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语文复习学案:
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1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论述类文本阅读【说明】本试卷共39分,考试时间45 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正视“人肉搜索”的双重效应当下的互联网世界,“人肉搜索引擎”正成一大热词。
古时江湖悬赏,各路高手追拿逃犯,此犯便被唤作“人肉”。
而对于“人肉搜索引擎”,网络版“百度百科”这样解释: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挤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
“ 人肉搜索”几乎成了网络侦探,在巴黎抢夺金晶火炬者,众网民搜之;四川范老师震中落跑,众网民搜之;“辽宁女”哀悼日辱骂灾民,众网民搜之……一个帖子,好比寻人启事,发动万千网友,终将此人找到。
于是,当事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本来面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无可遁逃地承受众目睽睽下的评说甚至讨伐。
有人说,“人肉搜索” 体现了一种彻底的信息民主,网上人人平等,人人参与,信息共享。
何况网上搜索大多针对多数网民眼中的“坏人”,似乎也代表着一种道义力量。
由于网络是个隐身世界,留在网上的恶言恶行往往找不到责任人,“人肉搜索”的出现,对自认为可以胡言乱语发泄一气扬长而去者形成了一种约束和威慑。
最典型者莫过于“周老虎” 事件,假虎照甫出江湖,便有眼里揉不下沙子的网友质疑,许多人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提出有根有据的论点并互相印证,自发形成一股网络舆论,“周老虎”徒留笑柄。
“人肉搜索” 的出现,对“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这句老话构成了挑战。
不过,“人肉搜索” 的善良初衷,未必就一定能达到维护道义的目的,尤其是在未明真相之前就轻易对当事人下道德判断,进而不顾对方的隐私权利,将其姓名、电话、单位、身份证号码等一一公布,这就有侵犯公民权益之嫌。
比如,最近一名网名叫“Die 豹” 的重庆女大学生在网上发表了“地震很舒坦” 的言论,并被“人肉搜索”找出其真实的相片、姓名,所以不得不休学以避压力,这就引发了人们对于新的网络暴力形式的担忧。
2011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分析综合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文言文分析综合教案二0一一年十二月教学目标: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10年语文高考说明》对文言文分析综合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信息进行综合提炼,并能加以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分析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增强学生阅读、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综合运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提炼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1.分析综合能力。
2.基本的阅读和解题技巧。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一、考题导引1、〔2010年全国卷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X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某某,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
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
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某某,命祎赍诏往。
至那么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朝廷以某某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假设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2011高考语文冲刺复习系列教案:实用类文本阅读第2课时
2011高考语文冲刺复习系列教案实用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目标】㈠知识和能力目标:1.明确高考考纲要求、命题特点,探究总结科技文解题技巧。
2.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能快速阅读文本,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中获得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效地提高现代文的阅读质量。
【教学难点】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把握规律,学会现代文理解、筛选、推断的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正答率。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评讲结合【教学课时】本专题共6课时。
其中讲读课2节,练习课3节,讲评课1节。
第二课时专题演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运载火箭的发射与飞行火箭是一种依靠火箭发动机喷射工作介质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前进的飞行器。
火箭的飞行原理是它借助了物体的反作用力,就像一只充满气体的气球,当我们把它从手中放开后,气球内的气体便顺着气球的气嘴喷出,同时气球向前冲去。
因自身携带氧化剂,用不着像飞机那样依靠大气中的氧气,所以火箭可以飞出大气层,在真空条件下飞行。
运载火箭发射是指从发射前准备到将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的全过程。
火箭发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过程,必须严格遵循预定程序进行。
