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三结构”的中国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识别研究
基于“四三结构”的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难题 。熊 彼特 的创新经 济学 告诉 我们 ,提高 经济效 率 的最
有效途 径就是创 新 。
[ 2] 郝 立 勤 , 于 民. 赖 公共 科 技 基础 条 件 平 台建 设 与政 策探 讨
[ ] 科 学学研 究, 0 6 2 (1 :0 — 0 . J . 2 0 ,4z )1 3 1 7 [ 李立 , 学荣 , 3] 矫 王志虎. 岛楼 山精 细化 工科 技创 新公共服 务 青
平 台运行模 式研 究 [ ]冲 国科技 论坛 ,0 79 :1 9 . J 2 0 ()9 — 5 [ 4] 魏 淑艳 , 成武. 国 区域科技 基础条 件平 台建设研 究 [ . 娄 我 J]
ra y t r J . e er oi ,0 5 3 () 0 17 . el t ?[ ]R sac P l y2 0 ,48 : 5— 2 l ma e h c 1 1 1
走 向全 面小康 的最 大 问题是“ 三农 ” 问题 , 中部 是“ 三农 ”
问题 最为 突出 的地 区。 中部人 口密 度大 、农业 人 口多 ,农
业 劳 动 力 转 移 压 力 大 。 中部 农 业 劳 动 力 约 占全 国 的 3 % , 0
[ ONDE P HUS LE In v t n i e in :Whtd e 5] , S R C.n o ai nrgo s 郑 区域创 新平 台的 企业参 与机 制研 究 [ ]. J
科 研 管理 ,0 8 2 ()1 4 1 7 2 0 , 92 :2 — 2 .
f 责任编辑 :万 贤贤)
长 株潭城 市 圈“ 型” 两 社会 建设 综合 配套 改革试 验 区 ,中部 迎来 了难得 的历史机遇 。 然而 , 面对 东部繁 荣 , 背着沉 重“ 三
我国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梯度分析
系统结构
运行机制
北京
以企业 特 别是高 新 技术企 业 为主 体
技术研发 系统 、成 果转 化 系统 、中 介服 务系 统和 宏 观调控系统
着重 解 决 以 创 造 性 知 识 等作 为 研 发 投 入 的 成 果 分配 问 题 并 优 化 创 新 资 源配置
第一
上海
以企业 为 主体, 组织 体系高 度 开放
越 性
江苏
0.241 7 0.194 3 0.216 4 0.201 6 0.190 1
权 辽宁 0.084 5 0.100 5 0.068 9 0.074 8 0.066 5
值 湖北 0.074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83 2 0.082 0 0.092 1 0.094 6
吉林 0.025 8 0.024 8 0.044 7 0.029 8 0.027 0
2 各梯度典型区域 技术创新体系概况
一个区域在地理 、历史 、文化和经济等条件既 定的情况下 , 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发挥主要受制于 创新体系各种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协调程度 。 为分析我国不同梯度技术创新体系能力的差距 , 从 3个梯度内选取 6个创新绩效显著或发展势头
收稿日期 :2008 -12 -21. 作者简介 :聂美贞 (1985 -), 女 , 广东江门人 ,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 基金项目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7GXS1D021).
表 2 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排序结果
组织 系统 运行 创新 政府
框架 结构 机制 模式 职能
重要性权值 0. 300 6 0.281 5 0.238 5 0.064 9 0.114 5
北京 0.285 4 0.323 2 0.306 9 0.290 3 0.337 8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及演进研究
0引言2010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转发了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部署,其中重新强调了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以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此次,我国重提“科技创新举国体制”,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内外环境密切相关。
2010年是我国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发展战略性新型高科技产业,是我国应对激烈国际竞争,完成经济结构顺利转型,成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
1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形成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能力形成的组织载体,是对国家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及其作用关系的理论阐述。
19世纪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李斯特(1841)在《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体系》一书中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雏形,书中分析了“国家专有因素”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追赶型国家的科技政策选择问题,构建了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理论框架;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早提出了创新的概念———“执行新的组合”,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家学说和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结合,为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进步理论的不断发展,学界发现政府、金融、法律、文化等要素也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使得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体系上升到国家层面,逐步形成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而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曼(1987)在其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著作《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中,解释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时,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NIS ),并将其定义为“一种公共和私营部门机构的网状结构,这些公共和私营部门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的新技术”。
NOSA安健环风险管理知识竞赛复习提纲
NOSA安健环风险管理知识竞赛复习提纲1、NOSA是南非国家职业安全协会的简称,成立于1951年4月11日,现在NOSA 成为南非五星安健环风险管理系统的代称。
2、NOSA安健环风险管理系统的核心理念是:基于风险、超前预控、闭环管理、持续改进。
3、NOSA安健环系统建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系统导入、建立承诺、建立系统和系统文件化。
4、NOSA系统具体包括5大部分72个元素。
5、CMB253规定,所有的小区代表至少成为一个安健环委员会的成员。
6、CMB253要求企业每半年组织一次NOSA系统内审,回顾和持续改进安健环的管理、依从和有效性。
7、NOSA系统使用“四三法则”进行评分,其中占分值比重最大的是效果。
8、NOSA星级五星,表示“优”,事故频发率≤1.0,实际得分91~100分;四星,表示“良好”,事故频发率≤2.0,实际得分75~90分;三星,表示“好”,事故频发率率≤3.0,实际得分61~74分;两星,表示“一般”,事故频发率≤4.0,实际得分51~60分;一星,表示“差”,事故频发率≤5.0,实际得分40~50分。
9、NOSA与其它标准异同:都关注企业的文件化;跟其它标准体系相比, NOSA系统更关注现场改善,包括现场的物理状态和人的意识与行为,使得企业管理能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和提升。
10、NOSA审核的依据:(1)法律、法规(2)NOSA标准(3)公司内部要求(4)行业标准(5)行业最佳惯例(6)国际标准11、集团NOSA安健环原则是: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健康发展。
12、集团NOSA安健环管理方针是:以人为本风险预控真诚关爱生命和健康遵章守纪规范管理促进人机料法环和谐开拓创新追求卓越创本质安全新型港口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自觉保护环境和家园13、根据NOSA系统建设要求,集团公司按行政管辖范围划分为15个小区,根据部室职能任命了9名元素总负责人。
