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0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数与形》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
它是教材新增的内容,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数与形的对照,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的数的规律,进一步体会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用形来解决数的有关问题的直观性与简捷性。
并能把数形结合的思想迁移到解决其他一些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自主探究体会数与形的联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并会应用规律。
过程与方法:在学生经历利用图形探究数的规律的过程,使学生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认识,充分感受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以形想数的直观生动性,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基本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的趣味性与魅力。
教学重点:感受数与形可以互相转化,树立数与形的结合是数学解题重要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寻找和发现数与形相互转化的途径与方法。
通过数与形的转化,认识到数形结合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教学学具准备: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1、出示课件复习题1、复习题2,引导学生回忆旧知,知道图形与数字有紧密的联系。
2小结:在学习中借助图形可以使问题形象化,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找出数的规律──数与形(板书)。
二、以形助数,探究规律1、出示例1(1)课件出示例题。
(2)数一数各有几个正方形?怎样用加法算式表示正方形的个数?2、数形结合,总结规律(1)、用正方形怎样表示1+3呢?(边说边出示课件)这个图除了用1+3来算还可怎么算?(2×2)说一说2×2在哪里?(每行有2个有2行,就是2个2,即2×2,也就是22)。
(2)、小组合作,师巡视指导1+3+5又该怎么拼?请大家动手画一画。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数与形 第2课时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与形第2课时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数的倍数概念。
2.能够用图形展示数的倍数关系。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数的倍数概念。
2.能够用图形表示数的倍数关系。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运用数的倍数概念。
2.能够灵活运用数的倍数关系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板书。
3.数学练习册。
4.图形展示材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讲解数的倍数概念,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数与图形的倍数关系。
Step 2:概念讲解1.讲解何为数的倍数,例如:2的倍数、3的倍数等。
2.通过图形展示数的倍数关系,让学生直观理解。
Step 3:练习与讨论1.学生通过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数的倍数概念。
2.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分享解题思路。
Step 4:拓展应用1.提出关于实际生活中数的倍数关系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引导学生思考数的倍数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确保学生掌握数的倍数概念。
2.引导学生复习课堂内容,留下必要的作业练习。
七、板书设计请以教案为主,不方便提供板书设计文字描述。
八、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思考并记录生活中的数的倍数关系,写出自己的观察与感受。
九、延伸阅读1.《数字与图形》系列读物。
2.了解数学中的倍数概念的发展与应用。
十、教学反思1.对本节课教学效果进行总结与反思,为下节课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若有其他需要,请随时联系我,谢谢!。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根据课本第9页至第10页说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
2.能力目标:在设计图案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等特征。
3.情感目标:厂家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说教学重点: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
说教学难点:在设计中,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等特征。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方法:两先两后学导法说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结合欣赏与红制图安排过程,进一步巩固对所学图形特征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欣赏图案。
1.看一看:出示课本的教学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2.议一议:看到这些图案,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怎样组成的3.欣赏:老师出示教学挂图,学生欣赏美丽图案。
三、设计图案。
1.涂一涂。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中的涂一涂的第1题。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中的涂一涂的第2题。
2.做一做。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
学生完成设计任务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展示,交流。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中做一做的第2题。
四、巩固练习。
先让学生自学课本第10页数学万花筒中的内容,再让学生按照图示的方式试一试,画出一个圆。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展示和交流。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说课稿第【2】篇〗说教学目标1、通过分数应用题的复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寻找出简便的解法,并理出解题思路;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4、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数与形教案
小学数学数与形教案【篇一:《数与形》教学设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p107数学广角——数与形。
根据教材例题的具体内容及形式,本课时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重视“数”“形”之间的联系,找到解题规律。
教学伊始,从观察、分析例1中图与算式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算式左边的加数与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的关系,发现“数”“形”之间的联系,找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在体验用形表示数的直观性的同时,学会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借助“数”“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例2时,从观察抽象的算式特点开始,先通过简单的计算找到得数规律,再借助多种几何图形直观验证计算过程及结果,使学生在初步了解、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极限思想。
3.通过举一反三,培养数学能力。
在巩固练习时,充分利用教材习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举一反三地运用所学,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认识图形和相应的数之间的联系。
2、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提高计算技能。
3、让学生在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大胆猜想、细心验证、灵活运用的能力。
4、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等基本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发现算式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探索规律【教学准备】ppt课件、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方格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未知。
认真观看屏幕上的这几幅图。
这些图让你们想到了什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只有将数与图形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最直观、最美妙的效果。
我国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这样的话,投影出示,生齐读。
现在,我们就在带着华老先生的这句名言,一起走进奇妙无穷的数形世界。
(板书课题:数与形)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教学例11(1)认真观察下面的算式1+3 1+3+5①你能也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②师利用图形,揭示口算秘诀。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页例2及“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1.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对策:借助画线段图和分析数量关系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要积极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理解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及补充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下列各题。