火箭从制造厂运到发射场后,要先在技术区内对火箭进行检查,进行单元测试和全箭水平测试,严格检测和考核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的完好情况。
火箭无故障或排除故障后运往发射区,进行起竖、吊装、安装有效载荷、加注推进剂、垂直度精确瞄准等一系列作业。
之后,进行射前总检查。
各分系统工作全部完成后,发射控制中心向各部门和各测控站下达时间统一指令,最后由指挥人员下达点火起飞指令。
如果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则立即停止工作,待故障排除后再继续下一程序。
如果故障一时无法排除,即使到了点火前最后一秒钟,也要中止或取消发射。
运载火箭发射后,一般包括垂直起飞段、程序转弯段和入轨段。
201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6
第2节 文言虚词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
齐人伐燕,胜之.。
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不取,必有天殃。
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
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亦运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①齐人伐燕,胜之.②句读之.不知 B.⎩⎪⎨⎪⎧ ①箪食壶浆,以.迎王师②以.弱天下之民 C.⎩⎪⎨⎪⎧ ①取之而.燕民不悦②吾从而.师之 D.⎩⎪⎨⎪⎧①人力不至于.此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解析 A 项代词,它(燕国);宾语前置的标志。
B 项连词“来”,表目的。
C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
D 项介词,引出后面的“此”;介词,从。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后面的题。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使赵不将括即也,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2.下列各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B )A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 B .括母问奢其.故 C .其.母上书言于王曰 D .分断其.军为二 解析 B 项“其”是代词“其中”。
其余三项均为代词“他的”。
参考译文——第2题赵括从年少时就学习兵法,同人家谈论军事,自以为天下的人都赶不上他。
有一次同他父亲赵奢讨论起来,他父亲都驳不倒他,然而他父亲并不认为好。
2011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阶段质量评估(二)(新课标) 新人教版
2011版高中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阶段质量评估(二)1.(2011·兰州一中期中)请根据上下文仿写句子。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眩目的先秦繁星,;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李白的杯中酒,;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万国瞩目的四库全书……2. (2010·台州二调)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作答。
1月25日,张家界“南天一柱”(又名乾坤柱)正式被更名为电影《阿凡达》中的“哈利路亚山”,当天数百名土著居民及海内外游客见证了更名仪式。
“南天一柱”为张家界“三千奇峰”中的一座,位于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袁家界景区南端,海拔高度1074米,垂直高度约150米,顶部植被郁郁葱葱,峰体造型奇特,垂直节理切割明显,仿若刀劈斧削般巍巍屹立于张家界,有顶天立地之势,故又名乾坤柱。
2008年12月份,好莱坞摄影师汉森在张家界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外景拍摄,大量风景图片后来成为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的各种元素的原型,其中“南天一柱”图片就成为“哈利路亚山”即悬浮山的原型。
对于本次更名行为,有人表示支持,认为更名可以借风靡全球的电影《阿凡达》之影响,扩大张家界的知名度,让张家界进一步走向世界,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尤其是国外的游客,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但调查显示,超九成的人反对。
仿照例句,请你针对支持者的看法进行辩驳,阐述反对更名的理由。
(不少于60字)例句:更名也许能满足一些人的要求,但是,如果有人强烈要求把张家界改为“潘朵拉市”,你能相信中国地图上会出现“潘朵拉市”吗?你不觉得这有些不伦不类吗?3. (2010·大连市二模)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
总以为幸福是那高高在上的云朵,可望而不可即;,;,。
可是幸福就在你身边。
答:4. (2010·聊城市二模)下面是国庆阅兵总指挥部罗援将军的访谈节选,请用一句话概括罗将军的观点。
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
明确:这两个故事其实说明的都是察看的重要性,只可是重视点不一样而已。 “画蛋”的故事告诉我们察看事物要多角度、全方向。莫泊桑的故事告诉我们察看要仔细、详尽。
这两个故事都是和“套板反响”唱对台戏的,都力求创新。只有经过多角度的察看,才能发现一些他人所看不见的东西,画出自己独到的东西来。写作上也要求察看一定仔细,
“在文字上斟酌,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斟酌’ ” “文学是艰辛的事,只有勤苦自励,革故鼎新,不时求
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华与符合,你才会渐渐达到艺术的完满。”
3、要点赏析课文第7段①导入
先看两段文字描绘:这是某年高考取两位考生对一对孪
生小姑娘的肖像描绘,你以为哪段写得比较好?(多媒体显
示)
A、这是一对孪生小姐妹,看样子也就十岁左右,个子
亲密关系,这三个例子的作用能否同样?
明确:三个例子,三种种类,三层意思。
例一说明不一样句式不一样意味,由此引入论题。
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一样, 从静态下手论证中心论点。
例三从动向下手,说明不一样字眼不一样境界,特别精华、正确,既缺一不行,又不显丝毫负担。
②文章在第三段提出了中心论点,是怎样明确的?