14、集团大港港区大港、金港、集装箱等五家单位于2010年12月17日通过NOSA 三星评审。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_以长三角地区为例_曲泽静
· 110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年
学者们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投 入产出关系、创 新 指 标 评 价 体 系 的 建 立 以 及 区 域 对 技 术创新资 源 的 有 效 利 用 等 方 面 。 总 之,对 区 域 创 新 能 力的评价是 指 以 提 高 区 域 竞 争 力 为 目 的 ,评 价 竞 争 力 的影响因素及其综合系统。本文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基 础,结合长三角地区 自 主 创 新 实 际 ,运 用 定 量 研 究 的 方 法分析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系统及子系统和各因素对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
本文以结 构 方 程 模 型 为 研 究 方 法 ,对 长 三 角 地 区 自主创新能 力 的 影 响 因 素 进 行 路 径 分 析 ,从 定 量 研 究 的视角测度 长 三 角 地 区 的 自 主 创 新 状 况 ,并 针 对 问 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区 域 自 主 创 新 能 力 研 究 现 状
0 引 言
“2020年我国将建设成为创新 型 国 家”是 我 国 科 学 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性目标。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 开创新型区 域 建 设 ,对 区 域 自 主 创 新 能 力 的 研 究 有 利 于正确认识 区 域 自 主 创 新 现 状 、调 整 自 主 创 新 的 方 向 和强度。
长三角地 区 凭 借 其 良 好 的 要 素 禀 赋 优 势 、良 好 的 投资潜力、丰富的劳 动 力 资 源 ,成 为 跨 国 公 司 对 外 直 接 投资和技术 转 移 的 重 要 场 所 ,并 迅 速 发 展 成 为 我 国 经 济最发达 的 地 区 之 一 。 目 前,该 地 区 正 在 由 劳 动 密 集 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 型 产 业 类 型 过 渡 ,但 关 键、核 心 技 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 差距,产业 结 构 层 次 还 有 较 大 的 升 级 空 间 。 自 主 创 新 是提高长三角地区在国 际 分 工 中 的 地 位 ,实 现 “中 国 制 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时代要求与现实选择 。
我国区域创新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识、物质产品和社会效益等 3种输出功能。 根据 2020年版《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我国综合
序号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1
Hale Waihona Puke 217区域创新217
2
146
区域创新系统
234
3
132
区域创新能力
186
4
33
创新效率
61
5
54
创新能力
54
6
31
区域创新网络
31
7
28
区域创新效率
28
从表 1可以看出,区域创新系统(体系)、区域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效率等主题是研究的热点。在共被引频次排序中, “区域创新系统”得分最高,显示其高活跃度;而研究的目标靶 向词则是“区 域 创 新 能 力 ”;在 分 地 区 研 究 文 献 中,“区 域 创 新 体系”的频次较高,主要通过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区域创新 能力,从而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由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以及中心度序列表信息可知,区域 创新的研究多以“区域创新系统”为关键词,将“区域创新”“区 域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效率”等内容串联起来。其中“区域 创新系统”被视为“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着力点,重 点研究区域创新网络、创新主题、绩效评估等问题。“区域创新 体系”是近年 来 的 热 门 话 题,契 合 了 空 间 耦 合、产 业 聚 集 等 政 策,被认为是研究的核心,其完善与否和质量高低可以用来评 价创新的效果。基于此,区域创新应该倾向于完善区域创新体 系与系统。同时研究区域创新要兼顾到空间因素、产业因素、 人才因素以及经济因素。 42 研究主题的演化
区域创新体系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概念性结论
2、传统产业占主导
湖北省的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交通设备、黑色 金属、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中技术产业和饮料、
纺织等资源加工类产业,同时,交通设备、黑
色金属等中技术产业的科技优势最为明显。高
技术产业在产业竞争优势和科技竞争优势上都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概念性结论
3、科学或基础研究强于技术或开发研究
背景与内容
国家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2)、坚持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服务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需要。
(3)、培育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背景与内容
国家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4)、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区域产业竞争优势。 大力培育和发展地方产业集群,形成新 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以促进创新和发展 为核心的新型空间格局。 (5)、突出促进区域间的联系和互动。 (6)、坚持分类指导,不同地方、不同发展阶 段,有不同的重点和目标。
把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在这种背景下,自
主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纲领,而区域创
新体系建设又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保证。
背景与内容
6、新的国家战略与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 旗帜性和纲领性的精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 主 创 新 含 义
第一是原始创新,要形成自己的科学发现和 技术发明 第二是集成创新,要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通 过这种技术集成实现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 第三是消化吸收,把它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 技术,能解决我们自己问题的技术
2、技术创新成为各国谋求发展的战略重 点,并纷纷推出行动计划
我国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发端的国家创新 体系建设已经进入到以国家创新体系为 目标和导向、以进一步优化结构、完善 机制、提高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历史 阶段。
基于“四三结构”模型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研究——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
胡树 华 , 王 松 , 恒 进 邓
( 汉理 工 大学 管理 学院 , 北 武 汉 40 7) 武 湖 3 0 0 摘 要 : 建设 创 新 型 国 家 的 战 略 背 景 下 , 究 国 家 自主 创 新 示 范 区 运 行 体 系 , 动 国 家 自主 创 新 示 范 区 在 研 推 建 设 发 展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在 阐述 国 家 自主 创 新 示 范 区 内涵 的 基 础 上 , 建 了 国 家 自主 创 新 示 范 区 创 新 系 构 统 的 “ 三 结 构 ” 型 , 析 了 其 创 新 投 入 、 新 主 体 、 新 内 容 、 新 产 出 , 以 武 汉 东 湖 国 家 自主 创 新 示 四 模 分 创 创 创 并
其 自主 创 新 运 行 模 式 遵 循 着 区 域 创 新 体 系 运 行 机 理 , 是 非 线 性 、 阶 次 复 杂 工 程 。 区 域 创 新 体 系 自英 国 学 多
体 制 机 制 , 进 武 汉 城 市 圈 “ 型 社 会 ” 设 , 快 构 建 促 两 建 加
促 进 中部 地 区崛 起 的战 略 支 点 。
建 设 , 利 于 进 一 步 完 善 国 家 技 术 创 新 体 系 , 发 湖 北 有 激 乃 至 中部 区 域 的 创 新 潜 力 , 快 形 成 推 动 自主 创 新 的 加
2 国 家 自主 创 新 示 范 区 运 行 体 系
2 1 区 域 创 新 体 系 .
