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断句、翻译复习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翻译》课件
翻译常见错误
5 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不对。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原句中的“也”是句 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 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应该去掉。
6
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整。 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 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不对。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 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文言文断句
散句
(8)“也”“乎”等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例:①余闻之也/久矣。 (《伤仲永》) ②洋洋乎/与灏气俱。 (《始得西山宴游记》) 例①中“也”不是谓语前的副词状语,不能读成“余闻之/也久”。 ②中“乎”是句中语气词,是要停顿的。
文言文断句
散句
(9)诗句节拍间要停顿。 古诗的朗读有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是两字一停顿,即按音节停顿。 例:①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天门/中断/楚江/开。(《望天门山》) ③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也可以按意义单位停顿,如例12两句也可读为“沉舟侧畔/千帆过” “天门中断/楚江开”。
翻译常见错误
7 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在翻译时,有时为了使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 如:“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应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 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8 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专题复习课件
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
方是必加不上可判少断的词,“但在是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
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
6.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 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 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 权”的后边加上“把它(曹操的书信)”,语言 才显得清晰完整。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地位低下,见识浅陋)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因为) (授予恰当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
5.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
1.体会本 课切中 要害、 深入浅 出的说 理特点, 学习这 篇文章 的表达 方式, 品味本 文的语 言特点 。找出 文中典 型的语 句,归纳 其特点 ,尝试 从表达 目的、 听众的 感受角 度品评 其表达 效果。 阅读时, 还要注 意思考 ,理解 这篇文 章的针 对性和 现实意 义。
▪
2.只有懂得舍与得,才不会被利禄牵 扯而过 度奔波 劳累; 一个人 只要能 够自得 其乐, 即使有 所失也 不会为 此不快 乐;一 个人只 要拥有 高深的 道德修 养,即 使没有 官位也 能内心 平静轻 松。
4、删削法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
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 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 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例: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偏义复词,“同”不译)
译文: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同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复词,“出”不译) 译文: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发生)。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方是必加不上可判少断的词,“但在是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
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
6.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 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 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 权”的后边加上“把它(曹操的书信)”,语言 才显得清晰完整。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地位低下,见识浅陋)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因为) (授予恰当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
5.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
1.体会本 课切中 要害、 深入浅 出的说 理特点, 学习这 篇文章 的表达 方式, 品味本 文的语 言特点 。找出 文中典 型的语 句,归纳 其特点 ,尝试 从表达 目的、 听众的 感受角 度品评 其表达 效果。 阅读时, 还要注 意思考 ,理解 这篇文 章的针 对性和 现实意 义。
▪
2.只有懂得舍与得,才不会被利禄牵 扯而过 度奔波 劳累; 一个人 只要能 够自得 其乐, 即使有 所失也 不会为 此不快 乐;一 个人只 要拥有 高深的 道德修 养,即 使没有 官位也 能内心 平静轻 松。
4、删削法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
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 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 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例: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偏义复词,“同”不译)
译文: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同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复词,“出”不译) 译文: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发生)。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02 文言文阅读第4节 文言断句与翻译课件
④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 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
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
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6. 依总分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也可以据
此进行断句。
二 翻 译 1、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 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 到实词、虚词尽可能与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 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 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 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 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 落实。多年来,高考翻译题均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 只有在确实难以直译的情况下才酌情采用意译。
第四招:“调”,就是调整。把文言文中特殊句式按现代 汉语的表达习惯调整过来。 把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 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译: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②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译:晋国有什么满足的?
2. 看虚词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 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 断句的地方。
①句首虚词“夫、其、惟、唯、盖、盍、凡、窃、请、敬” 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有些常用在句首 的关联词,如苟、纵、于是、向使、然而、且夫、若夫、 无论、至于、至若、是以、是故、继而、纵使、然则等前 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向 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 可以帮助断句。 ②句尾虚词:“乎、哉、也、兮、耶、矣、耳、欤、焉、 而已”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
文言文断句张PPT精品课件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断句技巧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一、什么叫断句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 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 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 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 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人们早晚回来到这里游玩,来议论 我们执政的好与坏。他们认为好的, 我们就推行它,他们憎恶的,我们 就改正它。这是我的老师啊,为什 么要毁掉它呢?