4/15+7/15 1/2-1/3 5/9×3/5 2÷1/2 1/4÷418÷1/2 18×1/2 0÷2/5 1-3/4 1÷4/721×3/7 10/7÷15 21÷3/7 1/2×1/3 5/6×36进行口算,学生将得数写本子上,时间到后统计完成的题目数量及正确率。
2.口答。
(1)五(1)班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那么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2)一本故事书已看了2/7,还剩全书的()。
(3)一根绳子长12米,剪去了1/4,剪去了()米。
(4)一盒牛奶900毫升,喝去了1/3,喝去了()毫升。
指名学生口答得数并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
二、学习新知1.教学例2。
出示例题: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9。
女运动员有多少人?(1)学生读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回答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8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第1课时 数与形(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第1课时数与形(1)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组成的可能性和规律性。
2.掌握整数的数目与形状的关系。
3.能够灵活运用数与形的关系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数字和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2.分析数字组成形状的方式。
三、教学难点1.探究数字和形状之间的规律。
2.综合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案、教材。
2.数学工具:尺子、钢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出示一个由数字组成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猜测数字与形状之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思考数字如何影响形状。
2. 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将一些特定数字按照顺序组合成不同的形状,例如数字“8”可以组合成“∞”形状,让学生认识数字具有多样的组合方式。
3. 讨论让学生展示自己组合的数字与形状,进行讨论和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分析数字如何影响形状的变化。
4. 拓展提出更复杂的数字与形状挑战,让学生动手尝试,进一步发现数字与形状之间的关系。
六、课堂练习1.快速找出数字组成的各种形状。
2.分析数字组成形状的规律。
3.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数字和形状之间的联系。
七、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发现,共同探讨数字与形状的奥秘。
八、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相关练习题。
2.自己设计一个数字与形状的组合图形。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与形状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数字与形状之间的内在关系,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学生们在数字与形状的探索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案8篇
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案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案8篇我们在编写教案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要根据教案中的指引进行教学活动,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六年级上册数学《数与形》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数与形》教案第一章:数与形的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数与形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掌握数与形的转化方法。
教学内容:1. 数与形的定义及例子。
2. 数与形的转化方法:数转化为形,形转化为数。
教学步骤:1. 引入数与形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数与形的关系。
2. 给出数与形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3. 讲解数与形的转化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练习题:1. 判断题:数与形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A. 正方形B. 3C. 三角形D. 8第二章:数的性质与运算教学目标:1. 掌握数的性质及运算规则。
2. 能够运用数的性质与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数的性质:整数、分数、小数的性质。
2. 运算规则: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规则。
1. 讲解数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和记忆。
2. 介绍运算规则,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运算。
3. 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的性质与运算解决。
练习题:1. 判断题:任何两个整数的和都是整数。
()2. 计算题:计算12 + 16 的结果。
第六章:形的性质与变换教学目标:1. 理解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 掌握形的变换方法。
教学内容:1. 形的性质:长度、面积、周长的性质。
2. 形的变换方法:平移、旋转、轴对称。
教学步骤:1. 讲解形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和记忆。
2. 介绍形的变换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形的性质与变换解决。
练习题:1. 判断题:所有的图形都具有长度、面积和周长。
()A. 平移B. 旋转C. 轴对称D. 放大缩小第七章:几何图形的认识1. 认识和识别各种几何图形。
2. 理解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教学内容:1. 常见几何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认识。
2. 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教学步骤:1. 介绍常见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和识别。
2. 讲解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几何图形的知识解决。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案优质6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案优质6篇在写教案之前,要学会梳理回忆以往的教学情况,依据个人能力展开教案的制定,教案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的一种安排和决策,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案优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及学唱《保卫黄河》这首歌曲,了解作品的来历及相关历史背景,感受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奋超杀敌、誓死保卫祖国的民族意识,感受作品磅礴的气势及其所蕴含的爱国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通过欣赏歌曲《保卫黄河》,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3、学唱本歌曲,特别是学习本歌曲演唱形式的学习,到达学生能跟随老师指挥正确的演唱本歌曲。
4、了解协奏曲与合唱曲的不同。
教学教具:多媒体设施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上课,同学们好---,欢送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是来自滨城区三河湖一中的贺建华,能和清怡中学八年级--班的同学们一起来上今天的音乐课,我感到很荣幸,希望大家在今天的课堂上积极发言、踊跃参与、认真学习,配合老师完成今天的教学任务,同学们有信心吗-----谢谢同学们,真心的希望我们从此成为好朋友。
(1.00)二、新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然后答复老师提出的问题。
播放视频(2.00)1、同学对这段视频中的歌曲熟悉吗它的名字叫什么出自哪儿2、你们看了这段视频并听了这首歌曲,你的感受是什么或者说是你听了这首歌曲后,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冲动、激昂、充满革命先烈的敬仰)3、既然同学们都知道《保卫黄河》这首歌曲选自《黄河大合唱》,那么同学们了解《黄河大合唱》吗(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是在抗日战争中产生的最成功的大型声乐作品。
这部作品以我们伟大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两岸发生过的事情,表现了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拼搏,表达了我国人民在反帝斗争中必胜的坚决信念,抒写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启迪人们起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数与形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1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107页例1)二、教材分析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数与形密不可分,可用数来解决形的问题,也可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