国家 自主创 新 示 范 区 的 发 展 属 于 区 域 经 济 范 畴 ,
1 国 家 自主 创 新 示 范 区 内 涵
国 家 自主 创 新 示 范 区 是 在 国 家 知 识 最 密 集 、 术 技 最 密集 、 策 最 优 惠 的 区 域 , 过 体 制 创 新 和 技 术 创 政 通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文献综述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文献综述作者:朱建锋熊德明张宏岩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0年第23期摘要:为了解和把握国内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学者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已基本形成共识,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资源三个方面,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受其区域特点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与时序动态性。
关键词:区域创新能力概念影响因素评价一、引言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意味着我国经济步入提质增效的新时代[1]。
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建立起一套以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為保障的发展体系。
通过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等形式不断重构经济增长动力,将原来依赖于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资本投资的增长方式转化为依赖于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驱动的增长方式,来提高整个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同时积极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市场供需的匹配速度与效率,将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准确且富有效率地配置于创新主体[2]。
在市场与政府的协同作用下,通过创新要素及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创新驱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区域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承担着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使命,要实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增强区域创新能力[3]。
了解和把握国内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对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国内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我国学者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是从2000年开始,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其成果主要集中在区域创新能力概念界定、影响因素及其评价等方面。
(一)区域创新能力概念界定有学者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将区域创新能力看作地区知识和技术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是区域所具有的一种潜力[4]。
有学者基于创新网络理论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一种包括地区政府科技投入、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等因素在内的网络集结能力[5]。
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综述一个层次分析框架
1、时间维度
时间维度是指企业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初创期,企业需要注重寻找市场机会和客户需求;成长期则需要优化自身的运 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在成熟期,企业需要市场竞争的变化并不断创新以保持领先 地位。
2、空间维度
空间维度是指企业在不同的地域和市场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所需要考虑的因 素。这包括不同地域的市场需求、政策环境、文化背景等,以及企业在不同市场 中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一、创新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创新生态系统是指由多个创新主体(如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 在特定地域范围内构成的、通过协作创新和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创新的系 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多样性: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具有多样性,包括不同规模、不同行业、 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和研究机构等。
2、中间层:该层次主要包括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的内容。技术方面主要涉 及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市场方面主要涉及市场需求信息的获取和 价值实现。中间层是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推动技术转 移转化、加强市场开拓等工作。
3、顶层:该层次主要包括政策、文化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政策方面 主要涉及政府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支持和引导,文化方面主要涉及创新生态系统的 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社会环境方面主要涉及社会对创新生态系统的认知和支持程 度。顶层是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高层指导,需要通过制定政策、营造文化氛围、 改善社会环境等方式来推动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创新生态系统,本次演示将创新生态系统中的要素和 关系分解为不同的层次,并提出一个层次分析框架。具体来说,我们将创新生态 系统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基础层:该层次主要包括参与者和资源两个方面的内容。参与者之间通 过互动和协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基础层是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基础, 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搭建平台等方式来促进参与者的合作和资源的共享。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溯源与框架_王松
场拉动模式、技术 - 市场二元论、需求 - 资源模式等 线性创新行为模式理论,但由于忽略了反馈线路、组 织复杂性等因素,受到许多学者质疑,经过修正衍生 出集成创新模式、协同创新模式、开放创新模式、网 路创新模式等非线性创新行为模式理论。当前区域 创新体系研究正从单一简单模式向复杂系统模式转 变,而 非 线 性 创 新 行 为 中 集 成、协 同、开 放、网 络 模 式,很好地为区域创新体系运行研究提供了理论参 考。创新扩散一直是区域创新体系亟待解决的问 题,也是决定区域创新体系成效的关键点,而创新经 济学中的 S 型扩散模型、创新 - 模仿扩散模式、时间 替代模型等为区域创新体系扩散发展提供了一定理 论依据。
( 2011DEA015) 作者简介: 王 松( 1987 - ) ,男,湖北枣阳人,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
胡树华( 1961 - ) ,男,湖北鄂州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 牟仁艳( 1978 - ) ,男,土家簇,湖北恩施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产业创新。
第3 期
王 松 胡树华 牟仁艳: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溯源与框架
表 2 区域创新体系与创新经济学溯源关系
理论
理论类别
代表理论或观点
代表人物
溯源点
创新 基础 理论
创新 行为 模式 理论
创新 基础 理论
熊彼特创新论 新熊彼特创新论
线性创新模式
非线性创新模式 传播论 学习论 替代论
熊彼特式创新内涵
技术创新经济学 制度创新经济学
技术推动模式 市场拉动模式 技术 - 市场二元论 需求 - 资源模式
产业区理论 新产业区理论
代表人物
魁奈[5]、托马斯[6] 斯密[7]、韦伯[8]
哈罗德[9]、多马[10]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四维”协同框架
