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五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5 9 雷雨(节选)》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5 9 雷雨(节选)》
2.教师总结?雷雨?深刻内涵。
师:出示思考问题;总结?雷雨?深刻内涵。
生:答复思考问题。
布置作业
课外延伸
1.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分析文本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到周朴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与深刻性,强化本节课教学重点。
教师布置本节课课后作业:“结合?雷雨?整本书阅读,写一篇文章,题为?我心中的周朴园?,不少于500字,要求有观点,有依据〞。
1.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帮助学生明了本节课学习任务。
1.回忆戏剧相关根底知识;
2.出示问题:?雷雨?第二幕主要表达了哪些人物的语言?
师:引导学生回忆戏剧相关根底知识;
生:明确第二幕人物语言。
初读剧本了解剧情明确线索
1.带着疑问朗读课文,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走进文本,锁定学习线索,“这间房子〞。
1.齐读?雷雨?第二幕开头局部;
2.捕捉文中不寻常的信息。
师:板书〔雷雨、曹禺〕
生:分角色齐读;捕捉并确定不寻常信息。
精读剧本
品味语言
把握形象
1.通过周鲁之间的矛盾冲突明晰三十年前周朴园复杂的人物性格;
2学生主动与文本展开对话,总结三十年后周朴园复杂的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形象;
3有意识的品析台词意蕴,为下一教学环节铺垫,到达更加深入品读文本的效果。
教学重点
品味人物个性化语言,动态认识周朴园思想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难点
自主分析,探究周朴园性格形成的社会原因,把握?雷雨?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想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课前分享
语文学习每日积累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师:关注学生朗读状态及听读字音;

长亭送别-粤教版必修5教案

长亭送别-粤教版必修5教案

长亭送别-粤教版必修5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粤教版必修5中的一节课,学习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登高》、《登岳阳楼》、《春望》、《夜泊牛渚怀古》、《将赴吴兴登乐游原》、《秋兴八首》等。

二、教学目标1.了解王之涣的生平和作品创作背景;2.学习《长亭送别》的诗歌形式、艺术特色和表达主题;3.领会《长亭送别》的情感渲染、意境描绘和情节发展;4.掌握阅读,赏析,默写《长亭送别》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了解王之涣的生平和作品创作背景;2.学习《长亭送别》的诗歌形式、艺术特色和表达主题;3.领会《长亭送别》的情感渲染、意境描绘和情节发展;难点1.掌握阅读,赏析,默写《长亭送别》的能力;四、教学方法讲授、练习、齐诵、赏析、讨论、互动五、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长亭送别》。

进度安排{{学习时长}} 用时:{{时间}} 课堂效率:{{效率}}%教学环节内容时间1 自学{{x1}}分钟2 集体学习{{x2}}分钟3 练习默写{{x3}}分钟4 齐诵{{x4}}分钟5 赏析和讨论{{x5}}分钟六、教学策略1、教师主导策略讲授和赏析2、学生主导策略练习,默写,讨论七、教学评估评价方式•口头评价•作文评分评价标准•掌握《长亭送别》的诗歌形式、艺术特色和表达主题;•对《长亭送别》的情感渲染、意境描绘和情节发展有一定的领会;•掌握阅读、赏析和默写《长亭送别》的能力。

八、教学准备•课件、课本•黑板、粉笔、拓展阅读材料九、教学过程1、自学环节({{x1}}分钟)首先,自学一下《长亭送别》,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2、集体学习({{x2}}分钟)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学习《长亭送别》,老师进行逐句解释。

3、练习默写({{x3}}分钟)让学生进行默写《长亭送别》,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4、齐诵({{x4}}分钟)让学生齐诵《长亭送别》,教师指导学生朗诵技巧。

5、赏析和讨论({{x5}}分钟)教师进行重点解释和分析,学生也可以进行发表观点和讨论。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全册教案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全册教案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案姓名:年级:高二备课组班级:第四单元鸿门宴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众所起的重要作用。