本课时是使学生通过数形的对照,利用图形直观形象的特点探索出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之和与正方形数的关系,表示出数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体会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三、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教材在小学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已经逐渐借助推理与知识迁移来完成,并结合教材挖掘、创造条件开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进入中高年级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已有一定发展,为了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知识,同时又满足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本节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先数后形的顺序,把形象真正放在支撑地位,从而为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而服务。
四、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使学生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2、数学思考: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思考、归纳、合作等活动,发现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律,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意识,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等基本的数学思想;3、问题解决:使学生能够借助形解决一些与数有关的问题,使学生建立通过数形结合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掌握数形结合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通过数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思想,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价值,激发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形”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在探究过程中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感悟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
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优秀7篇
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优秀7篇只有把教案制定完善,老师们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完成,写教案一定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篇1【教学内容】《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6-58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图形按一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原理。
2、能按一定的比,将一些简单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
【教学重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难点】按一定的比把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自学内容】见预习作业【教学预设】一、自学反馈1、什么叫做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怎样求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最简整数比。
3、一栋楼房东西方向长40,在图纸上的长度是50c。
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1)学生尝试独立求比例尺。
(2)汇报交流50c:40=50c:4#c=1:80(3)你是怎么想的?二、关键点拨1、求比例尺。
(1)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先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再化成最简整数比。
(2)比例尺有什么特点?比例尺是前项或后项为1的比。
(3)比例尺可以怎样表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1:5#)或(线段比例尺)2、求实际距离。
(1)在一副比例尺是1:5#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大约是10c,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2)学生尝试独立列比例解答。
(3)汇报交流解:设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x厘米。
==##c=50(4)你觉得在求实际距离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实际距离一般用千米做单位。
3、求图上距离(1)学校要建一个长80米,宽60米的长方形操场,你会画操场的平面图吗?(2)学生尝试画操场的平面图。
(3)汇报交流你是怎么画的?【根据图纸大小确定比例尺,可以是数值比例尺也可以是线段比例尺,根据所确定的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再画图,画图后还要标上比例尺。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集体备课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数与形的关系,认识数学中的图形美感。
2.能够灵活运用图形的特征进行问题解答,培养数学推理能力。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数与形的关系。
2.图形的分类及特征。
三、教学重点1.数与形之间的联系。
2.图形的特征及分类。
四、教学难点1.运用数与形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图形特征进行逻辑推理。
五、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课堂练习题。
3.计算器、尺子等教学辅助工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讨论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新知(30分钟)(1)数与形的关系•示范几个数与形相关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图形美感,引导学生探索数与形之间的联系。
(2)图形的分类及特征•讲解不同图形的分类及特征,让学生学会通过特征来识别图形。
3. 练习与讲评(40分钟)•让学生针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并及时进行讲评,引导学生掌握数与形的应用方法。
4. 拓展应用(15分钟)•引导学生展示自己通过数与形关系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
5. 总结与反馈(10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数与形关系的理解,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为下一步教学做准备。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并记录三个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实例。
3.查找三个关于数与形之间联系的案例并进行归纳总结。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培养了他们对图形美感的认知。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实例的引导,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与形的关系,提高课堂互动性。
九、教学延伸可以邀请学生参观数学与艺术相关的展览,或者进行户外数学与形的联合探索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以上是本节课的备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广角——数与形的关系,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8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8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数与形之间的关系,能通过观察图形理解数的含义。
2.能够运用数与形的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数与形相互转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与形关系的兴趣,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数与形的关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理解数与形之间的转化过程,并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资源•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含数与形关系示例、练习题)•练习册•图形工具(如直尺、圆规等)•白板及白板笔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数与形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数与形的转化过程。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导入•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形和数字,引发学生对数与形关系的思考。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与形之间有何关系,它们如何相互转化。
2.知识讲解•数与形的基本概念:介绍数字的基本含义和图形的基本特征。
•数与形的关系:通过实例(如正方形面积与其边长的关系、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等),展示数与形之间的紧密联系。
•数与形的转化方法:讲解如何将数转化为图形(如用图形表示数的大小关系),以及如何将图形转化为数(如计算图形的面积、周长等)。