从空间分布来看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创 新生态系统中 ,存在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现象 。 一方面 , 创新组织由于空间地理分布在不同区域而存在明显差 异 ,这给创新资源的空间配置和创新组织的交互式合 作带来了障碍 。 现有研究指出 ,组织间的地理邻近性 能够取得更好的创新结果[21] ;另一方面 ,不同创新组织 在知识位势和认知距离上存在差异 。 这是一种隐性的 空间距离 ,距离相差过大会妨碍整个创新过程的实现 。 总之 ,需要从空间匹配的视角来探究不同区域创新主 体合作中的距离问题 。
(2)创新主体匹配 。 从系统结构来看 ,创新主体间 的合作有了一定进步 ,但是各主体在系统中功能定位 和职能匹配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
收稿日期 :2014‐03‐26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13CGL014 )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13AZD015) 作者简介 :王海花(1983 — ) ,女 ,山东聊城人 ,博士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为产学研协同创新 、知识管理 、员工创 造力 ;谢富纪
2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框架
2 1. 创新生态系统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 ,系统方法被引入创新 。 最早 运用系统方法研究创新并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是英国 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夫 · 弗里曼 。 这意味着创新系统方 法不但考虑到创新的经济因素 ,还考虑制度 、组织 、社 会 、政治等影响因素 。 2004 年 ,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发表 了枟创新美国枠的报告 。 该报告提出了“国家创新倡议” (National Innovation Initiative ) ,主张在美国形成一个 21 世纪的创新生态系统 。 该报告强调 ,最好不要把创 新视为一个线性或机械的过程 ,而要把它看作一个生 态系统 。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 ,经济和社会的诸多方面 之间存在连续不断的 、多方面的相互作用 。 将创新生 态系统视为一个生态系统 ,从本质上是“为创新而进行 优化”所表达的意思[11] 。
浅谈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
浅谈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论文摘要:由于区域创新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因而近年来学术界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尚缺乏统一的认识。
鉴于此,本文在认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该问题有一个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1 溯源于国家创新系统的区域创新系统结构早期的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结构的认识,多来源于对西方国家创新系统的借鉴,典型的当数对美国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创新系统模式的套用。
套用美国国家创新系统模式的学者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在结构上一般分为创新执行机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和区际(国际)互动5大部分:①创新执行机构――指企业、大学、国立科研机构、中介机构;②创新基础设施――包括技术标准、数据库、信息网络、大型科研设施和图书馆等基本条件;③创新资源――指人才、知识、专利、信息资源和资金;(创新环境――是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的统称;⑤区际(国际)互动――是指区域创新系统应参与区域之间及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包括科技交流与合作以及区际和对外贸易。
套用经合组织(OECD)国家创新系统模式的学者认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
创新系统的核心是企业,此外,科研机构和高校、中介机构则是创新系统中的主体。
他们把区域创新体系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对待,其四大要素包括:①创新动力――指企业以及影响企业创新的直接动力因素:②转移因素――是指影响企业了解和传递创新信息的人文、社会、文化因素;③科学和工程基础――是指已积累的知识和科技机构,包括大学、基础研究、公共R&D机构和技术培训系统等:④环境条件――是指为创新提供规则和机会的体制和结构因素,包括国民基础教育、通信基础设施、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等。
还有一些学者套用国家知识创新系统的模式,将区域创新系统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应用和知识传播四个系统。
知识创新系统是由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新的科学知识的创造、扩散和转移:技术创新系统是由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新的技术知识的创造、扩散和转移:知识传播系统是由教育与培训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等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传播知识和信息,培训创新人才:知识应用系统并不是一个实际的系统,而是吸收知识、储存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社会机制,是一个虚拟的网络系统。
区域创新系统进展综述(区域经济学-四川农业大学,谢彦明)
区域创新系统进展综述摘要:在区域创新系统相关研究论文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近期区域创新系统问题的研究进行初步分析和归纳,指出在概念、分类和研究内容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进展一、区域创新系统概念及分类区域创新系统的英文表述为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
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Philip Nicholas Cooke,1994)教授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较早和较全面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在库克、布拉茨克和海登里希(Cooke,Braczyk and Heidenreich,1996)主编的题为《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书中,库克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
魏格(Wiig,1995)在探讨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时,认为广义的区域创新系统应包括:(1)进行创新产品生产供应的生产企业群;(2)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3)进行创新知识与技术生产的研究机构;(4)对创新活动进行金融、政策法规约束与支持的政府机构;(5)金融、商业等创新服务机构。
冯之浚(1999)主编的《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一书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由某一地区内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构成的创新系统。
胡志坚、苏靖(1999)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区域内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
潘德均(2001)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地方内有关部门和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
周亚庆、张方华(2001)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范围内科技体系、教育体系、资金体系、文化、政府和企业等为科学技术而努力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
黄鲁成(1999)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创新的机构与组织)、非主体因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
科研系统工程的“四维结构”与“四定分析”—以国家科技攻关305项目为例
科研系统工程的“四维结构”与“四定分析”—以国家科技攻关305项目为例刘劲杨、刘波、刘德权摘要:技术方法的优选与组合在科研系统工程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拟将通用的系统工程方法“霍尔三维结构”发展为科研系统工程“四维结构”,即增加第四维—技术维。
对于具有强烈时空特征的复杂科研系统工程来说,仅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是不够的,应将其发展为定性—定量—定时—定位分析相结合的“四定分析综合集成法”。
关键词:科研系统工程;四维结构;四定分析中图分类号:N94 文献标识码:A系统工程学及其重要分支科研系统工程是在20世纪中期伴随着大科学、高技术、大工程时代出现而开始兴起的,人们对其理解各有不同的表述方式。
但总的说来,系统工程是一种独具系统特色的科学方法,是一门特殊的工程学、一种研究复杂系统的设计、建构、试验和运行的科学技术。