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的特点,并比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3、背诵课文第三、四段。

教学重点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背诵故事的高潮三、四段。

教学难点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句式。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

放录音,范读课文,以求准确认读。

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二、教学步骤:(1)导语:请学生欣赏两首诗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2)作者简介选一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史记》中的篇目,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突出有关常识。

可参考课后知识卡片“司马迁与《史记》”。

(3)背景简介教师讲解: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

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

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

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

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4)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6)布置作业1.掌握本课的生字、异读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3.完成思考和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一、教学要点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说明领袖人物性格事业成败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案粤教版必修5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粤教版必修5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粤教版必修5教案教案一课时:1-2课时教材: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学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享受文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文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完成文学鉴赏的任务。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3.朗读法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思考和猜测。

问题一:你们平时有喜欢的文学作品吗?喜欢它们的原因是什么?问题二:你们认为文学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步骤二:讲授(10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文学的意义和作用。

1.文学定义:文学是用语言艺术的形式来表达美好的思想和情感的文化艺术形式。

2.文学的作用:a.陶冶情操: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我们的情感修养。

b.增长见识:文学作品中反映了各个时代的人们的思想、生活等,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增加我们的见识。

c.培养审美能力: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使我们通过欣赏文字的美感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步骤三: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分析一篇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案例:《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摘录,试着去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思想。

"天地迥乎衰草,岂其容得旦暮乎?彼小冢之微茫者,孰云乎哉!他时忧患横生,中年列簪缨。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随教而拟焉:“葬花吟”是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百二十九回描写贾宝玉葬花的情节。

在这段精彩的文字中,贾宝玉对花的生命和人生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表达了自己对生命和死亡的感悟。

步骤四:讨论(10分钟)分组进行讨论,同学们自由发表自己对文学的看法和感受。

1.文学作品对你有什么启发和影响?2.你对文学有什么兴趣和追求?3.你是否对一些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步骤五:朗读(20分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朗读。

游褒禅山记-粤教版必修5教案

游褒禅山记-粤教版必修5教案

游褒禅山记-粤教版必修5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游褒禅山记》的背景和写作背景;2.理解文中的寓意和主题;3.掌握文中的词语、句子和篇章结构。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中的寓意和主题;2.掌握文中的词语、句子和篇章结构;3.理解文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法:通过讲解,解释文中的词语、句子和篇章结构,详细阐述文中的主题和寓意;2.课堂讨论法:结合课外阅读,学生就其中关键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3.小组合作法:把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课前、课后的阅读和研究任务。

四、教学内容1、背景和写作背景褒禅山,原名马骊山,位于江西省东南部。

《游褒禅山记》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写,描述了他游历褒禅山和莲花洞的经历。

这篇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中“山水游记”体裁的代表之一。

2、主要思想《游褒禅山记》以描绘山水为主线,表现了人的境界和精神风貌。

文章通过描绘景物,表达出欣赏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主题思想。

3、重点词句解析1.“壮观之处,天下罕有。

”中的“壮观”指的是景物的壮美,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赏;2.“所谓相去甚远,其实并不难。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心灵自由的信念,并进一步阐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3.“莲花群落,隐隐约约如行雨。

”中的“行雨”是一种修辞手法,表现出如此之多的莲花像是飘着的小雨一般。

4、篇章结构文章分为莲花洞和褒禅山两个部分。

前者通过描绘山洞、石阶、廊道等景物,形象地揭示了人类文明的进化极限;后者通过描绘褒禅山的美景,探讨了人的精神世界。

五、教学手段1.讲台;2.课件。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注重对《游褒禅山记》的背景和主要思想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

通过讲解词句欣赏和篇章结构,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文章蕴含的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考,提高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全集(97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全集(97页)

本学期教案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必修五第二部分:选修1唐诗第三部分:作文序列化教学穿插其中第一部分:必修五第二部分序号内容页码1 王维诗四首722 李白诗四首793 杜甫诗四首867 白居易诗四首938 杜牧诗三首1019 李商隐诗三首103第一部分必修五第四单元单元教学总体设计一、教学目标与要求作为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最后一个文言文单元,要求在前两个文言文单元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拓展,基本达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

