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诗歌评论
【作文指导与实践】第三单元写作技法指导:学写文学短评-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片段三:这首词描写了一家人的形象,夫妻二人都上了年纪,不能劳作了,只能喝点酒,谈谈心。 而大儿、中儿十分勤劳,一个在锄豆,一个在编织鸡笼。小儿子还不成事,在溪边玩耍。
3.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
在文学短评中,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 分析和评价两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示的 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 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短评的中心论点。“叙”与“议”的关系,实际上 是论据同论点、材料同观点的关系,“叙”是为“议”服务的;“析”与 “评”的关系,实际上是论证同论点的关系,“析”是为“评”服务的。 我们知道,在任何议论性的文章中,材料同观点,论据、论证与论点,都 是应该统一的,所以,在文学短评中,叙、议、评这几方面应该有机地结 合在一起,其中尤以边叙边议的方式较多,而评价有的是通过分析水到渠 成地显现出来的。
2.开门见山,画龙点睛
无论是鉴赏原文的主题思想,还是艺术表现手法、语言风格,都应该在 鉴赏中明确无误地指出或揭示出来。可采用“起笔开门见山,收笔画龙点睛” 的方法来明确、突出主题,做到开宗明义,卒章显志。
3.立足整体,集中笔力
赏析文写作必须统揽原文全部内容,把握原文主要观点,洞悉原文主要的 艺术表现手法。要学会抓主要矛盾,剖析矛盾的主要方面。例如,一篇文章整 体上运用了象征、对比等艺术手法,则不宜再对局部,如个别的语句进行修辞 分析(有特殊要求的另当别论)。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抓住1~2个要点即可,集 中笔墨,定点鉴赏,对问题做出鞭辟入里的分析,切不可贪多求全,主次不分。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学写诗歌》习作训练范文3篇及点评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训练范文3篇及点评单元主题:学写诗歌目录:1.写给云2.云朵3.黄昏写给云你想变小就变小,你想变大就变大。
变小,小得像块手帕,像朵洁白的小花;变大,大得无边无际,能盖住整个天空。
没有人在蓝天上,为你把框框画。
你想变什么就变什么,小鱼、小兔、小狗……即使变成小猪,也没人笑话;即使变成孩子,也不担心挨骂。
没有人要你老老实实,变成聪明的傻瓜。
你愿意去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你想变成雨就变成雨,去亲吻花花草草;你想变成雪就变成雪,像白蝴蝶飞落万户千家。
然后,成为透明的水汽,飞呀飞呀,飞回天上老家。
没有人帮你“安排计划”,把你变成机器娃娃。
啊,让我也变成一朵,自由幸福的云吧!【点评】小作者用第二人称直接与云对话,描画心中云的各种变化,充满了奇妙的想象。
在诗歌的末尾,“啊,让我也变成一朵,自由幸福的云吧!”表达了小作者对自由的向往。
☆云朵☆云朵是个手巧的美食家帮助天空妈妈做了许多棉花糖惹得风弟弟馋涎欲滴趁人不注意偷偷抓了一把撒腿就跑云朵是个杰出的川剧表演家变脸是它的拿手绝活忽而白脸,忽而黑脸忽而黄脸,忽而花脸逗得风弟弟哈哈大笑云朵是个心灵的美术家一块块橡皮泥捏出美妙的图画威武的狮子、奔腾的骏马看得风弟弟发了傻【点评】小作者把全诗分成了三节,“云朵是个手巧的美食家”“云朵是个杰出的川剧表演家”“是个心灵的美术家”,结构明晰,层次分明。
云朵有洁白轻盈的,有绚丽多彩的,有姿态万千的,于是小作者便想象出云朵是制造棉花糖的美食家,是会变脸的川剧表演家,是心灵的美术家。
想象新颖、别致而又贴切、准确,耐人寻味。
☆黄昏☆西边山头顶着金蛋糕,顽皮的小朋友放学回家了。
丢下书包伸手想拿金蛋糕吃,哎是谁不小心,踢翻了墨汁一下子把天空染黑了?。
【实践指导之二】作品评析一、实践内容:学习运用文学理论,分析
【实践指导之二】作品评析一、实践内容:学习运用文学理论,分析评价文学作品。
二、实践目的:了解诗歌创作的特点,掌握诗歌欣赏的基本方法,从欣赏诗歌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努力建构诗意人生。
三、实践思路: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并运用所学方法撰写文学评论,择优在课堂上交流。
四、实践做法:1.布置学生阅读文学作品,选择自己特别喜欢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俱佳作品,撰写作品评析;2.阅相关资料,收集与该作品相关的文本资料、图片资料、音频资料、视频资料。
3.制作多媒体演示幻灯片,在全班文学作品欣赏会上交流。
附:文学作品评析示例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态度取向作者:王萍余秋雨的散文一经面世就成为文坛一大热点,虽然批评声不绝如缕,但读者众多,好评如潮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九十年代,余氏散文风行一时,其轰动效应在当代散文家中无人可比。
面对余氏散文的热潮,我们不得不进行一番思考:这些散文究竟以什么力量轰动着读书界?余秋雨的文化魅力究竟在哪里? 对此人们也不同程度地论及到这个问题。
但在这些分析和答案中,我认为余秋雨自己的分析和回答解决了实质性问题。
他说:“想不到我做行政工作期间因做不成学问而陆续写的那些东西竟受到如此厚爱,仅《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之内就重印了十一次,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是一个清醒的人,知道这不是署了余秋雨三个字,而是标示着社会对某一文化态度的需要,而我恰巧碰到、迎合了这种需要。
”①那么余秋雨在散文中究竟以什么样的文化态度满足了读者的心理需求?本文就其文化态度的基本内容、选择动机及现实意义给予分析探讨。