•示例讲解:通过具体例题,演示如何运用数与形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巩固练习•提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中的难点和易错点。
•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与形的关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年级数与形单元备课
六年级数与形单元备课
以下是一份六年级数与形单元的备课计划: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掌握用图形表示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数与形的对应关系,掌握用图形表示数的方法。
2.难点:运用数与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数与形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发现数与形之间的规律。
3.练习法:安排适量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形和数字,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授:讲解数与形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
3.巩固练习:安排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检测、作业批改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以上是一份六年级数与形单元的备课计划,仅供参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6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6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p23-26的内容,p24做一做,完成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2、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教具准备:每人一个圆锥,师准备一个大的圆锥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二、新课1、圆锥的认识〔直观感受观察讨论汇报〕〔1〕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
〔2〕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3〕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
〔在图上标出侧面〕〔4〕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2、小结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3、测量圆锥的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1〕学生猜测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三、课堂练习1、做第24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共2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共2课时)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数与形》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感受数与形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用图形表示数,数与形的对应关系,以及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对数与形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实践、思考、交流等活动,深化对数与形的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用图形表示数,能找出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体会数与形的联系,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用图形表示数,找出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2.难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能灵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体会数与形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练习题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合作伙伴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表示某个点的位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与形的联系。
呈现(10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尝试用数对表示它们的位置。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操练(10分钟)1.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停车场有4行5列共20个车位,某辆车停在了第3行第4列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它的位置。
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8篇
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8篇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学会写好教案,自从工作后,相信老师们都会定期制定教案,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篇1教学分析:按比例分配的练习。
学情分析: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目标:能运用比的意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练习、反思、总结。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一)六1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二)学校有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120个,小足球和小篮球个数的比是3比5。
学校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各多少个?把250按2比3分配,部分数各是多少二、变式练习1、被减数是36,减数与差的比是4比5,减数是多少?差是多少?2、有一种药水,按药液与水的比为1比5#配制而成。
用这样的药液千克,可配制这样的药水多少千克?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篇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笑笑家新买了一套房子,爸爸拿回了新房子的平面图,现在让我们也一起看看吧。
1、出示平面图。
2、观察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3、思考: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1)独立思考。
小学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5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5篇相信很多老师认为写教案,目的是用于课堂教学,在写教案之前,要学会梳理回顾以往的教学情况,依据个人能力展开教案的制定,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精选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数学数与形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学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百分数的应用。
(板书:百分数)什么是百分数?你能说一个生活中的百分数吗?你怎么理解这个百分数?2、师:因为百分数的意义使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要研究的主题就是百分数的应用(补充板书:百分数的应用)二、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师:同学们,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常常用冰块来消暑降温。
你们制作过冰块吗?水结成冰之后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2、课件出示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师:有一位同学把他制作冰块的过程记录了下来,(大屏幕出示实验记录)请看: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
3、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提问,师选择板书。
(1)、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2)、原来水的体积是冰的体积的百分之几?(3)、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百分之几?4、在这些问题中,我们能解决哪些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并将解决的问题擦掉。
活动二:理解“增加百分之几”。
1、师:今天我们重点解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百分之几?”这个问题,一起读题,你觉得哪句话最难理解?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数学广角——数与形(20)》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数学广角——数与形(20)》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掌握数与形的相互转换。
2.能够利用数与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数与形的关系。
2.进行数与形之间的相互转换。
3.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数与形的概念。
2.数与形的相互转换。
3.实际问题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复习和导入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与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利用数与形解
决问题?
