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假如你也有像孙悟空那样的能力,你想变成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她叫英英,拥有超能力的她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1.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标注自然段序号,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预习。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汇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相机正误、补充,并小结。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默读课文,观察课文插图。
2.小组交流,自己通过默读课文和观察课文插图都了解到了什么。
(英英厌烦妈妈的唠叨,想变成一棵大树,当她梦想成真时,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她邀请了许多小动物住进来。
这时,妈妈也住了进来,还和大家分享美食,英英却饿得流口水,最后英英明白了原来妈妈早就发现她就是这棵大树。
)3.小组派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
4.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5.问题导学,探究交流。
(1)“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厌烦妈妈的唠叨。
②课件出示第1—4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出不耐烦的语气。
学生练习朗读。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2)“我”想变成一棵树的愿望实现了吗?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课件出示句子)②指导朗读:读出惊喜的语气。
③学生练习朗读。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①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学设计(获奖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学设计(获奖教案)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延续了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
儿童是最有活力的,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万事万物充满了好奇,涌动着探索的欲望,尤其有着大胆的、梦幻般的想象力。
教学时教师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想象。
教师要在文本与学生能力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能够完整地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围绕“大胆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2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
《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之后发生的一连串神奇而有趣的事情。
本文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三、设计理念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由此可知,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引导关注“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最后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借鉴课文的思路,展开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四、教学目标(1)会写“零、狐、狸”3个生字,读准“希望、鳄鱼、糖醋排骨、香肠、痒痒的、丁零丁零、狐狸”等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想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并写一写。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会写“零、狐、狸”3个生字,读准“希望、鳄鱼、糖醋排骨、香肠、痒痒的、丁零丁零、狐狸”。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教学难点:能大胆想想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六、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音乐七、教学方法讲授法、想象法、讨论法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导入:大家都认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它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如果你也拥有这项神奇的本领,你最想变成什么?(生自由说)2、揭示课题:一位叫英英的小朋友,他想变成一棵树,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我变成了一棵树》去看看吧!3、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和学生最喜欢的人物孙悟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训练学生说句子这两个目标较好地融为一体。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2个字,会写“形状、狐狸”等16个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教学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听写词语:星空、流淌、秘密、思绪。
检查听写情况,再引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说说课文《宇宙的另一边》的主要内容。
预设:“我”看着浩瀚的星空。
当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身体里汩汩流淌时,我发现了“宇宙的另一边”的秘密。
正当我的思绪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时,老师的声音让我回到了现实,但“我”渴望着继续拜访宇宙另一边的那个“我”。
2.过渡:《宇宙的另一边》中的“我”,趴在窗台前,看着浩瀚的星空,进入了自己想象的世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中,也有一个这样的“我”,坐在一棵树下,进入了自己的想象世界……3.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板书:我变成了一棵树)设计意图:《宇宙的另一边》和《我变成了一棵树》有相似之处:“我”处在某一情境中,突发奇想,然后顺着这条线索,进入丰富的想象世界。
通过生字词语的复习检查,回顾上篇课文内容,利用相似点,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初读反馈(1)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
希(xī)望痒(yǎng)痒的椭(tuǒ)圆形菱(líng)形鳄(è)鱼嗵嗵(tōng)地跳震(zhèn)得丁零(líng)香肠(cháng)咕噜(lū)噜啃(kěn)着糖醋(cù)排骨小馋(chán)猫噢(ō)(2)集中识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xī yǎng è líng cháng cù chán希痒鳄零肠醋馋预设:①我会用组词的方法记住“希”,如“希望”。
最新语文三下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新偏旁“反犬旁”和“爿字旁”。
指导写好带有这类偏旁的字。
3.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4.初步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戏剧尝试。
5.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难点】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复习,激趣导入1.同学们都被小真的奇思妙想深深地吸引了。