一、以人类历史为价值坐标去对待各种文化现象长期以来,中国的价值判断、是非标准明显地受到民族的、政治的、地域的功利局限,在这种背景下,就特别需要出现一批具有人类价值坐标和国际文化视野的文化人。
余秋雨以散文为载体昭示了他的文化态度,他说:“在我看来,现在的中国人特别需要寻找人类历史的整体坐标,以人类历史作为价值坐标去分析看到的各种文化现象。
诗词心得体会(10篇)
诗词心得体会(10篇)诗词心得体会篇一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思想。
通过学习和欣赏诗词,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诗词之美与魅力。
诗词的世界宛如一席丰盛的盛宴,让我津津有味,领略着其中的韵味与情趣。
首先,诗词作为一种优美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阅读《宋词三百首》时,我对于宋代词人生活境遇的描写和审美趣味的变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同时,宋词的字字珠玑、句句入扣也让我更加欣赏到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
宋词中的那些行云流水的词牌、婉转动人的歌词、含蓄深情的意境,都展现出了诗词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其次,诗词给予了我对于生活的冥思和思考。
读诗词,就仿佛与古人对话,感悟着他们笔下的世界观和人生哲理。
例如,读杜甫的《登高》一诗,我仿佛置身于那高山之巅,陶醉在山水的美妙中,思考着人生的哲理。
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美好世界,不禁令我深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那份珍视生命与热爱自然的情感。
同时,诗词唤起了我情感的共鸣。
每当我深情朗诵李白的《静夜思》时,我仿佛触摸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感受到了他对于乡愁的思念之情。
这种情感的共鸣让我感到仿佛与古人心灵相通,领略到了诗词所传递的情感力量。
正是这些情感的共鸣,让我对于生活和人性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
最重要的是,诗词的学习与创作,激发了我对于美的追求和表达的渴望。
通过学习古人的诗词,我学会了欣赏、品味和创作诗词的基本技巧,提升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每当我在写作诗词时,我都沉浸在其中,享受着那种独特的创作快感。
写下一首自己的诗词,就仿佛在创造和塑造一个与自己心灵相契合的美丽世界,这种创造的乐趣和魅力是无法言喻的。
综上所述,学习和欣赏诗词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思想内涵。
诗词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我对于生活和美的热爱,也启迪了我对于人性和人生的思考。
通过写作诗词,我也学会了准确表达和艺术创造的技巧,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了诗词创造的乐趣和魅力。
作文训练 学写诗歌评论
作文训练学写诗歌评论第一课时主备人:审核人:课时编号:055 复备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写作诗歌评论。
2.掌握诗歌评论的标准教学重点1.结合诗歌特点与赏析方法,正确鉴赏诗歌。
2.能结合自己的体验,在阅读中展开联想和想像,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
教学难点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并能清楚、准确地诉诸文字。
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复备栏一、导入新课诗人说:诗是人类文明的精魂,是世界上最绮丽的思想火花。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华,有云一样的意趣,有风一样的活力。
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当我们睁开朦胧的双眼凝视这世界时,一定会有别样的感受。
人生的春季应当是浪漫而充满诗情画意的,当我们踩着诗歌的旋律,激荡起青春的激情,激扬文字时,一定会发现:生活真美好!二、方法引领1.诗评的三种形式:导读式、鉴赏式、创造式(以内容、形式、自我的要素递加)2.诗评的标准:就抒情诗而言,一般的评论标准有以下几点:①情感是否真挚,情感冲击力是否强烈。
②意像是否新奇,质感是否扎实。
③语言是否精炼和新鲜。
④构思是否奇特,联想是否丰富,比喻是否精巧,是否捕捉到人们心中常有,而笔下却无的感觉和细节。
⑤意境是否深远。
⑥格调和品位是否高雅。
⑦是否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叙事诗除上述要求外,还需要有富有诗意的故事、情节和细节,且主人公形象和个性要鲜明,主题要新而深。
3.诗评的方法:⑴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 A.作者简介。
B.作品写作背景简介。
C. 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表达的意境)。
D.作品艺术手法分析(通常结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
E.作品艺术特点的综合评价(往往带有总结的意味)。
如果不要求很完整,则可不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两部分。
⑵主题分析法—就诗歌最突出的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采用这种写法时,往往只抓住一个方面,如意境、语言表现力、某一手法的表达思想情感的妙处等等。
《学写诗歌》课件
单元目标
1.感受革命领袖的伟大革命抱负和豪放胸襟,理解文章作者对 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
