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质调查可持续发展研究_陈元旭
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保障因素分析
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前景进行评判。
运营过程 中,会遇到各种各样 的 问
题 , 出 现这 样 那 样 的失 误 ,同 时 也
▲ 作者 简 介 :孟繁 富(94 )男 , 东省 济 南市人 , 16一 , 山 高级 经济 师 , 山东 大学管理 学 院博士 研 究生 主 要从 事 党建和 企业 管理 工作 。
,
1 司 土 污 睁N_e r cm № 2 0 0寸 司 赘 经 aa sc 。 -f a0 . tl oe n c c 13 uR u 。 s E D
一
续发展的重视。但是 ,单纯的硬 性指 标不足以客观反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和前 景 ,建 议增 加一 定 的软 性指 标 。 比如 ,设置 一个 对 长远 发展 信心 度 的 总体 指标 ,再 设置诸 如资本 、人 才 、 技术 、设 备 、市 场 、矿业权 、机 制制
励员工 发挥潜 能 ,快乐工作 ,多做
整 、市场领域 的进退 、人才队伍建 设 、知识与技术 的积累 、经营 管理
然而 ,2 0 年的世界金融危机 ,给 组织性质和运作模 式 ,一把手 ( 08 院 续竞争力 的提升 ,从产 业结构 的调 资源勘查 开发市 场带来 了冲击 。一 长 / 队长 )在 可持续发 展 中的作用 些地勘单 位直 面挑战 ,迎难而上 ,
图
・孟繁 富/ 王晓萍
( 山东省鲁 地矿 业有 限公 司,济南 2 0 1 ) 5 0 3
摘要 :基于内在保 障的视角,地勘单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把手起关键作用,应当以考核作为切入 点,促 使 “ 一把手”切实重视可持续发展 的能力建设 ;应 当高度树立资本和能力积累意识 ,量变到质变;机制建 设、制度和流程优化应持续努力;企业文化建设应高效管用;应当从高端性、结构性和递进性三个方面着力
国土资源部关于表扬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国土资发[2011]176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表扬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正文:---------------------------------------------------------------------------------------------------------------------------------------------------- 国土资源部关于表扬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国土资发[2011]17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以下简称专项)实施以来,在专项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有关省级项目主管部门、矿山企业、地勘单位、科研院所和专家认真贯彻落实2004年国务院第63次常务会议精神,按照专项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甘于奉献,实现了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的重大突破,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为专项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服务和支撑。
为表扬专项行动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进一步推动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实现重大突破,部决定对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等187个先进集体、叶天竺等165名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扬。
希望受到通报表扬的集体和个人再接再厉,努力工作,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推动地质找矿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希望全系统干部职工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学习,开拓创新,继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国家地质事业作出新的贡献!附件: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国土资源部2011年10月28日附件: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一、特别贡献奖8项叶天竺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教授级高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研究院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调查队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一五地质队二、先进集体180个其中,重大找矿突破奖34项、重要找矿进展奖56项、优秀组织管理奖90项。
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第26卷增刊2 2017年10月中 国 矿 业CHINA MINING MAGAZINE Vol.26,SupplOct. 2017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陈元旭1,马国雄2(1.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摘 要: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不仅可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同时也是国家政策、经济以及其他相关科研工作快速发展的助推剂。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我国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地质调查;成果转化;经验 中图分类号:F407.1;P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17)S2-0059-03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of geological surveyCHEN Yuanxu1,MA Guoxiong2(1.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enter,China Geological Survey,Beijing 100037,China;2.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geological survey can notonly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butalso the national policy,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other related research work booster.In thispaper,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domestic andinternational experience,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vers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 andtechnology achievements in China,the author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conversion ofgeological science achievements in China. Keywords:geological survey project;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experience收稿日期:2017-08-25 责任编辑:刘硕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项目“地质调查发展路线图与管理政策研究”资助(编号:121201004000150008) 地质调查科技成果是通过地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创新性成果。
