个人对自身心理行为的主动掌握。

它指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莱维特的人际沟通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