钱学森院士于1978年对“系统工程”给出了较全面的定义:“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1]。
科研系统工程学是以科技系统观为导向,采用系统工程方法,研究科研活动系统的组织建设、决策管理、项目实施、协调运转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既是在多种学科交叉基础上形成的应用科学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当代系统工程学的特殊分支。
真正把科研系统工程作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加以专门阐述的是钱学森院士(1963、1978、1980)。
作为科技组织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科研系统工程,是一般系统工程的重要类型,也是当代大科学、高技术、大工程时代科技组织管理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
在当今的大科学和高新技术时代,现代科学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变革越来越依赖于众多先进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
从技术手段的角度看,实施科研系统工程也是一个运用既有技术集成、取得新技术成果的过程。
因此,技术方法的优选与组合在科研系统工程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拟将通用的系统工程方法“霍尔三维结构”(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发展为科研系统工程“四维结构” [2],即增加第四维—技术维。
我国区域创新协同体系空间格局特征识别研究
我国区域创新协同体系空间格局特征识别研究发布时间:2022-09-02T06:23:53.631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9期作者:刘晨阳吴思[导读] 本文梳理了我国三个重要区域创新协同体系的空间格局特征,提出协同创新共同体、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刘晨阳吴思湖北省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研创中心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本文梳理了我国三个重要区域创新协同体系的空间格局特征,提出协同创新共同体、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走廊和科技创新基层单元在区域创新空间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字:区域创新体系,空间格局,特征识别引言:在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我国区域创新空间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一方面,区域性创新高地正在不断产生,各地区加速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生态环境,布局建设创新高地,带动区域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以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为抓手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正在生长,依托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建设进程,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创新发展,推动区域创新高质量发展[1]。
有效识别我国先行地区区域创新协同体系的空间格局特征,并总结其发展的经验,可以对其他区域创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形成良好的借鉴示范作用,形成重要的创新空间发展指引,制定符合区域发展与创新驱动的政策。
1我国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空间格局特征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是我国创新密集区域的建设标杆,在科技人力资源、知识创造、高技术制造等领域已经形成了显著的领先优势。
凭借区域内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健全的经济架构、精准的资源配置效能、密集的技术流动网络和成熟的国际交流渠道,协同创新体系正成为辐射带动区域内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核心,有效推动我国成为世界创新格局中的重要策源地。
1.1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京津冀地区是带动我国北方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核心区域。
由于京津冀地区原始创新要素聚集、相关产业体系较为成熟,具有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良好基础。
其中,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是京津冀地区创新的核心区域[2]。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分类及城市群创新演进趋势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分类及城市群创新演进趋势【摘要】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层面的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密切联系,相互补充,构成了国家创新体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重点归纳总结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架构与差异化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城市群为单位的区域创新演进方向。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分类城市群创新一、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与架构区域创新体系(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是对创新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的综合与发展。
最早由英国学者Cooke于1992年提出。
其后Braczyk,Cooke 和Heidenreich(1997)所主编的《区域创新系统》一书对该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进一步推动了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热潮。
Cooke(1997)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主要是由在地理上互相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且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
进一步地,一个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对区域内企业的创新投入施加影响的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和制度的安排。
Autio(1998)则从功能性角度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分析,认为功能性区域创新系统内都存在两个关键的子系统:一是知识运用和开发子系统,客户和供应商围绕生产企业组成纵向网络,合作者和竞争者则构成生产企业的横向网络,知识在这个以生产企业为中心的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中得到运用和融合;二是知识产生和扩散子系统,知识主要在公共组织如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中产生,通过技术转移机构、劳动中介机构以及支持创新的其他区域机构得到扩散和传播。
国内学者中,冯之浚(1999)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某一地区内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构成的创新系统。
黄鲁成(200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非主体要素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
区域创新体系的层次与主体透析
区域创新体系的层次与主体透析摘要: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成为近年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就目前的情况看,各地的区域创新体系无论在技术层次上还是在经济功能上都相差甚巨,异质程度很高。
要理解和分析这些发育程度很不相同的区域创新体系及其前景,显然离不开适当的理论工具。
通过时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创新层次和创新主体的分析,丈章认为,这两个分析视角有助于建设者们了解自己所在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所在,从而重新确定工作重点。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创新层次创新主体伴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