国土资源部公告2013年第14号――关于2013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
国土资源部公告2013年第14号――关于2013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3.09.24
•【文号】国土资源部公告2013年第14号
•【施行日期】2013.09.2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土地资源
正文
国土资源部公告
(2013年第14号)
关于2013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根据《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和《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3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3〕10号)要求,2013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已经结束。
经部审定,2013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69项,其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55项。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开拓创新,为地质找矿突破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3年9月24日附件
2013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研究
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研究王文;陈元旭;吕晓岚;张宇;姚震【摘要】本文在深入调研和系统分析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全国地质调查队伍的基本情况,研究提出了地质调查发展变化特征:①人员、经费投入阶段性增长明显;②多措并举实现地质调查规模的大幅度增长;③中央、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承担地调任务已趋饱和.在此基础之上比较了中央、地方和院校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优势和不足.最后提出了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在业务拓展、分类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思考与建议.【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3(022)009【总页数】5页(P25-29)【关键词】地质调查队伍;特征分析;规模预测;措施建议【作者】王文;陈元旭;吕晓岚;张宇;姚震【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7.1;F272.92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质工作发展的历史看,无论经济发展程度如何,各国均保留有专门的公益性地质工作队伍(地调机构)从事地质调查工作。
多数国家地调机构是联邦政府部委的直属机构,虽然所属的部门不同,但作为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其提供公共产品和公益服务性质和定位具有相似性[1]。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我国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1 地质调查队伍基本情况公益性地质调查是指国家财政出资开展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质工作,产品主要是公共产品,为社会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
我国从事地质调查工作的队伍主要有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和中央管理的行业地勘队伍。
其中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体系由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中国地质调查局及直属队伍)、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各省区市地调院、环境总站)、院校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构成。
关于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法权益 ; ② 地质勘查单 位要结合 自身实际 , 积极探索勘 查开发 一 体化 之路 ; ③强化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作 , 实现矿业 较好 发展 。 为 解决企业 资金短缺等 问题 , 可采取与大型有实力企业合作共赢 的
措施 。
3 . 4 文 化 创 新
地 质 勘查 业 在 长期 的 发 展 中 已 形 成 行 业 特 色 文 化 , 即 艰 苦 奋
斗、 无私奉献 、 找矿立功精 神。随着改革的不断细化 , 企业文化也 需要与时俱进 , 不断完善 。 首先 ,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 一是创建优秀品质文化 , 实现企业 技术 文化 创新 , 提高企业核 心竞争力 ; 二是积极 采用有效 的宣传
途径 , 树立 良好 的企业形象 。 其次 ,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 一是建立健全企业领导体制 ; 二是 确立高效 的组织结构 ; 三是不 断完善管理制度 。 最后 , 加强生态文化 建设 。一是加强企业人员学 习生 态文化 建设 的重要性 ; 二是使企 业人员形成绿色价值观 和热 爱 自然的人
作用 , 它可 以将 勘查 和开 发融合为一个有机 整体 , 也是 地质勘查 业可持续发展 的内在要求 。因此 , 为加快地质勘查单位勘查开 发 体化 , 应采取以下措施 : ①营造公平 的市 场环 境 , 保 障探矿者 合
一
2 地质 勘查 行业 改 革的必 要性
目前 , 我 国市场经济 已有相 当规模 , 但地质勘查 工作 机制还 不健 全 ,这既对矿业发展造成 了影 响 ,也 引起 了严 重的资源浪 费。因此 , 应加快机 制和体制创新 , 以改革 的途径来解决地质勘 查业 中存在的 问题 , 以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此外 ,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给地质勘查业 提出了新的要求 ,所 以 最重要 的任务 是缓解 资源压力 。 进入新 的世纪 , 我 国工业化进程 不断加速 , 且能源与矿产资源市场发生 了深刻变 化 , 面对这一新 形势 , 我 国地质勘 查业抓住 这次机遇 , 奋 发有为 , 推进 了我 国地
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研究
大幅度增长 ; ③ 中央 、 地 方 公 益 性 地 质 调 查 队 伍 承 担 地 调 任 务 已 趋 饱 和 。 在 此 基 础 之 上 比较 了 中 央 、 地 方 和 院 校 公 益 性 地 质 调 查 队 伍 的 优 势 和不 足 。 最 后 提 出 了公 益 性 地 质 调 查 队 伍 在 业 务 拓 展 、 分 类管理 、 绩 效
