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模板

合集下载

地理教学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地理教学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地理教师的考核和评价工作, 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其不断提高自身 素质和教学能力。
鼓励地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探 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和手 段。
06
结论与展望
对当前地理教学环境的总结
01
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当前地理教学环境注重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如案例教学、探究式教
学、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自然资源基础
地理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如土地、水、矿产等,为可持
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生态环境质量
地理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可持续 发展的生态基础,如气候、生物
多样性、土壤质量等。
地理位置与交通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对地区经济 、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进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可持续发展对地理教学环境的要求
培养环保意识
01
地理教学环境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了解人类活动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学会采取环保行动。
传授可持续发展理念
02
地理教学应传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
内涵、原则和目标。
培养地理实践技能
03
地理教学环境应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地理调查和实践活
动,培养其地理实践技能。
地理教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
地理教学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通过地理教育,可以培养出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技能的优秀人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 才保障。
可持续发展促进地理教学环境的改善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推进,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将促进地理教 学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地理教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互促进
02

学科教学中的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教案

学科教学中的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教案

教案学科教学中的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案1引言1.1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1.1地理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的分布气候变化的影响地形地貌的影响1.1.2可持续发展对地理环境的要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生态平衡的维护1.1.3教学中引入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全球性问题的认识2知识点讲解2.1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念2.1.1地理环境的定义地理环境的概念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2.1.2地理环境的特点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1.3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教学内容3.1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标3.1.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3.1.2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让学生掌握地理环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3.1.3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3.2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内容3.2.1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地理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持续发展对地理环境的要求3.2.2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分析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方法3.2.3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探索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法分析实践中的成功案例与经验教训3.3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方法3.3.1讲授法讲解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分析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3.2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方法3.3.3实践教学法设计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与反思4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目标4.1.1了解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目标4.1.2分析地理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4.1.3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措施社区参与与公众教育4.2过程与方法目标4.2.1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与思维能力观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地理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影响4.2.2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项目实践与成果分享4.2.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批判性思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方案批判性地评价现有的可持续发展实践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3.1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激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4.3.2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与公民意识关注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认识到作为公民的责任与义务4.3.3塑造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与价值观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5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复杂性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挑战分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权衡与协调5.1.2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操作性与效果评估设计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方案评估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实际效果5.1.3学生对地理环境问题的认知与参与度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问题的认识激发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兴趣5.2教学重点5.2.1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与原则明确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5.2.2地理环境问题的识别与分析方法识别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主要问题运用分析方法探讨问题成因与解决方案5.2.3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的选取与解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成功因素与可借鉴经验6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地图与地球仪展示不同地理环境的分布分析地理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6.1.2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与图片资料展示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6.1.3教学模型与实物展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型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与文具记录学习要点与案例分析绘制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图6.2.2研究资料与文献提供相关的书籍与文章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讨论6.2.3小组合作工具准备小组讨论的白板与便签提供合作学习的辅助材料7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引入话题通过时事新闻或生活实例引入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话题7.1.2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思考7.1.3明确目标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学习内容7.2新课教学7.2.1讲解概念详细讲解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与原则7.2.2分析案例分析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解决方案7.2.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案例,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7.3巩固提高8板书设计8.1教学与核心概念板书学科教学中的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核心概念:地理环境、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教学方法8.2知识框架与教学流程知识框架: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提高、小结与作业8.3关键点与案例分析关键点:地理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持续发展对地理环境的要求案例分析: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解决方案9作业设计9.1课后阅读与思考阅读相关文献,思考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9.2案例分析报告选择一个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其成功因素与可借鉴经验9.3小组讨论与展示小组讨论可持续发展问题,准备小组展示与分享10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10.2拓展延伸探讨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沿话题与研究动态10.3学生反馈与评价收集学生反馈,评价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成果重点关注环节及补充说明:1.教学难点与重点: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理解,以及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操作性与效果评估。

可持续性发展的地理教学方案

可持续性发展的地理教学方案

可持续性发展的地理教学方案
关于可持续性发展的地理教学方案
第十三课可持续性发展
【教学目的】
(1)了解人口基数庞大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2)人类对资源不合理利用的种种表现以及带来的环境问题。

(3)认识到人类只注重经济的增长,就可能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4)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环境问题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三大问题而出现的。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到人类只注重经济的.增长,就可能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2)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环境问题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三大问题而出现的。