处呢?元朝无名氏写的剧本《杀狗劝夫》的第四折,有这样
一句台词:“哎,使不得你字斟句酌。”这即是它的出处。无
论是出处,仍是字典的解说,这个词都没有表扬的意思,而
朱光潜先生却把它作为文章的题目,大书特书。他是怎样让
解说这个词的呢?下边就请同学们细研课本,看一看“咬文
2016崭新精选资料-崭新公函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
教育最新K122011高三语文 记叙散文复习学案
记叙散文【单元解读】一.高考目标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二、单元复习本单元课文都是写人记事散文。
下面就写人记事散文有什么特点和这些课文怎样体现这些特点作一些概要的说明。
1.写片段写人记事散文是散文的一个重要品种,其特点一是写真实人事,不事虚构或夸饰,二是叙事可完整也可零散,而零散的更多见,零散才见出散文的“散”的特点。
从“散”这点来说,散文的写法与小说不同,传统意义上的小说都有完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具体的环境背景等,这些在散文中都不必求全,甚至可以免了。
本单元的这些课文描写的是一个个人物的一个个片段故事。
鲁迅对刘和珍的了解并不算多,但这不妨碍他写作《记念刘和珍君》,教材编写者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列举了有关刘和珍的事迹,都是作者零星细小的印象记录;汪曾祺对金岳霖的了解和鲁迅对刘和珍的了解差不多,同样不妨碍他写《金岳霖先生》。
作者的机巧在于将一个个人物的片段印象串连起来,一个个片段就是一颗颗珍珠,聚合在一起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2.抒真情写人记事散文固然重在记叙,但抒情必不可少,作者在表现人物的特点和品质的同时,还表达作者对人物、对社会的情感判断,作者的个性气质、情感襟抱都在文章中充分显现出来。
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课本同步复习教案
2011届高考语文第一轮课本同步复习教案2011高中语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社会科学论、随笔【单元解读】一.高考目标阅读鉴赏中外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诗歌、戏剧等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精神。
1.分析综合(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精神(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二、单元复习这个单元精心编排了三篇,其中一篇是杂,两篇是随笔。
杂是鲁迅的《拿主义》。
这是一篇传统,阐述对化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
虽然这篇杂写于上世纪30年代,但今天读依然觉得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充满着科学价值与革命精神。
因为70年,被这篇战斗檄指责为“孱头”,怒骂为“昏蛋”,鄙夷为“废物”的人仍不断冒出。
这篇精巧的构思,精彩的比喻,严密的论证,辛辣的讽刺。
随笔《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伦理学方面的。
过去教科书选用的议论,大都是政论、思想评论和时事评论,关于母爱、父爱之类的议论,似乎从没有进过本。
选用这篇就算开了一个先例。
实际上,这个问题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学生都是在父母的爱的阳光下成长的。
学生从小学起已经读了不少关于父母之爱的学作品和一般记叙,现在读这篇议论,就可以上升到理论高度,重新认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作者是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的西方思维方式,他的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
《短三篇》中《热爱生命》一,是典型的随笔。
它是一段哲人语录,朴素而又深刻。
2011高考语文冲刺复习系列教案: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课时
2011高考语文冲刺复习系列教案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教学重点】1.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义;根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语句3.根据试题要求对原文信息进行筛选和组合4.研究文章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内在联系5.理清顺序,抓住要点,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能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6.在整体阅读中通过审读标题、寻找文章的中心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评讲结合【教学课时】本专题共6课时。
其中讲读课3节,练习课2节,讲评课1节。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小说阅读小说是文学样式中的一种重要体式,它包含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等。
小说鉴赏考查的选材是宽泛的,长篇小说的节选、短篇小说的节选或者整篇小小说都可被选用作阅读材料,其考查能力要求、考查特点与散文阅读的考查大致相同,但也有其考查重点。
具体来说,我觉得要做到以下“三分析三把握”:一、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情节小说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构思的精巧别致。
巧妙的构思首先表现在新颖、独特、有悬念、有起伏,结构精巧。
小说的构思精巧还表现在含蓄曲折。
所以阅读小说时,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作者的思维脉络,既是小说的一个考查点,也是阅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
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此题就考查对小说作品结构的把握,具体考查对小说情节安排作用的分析。
解答此题时就要从全文入手,注意小说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的正面和侧面、明和暗的关系,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
答案:(1)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
2011届高三语文复习学案
2011届高三语文复习学案:古诗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点拨学习目标: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
2.把握古诗鉴赏快速解题方法与规范答题技巧。
学习重点:如何确定诗词写了什么内容;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学习形式:识记、练习学习设想:多结合例句加强感悟,尽量把补充练习中的例句对位到知识点中。
学习时间:两课时考点解析: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鉴赏,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
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2、鉴赏其语言;3、鉴赏其表达技巧。
那么评价的又是什么呢?是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
