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初广东毁淫祠的局限及其原因考析_程肖力

合集下载

浅析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

浅析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

浅析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中华民族传统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进行浅析。

遂昌淫祀是指遂昌地区的一种宗教仪式,主要是以祭祀神灵和祖先为主要内容。

遂昌地区是一个多山丘陵地带,人们对自然环境有很深的敬畏之心,淫祀就是通过祭祀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和庇佑,使人们平安吉祥、风调雨顺。

淫祀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具体的时间多由村庙负责人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农事活动来确定。

在遂昌地区,淫祠建筑是淫祀的重要场所。

淫祠建筑通常是由一座祠堂和一座神庙组成,祠堂是用来供奉祖先和先贤的场所,神庙是为神灵设立的场所。

淫祠建筑的特点是庄严肃穆,建筑风格多样,一般都是以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为主。

建筑的材料多选用木材、砖石等,屋顶多为檐角翘起的歇山式,整体呈现出古朴大方的气质。

淫祠建筑设计上注重对称、均衡的原则,常常以中轴线和对称形式布局。

祠堂和神庙的主体建筑多为三间式、五间式或七间式,中间为正厅,两侧为厢房。

正厅往往是最高大、最重要的建筑,有时会设置额外的阁楼或亭台。

整个建筑物的外立面多采用高墙、小门的形式,寓意着神圣不可侵犯。

淫祠建筑内部装修风格也很讲究,常常使用彩绘、雕刻、壁画等装饰手法,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祠堂内供奉的祖先牌位或神灵塑像多国宝座或龙椅,象征着尊贵和权威。

神庙内供奉的神灵塑像多有光环和令旗,标志着神灵的神圣和威严。

淫祠建筑不仅是祭祀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宗教信仰、文化交流和社群互动的重要空间。

淫祠建筑常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祭祀仪式、庙会、戏剧表演等,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信众。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推动了当地旅游和经济的发展。

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通过对淫祠建筑的浅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淫祠建筑也是当地宗教信仰文化和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值得加强保护和利用。

历史趣谈:古代扫黄打非之明宣宗是怎样下令取缔“官妓”的

历史趣谈:古代扫黄打非之明宣宗是怎样下令取缔“官妓”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古代扫黄打非之明宣宗是怎样下令取缔“官妓”的
导语:唐代的官妓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到明代,这一制度才被取缔,中国古代的禁娼运动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趋势。

其实,明代开始并不禁娼,和尚
唐代的官妓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到明代,这一制度才被取缔,中国古代的禁娼运动也因此出现了新的趋势。

其实,明代开始并不禁娼,和尚出身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国之初不仅不禁,反而大力提倡,在唐、宋官妓制度基础上,明朝将教坊升级为“教坊司”,隶属掌管教育、外交诸事务的礼部。

据明代姜明叔《蓉城诗话》记载,当时朱元璋在南京城南的聚宝门(今中华门)一带,沿着内外秦淮河兴建了轻烟、淡粉等14座高档酒楼,这就是明代著名的“红灯区”--秦淮河畔的“花月春风十四楼”,这些酒店是明代的“官妓院”,营业前因性工作者数量不足,朱元璋下令从全国各地征召有从业经验的女子,催她们尽快上岗,由于政府提倡、官员带头,性消费确实拉动了明初的“内需”,私人聚会少不了妓女助兴,公款宴请也允许使用“三陪女”。

官妓的发展很快引发了诸多问题,社会“禁娼”要求强烈,朱元璋的重孙子朱瞻基(明宣宗)下令取缔官妓,并严禁官员涉足红灯区,明代由此出现了一场“禁娼运动”。

朱瞻基的这一举动,在中国禁娼史上是件大事,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没有官妓还有私妓,一些大款根本不受此“禁娼令”的限制,蓄起了家妓,在官妓没落后,私妓大量出现,被时人称为“私窠子”的暗娼特别多。

朱瞻基前后仅做了11年皇帝,38岁便死了,之后,放松了对卖淫嫖娼的管理,到明末,在今南京秦淮河两岸,妓院酒楼林立,流动的
生活常识分享。

民国废娼运动及其他

民国废娼运动及其他

民国废娼运动及其他(2014-02-27 10:09:35)转载▼分类:青楼闲话标签:人格尊严并不会因素项工情根文化笔者按:近日,一场席卷国全国的“扫黄”运动正轰轰烈烈展开。

此次“扫黄”,肇始于央视新闻报道东莞色情活动猖獗,由此导致官方祭出重拳以及发生在舆论场的针锋相对甚至短兵相接。

运动方兴未艾,扫黄成效显著,但效果可否持续,经济会否受到影响,我们且拭目以待。

此外,不出意外的是,关于扫黄、废娼及人权的话题必将引发长期的思考。

笔者今日抛出旧文,还原民国废娼运动的前因后果以及由此生发的种种“后遗症”,以飨读者。

民国废娼运动及其他文/乐云民国期间,明确将废娼与人道联系起来的是李大钊。

他在1919年《每周评论》上发表《废娼问题》一文,列举废娼的五大理由,其中第一条理由便是娼妓是对人道的背反:“为尊重人道不可不废娼,凡是侮辱人权背反人道的制度风俗,我们都认作仇敌,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攻讨他,征伐他,非至扑灭他不止。

到了今日,人类社会上还有娼妓存在,国家法律上仍然认许公娼,真是可痛可耻的事情!你想好端端的一个人,硬把他放在娼门里,让他冒种种耻辱,受种种辛苦,在青天白日之下,去营那人间最卑贱的生活,卖自己的肉体、精神、完全人格,博那些拥有金钱的人的欢心,那一种愁苦、羞愤、卑屈、冤枉,真是人所不能忍受的境遇。

我从前在上海的时候,看见许多青年女子,不管风雨昼夜,一群一群的站在街头,招拉行路的人,那一种可怜、凄惨的光景,恐怕是稍有人心的人,都要动点同情的。

至于娼寮中的黑暗,和他们在那里所受的虐待,真是人间的活地狱一般了。

象这样侮辱人权,背反人道的事,若不绝对禁止,还讲什么人道自由,不是自欺欺人么?”在五四运动革除旧弊,冲破封建牢笼的大旗之下,李大钊的主张获得了有识之士的共鸣,并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废娼运动。

1920年,上海租界工部局批准“淫风调查会报告”,规定取谛公共租界的卖淫行业,期于五年内禁绝娼妓。

1921年,广东青年会发起旨在废娼的贞洁运动,并成立“贞洁大运动会”。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材料题解析)第16题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材料题解析)第16题