具体要求是:(1)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把握常见的文言文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比较准确地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课文内容,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在学习《语文》(必修2)“文言虚词(1)”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析和归纳虚词知识的一些方法。

(3)能够古文今读,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能够体会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能够初步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4)学会比较阅读,初步领悟并鉴赏古代实用类文言文的语言艺术、表意方式和写作方法。

这几个要求,综合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本单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扎实打好文言知识基础,切实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领悟并鉴赏古代实用类文言文的语言艺术、表意方式和写作方法。

四、教学设想“基本阅读”中的《鸿门宴》、《段太尉逸事状》和“扩展阅读”中的《郑伯克段于鄢》,可以先放在一起阅读。

同是史传,《史记》和《左传》叙事方式和语言风格就有很大的区别,而《段太尉逸事状》作为“行状”,记人叙事更为细致具体,通过比较,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实用类文言文的语言艺术,表意方式和写作方法的异同之处。

由于此类文章有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易于理解;学生通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报任安书》教案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报任安书》教案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报任安书》教案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报任安书》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富于抒情性的长篇书信,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粤教版教材里面的一篇文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报任安书》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报任安书》教案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单元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四篇传记文学的学习,了解司马迁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精神,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2、《报任安书》重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所涉及的有关文学常识,写法上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行文反复曲折,跌宕生姿的特点,思想上深刻的内涵。

多诵读多领悟。

3、《廉颇蔺相如列传》重在引导学生通过三个故事,体会文章结构和人物刻画的精妙之处。

4、《屈原列传》重在引导学生与所学过的屈原的作品进行对照阅读,以领会屈原的精神及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还有屈原的遭遇与作者的相通之处。

5、《信陵君窃符救赵》重在引导学生列出结构提纲,举出集中表现信陵君、侯嬴性格的言论和行动,进一步了解《史记》纪传作品的主要特点。

二、教学重点:通过本单元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四篇传记文学的学习,了解司马迁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精神,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三、教学难点:《报任安书》的阅读理解。

四、教学设想:本单元的教学是新教材的安排体例,将司马迁的作品编排在一起集中学习,并且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将初中、高一、高二所学过的司马迁的作品沟连到了一起,连同《读本》共13篇作品。

将《报任安书》放到本单元的第一篇进行阅读,有利于了解司马迁的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将初中、高一、高二学过的作品进行回顾,重在了解《史记》写人物的特点。

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一篇知识短文,重在概括了司马迁《史记》的史学性与文学性。

其他三篇的传记文学重在诵读,并引导学生领悟司马迁传记文学的特点。

还可引导学生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以拓宽学习的渠道,最后让学生以司马迁的文学及精神的某一点,举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报告会。

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教学计划

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教学计划

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 教学计划
高二语文(必修5)备课组教学计划
一、认识教材。

粤教版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三大类文体,选择了8 种文体进入教材,安排了10 个单元。

其余为语体类文即古诗文5 单元和活动类文5 单元。

文学类:诗歌、小说(中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戏剧、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4 种文体6 个单元。

论述类:议论文1 种文体1 个单元。

实用类:新闻、传记、科学小品3 种文体3 个单元。

语体类:古典诗歌2 个单元(唐以前1 单元、唐宋元1 个单元)、文言文3 个单元(抒情1 个单元、议论1 个单元、史传1 个单元)。

5 个单元。

活动类:认识自我、体验情感、感悟自然、关注社会、走近经济。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5 册。

每册统一安排4 个单元,即每册第一……
二、强化阅读,以阅读作为提高语文素养的杠杆。

广东省的语文高考平均分一直低于全国的平均分。

学生的口语水平普遍也不是能说会道的那一种。

我们的教材定位是在“经济比较发达、语文水平比较一般”地区使用的。

那幺我们的语文水平为什幺普遍“比较一般”呢?据调查,原因有的是受。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说课稿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说课稿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全册说课稿第一单元走近经济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沈杰※教学目的:1.学习调查报告的写法;2.学习调查问卷的设计;3.形成正确的青少年消费观。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调查报告的写法。