考 核 等 方 面 的 思 考 与建 议 。 关 键 词 :地 质 调 查 队伍 ;特 征 分 析 ;规 模 预 测 ;措 施 建议 中 图 分 类 号 :F 4 0 7 . 1 ;F 2 7 2 . 9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4 - 4 0 5 1 ( 2 0 1 3 ) 0 9 — 0 0 2 5 — 0 5
po ge o l o gi c a l s ur v e y t e a m ;s i g na t ur e a na l y s i s; s c a l e pr e d i c t i o n; m e a s u r e an d s u g ge s t i on
ge o l o gi c a l s u r v e y t e a m has s a t ur at e d .The a d va nt a g e s a nd di s a dv a nt a g e s o f t h e na t i on a l , l o c a l a n d s c h o ol
S t u d y o n t h e t e a m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pu bl i c g 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y
W A N G We n, CH EN Yu an — xu, LU Xi a o - l a n, ZH A N G Y u, YA 0 Zhe n
国家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战略研究项目“地质工作发展战略研究”课题通过专家验收
Y u, AN R iZHA F - n Z O uj , HANG J gf, I NG We — a g 2 0 . u i - JA nl n . 0 9 n a i
An l s s f a y i o M e a l g n c t lo e i Ge o i a Co d to s f n— iu ol g c l n ii n o I st
Ni e [ . e c l oo y Io o e Ge s in e S cin , 7 g rJ Ch mia Ge 1g ( tp o ce c e t ) 8 : ] s o
21 —3 7 2 0.
XI E Xin n LI i ta —o g S —i n.D0NG W e —i ng il a ,ZHANG M i — i n n qa g YANG ih i l 99 J a 9 Tr c r e fho l d nOW n h i a e ma k r o tfui a d ter g o o i a i lc to s a a e t y r l g c l mp i a i n : c s sud of YI NG GE HA1
第 六 期
聂 逢 君 等 :尼 日尔特 吉 达 地 区砂 岩 中铀 的 热 流体 成 矿 作 用
n omi o og . : ‘ 3 c Ge l y 93 68 8 . TURP N I L.CLAUERB N ,FORBES P,P AGEL .1 91 M 9 .U— , Pb S Nd a d K— y t m a i s o he Ako a u a i m— n Ar s s e tc f t ut r n um e o i, d p st
M tl g n cP o ic swi e d Io o e J. t o ce ・ eal e i r vn e t L a s tp [】 AcaGe s in o h t aS n c , 9 6 : 5 — 6 ( i e ewi n l h a s a t i ii a 2 ( ) 7 2 7 0 i Chn s t E g i b t c) c n h s r .
新常态下地质调查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探讨
新常态下地质调查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探讨
张思梦;陈元旭;王蔚
【期刊名称】《中国矿业》
【年(卷),期】2015(000)0z1
【摘要】本文结合地质调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在分析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及直属单位财务管理人才队伍存在问题等基础上,研究提出要制定符合地质调查工作实际的财务人才队伍规划,通过统筹人才结构,提升地质调查财务人员素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等措施,为提高地质调查经济管理水平保驾护航。
【总页数】4页(P116-119)
【作者】张思梦;陈元旭;王蔚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 100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1
【相关文献】
1.新常态下地质调查工作的方向探讨 [J], 盛柏伟
2.试论加强地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策--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财务管理为例 [J], 王香萍
3.人才队伍建设的四种模式及其成效评价—以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为例 [J], 王福杰;孙娜巍
4.新常态下企业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相关性探讨 [J], 徐丽风
5.新常态下国有企业改革与财务管理转型的探讨 [J], 沈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质调查项目合同管理研究
地质调查项目合同管理研究
马国雄;陈元旭;李佳平
【期刊名称】《中国矿业》
【年(卷),期】2016(025)0z2
【摘要】地质调查项目合同在地质调查项目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全方位保障地质调查工作中合同双方的利益,最重要的是使项目进行的全过程在法律的保护下安全高效的进行.从多年来地质调查项目合同管理研究发展历程来看,不管是管理方面还是合同自身都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总结了地质调查项目合同管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财政体制改革和项目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马国雄;陈元旭;李佳平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武汉4302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7.1
【相关文献】
1.论地质调查项目合同管理 [J], 马静;文志岳
2.油气管道勘察设计项目合同风险管理研究 [J], 邓晓敏; 孔俊伟; 王欣
3.地质调查项目合同管理目标模式探析 [J], 马静;马江芬;文志岳
4.新收入准则下软件企业项目合同管理研究 [J], 张九羽
5.高校维修改造项目合同管理研究 [J], 徐兆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央公益性地质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研究
中央公益性地质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研究
陈元旭;贾伟光;郑晗;吕晓岚
【期刊名称】《中国矿业》
【年(卷),期】2013(000)0z1
【摘要】本文应用绩效管理相关理论,对国内的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进行了分析,
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有考核指标欠科学、考核信息不全面、监督体系不完善、不注重绩效反馈、缺乏激励性等。
针对这些问题,作者依据PDCA循环(Plan-Do-Check-Action)的科学绩效管理程序,以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绩效管理试点实践为