你们还想听这样的故事吗?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63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本课生词,排火车读。
痒痒的椭圆形菱形鳄鱼香肠糖醋排骨丁零丁零秘密3.排火车接读课文。
三、复习生字,指导书写1.状:认识爿字旁,了解爿字旁的含义。
与“壮”字进行对比。
2.继续:强调“继”字的笔顺。
3.狐狸:左窄右宽,反犬旁的笔顺。
4.秘密:理解两个同音字的意思。
秘:不公开的,不让大家知道的。
可组词秘方、秘诀、神秘、奥秘。
密:不公开的,不公开的事物。
组词保密、密信、密谋、密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了解偏旁含义,形近字区分和同音字的不同含义来区分相像的汉字,加深学生印象。
】5.在田字格中各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
6.当堂听写。
第二课时一、再读课文,感知大意1.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哪些情节写得很有意思?2.师范读课文。
3.交流写得有意思的情节。
预设:(1)第四段①指名读。
②哪些描写让你觉得有意思?是啊,“痒痒的”和“冒”我把变成树的感觉写活了。
③再读,读出有意思。
(2)第五段①生读。
②交流有意思的描写:树上长鸟窝(3)第六段①鸟窝的形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②还会有什么形状?③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你会变成一棵什么样的树呢?④出示句子练习: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____________!我变成了一棵____________的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设计
部编⼈教版三年级语⽂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棵树》教案设计17.我变成了⼀棵树⾃然段中,《我变成了⼀棵树》教学⽚段◆体会作者奇特的想象。
(教学拓展点)师:读了课⽂,你觉得作者的哪些想象⾮常奇特呢?(学⽣分⼩组交流,然后⼩组推荐代表发⾔)⽣1:作者想变成⼀棵树,就很快感觉到树枝从⾝上冒出来了,真神奇!⽣2:作者变成的树上还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我从来没想过会有这样的树,太让我惊喜了。
⽣3:作者想得真周到,担⼼⼩动物们上不去,还会弯下腰让⼩动物住进⾃⼰喜爱的窝⾥。
⽣4:更奇特的是妈妈带着好吃的也住到了树上,她不担⼼妈妈把树枝压断了吗?⽣5:作者居然能听懂⼩动物们的语⾔,真是太神奇了。
师: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感受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
如果给你⼀次变的机会,你会变成什么呢?为什么?⽣1:我想变成⼀栋可以容纳很多⼈的房⼦,让⼈们居住。
因为我想让我们班的同学、⽗母⼀起住在⼀个⼤房⼦⾥,那样我们就可以每天⼀起玩耍,还不⽤离开爸爸妈妈。
⽣2:我想变成空⽓清新剂,每天早晚把周围的空⽓清洁⼀遍,让每个⼈都在清新的环境中⽣活、⼯作、学习。
师:同学们的想象⼒太丰富了,并且能根据⽣活实际,变成⼈们最急需的事物,⽼师为你们的爱⼼点赞!《我变成了⼀棵树》教学设计教学⽬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会认本课“希、痒”等8个字,会写“壮、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3.初步引导学⽣分⾓⾊扮演,进⾏戏剧尝试。
4.拓展学⽣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语⾔⽂字训练。
教学难点:拓展学⽣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课时⼀、回顾复习,激趣导⼊1.同学们都被⼩真的奇思妙想深深地吸引了。
你们还想听这样的故事吗?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初读课⽂,学习⽣字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63页,⾃由朗读课⽂,读准字⾳,读通句⼦。
2019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公开课教学设计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材简析:本文写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们和妈妈住在鸟窝里的事。
设计说明:教学中,要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同时,关注文章写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语言美、想象美,练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教学目标:1、认识“痒、鳄”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默读课文,走进作者的想象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走进作者的想象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瑰丽的梦。
如果你会七十二变,你最想变成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同学们,无独有偶,当代儿童文学家顾鹰也喜欢七十二变,她最喜欢变成什么?【课件播放动画:人变成了树】【课件出示课题】,请齐读课题。
同学们,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课件出示:“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变成树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由畅谈“如果你会七十二变,你最想变成什么?”引入新课,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同学们,请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
同学们,任务完成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课件出示生字:痒鳄丁零肠醋秘】会读吗?自己试试。
同学们,谁来读读?提示:“醋”是平舌音,“肠”是翘舌音,“鳄”是零声母音节。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分组PK,比比哪组读得更出彩?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识记生字的好方法吗?小组交流交流吧。
同学们,生字你们读得很精彩,那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课件出示:希望痒痒鳄鱼丁零香肠糖醋排骨秘密】自己试试。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第17 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材解读】1. 从课文内容发现表达秘妙《我变成了一棵树》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特殊单元——习作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充满奇特想象的童话,作者顾鹰采用“变形”这一独特的想象形式,讲述了文中的小女孩“我”为了躲避妈妈的唠叨,想象自己变成一棵树;然后作者根据“一棵树”的特点,展开了一系列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奇特想象,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描述了“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特经历。
整篇童话充满奇思妙想,读起来特别有意思。
2. 依单元编排确定精读课文的功能定位;从单元语文要素确定教学重点整个习作单元由“单元导语”、两篇精读课文。
一个“交流平台”,一个“初试身手”,两篇习作例文和一次习作构成。
这些内容都紧紧围绕“奇妙的想象这一习作能力为训练主线,整体安排,环环相扣,体现了整体性和综合性。
其中,“单元导语”明确了本单元的主题:“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美爱因斯坦);单元语文要素有两个:①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是神奇;②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可见,无论是单元主题,还是语文要素,都明确指出本习作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想象的神奇和发挥想象写故事。