2.难点: 调查问卷的设计。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一、字词实惠(实际的好处)认同度(对某一问题认识相同的比率)攒zǎn钱(积聚钱)弘hóng扬(发扬光大)二、课文研讨:(一)分组集体朗读课文。

(二)自学第20页《调查的开始和报告的写作》,结合本课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与报告之间有何关系?——《调查报告》是“七分调查,三分报告”。

“调查”是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报告”是反映“调查”成果的“发言形式”。

2、本课的调查背景如何?——见第15页注释①3、调查有哪些方式?各有何特点?本课采取了哪种方式?——调查有表格调查、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电话调查、文案调查、实地调查等。

表格调查和问卷调查较为便捷,访问调查真实可信,电话调查省时省力,文案调查易于操作,实地调查现场感强。

本课是问卷调查。

4、对调查的选题有何要求?本课是否符合这一要求?——应以对当前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造成影响的某些问题作为选题。

本课选题既有社会意义,又有时代气氛,符合要求。

5、设计调查对象有何要求?本课设计是否合理?(参阅《调查问卷的设计》一文第4自然段)——见该文第4自然段。

6、本课是如何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的?——见第21页第5自然段。

7、调查报告的双行标题中的正标题和副标题各点明什么:①内容;②对象;③主题;④人物。

——正标题点明了③主题;副标题点明了①内容。

8、调查报告的结构形式有哪些?本课采用了什么形式?——见第22页表格。

本课的结构形式是:背景材料(注释①)——结论——调查结果及分析——总结。

三、运用:本课调查结果及分析有四部分内容,全班分四组各根据一个部分的内容绘成图表。

然后派代表在黑板上画出来。

(结合学习《调查问卷的设计》一文)四、活动练习:1、抄写生字词。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5 妙语奇思尽挥洒》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5 妙语奇思尽挥洒》

仿写句子教学设计陆河县陆河中学陈秀球教学目标:1、梳理仿写句子常见的题型。

2、掌握仿写句子的答题要领。

3、提高仿写句子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仿写句子的答题要领。

2、提高仿写句子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有一次,苏东坡和朋友一同进京赶考。

因为路上遇到一些事情,所以当他们赶到考场时,考试已经开始好一会儿了。

守卫的士兵拒绝让苏东坡进入考场,他们只好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

这时,主考官走了过来,叫住了他们,说:“我出个对联,你们如果答上了,就可以进考场,否则就请回吧。

”主考官出的上联是: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学子,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如果你是苏东坡你会怎么对?同学们思考一下。

(学生回答)同学们都很积极思考,而当时苏东坡想了一下,立刻对出了下联: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日一定要中。

主考官一听,连称对得好,就放苏东坡他们进去考试二、知识探究1、同学们其实苏东坡所作的对联如果运用到我们现在的考题上其实就是考对对联的知识,例如下面这道题:2021·山东高考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

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4分门上桃符碧波竞舟江边柳线青艾驱瘴迎春绿十里欢耀眼红千家乐答案: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门上桃符耀眼红2分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碧波竞舟十里欢2分2、下面请同学们做下面这道题(请同学回答)2021·济南一模趵突泉公园扩建后,有人题写了一副楹联。

请用下面的词语组成这副对联。

4分柳色泉声鸣环佩展画屏入耳迎眸参考:泉声入耳鸣环佩柳色迎眸展画屏每句2分,上下联颠倒扣1分3、古人对对子不是乱对的,要讲究一定的规则,下面是对对歌,一般是按照这种格式对,请大家齐读。