激发青春的热情,理解青春的价值,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 未来。
2.领会本单元诗歌与小说的内容,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情感 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
3.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特点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 能力。
4.结合本单元诗作的学习,尝试进行诗歌写作。可以以本单元的作品为学习的范本,也可以选 择自己喜欢的中外诗歌作为研习的材料,从生活出发,寻找素材,激发诗情,抒发真情实感。掌握诗 歌写作的一般技巧,注重语言的锤炼。
内容概要
本单元的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创作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对 青春的吟唱。作者或感时忧国、抒发情怀,或感悟人生、思考未来, 让我们体验到各具特色的文学表达,点燃澎湃的青春激情。
《 沁 园 春 ·长 沙 》 通 过 对 长 沙 秋 景 的 描 绘 和 对 青 年 时 代 革 命 斗 争 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 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壮丽的景色;另一 方面,自然形象成为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是“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象征,是 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3.情趣
诗歌不仅要有意象,有哲理,还要有情趣——脱俗之趣。这情趣,要超脱凡俗,能让读者暂时“活在别 处”。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的一开始就声明他的创作就是减少人的沉重感。在他看来, 人的沉重包括天体的沉重、城市的沉重、语言的沉重,这些都是人的生命体验中无法躲避的现实。人 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躲避沉重和困苦时,往往在文学艺术中凭借智慧的调节和灵魂的超越便能够寻求 到一种摆脱和超越,从而能够至少暂时“活在别处”,进入一个截然不同的美丽新世界。
第三单元写作任务“学写文学短评”写作—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写作任务“学写文学短评”—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写作导引】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诗歌单元,写作任务是“学写文学短评”。
单元学习任务中明确:阅读文学作品时,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要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来,就是文学短评。
同时,任务导引中提出了三点要求——要对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要善于聚焦,从“小”处切入:可从人物、主题、内容、特点、语言等角度切入。
主要运用叙议结合的方式,要在适当复述、介绍或者引用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分析和评论。
回望风雨,寻觅美神——评李清照《声声慢》之“愁”那些年代久远的只言片语,宛若来回于人世的泛潮,它每次靠岸的停泊我们总是错过,抓紧的时候,却是波涛汹涌。
这次第,又怎一个愁字了得?轻掀一页诗纸,抚摸李清照笔下思想的痕迹。
生逢乱世,命如蝼蚁。
这是她一生的故事和那心底的哀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永远定格在这历史的洪波中。
穿过“寻寻觅觅”的心境,似乎蕴含着无可排遣的寄托。
词人运用七组叠词,犹如信手拈来。
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词人高超的文字功底。
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
“雁过也,正伤心”,词人在“乍暖还寒”的时候,看到那“旧时相识”的风景。
闻声望雁,是词人意在转移视听。
雁从北方来,国破家亡之痛涌上心头,产生无限的痛楚。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词人借景抒情,伤花自怜,想起那历历往事,如今却像这枯萎的花朵一样,已经进入了晚景。
词人心境的凄凉,已与残花败秋之境融为一体。
篇末托出一个“愁”字,这种“愁”融合了丧夫之哀,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无人采摘的黄花,无人问津的词人,无人身受的愁情,都化在词人婉约的词句中,慢慢沉淀……当我们偶然回望那些时代的风风雨雨时,总能看见那立于秋风黄花之中寻寻觅觅的美神。
诗歌期末评语
尊敬的老师:
一、在这个诗歌期末考试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与力量。通过这次考试,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些都将成为我终身受益的宝贵经验。
二、在这次考试中,我选择了一首我非常喜爱的古诗《登鹳雀楼》,通过仔细阅读和分析,我对诗中的意象、意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学会了如何挖掘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这让我对诗歌的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在这次考试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在诗歌赏析方面的不足之处。我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努பைடு நூலகம்地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加强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我才能在诗歌领域有所建树。
