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经济转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研究
2010-07-08
近年来,福建紧紧抓住新一轮加快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将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工业经济进入又好又快发展通道,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持续向好,工业发展方式持续转变、竞争能力持续增强,有力地推动福建新型工业化向前发展。
一、工业转变发展方式成效显著
2009年全省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4918.12亿元,1979-2009年年均增长16.1%,2006-2009年年均增长15.4%,年均增幅分别比同期全省生产总值高3.4个和1.7百分点。
其中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675.31亿元,2006-2009年均增长17.9%,比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高4.2个百分点。
(一)主导产业:产业链在发展中逐步完整
近年来,我省着力培育的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和机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得到长足发展,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三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17.62亿元,比2005年增长87.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4.6%;出口率为31.1%,比规模以上工业高8.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599.6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4.2%。
福厦两市作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对全省电子产业带动效应与作用日益凸显。
平板显示产业链不断延伸,随着友达光电、华映光电等企业投入液晶显示模组的生产,我省平板显示产业链延伸到了中游。
电子产业新项目引进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捷联电子与美国VIZIO高清电视公司合作生的LED液晶电视、与韩国LGDisplay公司合作生产液晶显示模组和显示器项目己于2009年底陆续投产,冠捷集团和韩国LG集团合资的乐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已正式签约落户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区。
机械装备工业也成为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一支骨干力量,其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水平和科技开发能力不断提高,初步建立福州(青口)、厦门汽车及零部件、厦门工程机械、龙岩运输及专用设备、福安电机电器等五个产业集群,并培育了一批在全国同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装载机、大中型客车、关节轴承、电除尘设备、轮胎定型硫化机、陶瓷自动压砖机等。
随着石化领军企业福建联合石油化工集团的投产,石化产业链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海沧石化产业集群、泉港石化产业集群为主体的福建省石化发展重要基地。
(二)新兴产业:在培育中逐渐成长
凭借国家宏观政策和我省各级政府精心培育,电子、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
1、LED及光伏相关产业成为新亮点。
2009年规模以上LED及光伏企业有73
家,实现增加值30.22亿元,占规模以上增加值比重的0.7%,比2005年提高0.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3.29万人,实现利税9.74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3.57倍和53.7%。
涌现了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利胜电光源(厦门)有限公司、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规模较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在LED(发光二极管)产业上形成了从外延片、芯片到封装、应用产品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化及技术水平居全国前列,芯片产量占全国60%以上。
由三安光电牵头,华联电子、通士达照明等企业共同参与研发的80lm/W的高亮度白光功率型LED芯片已经成功并逐步产业化,占据了国内LED技术的制高点。
随着太阳能光伏各种技术路线项目相继落地,我省已成为全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泉州钧石能源公司的年产量达到130MW非晶硅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于2007年投产,成为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厂商。
2、生物医药得到长足发展。
2009年规模以上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中药及天然药物、生化原料药企业64家,实现工业增加值24.67亿元,增长11.3%,占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增加值的57.3%。
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等生物医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成为国内基因工程蛋白质药物、体外诊断试剂、抗艾滋病药物、抗乙肝病毒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以ACA(7-氨基头孢烷酸)为母核的下游产品生产重要基地。
漳州片仔癀、厦门中药厂等一批生物医药龙头骨干企业迅速做大做强。
厦门特宝、厦门万泰、厦门北大之路、华灿生物、福州泰普、明溪南方红豆杉等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
由厦门大学和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新药“重组(大肠杆菌)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双价疫苗”为预防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是世界上首家采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研发的基因工程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3、新材料发展前景广阔。
光电材料方面的衬底材料、外延片、金属有机物等LED用材料产业链较为完善,光晶体材料快速发展,产值、产量居全国同行前列。
在稀土材料方面,我省稀土资源保护总体状况较好,远景储量在400万吨以上,进入全国前三位行列,将为稀土产业高起点、高集中度、高标准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稀土产业链延伸方面发展较好,其中LED发光产品、贮氢合金混合动力电池材料、激光晶体等产品的产量居全国前列。
新型纺织材料成果显著,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化纤、纺织行业中生产新型纺织材料企业有164家,这些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2.41亿元,占化纤、纺织行业增加值的21.3%,不少企业还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新项目和新产品,如泉州海天与东华大学共同完成的“高导湿涤纶纤维及制品关键技术集成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凤竹纺织科技股份与上海东华大学、山东鲁泰合作的《印染废水大通量膜处理及回用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4、新能源建设取得新进展。