2023年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山东卷)历史试题史料来源和试题解析(材料题部分)【真题呈现】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程元通控告棚民案乾隆朝后期及嘉庆朝,大批异籍农民涌入安徽等地,就山搭棚,垦荒为生,被称为棚民。

乾隆五十九年,安徽徽州休宁程氏的一些族人私下将山场租给棚民种苞谷。

随着开种山场规模扩大,部分族人与棚民发生纠纷并持续多年,遂于嘉庆十二年以族长程元通名义派程怡仁到都察院控告棚民。

程氏状词“我们住居地方,环抱皆山,祸遭流匪方会中等向无业地棍程金谷等盗租山场,搭棚纠集多人,私行开垦,种植苞谷,以致山倾石泄,涨塞河道,山上坟茔尽行挖掘,山下田庐皆受其害。

该棚匪千百成群,实为地方之患”嘉庆上谕“或设立禁约,责令逐渐迁移,或勘定界址,就地妥为安插,不致无籍之徒愈聚愈多,日久为害地方,亦不至驱逐过骤,激成事端。

……以期永杜争端,辑宁民业为要。

”地方处理意见酌断山主退还部分租价银,“方会中等遵即拆棚领银,挈属回籍”。

其他棚民,或“酌定章程,分年饬令退山”,或“呈明入籍,照旧编甲”。

程怡仁“照虚捏情节混供……杖九十,徒二年半。

据供母老丁单,斥县查明照例办理”。

其他人等,按律处理。

嗣后,禁“山场混召异籍之人搭棚开垦”,“严定专条,有犯从重科罪”,令各族长、祠长“勒石公祠中,俾共知警惕”。

——摘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嘉庆朝安徵浙江棚民史料》(1)该案主要是由哪些矛盾引发的?(6分)(2)案件的处理体现了当时社会治理的哪些特点?(8分)本题的原文出处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嘉庆朝安徽浙江棚民史料》,第24—33页。

以下重点围绕本论文内容展开解析。

【时代背景】(以下正文截图都出自《嘉庆朝安徽浙江棚民史料》)24页。

材料解析:从文章概要中不难看出这次棚民诉状的主要矛盾,其中包括外籍居民与土著居民的矛盾、宗族内部共业的纠纷矛盾、山区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以及清政府对棚民政策的前后变化等等。

【原典出处】第一份程氏诉状,并由都察院具奏折上书嘉庆帝结合试题题干:程氏状词“我们住居地方,环抱皆山,祸遭流匪方会中等向无业地棍程金谷等盗租山场,搭棚纠集多人,私行开垦,种植苞谷,以致山倾石泄,涨塞河道,山上坟茔尽行挖掘,山下田庐皆受其害。

陈家祠的隐讳(散文)

陈家祠的隐讳(散文)
前了或者更远 ,然后还能原路 回来 , 2 0 0 8 年7 月那个热烈 的下午 ,我无处
能找到我乘车回宾馆 的路。
向家人骄傲地通报 上我的姓名 ,也没
抬 脚跨 过 门槛 ,里面 的地面 要 有族人前来迎接我这个来 自陈姓发源 略略低一些 ,有失脚掉下去的感觉 , 之地的老家 中原客 。当年的那 些陈氏
清 的遗 老遗 少 ,木然 蹲在 那里 已经 不仅把小小的陈氏书院逼到了角落 ,
百年 。匆忙奔走的路人偶然向它瞥上 也让它深陷在欲望 的飞扬跋扈之中 ,

眼 ,毫无感觉 ,它也瞥上那些匆忙 成为广州这座现代化都市一页久远的
奔走 的路人一眼 ,同样毫无感觉 。门 文化记忆和建筑典藏 。围墙拉起来 ,
这 是 一个 文 化 的 隐讳 ,也是 一 顽皮地笑 了,直 言不讳说 出 了幌子后 个 宗族基于 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生存 面那 些人 的 真 实用 心 。 策略和 明智选择 。它全部建筑最初 的 那 些人 , 即陈家 祠建 筑 的策 划
策 划 、设 想 、建 构 、 落成 以及 功 用 和 实施 者 ,他 们 大 多都是 陈姓 一族 。
社会结构 、家族关系、个人欲望 、文 书院 ,接纳各地同宗弟子来这里读书 化理想 、价值体 系、伦理秩序 ,也在 学 习。陈姓家族一直持守耕读传家 。
中国近代历史急剧的变革 中被彻底打 但后来发现 ,除了每年举行两次 盛大 乱和摧毁 。在崭新的身份和重建 的世 的祭祖活动外 ,陈家 祠成了各地 参与 界观下 ,宗祠就那么简单地被送进 了 出资建祠 的同宗族人 到省城来参加科
和 目的 ,它 巨大 的朱 地 墨 字书 院 的匾
那 时陈姓 在广 东 为豪 门望 族 、
额 ,都是指 向光绪十 四年 ( 奠基 )至 第 一大 姓 。

黄萧养起义:明代南粤大地的一场动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萧养起义:明代南粤大地的一场动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萧养起义:明代南粤大地的一场动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岛附近,有一块视野开阔的水域,珠江三段河道在此交汇,烟波浩渺、景色怡人,人们给此处取一个美丽的名字——白鹅潭。

白鹅潭的名字,来自明朝农民起义领袖黄萧养的传说。

黄萧养在起义失败后,被官兵追杀,他乘船逃到这块水域。

这时,有两只美丽的大白鹅腾空而起,背着黄萧养消失在远方。

1黄萧养起义的原因黄萧养(?-1450年),出生于一个佃农家庭,家境贫寒。

他为人豪爽,喜欢结交江湖义士,在底层人民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正统十四年(1449年),黄萧养组织了这场极具影响力的武装起义。

为什么会爆发这次起义呢?首先,从全国形势来说,黄萧养起义的爆发,是明代中期政治腐败的表现。

正统七年(1442年),王振掌权后,明朝朝政开始腐败,国势渐衰。

这时期社会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皇帝和地主阶级各阶层剧烈的土地兼并和赋役、地租的加重,全国范围内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影响力比较大的有正统十年(1445年)浙江叶宗留起义,正统十三年(1448年)福建邓茂七起义。

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珠江三角洲一带爆发洪灾,不少农民颗粒无收,但朝廷仍然税赋不减。