四、通过这次诗歌考试,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深入理解诗歌,还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在赏析《登鹳雀楼》这首诗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表达形式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这让我更加热爱诗歌,也更加珍惜每一篇优秀的诗作。
七、对于这次诗歌期末考试,我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不完美之处,但我相信这是我成长的过程,也是我前行的动力。未来的路上会有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但我会勇往直前,不断完善自己,继续前行。诗歌之路漫长而美好,我愿意一直走下去,用心感受诗歌的魅力,用笔记录自己的成长。
感谢您的指导和鼓励!
愿诗歌与我们同在,指引我们不断前行!
五、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保持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不断充实自己的诗歌素养,力求在诗歌的海洋中遨游,感受诗歌带给我的力量和启示。诗歌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会继续努力,让自己在诗歌的天地里更上一层楼。
六、最后,我要感谢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倾情教诲。在您的帮助下,我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更深入地欣赏诗歌的美。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倍加珍惜您的教导,不辜负您的期望,继续努力前行。
《学写文学短评》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作者
毛泽东 曹操 陶渊明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李清照
创作时间
1925年 三国 东晋 唐 唐 宋 宋 宋
文学短评示例
《声声慢》开篇的叠字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14个叠字,创意新奇。 “寻寻觅觅”四字劈空而来,反映了内心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丢失的东西, 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可能是椿萱在堂的幸福,也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 只这一句,就把她由于敌人的侵略、政权的崩溃、流离的经历、索漠的生涯而不得 不担承的、感受的、经过长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充分地显示出来了。心 中如有所失,要想抓住一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仍然只是空虚, 这才如梦初醒,感到“冷冷清清”。四字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 境而感染到心情,由外而内。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一 种沉痛乃至凄厉的感情氛围已笼罩全诗。
慧眼识得短评面, 文内文外尽是春 ——学写文学短评
01 课堂导入
Part One
课堂导入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但回到现实 中,高考诗歌鉴赏题16题却是整个卷 面得分率最低的一道题。如何做好高 考诗歌鉴赏主观题的答题精准度,有 必要从鉴赏方法和答题写作规范步骤 入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写 好古诗词的文学短评,在高考诗歌考 查的视域里,提炼古诗词鉴赏短文的 写作方法。
文学短评重点突破一:切口要小
角度4:赏析作品的语言表达
语言特点 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清新、绚丽、质朴等; 语言风格 如幽默、辛辣、平实、自然、明快、简明、含蓄、深沉、洗练,淋漓 酣畅,情韵悠长,回味无穷等;【杜甫“沉郁顿挫”】 修辞手法 如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反语、双关、 互文、反复等。【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其他方面 如粗笔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体物入微(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 致生动);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 腻);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等等。
学写文学短评优秀例文
第三单元学习任务学写文学短评佳作赏读亮点评析浅析《琵琶行并序》中的音乐描写①音乐本是无形之物,很难用语言文字直接描写。
因为它那飘忽即逝的音响、旋律,是很不容易被捕捉和表现的。
其中所含的“幽愁暗恨”更是十分抽象、难于言传的。
诗人白居易平日深厚的音乐修养和驾驭语言艺术的厚实功力,使他笔下生花,成功地写出了琵琶演奏的精彩片段。
在白居易的笔下,那复杂多变的琵琶声,被描绘得层次丰富、音色分明。