(五)曾参杀人
(甘茂曰:)“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 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 ‘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 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 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 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 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 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贤不及曾子, 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 适二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 “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 于息壤。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 相承,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又为我们断 句提供了方便。例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 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现炒现卖
例如: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 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 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 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说苑》)
现炒现卖
例如: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断句技巧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一、什么叫断句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 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 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 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 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人们早晚回来到这里游玩,来议论 我们执政的好与坏。他们认为好的, 我们就推行它,他们憎恶的,我们 就改正它。这是我的老师啊,为什 么要毁掉它呢?
(五)曾参杀人
(甘茂曰:)“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 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 ‘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 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 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 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 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 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之贤不及曾子, 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 适二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 “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 于息壤。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 相承,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又为我们断 句提供了方便。例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 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文言文断句(课件41张)
现炒现卖
例如: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 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 不可及也。君子虑福弗及,虑祸百之,君子择人而取, 不择人而与,君子实如虚,有如无。(《说苑》)
现炒现卖
例如: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文言文复习专题课件(断句、翻译)
B、文言固定句式:
“ 如 …… 何 ” 、 “ 况 …… 乎 ” 、 “ 何 ( 以 ) …… 为 ” 、 “ 无 乃 …… 乎 ” 、 “ 得 无……乎”等。
固定词组:
“无所”、“有以”、“无以”、“以为”、 “何所”、“孰若”、“至于”、“足以”、 “得无”、 “何以”、“于是”、“然则”等, 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二、考题示例:
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 “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①临朱②。 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 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 “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③也,请谢 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④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 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夥⑤矣奈何姓万自 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初机士偶一解,而即以訑訑自矜有得。殆类是已。
四、牛刀小试:
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 “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①临朱 ②。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 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 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 谷③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④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 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夥⑤矣奈何 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初机士偶一解,而即以訑訑自矜有得。殆类是已。 (选自《贤弈篇· 应谐录》) 【注】①搦管:握笔。②临朱:描红,教师写好红色楷 字再叫初学儿童用墨笔填写。③馆谷:教学报酬,古代 多用谷物作薪水。 ④姻友:亲戚、朋友。 ⑤夥:多。
练习二: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断句+课件(共31页)
/ / / 知 不 足 然 后 能 自 反 也 知 困 然 后 能 自 强 也
翻译: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 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3、综合练习,用三条“/”给下面画线句子断句。
曾子杀彘(zhì)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
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
牛刀小试 1、用3条“/”给下面文段断句。
/ / /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 曰 长 于 臣 沛 公 曰 君
为 我 呼 入, 吾 得 兄 事 之。
规律一、五
——《鸿门宴》
翻译: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 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 待他。”
2、单句练习,用3条“/”给下面几个句子断句。
排比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闻妹妹来来,,当当户户理理红红妆妆,,小小弟弟闻闻
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排比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
5.山货不恶在其高弃,于有地仙也则,灵不;必水藏不于在己深;,力有恶龙其则不灵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反复、对偶
规律方法总结四:借助修辞手法断句。
/ / / 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
思考:有无规律可循?
规律方法总结二:借助句末语气词断句。 ★句末语气词有“乎、者、也、矣、邪(耶)、哉、焉、耳、 而已”等,可在语气词后断句;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句子断句。
惠 子 曰/我 非 子/固 不 知 子 矣/子 固 非 鱼 也 /子 不 知
鱼之乐
是 马 也/虽 有 千 里 之 能 其 视 下 也/亦 若 是 则 已 矣
翻译: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 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3、综合练习,用三条“/”给下面画线句子断句。
曾子杀彘(zhì)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
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
牛刀小试 1、用3条“/”给下面文段断句。
/ / /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 曰 长 于 臣 沛 公 曰 君
为 我 呼 入, 吾 得 兄 事 之。
规律一、五
——《鸿门宴》
翻译: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 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 待他。”
2、单句练习,用3条“/”给下面几个句子断句。
排比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闻妹妹来来,,当当户户理理红红妆妆,,小小弟弟闻闻
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排比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
5.山货不恶在其高弃,于有地仙也则,灵不;必水藏不于在己深;,力有恶龙其则不灵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反复、对偶
规律方法总结四:借助修辞手法断句。
/ / / 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
思考:有无规律可循?