那么,根据教材编者意图,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与普通单元的精读课文功能定位不同。
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是指向“写作”的阅读素材,其功能定位是“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3.结合课后作业题确定本课语文要素(核心教学目标)课后第一题“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对应单元语文要素①“感受想象的神奇”。
根据教材编者意图,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是指向“写作”的阅读素材,其功能定位是“从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那么。
第一题不仅是让学生说出哪些想象有意思,更要引导学生探究、破译出作者表达的秘妙,即作者想象的方式:一是“变形”;二是“关联”。
第二题“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对应单元语文要素②“发挥想象写故事”。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
(2)学会生字、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角色扮演、思维导图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生词的学习与应用。
3. 课文主题的探讨与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主题,感悟人生哲理。
(2)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对树的认知和喜爱。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预测课文内容。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解答疑问。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心得。
(2)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生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2)教师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主题。
5. 课堂活动(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课文情境。
(2)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课文思路。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2. 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3. 生字、生词4. 课文主题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17《我变成了一棵树》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想象的神奇,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言运用:能仿照课文大胆想象并说说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思维能力: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审美创造:感受课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的童趣,以及想象的神奇与乐趣。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我国当代童话作家顾鹰。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因为不想自己在玩的时候有人叫“我”吃饭,所有变成了一棵树,继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展示另一个奇妙想象的世界,也表明了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是妈妈。
本文将人与动物、植物的相遇与相处,描绘的如同一种真实的存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世间的和谐与美好。
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
关注课题:本课题目新颖,吸引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起到了概括文章内容的作用。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我”的愿望,从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描述了发生的一系列奇特、有趣的事情。
关注课文:课文中作者在想象的世界里实现了现实生活中难以达成的愿望,拥有了一段特别的经历。
在学生读完课文后,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引导学生关注“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章中丰富的想象。
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述的情景,进而感受课文想象的有趣。
比如:“我”变成的这棵树有什么奇特之处?小动物们是怎么住进鸟窝的?关注想象:文中“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想象世界的神奇有趣。
教师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创编自己的想象故事。
指导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鼓励学生通过想象,让自己的愿望在想象世界里得到实现。
关注字词: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或随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认读。
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第1篇】一、激情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屏显大树的,学生畅想凝望大树的感想。
树是秀颀,也是崇高;树是从容,也是智慧;树是高大,更是伟大。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作家李瑛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去体味诗人笔下的树的形象。
二、初读,进入诗歌意境1、学生自由朗读,扫清字词障碍;2、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可小声跟读;3、同座位交替朗读指定章节。
三、再读,感知形象美1、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
思考:(1)、诗中“骄傲”一词的含义(2)、作为“一棵树”,“我”有哪些骄傲的资本?(3)、我的这些骄傲的资本是从那里获得的?2、男女生交替朗读第二部分。
思考:(1)、在这一部分中,大家还发现了“我”的那些骄傲资本?(2)、“我”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明确:“我”来自于人民,所以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
“我”为得到而骄傲,更为付出而骄傲。
3、小结形象(1)、请为“我”这棵树取一个名字。
明确:奉献之树(2)、小结:这就是作者通过“一棵树”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美好品质——为人民服务,也揭示了本诗的主旨。
这种手法就是——象征手法。
四、三读,品味语言美1、本诗通篇采用象征手法诗中处处抓住树的特点,但处处都是用来表现人的精神和情怀、理想和品格。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是炎黄子孙的化身。
2、除了象征手法的运用,诗中作者还多处运用修辞,跳读全诗,勾画圈点出使用修辞手法的句段,并简单批注进行赏析,之后展示。
要求:大声而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再说出理由。
五、赛读,领略意境诗歌以美的语言描绘美的形象,塑造美的灵魂,从而营造美的意境。
诗歌的意境之美需要我们用心去聆听、去感受六、借鉴写法,迁移写作1、我是一棵树,我是炎黄子孙,我有丰富的阅历,我有美好的品格——我骄傲。
