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差异。
本课时主要内容是中国地理差异的原因和表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地理差异的形成原因,掌握中国地理差异的主要表现,提高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地理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对地理差异的形成原因和表现可能还有一定的疑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明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地理差异的形成原因。
2.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差异的主要表现。
3.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国地理差异的形成原因。
2.中国地理差异的主要表现。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理差异案例资料。
2.制作PPT,展示中国地理差异的图像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的地理差异。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地理差异案例,如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异、南方与北方的差异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理差异的存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中国地理差异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思考。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列举中国地理差异的主要表现,加深对地理差异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地理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的差异。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地理差异的形成原因和主要表现。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方便学生复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5.0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区域认知目标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二)综合思维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3.从气温、降水、地势等方面理解我国的自然差异;从农耕制度、农作物、人口、经济等方面理解人文差异。
4.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找出其范围,理解划分的主导因素。
(三)地理实践目标指出秦岭-淮河一线,比较其南北方的自然和人文差异。
(四)人地观念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重点和难点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划分原因。
2.理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限。
三、教材设计思路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
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
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
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点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选择的区域尺度有大有小,所以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概全。
因此,在本章教材的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我国“福建、新疆、黑龙江、海南、西藏、江苏”的景观图片。
问题引领:猜猜看,福建、新疆、黑龙江、海南、西藏、江苏对应的是那幅图,并思考不同地区地理差异产生的原因?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和承转:由于我国东西降水差异、东西地势起伏、南北气温差异显著,各地景观差异明显。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20200302133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影响因素;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地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导入一: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班请来了四位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提前布置四位同学预习,做好准备),现在请他们一一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家乡情况好吗?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同时用多媒体分别展示与四位学生口述内容一致的景观图: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景观图和湖泊星罗棋布的长江三角洲农业景观图。
问题:四位同学的家乡景观相同吗?为什么呢?承转:我国地域辽阔,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不同,气候和地形等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景观也千姿百态,各地的地域差异十分显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的地理差异。
导入二:师:一位外国朋友乘飞机从中国的北方飞到南方,从东部飞到西部转了一圈,有人问他对中国有什么印象,他说,我看到了黄色中国,白色中国,绿色中国。
这些不同的颜色各指哪些地方?师:请同学们阅读中国地形图,指出上述地区在哪里,试着说出上述区域的差别,引出地理区域的划分。
【讲授新课】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课堂活动:将每大组的学生分为三小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及其景观差异,并发表小组讨论结果。
板书:1、自然方面:自南向北(气温):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西向东(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列举出祖国各地的自然和人文差异,如地形、气候、植被、人口、文化等。
3.教师引导学生将列举出的差异进行分类整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探究中国地理差异。
二)区域划分的意义活动:探究中国的地理差异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区域划分,了解四大地理单元的大致范围,比较它们突出的地理差异。
2.教师重点讲解“秦岭—淮河”等重要地理分界线的意义,引导学生感悟“区域划分”的意义。
3.学生通过课前查找资料和课堂探究,初步说明“秦岭—淮河”南北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三)总结归纳活动:总结中国地理差异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中国地理差异,包括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将总结出的差异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思维导图或表格等形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中国地理差异。
3.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评价,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中国地理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祖国风光、讨论祖国各地的自然和人文差异、探究中国地理差异和区域划分的意义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感悟“区域差异”和“区域划分”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获得了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2.学生小组内交流之后选代表在班集体交流。
学生在集中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展示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也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地图或图片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预设学生回答如下: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各种地形类型齐全。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降水东南多,西北少,自东南向西北依次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我国气温南方高北方低,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
青藏高原海拔高形成特殊的高原气候区。
我国东部地区河流多,流量大,属于外流区;西北部地区河流少,多内流河,属于内流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5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湖南省迎丰镇八年级地理下册5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省迎丰镇八年级地理下册5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省迎丰镇八年级地理下册5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中国的地理差异备课班级八年级上课时间执教人课题: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时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章包括“地理差异显著”、“四大地理区域”两部分内容,既是对中国地理总论部分的总结,也是对分区部分的引领。
地理差异大是我国地理环境的突出特征,也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学情分析:通过八年级上册地理的学习,学生已对我国各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有所认识,但还缺乏清晰的宏观认识。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说出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并在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如山脉、河流等),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2、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点和彼此间主要的地理差异。