规律方法总结二:借助句末语气词断句。 ★句末语气词有“乎、者、也、矣、邪(耶)、哉、焉、耳、 而已”等,可在语气词后断句;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句子断句。
惠 子 曰/我 非 子/固 不 知 子 矣/子 固 非 鱼 也 /子 不 知
鱼之乐
是 马 也/虽 有 千 里 之 能 其 视 下 也/亦 若 是 则 已 矣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断句(56张ppt)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 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 读之。(凿壁偷光)
规律一: 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 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 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 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 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规律五: 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 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例如: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 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 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 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 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 者,知胜之道也。
▪ ⑴句首语气词 :“其、盖、凡、窃、诸、敬、
唯、盍、夫、且夫、若夫 嗟夫、嗟乎、呜 呼” ;
▪ ⑵ 句末语气词 : “也、矣、欤、哉、耶、哉、
乎、焉、兮、耳、而已” ;
▪ ⑶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④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
“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 “然则”;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文言文断句
▪ □什么叫断句
▪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 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 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 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 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 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 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 “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叫断句 读。
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
规律一: 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 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 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 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 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规律五: 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 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例如: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 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 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 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 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 者,知胜之道也。
▪ ⑴句首语气词 :“其、盖、凡、窃、诸、敬、
唯、盍、夫、且夫、若夫 嗟夫、嗟乎、呜 呼” ;
▪ ⑵ 句末语气词 : “也、矣、欤、哉、耶、哉、
乎、焉、兮、耳、而已” ;
▪ ⑶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④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
“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 “然则”;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文言文断句
▪ □什么叫断句
▪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 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 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 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 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 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 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 “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叫断句 读。
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
精选 《文言文阅读断句和翻译》完整版教学课件PPT
名题强化
一、2021·江西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 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 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 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 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名题强化
今人呼鹅为舒雁,或称家雁,其褐色者为雁鹅,雁之最大者 曰天鹅。 唐太宗时,吐蕃禄东赞⑤上书,以谓圣功远被⑥,虽雁飞于 天,无是之速,鹅犹雁也,遂铸金为鹅以献。盖二禽一种 也。选自?容斋随笔?
名题强化
【注释】①衢qú:指衢州。②扰:顺服。③块:孤独。④
俦:伴侣。⑤禄东赞:吐蕃酋长。⑥被:普及。
解题技巧
一、文言文断句方法: 1.主语和谓语之间优先停顿、动词和宾语之间要停顿修饰语 与中心词之间可以不停顿,以使语意明确。例:先帝/不以/臣 卑劣。 2.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优先停顿。句首发语词即指放在句子 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又没实在意义,只 是充当语气助词作用的虚词,如“至于〞“夫〞“假设夫〞 “盖〞“且〞等。例: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解题技巧
10.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 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例:虞山/王毅叔远 甫/刻。“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 〞,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11.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 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四字骈句,应该两字一顿, 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上述只是断句的根本规律,不应死搬硬套,应结合具体的语 境正确地理解句意后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找到 正确答案。
名题强化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
•知识点释析
句子成分: 主语 + 谓语 +
词性:名词、代词 动词、形容 词
宾语 名词、代词
例一:人 恒过 / 然后 能改。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 观乐察》:名词+动词 /(名词)+动词
断句方法一:找动词
•知识点释析
例二:渔人 甚 异 之 / 复 前 行。选自《桃花源记》 观察:名词+动词+代词 /(名词)+动词 断句方法二:找代词
【知识图要】
【知识图要】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富翁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先生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儿的生活好痛/ 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 挣了很多钱/”。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修饰限定语和中心词;⑤忽略倒装句。
文言翻译
一种意识
两个原则 文言文翻译技巧
五个注意 六种方式
踩点得分 直译为主(信、达) 意译为辅(雅) 五种句式
留删换调补贯
1.(2021·全国甲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
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 决战!(1)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 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2)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 二十万匹成约而还。
翻译下列句子:
借喻:喻指边疆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子翻译与断句(共24张PPT)
④......然则(虽然这样,那么)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 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 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 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4、补 补充省略的部分,使意思完整。
个
座
天帝
①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村中人
②见渔人,乃大惊。
击鼓
击鼓
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之
我
您
④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用:“……者,……也。”表示;
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用:“……,……也。”表示;
如:夫战,勇气也。 鱼,我所欲也。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在主谓之间加“乃、则、即、皆、本、亦、素、为、是” 等词来表示肯定判断。如: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臣本布衣。 C、水皆缥碧 D、环滁皆山也。 E、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F、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G、问今是何世?