黄萧养于是带头抗粮抗税,结果吃了一场人命官司,锒铛入狱,后逢大赦出狱,他于是到沿湖地区给盐商当帮工,为盐商为牟利,还参与了武装私运,于是被押送到广州司监囚禁。

越狱后,他就着手组织起义。

清代戏剧《黄萧养回头》中,这样形容当时的政治形势:“牝鸡司晨操权柄,奸雄当道遍朝廷。

漦龙流毒乾象暗,狡兔生存走狗烹。

”其次,从广东的形势来说,黄萧养起义的爆发,是当时沿海一带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

在广东沿海,常有涨沙而成的沙田,这种沙田最初都不在地册,没有税负,所以常有农民来此垦荒,将一块块荒地变成了肥沃的农田。

但是封建地主阶级要将其据为己有,于是便发生地主豪强“占沙” 的行为。

所谓“占沙”,就是地主们侵占沙田,然后将沙田租给“沙头”,由“沙头”雇佣佃户耕种。

庄兴亮、黄涛明中叶毁“淫祠”行动中的思想因素——以魏校欲罢祀陈献章于乡贤祠为例

庄兴亮、黄涛明中叶毁“淫祠”行动中的思想因素——以魏校欲罢祀陈献章于乡贤祠为例

庄兴亮、黄涛明中叶毁“淫祠”行动中的思想因素——以魏校欲罢祀陈献章于乡贤祠为例摘要:明中叶怀抱着重建儒家理想社会秩序的士大夫在广东大规模毁“淫祠”、兴社学的活动,历来受到学者的关注。

然鉴于在所谓“淫祠”的界定上始终存在不少“模糊地带”,故并非现有的“外部视角”研究成果皆能深入解析。

本文通过对广东提学副使魏校在毁“淫祠”行动中一度欲将陈献章牌位从乡贤祠撤出一事的考察,从思想与学派的内部脉络对此事例加以重新审视。

由分析魏校对心学与白沙学派的态度出发,展示魏氏“欲罢祀”念头的产生缘由;进而讨论湛若水藉将此事件扩大化以达致确立自身在白沙学派中“正统性”的真正目的。

最后,藉对执行者魏校的考量与渲染者湛若水的作为之厘析,尝试为先前明清毁“淫祠”行动研究补充对思想因素的关注。

关键词:魏校;毁“淫祠”;白沙之学;湛若水;师门“正统性”作者庄兴亮(马来西亚)、黄涛,单位系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一、前言在帝制中国时代里,相对于受国家承认且充满正统色彩的“正祀”,大凡不受国家祀典规定所认可的,皆可称之为“淫祀”。

从《礼记·曲礼》中“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的直白解释中,我们已可知“淫祀”及祭祀所在处“淫祠”在传统读书人心目中的负面形象。

按《大明会典》所载,如祭祀“其不安奉祀之神”,是要受到惩处的;而在十六世纪珠江三角洲地区,多数巫觋奉祀的神祗并不在国家祀典的规定内。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传统“庙学制”底下设立的地方乡贤、名宦祠虽获得国家的积极推动,但终究没有被正式列入法定的国家祀典中。

正因为处于这种既受鼓励,却无法获得实际法律保障的“尴尬”地位,明中叶怀抱着重建儒家理想社会秩序的士大夫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规模捣毁淫祠的过程中,乡贤祠究竟是如何被界定和被对待,遂成为一个极为有趣的问题。

正德末年至嘉靖初年苏州府崑山人魏校(1483-1543,字子才,号庄渠)以广东提学副使身份赴粤开展大规模毁“淫祠”、兴社学行动之情况,历来已获得不少明代社会史研究者、历史人类学家的关注,他们主要将焦点集中在魏氏打击巫觋邪术、乡间佛道信仰及其如何结合与儒家教化的具体实行以维护或建立正统的议题上。

西美巷况公祠琐记

西美巷况公祠琐记

西美巷况公祠琐记《姑苏晚报》2020-05-25孙中旺在苏州的历史上,明代的知府况锺影响极大,他治理苏州十三年,刚正廉洁,为民请命,尤以减赋一事,泽被无穷,深受百姓爱戴,有“况青天”之誉,和包拯、海瑞一起并称三大清官。

况锺病逝后,为感念他对地方的恩德,苏州多地都先后立祠奉祀,四时香火不绝。

经过五百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仅有位于西美巷的况公祠幸存。

一据史料记载,西美巷况公祠所在地曾为辟疆园的一部分。

辟疆园,在唐代以前文献中多作辟彊园,是东晋时江南最有名的私家园林之一,宋人范成大在《吴郡志·园亭》中记载该园林“池馆林泉之胜,号吴中第一”。

园主顾辟疆出身于显赫的吴郡顾氏家族,曾任郡功曹、平北参军等职,性爱风雅,经常在园中召集宾朋燕饮,颇受文人雅士的倾慕。

《晋书·王献之传》就有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尝经吴郡,闻顾辟疆有名园。

先不相识,乘平肩舆径入”的记载。

当然,由于时间久远,此处为辟疆园所在地的记载也不无可商榷之处,但此处离苏州子城不远,其历史文化沉淀之丰厚可以想见。

唐宋时这一带为和丰坊,有才子顾况宅。

唐代大历年间,拓宽州治,以其半为马厩。

南宋宁宗嘉泰以前为如意庵,嘉泰年间,庵僧普智奉安徽婺源的土地神五显灵官于此,故改名为五显庙。

正统三年(1438),苏州知府况锺因三次祈旱涝于五显庙皆灵应,故请于朝廷重修此庙,发现一块残碑,上刻有“辟疆东晋”字样,况锺朋友蹇叔真考证,此残碑所刻正是唐代才子顾况居住时,苏州郡守赠其的“辟疆东晋日,竹树有名园。

年代更多主,池塘复裔孙”诗句,由此推定此处即辟疆园旧址。

这年冬天,况锺之母去世,按规定况锺要辞官回乡守孝,但朝廷命况锺夺情视事,以素服办公。

况锺在苏州守孝时,以公事委托郡丞邵谌代理,自己就居住在苏州府署边上的五显庙。

三年后,况锺守孝期满,经过他多年的治理,苏州的官田、赋额、驿政、漕运等都基本平安无事,公事轻松不少。

当时的五显庙环境优美,“青葱蓊霭,竹木明瑟”,况锺在公务之暇,很喜欢到这里放松。

浅析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

浅析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

浅析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是指浙江省遂昌县传统的民间祭祀仪式和相关的祠堂建筑。

