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练习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讲 城市化一、城市化1.含义: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驱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3.衡量指标: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4.意义(1)带来了______________的变化。
(2)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3)区域______________的必然结果,社会进步的表现。
特别关注: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还应该认识到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也是城市化。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的________(填字母)阶段。
(2)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的________(填字母)阶段。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1)有利: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2)不利: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______________下降,甚至出现______________问题。
2.生态城市建设(1)发展______________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______________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灵犀一点:城市化不仅对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双重影响,而且对人文地理环境也产生重要影响,如对土地利用方式、居民类型及从事产业、信息和交通通达度、文化观念等都会产生影响。
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1.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如下图所示。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比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
特别关注: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快慢的区别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2讲 城市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第2讲城市化考纲考点考题考情命题规律2019·某某卷,9~10以文字或统计图表资料为背景,考查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2018·某某卷,292017·某某卷,22019·某某卷,11~12以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9·某某卷,23~24一、城市化的特点与进程1.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城市数目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1)推力——促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的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等)。
(2)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
(1)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带来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1)时间差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明显①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
②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大部分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合理城市化有利于改善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2)不利影响①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②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社会问题。
(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考点一城市化及其特点(2019·某某卷,9~10)如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
读图,回答(1)~(2)题:(1)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2)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思路点拨:第(1)题,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构成的相关知识。
读图可知,2016年青壮年占比高于2000年,劳动力增多,故D项正确。
此图为人口数量的占比图,未体现人口总数的变化,故A项错误。
锁定高考(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2讲 城市化课后练习
第七章第2讲城市化(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2014·厦门适应性考试)下图示意1981~200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与城市平均人口数量变化。
读图完成1~2题。
图中表示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城市平均人口数量的数字序号依次是( )A. ③②①B. ①②③C. ②①③D. ①③②A本题考查城市化进程。
读图,1981年,我国的城市数量不会接近0,城市平均人口数量也不可能接近0,所以③是城市化水平。
随着我国城市政策的完善,城市数量由初期逐渐增长,到数量稳定,②曲线比较符合。
1981年到1995年,由于城市数量的增长快,又有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我国城市平均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沿海经济开发区建立后,大量民工涌入城市,城市平均人口数量增长呈加快趋势,①曲线符合。
所以A项对。
1981~1995年期间曲线①数值的变化说明( )A. 城市化进程减缓B.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C. 中小城市大量涌现D. 大城市规模不断缩小C本题考查城市化特征。
1981~1995年,曲线①数值呈下降趋势,表示城市平均人口数量减少,但这是因为城市数量增长加快,不代表城市化进程减缓,A错。
曲线①数值呈下降趋势,不能表示第三产业发展迅速,B错。
城市数量增加,是因为中小城市大量涌现,C对。
大城市规模要严格控制,但不是要缩小城市规模,D错。
《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千年来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到51.27%。
结合下表回答3~4题。
我国某省(市、区)城乡人口统计表近30年来,我国快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播种面积的减少B. 人口总量的不断增长C. 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D. 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吸引C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原因。