3.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 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 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 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 假诸人而后见也
4.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 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 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 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和翻译课件
反问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 句式 “何……为”等反问句式;
被动 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
固定 “如……何”、“况……乎”、“何(以) ……为”等固定句式,以及文 句式 言文中常常出现的总分、分总形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战
下无法守”,吾往年读之,亦无甚警惕;近岁在外办事, 乃知上之人必揆诸道,下之人必守乎法。若人人以道揆
演
自许,从心而不从法,则下凌上矣。“爱人不亲”章,
练
往年读之,不甚亲切;近岁阅历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智 不足也此切己体察之一端也。
1.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 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 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14
季A子B贤C使D国E及F季G子H则I吴J可K以L兴M及N兄O弟P相Q继
CHM
【解析】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叫谒;次子叫余祭;三子叫夷昧;少 子叫季札,被称为延陵季子,在兄弟中数他最贤能,三个兄长都知道这一 点。于是吴王寿梦死后,长子谒要将王位让给季子,季子始终不肯接受。 谒便作誓约说:“季子贤能,如果君位传给季子,那么吴国就能兴盛。我 们就按照兄弟次序继承王位。”(他)每当吃饭时便祈祷说:“但愿我能 早死,把君位传给季子。”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
1
文 言 文 断 句
2
字句必须能讲通
原
内容必须与整体语境相符
文
则
兼顾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修辞以及古代
文化常识
言
断
名代断句
句
虚词断句
方 法
句式断句
排偶断句
对话断句
高考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断句、翻译复习
以上这几种断句方法是分别说的, 以上这几种断句方法是分别说的,在具 体断句时,常常要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 综合运用. 体断句时,常常要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
衡量断句正确与否的方法 断句加标点后,还应该作些检查.那么, 断句加标点后,还应该作些检查.那么, 如何衡量断句的正确与否呢?下面两条方法 如何衡量断句的正确与否呢? 可供参考. 可供参考. 1,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 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 2,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 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
六,察反复,定句读 察反复,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 辞方法. 词语重复,短语和句子重复以及句式重复几种 辞方法.有词语重复,短语和句子重复以及句式重复几种 情况,这是断句的标志之一.断句时,先找到重复的部分, 情况,这是断句的标志之一.断句时,先找到重复的部分, 然后找到前后与之相关的词语或句子,断出完整的句子. 然后找到前后与之相关的词语或句子,断出完整的句子.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反复多次,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反复多次, 庄暴见孟子》也有大段反复.抓住这一特点, 《庄暴见孟子》也有大段反复.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 于断句. 于断句.