这一传统活动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的时间,对于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需要明确的是,“淫祀”在此处并不是指淫乱、不正当的行为,而是指祭祀中的一种形式。

遂昌淫祀起源于古代的巫术信仰,以祭祀土地神和祖先为主要内容。

相传,这一信仰传统起源于南宋时期的遂昌县,并在明清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传承。

遂昌淫祀的特点之一是祭祀方式独特。

在传统的淫祀仪式中,通常会有巫师扮演祭司的角色,以唱歌、舞蹈、祷告等方式来传达信仰与祈福的意愿。

祭祀活动中,人们还要提供各种供品,如酒、果品、米粉等,以示对神明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这种独特的祭祀方式,不仅仅展现了遂昌淫祀的文化特色,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种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

与淫祀密切相关的是淫祠的建筑形式。

淫祠是一种专门用于祭祀的建筑,通常会建在当地村庄的集中地,是遂昌淫祀活动的重要举办场所。

淫祠的建筑风格大多受到传统的中国庙宇建筑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宫殿式风格。

淫祠通常由多个大厅和祭台组成,大厅内设有神像和神龛,祭台上摆放着供品。

整个建筑的布局和装饰都非常精美,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的研究意义重大。

它反映了遂昌县乃至整个浙江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

这一信仰体系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的巫术信仰、祭祀仪式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也反映了传统建筑艺术的独特特色。

通过对淫祠建筑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丰富我们对于传统建筑的认识和了解。

浅析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

浅析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

浅析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是浙江遂昌地区的一处重要历史遗迹,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通过对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的浅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为后人传承与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遂昌淫祀的历史渊源遂昌淫祀,又称吕岱祠、淫祀、云栖祠、吕柜,是遂昌地区历史悠久的宗教祭祀场所,据史料记载,遂昌淫祀建于唐代,意在祭祀旧时名将吕岱。

吕岱,名公祺,字子树,唐朝杭州刺史,官至监察御史,因其在遂昌地区有杰出的政绩和百姓的拥戴,故后人将其尊为神灵,建立淫祀祭祀之。

据说吕岱去世后,其灵柩送回故里的途中被围攻,为保证长途领回,百姓悉心包裹灵柩,遂养起了“淫祀”之名,并传说其灵柩在遂昌长眠,化为成仙。

自此,当地居民将其尊为神灵,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

遂昌淫祀作为地方宗教祭祀场所,承载了当地人民对神灵的信仰和对历史名将吕岱的缅怀之情。

二、遂昌淫祠建筑的建筑形式遂昌淫祠建筑包括主殿、配殿、坛场、祭台和祭器等建筑和构筑物。

主殿位于淫祠的正中央,以供奉吕岱神像为主要宗教场所。

主殿呈两进三间形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采用青砖灰瓦顶,雕梁画栋,布局精巧,工艺精湛,是遂昌淫祠的核心建筑。

配殿则位于主殿两侧,是辅助主殿进行祭祀活动的建筑,配殿的建筑格局以二进两间为主,也采用青砖灰瓦顶,石雕栏杆,木雕花窗,以及彩绘石狮等装饰,与主殿相得益彰,整体气势宏伟。

在配殿的两侧设有坛场,是进行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坛场周围设置石栏杆,边缘镶嵌有汉白玉栏板,体现了淫祠建筑风格中的华丽和精致。

淫祠建筑还包括祭台和祭器,祭台位于主殿前方,是祭祀仪式的主要场所,祭器则是祭祀中所需要的各种器具,包括鼎、爵、觥、琴、鼓、匕、卮、炬、灯等,体现了当地居民对宗教祭祀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遂昌淫祠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反映了遂昌地区在唐代对吕岱名将的敬仰和祭祀之情。

遂昌淫祠是对历史名将吕岱的一种缅怀和祭祀仪式,在当地乃至周边地区具有重要的宗教信仰意义,承载了民众对吕岱的敬仰之情。

明代的“豆腐渣工程”

明代的“豆腐渣工程”

明代的“豆腐渣工程”作者:来源:《人生十六七》2013年第09期明朝开国初期的城墙坚不可摧,朱元璋亲自监理的南京明城墙,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墙之一,历时600多年而未倒。

可到了明朝末期,刚刚建好的桂王府却发生两次坍塌。

原来,明朝的建筑也不全是“固若金汤”!五万两白银买工程到万历一朝,皇宫的修造花费,已经比民间同样的工程多花上百倍的银钱,万历年间举人沈德符记载说,乾清宫一扇窗户坏了要修,由于内府侵削、小吏克扣、工头冒领的层层贪墨,预算居然高达五千金。

当时许多负责或参与工程营造的太监、官吏甚至工头,都大发横财。

一个工头,十年里聚敛的财富,可以使自家的别墅花园媲美皇亲国戚,家里洒扫仆役达数十人。

嘉靖三十六年,工部尚书赵文华主持营建皇宫西苑楼阁,居然将一半木料用于修建自己的私宅。

1621年,明熹宗朱由校即位。

其叔父桂王朱常瀛,也要到自己的封地衡阳就藩,朝廷需要在衡阳为朱常瀛修造桂王府。

按明朝制度,修造藩王府第,由内官监掌印太监主管。

而此时,包括修造王府在内的国家工程早已变成一夜暴富的捷径。

太监瞿应魁行贿四万两白银,另一名太监黄用则进献了五万两。

于是,后者顺理成章地得到了监造的任务。

1622年,桂王府开工建设。

历时六年,耗费五十万钱,王府才告以落成。

也就是在桂王府落成的1627年,信王朱由检(后来的崇祯帝)与周氏、也就是未来的周皇后大婚礼成,司礼监秉笔太监李永贞负责操办仪式,王府的殿宇和陈设器具全都涂饰草率。

原因是李永贞将工程转包,只管坐地收钱。

朱由检气怒不已,却也无可奈何,后来他登基为帝,将李永贞处死。

塌了两次的桂王府桂王府落成的第二年,1628年九月初八,王府寝宫的房梁忽然掉了下来,擦着桂王朱常瀛的右臂砸在地上,差点让他命殒当场。

黄用此时尚在衡阳,前来查看损毁情况。

桂王准备将此事上奏朝廷,但是崇祯帝刚刚即位,他怕惹新皇帝不快,犹豫不决。

黄用和一同主持工程的工部管缮司主事高道素赶紧想办法遮掩,他们送来5600两白银做修理之用,又献给桂王400两“问安银”压惊。

历史上最早开始扫黄行动的皇帝朱瞻基为何失败

历史上最早开始扫黄行动的皇帝朱瞻基为何失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历史上最早开始扫黄行动的皇帝朱瞻基为何失败
导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在秦淮河畔设置了“国营妓院”,称大院,后称旧院。