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得益于改革开放,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表格数据所代表的省(市、区)最可能是( )A. 上海市B. 江苏省C. 内蒙古自治区D. 四川省B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水平及速度。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第七单元第二讲 城市化课件 新人教版
家城市化水平差异
国家类 发展中国 型 发达国家 家 比较项目 早(英国 最早,从 晚(20世纪 早晚 18世纪 中叶以来) 起步 中叶开始) 时间 国家独立 原因 工业化早 较晚,工 业化晚
国家类型 比较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快慢
趋缓(甚至停 滞)
快
目前速 度
原因
城市化已推 民族经济发展, 进到相对成 人口增长迅速 熟阶段
学以致用
1 . (2011· 高考浙江文综卷)下表为
2005 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
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
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据此完成
思维升华 3 .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城市环境 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改善? 答案: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可以从减少 或分散污染源,增加绿化面积等方面入 手。如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加强对 城市的管理;采取建设立交桥,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错开市
民上下班时间等措施,改善城市交通 条件;通过加强城市绿化和使用清洁 燃料等手段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2.城市化水平:用
_______________ 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人口占
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它体现
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动力机制
含义 吸引 人 _______ 拉 群来到城 力 市的因素 使得人群 推 ________ 离开 力 乡村的因 素
表现 ______________ 、 就业机会多 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文化设施齐全、 交通便捷 _________________ 等 人口_______ 增长快 、对土 地压力大、收入低、 短缺 社会服务_________ 、 自然灾害等
而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则反映城市的发
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部分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2讲城市化考纲考点知识细化能力要求应用实践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城市化的含义、标志、意义看现象判进程特点借助统计图表分析,进行考查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绘制分析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结合过程演变图示,进行考查城市化的地区差异表现理解逆城市化现象研究城市用地状况变化,进行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城市发展中的特殊现象,进行考查主要的城市化问题解释城市热岛、内涝现象聚焦城市建设中的新尝试,进行考查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联系水循环、大气环流等内容一、城市化概述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驱动力含义具体表现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推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乡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4.意义(1)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
(2)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3)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时间变化: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A: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第一产业比重较大B:中期阶段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城市化问题;郊区城市化现象明显,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C: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大都进入城市化的C(阶段,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A或B(填字母)阶段。
[特别提醒]逆城市化也是一种城市化现象,它不是城市化的衰退,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有利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不利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不合理城市化表现环境问题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废渣影响土地质量;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建筑群影响日照、风速、风向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广东专用)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第2讲城市化测控导航考点题号城市化的特点与进程1、2、3、8、9、11、12、13、14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5、6、7、10、13、14一、选择题(2019·江西南昌模拟)都市区由都市核心区和边缘区组成。
下图为某都市区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变化率图。
读图,回答1~2题:1.该都市区在发展的Ⅱ阶段可能会出现( )A.城市总人口数量持续减少B.人口由边缘区向核心区集聚C.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D.城市对人口迁入的拉力下降2.从Ⅲ到Ⅳ阶段过程中( )A.城市规模持续扩大B.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C.新兴产业不断兴起D.城市居住环境恶化解析:1.D 2.C 第1题,读图可知,Ⅱ阶段都市边缘区人口增加,都市区和都市核心区人口呈下降趋势,说明人口从都市区和都市核心区向边缘区迁移,B错误;但是城市总人口数量不会减少,A错误;城市环境质量不会得到改善,C错误;因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地价昂贵等问题,城市对人口迁入的拉力下降,人们开始向城市边缘区迁入,D正确。
第2题,据图可知,从Ⅲ到Ⅳ阶段过程中,都市核心区人口又明显增加,说明为再城市化阶段,由于新兴产业的不断兴起,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在市域内实现人口增长,出现再城市化。
(2019·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质检)《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支持加装电梯和无障碍环境建设”。
如图为重庆市渝中区某东西向住宅楼,正南面加装电梯后的景观图。