太阳能产业方面初步形成太阳能级硅材料、硅片、电池、组件、光伏应用产业链和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生物能源产业方面已经形成4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能力,生物质气化发电示范项目也运行多年,生物沼气在农村受到应用广泛;风力资源优势得到初步利用,2009年全省己建成风电场14处,总装机规模45.73万千瓦,莆田石城石井风力发电场近期成功并网发电;核电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宁德4×100万千瓦核电站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5.69亿元、福清6×100万千瓦核电站项
目累计完成投资112.15亿元,分别占总计划投资额的31.4%和41.5%。
5、环保产业得到有效推广。
2009年规模以上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82亿元,比2005年增长4倍多,环保污染专用设备制造实现工业增加值10.17亿元,比2005年增长66.0%。
培育、壮大了龙净环保、东源环保、丰泉环保、大拇指环保、三达膜科技等龙头企业。
电除尘产品技术居世界前列,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硫、除尘和气力输送为主的三大系列产品。
循环经济项目得到有效推动,南安市利用石材加工下角料和废料,生产出人造石、陶瓷石板、超薄石材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陶瓷产品及新型墙体材料;莆田鑫晶山淤泥有限公司利用河道淤泥代替粘土作为制砖原料,每年可清理消化10万立方淤泥,年产空心砖3000多万块。
(三)传统产业:在改造升级中得到提升
近年来,我省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等传统产业经过高新技术改造,结构调整效果明显,发展势头良好,2009年这些行业2009年完成工业增加值分别比2005年增长109.5%、138.5%、99.4%、119.3%和219.8%,增幅均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特别是近年来传统产业积极采用关键共性技术,围绕增加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水平以及加强节能减排进行大面积面积改造,在延伸产业链、推进社会分工协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大大增强了发展后劲。
如泉州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技术改造步伐快,形成了从制革—鞋底—鞋面—辅料—成品到市场、服装生产-面料辅料生产-服饰配件生产-产品开发销售等为一体的比较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生产环环相扣,自成体系。
部分传统产业企业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和科技先导的意识,应对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
如晋江—南安建陶产业,积极推进窑炉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研发隔热保温生产技术,开发出轻质陶瓷和太阳能板材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新产品。
(四)综合竞争力:在发展中得到提高
工业经济效益和质量得到提高。
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97.49,比2005年提高42.4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104.05亿元,比2005年增长95.3%。
企业获利能力提高。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28%,比2005年提升1.76个百分点。
偿债能力较好。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53.44%,处于合理空间;速动比率为0.90,高于0.75偿债优良水平(速动比率是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后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内涵是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速动资产作保障。
一般认为速动比在0.75以上的为偿债能力优良)。
市场影响力扩大。
目前全省拥有100个“中国名牌”产品,居全国第5位。
九牧王、七匹狼、富贵鸟皮鞋,安踏、飞毛腿、龙工、福耀、龙净、凤竹等一批中国名牌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节能降耗效果明显。
节能降耗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明显,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1.15吨标准煤,比2005年的1.45吨标准煤下降了20.7%,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1吨标准煤。
工业企业用电效率稳步提高,2009年,全省工业用电每千瓦时产出工业总产值
24.32元,比2005年的18.58元提高了5.74元。
(五)落后产能: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的淘汰任务
近年来,按照优化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原则,我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制定和实施淘汰落后产能计划,认真开展水泥、钢铁、小火电、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各级政府层层签订淘汰落后产能的责任书,明确淘汰、转型的时间、目标和任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通过实行差别电价、等量淘汰、经济补偿等政策,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落后设备、技术和工艺。
2006-2009年淘汰水泥落后产能2156.7万吨、造纸落后产能26.08万吨、铁合金落后产能9000吨,关停小火电机组194.55万千瓦,超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二、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一)区位商分析
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商指标可以分析区域优势产业的状况,可以找出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
根据区位商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Q值越大,则专门化率越大。
一般来讲,如果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0,则该产业在当地就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大于1.5,则该产业在当地就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小于1.0,则该产业专业化水平低于全国同行业的水平,竞争力较弱。
从区位商计算看,2009年我省有16个行业区位商大于1.0,其中10个行业大于1.5,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为5.95)、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为2.95)、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为3.02)优势突出;主导产业中化学纤维制造业(为2.06)、橡胶制品业(为1.68)、塑料制品业(为1.75)区位商大于1.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区位商为1.21,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区位商小于1.0,其专业化水平低于全国同行业的水平,竞争优势有待进一步培育。