学情分析:经过我们平时的训练,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联系分析,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过程一、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1.看背景了解了诗人的思想性格,了解了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诗歌的主题。
2.看体裁如果是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之叹。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3.看技法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诗歌的主题。
例如: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诗采用的写法,一为用典,“朱雀桥”“乌衣巷”为东晋的繁华之地,“王谢”为东晋权贵豪门。
一为借景抒情,“野草花”“夕阳斜”,这些景物让人联想到萧条衰败;旧时的堂前燕,目睹了王谢家族的富贵荣华,现在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技法入手,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昔盛今衰的王朝悲歌。
在这首诗中,诗人很可能就在感叹唐王朝的衰败。
4.看意象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2011届高三语文考点专题复习教案全集-7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教学目标】1.掌握“准确、鲜明、生动”的基本要求。
2.掌握使“准确、鲜明、生动”的方法。
3.掌握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试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教学重点】理解“准确、鲜明、生动”的内容与掌握“准确、鲜明、生动”的方法【教学设想】讲解二课时,训练二课时【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考点概述】2009年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规定:“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E”。
这一考点是在去年“简明、连贯、得体”的基础上新增了“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适应了新课标的要求和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
“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
准确,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
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
“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
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表达的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
简而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
本考点一般出现在概括、修改病句、拟制广告词、邀请信、劝告勉励、请托拒绝以及致辞演讲稿等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题型中,或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语句的试题中。
“生动”就是表达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形象思维,使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生动的考查在简明得体、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压缩与扩展和修改病句等题目中均有体现。
【抢滩攻略】一、怎样才能使语言准确1.符合特定的情境。
2.符合事理及对象。
即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
3.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
书面语庄重典雅,口语则通俗易懂。
它们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使用的场合不同而已。
口语、书面语的转化,复述或转述的重点的转化,还要注意转述时间、地点、对象等具体情况。
2011届高考语文冲刺复习教案9
2011高考语文冲刺复习系列教案正确使用词语第二课时(一)实词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中药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其药效一般比较缓和..。
B.虽然平时工作很忙碌,但只要有时间,我就整顿..家务,让家里变得洁净、整齐、漂亮。
C.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在花海中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神气十足....。
D.诗评家所谓“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跟白居易“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是不同的,饥寒让杜甫刻骨铭心....,所以他写出的诗句更加深刻感人。
答:D(A中“药效”和“缓和”不搭配,应用“缓慢”。
B中“整顿”和“家务”也不搭配,“家务”是“家庭事务”,自然不能整顿。
只能“操持家务”。
C中“神气十足”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带有傲慢的神气,而语境是“神定气闲”。
)2.(2008年北京卷)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位于日本藤川市海滨的聂耳纪念碑,用素净的大理石成,稍稍倾斜地平置于长方形基座上。
四周的石砌边缘内,着匀称的海滨卵石。
碑石“耳”字形,有如在地上的一只巨大的耳朵,日日夜夜倾听着大海的呼啸和浪涛之声。
A.雕铺呈贴B.塑铺像画C.塑摆像贴D.雕摆呈画答:A(对“纪念碑”所用材料用“雕”字准确,“摆”有放的意思,不固定,而“石砌边缘内”应该用“铺”,碑石的形状是有意设计的,所以用“呈”,“贴”与前面的“铺”相照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教育是打开个人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也是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铺路石,更是人类文明传续..的不竭动力。
B.草原上,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散落,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C.千百年来,湘江培育..着两岸的乡村和城市,湘江之水不仅流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荡漾在他们的梦境中。
D.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
201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1-----分析综合
第2节分析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核心提示:中国茶道源远流长茶道邸永君饮茶、嗜茶,是中华儿女发自内心的喜好,是炎黄子孙绵延千载的雅趣。
古语云:“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
”茶道与六艺相通,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