我是一棵树,我热爱生活,我关心他人,我与人民血肉相连——我骄傲。
如果我是一颗小草,我还可以骄傲吗?我有哪些骄傲的资本?2、(多媒体展示)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小诗。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题。
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用词语造句。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观察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想象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
2. 生字词: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朗读、书写、运用。
3. 课文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学会生字词,并能用词语造句。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录音机等。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语气、节奏等,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掌握字词的读音、书写和运用。
4.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5. 分析修辞手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6. 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2. 结构:课文主题、生字词、修辞手法、小组合作等。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一等奖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一等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变成了一棵树》是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童真地讲述了“我”——英英因为不想吃饭而变成了一棵树,继而发生的有趣事情,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想象世界。
全文的语言像小溪般叮咚流淌,自然、生动,焕发着童真与烂漫。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读课文,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有趣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
2、拓展学生思维,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经历。
3、感受“我”变成树的乐趣,明白妈妈永远是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感受母爱的伟大。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想象的神奇,并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这篇课文的内容浅显易懂,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富有想象的故事情节,感受丰富多彩的人物特点,启发学生想象思维。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课文,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有趣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
难点是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经历。
编者将联想策略应用到了这个年段,学生不仅可以感受还应该学会构建自己的想象世界。
变形是想象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三上就已经出现,例如《那一定会很好》中的大树。
这一单元的导语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进行想象,更要鼓励学生在产生想象后合理、规范地表达想象。
进而落实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想象能力,在创新能力、概括思维等方面还有不足,如:想想能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语言表达和与人交际方面也存在欠缺,不能把一件事或事物有条理地、具体地概括清楚。
因此,我启发想象时明确了:1、我痒痒的,小树枝从我的冒出来。
2、如果你变成了树,你的树上会长什么呢?3、如果你也会变,你会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让学生的想象有方向,有根据。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反思这一课时的教学,我认为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一是充分准备,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确保了自己能够清晰地向学生传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二是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三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成长和进步。
二、研读文本
1.(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标注。
(3)学生由教师检查自读情况。
2.(1)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记住“鳄”字。
(2)学生朗读课件上的句子。
(3)学生按照顺序记忆生字,记忆儿歌。
生读课件上的段落。
(4)学生回忆自己执导的象声词,小组内分享,练写。
(5)学生学习“痒”“醋”“馋”,尝试练写。
教材分析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它出自第五单元,一个以“大胆想象”为主题的习作单元。这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出发,通过主人公的想象,讲述了自己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教材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同时提升学生的想象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热爱。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和想象的年龄阶段。通过前期的学习,他们已经对想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能够依托文本内容展开想象。然而,在思维方面,三年级的学生还相对单一,创新能力和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时,需要着重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希望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认识“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2个字,会写“形状、狐狸”等16个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学重难点:1.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2.感受神奇的想象,进入想象世界。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如,一棵有各种形状鸟窝的大树。
学生:结合预学案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2个字,会写“形状、狐狸”等16个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知道“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导入:同学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瑰丽的梦。