典型案例,从绩效计划、绩效管理的实施与监控和绩效评价与反馈方面提出了见解,为构建完善的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总页数】4页(P191-194)
【作者】陈元旭;贾伟光;郑晗;吕晓岚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北
京100037;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100192;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
京100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0.3
【相关文献】
1.省级公益性地质队伍、地勘单位与中央公益性地质队伍统筹改革的路径探索[J], 姚震
2.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思考--以某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实践为例 [J], 徐来;蔡凤娟
3.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思考--以某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实践为例 [J], 徐来;蔡凤娟
4.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J], 李晓蕾
5.基于分权目标管理模式的公益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研究与应用——以A 公益性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为例 [J], 李晓羚;欧思思;廖原;凌庆梅;陈海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质调查创新团队建设的若干建议
地质调查创新团队建设的若干建议
陈元旭;王蔚;王楠
【期刊名称】《中国矿业》
【年(卷),期】2014(000)0z1
【摘要】加强地质调查创新团队建设,能够带动地质调查业务、人才队伍和条件建设的协调发展,是提高中国地质调查团队科研能力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分析了国内地质调查团队建设的现状,介绍了地质调查创新团队建设的目的与意义,提出按照学科引领---资源优化---重点建设---整体带动的原则建设地质调查创新团队,并确定了创新团队建设的实施步骤。
最后分析了现阶段建设地质调查创新团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措施。
【总页数】5页(P94-98)
【作者】陈元旭;王蔚;王楠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100037;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河北三河0652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9.23
【相关文献】
1.加快地质调查以发展谋稳定——对“十二.五”期间西藏、新疆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的若干建议 [J], 万子益;
2.新形势下地质调查业务团队建设研究 [J], 张宇;单勇起
3.加强地质调查业务团队建设的思考 [J], 张宇;王文
4.新时期地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的有益探索--《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评介 [J], 毛亚庆
5.以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助力职教改革发展——《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解读 [J], 曹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促进我省地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促进我省地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我省地勘队伍为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曾作出过巨大贡献,并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省地勘队伍面临诸多困难,发展受到制约,已经影响到地勘单位的安定,影响到我省矿产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为分析问题、掌握实情,促进全省地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由我厅牵头,与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国土资源厅组成联合调查组,就全省地勘队伍现状与发展问题,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召开多层面座谈会等方式开展了两个多月的调研,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一、我省地勘队伍现状令人堪忧我省省属地勘单位包括地矿、有色、核工业和煤田四个地勘局,拥有61个二级地勘单位;全部职工41925人,其中离退休人员22689人,占职工总数的54.12%,在职职工19236人,占职工总数的45.88%;资产总额221940.24万元,其中:负债117421.13万元、净资产104518.1万元。
四个地勘局原都属中央在*全额预算拨款事业单位,2000年前后下放我省实行属地化管理。
50多年来,我省地勘队伍艰苦努力工作,在全省发现矿产141种,发现各类矿床(点)6000余处,探明储量价值1.22万亿元,在已探明的矿产中,钨、铋、普通萤石、海泡石、隐晶质石墨储量居全国之首,为湖南赢得了“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之乡”的美誉。
地质勘查极大地促进了矿业开发,截至20XX年底,全省建成矿山6810座,矿产采选业从业人员近50万人,总产值140亿元,矿产品出口占到了出口总额的20%,因矿山开发而兴建的城镇上百处。
我省地勘队伍在全国享有盛誉,有7个地质队曾获“国家功勋地质队”殊荣。
核工业地质局在我省找到了全国第一批铀矿,并通过土法炼铀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爆炸做出了贡献。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地勘体制改革滞后的矛盾日益显现,地勘队伍陷入困境,主要体现在:(一)包袱沉重。
全省地勘四局拥有一支过于庞大的队伍,总人数达4.2万人,其中离退休22689人,占到了54.12%,未来五年还将有2000多人陆续退休;在职19236人,其中只有30%的人员具备专业技术技能,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之比达到1:1.2。
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研究