茶还被人们视为生活之享受,治病之良药,提神之佳品,友谊之纽带,文明之象征。
饮茶有益,更应有礼、有道。
基于此念,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我们的祖先赋予了饮茶以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已不局限于日常物质生活需求的层次,日益发展升华为一种优雅的文化艺能——茶道。
所谓茶道,是以通过饮茶而修道、悟道并力求最终证道的一种生活艺术,是饮茶健体与修身证道的统一。
无茶,道则无从谈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也;而无道,用茶则不啻蛙吞牛饮,了无情趣。
因此,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茶道之大要有四:曰茶艺、茶礼、茶境、修道。
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整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而所谓修道,就是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以求最终达到精神升华的至美意境。
茶道中所修何道?到底是儒家之道,道家、道教之道,还是禅宗及佛教之道,会因饮者旨趣不同而各有偏重。
一般而言,应为各家之道的综合融会,概括起来有养生、怡情、修性、证道四大层次。
而证道是修道的理想目标,是茶道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既可诠释为儒家之“尽精微而致广大”,又可体味出道家之“无为而无不为”,还可领悟到佛家之“一尘不染万虑不生”。
回顾国人饮茶历史,饮茶之法有一个演变过程。
最初多用煮茶之法,后来逐渐摸索出煎、点、泡等3种方法。
而茶艺便是依煎、点、泡三法而成,中国茶道也就先后出现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等3种形式。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而茶道之形成必然要以饮茶的普及为前提。
唐代以前虽已有饮茶习俗,但普及程度尚低。
东晋时,士大夫之间饮茶之风渐盛,已有茶艺的雏形,然而远未完善。
由晋至唐,属于中国茶道的萌芽时期。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总体设计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总体设计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在现代文阅读的分值和体型上又有了一些变化,因此对2011年的高考语文复习必须重新进行总体设计,身在高三的师生不仅要明了高考语文考什么,怎么考,而且要清楚怎样游刃有余地复习迎考。
由于江苏新高考方案把语文视为重中之重的高考科目,语文的课时相对增多了不少,故立足课堂,有条不紊提高复习效率,真正提高语文素养,才是确保取得理想的高考语文成绩的重要保证。
1、精选一套资料,进行校本整合随着高考巨大的利益催动,为高三学生编著的高考语文复习资料也异彩纷呈,有的已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有的是众多专家的集体智慧,但也有粗制滥造的,因此要精心选购一套复习资料,并进行校本化处理,加以重新整合,以适合本校的校情和学情。
在使用过程中还要关注最新信息,不断进行补充,尤其是有关命题思路、解题技巧等的指导复习的小文往往四两拨千斤。
复习前要指导学生解读2010年语文考试说明,做到人人有清醒的考点意识,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对各个考点分解细化,落到实处,每一天都应明晰的复习要点,练什么,怎么练,达到什么程度等都要做到心里有数,有的放矢。
只有时时有意识,天天有目标,处处明出处,才能不做无用功。
并且需要经常回头看,进行反思和调整,以确保复习能把准正确而有效的方向。
语文复习最忌信马由缰、盲目自信,一定要根据实际,在自知之明基础上,按步实施,做到有一本校本化资料在手,心中感到有底。
2、重视基础训练,有效提升能力语文教学有自身的特点:得法于内,得益于外,以内引外,以外补内。
语文高考属选拔性考试,虽然命题取材于浩瀚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测试的重点就是语文能力,即语文素养和发展潜力,因此复习时必须重视基础,注意提升语文能力。
在高考语文考查的六种能力中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都属于基本能力,在语文复习中要稳打稳扎。
对名句名篇的背诵要日有所进;对文言实词和虚词要注意落实;狠抓成语积累,持之以恒,因为丰富了成语有关知识,对文言文的阅读和文化底蕴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病句的基本类型要了如指掌,尤其是对歧义句要适当训练,这是关系到语言与思维能否同步,且能否准确表情达意的大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届高三语文复习学案:古诗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点拨学习目标: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
2.把握古诗鉴赏快速解题方法与规范答题技巧。
学习重点:如何确定诗词写了什么内容;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学习形式:识记、练习学习设想:多结合例句加强感悟,尽量把补充练习中的例句对位到知识点中。
学习时间:两课时考点解析: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鉴赏,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
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2、鉴赏其语言;3、鉴赏其表达技巧。
那么评价的又是什么呢?是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
学情分析:经过我们平时的训练,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联系分析,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过程一、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1.看背景了解了诗人的思想性格,了解了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诗歌的主题。
2.看体裁如果是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之叹。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3.看技法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诗歌的主题。
例如: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诗采用的写法,一为用典,“朱雀桥”“乌衣巷”为东晋的繁华之地,“王谢”为东晋权贵豪门。
一为借景抒情,“野草花”“夕阳斜”,这些景物让人联想到萧条衰败;旧时的堂前燕,目睹了王谢家族的富贵荣华,现在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技法入手,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昔盛今衰的王朝悲歌。
在这首诗中,诗人很可能就在感叹唐王朝的衰败。
4.看意象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
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学生在古诗鉴赏备考中,应熟知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
5.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句、诗眼)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二)诗歌技法的快速把握1.要牢固、准确地掌握古代诗歌常用的技法。