相传朱元璋还曾亲自为大院题写过对联。

浮华世风妓院繁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在秦淮河畔设置了“国营妓院”,称大院,后称旧院。

相传朱元璋还曾亲自为大院题写过对联。

浮华世风妓院繁盛
这些妓院遍布南京各通衢闹市,其名曰:来宾、重译、清江、石城、鹤鸣、醉仙、集贤、讴歌、鼓腹、轻烟、淡粉、梅妍、翠柳、南市、北市,内设官妓,供官僚士大夫猜拳行令、点歌赏舞。

妓院如此繁盛,从而滋长了浮华世风。

当时的文人名士,富商大贾,普遍以狎妓宿娼为风流韵事,这成为当时一种社会风气。

当时的嫖客大概分为以下几种:文雅的士大夫、普通的狎客、单纯的嫖客。

娼妓也分几种:宫妓、营妓、家妓、暗娼;艺妓则分为歌妓、乐妓、酒妓。

私娼纯以色相诱人,过的全是皮肉生涯,没有文学、绘画、音乐的修养,更遑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之类的技艺。

如今所谓“小姐”者,亦复如是。

风流韵事世间悲剧
许多达官显贵不问朝政国事,沉溺于歌舞升平、灯红酒绿之中;一些名流贤达狎妓冶游、寻欢作乐,让秦淮河的胭脂气浓得几乎化不开来。

风度翩翩的志士才子与风情万种的歌伎名媛,演绎了不少刻骨铭心的风流韵事,也发生过令人感伤的世间悲剧。

难怪有人说明朝“忠臣不如叛臣多,名将不如名妓多”。

士大夫的沉沦和喜好,也在客观上加剧了妓院繁盛。

明代中后期,花榜也流行开
生活常识分享。

明嘉靖初广东毁淫祠的局限及其原因考析_程肖力

明嘉靖初广东毁淫祠的局限及其原因考析_程肖力
⑦ 。“ 陈白沙合编的 《 礼式 》 为代表的 “ 乡礼 ” 乡礼 ” 的出现表 明 , 广东地区的儒教推广, 已深入到乡人
的日常生活当中 。 然而 , 黄佐在盛赞广州地区礼教清明 、 名德辈出 的 同 时 , 也提到明时该地仍然“ 习尚俗素尚鬼, 三家之里必有淫祠庵观 。 每有所事 , 辄求祈谶 , 以卜休咎, 信 之 惟 谨。有 疾 病, 不 肯 服 药, 而问香设
①宋 代, “ ” 载岭南地区 : 祀天神 , 帝百鬼 , 而 以 鸡 卜。 其风俗仍是“ 大 率 民 婚 嫁 丧 葬 衣 服 多 不 合 礼, 尚 ②。 更 令 士 大 夫 们 担 忧 的 是 , 淫祀 , 杀人祭鬼 …… 人病不呼医 服 药 ” 由 于 汉 夷 杂 处, 汉 人 渐 习 夷 风: ③ 及至元明之际 , ” “ “ 广东之民 , 多用白巾 , 习夷风 , 有伤教化 。 广东风气为之一变: 衣冠礼乐, 无异中 ④; 州, 声华日盛 , 民勤于食 ” 广州府一带 , 更是 “ 百余年间 , 礼教渐摩, 名德辈出, 缙绅之家, 以不学无 ⑤。 礼为耻 , 以导欲诲淫为戒 ” ⑥。 据 科 大 卫 研 “ 广东的风俗演变 , 实始自宋代 , 正所谓 : 宋兴二百余 年 而 后 , 声教大治于南土”
⑨。 广以楞伽印心 , 庐能居韶以坛经传法 …… 吾人染焉 , 自是尧舜周孔之道而不纯矣 ” 瑠。 唐 宋 以 来 , 瑏 “ 事实上 , 在宗教方面 , 对岭南文 化 影 响 最 大 者 , 首推佛教” 岭 南 地 区 死 修 佛 事,
“ 火葬之风颇盛 。 如嘉靖 《 增城县志 》 记载当地风 俗 : 病尚巫鬼, 死 修 佛 事 …… 贫 民 亲 死 则 积 薪 而 焚
初魏校毁淫祠有其地方政策传统 。 ) 正德十六年 ( 八月至嘉靖二年 ( 六 月 间, 魏 校 任 职 广 东 提 学 副 使, 后 因 丁 忧 去。 在 1 5 2 1 1 5 2 3) 短短两年的任期内 , 魏校发布了多项捣毁淫祠以兴 风 教 的 命 令 , 以珠江三角洲为运动中心, 涉及雷 州府 、 廉州府和南雄府等地 , 其所毁淫祠主要是那些 不 在 祀 典 、 不关风教以及原无国家敕封的神祠 不出明初所定淫祠范围 。 寺宇 , 据井上彻考察 , 魏校禁毁淫祠后 , 大概整个广东都建有 社 学 ⑤ , 可谓一举改变了广东社学“ 久废

从明代淫祠之禁看儒臣、皇权与民间社会

从明代淫祠之禁看儒臣、皇权与民间社会

The Confucian Officials, Imperial Power, and Local Societies Concerning the Policy of Extinguishing Unauthorized Worship in the Ming Dynasty
作者: 罗冬阳[1]
作者机构: [1]东北师范大学明清史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4
出版物刊名: 求是学刊
页码: 131-138页
主题词: 淫祠;儒臣;皇权;国家;民间社会
摘要:按照明代的宗教管理体制,并非所有不在国家祀典的民间信仰一概被视为淫祠。

但地方官在实际的行政中往往过激,将祀典以外的神明和祭祀一概视为淫祠。

明代的官方制度和禁毁淫祠活动非日常化的运动特征,都为民问信仰的存在留有空间。

同时,明代国家祀典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不时将有影响的民问信仰纳入,扩大了该信仰在民间的影响。