但绝大部分研究都过于关注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区域,而忽视了那些与世界生产体系的联系并不那么密切的区域以及那些在全球化过程中被边缘化的、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的区域,但这些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也有建设自己的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
如何构建合适的区域创新体系理论,以分析和指导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成为理论界的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目前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研究中都回进的创新层次和创新主体两个视角出发,通过对区域创新体系进行区域化处理,尝试性地为此类地区构建理论分析工具,以期帮助这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者寻找问题和明确定位。
一、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区域创新体系在所有前现代的经济中,(以新产品数量衡量的)创新是缓慢的,也不是社会长期锁定的系统目标。
然而,在现代经济体中创新却被赋予了明显不同的功能和地位。
受篇幅限制,我们无法准确而全面地阐述创新体系功能这个跨学科的问题,只能尽可能简洁地提示我们认为至少不应该被忽略的几点:首先,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经济,同时也是以利润为目的的经济。
按照Luh-mann(1984)的体系理论(SystemTheory),现代经济体系的维持依赖于支付行为的接连发生,但每个生产者都面临着两方面的拒付可能,一是竞争促使产品不断老化(其结果是利润下降),这促使新产品的出现,二是新产品引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区域创新的结构维度评价及路径设计研究 (71373199)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城市群内创新梯度差异与协同研究 (15YJC790108)ꎮ收稿日期:2015-07-13作者简介:王利军(1986-)ꎬ男ꎬ安徽阜阳人ꎬ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ꎬ博士ꎻ研究方向:区域创新ꎬ产业创新ꎮ基于 四三结构 的中国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识别研究王利军1ꎬ胡树华2ꎬ解佳龙3ꎬ于泳波1(1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ꎬ湖北㊀武汉㊀430068ꎻ2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ꎬ湖北㊀武汉㊀430070ꎻ3 中南民族大学ꎬ湖北㊀武汉㊀430074)摘㊀要:综合学者们的前期研究将区域创新系统发展历程划分为起步㊁成长㊁成熟与交替四大阶段ꎬ基于 四三结构 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识别指标体系ꎬ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我国省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进行识别ꎬ并用判别分析法对阶段误判风险较高地区进行检验ꎬ最终判定各地区的创新发展阶段ꎬ提出不同创新发展阶段区域的针对性发展对策建议ꎮ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ꎻ 四三结构 模型ꎻ创新阶段识别ꎻ灰色关联分析ꎻ判别分析中图分类号:F062ꎻF127㊀文献标识码:ADevelopmentStageIdentificationofRegionalInnovationSysteminChinaBasedon Four ̄threeStructure ModelWangLijun1ꎬHuShuhua2ꎬXieJialong3ꎬYuYongbo1(1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ꎬHubeiUniversityofTechnologyꎬWuhan430068Chinaꎻ2 SchoolofManagementꎬ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ꎬWuhan430070Chinaꎻ3 ManagementSchoolofSouth ̄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ꎬWuhan430074China)Abstract:Thedevelopmentprocessofregionalinnovationsystemisdividedintofourstagessuchasstartꎬgrowthꎬmaturityandalter ̄natingonthebasisofpreliminarystudies Stageidentificationindexsystemofregionalinnovationsystemdevelopmentisbuiltbasedon Fourthreestructures DevelopmentstageofprovincialinnovationsystemsinChinaareidentifiedbygreyrelationalanalysisꎬandaretestedbydiscriminantanalysis Finallyꎬtargeteddevelopmentsuggestionsofeachinnovationdevelopmentstageareasareproposedac ̄cordinglyKeywords:RegionalinnovationsystemꎻFour ̄threestructuremodelꎻInnovationstageidentificationꎻGreyrelationalanalysisꎻDis ̄criminantanalysis1㊀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区域创新系统作为一定区域的创新系统ꎬ具有根植性与动态平衡性等特征ꎬ决定了其发展呈现出阶段特征ꎮ区域创新系统发展必然受区域经济系统㊁区域社会系统㊁区域政治系统等区域内相关系统的影响ꎬ其发展有赖于区域内相关系统的支撑ꎬ呈现出与之相对应的阶段特征ꎻ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性表现为持续的系统涨落ꎬ由量变到质变的持续变化ꎬ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出特定的规律性及阶段特征ꎮ虽然国内学者对于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的划分存在三阶段[1-3]㊁四阶段[4-5]㊁五阶段[6-7]及多阶段等不同观点ꎬ其本质上均体现区域创新系统规模由小到大㊁创新合作由松散到紧密㊁创新能力由弱到强㊁创新水平由低到高的生命周期变化过程ꎮ创新被认为是避免进入衰退阶段的最有效措施ꎬ因此可将区域创新系统发展历程划分为起步㊁成长㊁成熟和更替共四个阶段ꎮ起步阶段区域创新系统要素规模水平较低ꎬ且相互间联系较松散ꎬ创新效率也较低ꎻ成长阶段创新主体数量显著增加ꎬ高技术产业形成一定规模ꎬ创新效率仍有待提升ꎻ成熟阶段创新系统要素丰富充足ꎬ形成了具有本区域特色的创新体系ꎬ系统各部分联系紧密ꎬ运行高效而稳定ꎬ且能够实现一定区域的创新输出ꎻ更替阶段是新生命周期循环的开始ꎮ因此本文研究仅限于对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起步㊁成长㊁成熟三个阶段的识别研究ꎮ2㊀评价模型㊁指标体系与样本区域创新系统具有一定区域范围限定ꎬ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发生的创新活动的总和ꎻ创新是系统的目标ꎬ区域创新系统是不断创造㊁转让㊁扩散新知识㊁新技术ꎬ进而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系统ꎻ系统由创新主体及主体间创新活动关联构成ꎬ区域创新系统由众多的创新主体构成ꎬ创新主体之间在创新内容上的合作ꎬ创新投入与主体㊁创新主体与产出等子系统相互作用形成区域创新系统ꎻ系统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ꎬ区域创新系统是根植于一定区域的开放系统ꎬ在不断从区域中获取创新投入的同时也不断通过创新产出影响其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ꎬ并通过技术扩散等作用于更广阔区域ꎮ2 1㊀区域创新系统 四三结构 模型胡树华[8-9]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ꎬ为实现预定的创新发展目标ꎬ政府㊁企业㊁院所等主体ꎬ通过人才㊁资本㊁技术投入ꎬ推动制度㊁科技㊁管理等内容创新ꎬ不断创新产品㊁提升产业㊁优化环境而形成的创新主体相互转换㊁创新内容相互作用㊁创新投入相互支撑的系统ꎬ如图1所示ꎮ目前区域创新系统四三结构模型被广泛运用于城市群[10]㊁高新区[11]ꎻ解佳龙等[12]的各类创新系统的研究中ꎬ具有很好的适用性ꎮ图1㊀区域创新系统 四三结构 模型区域创新系统逻辑模型囊括四个部分:创新投入㊁创新主体㊁创新内容及创新产出ꎬ其中每一部分均由三个要素组成ꎬ共有12大要素ꎮ要素关系也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ꎮ区域创新系统存在创新投入互补转换㊁创新主体协作互动㊁创新内容相互支撑和创新产出层次拓展的四大维度内部关系ꎬ与创新投入的主体分配㊁创新主体的内容对应㊁创新内容的产出转换等三大转化关系ꎮ2 2㊀指标体系设计区域创新系统 四三结构 