例 1: 齐 威 王 魏 惠 王 会 畋 于 郊/惠 王 曰 / 亦 有 宝 乎/威 王 曰 / 有. 齐 无
例 2: 刘邦) 上(刘邦) 问 曰 / 我 能 将 几 如 韩信) 何/信(韩信) 曰/陛 下 不 过 能 将 十 万 / 曰 / 君 何 如/曰 / 多 多 益 上 于 臣 善 耳/上 笑 曰 / 多 益 善 何 为 我 多 禽/信 曰 / 下 不 能 将 兵 而 善 将 陛 将/此 乃 信 之 所 以 为 陛 下 禽 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 雨 天/留 客 天/留 我 不/留 下 雨/天 留 客/天 留/我 不 留
做断句的三个步骤是:先读,后断,再检查。
一、文言文断句的最基本的原则,是要读懂文义。
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 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例如:
例如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奉之弥繁,侵之 愈急”等。 排比 对偶 例1:
臣 囊 商 外 河 固 括 君 连 之 秦 守 四 佐 横 外 孝 以 海 之 而 公 窥 之 内 斗 据 周 意 立 诸 崤 室 并 法 侯 函 有 吞 度 于 之 席 八 务 是 固 卷 荒 耕 秦
/拥
天 之 织 人
/
百胜之法。文 士 家 作 文 亦 何 独 不 然/ 意 盖 乘 间 则 巧 笔 翻 空 则 奇/ 逆 振 则 险 词 旁 局 / / 搜曲引则畅虽古今名作如林亦断无攻 / / 坚 摭 实 硬 铺 直 写 而 其 文 得 佳 者。
——08朝阳期末
11.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直 线的部分断句。(5分)(07 北京)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 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具 告沛公,沛公大惊。”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 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 读。(上面例中的“小小、大大”亦然)
例1: 刻 削 之 道/ 莫 如 大/目 莫 如 鼻 小/鼻 大 可 小/小 不 可 大 也/目 小 可 大 / 不 可 小 也。 大
例2: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句中划线的分别是帝王纪年、人名、古地名, 翻译时都可保留不译。
3.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被省略的成分或某些 必要的词句,使意思更准确,句子更顺畅。 例1: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句中“与”前省略主语“邹忌”,“与”后 省略宾语“客”。翻译时都应补出。 例2: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游褒禅山记》) 这句话应译成:距离华山洞百余步(的地 方),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 • 补出的内容一般要加上括号。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1.应以直译为主,即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在 译文中,要译出原文用词语造句的特点。 2.在难以直译或者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 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做到尽 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例如: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 直译:连秋天里鸟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而 后 艰/乌 五 岳 之 图 一 足/谈 沧 估 客 之 一 味/不 如 庖
六、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 辞方法。有词语重复、短语和句子重复以及句式重复几种 情况,这是断句的标志之一。断句时,先找到重复的部分, 然后找到前后与之相关的词语或句子,断出完整的句子。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反复多次, 《庄暴见孟子》也有大段反复。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 于断句。
答案: 刻 削 之 道/ 莫 如 大/目 莫 如 鼻 小/鼻 大 可 小 小 不 可 大 也/目 小 可 大 大 不 可 小 也
三、找虚词,定句读。 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 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例如,语气词 “乎”“也”“矣”等常在句末, “盖”“夫”“凡”等常在句首, “于”“以”“而”等常在句中。 例1:
4.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一是用现代的双音词去换古代的单音词。 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划线部分应译成: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解释疑惑(问题) 二是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古人和今人有不 同的指称,翻译时应用现代的指称去替换古代的 指称。 例2:邹忌修八尺有余„„朝服衣冠„„ 句中的“修”现在讲“长”,这里指身高; “服”现代讲“穿戴”。
(2)定语后置。 例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句中划线部分要按“求可使报秦之人”来译: 计策还没有确定,(想)寻找(一个)可以出使 回报秦国的人。 例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句中划线部分要按“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来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例3:石之铿然有声者„„ 按“铿然有声之石”译:发出铿铿声音的石头 例4: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 (03海淀一模) 要按“有之市而醉归之丈人”来译:城里有 (一个)去集市喝醉酒回家的老人
பைடு நூலகம்
/
雍 下 心 修 拱
/
州 包 当 守 手
之 举 是 战 而
地 宇 时 之 取
君 内 也 具 西
/ /
对照
——《过秦论》
例2:
有 不 以 为 溟 之 瞥/疏 丁 之
及 行 知 广 八 一
之 而 而 能 山/不 以 为 珍 之 啜
后 知 如 知 谱
知 履 之 / 者 乎/ 披 樵 夫 之 海/ 如 不 以 为 知