由于明代的国家既非依据民众的合意也非依据儒学的原理而成立,因此,代表国家意志的儒臣既要禁毁民间的淫祠,也要限制皇权的淫祀,但效力有限。

明代毁“淫祠”现象浅析

明代毁“淫祠”现象浅析

明代毁“淫祠”现象浅析
赵献海
【期刊名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2()1
【摘要】在明代 ,伴随着佛道两教与其他宗教的日益兴盛 ,私建的寺观祠廊逐渐增多 ,对国家财政、社会控制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日益增大。

在这种情况下 ,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员进行毁“淫祠”活动以遏制私建、私祭之风 ,解决“淫祠”的存在与兴盛引起的各种问题。

毁“淫祠”活动在弘治到万历前期达到高潮 ,是明代统治者改革潮流中的一个支流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这一过程中 ,地方官员扮演了毁“淫祠”
【总页数】6页(P28-33)
【关键词】毁"淫祠"现象;神祠;明代;"淫祠";社会风气;宗教;寺庙;寺观定额制度【作者】赵献海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明清史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29.2
【相关文献】
1.十五世纪末江南毁淫祠运动与地方社会 [J], 王健
2.明嘉靖初广东毁淫祠的局限及其原因考析 [J], 程肖力
3.神灵入典与毁禁淫祠:略论国家对客家民间信仰的控制——兼论国家权力在客家
文化形成中的作用 [J], 邹春生
4.移风能否易俗:明代江西地区毁淫祠事件探析 [J], 王元林;郭学飞
5.从毁淫祠看中国社会转型的内推力——以晚清苏州上方山五通祠为中心 [J], 董圣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

浅析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

浅析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遂昌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县。

在遂昌的历史中,淫祀(即祭祀鬼神时的附带行为,包括千猪、斗鸡、斗鹅等活动)是一种流传甚广的习俗。

淫祀原本是一种宗教信仰,但由于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俗文化。

同时,与淫祀相伴而生的,便是淫祠建筑。

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浅析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

一、淫祀的历史渊源遂昌淫祀可追溯至唐代。

当时,在遂昌周围的山区里,许多山民相信在森林中居住着神灵,他们的灵魂需要丰富的供奉。

因此,在年节或是重大祭祀仪式时,人们会千猪、斗鸡、斗鹅,以此来寄托对神灵的敬意。

但是由于过于繁琐,容易引起民间群众对官方的抗议,因此唐朝长安的盛世玉牒中便颁布了“禁千猪令”,并要求清除“诸部斗鸡之俗”。

但淫祀的流行并没有因为这些限制而消失,反而在宋代时再次兴盛。

当时,遂昌地区的寺庙宗教活动频繁,淫祀的形式也逐渐多样化,例如抬花轿、放烟花等活动。

同时,这些活动也成为了贫苦农民通过乐观态度和较热闹的仪式寄托美好生活以及对未来的憧憬的心理寄托,也成为了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二、淫祠建筑的构造风格古代建筑一直是中国的骄傲,而在遂昌,淫祠建筑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

首先,从整体格局上,淫祠建筑多数是单进式紫霄式建筑。

建造过程中,常常使用“金字塔式”的建筑手法,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和美观度。

在建造中就有“内剖外拱”的形态,即在底部增加了拱门,而整个建筑通过梁、柱的连接盖出拱顶,形成西北柿子头式的结构。

其次,淫祠建筑的装饰彰显着传统巴山脉水平建筑风格,而设计的灵感大多源自于寺庙。

淫祠的通道上会雕刻狮子、龙等动物形象,寓意它们的威猛与庄严,给人以肃穆清幽的感觉。

在热闹的淫祀活动中,这样的建筑、装饰还能产生一种平衡,营造出更加和谐的场所氛围。

总之,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虽在时间上已经超过了千年,但是它们仍然成为了遂昌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除了要保留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也要注重其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让它们成为更有活力的文化符号。

淫祀之禁与汉代地方社会

淫祀之禁与汉代地方社会

淫祀之禁与汉代地方社会
贺科伟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年(卷),期】2009(000)008
【摘要】汉代淫祀之风盛行,对汉代地方社会的政治、经济、礼仪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一些有识的政治家和地方官吏竭力主张禁绝淫祀。

淫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产生和沿袭有其自身规律,加之其与地方社会有着利益上的纠缠及难以逾越的时代藩篱等因素造成两汉淫祀屡禁不绝。

【总页数】0页(P145-148)
【作者】贺科伟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9
【相关文献】
1.淫祀与正祀之争:论明清科举神的"逆袭" [J], 白金杰
2.浅析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 [J], 金伟明
3.从淫祀到正祀:清代湘西白帝天王信仰的正统化历程 [J], 彭爽
4.划界与越界:元赋中的"正祀""淫祀"叙述及其文化内涵 [J], 丁涵
5.祀典抑或淫祀:正统标签的边陲解读——以明清闽台保生大帝信仰为例 [J], 范正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

浅析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

浅析遂昌淫祀与淫祠建筑遂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富有深厚的民俗文化特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遂昌淫祀和淫祠建筑。

这些传统的建筑和文化现象,确立了遂昌在文化和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一、遂昌淫祀的历史渊源遂昌淫祀也称遂昌“神婚”。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宣德年间(约为1425年)。

当时,黄英愿公牺牲后,往永定府厅田头原中神岭求得仙草而获得仙缘,成为当地著名的仙人。

后来,开元寺僧人,即松源大师,在该地修建了寺庙,传说松源大师曾抵达神岭,得知黄英愿公和女娲后裔的女儿相爱而不能成婚的情况后,便想到了让天神派人来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依照当地的习惯,便举行了一场神婚仪式,黄英愿公和女娲后裔的女儿在仙女的见证下,成功结为夫妻。

二、遂昌淫祀的实行方式遂昌淫祀大多采用“糊窗帘,鸣炮枪,放烟花,压轿头”的方式。

在神婚当天,男女双方分别由鲜艳的轿子抬出,以示尊贵。

传统的淫祀既有“串门必祭”的规矩,又有依照当地民俗习惯制定的传统礼仪。

时间一久,遂昌淫祀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独特的婚礼习俗系统,又称“神婚礼俗”。

三、淫祠建筑的形制与特点遂昌的淫祠建筑通常选用在当地颇为名气的靠山丘陵建筑群中,多选用浅红色或暗红色的砖石建造。

由于地势高低各异、雨雪潮湿、云雾缭绕,淫祠建筑常常假山规制,筑石奇巧,并以高大的香炉、斗拱楼梯、装饰华丽的玻璃门窗以及精美绝伦的画像黄泥碑等造型和装饰元素,体现出浓厚的民间艺术和建筑风格。