(一)春对夏,秋对冬。

白云对红日,明月对清风。

月儿落,太阳升。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5 妙语奇思尽挥洒》8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5 妙语奇思尽挥洒》8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兴宁市第一中学语文组石巧燕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一些意象的象征含义,了解诗歌写作中浪漫主义的体现。

2能力目标:反复研读文本,深入分析此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3情感目标:在音乐中体会诗歌的美妙,在诗歌中领悟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对《李凭箜篌引》中音乐描摹的手法探究。

教学难点:比较阅读《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自主学习法。

3、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唐朝是诗歌的国度,天地万物皆成画,喜怒哀乐都是诗,唐朝也是音乐的王朝,对优美音乐的描写与赞叹的句子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名家好手也是需要乐器的,箜篌是我国古代的弹拨弦乐器。

箜篌酷似一只顾盼生姿的大凤凰。

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引,乐府歌行体,“歌”“行”“引”“吟”。

箜篌引,原以箜篌伴奏的乐府歌曲,这里诗人第一次用这题名实写箜篌演奏。

二、作者简介(看一看)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

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

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象,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流的乐师遇到卓越的诗人,《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三、先请个别学生朗读(读一读)四次换韵,句句用韵,韵脚密集,读起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全班齐读,读出节奏和美感。

2019-2020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东方风来满眼春》教案4篇

2019-2020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东方风来满眼春》教案4篇

2019-2020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东方风来满眼春》教案4篇教学目标:一、明确新闻的概念和特点。

二、养成阅读新闻的良好习惯,了解社会动态。

三、学习新闻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一、提倡独立阅读,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整体感知,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二、在学生个性化阅读、形成自我体验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探究,提高审美能力,心灵受到触动,思想得到启发。

三、安排两课时教学重点:一、欣赏运用各种方法来说明事理的写作手法。

二、学习了解科学的奥秘。

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新闻,掌握新闻的特点,并学习写新闻。

教学方法一、通过阅读理解课文;二、以学生自行探究研讨为主,力求从课文写作思想指导学生逐步理解并接受以时间推移为依据的写作方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介绍新闻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新闻:1.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

2.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

3.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二、课文学习1、音乐欣赏《春天的故事》,品味歌词,回顾一代伟人邓小平。

2、邓小平对我国作出的重大的贡献,你知道多少?可作适当引导至邓小平与改革开放及92年南巡。

3、这篇文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意义何在?文章开头有什么特色?重点词语:东风、满眼春统领全文,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南国春光,以及对小平同志到来的喜悦之情。

(象征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新城市蓬勃发展趋势)4、本新闻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学生讨论分析)按时间顺序以人物行踪为线索。

(这样写有什么优势?)三:深入探究1、如何理解文章中的富有深意的句子?“一月的鹏城,花木葱茏,春意荡漾。

”“他,身体十分健康,炯炯的眼神,慈祥的笑脸。

”……2、你能从身边的生活说一说自己对改革开放,对深圳、东莞的迅速发展的看法吗?3、请借鉴本文的写作结构和语言特点,采访你身边的一位同学或老师,为他(她)写一篇人物通讯。

东方风来满眼春知识技能一、学习本文运用场面描写的化合物描写的方法。

高中语文(报 任 安 书)教案 粤教版必修5 教案

高中语文(报 任 安 书)教案 粤教版必修5 教案

报任安书教学目标和要求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课时安排: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课时一、背景介绍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习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未经节选的全文共分六段: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

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

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课文节选了后三段。

三、课文分析学习第一段1、教师X读第一段2、字音头抢地(qiāng)伏法受诛(zhū)暴肌肤(pù)鞭(chuí)圜墙(yuán)占卜(bǔ)囹圄(wǔ)槛(jiàn)缧绁(léi)3、主要词句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②不能与死节者比③其次不辱理色④及在槛阱之中⑤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⑦恨私心有所不尽⑧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4、思路分析:这一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

(2)接着写卑策的地位带来的结果。

(3)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4)提出认识:人在受辱时,不一定非要为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

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屈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最大的理想。