答案:亡,走失。而,连接“亡”和“入”。应为: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 吊之
二、找名词(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 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 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例如: 刻 削 之 道 鼻 莫 如 大 目 莫 如 小 鼻 大 可 小 小 不 可 大 也 目 小 可 大 大 不 可 小 也
断句口诀:
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 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 “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 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 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 要停顿。 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四、找顶真,定句读
八、找对话,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 “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 对话双方,以确定使用的标点。
例1:
齐 威 王 魏 惠 王 会 畋 于 郊/惠 王 曰 / 亦 有 宝 乎/威 王 曰 / 有。 齐 无
例2:
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十则)
答案:“焉”字在这里是疑问副词,当“如何”讲,应属下。误以为它是 句末语气词而属上,就断错了。应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垓下之战》)
答案:“辟易”是连绵词,当退避讲,不能拆开。这里却误为单音词,将 其理解为受惊逃避的意思,并把“易”字属下就错了。应为:赤泉侯人马 俱惊/辟易数里 3、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04高考北京卷)
上(刘邦) 问 曰 / 我 能 将 几 如 何/信(韩信) 曰/陛 下 不 过 能 将 十 万 / 曰 / 君 何 如/曰 / 多 多 益 上 于 臣 善 耳/上 笑 曰 / 多 益 善 何 为 我 多 禽/信 曰 / 下 不 能 将 兵 而 善 将 陛 将/此 乃 信 之 所 以 为 陛 下 禽 也。
例2: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 / 秦 王 秦 王 大 喜 传 以 示 美 人 及 左 右/ 左 / 右 皆呼万岁。 例3: 夫 奢 则 不 逊/不 逊 必 侮 上/侮 上 者 逆 道 也。 (《汉书· 霍光传》)
五、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 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 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 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 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 者不能至也。
例2: 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 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 然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 答案:
人 之 生 斯 世 也/ 知 以 已 死 者 为 鬼/ 但 而 未 知 未 死 者 亦 鬼 也/ 罂 饭 囊 或 醉 或 梦 块 酒 然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 /
七、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可 以据此进行断句。
例1 : 故 知 胜 有 五/ 可 以 战 与 不 可 知 以 战 者 胜/ 众 寡 之 用 者 胜 / 下 识 上 同 欲 者 胜/ 虞 待 不 虞 者 胜/将 能 以 而 君 不 御 者 胜。
例2: 老 而 无 妻 曰 鳏/ 而 无 夫 曰 老 寡/老 而 无 子 曰 独/ 而 无 父 曰 孤/ 幼 此 四 者/天 下 之 穷 而 无 告 者 也。
例1: 郑 人 使 我 掌 其 北门 之 管。 │ │ │ │ │ │ │ │ │ 郑国人 让 我 掌管 他们的 北门 的 钥匙。
例1: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 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中划线的分别是帝王纪年、古地名和古 官职名,翻译时都可保留不译。
——(取材于《资治通鉴·唐纪八》)
翻
译
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1.“信”,就是要准确地译出原文的内容
2.“达”,就是要求译文要通顺流畅; 3.“雅”,则要求译文要有文采,尽量形
象 、生动
些,特别是对描写性的语句,
翻译时要传神。
高考对文言翻译的要求是:准确、通顺。必须按 照古代汉语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使用特点 一一对应地直译,必须增减的内容方可增减
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对、留、补、换、调、删。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方法:单音节词翻译成为双音节词。
例1: 臣 诚 恐 见 欺 于王 而 负 赵。 │ │ │ │ │ │ │ │ │ 我 确实 害怕 被 大王 欺骗(不译) 辜负了 赵国。
2.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 词汇、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 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 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 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
太 宗 谓 太 子 少 师 萧 瑀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 数 / 自 谓 无 以 加/ 近 以 示 弓 工 / 乃 曰 / 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 故 /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 则 脉 理 皆 邪 / 弓 虽 劲/ 而 发矢 不 直。 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 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