过程与方法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培养尊重差异的意识,树立人地和谐的理念。
重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突出的特点.提炼课题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的主导因素教法学法指导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提要环节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通过视频感受我国春节的氛围及地区的差异,激发学习兴趣.春节是我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2020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5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2.doc
2020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地理区域划分的不同依据及相应的区域类型。
2、了解南北方地理差异具体的表现。
3、初步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分界线等自然地理差异。
能力目标: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区域的内容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教学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情况。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讲解法、提问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他们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知识,具有初步的理性分析及探究能力,但欠缺一定的方法。
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提高。
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准备地理图册、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创设情景培养兴趣和自信心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表对我国地理事物的认识知识演讲及自己旅游到过的地方。
学生点评同学的演讲。
———引出本课内容二、学习新课:地理差异显著(板书)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
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图5.1,学习小组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及其景观差异。
2、总结: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3、讲述:在那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提问:同学们能说出我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的特点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怎样的分布规律?(学习小组讨论组织回答,教师引导、补充、归纳。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包括我国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地理特征的差异。
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地理环境的空间差异,理解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入理解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空间差异性和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尚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地理特征的差异,理解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地理特征的差异,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难点:地理现象的空间差异性和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资料,了解我国地理特征的差异。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认识。
4.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差异性和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好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各地的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地理特征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我国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地理特征的差异,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各地理环境要素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针对各地理环境要素的差异,设计一些选择题或填空题,让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新版新人教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我国地理差异显著的表现及其原因。
2 、初步了解我国区域划分的依据以及地理区域类型。
3 、能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并说明划分依据。
4 、能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简单说明秦岭 -淮河一线的意义。
5、简单了解地理差异对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总结知识的能力。
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大好河山的强烈情感。
、激发学生对进一步了解各地理区域的热情。
、我国地理差异的表现。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课件展示:西藏高山牧区、云南丽江、傣族竹楼、沿海经济特区生产流水线、长江三角洲农业与工业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 在广袤的地理区域中, 各地区的景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我们就来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
、新课讲授(一)地理差异显著 1、我国的自然环境差异显著(1) 1月份平均气温:自南向北,随纬度的升高,气温 逐渐降低。
(2)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情感、 教学重点、秦岭-淮河一线的主要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我国地理差异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多媒体。
今天,(3)地势: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2、人文地理现象千姿百态(1)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2)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4)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大3、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1)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汽车是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2)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水运仍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4、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2)1月份0C等温线(3)800mm等降水量线(4)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5)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6)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7)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界线(8)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二)四大地理区域1、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1)根据气候特征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区,大概有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高原山地气候区等(2)根据干湿度把我国划分为不同干湿地区,大致有湿润区、半湿润区、干旱区、半干旱区(3)根据气温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包括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高原气候带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1)划分的标准:依据总体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2)四大区域: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3)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三、课堂小结我们学习了中国地理差异的相关知识,知道了我国地理差异显著,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同时也学习了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自主学习案班级:姓名:日期:自主学习目标: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
自主学习方法指导:1、通过读图,认识区域位置。
2、联系已学知识,读懂图5.1、5.4.自主学习评价:完成《地理填充图册》1、描图填图。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互动学习案班级:姓名:日期:互动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3、认识造成南北自然差异的原因。