第二节:数与形的概念
1.教师讲解数与形的概念,介绍数与形的基本特征。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实例,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数与形的相互转换
1.引导学生进行数与形的相互转换实践,例如将数字转换为几何图形,
将几何图形转换为数字。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检查和讨论。
第四节:问题解决
1.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
2.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五、课堂小结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数与形的关系。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数与形的联系,拓展思维。
六、作业布置
1.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案5篇
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案5篇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感受乐曲《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六、七、八段。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黄河大合唱》的词、曲,光未然、冼星海的相关资料,以及《黄河大合唱》的cd。
学生:搜集了解《黄河大合唱》和当时时代背景的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15.黄河大合唱。
2、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以及有关光未然、冼星海的资料。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
作品用感情饱满的笔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
作品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
3、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黄河大合唱》的cd,听了以后说说你的感受。
这篇文章的于1941年在太行山的一座核桃林中,第一次听到了这首歌,看到了抗日军民在紧张而沉着地准备投入战斗,心潮澎湃,无比振奋,于是,把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写了下来。
二、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扫除生字词障碍。
2、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3、再读课文,看看哪些写的是演出的情景,哪些写的是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
三、欣赏演出1、读课文第4段,说说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合唱队。
2、读课文第5段,为什么说这个乐队很奇特?你从中想到了什么?3、细读课文6~8段,分别找出写演出和的联想与想象的句子,反复品读,说说自己的独特感受。
4、指导读好6、7、8段,注意朗读力度的把握,气势的渲染,从而体会《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魅力,达到熟读成诵。
学习第7段,要引导学生注意几个细节描写,“举”、“捏”,凝聚了千钧之力,蓄势待发;一“劈”,便如洪水“冲出闸门”,气势磅礴,势不可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与形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章数学广角——数与形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初步理解数与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探索规律,帮助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与形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数与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探索规律,帮助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法,探讨法。
教具准备:
挂图,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平时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过困难吗?你是怎样解决的呢?
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解决办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小结:说得很好,你们在遇到困难时都能勇敢面对,并且想方设法去解决。
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问题,看看大家是否能像自
己说的那样去做。
2、设疑。
(1)按规律填空:
○1 5 10 15 20 ()○2 1 3 6 10()
○3 2 3 5 6 9 10 14 15 ()()
(2)计算:
100+101+102+103+…+2014=()
(3)填空:(出示挂图)
小明用吸管和图钉钉三角形形状(如图,线段表示吸管,黑点表示图钉)。
如果小明钉100个三角形,那么又需要_____个图钉和_____根吸管。
3、教师小结:以上问题,如果用常规方法,解决起来会很困难和繁琐,但是如果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就能使问题更简便。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形结合的方法。
4、板书:数形结合
二、探索新知
(一)学习例题1——数转为图形。
1、计算。
1+3=() 1+3+5=() 1+3+5+7=()
1+3+5+7+9+11+13+15+17+19=()
观察这些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连续自然数)
2、观察一下,上面的图和下面的算式有什么关系?把算式补充完整。
1=()2 1+3=()2 1+3+5=()2
3、ppt展示以上图形和算式之间的联系。
4、小结规律。
5、巩固练习。
1+3+5+7+9+11+13+15+17+19=()
1+3+5+7+9+11+13+11+9+7+5+3+1=()
6、解决刚才的问题。
100+101+102+103+…+2014=()学生先讨论画图解决。
然后ppt演示先将1+2+3+…+10转化为梯形,通过计算梯形的面积求到和的过程,从而将100+101+102+103+…+2014=()转为梯形来计算和。
7、小结刚才的方法。
(二)学习将图形转为数。
1、ppt展示刚才的问题。
小明用吸管和图钉钉三角形形状(如图,线段表示吸管,黑点表示图钉)。
如果小明钉100个三角形,那么又需要_____个图钉和_____根吸管。
2、列表,填表解决问题。
(ppt展示)
3、小结刚才的方法。
4、巩固练习。
如图,用同样的小棒摆正方形,像这样摆50个同样的正方形需要小棒_____根。
(三)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到的数形结合实例,教师补充古时候的人民运用数形结合的例子。
加深学生对数形结合的认识。
三、全堂课小结。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
”当遇到复杂的数学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将问题变直观、简单,从而快速地解决问题!
四、教师寄语。
1、当一条路行不通时,尝试换条路走。
2、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