读图,回答3~4题:3.政府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原因可能是( )A.老旧小区即将到使用年限B.中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C.为提高老旧小区的附加值D.为带动制造等产业的发展4.图示房屋加装电梯最明显的影响是( )A.加大噪声干扰B.影响建筑美观C.减少公共空间D.影响房屋采光解析:3.B 4.D 第3题,老旧小区如果即将到使用年限,应该拆除重建,再加装电梯没有意义,A错误;年轻人结婚一般是住在新楼房,老旧小区一般住的是中老年人,重庆是山城,楼房多以高层为主,上下不便,需要加装电梯,B正确;加装电梯可以提高老旧小区的附加值(房价),我国提倡政府抑制房价,因此提高老旧小区的附加值不是政府的主要目的,C错误;电梯需求量增加,会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但是对整个行业的带动作用有限,D错误。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2-7-2城市化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2-7-2 城市化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2-7-2 城市化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2-7-2 城市化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7-2 城市化(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广东广州模拟)天际线反映城市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
读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线示意图,完成1~3题。
1.2000~2012年间,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 )A.东南B.东北C.西南 D.西北2.造成南京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A.新区开发 B.旧城改造C.工业区迁移 D.保护文化古迹3.2000~2012年,城市重心变化对南京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C.减轻市区通勤压力D.增大中心区人口密度【解析】本题组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仔细读图,注意对比2000年与2012年城西、城东、城南、城北不同方位的城市轮廓差异。
由图可知2012年在城西与城南方向,建筑物的高度、密度增加,说明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西南,故选项C正确.第2题,旧城改造位于城市的市中心附近,图示扩张方向区域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故排除选项B;图示新发展建筑物高大稠密,不可能是工业区迁移,故排除选项C;南京市是六朝古都,文化古迹周边不可能有高大建筑物,故排除选项D;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通过新区开发,可以缓解城市化与城市保护的矛盾,故选项A正确。
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第七章_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_城市化含解析
第2讲城市化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城市化,并不仅仅指农民进城,人口在地域空间单纯的移动问题。
城市化还意味着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化。
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如果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就会出现各种问题,阻碍社会的发展。
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定高B.城市化速度快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一定快C.城乡差别越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D.城市化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趋同2.下列关于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急剧膨胀和工业的大量集中是城市化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B.城市化问题的产生,是伴随着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C.实现郊区城市化及建设新城和卫星城是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根本途径D.大力推动逆城市化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的主要措施解析:1.D 2.A 第1题,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经济发展水平,但许多地区城市化速度和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是不适应的,如出现过度城市化或滞后城市化现象,故选项A、B错误。
城市化过程中,城乡的差别趋于缩小,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但城乡差别较小,故选项C错误。
在城市化过程中,人们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趋同的趋势,故选项D正确。
第2题,城市化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城市中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工业的大量集中造成的,但并不是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故选项A正确,B错误。
实现郊区城市化及建设新城和卫星城是解决城市化问题的重要措施,但不是根本途径,选项C错误。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也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选项D错误。
2014年北京人口密度位列世界前十。
如图为北京市各环路间人口密度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3.北京核心区人口密度低于二环路与三环路间区域,主要原因是( )A.大气污染严重B.交通拥挤C.环境承载力小D.行政区占比高4.关于解决北京城市病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引导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外部转移B.调整产业布局,分散中心城区功能C.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与合作D.严格控制外来人口进入北京解析:3.D 4.D 第3题,北京是古都,因历史因素的影响所致,其市中心目前是行政中心。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第2讲城市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讲城市化考纲考点考题考情命题规律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2019·江苏卷,9~102018·江苏卷,292017·天津卷,2以文字或统计图表资料为背景,考查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9·江苏卷,11~122019·江苏卷,23~24以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城市化的特点与进程1.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城市数目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推力——促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的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等)。