②诗人描绘音乐的比喻手法、以声传情以及将人物的往事与现实联系起来,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是音乐描写中的亮点。
③在诗中的音乐描写中,诗人多方设喻,以表现琵琶曲中复杂、细微的音响变化。
用许多形象、新鲜、贴切的比喻来描写极难用语言摹写的美妙乐声,给读者留下了十分深刻和具体的印象。
如以人们在生活中可以听到的声音作比,以骤降的“急雨”比喻粗弦的繁音促节;以小女儿般的轻柔“私语”比喻细弦细碎绵密的声调;以大珠小珠洒落玉盘比喻乐声的高低音调;以“花底”的“莺语”、“冰下”的“泉流”比喻乐声流动的婉转与幽咽若凝;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比喻乐声暂时休止后又骤然响起;以“裂帛”声比喻四弦齐拨时乐声的清脆短促,响亮非凡。
在妙喻联翩中赋予抽象的音乐以生动形象、具体之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这些形象贴切的比喻,把美妙的旋律、变化的节奏表现得淋漓尽致。
④音乐描写,做到了以声传情,声情交融。
把音乐与演奏者的身世之悲、听者(诗人)的主观感受结合在一起来写,大大加深了读者对乐曲内容及其内在情韵的体验。
如果说琵琶女在校音定调时,已流露出情感,那么,随着正式弹奏的开始,感情的流露渐趋明朗。
在千变万化的曲调旋律中,诗人仍然意在表现人物的感情。
整个演奏过程,或低回掩抑,如泣如诉;或圆润流美,(1)题目以小见大,极好地处理了文学短评中“点”与“面”的关系。
《琵琶行并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无论是其细密的结构、清晰的层次,还是曲折动人的情节,无不为后人所称道。
《学写文学短评》教学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用典太多读不懂;用典太多削减了诗味, 这两个原因之间呈现出递进的逻辑关系。在写 作的过程中用心安排了结构,在具体的分析时, 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式,清晰的表达了自己的 观点。
文学短评示例
范例2: 我更赞同杨慎的说法。首先典故虽繁多,却能紧扣
题目。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泰四位历史人物都和 京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京口想到这些人物和他们 的故事,自然合理,最后以廉颇自喻收尾,首尾圆合。 五个典故之间不可分割,浑然一体。
最后典故虽多,但全词语言表达却简洁疏朗。如刘 裕的典故采用眼前之实和想象之虚结合的手法写出,简 洁自然。所以典故虽多,却并不晦涩言有尽而意无穷, 更有玩味之处。综上,我认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的典故虽然多,但却运用得很精到,体现了辛弃疾 高超的艺术技巧。
文学短评示例
典故虽繁多,却能紧扣题目;用典可使情感和思想表 达地更含蓄;最后典故虽多,但全词语言表达却简洁疏朗。
【明确】曲解作品——错评。上阕侧重于写景而非侧重于抒情,词中的确有抒发有志 报国却壮怀难酬的感慨,但同时也表现了词人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而且,此 词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体现了豪放的风格。
写作方法点拨
文学短评的写作,大致有“阅读——定题— —评论——写作”四个步骤
文学短评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却是一篇结构 完整、层次清晰、观点鲜明、语言流畅的文章。
文学:对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 短: 篇幅短小精悍,字数在300-400字;评论角度小。 评: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结构完整、叙议结合,以议为主。
文学短评示例
南宋岳珂认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事太 多。但是明代杨慎却说“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当是 不解词味。”你认同谁的说法?请有理有据地说明原 因,写一则4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诗歌文学评论写作模板艾青
诗歌文学评论写作模板艾青
艾青是中国新诗史上具有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把现代主义艺术的表现性与现实主义艺术的写实性融合为一,把热切的拥抱现实与超现实的象征、隐喻和寓言结合起来,从而把现实的外在生活化为内在的自觉表现,创造了一个基于社会现实生活又超越现实表象的充满寓言、象征和想象的多维审美空间。
现实主义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通过典型化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
艾青认为,“最伟大的诗人,永远是他所生活
的时代的最忠实的代言人:最高的艺术品,永远是产生它的时代的情感、风尚、趣味等等之最真实的记录。
”①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
他的诗都来源于他对现实语境的直接经验,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诚挚关心,显示出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艾青的诗歌作品始终是那“伟大而独特时代”的产物。
感受时代的脉搏,倾听时代的呼声,紧跟时代的步伐,把个人的悲欢与时代的悲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鲜明有力地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声音,表现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真切认识,是艾青的早期现实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