【教学用具】多媒体和讲述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咱们知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推进了社会文明的进程,但是与此同时,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都严重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继而威胁着全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那么,人类应该怎么办呢?。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价值观和行为能力。

一、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许多自然资源面临着短缺和过度开发的问题。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各种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和利用现状,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土地资源的退化、矿产资源的有限性以及森林资源的减少等问题。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规划、加强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等。

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学生能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宝贵性,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实际行动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二、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等。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讲解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作用,以及生态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危害。

例如,森林的砍伐会导致水土流失、物种灭绝和气候异常;草原的过度放牧会造成土地荒漠化;湿地的破坏会影响水资源的涵养和水质的净化。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治理环境污染等。

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学生能够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中。

三、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人口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人口分布的特点以及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小学六年级地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小学六年级地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小学六年级地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小学六年级的地理课堂上,可持续发展教育被视为一个重要而又激动人心的主题。

它不仅仅是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教育,更是一种对我们地球家园的尊重和照顾。

作为地理老师,我常常发现自己在向学生们讲述地球的美丽和脆弱时,内心也在思考如何用教育唤起他们对地球的热爱与责任感。

地理课堂就像一扇打开的窗户,让学生们透过它看到了世界各地的自然奇观和人类活动。

当我向他们描述大自然的壮丽景观时,我能感受到他们眼中闪烁着的好奇与激动。

然而,随着课程深入,我开始引导他们深思我们与地球之间的互动关系。

我告诉他们,我们的行为会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我们可以如何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

在教学中,我喜欢通过拟人化地球的方式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些概念。

我会让他们想象地球是一个生命体,有着自己的生命律动和需求。

例如,我会说:“地球像是一个老者,他有着丰富的经历和智慧,但也需要我们的爱护和呵护。

”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们更加亲近地球,也让他们意识到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对地球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它也渗透到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学生的生活习惯中。

我们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等,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一环。

通过这些实际的行动,学生们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实践能力,培养起他们对地球环境的责任感和保护意识。

作为教育者,我深信,小学六年级的地理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素养的关键时期。

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我们不仅在传授地理学科知识,更在引导学生们形成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这将对他们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学生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成为关心环境、尊重自然的公民时,我们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达到最终的目标。

因此,小学六年级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的学习,更是一种对地球的关怀和珍惜的体现。

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五篇范文

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五篇范文

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中国政府针对国情制定的行动纲领。

2.了解中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3.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2.联系“中国21世纪议程”,认识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3.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环境问题进行环境战略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计算活动中水泥厂污染造成的损失,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2.让学生讨论有关环境污染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

2.中国政府针对国情制定的行动纲领。

3.中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战略措施。

难点1.绿色GDP、人类发展指数。

2.掌握计算活动中水泥厂污染造成损失的方法。

[教学方法] 1.通过文字资料和漫画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2.结合实例归纳分析,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进行讨论,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思路。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接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由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但是它的概念、准则和行动纲领同样适用于中国的环境和发展问题。

同学们可以看一下课本上的这幅漫画,面对环境问题,我们每个人应具备怎样的态度和责任?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板书)[新授]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在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持续发展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中,共同组成了复合系统。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

初中地理教案: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初中地理教案: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初中地理教案: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地球的资源和环境,必须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教案旨在通过初中地理课程传授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关注和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意识,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二、资源与环境概述1. 资源和环境的基本概念资源是指能够满足人类需求并具有一定价值的各种自然物质、力量和信息。

而环境是人类活动所处的自然界外部条件总称。

2. 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资源是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中,并通过人类活动得以利用。

人类活动对环境有一定程度上影响,而受到限制守则(如污染防治、可持续发展等)。

3.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过程或合理利用得以更新及恢复的物质和能源;非可再生资源则是那些不能够被再生或再生相当困难的物质和能源。

4.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只有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才能够将地球打造成更加宜居的环境。

三、资源与环境问题1. 资源短缺问题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许多资源面临日益紧张的局势。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一些典型的资源短缺问题,如水资源不足、能源供应不稳定等。

2. 环境污染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垃圾等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教师可以介绍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并讨论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3. 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人类活动导致了大量物种灭绝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对于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1. 节约资源的措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资源的方法,并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最佳实践。

2. 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通过教授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学生养成垃圾分类习惯。