古文今读-粤教版必修5教案

古文今读-粤教版必修5教案

古文今读-粤教版必修5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1.掌握古文阅读的基本技能;2.学会品读唐宋八大家的诗词名篇;3.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4.增强学生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古文阅读基础知识:常见古汉语词汇,古文常用的基本句式和修辞手法;2.唐宋八大家及他们的代表作品:李白《将进酒》,王安石《元丰九首》,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欧阳修《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秦观《夜泊牛渚怀古》,杜甫《将军行》,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3.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唐宋诗词、古代礼仪等。

三、教学过程1.教师先与学生进行相关的文化知识的扫盲,让学生了解唐宋八大家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2.老师通过案例、翻译、诵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唐宋诗词名篇,让学生掌握古文阅读的基本技能。

3.针对古文阅读中的常见问题,如句型、词语、生字生词等,教师为学生进行讲解,并辅导学生应对这些问题。

4.配合唐宋八大家诗词名篇的学习,教师还会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这些古典作品背后的思想内涵、情感信息等。

5.在教学过程中,亦会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礼仪、文化习俗等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教师可通过作业、考试、讨论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1.作业:可布置文言作文、注释古文、写读后感等作业,评价学生对古文阅读的掌握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2.考试:可组织考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能力的考核;3.讨论: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探讨,从而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思考能力。

五、总结古文今读是一门重要的人文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古汉语、阅读古代文献,不仅可以增强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注重案例分析、课堂讲解、互动讨论的方式,并通过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5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为语体单元,学习文言文,主要是学习实用类文言文。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会古文今读,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学会综合运用现代的文体知识去领悟古代文言文的语言技巧、表意方式和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比较与反思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古文今读》有富有创意的古文教学理念,具体是:1、运用现代文体知识去领悟文言文的语言艺术,从语言的认知进入艺术的鉴赏,提高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智慧和能力;2.用现代意识去评价历史人物、反思历史事件、评论作者写作意图;与古人进行心灵的“对话”。

难点:1、用现代意识去评价历史人物、反思历史事件、评论作者写作意图;培养在比较基础上进行反思的能力;2、通过文言虚词的练习,培养知识迁移和综合归纳的技能。

鸿门宴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众所起的重要作用。

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的特点,并比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3、背诵课文第三、四段。

教学重点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背诵故事的高潮三、四段。

教学难点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句式。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

放录音,范读课文,以求准确认读。

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二、教学步骤:(1)导语:请学生欣赏两首诗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2)作者简介选一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史记》中的篇目,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突出有关常识。

可参考课后知识卡片“司马迁与《史记》”。

(3)背景简介教师讲解: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

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

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

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

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4)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6)布置作业1.掌握本课的生字、异读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3.完成思考和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一、教学要点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说明领袖人物性格事业成败的影响。

理清情节发展脉络,熟读一、二、段,背诵三、四段。

二、教学步骤(1)全班齐读课文,抽查正音情况。

(2)分组讨论主要人物——项羽。

提问: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依据是什么?明确:沽名钓誉,缺乏政治远见;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

刚愎自用: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

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

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武士樊哙的态度更是如此。

寡谋轻信,轻敌自大;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置若罔闻。

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据即可。

提问:项羽的性格特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

文章在“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开情节。

对比烘托也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

文章对刘邦的刻画,突出其善于用人(与项羽约为婚姻,对张良言听计从)、能言善变、狡诈多端、当机立断(诛杀曹无伤)的性格特征,这些都是为突出主要人物项羽服务的。

(3)性格特征对领导人物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

试结合课文分析,作者司马迁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赞叹、惋惜,抑或兼而有之?(4)选六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中选两个朗读基础好的学生担任主要角色项羽、刘邦,其他四个学生分别担任范增、项伯、张良、樊哙,由担任项伯的学生读叙述文字。

教师略作指导:本文故事性强,人物形象丰满,朗读应注意突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及情节发展的张弛有效。

(5)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三、四段2.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