(2)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
3.城市化的意义(1)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带来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4.世界城市化进程(1)时间差异: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明显①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
②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大部分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两大影响(1)有利影响:合理城市化有利于改善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2)不利影响①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②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社会问题。
2.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考点一城市化及其特点(2019·江苏卷,9~10)如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
读图,回答(1)~(2)题:(1)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A.人口总数减少B.老龄化加剧C.平均年龄减小D.劳动力增多(2)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增长B.医疗水平C.机械增长D.生育观念思路点拨:第(1)题,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构成的相关知识。
《学案与测评》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巩固达标 新人教版必修2
《学案与测评》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巩固达标新人教版必修2第1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2011·长沙模拟)读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下图),回答1~4题。
1. 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 a—商业、b—工业、c—住宅B. a—住宅、b—工业、c—商业C. a—商业、b—住宅、c—工业D. a—工业、b—商业、c—住宅2. 图中横坐标上数字所在的“距离段”,表示住宅区可能性最大的是( )A. ①③B. ②④C. ①③⑤D. ②④⑥3. 从地租水平来看,图中③和⑤可能位于( )A. 市中心B. 街道两侧C. 主干道交会处D. 城市绿地4. 由该图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交通的通达度③种族和宗教④收入与知名度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011·浙江省慈溪中学模拟)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A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B示意地租变化。
读图回答5、6题。
图A图B5. 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 西风;自西向东流B. 西北风;自东向西流C. 东南风;自东向西流D. 东风;自西向东流6. 图B中曲线能反映图A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2011·黄冈中学高三模拟)读某城市某功能区内的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回答7、8题。
7. 根据客流量的时段统计,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A. 高级住宅区B. 中心商务区C. 电子工业区D. 公园游览区8. 关于该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工厂企业集中B. 文化教育发达C. 环境污染严重D. 地租昂贵(2011·安徽模拟)读“某城市住宅区内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
9. M、N、L依次表示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 商业、住宅、工业B. 商业、工业、住宅C. 住宅、工业、商业D. 工业、商业、住宅10. 当L线变成P线时,反映了各功能区的变化是 ( )A. 商业区范围变小B. 工业区范围变大C. 住宅区范围变大D. 工业不断向外围移动11. 读“1928—1958年南京市商业区的空间演变图”,完成下列问题。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件新人教版
2021/4/17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
27
(2)目前成渝地区在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已具备的基础是
;
与南京相比,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解析:第(2)题,目前成渝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具备的基础要结合图1分析。据图 分析,该地区城市数量多,有两大核心城市(成都、重庆),等级差异明显,具有良 好的城市等级体系。与南京相比,成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表格从地 区生产总值和产业比重两个角度进行对比。 答案:(2)城市等级体系初步形成;形成了两大核心城市;城市数量众多 地 区生产总值(GDP)较高;第一、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为追求更好的 生活环境
高科技产业、 第三产业发展, 环境转好
图 解
2021/4/17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
15
方法指导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判别方法 (1)从城市化进程来看,郊区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发展的中期阶段,而逆城市化则 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 (2)从距离上看,郊区城市化是居民和企业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是居民及工商业迁 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城镇。 (3)从城市自身发展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逆城市化使整 个大城市人口减少。
(1)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
①1985~2004年增多 ②1985~2004年减少 ③2004~2013年增多 ④2004~2013年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
①工业化初期阶段 ②工业化中期阶段 ③郊区化阶段 ④逆城市化阶段
A.②③
预习自测
(1) 城市人口比重 标志着城市化 水平。 (2)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 用地规 . 模 不断变化。 (3)图中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是 B 国,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是B国。 (4)图中A国城市化的特点是水平低, 速度 快 。 (5)当前B国出现了大城市人口向乡 村回流的现象, 这种现象被称为 “ 逆城市化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七章 第二讲 城市化 新人教版
() ()