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陈元旭;马国雄【摘要】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geological survey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but also the national polic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other related research work booster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vers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inChina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convers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 achievements in China .%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不仅可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同时也是国家政策、经济以及其他相关科研工作快速发展的助推剂.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我国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7(026)0z2【总页数】4页(P59-61,64)【关键词】地质调查;成果转化;经验【作者】陈元旭;马国雄【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7.1;P621地质调查科技成果是通过地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创新性成果。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6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发布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6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发布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名称】《地球学报》【年(卷),期】2017(038)003【总页数】4页(P313-316)【作者】中国地质科学院【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发布了2016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评选结果, 本次评选的“地质科技十大进展”集中代表了2016年度全国地质调查和地学研究的重要进展, 充分体现了地质调查工作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与转化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入选项目来源涉及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海洋地质保障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翟刚毅教授级高工团队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陈孝红研究员团队, 联合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调查院及相关企业, 针对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发育上奥陶—下志留统、下寒武统和震旦系等三套富有机质页岩层系, 通过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和二维地震,优选鄂西长阳页岩气有利区, 实施鄂阳页1井, 获得寒武系牛蹄塘组和震旦系陡山沱组两层高含气优质页岩, 在天河板组和上震旦统灯影组获得常规天然气良好显示, 在复杂构造区获得了“四层楼”式页岩气天然气重大发现, 开辟了南方古老层系页岩气勘查新领域。
目前, 该井正在准备进行震旦系陡山沱组直井压裂和寒武系水平井压裂试气, 有望在上述两套层系获得更好的页岩气发现, 进一步扩大南方页岩气商业勘查领域。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卢进才教授级高工带领的能源地质团队, 联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单位, 以新区、新层系、新领域的油气地质条件与资源潜力勘探为目标, 首次在银额盆地及邻区开展以石炭系—二叠系为目的层的油气调查,充分发挥基础地质优势, 坚持理论和技术创新、调查研究与勘探实践相结合, 圈定了油气资源远景区, 优选6个油气勘查区块竞争性出让, 已实施钻探的3个区块均有油气发现, 在务桃亥和温图高勒勘查区块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 实现了银额盆地自1955年以来的油气勘探重大突破, 是公益性地质调查引领商业性油气勘探实现重大突破的成功典范。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第四届优秀中、青年地矿经济研究人才名单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第四届优秀中、青年地矿经济研究人才名单佚名【期刊名称】《中国国土资源经济》【年(卷),期】2011(024)012【总页数】1页(P49-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根据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关于表彰优秀中、青年地矿经济研究人才的决定》(地经发〔2011〕32号),共30位同志被评选为优秀中、青年地矿经济研究人才,公布如下(按姓氏笔画列)。
1.金星奖获得者(共10名)王俊(国土资源部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刘天科(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杨春(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杨伯轩(河南省地矿局发展研究中心)张润丽(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都沁军(石家庄经济学院)鲍卫东(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颜世强(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薛亚洲(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魏子新(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2.银星奖获得者(共20名)王建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丑国辉(海南省地质局)邓海军(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刘艳辉(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刘健清(湖南省地勘局)闫晶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杨占东(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吴尚昆(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张宇(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张心剑(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陈元旭(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陈甲斌(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范会凤(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林荣钦(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周荣(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徐晟(中国地质图书馆)郭银祥(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曹春乾(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景东升(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阙志兴(广东省地质局)。