同时介绍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如废物再利用、能源回收等。

地理教案城市的发展与可持续性

地理教案城市的发展与可持续性

地理教案城市的发展与可持续性一、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因素。

2.了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3.了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4.培养学生对城市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因素。

2.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2.培养学生对城市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地理教科书。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课件:城市发展与可持续性。

五、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呈现一幅城市的图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觉得城市的发展是怎样的?城市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的回答,导入城市的发展与可持续性的主题。

2.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讲解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因素。

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展示几个城市的案例,如新加坡、哥本哈根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分析这些措施对城市的改善和环境的保护有什么作用。

4.讨论(20分钟)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你觉得什么样的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你认为你所生活的城市是否可持续发展?为什么?5.总结与展望(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城市的发展与可持续性的关系。

展望未来,让学生思考自己作为城市居民应如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六、教学延伸1.让学生在家庭作业中调查自己所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并写一篇小论文。

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到城市中观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如公共交通、垃圾处理等。

七、板书设计-城市发展背景-影响因素-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案例分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城市发展与可持续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了解了城市发展的背景和影响因素,熟悉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思考,提高了他们对城市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可持续发展2篇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可持续发展2篇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可持续发展高中高一地理教案:可持续发展精选2篇(一)教案主题: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2. 了解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3.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实践;4.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1.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2.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因素1.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 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3. 环境污染和减少排放。

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因素1. 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2.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3. 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因素1. 社会公平和全面发展;2. 教育和健康的保障;3. 贫困和不平等问题的解决。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PPT或教材,详细讲解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

Step 3:案例分析(15分钟)选择几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该案例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Step 4:小组活动(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如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进行深入调研,并设计相关宣传活动或解决方案。

Step 5:展示和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进行班级讨论,分享各组的成果和经验,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Step 6: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1. PPT或教材2. 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案例资料3. 小组活动所需的调研资料和展示材料教学评价:1. 项目展示和讨论的表现;2. 小组调研和设计的成果;3. 参与度、合作度和创新度;4. 课堂笔记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可持续发展精选2篇(二)教案主题:哈萨克斯坦的地理概况教学目标:1. 了解哈萨克斯坦的地理位置和边界国家;2. 了解哈萨克斯坦的自然地理特征和资源分布;3. 了解哈萨克斯坦的人口和文化特点;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地理课教学方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地理课教学方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地理课教学方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地理课教学方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引言地理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地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既有利于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也有助于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地理课的教学方案应当紧密结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地理课的教学方案,以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其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使其认识到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共处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分析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以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

三、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a. 地球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情况;b. 环境问题的类型和影响;c. 环境污染的原因与防治措施;d. 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a.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原则;b. 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与评估方法;c. 可持续城市规划与建设;d. 可持续能源利用与开发。

3. 地理实践与案例分析a. 实地调查与环境监测;b.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c. 环境问题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d. 跨学科合作,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授课与讨论相结合教师通过精心准备的课堂讲解,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

2. 实地考察与实验实践安排实地考察和实验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复杂环境问题的案例分析,通过小组讨论,达到合作解决问题的目的。

4. 多媒体技术与资源利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地理图像和数据,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讨论表现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估。

2. 实践项目评估对学生的实地考察报告、实验报告和解决方案的质量进行评估。

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 展教育高中地理教学 计划
汇报人:XX 20XX-01-30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地理教育内容 • 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计划与安排 • 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注重实践体验
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强调实践性和体验性 ,建议未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 作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建议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地理 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推动我 国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不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6
教学计划与安排
教学时间的分配与安排
课时分配
根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每个单元和课题的教 学时间,确保重点内容的充分讲解和练习。
学期计划
制定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复习时间、 考试时间等,以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的稳定。
灵活调整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实际,适时调整教学时间和进度,以满足 学生的学习需求。
的认识。
社会调查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开 展社会调查,了解地理知识在社
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地理实习
安排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地理实 习,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 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
和素养。
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
网络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和教案,使教学 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效果。
02
地理教育内容

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和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涉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人口增长和城市规划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讨论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

一、资源利用问题资源是指供人类利用的自然物质、能源和信息等。

在地理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资源浪费和过度开发的问题。

例如,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导致许多地区缺水,甚至出现水资源紧缺的情况。

在地理课程中,学生应该学习如何合理节约用水,并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另一个重要的资源是能源。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传统能源日益匮乏,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地理课程应该教授学生关于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和能源效率的知识。