[解析] 第(1)题,从表中资料结合四个选项中的国家的国情 可知:英国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人口达90%; 沙特阿拉伯沙漠广布,耕地少,农业人口少,而本国石油资 源丰富,石油工业发达,故城市化水平较高,日本虽属发达 国家,但城市化起步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比重, 故城市化水平不及沙特阿拉伯;泰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水平最低。第(2)题,从上题分析可知,乙国为沙特阿拉伯, 沙漠广布,人口主要分布在绿洲城市。 [答案] (1)C (2)D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比较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就越高; 反之就越低。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 不同的进程。
国家类型 比较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早晚
早(英国最早,从 晚(20世纪中叶以来)
18世纪中叶开始)
()
[解析] 第(1)题,海拔高、气温低,气温高低与地表起伏呈 负相关;地表温度高值区的变化是人类活动导致的结果;从 低值区的形态看,低值区是河流、绿地影响的结果;根据城 市风原理,地面风应从郊区吹向城区。第(2)题,2004年与 1982年相比,7月份地表平均温度高值区面积扩大,可推断 该城区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故正确选项为A。 [答案] (1)C (2)A
区
()
①环境质量好 ②交通通达度提高 ③土地价格高④
人文环境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近郊区人口增加,核心区人口减少,说 明人口由核心区迁往郊区;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出 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第(2)题,近郊区由于基础设施条 件变好,交通通达度提高,环境质量较好,吸引了核心 区人口的外迁。 答案:(1)D (2)A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二讲 城市化 新人教版必修2
上升;④出现贫民窟、棚户区
①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②贫困问
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 城市社会问题
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③老年人问题
(人口老龄化);④内城经济衰退
整理课件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 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 城。 ②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 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 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表现形式
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噪声
环境质量下降 污染;④固体垃圾污染;⑤光污
染;⑥辐射污染
①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
城市交通问题 期;②交通事故频繁;③公共交
通发展缓慢;④停车场紧张
整理课件
城市化过程中产 生的问题
表现形式
①居住环境差;②住宅质量低劣,设备
城市住宅问题 缺少,住房破损;③房价昂贵,空房率
整理课件
4.意义 (1)带来了 聚落形态 的变化。 (2)带来了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3) 区域社会经济 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进步的表现。
整理课件
温馨提示
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还应 该认识到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也是城市化。
整理课件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时间变化的“S”形曲线
整理课件
【解析】 在最后阶段,美国城市化已进入成熟阶段,由于原 有城市化水平整理课件
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表现为人口的转变、空间地域利用方式的转变、产 业构成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和转变完成后,对地理环境带来深刻 影响,具体可从三方面分析:
(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2讲城市化课时冲关新人教版
第2讲城市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区域聚落的空间发展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图中信息,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A.聚落数量的变多B.城镇规模的扩大C.交通线密度的增大D.耕地面积的减少2.图中发展成为城镇的村庄的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 )A.位于区域的中心B.位于河流的沿岸C.位于干、支流的交汇处D.位于平原地区解析:1.D 2.C 第1题,城市化进程表现为城镇增多,城市规模扩大,交通网络愈加发达,但耕地面积的减少可能是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不一定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结果。
第2题,图中城镇位于河流出山口处的干、支流交汇部位,交通便利,最易发展成为城市。
(2018·河北衡水模拟)在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具有不同的模式。
读图,回答3~5题:3.图中①②③曲线代表的城市依次是( )A.东京纽约伦敦B.东京伦敦纽约C.伦敦纽约东京D.伦敦东京纽约4.促进城市进入低密度弥漫型城市居住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A.制造企业外迁B.家庭汽车普及C.城市人口剧减D.城市经济衰退5.②城市从低密度弥漫型城市居住模式逐渐演化成另一种新的城市居住模式的时间约在( )A.1950~1960年之间B.1960~1970年之间C.1970~1980年之间D.1980~1990年之间解析:3.A 4.B 5.C 第3题,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起步时间最早,故伦敦早期的城市人口数量最多,对应曲线③;东京城市化进程最快的阶段是二战以后,对应曲线①;纽约城市化比伦敦晚比东京早,对应曲线②。
第4题,中、上层阶级居住在郊区,而贫民、蓝领居住在中心城市及内层郊区,反映出郊区环境较中心城区好,故制造业在该阶段并未外迁;由此也说明中、上层阶级仍需回中心城区办公,即中、上层阶级搬迁至郊区后的生活成本上涨,这反映了城市经济呈良性发展。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限时训练 (七) 城市与城市化 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训练 (七) 城市与城市化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共44分,每小题4分)(2008年四川卷)图3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
读图3,回答1—3题。
1.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A.10% B.20% C.30% D.40%2..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60年代初期B.70年代中期C.80年代中期D.90年代后期3.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进入郊区化阶段【解析】第1题:该题的关键在于计算出该国的总人口数,然后再去计算城市化水平。
第2题:从图示的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90年代城市人口增加很快,而农村人口下降迅速。