写一篇随笔。

第三课时一、教学要点检查背诵。

设计探究性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如实词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句式、名句,一一落到实处。

二、教学步骤(1)教师示范背诵,或选学生轮流背诵三四段(2)小结《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文中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和久远的魅力。

项羽用性格的笔写下了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篇章,无论是暴戾、辉煌还是悲壮,无论是抗鼎拔山的人杰,还是自刎乌江的鬼雄。

(3)分类归纳文言知识(4)名句积累明确: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教学后记】陈情表教学目的一、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二、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三、继续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教学重点、难点一、本文写法上的特点:融情于事二、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一、导入课题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

二、熟读背诵学生轻声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三、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第一段:凄苦,悲凉;第二段:感激,恳切;第三段:真挚,诚恳;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1、指导学生背诵第一段。

2、总起: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父死母嫁---祖母抚养---少年多病---无亲无戚---祖母病卧2、熟读第二段。

3、指导背诵第三段。

孝治大道---不矜名节---宠命优渥---祖母病笃---不能废远4、熟读第四段。

5、讨论:结合上节课反复诵读课文的体会,你认为“情”在本文中有哪几层含意?6、完成课后练习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一、导入课题二、赏析构思艺术1、讨论:在陈请终养祖母这个要求时,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难?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2、朗读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

三、赏析语言至性之言,悲恻动人四、作品评价通过两个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认识本文构思慎密,语言精粹的特点。

1、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引导: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决不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

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

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

2、讨论: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

【教学后记】段太尉逸事状教学目的一、识记:柳宗元有关常识,“状”的知识二、理解本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三、掌握相关文言知识,落实“白、辞、适、以、卒、则”等词语的多种义项。

教学重点、难点一、本文写法上的特点:矛盾冲突揭示人物性格二、文言词语的积累教学时数:四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二课时教学要点: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一、导入课题以简介作者及“逸事状”知识导入。

二、熟读大致理解课文,掌握基本的字词句和特殊句法第三课时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赏析运用矛盾冲突来揭示人物性格及倒叙的写作技法;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的语言。

一、导入课题二、赏析构思艺术1、讨论:课文是如何记叙段太尉的“逸事状”的?学生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归纳:此文取材于真人真事,作者通过三件逸事,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关心人民,临财而不苟取的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

2、思考讨论:本文的结构如何?是怎样把三件逸事串起来的?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其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余音,充分展示了段秀实的刚勇个性。

诣营陈辞是这则事件的高潮,叙写尤为详细,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收到了见微知著的效果,人物的识见和气节仍光彩逼人。

4、思考:试归纳总结本文主题思想讨论后明确:本文记叙了段太尉一些优秀事迹,并没有抒情、议论,只是具体描写了段秀实的沉着、机智、不畏强暴、爱护人民这些优秀品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安史之乱”后那些拥兵自重的新军阀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第四课时教学要点:1、总结归纳本文的人物性格和写作技法;2、讲解讨论《早晚练》上的作业。

一、人物性格分析研讨:课文写了段太尉的几件逸事?各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明确:1.诛杀暴卒刚正沉勇2.代民偿租仁慈宽厚3.拒收贿赂清廉正直二、写作技巧分析1.文中写焦令谌如此骄横,其作用是什么?讨论后明确:反衬,从而表现作者褒贬分明、爱憎强烈的感情。

2.本文在写作技巧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讨论后明确:《段太尉逸事状》的写作特点大抵可分为三点:一是精心选材,每一件事都突出表现主人公思想性格的一个方面;二是用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塑造人物形象,描写生动形象,而不作议论;三是使用倒叙手法,有利于主题突出,文章结构巧妙。

【教学后记】游褒禅山记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所论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从、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3、掌握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用法,特别是“其”、“道”、“名”、“然”等词的用法。

4、熟读背诵,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目的2、3教学难点:目的1、4。

教学设想:1、本文的语言比较通俗,可让学生利用注释自己串讲课文,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查找工具书的方法积累这些词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4、诵读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读课文,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