通过学习可持续能源的重要性,学生可以意识到传统能源的有限性,并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环境保护问题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

地理课程应该帮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例如,学生可以学习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对策。

他们可以了解到温室气体的排放和过度森林砍伐等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学习到如何减少排放和保护森林。

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环境问题以及其背后的原因。

他们可以学习到水污染、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并思考如何改善和保护环境。

通过地理课程引导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可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人口增长和城市规划问题人口增长是一个持续影响地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在地理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人口增长的原因、影响和管理方法。

他们可以了解到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以及如何通过合理规划和教育控制人口增长。

城市化是人口增长的必然结果之一。

然而,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可能导致交通拥堵、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标题: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资源的有限性逐渐凸显。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具有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理论探讨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阐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方法及其实践意义。

一、理论探讨1.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以及长期延续的发展,它是一种健康的、公正的发展,强调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使他们理解并实践这一理念。

2.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作用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它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通过地理学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

二、实践教学1.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例如,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开展小组讨论、进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教学内容的调整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注重介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例如,可以讲解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实践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从而形成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3.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分类投放垃圾、节约用水等。

通过这些实践,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并将这些习惯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4.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初中地理教学案例研究

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初中地理教学案例研究

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初中地理教学案例研究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地理教育也开始重视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简称SDGs)的教学。

本文将研究初中地理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将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意识的培养。

案例一: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让学生了解城市发展的同时,培养对可持续城市的认识和理解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本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了解城市人口增长、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设更加可持续的城市。

学生可以通过调查、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关于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建议。

案例二: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作为地理学科,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研究,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和利用方式。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当地人们的用水方式和态度,探讨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资源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

案例三: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恢复地理学科与生态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受到污染或破坏较严重的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如湖泊、森林、河流等。

通过探究导致生态系统受损的原因,以及恢复生态系统的方法和策略,学生可以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

同时,通过参与环境保护组织的活动或者志愿者工作,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结语通过以上案例的研究和实践,初中地理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涉及自然、人文、社会各个方面的学科,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研究领域,可以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共同责任。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使命。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其产生的影响,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地理学科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紧密相连。

通过地理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及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人文现象,从而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学习气候变化的知识可以让学生明白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进而思考如何减少碳排放;研究土地利用的问题能够使学生了解过度开垦和城市化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以及如何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此外,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全球视野。

在探讨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学生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同时,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通过地理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挑战,增强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二、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1、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各种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和利用现状,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破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如,在讲解水资源时,可以让学生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和解决途径,如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污水处理回用等。

2、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海洋等生态系统。

初中地理教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初中地理教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初中地理教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初中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 了解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和解决方法。

3. 掌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2. 教学难点: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话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可以通过展示有关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并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你认为环境保护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 你知道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吗?2. 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幻灯片或板书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重要性和实践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环境保护的定义和目标:保护大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满足当前需求,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

- 环境问题的全球性: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 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3. 学习探究(25分钟)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和学生自行查找的信息,让他们深入了解一个环境问题,并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这个环境问题对人类和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 导致这个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能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展示,向全班汇报他们的研究结果和提出的解决措施。

老师及时进行点评和讨论。

4. 案例分析(15分钟)选择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某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让学生分析该问题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可以通过图片、数据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该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提出解决方案。

5. 拓展应用(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应用活动,比如设计一个宣传海报、制作一个宣传短片等,来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来。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方案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方案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原则;2.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能够分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4.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二、教学内容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原则;2.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4.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兴趣。

2.知识讲授(20分钟)通过课件和教师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讨论与展示(20分钟)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4.案例分析(20分钟)给学生分发几个可持续发展的案例,让他们分析这些案例中是否存在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行为,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5.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每个人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和作用。

6.展示和总结(10分钟)学生展示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方案,并进行总结。

四、教学手段与资源1.课件投影仪和电脑;2.图片和视频资源;3.分组讨论和展示的板书和白板;4.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和相关资料。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以及个别问答,检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和原则的理解程度;2.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提出的改进方法和策略是否合理和有效,以及学生对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是否深刻;3.教师及时进行评价和反思,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改进。