如果你会七十二变,你最想变成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无独有偶,当代儿童文学家顾鹰也希望会七十二变,她最想变成什么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导思: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我”为什么会变成一棵树?“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我”变成树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3.过渡: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此处提出问题:“如果你会七十二变,你最想变成什么?”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畅所欲言,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质疑能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为学习本课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活动1朗读课文,自学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
2.学生借助已有经验自主识字,教师相机提示重难点,提醒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课件出示形状狐狸丁零香肠继续麻烦巧克力糖醋排骨强调:“丁零”中的“零”单读时读第二声,在这个词语中读轻声;“痒、零、肠”是后鼻音;“醋”是平舌音;“肠”是翘舌音;“鳄”是零声母音节。
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痒”;“肠”可以通过熟字“场”换偏旁的方式识记;“狐、狸”都有反犬旁;“继、续”都有绞丝旁。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用图画、文字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3)学会用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
(3)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3. 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
4.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与表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
2. 教学难点:(1)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互动环节:通过提问、游戏等形式,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 总结与拓展:对课文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2. 教学目标: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了解自然科学知识。
3.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勇敢与自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面对困难时的乐观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知识。
2. 语文知识:学习并运用本文中的词汇、句型、修辞手法等语文知识。
3. 思想教育: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勇敢、自信、乐观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习并运用本文中的语文知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精讲课文: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提炼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2. 课文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局3. 人物性格:主人公的勇敢、自信、乐观4. 主题思想: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与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生词。
2. 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生字词的学习。
3. 课文的朗读与复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大自然中的树木,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树木的特点,引出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表情,教师给予指导。
3. 理解课文:学生分小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4.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进行书写练习。
5. 朗读与复述:学生分组进行朗读和复述练习,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 想象与表达:学生通过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场景和角色,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7.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2. 课文内容梳理:学生通过板书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并写一篇关于保护大自然的短文。
2. 课堂作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描绘大自然中树木的图画。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朗读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2.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秘密”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你觉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3.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过程与方法1.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生动再现课文所讲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妈妈永远是最了解孩子的,体会伟大的母爱。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狐狸、继续、秘密”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你觉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也会变,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假如你可以变,你会变成什么?是自由快乐的小鸟,还是五彩缤纷的花朵;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还是美丽可爱的小蜻蜓……可有一位小朋友,她的想法却很奇特,她想变成一棵树,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一看吧,相信学完本课,你一定会为这个小朋友的奇思妙想叫好。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后鼻音“状、丁、零、肠” 。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状、零、巧、肠、续、抬”时,可以使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狐、克、继”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狸、秘、密”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状:大地穿新装,山峰显异状,壮美令人叹,大雪巧梳妆。
丁:原来露出紫丁香的山,今天又要寻遍,旱地也要干了。
字谜示例:有的狗不是狗,靠左边的瓜走,而且天生很狡猾,被老虎吓到了。
(谜底:狐)同音字歌示例:河狸:一只小狸猫想摘一个大梨,爬上青竹篱笆,但还有一段距离。
(2)对需要书写的文字进行书写说明。