四、淫祠建筑的文化内涵遂昌淫祠建筑不仅代表着遂昌民间信仰、世俗文化和历史文化的象征,还承载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文化价值。

如今,遂昌的淫祠建筑已成为遂昌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淫祠建筑的形制特别具有象征性,它的修建不仅是当地民俗文化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而且也是人类社会信仰系统的一种体现。

淫祠建筑的文化内涵丰富,其中蕴含着遂昌人对生命、自然、道德和智慧的领悟,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总之,遂昌淫祀和淫祠建筑是遂昌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⑥ 的现状 。 由是 , “ 不修 ” 魏校督学 之 名 大 闻 于 天 下 。《 明 史 · 马 理 传》 提 到: 广 东 副 使 魏 校, 河南副 ⑦; 陕西副使唐龙 …… 三人 督 学 政 名 著 天 下 ” 屈大均更视魏校为士大夫移易地方风俗的 使萧鸣凤 ,
楷模 ⑧ 。 另外 , 嘉靖初广东毁淫祠事件影响之大 , 正如井上 彻 发 现 , 在当时的官界, 捣毁淫祠的行动 好像已成为一种时尚 ⑨ 。 然而 , 这场备受士大夫称赞的移风易俗运动 , 其成效有限 。
⑦ 。“ 陈白沙合编的 《 礼式 》 为代表的 “ 乡礼 ” 乡礼 ” 的出现表 明 , 广东地区的儒教推广, 已深入到乡人
的日常生活当中 。 然而 , 黄佐在盛赞广州地区礼教清明 、 名德辈出 的 同 时 , 也提到明时该地仍然“ 习尚俗素尚鬼, 三家之里必有淫祠庵观 。 每有所事 , 辄求祈谶 , 以卜休咎, 信 之 惟 谨。有 疾 病, 不 肯 服 药, 而问香设
瑡; 瑏 瑏 瑢; “ 之” 嘉靖 《 广东通志 》 载南雄府风俗 : 丧葬多用道僧 , 虽倾赀亦不惜 ” 被称为 “ 海边邹鲁” 的潮州 瑏 瑣。 对 于 民 间 火 葬 习 俗 , 府, 亦是 “ 病不尚医药 , 多用巫觋 , 细民火葬饭佛, 轻 生 健 讼” 士大夫向来持
, 认为有违儒家孝道和 礼 仪 。 如 魏 校 的 《 禁火化以厚人伦》 将火葬视作对父母施加炮烙 批判态度 ,
6 4
民俗研究 ·2 0 1 5 年第 5 期
一、 事件及其局限
、 “ 、 明嘉靖初广东毁淫祠直接针对 的 是 广 东 “ 尚巫信鬼” 重 淫 祀” 细民多火葬有伤人伦的风俗 状况 。 在中原士大夫看来 , 广东地处岭南 , 汉夷杂处 , 其 风 俗 在 元 明 以 前 仍 比 较 原 始 落 后 。《 汉 书》 记
初魏校毁淫祠有其地方政策传统 。 ) 正德十六年 ( 八月至嘉靖二年 ( 六 月 间, 魏 校 任 职 广 东 提 学 副 使, 后 因 丁 忧 去。 在 1 5 2 1 1 5 2 3) 短短两年的任期内 , 魏校发布了多项捣毁淫祠以兴 风 教 的 命 令 , 以珠江三角洲为运动中心, 涉及雷 州府 、 廉州府和南雄府等地 , 其所毁淫祠主要是那些 不 在 祀 典 、 不关风教以及原无国家敕封的神祠 不出明初所定淫祠范围 。 寺宇 , 据井上彻考察 , 魏校禁毁淫祠后 , 大概整个广东都建有 社 学 ⑤ , 可谓一举改变了广东社学“ 久废
瑠载, 瑏 首先 , 魏校在任时所建社学 , 在其离任后不久逐渐被废 弃 。 比 如 , 嘉靖《 通志》 海丰县有社 瑡; 瑏 “ “ 学6所, 俱提学魏校立 , 今废 ” 道光 《 通志 》 载, 揭阳县有 社 学 1 俱明嘉靖初, 提学副使魏校 0所, 瑢。 瑏 其在乡堡者尤多 , 今皆不存 ” 檄有司拆淫祠改建 ,
⑧ ⑨ 瑠 瑏 瑡 瑏 瑢 瑏 瑣 瑏 瑤 瑏
明嘉靖初广东毁淫祠的局限及其原因考析
6 5
①; 度使时 , 因“ 南方风俗右鬼 , 正贯毁淫祠 , 教民无妄祈 ” 成化 年 间 , 新会知县丁积因新会当地“ 俗信 ② 。 嘉靖以前 , 为痛毁淫祠 ” 较有规模禁毁淫祠的是成化 末 举 进 士, 后 除 顺 德 知 县 的 吴 廷 举。 巫鬼 , ④。 可 知 , 《 “ 明史 》 记载他在弘治中 , 曾毁顺德淫祠二百五十所 ③ , 撤其材作堤 , 葺学宫 、 书院” 明嘉靖
瑏 瑤。 属大不孝之行为 之刑 ,
面对这样的风俗状况 , 自唐以来 , 已有来粤地方 官 在 广 东 禁 毁 淫 祠 。 如 唐 代 韦 正 贯 , 任岭南节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 《 》 , 汉) 班固 : 汉书 》 卷二十五 ( 下) 郊祀志第五 ( 下) 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 第3 0 8页。 ( 《 。 元) 脱脱 : 宋史 》 卷九十 《 地理志 》 第四十三 , 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 第9 页 8 0 ( 《 , 清) 徐松辑 : 宋会要辑稿 · 刑法二 》 稿本 , 第8 4 6 4页。 ( , 嘉靖 《 广东通志 》 黄佐本 ) 卷二十 《 民物志一 · 风俗 》 香港大东图书公司 , 第4 1 9 7 7年, 9 7页。 ( , 嘉靖 《 广东通志 》 黄佐本 ) 卷二十 《 民物志一 · 风俗 》 第5 0 4页。 ( , 嘉靖 《 广东通志 》 黄佐本 ) 卷二十 《 民物志一 · 风俗 》 第4 9 6页。 《 , 《 广东自北宋至明初的礼仪演变 , 参见科大卫 : 国家与礼仪 : 宋至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方社 会 的 国 家 认 同 》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 》 科学版 ) 1 9 9 9 年第 5 期 。 ( , 嘉靖 《 广东通志 》 黄佐本 ) 卷二十 《 民物志一 · 风俗 》 第4 9 9页。 ( , 嘉靖 《 广东通志 · 序 》 黄佐本 ) 第1 5-1 6页。 《 , 司徒尚纪 : 广东文化地理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第2 1 9 9 3年, 7 3页。 , 《 》 , 嘉靖 《 增城县志 》 卷十八 《 杂志 · 风俗类 》 广东历代方志集成 · 广州府部 ( 三一 ) 岭南美术出版社 , 第1 2 0 0 7年, 3 8页。 ( , 嘉靖 《 广东通志 》 黄佐本 ) 卷二十 《 民物志一 · 风俗 》 第5 0 6页。 ( , 嘉靖 《 广东通志 》 黄佐本 ) 卷二十 《 民物志一 · 风俗 》 第5 0 9页。 ( 《 , 明) 魏校 : 庄渠遗书 》 卷九 《 禁火化以厚人伦 》 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第1 4 8-1 4 9页。
⑨。 广以楞伽印心 , 庐能居韶以坛经传法 …… 吾人染焉 , 自是尧舜周孔之道而不纯矣 ” 瑠。 唐 宋 以 来 , 瑏 “ 事实上 , 在宗教方面 , 对岭南文 化 影 响 最 大 者 , 首推佛教” 岭 南 地 区 死 修 佛 事,
“ 火葬之风颇盛 。 如嘉靖 《 增城县志 》 记载当地风 俗 : 病尚巫鬼, 死 修 佛 事 …… 贫 民 亲 死 则 积 薪 而 焚
引言
、 “ 禁毁淫祠一类的移风 易 俗 实 践 , 历 代 屡 有 发 生。 明 嘉 靖 初 年, 针对广东“ 尚 巫 信 鬼” 重淫 、 “ 礼教不兴 ” 的风俗现状 , 时任 广 东 提 学 副 使 的 魏 校 以 广 州 府 城 为 中 心 , 发起了覆盖广东大部 祀” 分地区的捣毁淫祠运动 。 对此 , 历史学者科大卫 、 井上彻等已有深入研究 。 科 大 卫 认 为 , 魏校毁淫祠属于明代全面禁制 巫觋和局部反佛教活动的一部分 , 与 国 家 自 上 而 下 在 地 方 建 立 正 统 有 关; 但 是, 魏 校 毁 淫 祠 后, 那 些被看成淫祠的寺庙观宇仍吸 引 着 广 东 人 的 信 仰 ① 。 在 另 一 篇 文 章 中 , 科大卫把魏校毁淫祠看作 北宋至清中叶时期 , 珠江三角洲地 区 礼 仪 演 变 和 国 家 认 同 建 构 的 一 个 重 要 阶 段 , 认为在珠三角以 儒家礼教取代地方风俗的目的虽然 没 有 完 全 达 到 , 却扶持了一群以保障“ 礼 教” 为 己 任 的 士 人, 发 阐明捣毁淫 展了一些为国家所认可的地方 礼 仪 ② 。 日 本 学 者 井 上 彻 从 魏 校 实 施 的 政 策 内 容 出 发 , 以魏校毁淫祠为开端 , 以广东乡绅的宗族建设为转向 , 全面呈现 1 祠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其目的 , 6世 他 注 意 到, 捣 毁 淫 祠, 兴 建 社 学 以 普 及 儒 家 教 化 的 魏 校 政 策, 尽 纪广东地方儒教普及的历史过程 ; 管由于同样是儒家知识分子的乡绅抢占淫祠 、 社学 财 产 , 致使效果受限, 但并不影响广东儒教秩序 的建立 ③ 。 由此可见 , 科大卫和井上彻着重从地方社会与国 家 整 合 的 角 度 来 呈 现 明 嘉 靖 初 广 东 毁 淫 祠 的 过程 , 关注其作为地方礼仪演变和儒家秩序建立 之 关 节 点 的 历 史 意 义 。 他 们 认 识 到 事 件 在 移 风 易 但并未就事件局限背后的原 因 作 更 多 分 析 。 与 两 位 历 史 学 者 对 事 件 的 关 注 点 俗实践上的局限性 , — —士 大 夫 阶 层 的 观 念 不同 , 本文侧重于探讨事件 的 局 限 及 其 原 因 , 尤 其 是 推 行 禁 毁 淫 祠 的 主 体— 主张 , 对毁淫祠实施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
⑧具 有 明 显 反 佛 教 倾 向 的 黄 佐 认 为 , ” 鬼, 听命于师巫僧道 , 如恐不及 。 岭南地区迷信风俗之所以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除乡野地区残留的 “ 蛮风 蛮 俗 ” 影 响 外, 更 主 要 是 因 为 佛 教 的 传 入。他 声 称“ 岭 故 海 滨, 称 以移易 , 邹鲁 , 实秦汉之先也 …… 天竺之教 , 断发偏袒 , 不过 裸 国 之 雄 尔 。 中 华 道 污 , 妖 氛 召 之, 于是达磨驻
究, 从北宋开始 , 地方官员就在广 东 本 地 推 行 国 家 正 统 的 祭 祀 仪 礼 , 建 学 宫 及 十 贤 堂 等; 到南宋时 期, 随着广州逐渐成为理学在广东的中心 , 发展出由 理 学 家 提 倡 的 地 方 性 礼 仪 ; 明初推行里甲制以 后, 与此相结合的宗祧法成为控制 当 地 社 会 经 济 的 主 要 机 制 , 出现了以新会知县丁积与新会名贤
) 。 作者简介 : 程肖力 , 中山大学中文系民俗学专业 2 广东广州 5 0 1 4 级博士生研究生 ( 1 0 2 7 5
《 , 《 , 明嘉靖初年广东提学魏校毁 “ 淫祠 ” 之前因后果及其对珠江三角 洲 的 影 响 》 周天游主编: 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 西北 ① 科大卫 : 大学出版社 , 第1 1 9 9 5年, 2 9-1 3 4页。 《 , 《 》 国家与礼仪 : 宋至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 》 中山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1 9 9 9 年第 5 期 。 ② 科大卫 : 《 — — 广东民间信仰与儒教 》 , 《 日] 井上彻 : 魏校的捣毁淫祠令研究 — 史林 》 2 0 0 3 年第 2 期 。 ③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