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陈元旭;姚舜禹;王琦;陈文钊【摘要】基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评价模型,分析并辨识影响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因素,遵循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系列原则,建立了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进行有效结合,提出可以对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进行多层次的数学评价模型,引入模糊数学中三角模糊函数能够有效避免个人偏好和判断模糊性的优点确定了各指标权重,从而丰富和拓展了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的研究方法.【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8(027)012【总页数】7页(P14-20)【关键词】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作者】陈元旭;姚舜禹;王琦;陈文钊【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中国地质图书馆,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2地质调查科技成果是通过地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创新性成果。
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是为了提高解决资源、环境和地球系统科学等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对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进行后续实验、开发、应用、推广等形成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产业的活动,以及为服务地质科技成果转化所开展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合作、技术转让、技术投资、技术培训、技术许可等活动[1]。
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是地质调查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地质调查主管部门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地质科技攻坚战或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的一项重要工作。
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是指以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评价对象和载体,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方法,根据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预定的评价标准,对地质调查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管理效率,以及转化所取得成效和产出效益进行综合评判,以期进一步提高和改进工作绩效。
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评价及应用
作者: 吕晓岚;王文;陈元旭;于清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出版物刊名: 科研管理
页码: 106-112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S1期
主题词: 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评价;类型;应用
摘要:本文在介绍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评价背景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评价实践探索的三个阶段,界定了基于不同评价目的的三种评价类型,重点介绍了以内部管理为目的的绩效评价方法和应用。
该种绩效评价思路从被动评价到主动评价与被动评价相结合、事后效益评价为主到过程控制与事后效益评价并重、定量评价为主到兼顾定量与定性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转变,建立了绩效目标申报表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拟定绩效目标对目标进行评价、年度绩效考评、总体绩效考评、后续绩效考评四个步骤,进行项目全过程绩效评价工作。
最后指出要把绩效评价作为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争取使绩效评价与项目技术评审、预算审查整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二次评判:将每个子因素 看为一个因素,用 作为它的单因素评判,即得地质
调查工作评估因素集 到评语集 的一个模糊映射,
。
将每一个 作为 的一部分,可以按他们的重要性给出权数分配
,所
以二级综合评判为:
,对评判结果作归一化,按最大隶属原则得:
,则得出 FUZZY 综合评判为 。
434
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MOT 2014)年会论文集
不健全(1 分)
职责定位 (5 分)
清晰(5 分) 基本清晰(3 分) 模糊(1 分)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5 分)
组织机构 (5 分)
健全(5 分) 基本健全(3 分) 不健全(1 分)
激励约束机制 (5 分)
健全(5 分) 基本健全(3 分) 不健全(1 分)
中央公益性队伍核心能 形成(5 分)
1.引言
我国 30 多年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给资源、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巨大压力,主要表现为资源约束趋 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气候变化问题突出以及地质灾害频发等。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 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 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 态文明建设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生态文明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社会的健康和长远发展,关注人类社会与 自然界的协调与和谐。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保证经济发展的资源连续性,都需要加强 地质调查工作,因此研究地质调查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上面设计的地质调查工作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二级三层结构的指标体系。这些评估指标大 多带有模糊性,因此,根据 FUZZY 理论,把次准则层对主准则层的评判看成一级评判,把主准则层对目标 层的评判看成第二级评判,从而过程一个二级三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见图 2。
图 2 地质调查工作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图
表 2 我国地质调查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
综合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值
地质调查工 作可持续发
展指数 (100 分)
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 的有效需求 (20 分)
战略规划体系 (15 分)
需求的长期稳定性 (5 分)
综合国力 (15 分)
宏观绩效目标 (5 分)
业务体系 (5 分) 战略执行体系
3 个档次。