模型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包括政府㊁企业㊁院所等三大创新主体ꎬ人才㊁资本㊁技术等三大创新投入ꎬ制度㊁科技㊁管理等三大创新内容和产品㊁产业㊁环境等三大创新产出ꎬ共12个要素ꎮ因此对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识别指标体系构建的状态指标选取也围绕这12个要素方面展开ꎬ并根据各发展阶段的关键特征ꎬ加入创新主体合作㊁创新投入流动㊁创新内容扩散㊁创新产出效率4个方面的指标ꎬ形成16个指标构成的二级指标ꎬ并充分借鉴学者们开展相关研究中选取的指标来确定56个三级指标ꎮ表1㊀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识别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主体能力(B1)企业能力(C1)院所能力(C2)政府能力(C3)主体合作(C4)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个)x11有R&D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数(个)x12有R&D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x13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平均数(项)x14R&D研发机构总数(个)x21普通本科高校数量(所)x22R&D研发机构课题数(项)x23国家级高新区总数(个)x31国家级试验区及示范区数(个)x32政府R&D经费出资额(万元)x33国家级创新联盟数(个)x41科研机构R&D中企业资金比重(%)x42高校R&D经费中企业资金比重(%)x43投入能力(B2)人才投入(C5)资本投入(C6)技术投入(C7)投入流动(C8)R&D人员(人)x51R&D人员全时当量(人年)x52R&D人员比重(每万人)x53R&D人员中研究生学历比重(%)x54R&D经费内部支出(万元)x61R&D经费投入强度(%)x62R&D内部支出中企业出资比重(%)x63有效专利存量(件)x71发明专利存量比重(%)x72国外技术引进合同数(项)x73国外技术引进合同金额(万元)x74R&D人才净流入量(人)x81R&D经费外部支出(万元)x82R&D经费外资投入(万元)x83内容能力(B3)科技创新(C9)管理创新(C10)制度创新(C11)内容扩散(C12)专利申请受理量(件)x91人均专利申请受理量(件/万人)x92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占比(%)x93科技论文国外检索量(篇)x94企业产权制度x101企业家创新意识x102员工素质x103企业信息化水平x104共服务x111信息公开x112新技术应用x113创新保障制度x114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项)x121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万元)x122技术输出输入比x123续表1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产出能力(B4)产品产出(C13)产业产出(C14)环境产出(C15)产出效率(C16)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x131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x132新产品出口率(%)x133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x141高技术产业利润(亿元)x142高技术产业利润率(%)x143人均GDP(元)x151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x152单位能耗GDP产出(万元/吨标准煤)x153高技术产业比重(%)x154创新文化氛围x155科技创新转化效率x161经济创新转化效率x162创新全过程转化效率x1632 3㊀样本与数据来源由于港澳台地区相关指标数据获取困难ꎬ西藏自治区部分数据无法获取ꎬ本文以中国大陆地区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域区域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ꎮ研究主要数据来自«2013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年鉴»与«2013中国劳动统计年鉴»ꎬ科技创新转化效率㊁经济创新转化效率㊁创新全过程转化效率三大效率指标利用DEA方法求取ꎬ本文不赘述ꎮ3㊀实证分析3 1㊀省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的灰色关联分析识别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最基本方法ꎬ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空间数学理论ꎬ求出比较数列与参考序列间的关联系数大小ꎬ进而对样本进行排序㊁分析㊁分类等ꎮ适用范围广ꎬ在社会系统㊁经济系统㊁生态系统等灰色系统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ꎮ首先通过专家小组评议法得到起步㊁成长㊁成熟各阶段各指标的理想指标参考值ꎬ进而构成各阶段的参考序列X起步=[x起步1ꎬx起步2ꎬ x起步m]ꎬX成长=[x成长1ꎬx成长2ꎬ x成长m]ꎬX成熟=[x成熟1ꎬx成熟2ꎬ x成熟m]ꎮ通过熵值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pxj=σxj/ðxjɪcσxjꎮ计算第i个样本的第j个指标与各阶段理想指标的关联系数:ξij=miniminjx0jᶄ-xijᶄ+ρmaximaxjx0j'-xijᶄx0jᶄ-xijᶄ+ρmaximaxjx0jᶄ-xijᶄ(1)其中分辨率ρɪ[0ꎬ1]ꎬ为了获得较大的分辨度取ρ=0 2ꎮ进而获得样本与各阶段的关联系数矩阵E:E=ξ11ξ12Lξ1mξ21ξ22Lξ2mMMOMξn1ξn2Lξnméëêêêêêùûúúúúú(2)令R=[r1ꎬr2ꎬ ꎬrn]T为n个样本的综合评价结果矩阵ꎬ其中ri(i=1ꎬ2ꎬLꎬn)表示样本i与每个阶段理想样本的综合关联程度ꎮR=r1r2Mrnéëêêêêêùûúúúúú=EˑPT=ξ11ξ12Lξ1mξ21ξ22Lξ2mMMOMξn1ξn2Lξnméëêêêêêùûúúúúúˑp1p2Mpméëêêêêêùûúúúúú(3)最后比较样本与每个阶段关联程度值的大小rip=max{ri起步ꎬri成长ꎬri成熟}ꎬ判定样本属于关联值最大的那个阶段ꎮ党耀国等[13]理论推导证明了当聚类显著性差异系数r(1)i-r(2)i较小时容易出现类别所属不清的状况ꎬ其中r(1)i为样本i与各阶段理想样本的最大关联度值ꎬr(2)i为次大关联度值ꎮ数理统计分析中常把0 1作为显著性判别的依据ꎬ因此若r(1)i-r(2)iɤ0 1则认为阶段关联度差异不显著ꎬ存在阶段误判风险ꎬ否则认为不存在误判风险ꎮ计算及判别结果如表2所示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进行的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识别显示ꎬ除港澳台及西藏外的全国30个省域区域创新系统共5个进入成熟阶段ꎬ14个处于成长阶段ꎬ11个处于起步阶段ꎮ计算各地区的阶段显著性差异系数r(1)i-r(2)i显示ꎬ共18个地区的阶段差异性显著ꎬ无阶段误判风险ꎻ阶段显著性差异系数r(1)i-r(2)i小于0 1的地区有12个ꎬ即存在较高的阶段误判风险ꎮ根据各样本阶段显著性差异系数求取中所涉及对应阶段关联度ꎬ可以将这12个地区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 成长ң成熟 过渡阶段地区ꎬ主要有浙江与山东ꎻ第二类为 起步ң成长 过渡阶段地区ꎬ主要有重庆等5个更趋于成长阶段的地区与甘肃等5个更贴近起步阶段的地区ꎮ3 2㊀省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的判别分析再检验为明确12个高误判风险地区的区域创新发展阶段ꎬ本文进一步使用判别分析进行阶段检验与调整ꎮ首先将18个无误判风险地区作为已知样本建立判别函数ꎬ由于指标过多将降低判别函数的精确度ꎬ这里以创新主体㊁创新投入㊁创新内容㊁创新产出等4个二级指标值求判别函数ꎬ得到最终变换矩阵(w(4)ij)ꎬ则第k组的判别函数为:fk=lnqk+ck0+ðjɪlckjxjꎬ其中qk=nknꎬckj=(n-m)ðiɪlw(4)ijx-kiꎬck0=12ðiɪlckix-kiꎬk=起步ꎬ成长ꎬ成熟ꎮ进而将阶段判别可能存在误判的区域X=(x1ꎬx2ꎬLꎬxp)代入各阶段的判别函数计算得到判别函数值f起步ꎬf成长ꎬf成熟ꎬ若fg=max1ɤiɤm{fi}ꎬ则样本判定属于g组ꎮ同时也可以将已知样本带入判别函数中进行二次判别ꎬ以检验判别函数的准确性ꎮ以18个无误判风险地区建立的判别函数为:Y起步=19 51B1-1 22B2+19 43B3+31 35B4-8 28Y成长=55 24B1+26 51B2+46 12B3+22 18B4-25 22Y成熟=50 87B1+142 07B2+84 52B3+14 78B4-88 09将12个高误判风险地区带入判别函数求值并进行阶段判别得到表3ꎮ结果显示浙江由预判的成熟阶段调整为成长阶段ꎬ吉林由预判的成长阶段调整为起步阶段ꎬ其他地区所属阶段未变ꎮ同时18个无误判风险地区所属阶段未发生变化ꎬ说明判别分析函数可信度较高ꎮ3 3㊀阶段分布特征综合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与判别分析对除港澳台及西藏外的30个省域创新系统的发展阶段识别分析显示:共有4个地区进入到区域创新系统成熟阶段ꎬ14个地区处于区域创新系统成长阶段ꎬ12个地区仍为区域创新系统起步阶段ꎮ(1)四大区域创新阶段阶梯分布ꎮ东㊁中㊁西及东北地区各省域创新系统所处的发展阶段存在显著的阶梯分布特征:①东部以成长与成熟阶段为主ꎬ4个进入成熟阶段的地区全部位于东部地区ꎬ而其余为进入成熟阶段的6个省份中浙江与山东处于成长向成熟的过渡阶段ꎬ天津㊁河北㊁福建处于成长阶段ꎬ仅有海南仍处于起步阶段ꎻ②中部与东北处于成长阶段ꎬ中部6省中4个处于区域创新成长阶段ꎬ东北3省中2个处于成长阶段ꎬ两大区域中仅山西㊁江西㊁吉林仍处于起步阶段ꎬ且均为起步向成长过渡阶段ꎻ③西部多数仍处于起步阶段ꎬ仅有重庆㊁四川和陕西进入成长阶段ꎬ其余8个省市区均处于区域创新的起步阶段ꎬ且仅有广西㊁云南与甘肃表现出起步向成长阶段过渡的特征ꎮ表2㊀30个省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识别地区关联度起步成长成熟预判阶段差异系数误判风险北京0 3130 3550 593上海0 3660 4230 531江苏0 3180 4240 633广东0 3370 4480 568浙江0 4010 5150 543山东0 3820 5570 508天津0 450 6240 464辽宁0 4730 5950 442安徽0 4760 7040 394福建0 4970 6460 429湖北0 4490 7370 442湖南0 5030 6550 409四川0 4720 6260 407陕西0 4760 6130 425重庆0 5690 5810 405河南0 5560 6050 374河北0 5940 6060 363黑龙江0 5540 610 355吉林0 5720 5950 382山西0 5840 5530 363江西0 6160 6010 353广西0 6340 5810 347云南0 630 5320 341甘肃0 6130 5320 355内蒙古0 6530 5190 347海南0 6610 5140 364贵州0 6630 5190 329青海0 7770 4760 308宁夏0 7060 5060 337新疆0 6490 520 339成熟成长起步0 2380 1080 2090 1210 0280 0490 1600 1220 2280 1490 2890 