(二)市场占有率分析
工业品市场占有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经济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不考虑进出口情况下,以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同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作为工业品市场占有率,来考察福建省制造业工业品的市场占有情况。
从市场占有率看,2009年我省制造业市场占有率为3.15%,比2005年略降0.17个百分点。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等6个行业市场占有率均超过5%,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市场占有率高2个百分点左右,其中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达19.11%。
高技术产业龙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市场占有率为3.85%。
(三)创利能力分析
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首要目标,也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前提条件,从我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与全国同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比较看,2009年我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86%,比2005年提升2.10个百分点,比2009年全国平均水平高0.93个百分点,我省制造业创利能力整体高于全国。
分行业看,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等行业2009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均比全国同行业高1个百分点以上,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橡胶制品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分别比全国同行业高11.35、6.07、3.37、2.26、2.10个百分点。
三、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
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是调整结构、促进协调发展、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模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发展模式的转变。
(一)产业发展定位要明确
产业发展定位既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又要充分发挥福建工业的优势,既要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也要重视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在产业发展引导上,要注重挖掘当地自然、技术、资金、人力等各方面资源优势,依靠现有基础和自身优势条件发展壮大来催生外来资源向其集聚。
(二)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和加快产、学、研的融合,掌握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占领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推动工业经济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
按照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网络)等产业振兴方案确定的任务,制定细化措施,加强项目策划。
新能源产业要注重开发和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发展低碳经济;新材料产业要注重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和技术应用,形成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生物与新医药产业要注重开发和应用生命科学技术和海洋技术,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发展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要注重开发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壮大环保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装备保障;电子信息(网络)产业不仅要壮大信息产品制造业,更要注重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信息网络产业不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三)继续推进优势传统产业转化升级
将那些区域特色明显,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大、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传统优势产业,要制定特殊政策给予重点规划、重点扶持、重点推进,逐步解决优势传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竞争问题。
如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目前在全国拥有较多名品牌、名商标称号,产业链发展较为完整、优势明显,应当予以积极关注和引导,使之能充分发挥既有优势,继续发展、壮大产业。
(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充分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推动创新成果向企业集中、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加快培育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型骨干企业。
二是加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加强创新资源的整合,有效吸纳利用国际创新资源,不断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具有竞争力的自有品牌和企业。
三是突破制约产业高端发展的技术瓶颈,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发展各类创业风险投资,在关系产业高端发展的重点领域,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的攻关。
四是以更宽的视野培养和集聚人才,开展大规模的各类人才培训,大幅度提高现有人才素质。
(五)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品牌产品在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发挥着显著的示范和带动效应,是推动福建工业品国内外市场发展的有力引擎。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时应当将企业产品品牌和区域品牌有机结合起来,目前我省拥有100项“中国名牌”产品,数量位居全国第五位,应当用活用好名牌,使名牌产品的知名度最大限度地带动福建工业品抢占国内外市场。
通过名牌产品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更多的企业为其配套生产。
通过企业品牌提升整个区域形象,再通过区域品牌效应,增强区域内企业竞争优势,进而为招商引资创造有利条件。
促进我省工业经济质的提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撰稿:刘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