六、延伸拓展1.可安排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或者其他地区正在进行的可持续发展项目;2.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深入了解其中一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撰写研究报告;3.可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能减排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通过这个教学设计方案,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并能够分析当前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地理学科教学中的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地理学科教学中的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更新教材内容
及时将最新的环境科学成果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引 入教材。
强化跨学科联系
加强地理与其他学科在环境教育方面的交叉融合 ,形成合力。
加强师资培训和专业化发展
提升教师环境素养
定期举办环境教育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
鼓励教师参与科研
支持教师参与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相关课题研究,提升专业素养 。
实践性。
05
国内外地理学科环境 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实 践案例分析
国内成功案例分享及启示
案例分析
例如,某城市中学开展的地理学 科环境教育项目,通过实地考察 、社区参与等方式,有效提升了 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启示
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将环境教 育与地理学科紧密结合,注重实 践性和参与性,是提升学生综合 素质和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
国际合作与交流
引导学生关注国际环保合作和交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保 政策和经验。
责任感培养
通过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使其成 为具有全球视野的环保行动者。
04
地理学科教学中实施 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 展的策略
完善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
整合环境教育内容
将环境教育融入地理课程体系,确保各年级段均 有相关内容。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01
02
03
04
完善评价标准
制定包含环境知识、技能、态 度和价值观在内的多元化评价
标准。
实行过程性评价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倡导合作性评价
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

引入社会性评价
邀请环保专家、社区代表等参 与评价,增强评价的社会性和

地理可持续发展教案设计

地理可持续发展教案设计

地理可持续发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2. 分析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可持续发展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2.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3. 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4.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5. 青少年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基本原则、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

2.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基本原则、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可持续发展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可持续发展观念解决问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环境问题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 讲解: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基本原则、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3. 案例分析:分析可持续发展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可持续发展观念解决问题。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基本原则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面临问题的认识水平。

3. 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运用可持续发展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评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七、教学资源1. 教案、PPT课件、案例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
本世纪以来,日益加剧的人口、资源、环境及发展危机,加速着人们思考和行动的过程。

早在30年代,西方曾兴起声势浩大的保护资源运动;60年代初,美国鲍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稍后,罗马俱乐部有“增长的极限”及“人类在转折点上”等报告先后问世,表现出一批有识之士的深谋远虑。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全球合作进行人地关系的研究自此开始。

1980年,联邦德国前总理维利·勃兰特组织了“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1983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成立;1987年,世界环发委员会提交“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1991年,有41个国家参加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北京宣言》;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再度举行……从罗马俱乐部到勃兰特委员会;从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到数届联合国环发大会,经过几十年的探寻、辩论、研讨,人们终于认同了面向未来的制胜思想武器——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70年代初便始见端倪,但作为被普遍接受的概念是由世界环发委员会于8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其基本定义为“既满足于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基础的发展”。

其基本内容包括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计划及相关的战略和对策。

其目的旨在促进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谋求人与自然长期和谐共处并使人类持续发展的物质与能力基础永续利用。

(参见《21世纪行动议程》及《中国21世纪议程》)
一、地理科学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柱科学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主题与地理科学自身特点的必然,确立了地理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事业中支柱科学的地位。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主旨与地理科学研究目的高度一致。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协调与优化控制人地关系,而协调人地关系正是地理科学研究的传统主题。

早在近代地理学创建之初,伟大的奠基人之一,G·李特尔就明确指出: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布满了人的地表空间”,其中心原理是“自然一切现象和形态对人类的关系”。

时至今日,协调人地关系,仍是现代地理学的主要目的,所不同的只是此问题研究在当今更具紧迫性。

正如第24届1GC大会主席怀斯教授指出的:“在今日世界人口日增、环境变化加剧、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处境中,如何去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
活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1980年,东京)上述二者的本质,无疑奠定了地理科学的重要地位。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而这些问题高度集中于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场所——地球表层,从而都具有很强的地理成分并涉及地理科学的各个领域。

例如: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防灾减灾等项目,就与自然地理学的各分支内容密切相关。

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农业、工业、交通、通讯、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涉及的人口、居民消费与社会服务、消除贫困、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等项目,又与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内容紧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地理科学的全面参与,就不能成就可持续发展事业。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科学发挥特长的优势领域。

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最终落实到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而区域开发正是地理科学的独到领域。

且不论近代地理学诞生百余年来区域地理理论已奠定的坚实基础,仅浏览一下中国地理工作者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区域开发整治中的不凡建树,就足以振奋人心。