他说:“我们写诗,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
锁的歌手来写诗。
”②出于这样的创作动机,艾青诗歌中所表现出的
思想感情和精神特征,具有强烈的历史真实性。
1937年至1940年,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最残酷,又是反抗战斗最激烈最悲壮的年代,这个时期的艾青几经辗转,“满怀热情从中国东部到中部,从中
部到北部,从北部到南部,从南部到西北部---延安。
”。
巴尔蒙特《我来到世上为的是看太阳》诗歌文学评论
巴尔蒙特《我来到世上为的是看太阳》诗歌文学评论示例文章篇一:哇塞!巴尔蒙特的《我来到世上为的是看太阳》,这诗可太绝啦!你想想,他说“我来到世上为的是看太阳”,这得是多纯粹、多强烈的愿望呀!这就好像一个超级执着的孩子,满心满眼就想着一件事,那就是看太阳。
太阳在他心里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天体,而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希望、光明和温暖。
诗里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在燃烧,充满了热情。
“和田野上的麦穗轻轻地低语”,这画面多美呀,太阳的光芒洒在麦穗上,好像它们也在跟太阳说着悄悄话。
这不就跟我们跟好朋友分享秘密一样嘛?还有那句“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蔚蓝色的原野。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连绵的群山。
” 他一次次地强调要看太阳,要看这美好的世界,这是多么坚定的决心啊!就好像我们下定决心要做好一件事情,不达目的不罢休。
“我和这个世界当面签下字据。
我就是世界的主宰。
” 哎呀,这得多自信呀!仿佛在告诉全世界,我来这一趟,就是要主宰自己的命运,追求我心中的美好。
这难道不像我们立下的雄心壮志吗?这首诗真的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力量,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它让我反问自己,我有没有像诗人这样,坚定地去追求我心中的“太阳”呢?总之,巴尔蒙特的这首诗,用最简单又最热烈的语言,点燃了我们心中对美好的向往,让我们也想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太阳”。
示例文章篇二:哇塞,巴尔蒙特的《我来到世上为的是看太阳》这首诗,可真是太迷人啦!你想想,他说“我来到世上为的是看太阳”,这得是多纯粹多直接的愿望呀!这就好像一个小孩子满心欢喜地说:“我出门就是为了吃冰淇淋!”那种坚定和渴望,一下子就抓住了人的心。
诗里的太阳,可不是简简单单的那个挂在天上的大火球。
它好像是希望,是梦想,是一切美好的象征。
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和田野上的麦穗轻轻地谈话”,这画面多美呀!太阳的温暖让麦穗都变得活泼起来,仿佛它们在跟太阳分享着自己的成长故事。
这不就跟我们跟好朋友聊天一样嘛,亲切又温馨。
学案:写作训练:学写文学短评+Word版含答案
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
比如,曹操《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陶渊明《归园田居》用白描呈现日常生活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白居易《琵琶行》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等。
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范文借鉴】佳作赏读亮点评析《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境与现实这是一首记梦诗,作者用夸张浪漫的手法描写了自己“梦游天姥”时的梦幻意境,所展现出的是满满的恢宏气魄和豪放的激情。
字里行间无不讲述着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权贵势力的漠视,讲述着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不愿苟合于世的悲声。
(1)“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这座诗人梦中的天姥山,在诗人笔下高耸云天,直插云际。
由此,诗人之梦就有了现实的基础。
诗人对天姥山的神往,正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诗人的浪漫情怀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开启了“梦游天姥”之旅。
(2)天姥山如诗如画、美妙绝伦的奇景就是诗人心中向往的仙界,是没有世俗肮脏的净土。
这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圣地怎不叫诗人“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得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这是梦吗?红日在半山腰悬挂,天鸡在(1)文章评点明确,开篇抓住梦境与现实的关系,概括出《梦游天姥吟留别》表达的主要内容。
(2)文中引述诗句,叙议结合,点出“诗人之梦”的“现实基础”。
(3)作者借写对天姥山美景的迷恋,表达出对自由的向往之情,这正与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
(4)文章接下来叙述“虚幻的梦境”,作者将其写得“曲曲折折”,这正与现实生活中自己的一生回到了现实生活中来,将自己寄身于山水之间,岂不快哉!流连于山山水水的李白并没有被消极的情绪所困惑,向世人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对权贵的抗争,是对郁郁不得志之人心声的倾吐。