1520 1540 1360 0130 0490 0120 0560 0230 0320 0150 0530 0980 0810 1340 1470 1450 3010 2000 130低高低高低表3㊀12个高误判风险地区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再判别地区阶段判别函数得分起步成长成熟阶段判别结果浙江00 7360 264山东00 9460 054重庆0 1550 8450河南0 2460 7540河北0 2770 7230黑龙江0 2040 7960成长吉林0 6440 3560山西0 8450 1550江西0 9780 0220广西0 9750 0250云南0 9210 0790甘肃0 9000 1000起步(2)创新阶段与经济水平匹配ꎮ中国地域广阔ꎬ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显著ꎬ总体来看表现为东部沿海发达㊁中西部相对落后的区域经济格局ꎮ省域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东部各省市区域创新系统相对成熟ꎬ而中西部及东北相对落后ꎮ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很高的吻合度ꎮ一是京沪创新服务化显著ꎬ北京发明专利申请比重高达57%ꎬ创新高端化显著ꎬ同时其技术输出收入高达输入收入的2 52倍ꎬ表现出明显的技术辐射效应ꎻ上海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高达21 7%ꎬ高新技术产业比重20 7%ꎬ成为东部地区技术㊁资本与产品交易的中转城市ꎮ二是 苏 粤 模式再创新ꎬ苏南模式与广东模式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两大奇迹ꎬ在面临国家产业升级㊁发展方式转型的时代新要求下ꎬ两大模式也发生着新的变化[14]ꎬ中国-新加坡合作建立的 苏州工业园 在全国各地已建立起多个工业园区进行模式输出ꎬ广东在加速腾笼换鸟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粤港澳跨区域创新系统[15]ꎮ三是工业强省创新升级转型ꎬ创新系统处于成长阶段的地区ꎬ多为传统工业强省ꎬ第二产业比重均在50%以上ꎬ同时也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密集区ꎬ科教等创新资源集聚区ꎬ高新技术产业正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ꎮ四是落后省份新型工业化突围ꎬ处于起步阶段的地区多为中西部工业落后地区ꎬ新型工业化模式成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ꎬ以甘肃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㊁海南国际旅游岛㊁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㊁贵州贵安新区与甘肃兰州新区等为代表的创新试验区ꎬ已经成为创新推动工业化突围的重要支撑力量ꎮ(3)投入与产出主导创新阶段ꎮ30个省域创新系统中创新主体㊁创新投入㊁创新内容与创新产出四大维度发展阶段与综合阶段不完全相同的有14个地区ꎬ比例达到47%ꎮ具体来看ꎬ一是起步阶段创新主体发展较高ꎬ起步阶段6个存在维度发展阶段与综合阶段不相同地区中5个地区的创新主体已经进入到成长阶段ꎬ而投入㊁内容与产出仍处于起步阶段ꎻ二是成长阶段创新产出发展滞后ꎬ成长阶段维度发展阶段与系统整体阶段不相同的6个地区ꎬ占比42 8%ꎬ这其中河北与重庆的创新产出仍处于起步阶段ꎬ其余各地区各维度均达到成长或成熟阶段ꎻ三是成熟阶段投入与产出起决定作用ꎬ处于成熟阶段的上海其创新主体维度仍为成长阶段ꎬ广东的创新内容仍为成长阶段ꎬ但这两地区的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均同时达到成熟阶段ꎮ可以看出创新投入与产出是区域创新系统所处发展阶段的决定性指标ꎮ(4)创新标志性指标区分度高ꎮ目前国际公认的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是: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ꎻ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ꎻ自主创新能力强ꎬ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ꎻ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总量占全世界总数的99%ꎮ对比处于成熟阶段的省域创新系统发现:一是R&D投入强度阶段区间相对明显ꎬ7个R&D投入强度超过2%的地区中有4个被判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ꎬ其余3个地区中的山东与浙江也正处于成长向成熟的过渡阶段ꎻ二是有效发明专利存量与发展阶段高度吻合ꎬ有效发明专利存量的地区排名与省域创新所处的发展阶段完全吻合ꎬ排名前4的地区即为成熟阶段地区ꎬ其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全国占比达50%ꎬ前6个地区(处于成长向成熟过渡阶段的浙江与山东分列5㊁6位)的有效发明专利存量之和占到全国总量的63 1%ꎻ三是高技术产业比重是判定成熟的显著标志ꎬ广东㊁北京㊁上海㊁江苏等四大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区域ꎬ其高技术产业比重名列各地区之首ꎬ分别达到26 7%㊁21 1%㊁20 7%和19 2%ꎬ而成长或起步阶段地区的高技术产业比重均低于15%ꎮ4 总结与建议本文以 四三结构 模型为基础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识别指标体系ꎬ借助灰色关联分析与判别分析进行阶段定量识别ꎬ对30个省域创新系统的发展阶段进行识别分析发现:省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区域阶梯分布特征显著ꎬ创新阶段与经济发展水平匹配度高ꎬ创新投入与产出是阶段发展的主导因素ꎬ创新标志性指标阶段分辨度高ꎮ综合考虑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各阶段地区所处的区位条件及经济实力ꎬ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成熟阶段的地区应突出自主创新与创新辐射ꎮ一方面应突出强化关键领域与基础科学创新ꎬ提升创新层次ꎬ保持区域创新竞争力ꎻ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外合作ꎬ主动实施技术转移ꎬ形成创新扩散梯度ꎬ扩大创新辐射腹地ꎬ为本地产业升级提供资源与市场空间ꎮ成长阶段的地区以提高区域创新的投入产出转化效率为向成熟阶段转换的重点ꎮ成长阶段的区域创新系统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与创新实力ꎬ且创新发展迅速ꎬ可以借助集群效应㊁溢出效应与协同效应ꎬ鼓励多种形式的创新联盟建设ꎬ完善联盟的风险分担㊁利益共享机制及监管体系ꎬ搭建创新资源共享与成果交易两大平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ꎬ同时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推进的资金支持㊁中介支撑作用的发挥ꎬ鼓励并规范军工创新成果的民用化转化ꎮ起步阶段的区域创新系统应首先明确区域创新战略路径ꎬ依据市场经济的资源稀缺与比较优势理论ꎬ发掘自身创新优势领域ꎬ把握创新发展趋势ꎬ进而选择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作为创新战略的突破点ꎮ同时借助极化效应ꎬ通过完善区域创新制度保障ꎬ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ꎬ促进人才㊁资本与技术向区域内集聚ꎬ向创新增长极集聚ꎮ参考文献:[1]黄鲁成 宏观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ꎬ2002(1):95-98[2]易将能ꎬ孟卫东ꎬ杨秀苔 区域创新网络演化的阶段性研究[J].科研管理ꎬ2005ꎬ5(26):24-28[3]袁潮清ꎬ刘思峰 区域创新体系成熟度及其对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ꎬ2013(3):101-108[4]周元ꎬ王维才 我国高新区阶段发展的理论框架[J].经济地理ꎬ2003(4):451-456[5]王亮 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识别研究[J].现代商业ꎬ2011(8):167-169[6]杨剑ꎬ梁樑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ꎬ2006(1):41-45[7]尚倩 区域创新系统中政策动态定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ꎬ2011ꎬ32(7):81-85[8]胡树华ꎬ邓恒进ꎬ牟仁艳ꎬ杨洁 区域创新系统运行的 四三结构 模型及机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ꎬ2009(12):20-22 [9]王松ꎬ胡树华ꎬ牟仁艳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溯源与框架[J].科学学研究ꎬ2013ꎬ31(3):344-349[10]程杰ꎬ程言美ꎬ胡树华ꎬ王松 基于 四三结构 的城市群创新体系运行分析与同步非均衡评价[J].中国科技论坛ꎬ2014(2):72-78[11]张冀新 国家高新区创新主体结构及运行机理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ꎬ2013(1):93-97[12]解佳龙ꎬ胡树华 国家高新区创新系统的结构框架及运行机理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ꎬ2014(2):97-101[13]党耀国ꎬ刘思峰ꎬ刘斌ꎬ翟振杰 聚类系数无显著性差异下的灰色综合聚类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ꎬ2005ꎬ13(8):69-73[14]毛帅ꎬ聂锐ꎬ程平平 基于政府机制的创业模式发展研究 苏南㊁温州㊁珠江模式再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ꎬ2012ꎬ29(4):36-39[15]王鹏 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及构建策略[J].中国科技论坛ꎬ2009(1):41-45(责任编辑㊀刘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