互动学习过程:一、以四组展示我国东、南、西、北不同地区的景观图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学习“地理差异显著”1、阅读教材第一段。
在阅读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表述:“无论选择哪个方向”和“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
2、分组活动,通过读图5. 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及景观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及景观差异。
3、概括总结:我国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并且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4、了解在自然景观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1)、归纳出我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的特点。
(2)、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的分布规律。
5、举例说明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我国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传统的衣、食、住、行)的差异,从而认识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6、读图5.2和阅读材料,并且补充其他方面的例子。
7、认识“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1)做“活动”第1题,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2)做“活动”第2题,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方面的重要意义。
(3)做“活动”第2题,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的主要原因。
二、学习“四大地理区域”1、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包含的范围。
2、了解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5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地理下册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地理下册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课标要求】1.了解我国的地理差异。
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的差异。
3.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教材分析】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
本章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章内容共有两大部分组成:第一,我国各地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差异,尤其是较为详细地讲述了秦岭-—-淮河南北的差异;第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主要是让学生先从宏观上感受和认识区域地理差异就在自己身边,并初步理解区域地理的划分依据,为后面学习区域地理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2。
能从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要素列表比较秦岭淮河以南以北自然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联系实际,理解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而初步形成人地协调发展观。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教学重点】理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教学难点】理解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引课:(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介绍了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类型及分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培养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地理差异的概念、中国地理环境的分类、自然地理差异、人文地理差异、地域差异的表现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地理差异这一概念,以及地域差异的表现,可能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理差异的概念,掌握中国地理环境的分类,能分析自然地理差异和人文地理差异,认识地域差异的表现。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地理环境,增强保护地理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理差异的概念,中国地理环境的分类,自然地理差异、人文地理差异及地域差异的表现。
2.难点:地域差异的原因和表现,以及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差异,提高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地理差异,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本章内容,了解学生学情,准备相关教学案例和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本章内容,了解基本概念,搜集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理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理差异的概念,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地理差异的含义。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学科下册第五单元(章)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请同学们阅读图5.5,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位置和范围,并且结合活动分析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
3.小组展示交流: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划分标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划分界限:
①北方和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及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②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③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一、二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4.学生小组内讨论完成活动二,然后全班交流。
三、知识回顾
四、巩固提高
1.下列地理区域,属于行政区的是( )
①北京市②长江三角洲③珠江三角洲④香港⑤重庆⑥环渤海工业带
A.①③④⑥
B.①④⑤C.②④⑤ D.①④⑤④
2.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中,西北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为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B.大致与一月0℃等温线吻合
C.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接近 D.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3.与①、④两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干旱区和湿润区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4.图中①和②两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气候因素 B.地形因素 C.行政因素 D.经济因素
五、布置作业:配套练习册练习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成功之处:
本节课需改进的地方:。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 新人教版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地理环境差异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初步方法,具有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但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地理表象探究规律和成因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3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地理环境差异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难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4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四幅自然景观图和四幅人文景观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景观差异这节课我们学习_中国的地理差异活动2【活动】(二)导学点一地理差异显著学生活动1学生阅读课本P2文字部分和图5.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学生活动2学生看多媒体的景观图分小组讨论【要求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表演说出它们的景观差异】然后学生接着看多媒体说出形成每一种景观差异的原因学生活动3学生阅读课本P3第一自然段的文字部分然后回答人类活动的差异1、农业西部以 ________ 为主,东部以 _______ 为主。
2、人口、城市、交通线有 ________ 的分布特点。
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 ________,西部 ________ 。