“安能”很好地体现出李白对权贵的蔑视,从此,一个孤高自傲、豪迈奔放的“诗仙”流芳后世。
【高中语文】写作指导:学写文学短评
写作指导:学写文学短评一、写作导引:什么是文学短评?我们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往往会运用语文课上学到的方法或观点,也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分析力去品评,于是就有了对作品的评价。
这种评价如果写出来,便成了文学短评。
文学短评是文学评论的一种。
文学评论是根据作品的特点和自己的体会来确定评论内容的,可就作品的某一方面评论,在评论中对作品并非要面面俱到、句句评析。
引述一般要选择原文中的关键词句作为行文的发展轨迹,分析和评价的语句穿插其中。
在写作过程中容易把文学短评写成读后感,要注意二者的区别。
读后感需要在写作时结合本人实际、联系社会现实,侧重于写出自己的感想、体会、收获,主观色彩鲜明;文学短评侧重于评析作品思想、艺术上的是非得失,揭示其产生的背景、根源,阐明它的影响、意义等,带有浓郁的理性色彩。
二、技法讲解技法1读懂作品,选好评价点写文学短评先要认真读作品,再结合自己的真切感受,陈述自己的见解。
评论的对象应当是作品中最能触动心灵的那些描写;引起困惑或有争议的地方也可以作为评论的切入口;你对作品的独特理解,更应当作为评论的重点。
茹志鹃《百合花》中“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小通讯员衣服上被撕开的口子等细节反复出现,可能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可以写一写;闻一多《红烛》中“红烛”这一意象很独特你也可以加以评论。
如朱光潜在评析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时,重点抓住了语言所传达的意境,着重评析了其遣词造句的精练。
范例:《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情绪。
读前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
“明月别枝惊鹊”句中的“别”字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树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
这句词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词的妙处。
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食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
这句词实际上就是“月落鸟啼”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
小学生诗歌作文评语精选模板_作文500字_作文评语_
小学生诗歌作文评语精选模板诗歌也是小学语文写作中的一种重要的体裁,而诗歌这类的作文老师可以怎么写才对学生更有帮助。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小学生诗歌作文评语的相关资料。
供你参考。
小学生诗歌作文评语精选1. 叙述简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结构,人物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
2. 详略安排不当,主次不够分明。
3. 内容多为线条式勾勒,缺乏点式的细描。
4. 与时代气息不符,内容过于陈旧老化。
5. 主题重点突出,中心明确,立意鲜明。
6. 观点明确,好恶立场分明,使人一目了然。
7. 主题直接凸现于内容之中,明了扼要,毫无赘意。
8. 主题严肃,思想高尚,进取心较强。
9. 中心不够明确,立意不够清晰。
10. 主题含混晦涩,文意渺茫含糊,写作目的不清。
11. 虽有中心主题,但表达不够充分有力,言而不实,12. 表达不清晰,说服力不强。
13. 主题不够严肃,思想之中尚有糟粕。
14. 情节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
15. 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16. 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
17. 情节发展较平缓,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18. 情节变化平淡无奇,缺乏新意。
19. 情节平直,毫无悬念,平铺直叙似记流水账。
20. 过程详细,结尾却简略不全。
结构不合理,给人以虎小学生诗歌作文评语推荐1. 事件虽小,但反映出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2. 从多方面多角度选材,充分体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形象丰满。
3. 选材过于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题材老思想,4. 虽然选择了生活中具有一定叙写价值的事件,但由于5. 分析不透彻,挖掘不深,事件潜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体现。
6. 选材平淡无奇,过于老旧粗俗简单幼稚,不具新意,难于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时代性真实性。
7. 未能通过小事情反映大道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运用还不够娴熟。
诗歌评论500字
诗歌评论500字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心灵的歌唱。
在简短的文字中,诗人能够表达出深沉的情感和思想,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诗歌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内涵。