第3题:从该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该国是发展中国家。
【答案】1B ; 2D ; 3C(09广东文基)4.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 B.有明显的增温降湿效应C.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 D.消除城市大气酸雨污染【解析】绿地有明显的降温增湿效应,与日照时间、酸雨关系不大,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
【答案】A5.(09肇庆模拟)墨西哥城人口有2000多万,占墨西哥总人口的16.8℅,这说明该国A.城市化起步早 B.城市化速度快 C.城市化水平高 D.城市发展不合理【解析】从世界城市化进程可知,发达国家一般出于城市化后期,水平高、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属于城市化加速阶段,水平低、速度低;部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不合理,滞后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
墨西哥属于发展中国家,单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过高,属于过度城市化。
【答案】D下图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
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
读图回答6-8题。
6.从P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A.东 B.南 C.西 D.北7.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地 B.商业区、住宅区、绿地、工业区C.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 D.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区8.对该城市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是A.钢铁厂 B.印染厂 C.化肥厂 D.服装厂【解析】该组题目着重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城市化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城市化,并不仅仅指农民进城,人口在地域空间单纯的移动问题。
城市化还意味着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化。
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如果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就会出现各种问题,阻碍社会的发展。
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定高B.城市化速度快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一定快C.城乡差别越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D.城市化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趋同2.下列关于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急剧膨胀和工业的大量集中是城市化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B.城市化问题的产生,是伴随着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C.实现郊区城市化及建设新城和卫星城是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根本途径D.大力推动逆城市化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的主要措施解析:1.D 2.A 第1题,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经济发展水平,但许多地区城市化速度和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是不适应的,如出现过度城市化或滞后城市化现象,故选项A、B错误。
城市化过程中,城乡的差别趋于缩小,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但城乡差别较小,故选项C错误。
在城市化过程中,人们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趋同的趋势,故选项D正确。
第2题,城市化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城市中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工业的大量集中造成的,但并不是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故选项A正确,B错误。
实现郊区城市化及建设新城和卫星城是解决城市化问题的重要措施,但不是根本途径,选项C错误。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也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选项D错误。
2014年北京人口密度位列世界前十。
如图为北京市各环路间人口密度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3.北京核心区人口密度低于二环路与三环路间区域,主要原因是( )A.大气污染严重B.交通拥挤C.环境承载力小D.行政区占比高4.关于解决北京城市病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引导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外部转移B.调整产业布局,分散中心城区功能C.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与合作D.严格控制外来人口进入北京解析:3.D 4.D 第3题,北京是古都,因历史因素的影响所致,其市中心目前是行政中心。
又因为北京是我国首都,大量的行政、文化人员居住地都靠近核心区,因此核心区人口密度低于二环路与三环路间区域,故选D。
第4题,北京人口规模大,城市问题突出,解决措施很多,但控制外来人口进入北京不合理。
故选D。
(2017·浙江金华模考)城市化水平滞后程度=(城市化率-工业化率)/工业化率,其值为正说明城市化发展水平领先于工业化水平;其值为负说明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5.城市化水平滞后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6.甲代表的省区最可能是( )A.北京B.贵州C.四川D.广东解析:5.C 6.A 第5题,城市化水平滞后程度=(城市化率-工业化率)/工业化率,其值为正说明城市化发展水平领先于工业化水平;其值为负说明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计算可知,丙地城市化水平滞后最严重。
第6题,城市化水平滞后程度=(城市化率-工业化率)/工业化率,计算可知,甲城市化率高,工业化率低,可能是北京。
(2017·河北衡水质检)“城镇化率/工业化率”是描述工业活动引起的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
下图为世界主要国家“城镇化率/工业化率”统计图。
据此回答7~9题:7.发达国家城镇化率远高于工业化率是( )A.服务业发达导致的B.制造业水平下降导致的C.城市建设范围更大的结果D.社会保障福利更好的结果8.高城镇化率会带来( )A.城市病更为严重B.农业发展水平下降C.居民购买力强,促进经济增长D.农业产值占经济总值比重提升9.“城镇化率/工业化率”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表现为( )A.高科技人才减少B.房地产行业低迷C.大城市带发展迅速D.城市“用工荒”解析:7.A 8.C 9.D 第7题,城镇化率远高于工业化率,说明其他要素对人口向城市集聚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能够起到该种作用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如服务业发达。