如,词法,句法,修辞手段,表现手法。
下面,侧重谈谈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
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如烘托、虚实(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用典等,有助于披文入情。
其他如“比兴”“拟人”“夸张”“排比”“反复”等手法,都应了解,以便在鉴赏时得心应手。
⑴托物言志:托,寄托,借助;物,客观事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思想,情感,哲理,等等。
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⑵用典:古典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来表达思想情感,这就叫作用典。
⑶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重要标志。
借景抒情,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
比如马致远的《秋思》,句句是写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和景高度的统一起来。
⑷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
⑸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
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⑹虚写和实写虚写,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
实写,恰好与之相反。
⑺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8)风格流派“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比如李白的清新飘逸洒脱,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王维之诗诗中有画,如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词婉约含蓄。
(9)语言特色1)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2)平淡,也称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3)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4)明快。
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5)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6)简洁。
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2.通过强化训练,提高把握诗歌技法的准确性与熟练程度。
3.鉴赏技法时,如果没有规定角度,应选择作品最为突出、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切入。
采取此项解题策略,既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又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二、古代诗歌的规范答题可概括为: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
(一)答题的要求1.符合题目的要求: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题目要求你回答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环境描写、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等,一定要看清,看清了,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2.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诗歌鉴赏虽说是开放型试题,但也要求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
诗歌鉴赏要抓住诗眼,描绘意境,准确有条理的分析。
诗歌鉴赏,应结合原诗的语言,不能架空分析,要有具体的分析过程。
(二)答题的角度1.题目开口面小的,按规定的角度切入。
2.题目开口面大,可自选角度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不要面面俱到,围绕一点写即可。
例如从内容、形象、线索、语言风格等等方面均可。
(三)答题的格式1.先观点后理由: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
2.先分后总式:答题时,先分说后总说。
3.先总后分式: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4.分点作答式: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
(四)答题的表达1.表达的过程要完整一种感悟、一份情感,它的表达,一定有一个过程。
我们在表达这种感悟、情感时,一定要把过程讲清楚。
诗歌赏析的一般的步骤是叙析评。
“叙”即概括地引述原句;“析”就是作过程的简析;“评”就是旗帜鲜明的亮出观点。
2.表达的语句要流畅表达流畅,一是指文句通畅,二是指先后有序,三是反映用语准确、表达到位。
只要真正地理解了,表达流畅应该是能做到的。
三、训练平台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
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案: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分)菩萨蛮·塞上秋望——(清)冯云骧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
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
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1)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呼应了词题?这些意象的描写有何作用?(3分)(2)一般说来,词的下阕应抒发情感,可文中却看不到直抒胸臆的句子,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下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答案:3.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除夜作高适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两首诗均写到节日、馆舍、灯,且用意基本相同。
请问,用意是什么?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3分)(2)“故乡今夜思千里”与“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哪两个诗句也用了这样的写法?高适的《除夜作》末句表达了什么情感?(5分)答案:4.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问题。
(8分)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南宋]张辑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
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
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1)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原因。
(2)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