权重指标集:让若干资深专家各自对评估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给出相对标度,并计算出
相应的权重。然后对专家们的权重进行加总,求平均,确定各项评估指标的最终权重。用
。
模糊评价矩阵:把地质调查可持续发展评估子因素 评语集 看成是一个模糊映射,
可以确定模糊评估矩阵 。
上式中,
, 为评估子因素集 中第 ij 项评估指标被作为评语集中第 k
2.1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作者简介:陈元旭(1971-),男,云南宣威人,工学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资源产业经济 430
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MOT 2014)年会论文集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地质调查进行管理和运作的核心。管理体制指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将 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有机系统,并采取怎样的手段、方法来实现管理的任务和目的。核心是 组织机构的设置、各机构职责定位以及各机构间的相互协调。运行机制是研究在运行过程中各生产要素之 间相互联系和作用及其制约关系,是组织运行自我调节的方式。地质调查工作运行机制可以使工作协调、 有序、高效运行,增强内在活力和对外应变能力。因此地质调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进行衡量:职责定位、组织机构设立、激励约束机制。
国家层面决策话语权 (5 分)
显著(5 分) 一般(3 分) 差(1 分)
社会认可度 (5 分)
显著(5 分) 一般(3 分) 差(1 分)
我国地质调查工作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化、模型化 的综合评判系统。通过测算,得出地质调查工作可持续发展指数为 80。
436
5.结论
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MOT 2014)年会论文集
(0.34 0.33 0中的
。
按上述评语集对确定评语 - 中各指标进行评判,得出下模糊评判矩阵,并进行第 一级综合评估。
对地质调查工作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第二次综合评估,得出结论。根据隶属最大化原
则,我国地质调查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
。具体评估标准如表 2 所示:
种评估 的专家人数,d 为参加评估的总专家。专家评估表如表 1 所示。
表 1 某资深专家对地质调查工作可持续发展指标模糊评判
等级 子因素
专家姓名:
评判日期:
优
良
差
备注
需求的长期稳定性 U11
√
综合国力 U12
√
宏观绩效目标 U21
√
业务体系 U22
√
战略执行体系 U23
√
……
注:请在空格处打√
根据 FUZZY 理论,运用模糊矩阵的合成运算,得 的综合评判向量
力
基本形成(3 分)
(5 分)
未形成(1 分)
队伍体系 (15 分)
系统外队伍建设 (5 分)
到位(5 分) 基本到位(3 分) 不到位(1 分)
各类公益性队伍有机分 形成(5 分)
工协作机制
基本形成(3 分)
(5 分)
未形成(1 分)
法律法规体系 (5 分)
完善(5 分) 基本完善(3 分) 滞后(1 分)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影响地质调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 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建立评价模型,为今后地质调查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借鉴。
2.影响地质调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地质调查工作涉及范围广,影响地质调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地 质调查队伍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地质调查工作效果。
2.4 地质调查工作效果 地质调查工作效果主要是指产品和服务满足需要程度。地质调查工作的效果即是地质调查工作的成果 能否被社会认可。地质调查工作的成果主要通过工作效果来表现,是地质调查工作的价值所在,因此效果 界定很重要,可以从地质成果、资料被实际利用的状况中来进行评价。政府对公益性地质调查的投入,是 否有成效,只有通过利用才能得到证实。地质调查成果在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影响,是地质调查可持续发 展最重要的外部条件,而这个条件,一方面需要有效的地质成果的实际效用加以引领,另一方面也需要加 以宣传辅导,有些地质成果,它的效用是长期的,甚至是滞后的,并不能立竿见影。
431
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MOT 2014)年会论文集
地质成果的社会认可和满意程度,主要同地质科学普及有关,也和广大民众有关,比如防治地质灾害 的地质信息、提高人民关注质量的地质信息、满足人民基本生产、生活需要的地质信息,最能起到这方面 的作用。
3.我国地质调查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关键绩效指标(KPI),将组织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可实现的具体目标,是建立指标体系的重要 依据。运用关键绩效指标法,通过分析地质调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结合构建原则的基础上,建 立地质调查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如图 1 所示
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MOT 2014)年会论文集
我国地质调查可持续发展研究∗
陈元旭 1,王 文 1,吕晓岚 1,于 清 2
(1.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摘要:本文应用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在分析影响地质调查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基础上,结合地质调查可 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建立地质调查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 合,建立评价模型,为今后地质调查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质调查;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制度保障体系 (15 分)
与财政体制改革适应程 度
(5 分)
适应(5 分) 基本适应(3 分) 不适应(1 分)
观念与形势适应程度 (5 分)
适应(5 分) 基本适应(3 分) 不适应(1 分)
产品和服务满足需求程 显著(10 分)
度
一般(6 分)
(10 分)
差(2 分)
地质调查工作效果 (20 分)
参考文献
[1]余浩科.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 [2]徐刚峰.加强地质调查工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J].资源产业,2003,5(02):P49-50 [3]邱茂慧;陈忠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综述[J].热带地理.2002,22(03):P222-225 [4]逯元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J].自然生态保护,2003(11):P17-22 [5]李建斌.世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探究与借鉴 [J].经济研究,2010(01):P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