第8题,高城镇化率说明人口向城市集中度高,第二、三产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居民购买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强。
第9题,“城镇化率/工业化率”低,说明城市集聚人口少,可能满足不了二、三产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
(2017·河南许昌联考)亚健康群体的高比例和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中国社会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住宅需求呈现多元化,养生地产已经被列为了住宅产业的稀缺产品。
受此感染,许多城市试图打造中国的“养老小镇”。
据此回答10~11题:10.养老小镇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的老龄化日趋严重,城市养老条件差B.独生子女养活不了老人C.经济发展水平高,老人们喜欢安静D.老龄化与城市病问题交织产生的需求11.下列有关养老小镇建设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在远离城市的山区,生态环境好、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建设养老小镇②可在小镇上为老年人提供再就业机会,体现其社会价值③可依托自然景观,打造旅游、养生于一体的养老小镇④养老小镇要注重健康保健需求方面的设计和配置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解析:10.D 11.B 第10题,老龄化与城市病问题交织,环境问题影响了生活在城市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养老小镇的兴起也是适应了市场的需求,故选D。
第11题,远离城市的郊区,生态环境虽好,但基础设施较差,不利于养老公寓建设,故①说法不正确,应选B项。
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7·河北石家庄名校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材料2017年4月1日,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
从国际经验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许多国家都采用“跳出去”建新城的方法。
从我国经验看,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有力推动了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发展。
雄安新区包括白洋淀周边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
雄安新区将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下图为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
(1)分析中央政府规划建设国家级新区的主要原因。
(6分)(2)分析河北雄安新区选址于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的主要原因。
(8分)(3)在雄安新区规划中,分析为建设成生态城市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10分)(4)简述雄安新区的建设对河北保定的不利影响。
(6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提示可知国家级新区的建设是为了解决首都大城市病问题,疏解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2)题,雄安新区选址于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的主要原因从区位优势、交通便捷程度、生态环境和开发程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第(3)题,根据材料提示“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雄安新区建设成生态城市,在城市规划中需要注意新区城市形态,白洋淀湿地保护,功能区合理布局,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和城市排水设施,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
第(4)题,雄安新区的建设对河北保定的不利影响,主要根据材料提示,保定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作为雄安新区范围,新区建设使得保定市管辖范围缩小,发展空间受到影响,在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地位相对减弱。
答案:(1)首都北京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大气环境差(雾霾、沙尘暴天气多);疏解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6分)(2)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地理位置优越;雄安新区有多条高速公路、铁路经过,交通便捷;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生态环境良好;开发程度低,地价房价低、产业基础弱,新区范围内人口密度低,建筑少,拆迁量不大。
(8分)(3)新区规划采用组团状城市形态;保护好新区的湿地面积,充分利用白洋淀湿地对城市调节作用;设置好城市通风走廊,减少沙尘暴、雾霾天气的次数;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建设好地下排水设施,实现污水和雨水分离,建设好污水处理系统;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减少污染排放。
(10分)(4)河北雄安新区建立在原来保定的雄县、容城、安新 3县,使得保定市管辖范围缩小,发展空间受到影响,在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地位相对减弱。
(6分)13.(2017·山东临沂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和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下面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高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他们所在城市的相关信息。
图1为该城市及郊区地形剖面图,图2为该城市1990年和2010年土地覆盖百分比。
(1)结合地形和植被状况,分析该城市冬季空气自净能力下降的原因。
(8分)(2)分析土地利用的变化给该城市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12分)(3)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近地面污染物迁移的方向及原因,并提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6分)解析:第(1)题,结合地形和植被状况分析。
从地形看,该地处于背风坡,风速小,导致自净能力下降;从植被看,华北地区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城市绿化带中的树木落叶,直接影响净化效果。
第(2)题,要根据图2明确该城市土地利用上的变化,即城市不透水层面积大大增加,实质上是地面硬化,由此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
第(3)题,由表可知,城郊之间的温差较大,说明热岛效应较强烈,因此在城郊之间形成城市风环流,为了减少市区的污染,郊区有污染的工厂应当布局在城市风环流下沉气流(距离)之外的区域,并在郊区提高绿化率,净化回归到城市的气流。
答案:(1)该市地处冬季风背风坡,气流下沉,风速小;冬季气温低,植被处于休眠期(树木落叶),对污染气体的净化作用减弱。
(8分)(2)加重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城市内涝的形成;城市水资源更加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12分)(3)由于城郊之间的温差产生了热力环流,污染物随地面风由郊区流向市区。
措施:郊区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市风环流(热力环流)下沉气流(距离)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