书写指导:“状”左窄右宽,右部捺画伸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17《我变成了一棵树》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变成了一棵树》是一篇精读课文。
作者顾鹰写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树上长出了很多形态各异的鸟窝。
鸟窝上住着很多动物朋友和“我”的妈妈。
他们在一起在树上东西,而“我”被馋得口水直流的故事。
故事中“我”率真可爱、富有奇思妙想的性格,给我们提供了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希、痒”等 8 个字,会写“状、狐”等 13 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想象的趣味。
3.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读懂课文,体会想象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结合预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希、痒”等 8 个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通过感情朗读,了解“我”变成大树的乐趣。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导语:同学们,你可曾有过其实妙想,希望自己变成什么呢?如果有,你最想变成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随机抽生自由说)
1.揭题: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奇思妙想,并说出了理由。
这节课人我们一起去看看当代儿童文学家顾鹰也喜欢七十二变,她最喜欢变成什么呢?课件出示:(动画:人变成了树)并齐读课题。
2.提出问题: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变成树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3.过渡:说得非常好,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一)提出要求、自主学习
1.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标出自然段。
2.自由读一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3.同桌合作学习生字,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哪些生字比较难记。
利用字卡,互相考一考。
(二)信息反馈、深入学习
1.课件出示词语:
希望痒痒鳄鱼丁零香肠糖醋排骨秘密
师:谁最勇敢当小老师领读。
(生领读教师指导)
2.开火车轮读生字卡片。
希痒鳄丁零肠醋秘
师强调:“醋”是平舌音,“肠”是翘舌音,“鳄”是零声母音节。
3.词语理解。
师提出要求:
(1)找一找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进行交流。
请小老师来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痒痒”、“抬头”“鳄鱼”“香肠”“糖醋排骨”、“丁零”
师:同学们,请用动作来演示一下“痒痒”、“抬头”;看看图片理解“鳄鱼”“香肠”“糖醋排骨”;联系上下文理解“丁零”。
(3)小结方法:理解词语时,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对照图片,也可以先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名读文,其余学生倾听。
2. 学生质疑。
预设:课件出示:
(1)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
(2)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3.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预设并课件出示:①因为贪玩,不想被人打扰,所以想变成一棵树。
②我变成一棵树后,树上长满了鸟窝,奇形怪状的。
窝里住满了我的朋友,还有妈妈,他们在一块吃东西,馋得我口水直流。
师相机板书:变成一棵树,长满鸟窝住满朋友、妈妈
四、指导识字、写字。
课件出示:状狐狸丁零巧克肠继续秘密抬
1.谁来读读,看看能组成什么词。
(教师适时指导)
2.同学们,同坐的来讨论一下如何记忆字型,记准读音。
3. 同学们,请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4.课件出示:形声字结构特点:狸零肠秘密抬
形近字比较:状一壮呱一狐断一继
组词扩展:丁冬丁零巧手巧合攻克续写
5. 指导写字。
(1)同学们,请认真观察生字的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的位置。
(生观察)
(2)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独体字结构。
(生说)
(3)教师重点指导“狐零”的写法。
课件出示:“狐”左窄右宽,注意右面是个“瓜”,不是“爪”。
“零”注意:上面是“⻗”,不是“雨”。
下面的是个“令”,不是“今”。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师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5)巩固检查。
五、小结学生谈学习收获
附:板书设计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变成一棵树,长满鸟窝住满亲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深入学习课文,感情朗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力训练。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看看“我”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齐读课题。
1. 指名朗读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形状狐狸丁零巧克力香肠继续抬头秘密痒痒鳄鱼
2. 指名朗读课文,小组读,开火车读。
二、深读课文,品析语言
过渡: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个想象多么有趣,接下来还会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发生。
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用笔在文中画出来,再来和大家交流。
1.课件出示:“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师:同学们,这是介绍“我”变成树的过程,你认为那些词句有趣?
预设1课件出示:我认为“痒痒的”一词太有想象力了,一个人变成树的过程竟然是从身上冒出树枝,还“痒痒的”。
预设2课件出示:“冒出来”非常好玩,从人的身上冒出树枝,该多么神奇的事情!
师相机板书:变成树:痒痒的冒出来
师:从身上长出枝头的“我”和大家一样的感到好玩,感到惊奇,请读出这种感情。
(学生读,评价读,指名读,齐读。
)
2.课件出示:“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师相机板书:长满鸟窝:各种形状
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省略号还省略了哪些形状的鸟窝?
预设:梯形、星形、心形、五角星等
3.课件出示:“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
”
师相机板书:住满亲朋:小兔子、小松鼠、妈妈……
师提出问题:你认为这句话想象奇特的地方在哪里?
预设:这些在陆地上生活的小动物居然爬到树上居住,而不是一些鸟儿。
更为神奇的还不是这个,最神奇的是,妈妈居然也来到了树上,还住在三角形的鸟窝里!妈妈到来,还带来了好吃和大家一起分享。
而“我”——这棵大树,又是有何反应?
4.课件出示:“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的肚子会发出“咕噜噜……”的声音?这说明了什么?(因为正是该吃饭的时候,我很饿了。
)但是没有人理会“我”,没人会想到变成大树的我,还要和他们一样吃东西,以至于——(我的口水流下来了),从哪里看出来?
5.课件出示:“唉,变成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
三、拓展想象,说话训练。
1. 同学们,本文想象大胆,语言生动、有趣,让我们再来读读吧!(生自由读)
2. 同学们,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想一想,和大家交流分享,并写下来。
3.学生动手写并交流分享。
四、小结生谈学习收获
附:板书设计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变成树:痒痒的冒出来
长满鸟窝:各种形状想象奇妙、有趣
住满亲朋:小兔子、小松鼠、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