50年代的地区综合考察,60年代开始的农业区划及随后的自然区划、经济区划,80年代开始的国土整治,90年代如火如荼的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地理工作者的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亘古荒原,热带密林。

从南水北调到西电东送;从京广、焦柳到大京九;从刘家峡、葛洲坝到大三峡;从农村生态村、城市集群的建设到沿海对外经济带……地理工作者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辉煌业绩。

未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种种蓝图,期待着地理工作者以更辛勤的劳动去建立功勋。

二、地理教育的两大任务
可持续发展事业对地理科学的倚重,不仅将极大促进地理科学的发展,也对地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地理科学的繁荣,有赖于高质量的地理教育为基矗对于可持续发展事业,地理教育主要担负两大任务。

(一)普及环境意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推动全民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事业。

可持续发展事业是全民的事业。

《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依靠公众及社会团体,包括工人、农民、妇女、青少年、科技界和教育界的支持和参与。

”全民参与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必要前提是足够的思想认识以及必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而这显然都不能离开地理教育,因为地理教育的根本目的正是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并授以人们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从认识的角度指出了
破坏环境的两个根本原因:一是不认识或违背了自然规律,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二是现有的生产方式都只限于取得最近最直接的利益,忽视了较长远积累起来的自然和社会的作用。

不幸的是上述主观因素至今仍在肆虐,且愈演愈烈:毁林毁草、破坏农田、滥采矿山等现象屡禁不止;跨流域污染,多种环境灾难迭置的恶性事件频繁发生;“污染越大,经济越发达”的谬论振振有词……这些无一不表明对全民加强地理教育的紧迫性。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国际教育界近年来不断作出强有力的号召及果断决策。

“在21世纪,人们应该把他们的第一忠诚奉献给地球的生态环境”。

“保护世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向全人类和各个阶段推行环境和发展教育”。

“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

普及地理教育即环境和发展意识教育的意义显而易见。

作为各级首脑机关的决策者,在制定各项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时,会充分注意到相应的环境政策;而服务于各个产业的普通劳动者,也不会以杀鸡取卵的方式去牺牲长远的利益。

具有良好地理素质的人越多,显着地降低环境破坏及防止环境灾难重演的机会就越大。

地理教育对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培养新一代的地理学家,为可持续发展事业建功立业。

全民参与构成了可持续发展事业良好的社会基础,而解决全球面临的一系列环境与发展难题却有赖于一大批远见卓识、博学高能的专家、学者。

培养新一代的地理学家迎接未来的挑战,是地理教育的又一重任。

由于当今人类面临地球环境问题的复杂化、尖锐化及全球化,新一代地理学家必须具有远胜于前辈的学识才干,方能不负使命。

首先,他们需要现代地理学的理论与技术武装。

现代地理学的突出特点是以统一地理学为基础,以协调人地关系为指导,以建设地理学为主攻方向,以区域开发为重点,以高科技地理学为技术支撑。

只有置身于现代地理学的沃土,才能成为跨世纪的地理学家。

第二,他们不仅精于专业,而且对相关学科有着较高的素养。

近现代科技的巨大进步,早就使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开发利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当代更是如此。

可持续发展事业中大至人口、粮食、资源、臭氧层空洞等世界级问题,小至地域性的防灾、减灾或工程建设,实际上都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

对社会科学、经济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相关学科较充分的了解,将极大增强新一代地理学家的学科渗透能力和协同攻关能力。

第三,他们还应具有更广阔的空间视野及国际协作能力。

“地球太空船”的全球化日益加深,早就使环境灾难越国跨洲,殃及全球。

不加强与国际上的合作交流及宏观调控,任何囿于局部范围的区域治理将无济于事。

以上新一代地理学家的高水平素质,都将取决于能反映新世纪特点的现代地理教育。

鉴于地理科学“是社会主义建设迫切需要的一门科学”及社会上对此普通认识不足,着名科学家钱学森数年前就大声疾呼:“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要统一认识,组织力量,理直气壮地发展地理科学。

”今天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宣传已使宣传、发展与关注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的任务更加紧迫。

可持续发展战略为21世纪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带来了空前的压力。

只要我们锐意改革,奋斗不止,我们就一定能迎来地理科学与地理教育的光辉前景,为祖国四化大业创造不凡的业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