诗人通过精炼的语言,将情感和思想浓缩在诗歌中,使得诗歌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同时,诗歌也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通过诗歌,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可以深入探究人性和社会的本质。
在欣赏诗歌时,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要用理性去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内涵和价值,更好地欣赏诗歌的美妙之处。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诗歌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诗歌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人们价值观的变化,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变革。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对诗歌的热爱和关注,同时也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诗歌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的时代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总之,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能够通过简练的
语言表达出深沉的情感和思想。
在欣赏诗歌时,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要用理性去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内涵和价值,更好地欣赏诗歌的美妙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学写诗歌评论
时间:2005年9月8日上午第二节
地点:常州市一中高二教改(1)班
执教者:程代军
目标:1、熟读《语文读本》第一课《诗经三首》(黍离、溱洧、子衿),理解诗意诗情。
2、掌握诗歌评论的书写形式。
过程:
一、明确任务:学写诗评
二、方法指引:
1、诗评的三种形式:导读式、鉴赏式、创造式(以内容、形式、自我的要素递加)
2、范例:
(1)读《黍离》,理解诗意。
(2)范例1:以诗改诗,如以前《氓》的改写。
也可用散文形式。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生出苗儿来。
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烦闷方寸乱。
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
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抽出穗儿来。
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昏乱如醉酒。
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
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结出粒儿来。
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郁闷如噎食。
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
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3)范例2:《沉重的孤独》(创造式)
不敢写《黍离》,因为名头太大,一句名言四处援引的那种。
在还没有听说过《诗经》的时候就听到过那两句话,只觉得绕口令一样说来说去,语意还有些神秘,即使没有听懂,也还会觉得喜欢。
许多年后读起这首诗的时候,下面的注解告诉我那是一个臣子在怀念故国,太久远的感慨,我感觉不到,只看到了在孤独中默默流过的时间。
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往何方去,是在一个地方无数次走过,还是匆匆走过不同的地方,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一个过客而已。
也许根本没有在走,只是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或者说,是你的年华在其中不知不觉地流逝。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最贴近大地的植物,生根,长叶,结果,一点点地成熟也一点点的老去。
《诗经》中的时间,总是在看起来相似的循环中偷偷的物换星移,不会让人觉出痛楚中慢慢浸透了辛酸。
然而年华老去又如何,那只是天地万物必然的经历,难过的是孤独地经历。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是用了很长的时间才读懂了这一句的重量,却不敢说领悟,那样的领悟太需要经验,却会害怕那样的经验。
不想孤独,也许是太脆弱,总需要在别人的身上证明自己的存在,害怕自己的匆匆的过往,留不不下任何痕迹。
然而又有多少人能明白你的心迹?“脾膈间物,不能掬以相视”,生下来便是孑然一身,剩下的时间,只有在误解中表演,玩着自欺欺人的游戏,又何必去问自己是谁,别人又是谁呢?
4、范例3:《读《黍离》》(创造式)
文 / 闲云 无意路过往日的国都
看西风残照里
周家城阙埋没在废墟
杂草蓬生,一片荒芜
勾起你千头万端的愁绪
你毫无方向地乱转
堆堆坟冢恍惚过你的身旁
秋风浓烈
你隐隐听到远方传来的泣声
步子靡靡之而前
心中摇摇无助
无法诉说眼前的一切
脚再也支持不住悲伤的心
举目创痍……
我分明看到你眼中噙满了热泪找块墓碑坐下吧
你自语道
又不禁想起了很多很多
厉王的小人姿态
召公的无可奈何
幽王的昏庸无道
猃狁的野狼兽行
一句“悠悠苍天”
击痛了三百年后一位圣人
也击痛了另一个世界的我
三、以这三首诗为范围,写诗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