活动3【活动】(三)导学点二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忆一忆学生看多媒体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要求每看一幅图说出一条地理意义并进行抢答)2学生继续看多媒体课件说出其余的地理意义完成课本P5的活动内容1 你能判断出下列诗句或谚语描述的秦岭-淮河以北还是以南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活动4【测试】四、达标测试:1.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上所显示的地理旅游景点,两处景点所在地理区域分别是()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青藏地区C.南方地区、西北地区D.北方地区、青藏地区2.墙体高、屋顶坡度大的民居分布在()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3.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大部分地区()A.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B.农作物一年一熟C.耕地多以水田为主D.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4.关于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地理差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水资源:南丰北缺B.人们主食:南面北米C. 传统运输:南船北马D. 糖料作物:南甘北甜拓展训练1.耕地类型:南()北()2.粮食作物:南()北()3.糖料作物:南()北()4.气候灾害:南()北()5.交通运输:南()北()6.饮食习惯:南()北()7.工业结构:南()北()8.武术专长:南()北()9.方言种类:南()北()活动5【讲授】五、课堂小结一、地理环境的差异二、秦岭-淮河的重要地理意义。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_28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划分的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掌握其自然特征和人文地理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各地理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性原理,能用哲学的观点观察地理事物。
教学重点: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界线以及划分的主导因素,自然人文方面的差异教学难点: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性教学方法:图表法、逻辑推理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前置作业学案教材教学过程:引入课题播放多媒体视频(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师:通过这几幅图片,同学们可以看出我们今天复习的课题是什么?重难点探究(过渡):基础知识过关了,我们将要背着知识的行囊攀登重、难点知识的高峰来看探究一:出示课件(相关图片)(播放中国1月气温分布情况图、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河流分布图、中国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分布图、中国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图等),提问:注意看秦岭和淮河一线与哪几条界线位置接近?要求:把你们的答案一定要落实到学案上。
师:其他小组有没有疑问?老师还有个问题,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组成了什么自然地理要素?北方以什么气候为主,南方呢?生:气候。
生:北方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南方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探究二干旱的大西北教师点拨: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有没有联系?干旱对农业、人口的分布、交通设施的建设等有什么影响?教师点评小组表现,出示课件结构图。
教师总结:研究一个区域。
首先要了解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条件、人文条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师:我们现在由大西北飞往湖北和山东,走进考场做几道中考题。
(出示中考题)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探究下一个问题,根据老师给你们说的方法,把探究三的结构图画出来。
教师点拨:由高生寒,高寒的气候对当地的农业、景观和人口、城市必定有关系。
师:三次探究之旅结束了,大家一定都有收获,带着你们的收获来完成巩固提高吧。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_13(20200512133409)
《南北方地区差异》复习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和河流流量等方面的明显差异.(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人文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2)通过分析南北地区人文差异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德育目标通过了解南北方地区的自然,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难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性与自然因素的关系.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二、复习自然地理:这一部分,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师生共同读图析图的形式对比分析南北方的差异。
1、地理位置:【教师展示这样两幅图片】引导学生读图明确:南北方都位于我国的东半部,被秦岭淮河分开。
让学生在图中相应的位置填注秦岭淮河。
然后继续读图明确:从纬度位置看,北方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纬度较___;南方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纬度偏____。
从海陆位置看,北方和南方都临海,你能具体说说南北方的位置吗?让学生在描述位置的同时,在图中相应的位置填注海域。
2、气候:【教师出示:气候类型图】引导学生读图明确:北方属于___气候;南方大部分属于____气候,还有____气候。
要求学生结合气候图分析两种气候的共同特征。
接着教师用这样一个问题过渡到后面的教学:气候的两个要素是什么?(生答:气温、降水)【这时教师出示:温度带分布图、1月份气温图】引导学生读图明确:北方从北向南依次出现的温度带是___;南方从北向南依次出现的温度带是____。
这些温度带的不同说明南北方气温有很大的差异。
而南北方气温的差异,主要是由纬度位置决定的。
【接着教师出示:干湿地区图】引导学生思考:从这副图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南北方在哪个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降水)继续引导学生读图:北方绝大部分属于___地区,东北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原因是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时:1课时
设计理念:
通过让学生合作、讨论、探究,加深对知识的认识。
引导学生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高寒对青藏地区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影响,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充分讨论,经教师适当点拨,力求重点得到突出,难点得以解决。
通过四大区域的复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区域差异,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或者影响性,培养学生哲学思维。
本节的教学还对学生今后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西部大开发等知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分析:
区域差异是自然环境的一大特点,区域划分是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的。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从地理环境的角度上来划分地理区域的,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也是在区域层面上划分最大的区域。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以及依据,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能够简单的阐述,但是对于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从学习区域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划分的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掌握其自然特征和人文地理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各地理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性原理,能用哲学的观点观察地理事物。
教学重点:
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界线以及划分的主导因素,自然人文方面的差异
教学难点:
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性
教学方法:图表法、逻辑推理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前置作业学案教材
教学过程:
重难点探究探究一
探究二:干旱的大西北手示意。
(适当点评完成任务的
小组)
师:各小组展示疑问并求助
(适当点评,鼓励性语言)
出示答案
(过渡):基础知识过关了,我
们将要背着知识的行囊攀登重、
难点知识的高峰
来看探究一:出示课件(相关图
片)(播放中国1月气温分布情
况图、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
河流分布图、中国落叶阔叶林和
常绿阔叶林分布图、中国年等降
水量线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图
等),提问:注意看秦岭和淮河
一线与哪几条界线位置接近?
要求:把你们的答案一定要落实
到学案上。
师:其他小组有没有疑问?
老师还有个问题,气温和降水两
大要素,组成了什么自然地理要
素?北方以什么气候为主,南方
呢?
生:气候。
生:北方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南方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师:同学们真是太牛了,相信给
你们一道中考题,你们一定能快
速做出来。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这么难
有疑问的小组提问,其他小
组解答。
核对答案,记性并相互相互
提问。
仔细观看图片,小组合作,
探究秦岭—淮河一线的地
理意义。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两个小
组)
一名同学版图探究结果并
讲解。
暴露问题,同学之间解决。
做学案探究以后走进中考
题,做学案中考题,并由学
生讲解为什么会选择这一
项。
(设疑解疑,全面依
靠学生)
(口、脑并用,知识
的提取便于巩固)
锻炼学生的勇气和语
言表达能力
自学自答,有疑难问
题抛给学生解决,互
帮互学。
设计这个题一方面是
突破难点和重点的方
法,另一方面通过这
个题交给学生学习区
域地理的方法,为下
一个探究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